61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意思-《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2-27 所属栏目: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的热爱之情。
  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首诗歌的诗眼就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毕竟”。“毕竟”既把诗歌要写的特定节令下的特定景色作了限定,集中在写“不同”,又突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美,乃至惊叹之情。我抓住这两字诱导,提挈全篇,重点在引导学生理解“风光不与四时同”,让学生知道夏季中有三个月,六月居末,荷花最旺之时,景色尤美。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我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在初读之后,我让学生先介绍自己所认识了解的荷,给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用朗读录音回味叶圣陶爷爷的《荷花》,学生对荷花的感知就越来越具体了,最后看图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诗人写西湖六月中“毕竟不同”的“风光”,捕捉了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和亭亭直立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写足了西湖的美景。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让阅读、收集大量与“荷花”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在学完本首古诗后,我以一带一进行相关链接,引导学生学习李白的有关映日荷花的诗《古风其二十六首》,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
  教学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诗歌内涵的理解,古诗的诵读指导,我将会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改进。

二 : 赵玉平教授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的解读

赵玉平教授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解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赵玉平教授认(www.61k.com)为,这首诗不是写景的,而是写管理、写权力符号的(所谓权力符号,就是借助一些外显的、容易被周围人认知的表面信息,来获得更多深层次的认同。一般来说,常用的权力符号包括物质符号、行为符号、信息符号、关系符号。物质符号主要包括服装、随身物品、汽车、住房等。行为符号主要包括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模式等。信息符号主要包括专家知识、关键信息、特殊诀窍等。关系符号主要包括头衔、社会地位、特殊的人际关系等)。
题目里面有1个人—林子方,南宋年间,他是宋孝宗赵昚(shèn)办公室的值班秘书(直阁秘书),专门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后来,皇帝把林子方外调去做知府,林子方从处级干部一下变成了市长,自然很开心。诗的作者杨万里,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作为林子方的上级和好朋友,却不愿意让林子方去,因为他认为林子方只有留在首都、留在皇帝身边才能有更大发展。
但话不能明说,因为中国的文人都喜欢讲含蓄,而且在那个封建时代也不得不含蓄。所以在净慈寺这个地方,两人话别,借着荷花,杨万里给林子方提出了职业生涯的建议:
“毕竟西湖六月中”,西湖代指临安,南宋时是首都,阴历六月是杭州最热之际。所以这句话在暗示:你毕竟是在首都,在最有资源、最有实力、最炙手可热的位置上。
“风光不与四时同”,在首都你的前景未来,比到小城市去当市长要好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一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接天”中的“天”是指天子,就是说,小林你即使就是个普通的荷叶,但因为你是天子的秘书,接着天,很容易获得认可,前途无量,“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日”还是代指皇帝,这句说的是在天子手底下工作,即使只出了一点点成绩,因为你是天子身边的人,天子很容易看到,周围的人也很容易认可,所以连“红”都是别样的“红”啊!所以杨万里的核心就是劝林子方别离开这岗位,给天子做助手、积累资源要比去外地当1个小头头好得多。有了“别样红”和“无穷碧”,又这么年轻,在天子身边工作会有更大发展。
结果林子方愣是没听出来,还拿着诗说“好诗啊好诗”,跟我们绝大多数语文老师一样,连夸这首诗景色写得不错,然后翻身上驴,走了。于是,这位林子方就消失在这茫茫的历史里,我们再也找不到这个人了。
对于林子方来说,最重要的职业发展资源,莫过于和领导接近并保持深度沟通。而他自己并没有把这个资源放在心上。尽管已经从这个资源中获益了,并且有可能获得更多,但林子方还是把它遗失了,遗失在西湖美丽的荷花荷叶之间,遗失在优美的诗句和充满玄机的历史背后。

三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及反思

郑店街关山小学樊丽

一、吟诗导入:

1、师:CAI出示:《江畔独步寻花》、《宿新市徐公店》、《小池》;咱们来美美地吟诵一番,怎样!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另外一首诗,看老师写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解题:

1、师:谁能读读诗题!(指名读、齐读,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2、师:题目比较长,读好它的停顿很重要,而且这里面有个读音------“净慈寺”读一下,林子方!很好,把题目在读一遍!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师:结合课下的注释,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预设:晓:早晨; 出:走出;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是谁?这个很重要,一定要把他补充进来!

4、那么题目的意思咱们明白了,再来读一下题目,把题目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好吗!(齐读)

三、初读感知:

1、师:那么这首诗写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读一读!请同学们打开书的144页,自由地读上几遍,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师:都读了好几遍了吧,现在请你们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互相检查一下读对了没有!注意:一定要认真听哟!

3、师:谁愿意第一个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1,2;

评价预设:

要读得字正腔圆才好听 !

读得抑扬顿挫的,真好听!

“竟”这个后鼻音读得真准!

每个字都读准了,真好!

有板有眼的!

3、师:咱们读诗和读其他的课文不一样,诗有她自己的节奏和味道,怎么能读出诗的味道呢,你自己练一练!

师:声情并茂,读出了诗的韵味!咱们一起像他那样读一读!

4、师:咱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除了诵读,还要领悟大致的意思!现在呀,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插图,还可以发挥想象,思考思考: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

5、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西湖六月风光莲叶

荷花

四、品析诗句,想象意境:

1、师:诗中又是怎样写莲叶和荷花的呢?CAI出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由的读读这句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

预设:

A、碧绿碧绿的荷叶------(板书)碧

师述: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请你来把这翠色欲滴的荷叶读出来!读得特别好,请你把这个碧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

C、无穷无尽的绿色------(生板书)无穷

预设:学生如没能体会到“无穷碧”,师来朗读,让学生去(www.61k.com)看,引导: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挨挨挤挤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不留一点缝隙,满眼都是绿色,一碧千里!

师:除了这莲叶接天,特别多,面积特别广,你觉得还有什么也特别地引人注目呀?

师:在这碧字的前面还加上了 “无穷”,什么感觉,你仿佛又看到什么呢?

生:一片绿色、无穷无尽的绿色、一望无际的绿色;

师:一片绿色,仿佛一片绿的海洋!好,我们都去到这绿的海洋里,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师:你和诗人一样,看到了……来,你一边想着这样美的荷叶,一边吟诵这句诗!

再仔细读读,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别吗?

B、很多很多的荷叶------(生板书)接天

师:你怎么就看到了荷叶很多很多呢?(让生解释“接天”的意思)

师:老师还是不明白,刚才你们都强调了莲叶的多,难道是这些莲叶一层摞一层,一直摞到天上去了?

生:看不到尽头,一直伸到天边!

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眼睛往前看,你看到的是什么呀?你往远处看,看到的?你再往远处看,一直看到视线的尽头,你看到的全身什么呀?所以,远远望过去,就与天相接了!

师:谁来读读这挨挨挤挤、接天的莲叶!读完后让他板书“接天”!(朗读评价指导:这么多的荷叶,你一下子看得完吗?来稍微放慢点,从眼前一直看过去!)

师:那是多门壮观啦!

D、是啊,满湖的莲叶,满眼的绿色,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全班齐诵!

(二)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A、特别的红、不一样的红------(生板书)别样红

师:???别样什么意思?请你来读读这别样红的荷花!

师:这西湖六月的荷花果真特别的娇艳,你看,他红得像什么!

师:站在湖边,你能闻到什么吗?(这别样红的荷花清香扑鼻、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指名读!)

师: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生板书)映日

映日------在阳光的照射下!

师: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呀?

生:早晨的太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晓

师:你还能结合诗题来理解古诗的内容,真不错!

还有什么原因,联系上一句看看!

生:在荷叶的映衬下!

师:是的,在莲叶的映衬下才变得这么红的!有了绿的映衬,红得更红了,有了红得点缀,绿也就更绿了!颜色多么鲜艳,对比多么强烈,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指名读!

师:这两句确实不好读,既要表现莲叶的绿,又要表现荷花的红,谁还试试!

生:指名读!

师:两句都搞上去了!你们读上句,下句我来读!

师:哪种对比显得更鲜明?明白了吧?来一起再来读读

这两句!

诗人是早上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林子方的,此时的太阳是朝阳,同学们再想,在碧绿的荷叶上,你还能看到什么?(晶莹的露珠……)

(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师:CAI出示,看无穷的碧,别样的红,组成了一组一碧万顷,接天连日的画卷,这就是西湖六月的荷塘美景!你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留在心中吗?

B、指名读(指导读,读出不同的韵味!)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A、师: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发出了这样的赞叹----CAI出示,师引读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前面如果没有涉及到六月、四时,这时可以直接提问)

师:现在你们知道六月的西湖与其他季节的风光不同在哪儿了吗?

B、指名读!

师:西湖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但“到底”是西湖六月的莲叶荷花最美呀!谁再来赞美赞美?(指名读!注意赞叹的语气!)

C、师:你们想留在那里吗?

3、情感朗读整首诗:

A、师:看着这样一幅图,假如你是诗人杨万里,来尽情地赞颂一下这六月的西湖吧!谁来读读这首诗?

B、(师配乐朗诵)还有谁也被这美景打动了,也想来吟诵!

全班齐诵读!(这么多同学都想吟诵呀,那咱们一块配着音乐,边想象西湖六月的美景边吟诵这首诗吧!)

(评价:大家入情入境,读得如诗如画!)

五、体悟情感:

1、让我们再来读读诗题,这是一首送别诗,同样是送别朋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望着朋友渐渐远去的身影,是那样依依不舍。而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送别朋友。而杨万里在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却只写了-----???用来送别自己的好朋友林子方。老师在这里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杨万里不仅和林子方是好朋友,他还是林子方的上级。当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从南宋的都城就是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去福州任职时,杨万里就写下了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你们能读懂这美景后面的情谊吗?

2、诗人以诗寄情,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人那一份别样的不舍之情吧!配乐诵读!

3、书写古诗!

教学反思:执教这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我遵从了从整体感知到品读悟情,再到感情诵读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从学生出发,在读诗题(净慈寺、林子方)、明题意、明诗意、品诗境、悟诗情等教学环节上都一一落实。上完这节课,我也知道了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1、课堂上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及时调整教案,真正做到学定教。

在教学“接天莲叶无穷碧”这句时,当我提问“莲叶怎么就接到天了呢?”学生都说莲叶很多,这时我反问他们“难道是莲叶长得很高,一直长到天上去了?”如果此时,我能及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他们说莲叶多时顺势引导他们向远处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再向远处看,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就会顿悟不仅莲叶多,而且面积广,给人一碧万顷的感觉!

2、课堂上“写”的落实。

整节课教学下来,学生读了,诵了,背了,但学生却没能拿起笔写一写。语文教学要扎实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书写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内化都离不开写!如果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能安排3---5分钟的时间,学生或写古诗,或将自己从这首诗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景象动笔写下来,这样学生的能力又会有一个新的提升!

本文标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意思-《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654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