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感悟-脱网一年再上线之感悟:虚拟真实相互共存

发布时间:2017-12-16 所属栏目:vr虚拟现实元年

一 : 脱网一年再上线之感悟:虚拟真实相互共存

  [导读]互联网并不是个人诉求,而是集体互动的产物,不能自己的问题而去责怪互联网或是任何环境。

  

脱网一年再上线之感悟:虚拟真实相互共存

 

  腾讯科技讯(瑾瑜) 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科技网站TheVerge撰稿人鲍尔·米勒(Paul Miller)在经历了一年的脱网生活之后,重返互联网。他表示,开始脱网最初的几个月,生活出现很大变化,变得更加积极。但随着时间的深入,自我的最恶面显现,好的习惯被抛弃,恶习出现。米勒表示,互联网并不是个人诉求,而是集体互动的产物,不能自己的问题而去责怪互联网或是任何环境。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我错了。

  一年前,我告别了网络,那时的我认为,互联网毫无意义可言,降低了我的工作效率,并且“在腐蚀我的灵魂”。

  我上次“上网”、“查邮件”或“赞”距今已有一年时间。我竭尽所能保持“断网”状态,正如我所计划的那样。我脱离了互联网。

  而现在我想要告诉脱离互联网是如何解决我所有的问题的。我本就应该如此文明。现在,我应该更加的“真实”。更加完美。

  虽然现在已经晚上8点,但是我却刚刚起床,我睡了一整天,被8封朋友和同事发给我的语音邮件吵醒。我去咖啡店吃了晚餐,看了一场尼克斯队的比赛,还有两份报纸和一份《纽约客》杂志。现在,我在看《玩具总动员》,并且会时不时的看一眼文档的中光标,希望文档可以自动生成,希望奇迹显现。

  在我这一年的“断网之旅”的最后,我并不希望看到自己变成这个样子。

  2012年初,当时我26岁,但却倍感疲惫。我希望能够离开现代社会,获得一小会儿清静。不停有新邮件出现的收件箱,如洪水泛滥般的网络信息,完全将我淹没,让我丧失理智。我想要逃脱。

  我觉得,互联网对我们人类,或者至少对我而言,是一种反常状态。或许我“添加”过多,导致我无暇处理,又或者我太过鲁莽而不能更好的现实我对互联网的使用。从我12岁时起,我就一直在不间断地在使用互联网,而且自我14岁起,我便开始靠互联网营生。我从一个报童,变成了网页设计师,又在10年内成为了一名科技写手。除了无处不在的连接和无止尽的信息,我完全不了解自己。我在想生活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或许,“真正的生活”正在网页浏览器的另一边等着我。

  我本来的计划是辞掉工作,搬去父母那里,读书写书,好好享受我的空闲时间。只需要一个动作,我就能够在青年危机到来之前解决所有问题,我会找回真正的鲍尔,远离喧嚣,完善自我。

  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The Verge希望我能够有偿“脱网”,我可以留在纽约,分享我的发现,将我的“脱网生活”写出来,为网民们“点缀智慧”。

  作为一名科技写手,我的目标是找出这些年来互联网对我的影响。为了弄清互联网,我对其进行了“远距离”研究。我不能只是让自己更加升华,我要帮助所有人提升。只要我们搞清楚互联网是如何服饰我们的,我们最终就能够进行回击。

  2012年4月30日晚上11点59分,我拔掉了网线,关掉了路由器,把我的智能手机换成了最简单的一款。这种感觉很好,我觉得自由了。

  几个星期之后,我成为了6万名极端正统派犹太人中的一员,涌进纽约市的花旗球场(Citi Field),听全球最受尊敬的拉比(译者注:犹太人对有学识人的尊称)讲述互联网的危害。在体育场外,我被认认出来了,他当时正谈论着我所写关于离开互联网的一篇文章。他看到我非常兴奋,我选择避开互联网,而原因正如他的宗教信仰对于现代社会所发出的众多警告相同。

  “它(指互联网)再重新设置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我们的感官。”一名拉比在集会中说道,“它毁掉了我们的耐心。它让孩子们变成了‘点击机器’”。

  那位我在会场外认识的新朋友鼓励我尽可能地利用好我这一年,“停下来,闻闻花香。”

  这一切将变得令人惊奇。

  我曾有梦

  所有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开始。我确实停了下来,闻到了花香。我的生活充满了意外:现实生活中的会面、飞盘游戏、骑脚踏车还有希腊文学。我的小说已经写了一半,几乎每周会向The Verge交一篇稿件,我完全不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在“脱网生活”刚刚开始的某个月里,我的老板还曾小小的抱怨过我写的太多了,而这种情况以前没有甚至从未出现过。

  我不知不觉就瘦了15磅(约7公斤),为此我还去买了新衣服。大家都在说我看起来气色很好,很开心。我的理疗师还曾为此自夸过。

  我觉得有些无聊,有些孤单,但是我发现这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在去年8月的时候写道,“正是因为无聊和缺少刺激,才促使我去所以写我真正在意的事,比如写作和与他人相处等。”我很确定,我明白了所有,并且告诉了每一个人。

  我的头脑清晰,注意力扩大。在脱网生活的头一两个月,只读10页的奥德赛(The Odyssey,古希腊史诗)对我来说犹如长征,但现在,我可以坐在那里读100页,如果内容不难,而且我真的看入迷了,几百页也不在话下。

  我学着去领会那些冗长博文的中心思想。远离互联网文化让我的想法能够像新方向扩展。我感觉有点不一样,有点怪,但是我喜欢。

  若没有丢掉智能手机,我不得不在一个困难的环境中与人交往;若没有持续不断的分散注意力,我会不断意识到别人的存在。我再也不能通过Twitter与他人进行互动,我得在真实的生活中寻找他们。我的姐姐一直在尝试跟我谈话,而我则总是一边对着电脑,一边听她说话。而现在,她喜欢我跟她说话的方式。她说我没那么疏远了,更关心她的健康。其实就是说,我不再那么混蛋了。

  另外,虽然我不知道这是否有关联,但是看《悲惨世界》的时,我哭了。

  这样看起来,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的假设是正确的。互联网让我远离真实的自我。我要拔掉插头,寻找光明。

  重返现实

  当我离开互联网时,我期望我的日记中记录内容是这样的:“我今天用了纸质地图,真好玩!”,或者是,“纸质书?是什么东西?”,亦或是,“谁有离线版维基百科借我用用?”但事与愿违。

  大多数时候,脱网生活的这一年里,所有的实践性环节都“悄悄的走过,没留下一丝痕迹”。我的方向感帮我在纽约找路,我买纸质地图是为了去其他地方。而且,纸质书的感觉真的很棒,买机票我也不会货比三家,我只需要打电话给达美航空,有什么就买什么。

  事实上,无论有没有互联网连接,我所学到的大多数实行都是可以实现的。即使不是成年累月的上网,你要也知道你的姐姐是有情感的。

  不过,最大的改变还是邮寄信件。我有了一个邮政信箱,看到信箱里塞满读者来信的那种愉快地心情,我无法形容。这是实实在在的,是电子卡片无法比拟的。

  一个姑娘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件书写整齐,字体也很可爱。她在信中写道,“谢谢你离开互联网。”这不是辱骂,这是称赞。那封信对我极为重要。

  但随后,我感到有些难过,因为我从来不回信。

  之后,由于一些原因,去邮局这件事都变成了一项工作。我开始惧怕这些来信,甚至开始憎恨。

  结果,一周十几封的来信几乎与一天上百封邮件一样,几乎将我淹没。这与我之前的生活几乎如出一辙。无论我上网与否,读一本好书都还是需要动力,出去和人们闲逛也需要勇气。

  到2012年末,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的错误脱网生活方式。我放弃了那些积极的离线习惯,发现了新的离线恶习。我开始转向被动消费和社交恐惧,而不是将无聊和缺少刺激转化为学习和创造。

  一年里,我并没有经常骑车,我的飞盘也落满了灰尘,多数时间我不会和人们出去闲逛。沙发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把脚翘在咖啡桌上,玩着视频游戏,听着有声书。我选择了《无主之地 2》(Borderlands 2)和《滑板 3》(Skate 3)这种无脑游戏,脑子里边想着有声书的内容,边漫不经心的打游戏,而有的时候大脑则是空白一片。

  需要他人的人

  所以,没有互联网,道德选择也没有太大区别。地图和离线购物这种实际的事情,并不难适应。人们总是愿意只因你去正确的方向。但是没有互联网,想要找人就很难了。打电话要比发邮件难得多。发信息,在SanpChat上发照片,或者进行FaceTime通话,这些都要比送某个人回家要容易得多。不过,这些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困难,我最初克服了,只是没有持续很久。

  想要说清什么发生了变化,这很难。我想,最初几个月之所以感觉那么好是因为,我觉得我离开了来自互联网的压力。我获得了真实的自由。但是当我停下来回想“我不能使用互联网”时,离线生活就开始变得黯淡无光,而我最糟糕的一面也开始显现。

  我会连续几天待在家里不出门。我的手机会没电,谁都找不到我。有时连我的父母都懒得去管我是不是还活着,或者让我我姐姐来公寓看我。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就可以确定我依然活蹦乱跳,方便我与同事进行工作,让我很容易就能够接触到社会。

  很多人都在嘲笑“Facebook好友”这个虚概念,但是我要告诉你,“Facebook好友”聊胜于无。

  我最好的远距离好友,多年来,我们每周都会通话,但是今年他搬去了中国,自那以后我就没能跟他通话。我在纽约最好的朋友渐渐融入了自己的工作,而我则未能继续维持我们之间的互动。

  我感觉,我无法融入生活。

  讽刺的是,今年3月,我参加了纽约的一个会议,名为“论网络”(Theorizing the Web)。大会充斥着各种复杂的研究式论文,内容都是关于现实的定义和后数字时代的女权主义等。最开始,我有点自鸣得意,因为我觉得他们只是在纸上谈兵,互联网的定义充斥于万物,而我自己就体验到了生活的不同。

  网络理论家纳森·哲根森(Nathan Jurgenson)是大会的组织者之一,我与他交谈时,他指出,虚拟世界中有很多“现实”,而现实生活有很多“虚拟”。当我们打电话或用电脑的时候,我们仍是活生生的人类,占用着时间跟空间。当我们在某个旷野嬉戏,远离电子产品,互联网业仍在影响着我们,比如“我回去的时候是不是该发条推文?”

  我的计划是离开互联网,借此找到“真正的”鲍尔,与“真实的”世界接触。但是真实的鲍尔和真实的世界早已与互联网紧紧相连。并不是说没了互联网我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同,而是说这不是真实的生活。

  家庭时间

  几个星期前,在我的兄弟被美国空军派往卡塔尔之前,我去科罗拉多州看望了他。他的孩子刚刚出生5个月,名字叫卡西亚(Kacia)。

  我与我的兄弟呆了一天,第二天早上便和他一起去了机场。他和妻子孩子吻别的时候,我看呆了。他的离开看起来似乎并不公平,对这些孩子来说,他是个英雄,让他与他们分离6个月,这件事让我厌恶。

  我的同事乔丹和史蒂芬和我在科罗拉多见了面,准备一起经历一次公路旅行,返回纽约。在我们离开之前,我花了些时间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并尽我最大努力帮助我的弟妹,做一个超级舅舅。

  不过,我们必须要走了。在回纽约的路上,乔丹和史蒂芬问了我一些关于我自己的问题。“你有没有觉得你对自己太严苛?”是的。“这一年成功吗?”不。“当你重返互联网时,你想做什么?”我想为其他人做点事情。

  我所知道的是,我不能因为我的问题,而去责怪互联网或者任何环境。我有太多与离开互联网之前相同的优先事项,比如家庭、朋友、工作和学习。而且,我也不能保证当我重返互联网时,我会继续和他们在一起,说实话,或许不会。但至少我会知道,这并不是互联网的错。我知道谁将为此负责,而谁可以纠正这个错误。

  两周后,我会重返互联网。我感觉很失败,我觉得我又一次选择了放弃。但是我知道,互联网才是我的归属。

  2013年5月1日凌晨0点

  我读了很多的博客、杂志文章和书籍,内容都是描述互联网是如何让我们变得孤独、愚蠢或者又蠢又孤独,而我开始相信这些内容了。我想要找出互联网“对我做了什么”,所以我能够回击。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一个个体需求,它是我们与他人互动的产物。互联网是人们所在之地。

  在科罗拉多州的最后一个下午,我和5岁的侄女坐在一起,尝试向她解释什么是互联网。她从来没有听过“互联网”这个词,但是她用起Skype来却是得心应手。我问她,有没有奇怪为什么我这一年都没有跟她Skype?她说有。“我以为是因为你不想。”她说道。

  我眼中含泪,给她画了一张图,告诉她什么是互联网。图里画着由各种线连接在一起的电脑、手机和电视。这些线就是互联网。我画上了我的电脑,画了一根线,然后擦掉了那根线。“我一年没有使用互联网,”我对她说,“但现在我回来了,我又能跟你Skype了。”

  当我重回互联网只是,我或许无法得心应手。我或许会浪费时间、分身,或者点错链接。但是,我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时间来阅读、总结或者写一部伟大的美国科幻小说。

  但至少,我将重新上线。

二 : 春之悟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季节,不管是丝丝春寒,还是绵绵春雨,都无法阻挡我们对它的向往。毕竟它的到来,能使江南绿,催人奋进。不过话又说回来,正真温暖起来的时候,又是最易犯春困的时候,时常是“春眠不觉晓”,一副慵懒的样子。

春分前一日,恰逢周末。吃罢午饭,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地板上反射到墙上。如此春日暖阳,怎能不出去走走!趁着兴致正浓,说走就走。出家门,沿着乡间河道,靠着傍山的一面一路前行。温暖的春光,倾洒全身,甚是宜人。时而,暖风拂面,路旁一些不知名的花儿娇艳欲滴竟相开放,河道两畔的绿草刚发出新芽,树木抽出嫩枝,如此情景不禁想起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走着走着,几株长在石崖间的杜鹃花映入眼帘。曾记否,那些年,阳春三年,你我一同相约,共赴择花的场景?李白一首《宣城又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不过用此来此时心情,似乎有些不妥。继续前行,独享满村春色,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你看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还有李清照的春愁《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有晏殊的《浣溪纱》春恨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自然那赞春的就更多了,苏轼的《春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又阴”;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朱熹的《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韩愈的《早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等……想着何时,也能写些文字,来赞这春色春景。

如此娇柔明媚的春天,是否温暖了你的心灵呢?只想说:面对世间万物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即便春天也不例外。眷恋春天的人是因为,温暖就陪伴着我们,春日就似一位年轻妈妈,双手抚摸着我们的脸,舒适温馨。埋怨春天的人则说:“绵绵春雨,何时方得休?”除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惆怅情境,难免让人心生余悸。如此诱人的春天,既让你不忘冬日的滋味,又让你识得东风的面目,诱你跌进温暖的梦乡,不经意间,又来个倒春寒,只有真正进入春天的时候,那冬日的寒冷才会躲开与我们作别,从此温暖相伴。

我常在思考,我们的人生何尝又不是如此呢?美好的东西不可能都集你一身,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如果你能擦亮双眼,认真审视,看清事物的本质,正确去看待,在寒冷的一页,也将变成春天般温暖灿烂。就犹如季羡林先生说的那样“人的一生也多半是奇妙的一生。你想走的路,有时无论如何也走不上。你不想走的路,不知不觉之中,不管有多少曲折,最终还是要走上。”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如此春光美景,你还在等什么呢?我们一起出发,行走在路上,满城春光尽收眼底!

三 : 感悟《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足迹。

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近日又认真听这首《在水一方》,好像听出了新的内容。

原本以为,它脱胎于《诗经·蒹葭》,也不过是情歌;这次连听带唱,总觉得不完全如此。

这位“佳人”,“我”既“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最终如愿以偿,“依偎在她身旁”了吗?

当然没有!为什么?因为想“逆流而上,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道路屈折无已”!这条道路太艰险曲折,但又想得到那位“佳人”,于是选择一条容易的路:“顺流而下”!

这个选择正确吗?

其实,正是因为那条路太艰险曲折,才吓到了、打败了你的竞争对手,给你提供了机会;否则别人早就捷足先登了,哪里还轮得到你?

果然,“顺流而下”看似容易,心仪的目标却像是水月镜花,永远只是一个美丽的幻影!

如果把眼光跳出爱情,你想到了什么?

假定“有位佳人”是我们要达到的一个不平常的目标,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情况不正是如此吗?

近期上几个翻译论坛,见不少人说,翻译很难,很辛苦,报酬太低;反过来想想,正因为如此,没把各领域的顶级人才吸引过来,你们才有表现的机会!真的很难,没几个人能做的,报酬还会很低吗?

英国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斯,五十年代即出版了《楚辞》英文版,后来又成为红学大师;把《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应该是他的“有位佳人”,为此,他竟然于1970年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一职,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才译出了《红楼梦》前八十回!可想而知,他战胜了多少“险滩,曲折”,岂畏惧过这条"道路又远又长”?他的译本,在西方享誉最高,一位英籍教师曾经对我说,她读此书“入迷”!

众所周知,傅雷先生是翻译巴尔扎克小说的大师,但他在翻译《幻灭》时,本来是从法文版翻译,却找了其英文版做参考,这英文版的《幻灭》对于他居然还有八百多个生词,傅雷先生竟然把这八百多个生词都抄下来,把这英文版也要读熟、读透!且不说具体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并且,傅雷先生对其译作反复修改,常使得出版社已经排好版又有新的修改又不断重排!

如果说,这些大师,水平那么高,仍然面临着“险滩”,“曲折无已,又远又长”的道路,那么,初学翻译者(在他们面前只能算初学),应该怎么办,才能得到你心中那位“佳人”呢?

本文标题:一年之计在于春感悟-脱网一年再上线之感悟:虚拟真实相互共存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254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