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辽朝皇帝列表及简介-76辽大导师及专业简介

发布时间:2017-12-07 所属栏目:华南师范大学专业介绍

一 : 76辽大导师及专业简介

国际贸易

每年最火的专业,但是绝对值得去拼一下。随着中国入世,最近几年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更是增大。学科带头人是崔日明,我的国际贸易实务就是他上的,教材也是他编的。很有文采的老师,上课旁征博引的,很厉害的一位老师,也是我们的副院长。据说在外面还有不少兼职。 导师有教授:

崔日明

崔日明,1963年4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民盟盟员,沈阳市政协常委。教育部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邀专家。

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政策、跨国经营与管理教学研究工作。出版《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学术著作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美贸易摩擦转向升级与对策研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财政学

现在也有叫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国家的财政收支、税收调整等政策。念过经济学的同学都清楚,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据说北京现在高收入的人都要自主纳税了,税收是越来越重要了,说不定你毕业时会正赶上税收用人的高峰。值得一提的导师是杨教授,我给我上过的课里最好的老师。公费都是他带的。你考上了你都不用去找的,因为他会主动找你,还会问你的发展方向,然后给你一些建议。念研究生导师太重要了,能根这么认真负责的导师应该是福气吧。我不少同学都是冲着他去报财政的。就业据说也不错,去银行,政府公务员,公司的都有。强烈推荐下吧

杨志安,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辽宁大学教务处处长,财政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生于1963年1月;1986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1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财政学专业,获天津财经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2003年在东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读博士后;1994年在上海财经大学参加税收高级研讨班学习。

主要社会兼职:辽宁省财政学会理事,沈阳财政学会副秘书长,沈阳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1999年5月获沈阳市"五四"奖章,被中共沈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2002年被评为“辽宁大学十佳教师”

西方经济学

研究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大家学的课程就有,属于基础学科,微观方向就是去企业,宏观就是去国家研究机构。每年留校当老师的也不少。导师黄教授是海归,也是我们每年专业课考试的命题人

黄险峰,1964年4月出生四川南江,经济学博士、教授,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89年毕业于辽宁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5-2001年在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在职攻读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分别于1993-1994和2000年在荷兰社会学院和荷兰提尔堡大学学习。1989年至今,先后在辽宁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人口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经济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了“经济计量学”、“预测与决策”、“数理经济学”,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开设了“经济计量学”、“数理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等课程。

近年来,完成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并在《经济学家》、《中国人口科学》等国家级刊物上

发表论文十余篇。同时,翻译出版了《宏观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出版社)、《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等四部译著。

汤吉军,男,满族,1971年11月生于辽宁凤城蓝旗镇,毕业于凤城通远堡高中。1991-1995年辽宁大学经济学系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1998年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获得西方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2002年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12月至2005年11月,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1月至8月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2004年晋升副教授,西方经济学专业和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自1998年在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任教以来,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流派等课程,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是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经济现实,不断修正现成的西方经济理论,从沉淀成本角度研究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发展、国际贸易投资等问题,曾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财经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30篇,参译著一部,参与国家级课题两项,主持辽宁大学“211”工程辽宁城市经济子课题一项。荣获2001-2002年度、2003-2004年度辽宁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5年获得辽宁大学首批中青年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金融学

辽宁大学金融学获批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教育部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国家重点学科结构的需要,经过同行专家认真评议,顺利完成了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和增补工作。同时,为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完成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工作。教育部已于日前公布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我校“金融学”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评估工作,充分反映出我国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进一步推动了各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教育部已制订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对今后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要求有关高校和学科制订各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规划,以此促进各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提高其学科水平和建设成效。

辽宁大学金融学科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建立国际金融专业和保险专业开始的。在学科创建阶段,1940年代留学国外的彭清源、陈家盛、李靖国、纪河清、李松操以及吴耀宗教授等前辈学者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奠定了金融学科的坚实基础,使之成为当时在全国同行中特色鲜明、有较大学术发言权和重要影响力的学科点之一,也是1980年代中期少数几个获得国际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全国第三个获得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一直是学校和辽宁省重点学科,也是辽宁大学“九五”、“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如今,我校已拥有金融学、政策性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四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金融学、政策性金融学、金融工程三个博士学位授予权,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多层次衔

接,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的“大金融学”学科群。

我校金融学科在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逐渐形成“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金融体制比较”和“法金融理论与实践”四个研究方向,并在这些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这四大研究方向的共同特征是:办学理念先进、哲学与人文关怀积淀深厚、方向明晰而持续稳定、极富时代特性和创新性,为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别的就不说了,辽大第3个国家重点学科。而且在学金融的,毕业后在银行,证券,企事业单位都比较吃得开。辽大金融分不高,据说是国家线。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很宏观的,研究区域产业、区域发展、区域经济政策等。

国际关系学院也有几个经济学专业也来简单说下吧

转轨经济学

好像辽大校长程伟是研究这个的,蛮有中国特色的专业。毕业帮国企改革下。

世界经济

国家重点专业,不多说了。全国就4家:

复旦大学

辽宁大学

南开大学

武汉大学

不知道考上后,会不会跟着导师去世界各地走走做个实地研究。哈哈~?

比较经济体制学

有个导师也是海外回来的,是个女的,名字记不清了。

基本上写得差不多了。其实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经济学毕业时就业都差不多,有的公司和企业来招人,只写一个招经济学相关专业。所以大家就业时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更多的是看个人的能力,要看你考上后,这3年的努力程度。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往太热门的高分专业挤。而且现在的热门很可能是3年后的冷门。

金融

辽宁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谷明淑

副教授:谷明淑

谷明淑,女,1965年生。1987年7月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名中央财经大学),国际保险专业,并到辽宁大学任教。现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

主要讲授《财产保险》、《再保险》、《保险学原理》、《保险专业英语》、《海上保险》等专业课。 研究方向为金融保险学。参编二十一世纪全国金融类统编教材《财产保险》(副主编)、《再保险》(副主编),此外还参与《保险大辞典》、《海商法大辞典》等多部工具书的编写,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此外还参与完成了多项课题研究。

副教授:王立军

王立军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12月24日

职 称:副教授。

职 务:经济学院副院长

学 历:198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金融学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

工作简历:自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保险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讲授课程:《保险学概论》、《人身保险学》、《财产保险学》、《海上保险学》、《责任保险》、《社会保险学》、《寿险数学》、《保险险种设计》。

科研成果:

1、教材专著类:《社会保险学》(个人专著)、《社会保险》(统编教材)、《财产保险学》、《保险统计》、《保险大辞典》、《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业》等。

2、学术论文类:《保险资金的投资与运用》、《简身险滑坡的现状与对策》、《人身险防灾初探》、《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保险欺诈的黑洞》、《中国存款保险模式探索》等。 教授::唐晓华

唐晓华,男,广西桂林人,1956年8月18日生。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辽宁大学产业经济学学科点学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的“百名层次人才”入选者,兼任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和教材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教育部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省级课题项目9项;主持横向应用类课题研究项目5项。获国家或省级科研成果奖励10项。

主要代表性论著:《西方企业兼并浪潮的特点及成因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0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5期;《我国产业组织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经济管理,2002年6期;《装备制造业r&d投入强度、创新动力及合作趋向研究??以辽宁省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3期;《集群企业合作隐性契约的博弈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9期;《产业组织与信息》(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3月。

目前主要在研课题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主持,2006年);国家国土资源部基金项目《辽宁工业发展与产业集群研究》(横向课题,2006年)。 副教授:崔万田

区域

崔万田,男,1973年5月出生,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1992年--1996年在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读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2002年在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先后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当代经济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发展中国家电信业竞争优势路径选择》、《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永远的公理体系》等多部,承担科技部重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基金项目、辽宁大学“十五”“211工程”子课题项目等国家、省、市课题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等。

主要社会兼职: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先后被评为中国首届杰出管理研究者、第十三届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沈阳市优秀知识分子。

区域经济学

教授:张 舒

张舒,女,1962年3月生,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1989年同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人文地理专业,生产力布局方向)。2005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生产力研究会理事、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生产力研究会常务理事。

张舒教授从教20年来,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中国经济地理”、“生产布局学原理”、“建筑工程概预算与决算”、“公共关系学”、“物业管理”等主干专业课和选修课。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省级课题20余项。公开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城市管理系统研究》(专著)、《中外大城市群研究》》(专著)、《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区域经济管理学》(面向21世纪统编教材)等,在《东亚经济研究》(日本)、《经营经济论集》(日本)和《经济学动态》(北京)、《日本学刊》(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北京)、《国外城市规划》(北京)等中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50余篇,多次获国家、省级科研成果奖励。

副教授:汤吉军

西方经济学

汤吉军,男,满族,1971年11月生于辽宁凤城蓝旗镇,毕业于凤城通远堡高中。1991-1995年辽宁大学经济学系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1998年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获得西方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2002年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12月至2005年11月,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1月至8月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2004年晋升副教授,西方经济学专业和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自1998年在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任教以来,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流派等课程,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是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

76辽大导师及专业简介_辽宁大学教务管理

经济现实,不断修正现成的西方经济理论,从沉淀成本角度研究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发展、国际贸易投资等问题,曾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财经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30篇,参译著一部,参与国家级课题两项,主持辽宁大学“211”工程辽宁城市经济子课题一项。荣获2001-2002年度、2003-2004年度辽宁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5年获得辽宁大学首批中青年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本人爱好广泛,不仅偏好经济学授课,而且也偏好各项体育锻炼

教授:韩毅

韩毅,男,1958年生,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外国经济史学会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史学和比较经济史。主要著作有《历史的制度分析--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的新进展》(专著)、《历史嬗变的轨迹--美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专著)、《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的历史演进:评价与思考》(论文)、《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热那亚与马格里布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论文)等。曾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辽宁大学振兴奖。目前承担的课题有《西方新经济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等。

辽宁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袁国敏

教授:袁国敏

统计

袁国敏,男,辽宁普兰店人,1963年12月生,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

统计学系副主任。

从事统计学、国民经济学及数量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辽宁省统计学会理事、辽宁省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沈阳市统计学会理事兼高校分会秘书长、沈阳市价格协会理事等职。现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毕业于辽宁大学,分别于1987、1995、2003年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为教授。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与教材14部,主持和参与完成科研课题18项,科研成果多次获省市政府及部门的科研奖励。先后为校内本科生和研究生系统讲授过“统计学”、“社会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管理统计学”、“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济系统分析”、“商务与营销统计”、“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曾获校教学优秀奖。

马树才,1945年8月出生,辽宁省岫岩县人。1969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留校任教。1995年被破格聘任为教授。199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学专业、统计学专业、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专业与研究方向为统计学与数量经济学及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从教以来,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20几门课程。1993年曾荣获辽宁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的研究,在统计调查、分析、预测等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上,数量经济学模型建立、估计及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上成果显著。

政治经济学

孙丽娟,女,汉族,1953年2月11日出生,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辽宁省沈阳市人。 197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8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读辽宁大学国民经济学研究生,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现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兼任沈阳市经济学会理事,省生产力经济学会常务理事。2003年受聘于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孙丽娟教授,从教二十多年,先后为校内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政治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房地产投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等多门课程。曾荣获辽宁大学“教学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教育系统“九五”主人翁工程“岗位标兵”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学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主持承担国家教委、省教委社会科学资金项目研究课题多项,参加省市政府主持的国企改革的社会调研项目。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和杂志社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工具书等二十余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并荣获国家级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和省级优秀论文一等奖多篇。

发几个老师介绍仅供参考 有问题的可以跟帖 或者加我QQ

二 : 辽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辽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辽国皇帝列表:

[www.61k.com]
皇帝称谓(汉名)生卒年份(公元)谥庙称谓评价
大辽·耶律耨里思生卒不详辽肃祖唐代契丹迭剌部领袖(辽太祖追封)
大辽·耶律萨剌德生卒不详辽懿祖多次冒箭矢与室韦交战、辽太祖追崇他为庄敬皇帝
大辽·耶律匀德寔生卒不详辽玄祖辽太祖追崇
大辽·耶律乙872—926辽太祖南征北战、建立北方辽国、缔造契丹、功不可没
大辽·耶律德光902—947辽太宗促进契丹经济和发展、一心想争霸中原后病死
大辽·耶律倍899—900辽义宗丹东王、没有做皇帝、其子继位后追封他为义宗文献帝
大辽·耶律阮918—951辽世宗成立南北枢密院、晚年政治腐败、后被杀害
大辽·耶律璟931—969辽穆宗帝位不稳、后期残暴、醉酒丧命
大辽·耶律贤948—982辽景宗重用汉官、政治官吏、辽进入中兴阶段
大辽·耶律隆绪971—1031辽圣宗文化修养较高、整治国家也较为有利、促进辽国发展
大辽·耶律宗真1016—1055辽兴宗文化素养较高、政治没有多大的建树、奢靡逸乐
大辽·耶律洪基1032—1101辽道宗广印佛经兴建寺塔劳民伤财、社会矛盾激化辽国转衰
大辽·耶律浚生卒不详辽顺宗太子位被废、贬为庶人、其子继位后以天子之礼追封
大辽·耶律延禧1075—1128天祚帝天下兵马大元帅后承接帝位、辽国末代皇帝、为金灭
北辽·耶律淳1062—1122辽宣宗即位北辽,降辽天祚帝为湘阴王,奉表于金国乞为附庸
北辽·耶律雅里生卒不详顺文帝本梁王、征战中其他兄弟被俘、众人拥他为帝
北辽·耶律术烈生不详—1123辽英宗死后被人拥护为帝、后被乱兵杀死、北辽亡
西辽·耶律大石1087—1148辽德宗本为节度、辽亡后修生养息、准备恢复辽朝、后失败
西辽·耶律夷列生卒不详辽仁宗感天后还政于他、死后令其妹监国
西辽·耶律直鲁古生卒不详文颢帝由承天后执政,承天后被杀后继位被迫让位后病死
西辽·屈出律生卒不详悯文帝受文颢帝收留,见西辽大势已去自立为皇、值西辽灭亡

辽国历史:

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或称辽国、大辽、契丹,简称辽,是中国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6年改元神册,改渤海国为东丹国,立其子耶律倍为东丹王,后为辽的藩属。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并定都于此)称帝,定国号为“辽”,后被汉高祖刘知远击退,定都,983年萧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圣宗耶律隆绪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辽共同抗金,后被辽灭。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耶厮不) 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斯翰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被元朝(蒙古)所灭。

三 : 辽太宗:辽太宗-个人简介,辽太宗-皇权之争

辽太宗孝武惠文皇帝(902~947),中国辽代皇帝。名耶律德光,字德谨,契丹名尧骨(或译耀屈之)。阿保机次子。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三年,从辽太祖西征。四年冬和天显元年(926)春,从征渤海国。辽太祖死,述律皇后摄政。天显二年冬,其长兄耶律倍根据辽太祖的遗愿,率群臣请于述律后立耶律德光为帝,仍以天显为年号。辽灭后晋,辽太宗入汴京(今河南开封),改国号契丹为辽,改元大同。辽太宗在汴京驻留不足三月,就被迫仓促北返。行至栾城病死。

辽_辽太宗 -个人简单介绍

辽太宗:辽太宗-个人简介,辽太宗-皇权之争_辽
辽太宗辽太祖天赞元年(922年),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随同辽太祖参加了一系列征服战争,尤其是在南征幽州、西征吐谷浑、回鹘期间,战功卓著。天显元年(926年),又随同太祖灭渤海国,作为前锋攻克渤海首都忽汗城。
天显二年(927年)辽太祖死后,述律后称制,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十一月,在述律后的支持下即位。天显六年(930年),割据原渤海国疆域的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
天显十一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其后,更率军南下上党,助石敬塘灭后唐。
割取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1步南下的基地。
会同四年(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拒不称臣。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会同七年(947年)1月10日,攻克后晋首都东京,灭后晋。改国号为“辽”。四月,因辽人实施的“打草谷”物资掠夺政策导致中原反抗不断,无法巩固统治,被迫引军北返,在河北栾城病逝,辽人将其运回北方安葬。途中为防尸体腐败,以盐渍腌其尸,时人称为“帝羓”,即“皇帝腌肉”之意。

辽_辽太宗 -皇权之争

耶律德光在继位之初,就花了大量的精力来巩固他的帝位。因为他是在妈妈的支持下才得以继位的,而有些大臣却不太支持他,特别是他的哥哥耶律倍,更是不服,因为阿保机当初是将耶律倍立为太子的。所以耶律德光一直将哥哥当成他最大的政敌,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帝位,直到耶律倍逃到了后唐。

首先,辽太宗耶律德光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他经常检阅侍卫亲兵、各部族及各帐军队,以此来充分控制军权,防止异己势力在其中渗透,从而在根本上巩固自己的权势。
其次,对于耶律倍管辖的渤海国辽太宗也严加防范,为了削弱渤海国的力量,他趁耶律倍离开属地到京城的有利时机,将渤海国大量的居民迁移到其他地方,然后将其政治中心也迁移走,渤海国土地面积大大缩小了,而政治中心迁到离契丹很近的地方也利于监视控制。
为进1步防范哥哥,辽太宗又两次去耶律倍的府上,表面上作出兄弟和好的样子,实际上是进1步了解情况。在耶律倍住在京城之际辽太宗又趁机去渤海国,也是为了拉拢耶律倍的属下,为他充当耳目,对付耶律倍。等耶律倍和他的属下们要回渤海国时,辽太宗又抓住时机把他的属下们召进宫里设宴招待,其实也是为了进1步拉拢他们,分化耶律倍的力量。不久,在妈妈的支持下,辽太宗又使出狠命的一招,将弟弟李胡立为皇太弟,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耶律倍在弟弟的一次次明里暗里的进攻下,终于无法再忍受下去,也为了避免以后有什么不测,就渡渤海投奔了后唐。辽太宗费尽心机,最后也终于达到了目的。或许契丹人的政治经验还没有汉族人之众,心也没有那么狠毒,毕竟是将哥哥逼走了,没有直接设阴谋将他杀死。阿保机当初也是如此,没有在兄弟们第一次反叛时将他们杀死,而是赦免了他们,直到后来才杀了一些人,但对于首犯也没有斩首,而是处以杖刑。

(www.61k.com)辽_辽太宗 -政治统治

辽太宗:辽太宗-个人简介,辽太宗-皇权之争_辽
辽太宗时期青铜器

辽太宗对于辽朝的贡献较大的要数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了。辽太宗将后晋的一整套汉族官制带到了辽国,加上原来阿保机时期确立的官制,终于使辽的官制在部分汉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官制。

随着辽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辽太宗为了更好地治理不同民族的事务,就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则,形成了北、南两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
北面官制,即辽朝契丹族的官制,官吏一律用契丹族人,掌握契丹的一切军政事务,也是辽朝的最高权力机关。之所以称为北面官,是因为辽国有崇拜太阳的习俗,喜欢向东,而且以左为上。这样,辽王的大帐就面向东方,而北面就是左,也就是契丹族官吏的办公地点,所以叫北面官。在北面官中,又分为几种类型:北面朝官,北面御帐官,北面皇族帐官,以及北面诸帐官和北面宫官。
北面朝官,这是辽朝官制的主要机构,在北面朝官中又分为南北2个不同的部门,如北枢密院管兵部,南枢密院管吏部。这和总的南北面官制很容易混淆,应该分清。在北面朝官中,南北枢密院是辽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掌管军政和民政,也通称为北衙和南衙。北面朝官中还有北南枢密院中丞司,掌管纠察检举百官。北南宰相府也参与军国大事,类似于汉族官制中的参知政事。另外,还有大惕隐司,掌管皇族的政教事务。设置夷离毕院,掌管断案、刑狱。敌烈麻都司掌管礼仪。最后在百官之上还设置了1个没有实际职务的大于越府,只是1个荣誉称号,和汉族太师的称号差不多。但一般人很难得到大于越的称号,整个辽朝也只有3个人得到过。

辽太宗:辽太宗-个人简介,辽太宗-皇权之争_辽
辽太宗北面御帐官,它也有许多下属机构。例如侍卫司,负责御帐的护卫。北南护卫府,负责北南2个枢密院的护卫工作。北面皇族帐官,阿保机的后裔、阿保机伯父的后裔、阿保机叔叔的后裔、阿保机兄弟们的后裔共4个系统的皇族,分别设立有职权的营帐,叫做四帐皇族,地位很高。北面皇族帐官也有分支机构,大内惕隐司就专门掌管四帐的政教事务。
北面诸帐官,这是为阿保机部落之外,即皇族之外的其他有地位的部族设立的机构,如遥辇氏,渤海王族等,一方面是表示恩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北面宫官,主要掌管宫廷一些日常事务。和北面官相对应的就是南面官,在辽太宗得到十六州之后,进1步完善了汉族的官制,仿效唐朝的官制,设立三省六部等一整套治理机构。以此来招徕汉族人,管理汉族人的事务。南面官主要由汉人来担任,契丹人也有在南面官中任职的,他们被称为汉官,也穿汉服。南面官由于办公的营帐在辽国王大帐的南面,所以称为南面官。
南面官中的分支机构有:汉人枢密院,阿保机之际叫“汉儿司”,其他有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翰林院等。在地方官制当中,辽朝也是两套制度并存,就是部族制和州县制,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用部族制,而汉人和渤海人则使用唐朝时用的州县制。在耶律倍投奔后唐之后,辽太宗又趁机整顿了东丹也就是原来渤海国的行政制度。先让耶律倍的妃子主持东丹政务,然后采取措施加强了对东丹的控制。

辽_辽太宗 -军事统治

辽太宗:辽太宗-个人简介,辽太宗-皇权之争_辽
辽国士兵

辽太宗开始继续爸爸阿保机的事业,向南用兵,争霸中原。契丹从阿保机开始就想把疆土扩展到黄河岸边,进而拥有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但中原的势力一直抵制契丹的入侵,所以,契丹用兵时总是趁中原几派势力相争时打着支援一方的旗号进攻。在后唐统治时期,尤其是后唐明宗时期,中原比较稳定,再加上后唐的军队号称鸦军,都穿黑衣,战斗力也很强,而契丹是以民为兵的,没有专门的野战军,所以在和中原兵作战时总是吃亏。

因此,辽太宗的势力再大,也要等到中原出了变故时乘虚而入,收渔人之利,单纯的宣战和正式决战很难取得成功。所以,辽太宗南下中原一直等到了李嗣源死后,而且是石敬瑭主动求救时才敢出兵,后来灭后晋也是由于后晋将领投降拣了个便宜。
辽军在汉族地区除了掠夺粮草之外,许多契丹人都还在汉族地区担任官职,由于不懂治理之道,汉人中的一些投机取巧的小人就充当了他们的走狗,教他们搜刮民财,鱼肉百姓,这更增加了百姓对辽军不满,于是中原地区反抗不断,辽太宗只好北返。当然,他北归也有不服中原水土留恋草原家乡的原因。在回去的路上,他慨叹道:“我不知中国人(指中原汉人)难制如此。”其实,辽太宗本人对于汉族人的反抗也应负主要责任,他在北返途中,异常残忍,竟采取了屠城这种野蛮残酷而又丧失人性的做法,这更是反抗蔓延而激烈。
在地方官制当中,辽朝也是两套制度并存,就是部族制和州县制,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用部族制,而汉人和渤海人则使用唐朝时用的州县制。在耶律倍投奔后唐之后,辽太宗又趁机整顿了东丹也就是原来渤海国的行政制度。先让耶律倍的妃子主持东丹政务,然后采取措施加强了对东丹的控制。东丹国在原先并不是辽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的地区,东丹是个亲王的封国,东丹王对于本地的事务可以全权管理。他可以自己建立年号和国号,而且有权直接和外国交往。对于宰相以下的官员可以自己任免。在耶律倍走后,辽太宗就在东丹国设立了中台省,派遣官吏到那里参与政务管理,从而加强了对东丹的控制。
辽太宗总结了出兵的得失:第一失;让契丹士兵打谷草扰民。是第二失;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各镇,是第三失。对于如果治理中原,他也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在给他的弟弟李胡的信中他写道:“我夜里常思考治理中原的办法,看来,只有推心置腹、和协军情、抚慰百姓这三件事最重要。”只可惜他总结得有点晚了,不久就在临城(今河北临城)得病,而且病情恶化很快,到了栾城(今河北栾城)的杀胡林,更是高烧不退,在胸口和腹部放了冰块也无法降温,终于死在了栾城。为防止尸体腐败,契丹人将他的内脏摘去,将尸体用盐浸泡,运到了辽国。几年战争得到的土地,包括十六州也全部丧失,被北汉和后周夺回去了。

辽_辽太宗 -经济改革

辽太宗治理辽国的过程也是他学习汉族文化,总结汉族治国经验兵运用于实际的过程。原来辽太宗就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不但支持汉族人在汉族地区发展农业,在草原地区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他也让人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为保护农业生产,防止没有重农习惯的契丹族人有意无意的破坏,辽太宗下令禁止随从们随意践踏庄稼,行军时也命令部队绕开农田。农业的发达对辽国多种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辽的国力。
发展农业的同时,辽太宗也继续爸爸阿保机的做法,尽量征召人才,尤其是汉族人。得到十六州后,曾经选拔了一批汉族的知识分子治理各州的事务,其中有不少能干的良才。辽太宗又仿效汉族皇帝的做法,让下属举荐有才德的人任官。后来又下诏书招聘贤才,如果考核时确实很突出的,就马上可以担任很高的职务。在援助石敬瑭那次战争中,辽太宗得到了后唐的书记张砺,非常高兴,觉得此人难得,让手下以礼相待。张砺非常感动,此后真心辅佐辽太宗,辽太宗也很器重他,将他升为翰林学士,后来又任命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成了辽太宗的宰辅之臣。重用有才德的汉人,对于辽太宗的统治帮助很大。与此同时,辽太宗还学习汉族的一些做法,例如对贪官污吏的处罚,整顿赋税制度,减轻百姓过重的经济负担。对于汉族的一些礼仪他也尽量吸收,例如他废除了婚姻制度中姊死妹续的旧契丹民俗。下令做汉官的契丹人随汉族礼俗,可以和汉族人自由通婚,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进1步的融合,也从根本上密切了契丹与汉族的关系。
尽管如此,契丹人的习惯也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特别是辽军在南下中原作战之际,由于辽国军队没有后勤供应,粮草要靠自己就地解决,所以,辽兵到1个地方就必然要骚扰百姓,抢夺粮草,这使辽军遭到汉族人的强烈反抗。民心丢失了,辽在中原的统治也就很难再继续下去,直到临死,辽太宗耶律德光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完,其实就算是他早一点知道,并采取措施,也无法在较短的时机内改变长期的民族习惯。契丹作为1个落后的游牧民族统治汉族地区,就必须汉化,辽太宗死前大概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已经没有机会把他总结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贯彻实施了。

辽_辽太宗 -轶事

耶律德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死后被做成菜的皇帝。

后晋石重贵继位后,向耶律德光提出了“称孙不称臣”的要求。耶律德光大怒,以此为借口又发兵南侵中原,很快就灭了后晋。但是灭晋过程中,扰民太重,中原的百姓起义不断,各路武装纷纷抗击辽军侵略,令耶律德光发出“中国人难制”的感叹,在汴京驻留不足三月不得不下令撤军回国。

公元947年,45岁的耶律德光在撤离中原途中的临城(今河北临城)染上1种热疾,高烧不退,在胸口和腹部放了冰块也无法降温,太医让他远离女色,他却将太医臭骂了一通:“你们都是不学无术,我得了热病,正要女色泄火,怎么能远离女色呢!”终因纵欲无度,走到栾城杀胡林时,口吐鲜血,一命乌呼。

这时,远在辽国都城上京,但已获报耶律德光病危的述律太后(扶其登基亲母)传来懿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可难坏了伴驾的文武大臣,当时正是炎夏,保存尸体谈何容易正在文武大臣和太医们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御厨出了个主意:干脆把皇帝做成“羓”吧。“羓”到底是什么呢?原来北方游牧民族多喜食牛羊肉,有的时候杀了一只牛或羊后,一时又吃不掉,碰上夏天,牧民就把牛羊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就成了不会腐烂的“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腊肉”。这个主意一出,虽然有把皇帝当牲畜处理做成菜的的意思,但无奈之下,文武大臣和太医们也只好照厨师的意见办。

本文标题:辽朝皇帝列表及简介-76辽大导师及专业简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214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