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视频:水稻插秧机使用与维护
二 : 第三节水稻插秧机的一般构造
三 :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 水稻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我市水稻种植靠人工栽插,手段落后,作业艰苦,效率低下,农民群众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要求日益迫切。
水稻机插秧技术就是与农艺配套,利用插秧机械把水稻秧苗移栽到大田的技术,其核心技术是能满足农艺栽培要求的插秧机,其配套技术是适合插秧机使用的规格化水稻秧苗的培育方法。
为突破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这一难题,在市农机局的指导下,在区农业局的直接领导下2001——2003年间,我们对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进行了引进试验。引进韩国东洋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并摸索出与插秧机配套的简易田间规格化毯状秧苗培育技术。通过试验,我们认为,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地区适应性好,技术先进,技术性能和作业质量能完全满足我市水稻生产的农艺栽培要求,与之配套的简易田间规格化毯状秧苗的培育技术非常成熟,简单易学,易掌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成熟,便于推广
该项技术既适应当前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分散种植需要,也适应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它的推广应用,可使水稻单产提高10%左右,并可使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将广大稻农从繁重的手插秧劳动中解放出来,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二、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技术先进,技术性能、作业质量完全满足我市水稻生产的农艺要求
(一)株距和取苗量等技术指标可量化调节,能完全满足农艺提出的基本苗栽培要求
基本苗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插秧苗合理的基本株数。它对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合理基本苗的实现是靠单位面积上所插穴数和每穴所插株数来决定的。不同的水稻品种则有不同的指标。而PF455S手扶式插秧机行距固定不变,株距有3档可调,再加上取苗量可通过纵横送秧调节机构进行30种量化调节,完全能满足不同品种的基本苗要求,因而易使水稻获得稳产,高产。这种机器的量化调节作业是人工手插作业无法相比的。
(二)标准的插秧深度,符合现代水稻浅栽理论
现代水稻栽培提倡浅栽,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低节位分蘖优势而获得高产。浅栽是早发的必要前提条件,浅栽的技术指标是表土以下2~3厘米,并非越浅越好,大于3厘米,小于2厘米,对水稻的高产都是不利的,仅仅1厘米左右的深浅变化,人工插秧不易掌握,而PF445S型手扶式插秧机的标准插秧深度就为2.6厘米左右,就能很好地满足浅栽这个技术要求。同时,该机还设计有液压仿形和插深控制系统,保证总体插秧深度的一致性,这也是人工手插难以办到的事情。
(三)宽行、窄株距栽培规格设计,符合我国水稻栽培最佳配置方式
在基本苗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栽培行、株距的配置方式不同,则水稻产量就有所不同。因为行、株距规格不同,则形成的生态小环境则有所不同,如植株间的光照、通风条件和湿度等。目前,我国移栽稻的行、株距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行、株距相等的正方形栽插方式;第二种是行距较宽,株距较窄的长方形栽插方式;第三种是宽窄行相间,株距不变,形成双行并列,也称宽窄行方式。实践证明,第二种即宽行、窄株距栽插方式是最佳的配置方式,它形成的生态小环境最好,最利通风透光,改善光能利用率,调节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有明显的增产效果。PF455S型插秧机正是按照这种栽插方式设计的,符合我国水稻栽插农艺要求。
三、机插秧苗培育技术成熟、简单、易学、易掌握
机插秧苗的培育技术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与常规育秧相比,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其技术成熟与否是推广机插秧成败的关键。
与PF445S型插秧机配套的育秧技术,是简易田间培育技术。它不用厂房、温棚,不需要设备,而是直接在田间制作苗床、播种、保温、保湿、出苗、绿化并炼苗,与常规育秧相仿,简单、易学、易掌握,技术非常成熟。只要按照育秧规程操作,一般农户均可轻松培育出适合机插要求规格的秧苗来,对培育过抛秧秧苗的农户那更是轻而易举。但需要强调的是:1、种子必须进行技术处理。因机插秧播种密度大,要求成苗率高,总体素质均衡,所以必须进行精选、消毒、浸种、催芽等技术处理;2、为减少漏插,播种特别讲求分布均匀,尽量避免稀密不均状况;3、若是旱育:①为防立枯病,应特别重视苗床、营养土和覆土的消毒处理;②为保顺利出苗和出苗整齐,苗床、营养土水分含量应达80%以上;③为促进盘根,充分发挥旱秧优势,在苗期管理过程中,表土不发白、秧苗不卷叶就不必补水。4、若是湿润育秧,为防烂根死苗,两叶期前不能建立水层;5、若机插面积大,应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机手熟练程度和田块具体情况,作好合理的分期播种工作,免插超龄秧。
我们开展机插秧技术试验工作及摸索的相关技术规范,得到了市局的肯定,并于今年10月在我站举行了全市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会。总体讲,水稻机插秧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加快发展势在必行,全国许多省市已走在我们前列。加快推行机插秧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重庆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相信,只要我们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成功。(沙坪坝区陈家桥农机站工程师罗文超)
四 : 插一把秧苗,植下一片丰收的稻儿
《印象辽河口》舞台上空回荡着古朴的红山陶乐,两位着长衫的老者娴熟地敲击着好似编钟一般的瓦片。在他们头顶,天空澄澈,蓝得没有一朵云。上万的人群聚集在此,赶赴一场属于农人的盛会“中国盘锦第四届插秧节”。
九十岁的母亲盘腿坐在木质演出场地的边缘。她微微地扬起头,用她微弱的视力捕捉着场地中央的每一次演出,愉悦而满足。我想,那啾啾鸟鸣,一定带她回到了故乡的丛林。那高亢的打夯号子,或许会勾起她不少过去的记忆。当年老家的三间房子垒起来的时候,芦苇做顶,一大群的男人们喊着号子架上去。嫂子们忙碌在厨房,一大盆炸麻花正滴着香。
春耕对于母亲是最为家常的事情了。每当布谷鸟在田野上鸣叫,布谷,布谷,农人的春耕就开始了。小满时节,万里皆春耕。在我们老家,春耕是从拖拉机彻夜不停的轰鸣声中开始的,新鲜而肥沃的泥土被翻转上来,为春耕做最充分的准备。灌溉的沟渠好似一夜之间就丰盈了,它们吟唱着欢乐的行板,奔流向四方格子的水田。这时候,农人们匍匐在大地的身影成为天地之间最寻常的风景。只几日,水田里插满了碧绿的稻苗。
如今,插秧机轻巧地驶过,机身上一丛丛新绿的稻苗蓄势待发,那现代的耕种人操纵着它,插秧机所过之处,稻苗整齐地插在水田里,真神奇。
母亲讲,她经历过旱田改水田。种旱田的时候,种的是高粱。等到改成了水田,家里就开始吃上大米饭了。米饭香,不吃菜也能吃上几碗。母亲伸出手来,认真地比划着说。一个人种七方田,累得直不起腰。当年她赤脚下田,一根一根将稻苗麻利而精准地插入水田。她插秧可是把好手,插得快,还得过一朵大红花。
我未曾插过秧苗,但是春耕前清洗育苗用的大棚膜可是娃们的专利。母亲们从家里抱出一捆捆“塑料布”,浸泡在池塘边缘。我和小伙伴们就光着脚去踩洗。池塘的水,在五月的时候,就开始微微地有些热度了。我们几个娃光着脚下水,水温柔地漫过我们的小腿,我们踩啊,洗啊。过几日,大地里会开出一朵朵白色的塑料花,那是稻苗在孕育。(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广场上开始上演热烈欢快的东北大秧歌。红色印花衣衫舞动成一股欢快的溪流,在开怀的欢笑中,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留学生也加入其中。看来,我们的大秧歌也走向国际了。回程的路上,大巡游的鸭子们欢快地从我们身边颠颠地走过。母亲不时地叨念着,来着了,来着了,好看,好看得不得了。
我无比幸福地挽着母亲。远处,一方方水田映着天空的影子。春种秋收,这件事在这片土地上无数次地重叠着,在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上,农人就这么世世代代耕种着,将一家人的生计与梦想植入大地,将质朴的人生写进广阔的天地之间。插一把青翠的稻苗,植下一片丰收的稻儿。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