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年味-年味

发布时间:2018-01-31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年味

这几年来,生活条件不断地改善,年味反而越来越淡了,总让人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民间传说,有个叫朱买臣的,未发迹的时候,穷困潦倒。除夕,因为欠人家的钱,煮熟的猪头被要账的拎走了,悲愤之余,写了一首打油诗:人家有年我无年,煮熟猪头抵现钱。有朝一日时运转,我家天天像过年。现在,老百姓的日子不仅天天像过年,而且生活的质量那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十几年前,在老百姓眼里,过年还是一年中了不起的大事,值得大庆特庆。很多人家,平时积积攒攒,省吃俭用,就为了这一天好好奢侈一番,享受一番。所谓的奢侈,所谓的享受,也无外乎是一日三餐有大鱼大肉,有百米白面,能喝上几口好点的白酒抽上一包好点的香烟,不去劳作,走走亲戚,休养休养筋骨。

乡下人过年,有许多讲究。要把屋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门上贴春联,酝酿喜庆的气氛。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要沐浴,穿上新衣,一个个从头到脚都要弄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吃的方面,猪头猪尾是不可或缺的,这含着有头有尾的意思。团年时,一家人聚在一起,菜一定要凑齐十二盘,应一年十二个月的景。团完年,还要守岁。平时收得紧紧的各种小吃,都会搬出来,让一家人尽兴品尝。新年到来(一般是鸡叫头遍的时候),要放爆竹,称为出天星。

做孩子的时候,每年过年,我都呆在家里,帮娘的忙。娘忙着烧肉,洗肉,做菜,忙得昏天黑地。我负责收拾屋子,该扫的扫,该收捡的收捡,该擦拭的擦拭。有时,也帮娘择菜,洗菜。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除夕这天,火坑里照例会把火烧得旺旺的。吊锅里煮的,陶罐里炖的,一刻也耽误不得。火是疙瘩火,经熬。(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猪头猪尾煮熟后,娘用陶钵盛着,热气腾腾地摆放在堂屋的小桌上。堂屋的北墙上,一般都贴着毛主席的大幅画像。猪头的鼻子里,插上点燃的香。娘要烧纸,恭恭敬敬地叩头,向神献祭,默默祷告,感谢神。这神是毛主席,还是别的什么,我没问过。做这个仪式,娘很虔诚。这时如果不识趣打扰娘,一定会招来娘严厉的白眼。

娘要逞热拆开猪头。娘拆着猪头,我就眼巴巴地守在旁边,等娘把拆下的核桃肉给我。这几乎是每年过年时,我的专利。黑桃肉特香,糯磁磁的,嚼起来特别有劲道。

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天要黑的时候。菜全搬上桌后,还要叫老客,也就是祭祀祖宗。仪式相对比较简单。先倒上酒,摆好碗筷,然后由父亲点燃几张草纸,望空祭拜,邀请祖宗回家团年。然后,将酒杯里的酒倒在地上,祭祀仪式就结束了。再在门外点燃一挂爆竹,一家人就坐在桌子上,开始大快朵颐。点爆竹的任务,一般由我自告奋勇地完成。爆竹用一根竹竿挑着。爆竹要响,据说越响越吉利。

我们那地方,你如果正遇上人家团年,哪怕吃得再饱,都是必须接受人家邀请,愉快入席的。拿下筷子,主人也很高兴。如果拒绝,那就得罪了主人家。所以,只要听着别人家放鞭炮,我一般不到人家屋里去。

吃完团年饭,串门就开始了。正月里,一般是不能随便串门的。到人家屋里去,那叫拜年,打个空手,说不过去。所以,除夕夜最热闹。一群一伙,从东家到西家,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毫无禁忌。打扑克,下棋,讲古……那时没电视,这就是最好的聚会、娱乐。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是玩爆竹。爆竹是单颗的玩,拿在手里,用烟点燃,然后抛出去。“啪”,随着流星一样的闪亮,一声爆响,纸屑纷飞,童年的快乐也四散开来。

除夕夜,小孩子可以尽情地玩耍,父母一般不干涉。累了,回到家里,火坑边有各种各样的小吃,等着我们享受。瓜子,核桃,糖,都是一些土产、特产。除夕夜要守岁,那一夜,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似乎都没有睡意。一年就一个除夕夜,要玩得尽兴。

这些年,条件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真是天天像过年一样,除夕也就没有那么隆重了。团了年,一般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联欢晚会,也像团年饭,年年都这些,让人觉得有些兴味索然。即使有串门的,也是三五一伙,打牌赌博。大年夜,忽然就显得冷清了许多。小孩子也不玩爆竹了,改为玩烟花,玩动漫。

浓了的是日子,淡了的是年味,是人情味。

二 : 年味

年 味

年已渐远,味儿渐淡,其实所说年味,已是久已不闻的味道,仅有存在记忆之中的丝丝念想还在执拗地飘着腊香。这味儿在这二十年或是更久远的三十年里渐飘渐远,以至极淡。

这丝味儿极淡,却恒远,恒远到记忆的最深处,最深处飘浮的都是腊月的各种香气。具体到哪一天做什么已没有考究,但是要做的年货准备却是必不可少,这香气便是各种年货存在脑海的味道了。家里现在依旧在腊月的时候准备年货,打糍粑,干鱼塘,做鱼糕,我早已没有再参与,只从家里兄弟姐妹的信息里知道今天家里做了什么,明天家里准备做什么。于是便在这信息里咂摸曾经有过的年的味道,而这味道也不是儿时熟悉的味道。

有一年在年前回家,看父母准备年货,头天听父母说明天要打豆腐什么的,于是第二天期待地等着喝豆浆,吃豆腐花,或是吃一顿很久没有吃过的豆渣,感受小时候嗅着豆浆在锅里被煮地翻滚的香气时馋涎欲滴等待的激动。结果等到第二天起床时,白白嫩嫩的豆腐已经一块一块整齐地摆在了装水的桶里。很疑惑地问我都没有听到声音,怎么豆腐都做好了?母亲很淡定地说现在谁还在家里磨豆腐啊,直接到街上的机器磨好,做好,拿回家就好了。听着母亲淡然的口气,心里怅然若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既为父母不用如此辛苦地准备年货而欣慰,又为失去准备年货的这种趣味而遗憾。

不仅仅是豆腐不用自家做,曾经贯穿整个物质匮乏时期的年内零食米糖也没有人再做了。进入到腊月,母亲便用发芽的麦子熬出琥珀一般晶莹剔亮的糖稀放在搪瓷缸里准备年前做米糖。往往在做米糖之前,糖稀已经被我们偷着用筷子搅了三分之一吃到肚子里去了。母亲每每看见便是恐吓说再吃再吃,就没有糖稀做米糖了,可往往在被我们偷吃后总有足够的糖稀来做米糖。如果这一年芝麻或是花生的收成好,便会多出两样吃食,便是花生糖和芝麻糖,有这两样吃食是非常奢侈的。米糖切成大块大块被装在暗红色或是黑褐色的大瓷罐里,这是平民的待遇,而花生糖和芝麻糖被切成精细小巧的样子,就像是被精心呵护的公主般,因身价娇贵,被装在精致小巧的青花瓷罐里。每次来客人时,米糖往往被忽略,那放在盘子一个小小角落里的几块芝麻花生糖总是被以最快的速度哄抢一空。如果谁家能够用盘装出满满一盘芝麻糖,花生糖,那是土豪!而我小时候最遗憾的就是家里怎么总是没有足够的芝麻糖和花生糖能让我大快朵颐!

荆楚一带还有一种春节期间和家里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那就是鱼糕。从鱼塘里打上来的新鲜草鱼剖开,去掉中间的鱼骨和头尾,接下来就是父亲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堂屋里搁一块长木板,长木板上放好做鱼糕所用的食材,鸡蛋,肉,葱姜蒜,生粉。父亲左右手各拿一把刀,挥舞双臂,“乒乓乓乓”的声音便有节奏地响起来,这是剁鱼肉,同做肉丸一样,要把鱼肉剁碎,这个就是刀功了。一时之间,家里拍打之声不断,如同擂鼓一般,远远都知道你家里正在剁鱼肉蒸鱼糕。最引诱人的时候就是鱼糕刚蒸出锅,圆圆一整块鱼糕放在桌上,底色洁白莹润,面皮金黄喜人,再洒几点红色颜料在表面点缀,便色香味俱全!香味绵长悠远;色泽洁白嫩黄艳红相间,艳丽喜人;吃进嘴里嫩滑爽口,齿颊生香!这些年来,家里依旧做鱼糕,却再也看不到父亲上下翻飞两柄刀剁鱼肉的热闹场景——鱼肉直接拿绞肉机给搅成鱼糜了,那味儿似乎也失了一半走了,我想鱼糕味中的那道灵魂应该就是这手工剁出来的!(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年味,年味,其实就是年间吃食的味道,物质匮乏的年代,这股味道吸引老人大人小孩。欢天喜地地迎接新年莫如说欢天喜地地迎接这几天放肆地吃的日子。当我们感觉年味渐淡时,是因为这许多年来物质不断地丰盛,年味已经勾引不起平日已经被各种味儿充斥的味蕾了。物质的丰盛,文化的流失,科技的发达丰富了社会的各种形式,却也丢失了很多传统的东西,而这些传统的东西曾经那么喜悦过我们的内心!

三 : 年味

大年初三,有朋友在微信圈大发感慨:“正月初三,六九第六天。东风渐劲,吹面不寒,冰河半开涟漪起,冬去春浅。年味犹浓,游子又远行,一去多少路,何日踏返程。”有些许淡淡的忧伤,又有深深的意味。想想年前浩浩荡荡的回乡大军似乎还在回乡途中,转眼间又要踏上新的征程,下次回家也许真的到了丁酉年的鸡年春节,

除夕夜,在父母家吃完年夜饭,行驶在大街上,山城的夜依然灯火阑珊,路上行人稀少,大约还在推杯换盏,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路两边的商铺店面贴上了红对联,挂上了红灯笼。偶尔有鞭炮声传来,似乎比往年冷清了一些,看看零落的街道,想想又老了一岁,不免有点伤感。与文人所写“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多少有点落差。偏偏女儿又说:节前有网友倡议,为了减少雾霾,杜绝烟花爆竹,好像起了作用,但年味似乎更淡了。我惊异于女儿这般年龄也有如此感慨,却深有同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物资丰厚,衣食无忧。平日的生活和春节并无二致,各大超市货物琳琅满目,购物用互联网,只要不差钱,全球各地的美食美物都可尽收囊中。拜年有短信、微信,坐在床头就可把新春的祝福传到天涯海角,真是方便至极,却总觉程式化的东西多了,情感的东西少了。高端的科技远不如面对面的寒暄问候和祝福来的亲切。要说我们这个年龄倒也罢了,过一年老一岁,早已淡化了对年的热情和期盼。可如今的年轻人也找不到年味了,或许是物质生活太过丰裕,精神上有点欠缺与空虚罢了。

对于我们这代人,年味,是留存在心底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小时候的我们,掐着指头算日子盼着过年。因为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做件新衣服留着过年穿,攒点好东西留着年夜吃。那时过年的快乐,就是手写的红春联、就是一身母亲手缝的花衣服、就是除夕夜饺子里的几枚硬币、就是兄弟姊妹每人几根的“滴滴巾”和“钻天猴”……。特别是除夕的晚上,是最令人难忘的,新衣服早已拿出来放在了枕边,摸了一遍又一遍,全家围着擦的铮亮的煤油灯守岁,没有春晚,没有微信,没有摇一摇,没有咻一咻……,有的只是大人们讲了多少遍的陈年老故事和口袋里捏着的硬币,互相较劲,看谁熬的时间长,往往就在大人们的催促声中不知不觉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一觉醒来,就拉开了穿新衣,拜大年的序幕,一般要狂欢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物质生活虽然简陋,可那份激动和幸福,凝聚成浓浓的年味,至今印在脑海,挥之不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自古以来,春节就是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传统节日,她象征着团圆、欢乐、喜庆、祥和。其实,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年味,回忆只是对逝去岁月的怀念,那是一种纯真的节庆,是一种简单的快乐。随着时代的变迁,年味已然发生了变化,淡淡的年味里蕴含的是浓浓的家味和真挚的亲情味。如今,春节回家过年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毕竟,在外辛苦劳作了一年,只有回家能够化解漂泊的孤独与艰辛。这个家,是父母的家,是亲亲的故乡,是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春节临近,无论已成家立业,还是独自打拼,无论在天涯、在海角,游子的心早已按捺不住飞回家乡的急切、回到父母身边的期盼。这时的年味,就被一张张小小的船票、车票、飞机票所承载。“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那大道小路上匆匆赶路的摩托大军,日夜兼程的私家车,不光是对年的向往,更是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一年唯此夜,明日又逢春。过年,对于我们成年人,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对于孩子们,意味着成长和成熟。猴年春节已拉下帷幕,游子们又将回到各自的城市和岗位,去打拼和奋斗。“新岁不敢闲,农事自茲始”。生活在这座山城,我们依然为建设美丽的家乡做着贡献。待到雪花飘零,小城依旧会张开母亲般宽厚的怀抱,迎接大山的子孙们回家,让淡淡的年味充满浓浓的家的温馨、亲情的味道。

四 : 年味

年味

新春佳节放鞭炮,辞旧迎新福满到。

男女老少齐欢笑,家家户户乐滔滔。

——题记

2015年已悄悄溜走,2016年已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飞驰而来。回望过去,在这一年中我们每天都要背着沉重的包袱去学习和工作,面对老师和领导的谆谆教导,只能默默地反思自己的过错,忍气吞声,甚至会流出那晶莹的泪珠。现在,终于可以甩开包袱,过一个祥和而又喜庆的春节了。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只叫做“年”的怪兽,每到大年三会出来吃人,它来势汹汹,仿佛要干掉所有的生灵,将地球永远地踩在他的脚下,人们为了躲避“年”的袭击,家家关门闭户,大地变得一片黑暗。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们逐渐发现“年”这种怪兽地弱点,他虽凶残但是他有三怕:怕红,怕光,怕响声。于是,每年地最后一天,人们每家都会贴上鲜红的对联,放鞭炮。从此,“年”都没有来过,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每到新年这一天,人们也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对邻居和亲朋好友说一声“过年好”,许多习俗都是在此积累之上慢慢成形并流传至今。(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早些年,我总盼望着盼望着年快点来。没到小年之前,我的爸妈都把年货给备齐了,瓜子,葡萄干,开心果样样都是我的最爱。见到它们时就好像见到老熟人一样,扑面而来的香气使我馋涎欲滴,恨不得把他们全部吃光,总是要说吃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停止了。但是,每次吃起来我都没有度,只想过足嘴瘾,却没有考虑身体上的感受,一吃多就咳嗽,难受一个过星期才能好。看来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适度原则,不能太过。

“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老家,吃了腊八粥,人们就像喝了“迷魂汤”一样,每天开始上街采购年货,过年必备品一件不少的往家里搬,只见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叫卖声此起彼伏。一直到大年三十下来,街上没卖东西了,才觉得家里的年货都备齐了,不再出去。相比现在买年货可以网购,觉得年味多少有些淡了。

我们老家南阳有过这样的说法: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敲花鼓;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花花(贴对联);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捏鼻(包饺子)。这句话可以看出: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年”便开始真正“粉墨登场”了。

腊月二十八,人们便开始贴起了春联。以前我很纳闷:为什么春联贴那么早呢?询问长辈后才知道,旧社会有些穷人家欠债,债主去讨债,一看对联都贴上了,这便是过年了,就不好意思年前再要账,这样穷人们就可过一个安心的年。没想到贴春联还有这个用途呢。春联语句生动,形象易懂,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年的脚步也就更近了。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首要的活动就是早早地坐在沙发上,呆呆地望着电视机,等待着春晚的热播。春晚当中最令我喜爱的是那些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一个个搞笑的动作,生动的语言使我高兴得前仰后合。有时我会激动地从沙发上跳起来,嘴里会不停地呐喊“好!”有时我也会伸出手来鼓掌,哪怕手掌肿红,我也要把最好的掌声献给那些辛辛苦苦排练的演员们。

在新年的铃声即将敲响之时,还有一个节目那就是放鞭炮,看完春晚之后,爸爸把买来的炮挂在阳台上,“五,四,三,二。一,放!”“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寂静,我都会对着天空大喊“年来了,新年快乐!”

不管春晚节目的精彩程度如何,每年的除夕夜我都会熬夜到晚上的十二点,开开心心地迎接新一年的来临,到那时,再上床睡觉,嘴里含着一丝微笑,心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又比以前大了一岁,也要变得越来越懂事了。怀着新年的理想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就从床上爬了起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伸个懒腰,打个哈欠。洗漱完毕后,穿上我的新衣服。在镜子面前摆几个poss,看看自己:哎呀!又变帅了。我对爸爸妈妈说了一句:“走,去奶奶家吃饺子去,顺便还能得到点意外的惊喜。”说完,我立马撒开腿就跑。走在大街上,看到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服,漂亮极了!一个个眉开眼笑,对邻居亲朋说着拜年的话语。

不一会就到了爷爷奶奶家。谁都知道,小孩子过大年最重要的就是问长辈要压岁钱。刚一进门,我开心地跑到爷爷奶奶面前,笑嘻嘻地说道:“爷爷奶奶,祝你们新年快乐!把红包赶紧拿出来吧!”小手不停地在摆动着,一副迫不及待的眼神显露在爷爷奶奶面前。他们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把一个装有500元的红包递在了我的手里,我乐得美滋滋的。

吃过早饭后,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跑到了大街上观看一年一度的节目表演。鼓声响彻云霄,老人们和年轻人伴随这美妙的音律,个个意气奋发扭起了秧歌,给观众送去不一样的精彩。露天剧场里,人头攒动,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都蜂拥而至。一支支舞蹈使人心动,一首首歌曲令人陶醉……

大年初二,节目内容就更丰富了,猜谜语,套圈,扔飞镖……一系列活动呈现在每个人的面前。我和爸爸妈妈走到猜谜语处,看到纸上各种各样的谜面令我眼花缭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找几个简单的写下来再说,写罢之后,赶快拿到兑奖处,哪怕只换来一两块橡皮或者是一支铅笔,心里也是乐开了花,因为这是我靠自己的努力赢得的奖品。看着爸爸妈妈手里面也拿着战利品,我开心的笑了。

现在回想起以前过年的时光,都使我历历在目。欢快的笑声,愉悦的心情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举家搬迁,那些美好的时刻仿佛在一刹那间化为乌有,永远消失在我的记忆中。虽然,还会时不时的守在电视剧旁,被几句搞笑的台词所逗乐。但年味确实没有以前那么浓了,已经开始变淡了……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经历了上千年,现如今有许多外国人很重视中国的春节,也过起了中国传统年。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变化而导致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留住年味,让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发扬光大……

本文标题:年味-年味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499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