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蝶恋花·常忆初邂逅
常忆与卿初邂逅。
芳体残香,此刻仍堪嗅。
我道相思超烈酒,
数杯才饮失白昼。
情似顽疴难自救。
若少良方,病势将持久。(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腰较沈郎应更瘦,
痴心不改依如旧。
二 : 留恋一座城,邂逅一幕历史,在泉州重拾海丝风情
前言:
泉州作为我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www.61k.com]早在夏商两代,今泉州划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闽越人早已造舟通海。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泉地属闽越。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改建安郡。西晋末年,中原人来泉避乱,因思乡取名晋江。南朝(502~519年)置南安郡。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泉州。泉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通商港口,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自唐代开埠,即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以“刺桐港”之名,享誉世界,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
留恋一座城邂逅一幕历史,重拾海丝风情到古韵文都。一处古韵一幕风情,恰在历史边沿,或在遗迹之上,不曾想过离开这座城。更执意着发现这座城市里的古韵别情,很多人来了又走了、很多人走了又来,寻寻觅觅间,不知道相遇多少人,告别多少人,但也依然厮守在这座城中,不是将禁锢在这,而是自己的根深深的扎在了这里。
有一朋友要从厦门到泉州重走海丝起点,想更多了解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古城,也许我对这座城市也不是很熟悉,但却知道该如何带他走海丝起点路线。
(温馨提示:图片较多,建议在WIFI下查阅)
行程路线:
day 1:泉州钟楼-元妙观-承天寺-铜佛寺-百源川池-清净寺-关帝庙-天后宫
day 2:蟳埔渔村-府文庙-崇福寺-少林寺
day 3:洛阳桥-西街-开元寺
day 4:清源山-九日山
住宿:
泉州时光客栈——榻榻米主题房——148元——地址:鲤城区承天巷75号沟尾下5号—交通:动车下转坐K1、3路承天寺花巷口下;晋江机场下转坐603到承天寺下。
推荐理由:客栈在老城中心,客栈500米圈内有很多泉州经典古迹,当然周围有各种当地美食才是最赞的。老板热情好客,博学多才,对泉州旅游文化了如指掌,如果来泉州不知道如何行走可以请教大掌柜,装修小资,客栈还有一只金毛,丁丁。
购物:
泉州的特产非常多,推荐的时候会感觉顾此失彼。德化的瓷;永春的老醋、金桔、养脾散、香、漆篮等;安溪的茶、米粉、柿饼;惠安的各种雕刻、崇武鱼卷、地瓜粉;南安的英都麻糍、洪濑鸡爪、石亭绿茶;晋江紫菜、衙口花生、猪油粨;石狮甜粿;正泉茂绿豆饼、郭记涂门贡糖、成珍桔红糕;源和堂蜜饯、武彝茶饼、老范志神粬、桂圆干、花生糖等各式茶配;当然时光客栈也有在卖泉州文创礼品,而文创品可以买些手绘地图、明信片、玩偶。
吃在泉州:
奎霞巷拌面:客栈出来拐个弯就到了中山路奎霞巷,巷子进去30米就到了这家网友们推荐的招牌就写26号老字号的小吃店。他们家的招牌是拌面和肉燕,大骨熬的汤底做得很不错哟!
金鱼巷的小吃菜头酸、元宵圆、沙茶面、土笋冻、鸡腿、:白萝卜腌制而成,酸甜可口,是泉州不容错过的开胃小点,中山路金鱼巷路口那家东来最为出名;隔壁的金凤海丝元宵圆,是泉州传统小吃;沙茶面本来就是泉州小吃,以厦门最出名;还有,10步之遥的五叔公土笋冻,味道远远不是街边那些土货能比拟的,记得要加上店家特制的蒜泥醋酱;鸡腿怣:顺着金鱼巷往西一直走,200米左右,这家烧烤店开了十几年了,在泉州非常有名。因为那个花生酱超赞的。不过特别要提醒的是,老板很任性,营业时间每天下午二点半开始,五六点就结束。喜欢的要把好时间点。
水门巷的小吃街:补冬的时候,这边特别热闹。狗肉、羊肉、鹅肉、牛肉非常可口。巷口位置连着五六家,口味都差不多。(但希望大家尽量别去吃狗肉!)水门国面线糊是出了名的,不过我更喜欢这家店的猪血汤。还有从巷口摆到巷尾的各种现炸小吃,让我口水一直流。聪明的我,发明了聪明的吃法:10块钱,老板你一样都给来点。
侨光远芳小笼包:小笼包味道不错,就是有点慢。牛肉羹、水丸汤只能算一般。
群众牛肉小点:这家还是国有单位的小吃店,在中山南路,店铺很小,到了水门巷公交站再走200多米就到了。牛肉羹和海蛎煎简直是绝配,我不会告诉你一顿消费就11元。回来老板支了个招:坐车到侨光下,打包远芳小笼包,然后往北步行50米到群众牛肉小点,点一份牛肉羹和海蛎煎,就可以尽享一顿丰盛的午餐。想想,果然好招。
秉正石花膏四果汤:天后宫边上,从1913年三代人经营到现在,四果汤,就爽一个字!客栈旁边的南俊路的分店装修的更赞。(回来后经老板一说,才知道自己舍近求远了。老板还特别推荐四果汤的点单--石花膏、粉粿、芋圆、红绿豆)
正泉茂绿豆饼:正泉茂在泉州有好几家分店。老店在天后宫旁边,酥皮清晰多层、入口即化、馅心冰甜。店里还有一块百多年前的招牌。客栈老板反而极力推荐客栈旁边第一医院门口的那一家。下次有机会去比较下。
羊公巷鸡排店:十几年的老店了,下午4点开门晚上10点关门,一块鸡排4块钱,味道不错。到了第二中心小学向羊公巷方向走,几步就能到。
day 1:泉州钟楼-元妙观-承天寺-铜佛寺-百源川池-清净寺-关帝庙-天后宫
行走海丝当天天气并不好,阴沉沉的,从家里出发与朋友在钟楼会合。钟楼是一个经常相遇的地方,也许这的老街与繁华相呼应,这也算是泉州的市中心了,所以集聚着购物、美食、文化等。
泉州现有三座钟楼,最古老的是建于1934年的西街钟楼,也是泉州市民心中默认的钟楼,其他两座为现代所建。而在钟楼附近,有几家烧肉粽挺不错的,但很多会选择侯阿婆肉粽,觉得是最正宗的。
“侯阿婆”肉粽店自1978年开始经营,三十几年来,一直是泉州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小吃字号,是“吃出来的响当当的品牌”。“侯阿婆”肉粽的粽叶、糯米、馅料等都精选上等原材料,制作考究,料足味香,食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其清香醇美、不黏不腻的独特口感吸引着众多食客,名声也日渐传扬海内外。
一道美食一串回味,一颗肉粽包裹着多少在外泉州人的心,不变的味道又勾引出多少人记忆的涟漪。在东街品尝一颗侯阿婆烧肉粽,那清香醇美、不黏不腻的口感,完全颠覆了味觉,在来上一碗小肠汤,撒上一把葱花,更是颇有别韵。
价格:6元、10元、15元不同类型的肉粽,小肠汤一碗5元,吃完肉粽就要前往下一站元妙观。
泉州元妙观
元妙观俗称“天公观”,位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街新府口 ,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初曰白云庙,是道教传入泉州后所建的第一座道观,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 清末以来屡遭破坏、占用,日渐废圮,至“文革”中毁坏殆尽,1996年复建。
蟳埔女在祈福。
一串串的红灯笼显得格外靓丽壮观。
而元妙观不大,香火却也兴旺。三清殿和凌霄宝殿富丽堂皇却庄严大气。尤其是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石雕,都出自惠安的能工巧匠,是泉州现代机雕的代表。每年最后一个农历十六开始的敬天公祈福活动,一直要热闹到来年的正月初九。泉州人有个风俗--要过完初九的“天公生”,才能出门远行。
从元妙观出来经新府口往南俊路走,就到了承天寺。承天寺是泉州佛教三大丛林之一,也是很多游客祈福之地,承天寺相对其他寺庙较为清幽,这也是我喜欢去的原因,告别喧嚣,在寺庙里静心听佛经也是一大修心养性。
一僧人可能出远门回来,大包小包的。月台别院曾经是弘一法师驻锡赠字的地方,现在也是泉州弘一法师研究会的地方。
泉州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一度改称“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复名“承天寺”。宋时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伟,有榕径午阴、偃松清风、塔无禽栖、瑶台明月、卷帘朝日、推蓬晚雨、方池梅影、啸庵竹声、鹦山暮云、石如鹦鹉十景。
绿荫小道中走来,幽静邂逅在这寺庙中。自有一番雅致。
连同猫儿也是如此惬意,另眼静观世界。
祈求平安。香烟缭绕的世界,祈愿的是阖家欢乐、国泰民安。
红灯笼点缀着寺庙,显得别有风味,空气中散发的是吉祥安康的祝福!
这算擦肩而过还是邂逅。缘分,都因为神和敬神的心。
一处景留恋一个人,一个人装饰着你的眼。闲庭信步,天伦之乐。
门票:0元
交通:泉州动车站到承天寺打的22元左右。
公交:10路18路25路5路602路9路K202路K205[原47路]K501路K603路K612[原48路]
从承天寺出来,往百源街的方向走,就看到了另外一处寺庙,铜佛寺。
铜佛寺原名「百源庵」,始建年代已不可确考。明万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年),杨锡玄居士献地,泉州知府杨胤锡拨巨资主持扩建,占地面积四.三亩。同时铸造铜佛十五尊,高五尺,寺名遂易为「铜佛寺」。
铜佛寺就在百源川池旁边,庙宇外榕树下很多老人休闲娱乐。泉州的生活,真的是怡然自得。
百源川池海青亭。
往下走一段就到了清净寺,清净寺也是泉州特色之一,属于伊斯兰教。
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中段的泉州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占地面积约二千五佰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名寺之首。 清净寺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回历400年),公元1309年由伊朗艾哈默德重修。寺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形式建筑的,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门楼、奉天坛和明善堂。寺内有明成祖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颁发保护清净寺和伊斯兰教的《敕谕》石刻一方,极为珍贵。
交通:从市中心华侨大厦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 公共汽车:3路、4路、5路、6路、7路、8路、、16路、18路、19路、26路
开放时间·门票: 3元 8:00-17:30
而在清净寺的右侧30米就是泉州香火最旺的关帝庙了。每年前去进香的都有数十上百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关帝庙也叫通淮关岳庙。有近千年的历史,原是泉州旧罗城通淮门的水神庙,民国政府要求增祀岳飞,故称通淮关岳庙,民间仍习惯叫关帝庙。这里的签听说很灵验,每天来求签问卦的人络绎不绝。喜欢的话,不妨去抽根签试试。心诚则灵。大门上有块”正气“门匾,据说是朱熹所书。大门有一副联”诡诈奸刁到庙倾城何益,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却也实在。
逛完关帝庙就已经是中午了,中午我们选择了离关帝庙不远的好成财牛排馆,这家牛肉羹配咸饭外加一份牛排,味道好极了。就是有点小贵,服务态度一般。
吃上一碗香Q咸饭,配上一碗暗红的牛肉羹,入口筋道爽滑,一点儿不腥,汤稠味浓,香而不腻,在来上一块香浓的牛排,满满的幸福均洋溢在舌尖,尽是一种说不出的味觉享受。
价格:一碗咸饭一碗牛肉羹一块牛排总的28元左右。
吃完午餐后,休息片刻就要前往下一站天后宫。
妈祖,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苦辄愈。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渔民们定期祷告拜祭,祈求妈祖能够保护他们。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也拥有这样一座供奉妈祖的庙宇——天后宫——它是我国现存规格最高、规模较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历代妈祖册封的册封地。是海外大部分妈祖庙的祖庙。也叫温陵妈祖。(粉脸妈祖)
泉州天后宫素来被认为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较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同时也是海内外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是大陆妈祖庙中少数几座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地处泉州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保佑着一方渔民的平安。
恰逢今日,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生辰,香客络绎不绝。
闲逛下天后宫,感觉建筑及整体都很不错,清风徐徐间感受这古韵别情。
不过一会来了一批台湾进香团到天后宫进香祈福,这场景让人感到很是感触。
同根同德,虽然跨越一道海峡,但依然保持着同样的信仰与习俗。
老奶奶已经行动不便了,在亲人的搀扶下,还是到天后宫祈福烧香。
过炉。就是将福气带回去和家人邻里一起分享。
当大家转身离去的时候,一位老人驻足,祈福。是敬畏,是不舍。
据说第二天是妈祖诞辰,很多人已经提前到天后宫祈福保平安。连平时很少见的木偶戏,今天也请来演出。泉州有”前台傀儡后台戏“的风俗。
话说泉州提线木偶戏,古时候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汉族戏剧形式。闽南人也称它“嘉礼”。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上空提线操纵或藉缚在控制器上的细线而操纵的木偶形体。在简单的提线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某些提线木偶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
在提线人手中摆弄着木偶,显得格外生动,而不仅仅动手还要动口唱戏曲。
泉州提线木偶表演难度较大,每个木偶形象都设置有16条至30余条纤细的提线。历代艺人凭借精湛的传统线规和娴熟的表演技巧,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角色,体现了泉州提线木偶细腻逼真、生动传神的艺术特色。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与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汉族传统工艺珍品。最出名的当属木偶雕刻大师江加走的280多种的木偶头,听说是国宝级的。
旅游小贴士:
天后宫开放时间:06:30-17:30
景区电话:0595-22203731
景点地址:泉州市鲤城区天后路,天后宫周边中山南路有很多民国时期历史建筑。
要离开天后宫之前,必须要尝下天后宫旁边的秉正堂石花膏和正泉茂绿豆饼,都是泉州特色小吃之一!
清甜是那红豆与石花膏的碰撞,融入口中的是一种童年的味道,五种随意搭配就是在纠结,执意在味蕾之间的抉择,夏天来上一碗那清凉爽口,是邂逅在泉州最好的惊艳。石花膏、粉粿、芋圆、莲子再加一样个人喜欢的水果,绝对是超赞的节奏。
这是位于泉州天后宫的秉正堂石花膏,泉州百年老字号,也是本土很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但装修并不华丽,比较简朴,秉正堂主卖石花膏,还有卖烧烤、面线糊。夏天很多游客到泉州都喜欢吃上一碗清凉爽口的石花膏,而目前秉正堂开了多家分店,生意也是非常火爆。
石花膏是用从海边的岩石上刮取的石花草,先以大锅熬制,用纱布过滤,冷却后自然凝固成的,透亮清澈,可以用来泡制饮料,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石花膏看起来像果冻,口感则要比果冻筋斗百倍,再加上红豆沙或是芋泥,舀一勺蜂蜜水,洒上香蕉油,是闽南地区一道特色小吃,老少皆宜的美味。
环境:装修传统,感觉有点简朴,虽然其他分店装修华丽,但天后宫这家却一直保持原来的样子,一直成为泉州人不变的回忆。
泉州秉正堂石花膏
地址:泉州丰泽区天后路1-3号。
时间:09:00-24:00
价格:6元/碗
交通:坐泉州公交车14路 31路 36路 601路到天后宫下就在天后宫旁边。
综合:五彩缤纷的水果、红豆、芋头等佐料,有一种回到儿时趴在橱窗前渴望的感觉,而店铺不变的装修风格也更是让泉州人保持着一种不变的回忆。
刚出炉的绿豆饼,咬上一口是酥香、再咬上一口是绿豆沙的清甜。这也许是百年老字号的味道,其实也是我的童年味,泉州味。
在泉州天后宫旁,有一家百年老字号的绿豆饼店,这家店是泉州人离不开的家乡味,而这家店的绿豆饼不同之处在于质地绵软,口感细致,吃起来酥脆香甜。而这家老字号也一直保持着传统手艺来维持这种不变的味道,店铺装修也算简朴,但泉州对于美食的追求并不在乎外观装修,而是对于一种味蕾的追求。
历经了风雨百年的老字号,泉州人最熟悉的古早味。让寻家乡味的人回到泉州后,能尝到绿豆饼幸福的味道。让身在异国他乡的家乡人想家的时候,能回味绿豆饼香甜的味道。
环境:装修传统,感觉有点简朴,但一直成为泉州人不变的回忆,而且保持传统手艺成为泉州的不变的味道
泉州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地址:泉州天后路10号
价格:2.5元/包
电话:0595-22605818
交通:坐泉州公交车14路 31路 36路 601路到天后宫下就在天后宫旁边。泉州天后路2幢10号
综合:传统手工绿豆饼,皮薄馅多,鲜美香甜,百年老字号,装修简朴但味道纯正,值得品尝。
吃完这些小吃也已经很饱了,到客栈休息,等待第二天的旅程。
Day 2:蟳埔渔村-府文庙-崇福寺-少林寺-洛阳桥
第二天感受海洋之旅,走进海的村子。早上从客栈出门打的到蟳埔渔村,清晨感受海风吹来的清爽,更加让人身心愉悦。
蟳埔村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据说这里居住的是古时阿拉伯人的后裔。这里的女人们头上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她们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这里还有别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虽然距离现代的物质生活近在咫尺,她们仍然虔诚地传接着祖辈们世代沿袭的生活模式。
(一)
走进了一个海的村庄
村庄里到处散发着海的气息
连那渔民住的房子都布满了海蛎
我以为渔民将海蛎种在了墙上
那一片片的海蛎犹如失去光彩的鱼鳞
随着岁月的冲刷早已凋谢了色彩
仔细一看,那只是海蛎的壳
我想渔民不仅是渔民了,更是工程师、艺术家
他们从地上建起了一幅优美的油画
而在海上他们却是一幅水墨画
从大陆到海上,从海上到大陆
他们就是海,这房子就是海···
他们像海水一样拍打着我们的心
(二)
站在布满海蛎的墙
总想挖一颗,尝尝鲜
可它早已死去
不知道死了多少年
难道是它耐不住寂寞,爬上了墙头
还是风把它刮到墙上
就这样粘住了
就这样成为房屋的装饰
我想风不会那么无聊
将那么多的海蛎刮到墙上
我想海蛎不会那么无聊
从海上爬到陆地,就为爬上墙头
或许是渔民将一颗颗海蛎整齐的装饰在墙上
装饰着一个家,在外期盼着这样一个家
我想他们不是无聊,他们是爱着海,爱着家
蚵壳厝,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话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在泉州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当地人用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老人、脚踏车、蚵壳厝,构筑了一幅时间的画。拿一卷书,坐在石板条上,晒一下午阳光,应该会是不错的选择。
海蛎壳做成的房子你见到过吗?这些海蛎壳来自遥远的非洲,你知道吗?我仿佛看到先人的脚步征服惊涛骇浪后踏上非洲陆地的喜悦。
红砖石埕,是典型的闽南人的家。安谧、宁静,透着慵懒却也自在的生活。
交通:
在泉州市内乘坐1路、8路公交可至蟳埔居民社区附近。
自驾车:在池店大桥从池店/G324出口离开--凤池路,行驶1.0公里--福厦公路,行驶1.4公里,朝刺桐路方向,稍向左转--刺桐大桥,行驶620米,右转--宝洲街,行驶1.2公里--丰海路,行驶4.0公里,左转--河滨路,行驶170米,右转,行驶360米,左转;直行至蟳埔居民社区。
游玩蟳埔渔村,下一站前往府文庙。府文庙离清净寺、关帝庙、铜佛寺就一街之隔,所以泉州有多元化宗教城市的美誉。一座很包容的城市,随处可见的各种信仰与风格迥异的寺庙。
府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始建于唐,宰相张九龄题匾“鲁司寇庙”。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也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文庙建筑格局宏伟,殿宇壮丽,为江南较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
文庙内大成殿的重檐庑殿式结构是泉州目前惟一存在的一种建筑结构,殿身为斗拱抬梁式结构,整座大殿用48根白石柱乘托,有石雕盘龙檐柱八根,大成殿正中有孔子像,梁上悬挂有清康熙帝御书“万世师表”,这种结构代表了当时最高建筑规格。国家文物局罗哲文、单士元及黄景略等专家几次考察文庙之后认为,大成殿基本保存了宋代结构,为福建省少见。
大成殿东为崇圣殿,名宦祠、明伦堂。庙内宋太守题诗的夫子泉井等诸多文物保存完好,至今依然完整地保存着清代的成套祭孔乐器、礼器、祭器和舞具。由于泉州与台湾特殊的地理与人文联系,泉州文庙也因此成为台湾同胞尤其是知识分子回大陆瞻谒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一个重要象征载体。
门票:
成人门票:3元/人
开放时间:
8:00-17:30
因为泉州的景点都不大,走的也有点赶,但相对的话也还好,因为泉州再怎么走,节奏都那样,不会太快。要前往下一站崇福寺的时候,就到吃午餐的时候了。按客栈老板的推荐,午餐到指挥巷口吃远芳小笼包和群众牛肉羹、海蛎煎。
滚烫是青春追捧的温度,褪去一层寒意用热血追逐美好的一天。走在泉州街头巷尾,到处是美食飘香的气息。随处可见闽南味,惬意的小镇风情。
传统的闽南古早味都是藏匿在泉州的大街小巷,而远芳小笼包位于泉州中山南路侨光电影院旁,装修简朴、品尝美食的人还是络绎不绝的,一直深受泉州人青睐,竟然也成就了一句俗语”看侨光,吃远芳“。
远芳主营的是小笼包,兼卖牛肉羹和水丸汤。清淡的汤和鲜甜包子搭配起来很是赞。热腾腾的小笼包一口下去,肉馅香味搅合馅汁已经“麻醉”味觉,让人停不住嘴。记住,再沾点泉州永春老醋,味道又不一样。永春老醋可是中国四大名醋。
泉州远芳小笼包
环境:装修简朴,但人气很高,每天许多人排队等候。
交通:坐泉州公交车21路到指挥巷口下。
综合:包子和牛肉羹搭配很美味,简朴的装修风格反而没有影响生意,排着长队让人感到人气爆棚的感觉。
地址:泉州中山南路379-383号
时间:09:00-24:00
价格:8元/碗
单吃小笼包是无法满足寻找美食的欲望的。往前50米,就是传说中的“群众牛肉小点”。海蛎煎的味道是我慕名而来必须品味的小吃。
幸福是那一粒粒饱满而肥大的海蛎,一口下去满嘴都是海蛎的鲜香。享受这一刻时,再入一口鸡蛋、蒜和地瓜粉在嘴中一起搅拌,味蕾瞬间停顿在分辨和感动中。咽下不舍,再上一口菜头酸丝,那酸爽瞬间覆盖了满嘴的腥蒜味,鲜美不可言喻。
泉州中山南路436号的群众牛肉小点,是当地著名的老字号,经营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已经是第三代的经营者了。群众牛肉小点推荐菜式是牛肉羹、肉棕和海砺煎,味道正宗,价格便宜,是很多老泉州的选择。其中最出名的海蛎煎只需6元一碟,牛肉羹5元一碗。群众牛肉小点附近原本有个戏院叫群众戏院,牛肉店就是专门挨着戏院来做生意,今戏院已倒闭10余年,牛肉店生意却依然红火。
泉州小吃以牛肉羹著称,是泉州小吃中最受百姓喜爱,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很多人到了吃饭的时间,往往往牛肉小吃店里一钻,来一碗咸饭,再点一碗牛肉羹、一份牛排,十元左右便可解决一餐,简单方便。牛肉羹肉质香脆,味鲜甜,汤中再加入姜丝和几滴醋,口感更是与众不同。牛肉羹有软羹和硬羹之分,最大的区别就是牛肉是剁碎了打碎了还是切片,像泉州牛肉羹、西湖牛肉羹都属于软羹,牛肉是碎末,出锅之前勾芡,牛肉羹呈淡红色。而福建晋江牛肉羹、石狮牛肉羹都属于硬羹。正宗的泉州牛肉羹是软羹,软羹是传统的、用手工做的,软羹一定要加水才既爽口又筋斗,这是泉州牛肉羹的特色。群众牛肉小点的牛肉羹汤汤头不是很清的,有点微稠。我不会告诉你,这可是地地道道的清真食品。
群众牛肉小点的海蛎煎最受人们喜爱。漳州、厦门、泉州都有海蛎煎,但各地都有区别和特色。漳州市区的海蛎煎是酥脆的,基本上属于炸出来的。漳州石码和厦门的一样是香糯的。以小葱为配菜的。泉州也是香糯的,以香蒜为配菜。糊浆是事先调好的,香料及味道,都是在这步骤中配好的,所以在煎制过程中不需要再放调料了。用厚的平锅,先打散五六个蛋到平锅里煎,煎到七分熟就用铲子拨到一边。下海蛎,翻炒,把蒜段倒到糊浆里,拌匀,再舀到平锅里翻炒。把以上三样翻炒拌匀。配上菜头酸和甜不辣。一份地道的泉州海蛎煎做好了。
泉州群众牛肉小点
环境:装修简朴,店铺不大,生意红火,吸引泉州各地及游客的追捧。
交通:坐泉州公交车21、24路到指挥巷口下。
综合:海蛎煎很棒,在配上一碗牛肉羹更是绝配,环境虽然有点狭小,但来吃的客人济济一堂,什么时候来都是红红火火的生意。
地址:泉州鲤城区中山南路436号(近南岳宫口)
时间:09:00-24:00
价格:6元/碗
吃完午餐就准备前往下一站崇福寺了。崇福寺位于鲤城区崇福路,初名千佛庵,后改名崇胜寺、洪钟寺、崇福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1982年被福建省政府定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废后传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重修后大雄宝殿的风格保持明代规制。应庚塔、千人鼎、大洪钟是崇福寺“镇山三宝”。大洪钟,铸于明初,声音宏亮,据说钟音可以远达洛阳桥,故“崇福晚钟”就成了泉州古八景之一。
应庚塔建于北宋·乾德初,位于藏经阁北侧。传说此塔有“应利欹斜”之灵,斜向何方,该方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故名“应庚”。
崇福寺相对其他寺庙来说,也是颇有惬意,偏安古城一隅,颇有自得其乐的味道。
乘车路线:
乘坐15路 到 市教委 下车步行154米
乘坐15路 到 红梅新村 下车步行230米
乘坐17路18路1路22路25路2路32路33路39路40路55路K202路K203路K502路通勤1路 到 泉州一院 下车步行378米
乘坐15路1路22路37路 到 外国语中学 下车步行421米
乘坐203路 到 盛达花苑 下车步行429米
从崇福寺出来又即将前往下一座寺庙少林寺,这一路寻觅寺庙,犹如在寻觅泉州的历史。
到少林寺只要前往东门乘坐13路公交车到侨乡体育馆下然后步行数百米,或打的也可以,价钱都不会太贵。
泉州少林寺,又名镇国东禅寺,俗称南少林,位于泉州清源山 东麓,相传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泉州南少林始建于唐朝,兴盛于两宋,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经历几度兴废,史迹犹存。
据说央视不久刚到泉州南少林取材,打算做纪录片。
南少林起源于泉州府,而延伸到福建各地的少林寺均要与泉州少林争起源,这是因为莆田和福清早先很长一段时间曾经归属泉州府。
不同格调的少林寺显得格外不同。
而少林寺的荷花已经盛开了。
这是什么,这叫菩提榕。
依然喜欢这种幽静,一本书、一处惬意,就这样过着一天。禅境,我可以说这是一块充满禅境的世界吗?
day 3: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洛阳桥-西街-开元寺
清晨路边吃过早餐后就要前往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了,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站。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1959年创建,新馆于1991年建成。它的外型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内设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和“中国古代船模馆”等四个展馆。
各类海洋文化,琳琅满目间,显得颇为壮观。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沉淀着一段历史,叙说着一段故事。
漫步在空旷展馆里,感受古泉州港曾经的繁华,是穿越,是沐浴,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设于新馆一楼东展厅的宗教石刻馆,陈列着宋元时期外国侨民在泉州经商、传教者及其后代遗留下来的数百方石刻,内容有墓碑、墓盖石、石雕像和各种教寺建筑构件等,属于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几大宗教的遗物。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价值之高,在国内堪称一绝,多数被定为国家一级藏品。
马可波罗游记里的刺桐港,静静的躺在博物馆里。多元文化的岁月,中世纪的中国,文明达到了一个巅峰,如果不是历史开了个玩笑,想想现在的中国将何等的文明。
这艘船,是缩影。
这尊摩尼神,是记忆和挣扎,是海丝的余音。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以中世纪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泉州别称)港的历史为轴心,以丰富独特的海交文物,生动地再现我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洋文化,讴歌中国人民勇于征服海洋的英雄气概,展示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以及在航海与造船技术方面的许多伟大发明。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425号
交通线路:17路、19路、27路公交车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8:30~17:30
从海交馆出来后在路边站台乘坐13路公交车到洛阳站下,在洛阳站往下走一百多米,就到了洛阳古街。
洛阳古街又称“三里街”,自北宋以来,就是地处海上交通要道的繁华商业市镇。古街分布有昭惠庙、张氏大夫第、吴氏宗祠、义波祠、古井禅寺碑刻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许氏宗祠、吴文季故居等文物保护点。古街还遍布着清末民初以来建造的汉式大厝和洋式临街骑楼,上为住房、下为店面的格局犹在。
我喜欢夏天的时候走走洛阳古街,也许是以前读书在这附近,也许是小时候在这种地方长大,走在洛阳街,一路复古的是那店铺和那青石路和巷子里的回忆。
只是清风吹来的凉意,我早已记不清昨日的故事。也不过那骑楼的宣红,显得格外艳丽,只是在那屋瓦上的青草,依然如此碧绿。如果说这是文艺,也许是寒酸,即使你记得住这家主人,但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地。
总有一些暖人的故事,也许是一个背影,也许是一个角落的故事。
以前街边的橱窗是用来当店铺的。
我走过多少个来回,巷子里的老人已经不见。我以为青石路能直通过去,走遍了巷尾就只有古厝还残破的像诗。我说一句,或道一词,满屋皆是泪水。我藏一情,或触一心,满地碎片就如梦境。
这辆老式自行车不知道被锁在这多久了,那锈迹间如同看到一位被遗弃的老人。
从古街到古桥,不远、却也能感受到这复古气息里的别韵。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唐朝初年,大量的中原人南迁,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桥也因此得名为洛阳桥。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洛阳桥不长,现桥长73.29米,由石头组成。整座桥一共有44座船形桥墩、104只石狮、7座石塔。它为船型的桥基设计,这样的设计既可减少水的冲力,又有比较好的审美效果。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桥设计最为特别的地方是在“种蛎固基法”,做法是在桥下养殖大量牡蛎,巧妙的利用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也是世界上笫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带着余光中老师的《洛阳桥》走来,在这古迹中邂逅了一片文艺。
桥头还有始建于宋代的蔡襄祠,可以看到蔡襄的石像,是为了纪念蔡襄而建的。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碑上的文章简短精炼,用153个字记载了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和参与的人物等,书法优美、刻工精致。蔡襄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自撰自书此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
洛阳桥主要是以历史出名,倒不是因景点漂亮壮观而闻名。走一个来回耗时并不多,一路上各时期石碑述说着它的历史悠久。来这里看看船头形状的桥墩,欣赏下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还可以在桥上透过石逢看底下的江水,在桥上感受洛阳江水的汹涌澎湃。
总体来言,洛阳桥还是泉州值得一来的景点。不过如果你对人文完全没有兴趣,就不用浪费时间了,因为如果不去体会它的历史和桥梁的建筑艺术,它就是座挺普通的桥,可能你会觉得无趣。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是中国四代四大古桥中唯一免费开放的桥,免费的!
“一边夕阳、一边月,一心情谊系古桥。”昨天洛阳桥一边圆月,一边火红的夕阳、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古桥上的人们、时不时拿起手机拍拍夕阳、时不时拍拍月亮。犹如,“此景恰似情,此美醉人心。几度相思为谁,圆月古桥催人泪。”
从桥南一直走就能看到蔡襄宗祠。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号莆阳居士,兴化府连江里枫亭驿卧牛山家宅村(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人。历任西京留守推官、福建路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翰林学士等职。工书法,擅篆、籀、楷、隶、行、草等书体,楷书师法颜真卿,结体端严,体格恢宏;行书得晋人风韵,潇洒简逸。论书注重神、气、韵,崇尚古法。上承唐代书法,下开宋代新风,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堶、茶学专家。
门票:0元
路线:13路、19路公交车可达
到洛阳桥感受这古建的神奇,赏阅蔡襄建桥传说。从桥南走出来,就到了19路停靠站,但我们依然乘坐13路回钟楼,走西街逛开元。
午后的西街,总会被一缕夕阳掠走满心的空虚。只是在回眸间被打动,一幕景恰似在昨日,其实这已被定格在印象里。就在黄昏下,或在夜幕里。用一缕光芒打亮内心的惆怅,竟在这一印象。
西街,是泉州历史悠久的老街区,包含了这座城市太多的历史诉说,在西街生活的人们有太多对这里深深的眷恋和难以割舍的情谊,一条老街巷,一座城市记忆的缩影,随着城市不断进阶的脚步,这里依然保留了泉州市井生活特有的古朴与惬意,这就像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西街成街至今历经了1300年的沧桑岁月,直至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拓改马路之前,沿街建筑时迁代谢,但至今尚未见有文字记载或图像记录。综合清道光《晋江县志》及近现代其他文献资料记载,清末明初,从西街头到五塔巷口直街中尚存的公共建筑有造士坊、多士坊、会魁坊、肃清门楼、父子承恩兄弟进士坊、清时名贤解元坊、进士坊、状元坊、都宪坊、恩荣坊、孝感坊、世科坊等。近百年来,西街因建设或破坏而发生了一些变化。
泉州三轮车很多,但都是用来载客,在慢悠悠的三轮车上感受泉州生活也是一种意境。
街巷里的故事很多。
穿梭在小巷中,在到开元寺都是一种别韵味道,复古街巷与千年东西塔都是一道很美的风景线。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开元寺的景点沿着中轴线有天王殿、拜亭、拜庭、大雄宝殿、桑蓬古迹、甘露戒坛、藏经阁等。除外,还有东西两侧的石塔和东西两廊。
天王殿也就是开元寺的山门,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为唐朝的石柱风格。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两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东西两塔是开元寺最有名的景点,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它们高40多米,是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标志和象征。
拜亭前有个大石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当有活动的时候就特别热闹。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大榕树,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 。
拜亭前有个大石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当有活动的时候就特别热闹。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大榕树,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 。
然后就是主建筑大雄宝殿,里面供应着如来佛祖。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而景点桑蓬古迹其实就是颗千年老桑树,再往后走就是比较值得看的甘露戒坛,戒坛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之所以说值得看是因为目前国内只有三所寺院保留戒坛:北京戒坛寺(又名戒台寺)、浙江省昭庆寺、与泉州开元寺。所以既然来了,不容错过。
中轴线上最后的景点就是藏经阁,藏经阁内保存有从盛唐至民国的历代文物。其中有各代玉、铜、瓷、木质的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32尊。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及现代高僧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字迹和木板楹联也珍藏在这里。
从开元寺出来,在到西街, 已经是黄昏时了。这时的夜幕渐渐覆盖住西街和东西塔,显得别有风韵。
伴随着夕阳落幕,也告别了一天的行程,在辗转回到客栈休息片刻在到外面就餐。
day 4:清源山-九日山
海丝之旅第四天,今天一大早就要爬清源山,从客栈出来乘坐602到清源山下或打的,早上6点不用门票,7点后就要收门票了,一个50元所以早早的就出发了。据了解景区主要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62平方公里。清源山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绘萃,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代,宋元时期最为鼎盛。
从大门走进来就看到通往老君岩的大门了。
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殁葬于灵山,称伊斯兰圣墓。
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经过了历代开发,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
弘一法师舍利塔。
一路爬上来较为艰辛,汗流浃背,但还是见到许多关于海丝文化的史迹。
爬到快中午的时候才到的天湖。
据了解 清源天湖位于清源山顶峰谷地,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总库容11.5万立方米、最大水面12000平方米。大坝雄伟壮观,如一弘弯月,映照在碧绿的水面上。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游人在此品茗观景、垂钓休闲,自得其乐,湖东新建虎乳泉山庄,湖西复建“喜雨轩”,均为旅游服务设施。
爬到天湖休息片刻。然后在乘车到山下吃午餐。
免票政策:1.2米以下、70岁以上老人凭证件免票、残疾人免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景区公告为准)优惠政策:60岁以上、教师证、在校学生证(或者在校证明)及不带团导游证半票。1.2米-1.4米以下儿童半票,超过1.4米购买成人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景区公告为准)
景区地址:[福建 · 泉州] 北郊泉山路
营业时间:07:00-18:00
温馨提示:为保证取票、入园顺利,预订时请务必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
交通指南:自驾:泉州北下高速左转圆盘处即到。
公交:市区内公交车30路、15路、601路、47路可直达,K1路、3路、201路、209路、202路、10路公交车到清源山风景区下。
乘车到清源山脚下已经下午了,就随便餐馆吃了午饭,休息半个多小时后便又前往下一站九日山。
据了解九日山,一说因晋代南迁者,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远望,故称之;另说曾有一道人,从德化戴云山走九日至此,故名。该山历史悠久,自唐以来,文人墨客曾先后登临或隐居于此。山势叠叠奔腾,高在百米左右,岩石悬崖峥嵘,绿树掩映摇翠,山前晋江流水蜿蜒荡漾,真是“溪流湾漾,峰峦映发,奥街明秀,隐为一区”,风景优美,文物荟萃,成为泉州著名的游览区之一。
九日山海拔90余公尺,俯临晋江。东北西三峰耸峙,中有“白云坞”低谷。出坞口有“菩萨泉”,“奔湍激响,声比丝竹”。三峰树木苍郁,山空鸟语,幽趣横生。
九日山以“山中无石不刻字”闻名四方,现存宋元以来的摩崖题刻70多段,最著名的就是宋代的祈风石刻。九日山祈风石刻群是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堪称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泉州在古时海上交通就很发达,人们为了求得行船顺风,常要举行“祈风仪式”,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也是我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九日山“山中无石不刻字”。现保存摩崖石刻75段,按内容分,海交祈风13段,景迹题名15段,游记诗刻11段,登览留名29段,修建纪事7段,其中有1174-1266年(南宋时)记叙祭海神祈风顺的石刻十段,最为独具,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史迹。
祈风碑刻
宋朝,官府为迎送蕃商首领,鼓励来泉贸易,每年春夏秋冬之交,泉州府郡及市舶司的高级官员,都在九日山南麓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冬谴舶、夏回舶”两次祈风盛典,敬祭海神,向通远王祈求赐风,让商舶在海上往返畅行。仪典由泉州郡守、南外宗正、提举市舶主持,隆重肃穆,礼毕勒石记事。
大师带我们走进九日山,为我们讲解九日山的历史。
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泉州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来到九日山时各国专家学者对此胜迹赞叹不绝,并留下了考察记事石刻,又为九日山的石刻碑文增添了光彩
摩崖石刻:
古人云:“(九日山)山中无石不刻字。”东西两峰摩崖上,迄今留存北宋至清代的题刻75方(景迹题名15方,登临题诗11方,游览题名29方,修建记事7方,海交祈风及市舶司事13方),以宋刻居多,内容有景迹题名、登临题诗、游览题名、修建纪事、海交祈风等,蔚为奇观,其中以13方宋代航海祈风碑刻最为著名,是研究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贵史料,也是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此外,还有唐代高僧无等禅师“泉南佛国”题刻(现存题刻为元至正十年奉政大夫监郡亻契玉立重刊),宋代蔡襄、朱熹等人遗墨。
西峰名高士峰,因唐诗人秦系隐居于此得名;因其绝项有石佛一尊又称石佛山。石佛为阿弥陀佛,北宋乾德三年(965年)陈洪进倡刻,现存遮护佛像的石构“荫炭亭”,为清代建。门额石刻“洞天别观”,山上有“石观”、“石盆”、“翻经石”、“一眺石”、“无等洞”,均有其历史掌故。据传“翻经石”是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在此翻译佛经之地。
即东峰,或曰“东台”,又因形如麒麟,俗名麒麟山。唐朝宰相姜公辅从长安贬谪来泉,寄迹此山,死后亦葬于此,故称姜相峰。他游过的石台,称“姜相台”。社坛村百姓将一口古井称“相公泉”。
北宋·翰林学士、同安县书法家苏绅在麒麟山石磴上刻“姜相峰”三个斗大隶书。
黄蒙养读书处。
蓝天与屋檐上的瓷雕相对应,格外美。
“延福寺收学徒,慈悲办学不收费”延福寺大师告诉我们。这令我们对九日山更加钦佩,此处神圣不仅仅是这遗址,而是保留下来的一种精神。
延福寺大师,带着寺里收的小沙弥练武,虽然各个都很小差不多也就三四岁左右,但却十分可爱、十分有礼貌,对大师也是非常尊敬。
在这种氛围,远离电子产品,归心到此处习武学习,远比大都市中好多了,而且促进孩子的素质教育的提高。
九日山下,有饲养一些猴子还有蜜蜂,但都不咬人,当然你不能去触怒他们。
与朋友一起同行,在延福寺吃了晚斋,在吃饭时见到孩子一一排队等候打饭,还有很礼貌的说谢谢,并在吃完饭后对大家说”我吃饱,你们请慢用。“,而还在就餐的小伙伴会异口同声的说谢谢。这样的教育其实古时候保留下来,至今我们却早已忘记,这样让我们深感惭愧。
门票·开放时间:
10元 8:30--17:00
自驾交通路线:
距泉州市区7公里,距晋江机场15公里,离后渚港15公里,地属南安丰州镇。 泉州市区有专门的6路、旅游专线车602路车可达。 自驾车泉州市区往三明方向,入口不是很显眼。
三 : 邂逅·散文网
久仰大名数年前,
用鼠标点击你千万遍,
用键盘来宣泄对你的爱恋。
听说,这里风光无限。
听说,这里碧海蓝天。
是真的,假的?(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于是,我满怀好奇闯入圣殿。
却发现,这里不仅种着智慧树,流着开心泉,明月清风意缠绵。
于是,我迫不及待进入文友空间。
却发现,个个才华横溢,张显个性,友善热情,激励我逐浪前进。
于是,我开始发表了属于自己的诗篇。
很感动,读者的宝贵意见和文友们的衷心指点。
很感激,访客的温馨留言和网友们的独特见解。
若是有缘,时间空间距离不是问题。
若是无缘,相见相恋相念也无法合意。
幸好,我们遇见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的某个交错点。
昨天,我是你门前的访客。
今天,我是你室内的一员。
明天,让我们共同寻觅下一个桃花园。
四 : 邂逅散文网
这一季花开
只因你来
桃花粉艳
梨花雪白
若春风拂面
似菩提自在(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只因你来
我如花绽放
在这一季花开
本文标题:京城邂逅婚恋网-蝶恋花·常忆初邂逅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