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发布时间:2018-04-26 所属栏目:篆刻王平如简介

一 :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327日上午10点,我们一行从苏州到达江苏省美术馆,正好赶上了“马士达书法篆刻展”开幕。到场的书法名家有尉天池、孙晓云、徐利明、李啸等,来自全国各地的马老师的学生和书法界人士、在宁艺术院校师生、各界群众近千人出席了开幕式。《马士达书法篆刻集》同时首发。

主张“印从书法出”的马士达老师,在他的书法中很自然地融入了更多的金石气息和篆刻意味,其个性书风不但与其篆刻一样特立独行,甚至更具原创。但其书法所达之层次、高度,还远未象他的篆刻一样,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广泛的影响。

展出的108件书法篆刻是马老师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主持开幕式的省书协副主席、秘书长李啸先生认为,马先生雄强厚朴的书风在当代书坛是个异类,“可能一般老百姓会觉得不是太好看,不漂亮,但内行却可以看出很多名堂,有很多让人觉得兴奋之处”。尉天池先生说“士达是当代中国从事书法篆刻自学成才的杰出典型。。。。。。一位没有学历有学问,没有文凭有水平的著名书法篆刻家”“他不管什么书体,用笔都相当深沉老辣。不是轻飘飘求漂亮。他的作品,既有质朴的美学意义,又有生动的气象。”

链接金石长存 老马永在----缅怀马士达老师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二 : 汲古堂书法篆刻工作室简介

汲古堂书法篆刻工作室工作室简介
汲古堂书法篆刻工作室创立于2008年,遵循美院教学模式,顶尖书法高校专业教师指导。[www.61k.com)以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等全国著名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本科招生及全国各省书法专业统考为主要培养方向的专业考前培训工作室。本工作室近几年高考培训中,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以学习效果为出发点的原则,针对高考的特点和学生的不同基础,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进行严格科学的训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高考成绩稳中求升,平均每人考取三所学校以上。
汲古堂工作室成立至今,连续七年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其中全国各省书法联考通过率近100%。已有浙江、沈阳、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山东等全国10多个省市近100名书法学子慕名前来学习,并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院、天津美院、浙江大学、鲁迅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暨南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聊城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等高校。

教学条件
汲古堂书法篆刻工作室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采用封闭式教学管理,住宿、饮食、教学一体化,给学生如家般温馨的教学环境。 汲古堂书法篆刻工作室设有大功率空调,专业教室装有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满足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各项教学要求。

课程简介
(一)楷书临摹与创作
碑:《张猛龙》、《张黑女》、《郑文公碑》、《龙门十二品》已经其他小墓誌铭
贴:《雁塔圣教序》《阴符经》《倪宽赞》《九成宫》《勤礼碑》《麻姑仙坛记》《自书告身》《智永千字文》《妙严寺碑》等
(二)行书临摹与创作
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米芾《笤溪诗》、《蜀素帖》及其他手札
(三)隶书临摹与创作
《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石门颂》、《西狭颂》等
(四)篆书临摹与创作
清篆以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三家为主要学习对象,秦篆《峄山碑》
(五)草书的临摹与创作(只针对考研班和成人班开设)
孙过庭《书谱》、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述帖》、黄庭坚《廉颇与蔺相如传》等
(六)篆刻临摹与创作
秦古玺印、汉印、明清流派印
(七)理论部分:
中国书法史、印学史、古代汉语、说文解字
(八)国画部分
写意花鸟、山水、线描、素描等(广州美院、湖北美院、天津美院、浙江大学等学校加试)。
(九) 试题分析
全国重点高校历年考题模拟考试训练与分析
(十)文化补习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文化课补习
(十一)教授指导
定期邀请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授给学生讲学及其教育工作。

师资简介
主讲教师
向礼兵,湖南娄底人,中共党员,号汲古堂主。??2004年到2007年就读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2008年以湖南省书法专业联考第一名,娄底市艺术考生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
2008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书法作品入展中国美院与日本歧阜女子大学交流展。?2009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中国美术学院一等奖学金及“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0获中国美院优秀学生干部,书法作品入展浙江省第六届书法篆刻大展及2010年全国高校书法教学成果展。?2011年获国家奖学金,书法作品获浙江省第五届青年书法选拔赛提名奖。??2012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并保送研究生。2015年书法篆刻专业硕士毕业。师从韩天雍教授、张爱国教授、白砥教授,现受聘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有着丰富的书法高考教学经验,辅导考生顺利通过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院、天津美院、浙江大学、鲁迅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暨南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聊城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等招收书法专业的高校。

夏青辉,201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艺术学硕士,中国画专业,师从王余教授、蔡敏教授,现任教于浙江理工大学。其绘画作品多次入展并获奖。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及微信:15088640045 QQ:819442210
18758005186 QQ:627314327
联系地址: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旁

三 : 张荫棠:张荫棠-北京市特一级书法篆刻技师,张荫棠-人物简介

张荫棠(1866-1937),字朝弼、号憩伯、又号少卿。广东新会双水人。清光绪举人,捐官为内阁中书。其父为清代浙江海防水师总兵张蓉光,其兄为享有“绝域使才”之名的清朝第三任驻美公使张荫桓。张荫棠曾以举人员外郎身份在总理衙门管理对英交涉事务,之后在1896年~1913年间,两次出使美国。着有《使藏纪事》五卷。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不久,张荫棠病逝于北平寓所,终年71岁。

棠_张荫棠 -北京市特一级书法篆刻技师

(www.61k.com)张荫棠,1934年12月出生,笔名硕波。河北固安人。北京市印章艺术公司“萃文阁”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市特一级书法篆刻技师。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山书画社社员。从事书法篆刻数十年,为书法篆刻特级技师.少年时爱好书法治印,蒙师梁燕愚先生。多年来苦心钻研遍临秦汉篆隶,古今碑帖,并对颜,柳,欧,赵等名帖刻苦攻读临摹.治印功工较深,初摹古玺、汉印,后追“西泠八家”及赵之谦、吴昌硕等章、刀二法,广泛兼揉,形成了自己的治印风范,作品古朴浑厚,平中有险,巧中有拙,严整挺拨,浑融苍劲。作品多次参加市级书法篆刻展,并被发表在国内外书刊杂志,作品多次参加各级书法篆刻展,并多次被发表在国内外书刊上,被辑入《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丛书》、《萃文阁篆刻印谱》、《书法篆刻作品集》、《当代篆刻家大辞典》、《北京书法家名鉴》等。数次应邀赴日本进行书法篆刻艺术交流和举办作品展览。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棠_张荫棠 -人物简单介绍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任驻美使馆三等参赞。次年改任驻旧金山总领事,旋调任驻西班牙代办。

张荫棠:张荫棠-北京市特一级书法篆刻技师,张荫棠-人物简介_棠
张荫棠坐姿照

戊戌变法前, 与张元济创办通艺学堂,且与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和支持改革

的户部侍郎张荫桓等有来往。

戊戌变法失败后,因涉嫌参与维新派“逆党”而被罢职。赋闲多年后 ,

光绪三十年(1895年) 特赦得“宽免”,任直隶补用道。时英 、俄两国觊觎西藏,西藏头领达赖喇嘛拟联俄抗英 ,英军侵藏 ,占领拉萨。英方迫使西藏地方当局商订《印藏条约》,清廷驻藏大臣不允画押;朝廷另派唐绍仪为全权代表,率领参赞梁士诒、张荫棠往印度与英方谈判。英方拒不修改,谈判无结果。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八月 ,唐绍仪奉调回国,诏谕留张荫棠与英方续商。但英方只求画押,不愿谈判,张荫棠据理力争,而英方罢议,谈判中断。

张荫棠察觉英人侵藏之野心,曾电告外务部提出刷新藏政和治藏方针,得到朝廷重视。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英国要求在北京重开谈判,清廷复委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张荫棠回京参与其事。四月初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此约虽然承认《印藏条约》,损害我国主权,但英国也承诺不兼并藏境和不干涉西藏政治,取消《印藏条约》中一些英国独占的特权,为我方争回部分权益。张荫棠对此有功,被清廷以五品京堂候补派往西藏查办事件,赏给副都统衔。是年10月,张荫棠率领随员何藻翔等抵拉萨,受到西藏地方政府及僧民万余焚香夹道欢迎。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月二日,张荫棠奏参前任驻藏办事大臣有泰及汉、藏官员十余人贪污媚外、鱼肉藏民、颟顸误国等罪,旋即奉旨将他们革职查办。藏民称快,赞“张大人”贤明。

张荫棠入藏查办事件后, 还致力藏政革新。 他首先制订《善后问题二十四条》草稿交由西藏头人、噶厦(西藏政府)官员以及寺庙喇嘛广泛讨论 , 按提出意见补充改订为《治藏刍议19款》,上报外务部,建议对西藏的官制、办事机构、经济建设、 教育文化、贸易等方面实行根本性的革新 。清廷也确认为是治藏新的政策纲领 。 但新政刚开始实施,张荫棠便被调往印度与英方协商江孜开埠事宜,新政无人贯彻。张荫棠与英方代表经过半年的争论交涉,终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二十日签订《中英修订藏印条约通商章程》,章程规定英人不得越过亚东、江孜经西藏任何地方而至噶大克的来往路线,缩小英方侵入西藏的范围;还否定英国与西藏当局的直接交往。后张荫棠奉召回国,先后授任外务部右参议、署右丞、署左丞。

清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实授。六月任出使美、秘、墨、古大臣(即公使),并兼任宪政编查馆一等谘议。他于公使任内,亟力维护华侨利益。宣统三年(1911年)墨西哥内乱,大批华侨遭劫杀, 他向墨西哥政府交涉,使其赔偿310万墨元,安置受难侨胞。

是年,武昌起义,张荫棠辞去公使职务。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委张荫棠为驻美外交代表 ,次年12月任驻美公使,

1913年年初至6月21日,任驻美全权公使。

1914年5月26日 , 袁世凯任张荫棠为参政院参政 ,张不愿出任,于6月22日辞职。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不久,张荫棠病逝于北平寓所,终年71岁。着有《使藏纪事》五卷。

棠_张荫棠 -重大事件

以治理西藏闻名

张荫棠:张荫棠-北京市特一级书法篆刻技师,张荫棠-人物简介_棠
张荫棠

在担任驻美公使之前,张荫棠曾于1906年~1907年间以驻藏帮办

大臣的身份整顿西藏政务。1906年10月,张荫棠入藏整顿藏务,推行改革。他首先整顿吏治,将矛头对准了藏人所痛恨的驻藏大臣有泰及汉藏官员十余人,弹劾他们媚外乞怜、鱼肉藏民、颟顸误国等种种罪行。朝廷依据张荫棠所奏,将有泰革职查办,其余汉藏官员也受到严惩。

随后,为使西藏官民支持和参与西藏改革,张荫棠亲自到拉萨春都会议上演讲,宣传“西藏百姓与中国血脉一线,如同胞兄弟一样”,消除汉藏情感隔阂;讲说“生存淘汰之理”,激发改革自强精神。为革新西藏,张荫棠先后向朝廷提出“治藏建议十九条”、“传谕藏众善后问题二十四条”等治藏方略,得到清政府采纳。张荫棠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包括革除神权政治,收回西藏治权;广设学堂,推广教育,创办汉藏文白话报;训练汉藏新军,加强武备;修好打箭炉、江孜、亚东牛车路;开设银行,振兴农工商业,开发矿产资源等。此外,张荫棠还建议在西藏成立隶属于外务部的交涉局,专门负责西藏地方的对外交涉,以此阻止英国与西藏的直接交涉。

张荫棠的治藏言行和政策无疑有利于强化中央对西藏的主权,他本人也在藏人心目中树立了崇高威望,他带进西藏的花种至今仍被藏人称为 “张大人花”。遗憾的是,新政刚开始实施,张荫棠便于1907年7月被调往印度与英方谈判新的藏印通商章程,新政未能贯彻下去。

晚清最后一任驻美公使

1909年8月,张荫棠以外务部左丞的身份出任驻美、墨、秘、古四国公使,受到美国的欢迎。美国驻华公使致电清外务部,表示对张荫棠使美,“政府甚乐于接待”,相信张之使美,“自必能使中美邦交益臻敦睦”。

在张荫棠驻美公使任内,美国对中国移民的排斥相当严重,在美华人处境极其恶劣,不仅人格尊严、财产安全无以保证,而且动辄入狱,饱受牢狱之苦。华人移民在入境检查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很突出。1909年,美国发现1种钩虫传染病,各海关在查验入境人员是否患有此病时,对华人的检验之法尤为严苛。旅美华人为此呈请驻美公使与美国交涉。对华侨遭到的凌辱、移民局对华人的无理迫害、海关对华人移民入境的检查等问题,张荫棠都给予高度重视,并一一与美国有关当局交涉。然而,由于美国政府推行排华政策,张荫棠的交涉难收实效。

尽管外交成果有限,但多年的驻外经历和长期办理对外交涉事务,却使张荫棠的外交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为1个屡受欺凌的弱国的外交官,他深感外交活动的开展首先要以国家实力为后盾,其次要大力重视国家法在对外交往中的运用,在外交中讲求公理。他主张遵守业已签订并承认的条约,认为:“两国交涉事件以条约为主,条约必须遵守。条约以外权利不能让人。”

依约交涉中墨侨案

在墨西哥排华风暴中,围绕华人生命和财产利益被损害而与墨西哥政府进行的赔偿交涉,是张荫棠任职期间颇有成效的外交活动。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此期间,排华之风乘势肆虐。1911年5月,更发生了“菜苑屠华惨案”,不仅华人住所、财物被劫掠一空,被害者也高达303人。惨案发生后,张荫棠偕随员于当年6月25日自华盛顿赴墨西哥,办理“华侨偿失赈抚事宜”。他一方面派人分头到各地调查取证,以备交涉;一方面走访美国驻墨大使,咨询其意见,还与墨西哥新旧政界要员进行广泛接触。在这一过程中,张荫棠确定了依照中墨条约有关规定要求墨西哥进行惩凶、赔偿的交涉方针。

在交涉中,墨西哥总统虽对华人被杀表示歉意,但却不承认违背中墨条约,宣称两军激战,难免会伤及外人。张荫棠指出,按照条约,外国人应受保护,革命军对华人的种种暴行必须受到惩处。在整个交涉过程中,张荫棠注重调查,以真实材料作证,并始终以中墨条约为交涉依据。中方所进行的有理有据的斗争,使墨方处于被动。历时几个月的交涉后,墨西哥总统最终表示已派员缉凶、惩办并将详报中国政府,同时答应赔偿310万墨元。1911年12月16日,张荫棠和墨西哥外交部官员在墨西哥城签订了《中墨赔款证明书》。1912年6月,双方互换批准书,中墨侨案至此得到圆满解决。

出任民国首任驻美公使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当时留驻美国的张荫棠随即被任命为驻美临时“外交代表”,后又被任命为驻美公使。

在担任新政府驻美公使期间,张荫棠曾积极敦促后来成为民国杰出外交家的顾维钧回国效力。袁世凯政府成立后,唐绍仪向袁世凯推荐顾维钧担任大总统英文秘书。为说服顾维钧接受秘书一职,尽早报效国家,1912年2月中旬,张荫棠亲自会见顾维钧,语重心长地说,对1个年轻人来说,以这样的职位开始他的事业,是1个绝好的机会。顾维钧在反复思考后,终于决定接受政府邀请,回国效力。

张荫棠还代表中国政府与美国学者古德诺签约,聘请他为袁世凯的法律顾问。古德诺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行政法学教授,顾维钧在哥大就读时,也曾修过古德诺讲授的宪法和行政法课程。1913年初,民国出于制定宪法和装点门面之需,经由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引荐,决定聘请古德诺来华担任民国政府的宪法顾问。3月15日,中国驻美公使张荫棠代表民国政府与古德诺在华盛顿签订了一份聘用合同,聘期三年,年薪1.2万美金。但古德诺来华后,在民初制宪斗争中为强权张目,实际上为袁世凯复辟帝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13年10月,英国逼迫中国同意举行中、英、藏三方西姆拉会议。会前,袁世凯曾打算派具有和英国人谈判丰富经验的张荫棠为出席会议的中国首席代表,但遭到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强烈反对。究其根由,则是因为张荫棠明察藏事,精明强硬,曾经“给印度政府带来极大麻烦”。

早在1905年,张荫棠就曾随同清朝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到印度加尔各答与英国谈判修订《拉萨条约》事宜,张荫棠在谈判中的强硬不妥协令英国人记忆深刻。1906年4月,中英签订《续订藏印条约》,在交付赔款的方式上,张荫棠坚持由清政府代表直接交付英国,坚决拒绝英国提出的经由西藏地方代表交付的要求,使英国妄图与西藏直接交涉的阴谋受到抵制。不仅如此,张荫棠对西藏地位的认识远远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面。他曾建言清朝驻藏大臣赵尔丰,称中国应改变视西藏为“藩属”的传统观念,以“边地”视之。从“藩属”到“边地”,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无疑是1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反映了张荫棠对中国在藏主权的高度重视。

英国策划西姆拉会议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西藏享有“独立国”的地位,自然不可能接受张荫棠。袁世凯深知其中原因,却屈服于压力,作出了更换代表的决定。张荫棠被拒西姆拉会议之外,对中国政府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1913年6月,张荫棠从驻美公使任上卸职回国。1914年5月,袁世凯任张荫棠为参政院参政,张不愿出任,于6月辞职。1935年张荫棠病逝于北平寓所,终年71岁。

棠_张荫棠 -生前电文

《致外务部电英诱班禅请电有大臣阻止》

四 : 广东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63

广东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

为全面展示广东省中青年书法家的创作实力和艺术风貌,推动我省书法艺术的发展,我会决定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广东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展览名称:

广东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佛山市南海区文体旅游局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佛山市书法家协会

佛山市南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南海区书法家协会

南海区大沥镇文化站

三、征稿细则

(一)征稿范围:年龄在18岁至50岁,在广东省内居住和工作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均可自由投稿。

(二)投稿要求

1、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古今诗词、联、赋、格言等均可,提倡自作诗词佳句。

2、为体现中青年书法家的创作特色和探索精神,特别鼓励有创新价值和形式设计

新颖的作品投稿。

3、书体不限,单件书法作品最大不超过8尺,以竖式为宜,条屏不超过四屏,册页、手卷亦可;草书、篆书、篆刻须另附释文,篆刻作品6-10方,附两个以上边款,贴在不大于4尺对开的宣纸印屏上,投稿作品不可装裱。

4、请用铅笔在作品背面右下角工整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年龄、性别、单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为便于准确登记,及时联系作者,请填写《广东省第四届“中青展”投稿登记表》,附在作品右下角。

5、非省书协会员须从银行或邮局汇寄参评费每件20元人民币,省书协会员免收参评费。

6、投稿数量不限,禁止化名重复投稿。投稿时请附身份证复印件,省书协会员另附会员证复印件。

7、因人力所限,所有作品均不退稿。

四、展览规模

展出作品300件,评委作品、特邀作品30件。

五、出版

所有入展作品、评委作品、特邀作品结集,开幕当日作品集首发。

六、奖励和入展作者待遇

1、本次展览设优秀作品35名,每人奖金3000元;入展作品265名,由承办方支付收藏费每人500元。

2、所有获奖作者、入展作者均颁发证书,赠送作品集一本。

3、所有获奖作者均邀请出席在南海大沥举行的展览开幕典礼,参加相关的系列活

动。

4、非省书协会员入展,即具备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入会条件。

七、征稿日期

自本启事正式公布之日起,截至2013年6月2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八、展览日期、地点

2013年8月,在南海大沥镇盐步公园内广东书法园展出,举行开幕典礼。

九、收稿和汇款地址

1、作品稿件寄: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文化中心 收

邮政编码:528247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直街7号

电话:0757-85789064;0757-85775207 联系人:褥南海、陈艳茹

2、参评费从银行转帐

户 名: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文化站

开 户 行:中国农业银行佛山南海沥城支行

户口帐号:517701040000670

十、其它事项

1、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

2、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附:广东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投稿登记表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2013年3月20日

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 "聘园艺轩杯"广东省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为深切缅怀梁启超先生,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展示我省书法艺术成就,推动书法艺术进一步繁荣发展,在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特举办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聘园艺轩杯”广东省书法作品展。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主办单位: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中共江门市新会区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江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江门市书法家协会

江门市新会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江门市新会区书法协会

协办单位:聘园艺轩

一、组织机构

1、组委会: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聘园艺轩杯” 广东省书法作品展组委会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共同组成。

2、评审委员会:由广东省书法家协会评委成员组成评委会,负责评审工作。

3、监审委员会:由组委会派员组成,负责评审的监审工作。

二、作品

1、投稿:投稿作品须为毛笔书法或篆刻作品。

1)书法作品请投寄作品原件。书体不限,尺寸:高度不超过180cm,宽度不超过90cm,一律为竖式。册页、长卷亦可,所有作品请勿装裱。

2)篆刻作品寄印稿6-10方,附两个以上边款,贴在不大于4尺对开的宣纸印屏上。评审结束后由组委会通知入选作者寄篆刻原石1件参展,原石由承办方收藏。

3)作品内容:梁启超先生诗词或关于梁启超先生的诗文佳句或历代积极健康向上的优秀诗词联句皆可。

2、范围: 年龄18周岁以上的广东省、港澳地区公民或在广东工作居住的书法爱好者均可投稿。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

3、费用:每一件作品收参评费30元,港澳地区作品收参评费40元港币或澳门币(请勿在信封中夹寄),没收到参评费的作品不予评审。省书协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免收参评费。

4、说明:请在作品背后用铅笔正楷注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为便于准确登记,及时联系作者,请另打印填写《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聘园艺轩” 广东省书法作品展投稿登记表》(启事后附表格,可复印使用),连同身份证复印件、汇款单复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组委会根据作者提供的信息做好收稿登记工作。

三、评审

1、由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组织成立本次大展评委会,制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

2、作品评审于2013年5月份举行。全部作品由主办方核对原作准确无误后,及时

广东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63_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公布评审结果。

四、展览

作品展定于2013年6月中旬在江门市新会区林缉光艺术博物馆举行,展出作品200件,其中优秀作品30件。展览作品由聘园艺轩收藏并不定期展示陈列。

五、出版

出版《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聘园艺轩杯” 广东省书法作品展作品集》在开幕式同时发行。

六、作者待遇和相关责任

1、优秀作品的作者颁发奖金、证书;入展作品的作者颁发收藏费、证书,全部入展作者赠送本次活动展览作品集两册。

2、优秀作品奖金每人3000元,入展作品收藏费每人500元。

3、非广东省书协会员作品入展,即具备加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的条件之一。

4、本次活动获奖作者奖金、入展作品收藏费、证书、作品集由承办方负责在展览开幕后两个月之内寄出。

七、征稿日期

自公布之日起,截至2013年5月5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八、收稿和汇款地址

收稿(款)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公园路12号新会区博物馆

收稿(款)人:谭金娉

邮政编码:529100

联系电话:0750-6665906

九、其它事项

1、评审期间将对部分作者进行抽查面试,凡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等问题,经组委会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一律予以除名。

2、所有来稿均不退稿。

3、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

4、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主办单位。

附件: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聘园艺轩杯” 广东省书法作品展投稿登记表

纪念梁启超诞辰140周年

“聘园艺轩杯” 广东省书法作品展组委会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五 : 方斌_书法篆刻网络展



策展:中国书法网. 张雷(【沃兴华】【聿堂】版主)方斌,1966年生,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篆刻委员(四届)、安徽省书协理事、省篆刻艺委会副主任、安徽青年书协副主席、淮南市书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二十余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大展,获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大展提名奖、“九届国展”提名奖、“傅山展”二等奖、“高恒杯”银奖、“煤电杯”三等奖、“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展 优秀奖(最高奖),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大展 优秀奖(最高奖)。2000年当选安徽首届“十佳”青年书家,05年获省政府文艺奖、06年当选《书法》中国书坛青年“百强”、07年当选安徽优秀青年书家,2002年获“安徽省书法发展贡献奖”。出版《方斌书法篆刻集》等。

方斌作品参展(赛)获奖情况一览

一、国家级(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1、全国首届新人展(入展)

2、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入展)

3、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4、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5、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入选)

6、全国第三届篆刻作品展(入展)

7、全国第四届篆刻作品展(入选)

8、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入展)

9、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入展)

10、全国篆刻名家邀请展(入展)

11、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展(入展)

12、第二届“杏花村”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入展)

13、首届“走进青海”全国书展(入展)

14、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大展(入展)

15、首届全国公务员书法大展(特邀)

16、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展)

17、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草书(入展)

18、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入展)

19、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入展)

20、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展(入展)

21、当代书坛名家系列工程五百人精品展(入展)

22、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入展)

23、全国首届赵孟頫奖书法展(入展)

24、首届“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三等奖)

25、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高恒杯”全国书法大展(二等奖)

26、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书法艺术展(二等奖)

27、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篆刻(获奖提名)

28、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获奖提名)

29、“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展 优秀奖(最高奖)

30、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大展 优秀奖(最高奖)

二、省级

1、安徽省首届临书大展 一等奖

2、安徽省第二届新世纪书法展 最高奖

3、获安徽省文联颁发省“优秀青年书法家”称号

4、两获“安徽省人民政府文艺奖”

5、获“安徽省书法发展贡献奖”

学书杂感( 方斌)

学书杂感

前些年,西方研究者对人类的“幸福感”做过一次调查,并按其愉悦程度排列出人的三大幸福,结果列在首位的是:艺术家面对他刚完成的作品燃起一根烟的时候......

我还算不上艺术家,却时常能在自己的新作前燃起香烟,静静地品尝那丝丝缕缕的袅袅的幸福滋味。

一种滋味经常使你感到如此美妙,你怎能不牵肠挂肚?想再现她,就得为使这一事物反复出现而进行反复“劳动”,这或许是像我们这样的一些人深爱书法的理由。

我的书法情结源于她的背面,小时候崇拜武松和赵子龙。躲在被窝里听老外公讲《保尔何察金》的时候,最佩服阿尔钦哥哥,阿尔钦为帮助弱小的保尔弟弟,竟然痛揍了比自己年纪还大的最爱欺负人的坏堂倌蒲罗,结果被警察带走,也不害怕……后来,我就跟着弄堂里的刘师傅练了几天武术,本也没打算好好练,私下里只想学几招厉害的,能对付“蒲罗”那样的家伙就行。可谁知道,有一天练完功,刘师傅指着他书桌上的笔墨、印章对我说:“一个练武之人如果没有好的文化修养,是不可能达高境界的。”自那以后,这名话象是刻在脑子里,经常回荡。自己的兴趣也在不觉中变化着,纸、墨、书籍、石章逐步替代了那曾沸腾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的刀枪、剑棍。攒下几个零钱,悄悄去“朵云轩”和黄陂北路石章摊了。接下来,用考贝纸双钩了整本《上海博物馆藏印选》,然后就两年颜楷、三年篆隶地做起了功课。五、六年后开始学习米、王行书,再往后就六朝刻石、大小草一发不可收了。至今,读书、临贴为“日课”,一晃二十余载,读读写写的空间变大了,享受幸福的空间变得更大了,山阴道上,风雨交加,至今尚未怯步,都缘于儿时的“情结”。

其实,学书法如同人们吃东西,幼小时,嘴须壮,不可偏食,最好能有人管着吃,长大后,没人管了,也不咬得动的都吃,否则,坏肚子,成年了,生活改善了,也得明白:大家爱吃的未必有营养,有营养的未必都爱吃,还得强吃,不然的话,瘦得风一吹就得扶着墙走,或肥得腰围比裤长还过分,都不是好现象,还得讲究吃的过程,甚至像陆文夫文章里写得那样,吃出“文化”来,若直奔结果,或许大家就该去打针活命。

用笔像用筷子,轻松自如为上,不夹菜的时候,别掉了就行,若总是耽心别人从背后抢了去而抓得过紧,恐怕没等到开吃就先累着自己了。且夹起一片瘦肉与夹起一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所用力气则大不一样。当然,也有不以然的,用筷子像开叉车一般冲过去,也可以抄得起一串难夹的菜来,看似“简便实惠”,总是缺了几斯文,经不住看。我就不信,像这类似洋人初用筷子的“技巧”叫“创新”。

用墨好比女子化妆,南方温湿宜淡,北方干冷须浓,若是上舞台表演,得浓重些,强光下显得精神、健康。在平常,得画淡些,不然,别人家很容易怀疑你干得不是正当职业。

纸有生、熟、厚、薄、粗、细之别,如同人们的四季衣裳,谁若用红星牌棉料想仿得与《兰亭序》一模一样,如张公者印里所刻“这辈子、下辈子、再下辈子”都不一定能成。下雨的时候,一件廉价的雨衣也比“皮尔卡丹”或“乔治阿玛尼”要强出许多。

落款钤印更似给衣裳配钮扣,衣厚且长,扣儿得大,结实!衫短而轻,扣儿要小,不蠢!唐装施布扣,夹克上拉锁,也是风格相匹。至于尺把长的卷子,滚上一堆不相干的图章,再于醒目处整上一两颗又大又红的“某某之宝”,是造假古董,自己逗自己玩,当不在此列。

有人问“净皮与洒金哪种纸好?”我就问他:“棉袄与毛衣哪种好?他问:“羊毫、狼毫哪样好?”我反问:“皮鞋、球鞋谁更棒?”若问:“长锋、短锋怎样?”反问:“高跟鞋与平底鞋如何?”其实艺术与生活道理上也差不了太多。至于问:《兰亭序》是否是天下第一行书?则反问:《世上只有妈妈好》可当真?依我看:下雨知道往家跑的人,都不必在此类问题上纠缠。艺术不是简单算术,都有标准答案,而常识更不是学问,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个不断发现,不断感受,不断思考,不断觉悟的过程。

许多人爱把作品比作自家的孩子,我虽然常挑剔别人孩子的缺点,却也不觉得自家的孩子就长成了人样儿,这样平添了不少打造自家孩子的动力,或许还是个优点。

平心而论,二十多年的读读写写,弄成现在的模样,实在不算高明。真正显示的是一种专一和执着,正是这样的精神,感染了家人、师长、朋友,因此得到太多的理解、支持与帮助,还感染了许多比我更年轻的人,纷纷捧起书、拿起笔、远离喧闹......

还是我老婆讲得好:“你哪天死,都不会觉得冤”或许她也能感到,我所从事的这些“劳动”经常使我处在幸福之中。

一天,刚当上中队长的孩子对我说:“爸,听别人说,你都当上书法家了!”“想当呢,但还没当上。”我答道。“那你什么才能当上?”孩子又问。“你没见老爸每天都学习到深夜?就这么着,等学到你爷爷那个年纪的时候,差不多就有可能当上了。”“哦,有这么难当呵!”

安徽淮南市方斌

二00六年六月

方斌老兄---韦斯琴

称方斌为老兄,一是因为方斌兄和我算是老朋友了,二是因为方斌兄的生活态式通常比他的实际年龄显得更老沉,三是因为方斌兄偶尔会以兄长的架式于文于书皆给我一些冷眼旁观者善意的忠告。

其实,认识方斌兄是2000年,省青年书协评选首届“十佳”青年书家,当时我们都入围,之前,我大约属于只埋头写字的人,对世事人情关心甚少。那一次,“十佳”办了个联展,至今仍有印象的是看方兄临摹了一幅倪云林的小楷,写得稍弱,用笔不够精致,但气息挺好!

几年之后,再见到方斌兄时,他已开始写书谱,写晋人,写得很硬朗、很痛快,让我吃了一惊。再之后,便是“高恒杯”时,我们安徽的几位书家去领奖,并前往义乌看望李章庸先生。

李章庸先生富收藏,且于印石更为偏爱,而方斌兄年少时便爱“琢磨”石头,善制印,于是章庸先生几乎取出所有“石宝贝”让方斌辩识,方兄也几乎无一出错地说出石头的产地及名称,而许多产地和名称,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大开眼界。

其实,做艺术和做人是同一种道,诚为上,厚积而薄发也.后来,我零星地知道,方斌兄对茶、对种花木都颇为考究,且有一群忘年交的朋友,难怪我一直觉得他的生存态势以及对事物的看法比同龄人更冷静,更透彻,甚至有些自嘲式的幽默。

这一类型的男人,像一口古井,最初走过的人不大会在意,但若有一天,你回过头来绕井走一圈,便会发现那幽深处的清凉,很逼人,也很清心。

这样的老兄多几位,是人生的财富!

韦斯琴

2007.06

意 象 方 斌 半 蘆

方斌学书近三十载,已登堂居正,铅华蕴沉。遑论其艺,恐落俗于干湿浓淡或章法形神之定势。因而,评价方斌书法应回归精神层面进行思考。

苏轼云:无意于佳乃佳。与方斌论及书道,其总是去留无意现云舒云卷。即无论作品参赛也好,获奖也罢,成功如何,或废纸一堆,总是不显偏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缘由心法,顺其自然。其所以成功实则长期修为,正本清源,暗合了书道源本。

方斌属雄性超强之人。刚性外放,却耐住寂寞,内省出尘,潜心数年,游历于传统书学千山万壑,无语独立,隐显禅幽。其书法极聚磅薄之度,大域之象。观之,佳境层叠,有气韵沉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震撼。又有暮归山寺,月到天心之妙。作品神采丰腴,沉稳有度,凸显曲线之华美、宏伟精深之气象,令人折服。

自古至今,书家德之高下,品居几何,对书法创作及书家评价尤为重要。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释疑:“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不幸的是,现代书学常有伪论,论及德品多从佛学轮回或前世修为,夜观星象,空腹打坐,闭阴收阳,卖弄玄虚,甚至杜绝房中之事。更有甚者,不思善上,蝇营狗苟,以书学为幌,混迹江湖。明明满眼蝇头小噱,却故做深沉,糊愚世人。可怕的是,尔等孽人如今竟常混淆视听,浑浊当代书界,想来真是一身冷汗。

无俗媚象,弃江湖味,绝阴糜诡异之乱。方斌书法似乎永远给人一种古雅、悠和、飘逸、峻朗之气。传达一种雍正、大度、饱满、浑圆之格。字如其人,字品乃人品,方斌是得道的。

我想方斌应对书法做过深度思考。其援楷入行书写的范仲淹《岳阳楼记》联句“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通篇气宇轩昂,格调高远,气韵沉雄,法度庄严,凛然有拒敌千里之雄浑霸气。系列作品如董其昌《画禅室禅说》、《唐朝叙书录》、《倪云林诗五首》、司空图《诗品》选、刘勰《文心雕龙》篇等。无不感法书瞬间兴致奔放,笔势开阔,酣畅迅捷,豪峻利落。每每读及都有心神美悦,时空恍惚幻象之感。即,我只是把方斌书法当作了审美的质介,更多的是他的书法能引领我透过章法,线条,飞韵、布局、节奏,穿透时空,遁入与古人先贤对话的臆境。此惬意快感是读方斌书法的最大享受,也是我对方斌书法数年长看常新,审视不倦的原因之一。这种书法美学上的高度,以及审美过程独特的愉悦,我还不能完全从语言上概括。

方斌书法并非无暇。某些略凸的刚性需淡淡隐匿,法度气象有待深度净滤、内敛。其书道和书学迁徙跋涉中理性的冷峻,能否耐住寂寞,甚至一生的孤独,都需不断检验。当然,这与方斌书法的整体内美价值和审美取向来说,可能有点吹毛求疵了。方斌是有自省能力的人,心中应自有答案。

我发觉方斌的性格与以前相比好象有了一些柔性,此变化似乎蕴含着什么。

丁亥端月于半蘆堂灯下

祀三公山写意

3.jpg(321.9 KB, 下载次数: 125)



3.0.jpg(165.39 KB, 下载次数: 115)



临王氏一门帖

59.jpg(201.49 KB, 下载次数: 121)



临王氏一门帖

60.jpg(201.45 KB, 下载次数: 116)



61.jpg(186.35 KB, 下载次数: 115)



临王氏一门帖

62.jpg(181.65 KB, 下载次数: 110)



65.jpg(176.09 KB, 下载次数: 119)



63.jpg(221.76 KB, 下载次数: 102)



本文标题: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马士达书法篆刻展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028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