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
中午吃完饭,电话铃响,约我去爬山,车还没开出去,就改主意了,拐弯去了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第四纪冰川,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
在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可以看到第四纪冰川的遗址。
我们问馆里的工作人员,什么是擦痕,工作人员肯定的说,你们不知道~~~
确实是,我们是不知道。要不然我们不会装傻啊~~~
回来后自己查了一下,冰川擦痕由冰川夹带的块石在运动时相互摩擦或与冰川槽谷基岩摩擦形成,痕迹多呈钉子形。
模式口的冰川是在我国北方第一次发现,擦痕清晰,集中而成大片,保存也较完好。
用普通人的眼光看,擦痕实际上就是在岩石上一层层清晰的集中的呈钉子形状的痕迹。如果顺着岩石的斜坡,向褐色的基岩慢慢浇下一壶清水,水顺势流下,一道道冰川擦出的痕迹,就会清晰地显现出来。
据说,这就是地质学家当年寻找擦痕时用的办法。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第四纪冰川擦痕处,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
冰川擦痕是地质学家李捷在勘测永定河引水渠地质、地貌时发现的,并经过了李四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鉴定,于195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陈列馆的展陈分为冰川擦痕遗迹和5米长的画廊,包括鸵鸟蛋、恐龙蛋、三叶虫、猛犸象牙等化石及各种大小不同的冰渍石实物标本和介绍冰川知识及冰川资源现状四部分内容。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介绍了地球和太阳的形成和关系、人类的诞生、冰川的形成和消亡、李四光创立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和地质工作者为寻找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所作的不懈努力。
二 : 第四纪冰川是怎么回事?
第四纪冰川是怎么回事?
第四冰川是在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没有疑问。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早在40年代初领导新疆石油地质调查时,就对天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在文中他阐述了冰期存在的证据,并划分了三个冰期,分别以不同的冰碛石为代表。上述冰碛系列今日考察时仍可找到,在整个学术界完全达成了共识。
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因此一直吸引着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冰川是距今200多万年的冰川遗迹冰臼群在重庆梁平县云龙镇龙溪河七里滩水电站水坝附近被发现。该遗址位于水坝前干枯的河床中,在整幅巨大的岩石上有无数密密麻麻的石洞,石洞以椭圆形、圆形居多,大的直径3米左右、小的几厘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此次发现的冰臼群属于罕见的地质遗迹,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结果,距今已有约200-300万年。
三 : 第四纪冰川和人类文明的关系第四纪冰川和人类文明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第四纪冰川和人类文明的关系
第四纪和人类文明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在网上查了半天,解释的都是来历、特点、时间。都没说关系,请哪位知识人给重点的说一说,还要简单一点,谢谢了。
地球每一次气候大变动,都造成大批生物灭绝,而留下来的生物就增强了对自然变化的抵御能力.发生于二三百万年前(各家说法不一,只能说大约在这段时间)的第四纪冰期,使全球温度下降,大量地区被冰覆盖,大量生物死亡、灭绝。在这种困境中,过去习惯树上生活的猿人被迫下到地面觅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可以到地面直立行走)而习惯于在地面追逐猎物,并学会利用树枝、石块增强捕食能力,还能够用火,成了高踞一般动物之上的“人”。更重要的是,由于人没有鸟类飞上青天,没有兽类的尖牙利爪,没有鱼类游于江河的本领,个体的人和其它动物相比,处于劣势,这就促使他们结成群体,发挥群体的智慧、力量,进一步产生了群体中的分工。这才有了以后各种农牧、工艺、文字等人类文明。可以说,第四纪冰期是人类文明的起点。
四 : 四川广元“第四纪冰川”遗迹发生争议
日前,一篇《广元利州区文物普查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文章引起中外学者关注。文中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研究员、有着“冰臼之父”之称的韩同林教授,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松林村菖溪河东沟段发现了冰臼群,推断“这是典型的冰川遗迹留下的证据”,由此认为,宝轮镇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昨(15)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却对此予以驳斥,同时撰文《米仓山拒绝假冒伪劣的“冰川遗迹”》。
起因:广元发现冰川遗迹
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在当地人称作缸塘的河谷内,河床坚硬的砾石上布满了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洞,有关地质人员初步认定为冰川遗迹。11月7日,韩同林教授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尚平率队到宝轮镇松林村菖溪河东沟段实地考察。
从宝轮镇出发,溯菖溪河而上,在将近两公里长的河沟内的石头上,几乎都布满了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深或浅的洞,与农村中常见的石臼颇为相像。据韩同林介绍,冰臼的普遍特点是“口小、肚子大、底平”。冰川遗迹中,一般由花岗岩、火山岩形成的冰臼较多,而松林村菖溪河东沟段的冰臼则是由变质砾岩形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韩同林和陈尚平对一块有指甲纹的石头表示存在有“李四光环”,认为是第四纪冰川遗迹最有说服力的标志物。两位专家判断,这里冰川遗迹形成于200万年—300万年前。
利州当地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表示将加大对冰川遗迹的保护力度,全力打造“地质公园”品牌,以此提升当地的知名度。
驳斥:拒绝假冒伪劣遗迹
昨日,在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已经从事40多年山地冰川研究,并且两赴南极、一次赴北极冰川考察的张文敬教授仍在办公室里细读这篇文章。在他的书桌旁,放了一堆有关冰川方面的书籍。张文敬从书架中拿出一本由“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他指着书中绘制的冰川地图反问:“什么是真正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这本书以大量科学证据已经证明,中国东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是不存在古冰川遗迹的。”
释疑:其实只是“壶穴坑”
那么,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松林村发现的地质景观属于什么地质地理现象呢?张文敬说,自己曾多次在广元、旺苍、南江一线的大巴山、米仓山考察,这些地质地理景观是由数十万年以上时间长河中,在山体的隆起过程中,流水裹挟着质地相对较硬的石块“旋蚀”而成的“壶穴坑”,即所谓“水流石转,石旋坑成”。“我其实也是广元人,从小就在米仓山长大,我更希望家乡能有冰川遗迹的出现!”张文敬说,但是我们更应该尊重科学。谈到当地政府欲打造“冰川遗迹”,张文敬提醒,目前当地的地质地理景观已经是精品中的珍品,千万不要冠以假冒伪劣的“300万年以前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的帽子,不然到时候会被人取笑,他还借用了一句诗“我本巴山夜明珠,何必借光桐油灯”来表达他的观点。
观点碰撞
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广元到底有没有
韩同林观点:宝轮镇松林村形成有“冰臼群”,并形成于200万年—300万年前的第四纪。
张文敬反对:目前对地球的地质历史划界理论比较公认的“第四纪”的下限年代为240万年左右,也有300万年左右一说,但300万年以前却已为早于第四纪的“第三纪”了,这是一般学地质地理专业的大一学生都知道的常识。
韩同林观点:“李四光环”砾石存在是第四纪冰川遗迹最有说服力的标志物。
张文敬反对:李四光是全人类尊敬的地质学家。事实上,“李四光环”砾石并不是冰川的惟一特征,包括受泥石流、崩塌等其他外力影响,砾石上也会出现“李四光环”。其所谓“李四光环”的说服力超过冰臼、冰川漂砾、冰石河这样的标志物根本无从谈起。
韩同林观点:冰臼的普遍特点是“口小、肚子大、底平”。冰川遗迹中,一般由花岗岩、火山岩形成的冰臼较多,而松林村菖溪河东沟段的冰臼则由变质砾岩形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张文敬反对:
何为冰川?何为第四纪冰川?大家可以亲自去天山、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原味体验。在我们四川,海螺沟冰川、四姑娘山冰川、雪宝顶冰川、打古冰川与我们比邻。即使在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现代冰川末端海拔高达2980米,更何况韩同林先生都不曾在这些有明显冰川作用的地方去发现所谓与古冰川作用根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冰臼”。
什么是第四纪古冰川遗迹?那就是要如海螺沟冰川等冰川谷举目可及的金字塔般“角峰”,与切菜刀酷似的“刃脊”,冰川两端布满擦痕的“磨光面”,还有就是矗立在冰川两侧像推土机推垒而成的“侧蹟”、“终蹟”,更有小如背篓、大如房屋的冰川漂砾,还有明显呈“U”字形谷。这些遗迹的形成,只与古气候、古地形等有关,与韩同林先生所表述的变质砾岩、花岗岩、火山岩等岩性毫无关系。
韩同林观点:宝轮镇冰臼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作为自然遗产则是非常珍贵的。建议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冰臼区域制定保护规划,尽快围封发现冰川遗迹的区域。
张文敬反对:第四纪古冰川真正遗迹在整个广元到南江的米仓山是根本不存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米仓山的最高峰——光雾山海拔高度才2507米,“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以大量科学证据已经证明,中国东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是不存在古冰川遗迹的。
五 : 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简介,第四纪冰川-形成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期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中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第四纪冰川_第四纪冰川 -简单介绍
第四纪冰川_第四纪冰川 -形成
第四纪冰川_第四纪冰川 -冰川期
第四纪冰川_第四纪冰川 -生物进化
生物
第四纪生物与第三纪相比,在分布和组成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哺乳动物与上新世相比有很大进化,如欧洲及邻近的亚洲部分现生的1十九个种中只有六个在上新世生存过。植物界的进化比较缓慢,西北欧的植物约80%在第四纪开始时即已存在。第四纪冰期时,大陆冰盖向南扩展,动植物也随之向南迁移。间冰期期间动植物向北迁移。冰期和间冰期植被带的移动范围最大可达纬度30°,在地层剖面中可明显地看到喜冷和喜暖动植物群的交替现象。第四纪后期,大型陆生哺乳动物发生过大规模绝灭。在北美,大型哺乳动物的属有70%绝灭,欧洲和非洲比例小得多。这1大规模绝灭发生于距今15000~9000年。发生大规模绝灭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狩猎活动,其次是自然环境的变迁。第四纪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动物群。欧洲早更新世具代表性的是维拉弗朗动物群,出现了真马、真牛、真象;中更新世以克罗默尔动物群为代表;晚更新世时出现了许多极地动物。北美早更新世有布朗克动物群,中更新世有伊尔文顿动物群,晚更新世有兰错伯累动物群。中国北方则有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中更新世周口店动物群,晚更新世萨拉乌苏动物群。人类出现
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期,因此有人称之为人类纪。普遍认为,第四纪的猿人由中、上新世的腊玛古猿发展而来。早更新世开始出现早期猿人,其代表是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的能人。含能人化石的地层年代约为175万年前。晚期猿人以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为代表,他们生活于中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发展到早期智人阶段,如中国的丁村人、马坝人、长阳人等,欧洲以尼安德特人为代表。晚期智人出现于晚更新世晚期,有中国河套人、山顶洞人、资阳人、柳江人等,欧洲是克鲁马农人。第四纪冰川_第四纪冰川 -地质活动
地层划分
构造运动
第四纪的构造运动属于新构造运动。在大洋底沿中央洋脊向两侧扩张。对太平洋板块移动速度测量表明,平均每年向西漂移最大达到11厘米,向东漂移6.6厘米。陆地上新的造山带是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最剧烈的地区,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地震和火山是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地震集中发生在板块边界和活动断裂带上,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加利福尼亚断裂带、中国郯庐断裂带等。火山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界或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带上。中国的5大连池、大同盆地、雷州半岛、海南、腾冲、台湾等地都有第四纪火山。矿物沉积
第四纪沉积富集了各种砂矿、盐湖化学沉积、泥炭和少量褐煤。世界上一些重要的稀有金属多来自滨海和河流沉积中的第四纪砂矿,如沙金矿、钴镍铬砂矿、锡钨砂矿、金刚石砂矿等。中国盐湖中锂和硼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第四纪冰川_第四纪冰川 -气候
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出现过多次冷暖变化,240万年以来至少经历了二十四个气候旋回。晚新生代冰期开始于距今1400~1100万年前,但在第四纪才出现冰期和间冰期的明显交替。冰期极盛时,北半球高纬地区形成大陆冰盖,格陵兰冰盖覆盖了格陵兰和冰岛,劳伦大冰盖掩埋了整个加拿大,并向南延伸至纽约、辛辛那提一带。欧洲将近一半被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覆盖。西伯利亚冰盖则占据了西伯利亚北部地区。第四纪冰川_第四纪冰川 -人类时代
第四纪冰川_第四纪冰川 -中国发现
第四纪冰川_第四纪冰川 -遗迹陈列馆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