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口译理论概述-钢水:钢水-概述,钢水-原理

发布时间:2018-04-18 所属栏目:心理学概述论文

一 : 钢水:钢水-概述,钢水-原理

钢水,就是液体状态的钢。一般都能铸成钢锭,或直接浇铸成铸件。

钢水_钢水 -概述

液体状态的钢。

钢水_钢水 -原理

钢水一般都能铸成钢锭,也可以直接浇铸成铸件。

二 : 色温:色温-概述,色温-原理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色温是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一般用Tc表示。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绝对黑体的辐射和光源在可见区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来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

色温_色温 -概述


基本定义

色温:色温-概述,色温-原理_色温
色温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一般用Tc表示。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6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色温究竟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七种色光的光谱叠加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显示器指标


色温(ColorTemperature)是高档显示器1个性能指标。我们知道,光源发光时会产生一组光谱,用1个纯黑体产生出同样的光谱时所需要达到的某一温度,这个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15英寸以上数控显示器肯定带有色温调节功能,通过该功能(一般有9300K、6500K、5000K3个选择)可以使显示器的色彩能够满足高标准工作要求。高档产品中有些还支持色温线性调整功能。

光源颜色



光源的颜色常用色温这一概念来表示。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不同,光的颜色各不相同,黑体呈现由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渐变过程。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看起来与黑体在某1个温度下所发射的光颜色相同时,黑体的这个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份则越多,而红色的成份则越少。例如,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表示为2700K,而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表示方法则是6000K。
某些放电光源,它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各种温度下所发射的光颜色都不完全相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用“相关色温”的概念。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发射的光的颜色最接近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
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带来的感觉也不相同:
<3300K
温暖(带红的白色)
稳重、温暖
3000-5000K
中间(白色)
爽快
>5000K
清凉型(带蓝的白色)

色温与亮度:高色温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则给人们有1种阴冷的气氛;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们有1种闷热感觉。光色的对比:在同一空间使用2种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对比将会出现层次效果,光色对比大时,在获得亮度层次的同时,又可获得光色的层次。

色温_色温 -原理


色温:色温-概述,色温-原理_色温
滤光镜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产生辐射最大强度的波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时,就会变成暗红色(某红色波长的辐射强度最大),达到1050一1150℃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温度相对应的。色温通常用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对应表示物体在特定温度辐射时最大波长的颜色。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颜色实际上是1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色温_色温 -作用



(在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8000K(黄昏)~17000K(中午)),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说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感觉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
上述说法是1种很常见的误解。地球上不同人种、不同种族的正常人,对颜色的感受是一样的,不要以为地区或者虹膜颜色不同。看到的颜色就会有差异。试想在美国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种族,如果大家对同1种颜色的感知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从来就没听说过电影、电视节目、杂志会接到不同人种所投诉的不同偏色呢?由此反过来也证明了,所有人看到的颜色应该都是一样的(色盲除外)。详见《VideoDemystified》和《D65,你不知道的正确彩色世界》。

色温_色温 -用例



摄影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400K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色温:色温-概述,色温-原理_色温
光圈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www.61k.com]到准确的颜色再现。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2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1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1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而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K的色温条件。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K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卷。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80滤光镜。如果当时不用TTL曝光表测光的话,须增加2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而当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85B滤光镜,需要增加2/3级光圈。
然而,市场上通用的滤光镜代号十分混乱,不易识别,并不是所有的制造厂商都用标准的代号和设计。因此,在众多的滤光镜中,选出1个合适的滤光镜是不容易的。为了把滤光镜分类的混乱状况系统化,使选择滤光镜的工作简化,加拿大摄影家施瓦茨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标定光源色温的新方法。

显示屏


色温:色温-概述,色温-原理_色温
色温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是如何界定的呢?因为在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在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使我们也会因此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

色温_色温 -定位



如何准确地进行色温定位?这就需要使用到“色温计”啦。一般情况下,正午10点至下午2点,晴朗无云的天空,在没有太阳直射光的情况下,标准日光大约在5200~5500K。新闻摄影灯的色温在3200K;一般钨丝灯、照相馆拍摄黑白照片使用的钨丝灯以及一般的普通灯泡光的色温大约在2800K;由于色温色温:色温-概述,色温-原理_色温
日光灯偏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扩印出来以后会感到色彩偏黄色。而一般日光灯的色温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灯下拍摄的相片会偏青色。这都是因为拍摄环境的色温与拍摄机器设定的色温不对造成的。一般在扩印机上可以进行调整。但如果拍摄现场有日光灯也有钨丝灯的情况,我们称为混合光源,这种片子很难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拍摄期间对色温的考量、设定以及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你是使用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都必须重视色温!

色温_色温 -选择



色温是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这是物理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综合复杂因素的1种感觉,也是因人而异的。色温在电视(发光体)或摄影(反光体)上是可以用人为的方式来改变的。
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欧美平时色温,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因此,我们会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就是色温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但是蓝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蓝6500K蓝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咱们中国人看了就是偏黄。色温:色温-概述,色温-原理_色温
色温

色温_色温 -效应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1个物理量。即把某个黑体加热到1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其单位用“K”表示。色温低的光偏黄,比如白炽灯、2800K左右,色温高的光偏蓝,比如紫光灯,9000K以上。一般认为,标准白色光色温为6500K,CRT所发出的白光约为5500K,所以稍微改变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就可以模拟出增减色温的效果,利用色温的原理实现的摄影、摄像、显示等设备的变化的过程称为色温效应。

色温_色温 -平衡



在影视镜头的拍摄中,常用2种以上光源照明,一般情况下都要求其色温相一致。在外景或实景拍摄中,在以日光照明为主的情况下,常用如灯光作辅肋光,如果用低色温灯具(3200k)就要向日光(5600k)的色温调整,其常用的方法是用升高色温的灯光纸或直接用高色温灯,也有时特意用2种色温的灯光分别照明同一景物,不进行平衡,以取得冷暖相间的照明效果。光源与彩色胶片、摄象机之间的色温协调关系。日光片只能在5600k色温条件下拍摄;灯光片只能在3200k色温条件下拍摄。摄像在日光下拍摄加5600k滤色镜,在3200k灯光下拍摄加3200k的滤色镜。

色温_色温 -光谱图



几种色温的荧光灯光谱图
由左至右分别为2700K,4000k,6500k3种荧光灯的光谱。色温越高,蓝光区域所占比重越大。

三 : 皱纹:皱纹-概述,皱纹-机理

皱纹是皮肤老化的结果,是皮肤缺乏水分、表面脂肪减少、弹性下降的结果。皱纹直接影响面部的容貌,尤其是眼角的鱼尾纹最能表现一个人的衰老。出现的顺序一般是前额、上下眼睑、眼外眦、耳前区、颊、颈部、下颏、口周。面部皱纹分为萎缩皱纹和肥大皱纹两种类型。萎缩皱纹是指出现在稀薄、易折裂和干燥皮肤上的皱纹,如眼部周围那些无数细小的皱纹;肥大皱纹是指出现在油性皮肤上的皱纹,数量不多,纹理密而深,如前额、唇周围、下颌处的皱纹皱纹形成的最新发现。

皱纹_皱纹 -概述

皱纹:皱纹-概述,皱纹-机理_皱纹
皱纹无论是皱纹、鱼尾纹、细纹、眼尾纹都是因为皮肤表皮层不均一的塌陷引起的。首先,皮肤是由三层结构构成:分别是表皮层、真皮层、皮下脂肪,真皮层包含了胶原蛋白、弹力蛋白、和其他纤维构成了支撑皮肤的骨架。也是这些元素使的皮肤显得光滑年轻,同样这些元素也易受到UVA、UVB以及臭氧或其他氧化因素的损伤。其中UVA这种长波紫外线(380-420nm)可深达真皮和皮下组织层面,而UVB这种短波紫外线可达表皮层,臭氧一般只能穿过角质层。皮肤抗皱科学家指出:25岁左右眼角可能出现浅小皱纹、眼袋等;三十岁左右额部皱纹加深增多、外眼角出现鱼尾纹上下睑皮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纹;四十岁则出现鼻唇沟加深,口角出现细小皱纹,颈部皱纹也跟着显现出来;五十岁则眼袋加深并出现下睑纹,上下唇也出现皱纹;到六十岁则全颜面弹力下降颜面皱纹加深。

皱纹_皱纹 -机理

皱纹:皱纹-概述,皱纹-机理_皱纹
皱纹随着人的年龄增长,皮肤细胞的分化会越来越慢,真皮渐渐变薄,真皮下的脂肪细胞开始萎缩,皮肤组织变得越来越松弛。等到皮肤失去弹性时,遭受挤压后就不再复原,从而形成皮肤下垂、产生皱纹。
地心引力和皮肌的不断重复运动牵动着2种纤维: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前者维持着皮肤的韧性,后者则保证着皮肤的柔软。在表皮的下面还有一层肉眼看不见的真皮,它和表皮一样重要,是表皮的基础和营养源。
在真皮层中,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消亡。一般来说,酶会将那些最衰老的纤维破坏掉,与此同时,纤维母细胞又会制造出新的纤维来代替它们。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陈代谢会出现问题,人上了年纪以后,真皮母细胞对抗酶的破坏力的能力减弱了,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数量和质量也随之下降,表皮和真皮的交界面也开始衰退松散。另外,表皮和真皮会越来越倾向于互相分离,有的时候甚至会完全分裂。随后,表皮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向下滑动。于是颈部、眼眶周围和其他一些部位的皮肤就开始慢慢地出现皱纹。这种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即使“神奇的”润肤霜也只能通过使皮肤表面的细胞膨胀而将皱纹暂时掩盖。
延缓皱纹的出现,最关键的是,要经常微笑而不要愁眉苦脸。

皱纹_皱纹 -分类

皱纹:皱纹-概述,皱纹-机理_皱纹
皱纹1、体位性皱纹
如颈部的皱纹,为了颈部能自由活动,此处的皮肤会较为充裕、自然形成一些皱纹,甚至刚出生就有。早期的体位性皱纹不表示老化,只有逐渐加深、加重的皱纹才是皮肤老化的象征。
2、动力性皱纹
动力性皱纹是表情肌长期收缩的结果,主要表现在额肌的抬眉纹、皱眉肌的眉间纹、眼轮匝肌的鱼尾纹、口轮匝肌的口角纹和唇部竖纹、颧大肌和上唇方肌的颊部斜纹等。
3、重力性皱纹
四十岁以后,由于皮肤、肌肉的松弛,在重力作用下,会逐渐下垂、局部折叠,形成重力性皱纹。常见的如眼袋、老年(老年食品)性上睑皮肤松垂、双下颌等。1)眼睑部位:多见于上睑外1/3处。由于重力关系,在上睑可随着眼皮和皮肤轮匝肌的逐渐松弛而发生皮肤下垂,下睑有时亦会逐渐下垂,同时还会由于眶隔脂肪从隔膜疝出而形成“眼泡”。
2)面部:此类皱纹多发生于面下部,由于睑下脂肪垫的脂肪减少,睑颊部皮肤变得松弛,从而出现皱纹。
3)颌部:此类皱纹多发生于颌下部,由于皮下脂肪减少,下颌皮肤松弛形成“垂下颌”。
4)颈部:颈部的体位性皱纹发生在中年以后,由于皮下组织逐渐萎缩减少,皮肤松弛,加上重力作用而加多加深,特别在颈前部,常会在两侧颈阔肌的颈中缘形成两条下垂的皮肤皱纹。

皱纹_皱纹 -原因

皱纹:皱纹-概述,皱纹-机理_皱纹
皱纹(1)体内及皮肤水分不足
我们知道皮肤的最外层为角质层,角质层可以从体内供给水分,也可以从体外吸收水分,使皮肤保持适度的水分含量。
一般来说,皮肤含水量在10~20%最合适,若低于10%,皮肤呈干燥状态,即显得粗糙松弛,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皱纹。
(2)精神因素
经常闷闷不乐,急躁,孤僻,常常在面部表现出愁苦、紧张、拘谨的表情,这种表情牵动表情肌而产生纵向或横向的皱纹,使人逐渐出现衰老现象。
(3)长期睡眠不足
经常睡眠不足,会使皮肤的调节功能受损,致使容颜憔悴,容易衰老起皱。
(4)过度曝晒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和皮肤衰老的真正元凶——紫外线光照引起的光老化有关。过度曝晒可以造成皮肤损伤,使面部、颈部、手部的皮肤变干、变薄、失去弹性,使弹力纤维和胶质纤维失去正常的功能,皮肤逐渐变松起皱。(5)营养状况
如果身体营养状况好,皮肤的营养供应充足,皮下组织丰满,皱纹就出现的晚;如营养状况不佳,致使皮肤肌肉组织营养不良,引起皮肤粗糙和松弛,容易产主皱纹。
(6)洗脸水温度过高
洗脸水以3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最合适,如果水温太高,皮肤的皮脂和水分会被热气所吸收,而使皮肤干燥,日久天长逐渐在脸部产生皱纹。
(7)化妆品使用不当
使用不适当的化妆品会破坏皮肤的质地,过多的扑粉也会使面部出现细密的小皱纹。
(8)过度吸烟、饮酒
长期过度吸烟、饮酒会加速皮肤的老化、从而过早产生皱纹,使人显得苍老憔悴。
吃盐太多易长皱纹
据法国美容师解释,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因为住在海边的人平时摄入的盐量较多,所以皮肤很容易长出皱纹,自然影响美观。而山区的人较减少进食盐,皮肤往往光滑细腻。

皱纹_皱纹 -方法

(www.61k.com]按摩方法

1. 选择容易推摩、滋润度高的乳霜、冷霜或专用按摩霜、按摩油。
2. 放松身心,用指腹轻轻地按压肌肤进行按摩。
3. 像画大螺旋般地按摩双颊,朝太阳穴方位向上提升肌肤。
4. 由额头的中心向外侧画螺旋般的提升肌肤,指压太阳穴。
5. 嘴部周围的肌肤沿着唇部下方朝向两颊,以中指由中心向外侧滑去,轻轻按压嘴角。
6. 沿着下眼睑,以中指由内眼角向眼尾滑去,用力要轻缓,轻轻提升肌肤。
7. 以上各个部位的按摩重复三次。

颈部保养

皱纹:皱纹-概述,皱纹-机理_皱纹
颈部保养a.颈部皮肤保养的重要性1.颈部皮脂和汗腺的数量只有面部的1/3,油脂分泌较少,平时活动较为频繁,难以保持水分,所以极易干燥,产生皱纹。不仅如此,颈部经常包裹在衣服里,更容易失水、干燥。化纤衣物的静电还容易使颈部皮肤起鸡皮疙瘩,皮肤松弛,皱纹增多。
2.颈部皮肤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减轻皮肤皱纹、保湿、增强皮肤弹性、加速血液循环。
3.颈部衰老,将直接影响胸部曲线。
b.美容院操作程序与方法
(1)清洁皮肤 (2)调理补水 (3)根据顾客皮肤状况去角质 (4)热敷:温水中加入2~3滴玫瑰精油
(5)按摩:以轻揉的安抚法为主 (6)敷膜 (7)调理补水 (8)涂抹美颈霜
c.按摩用柔和按摩乳或精油按摩
1.双手四指在颈中心向两侧交替打圈。
2.两拇指在颈侧打圈。
3.四指交替从大椎向风府拉抹。
4.指压天突穴,顺时针、逆时针各8圈。
5.先左后右,沿翳风向缺盆抹3~5遍。
6.四指并拢轻压甲状腺,再轻敲。
7.双手搓热捂颈部。
8.安抚整个颈部。

8步按摩

第1步:力压明净额

额头是最易出现皱纹的部位。按摩时先由下往上,然后由内侧向外侧,最后手指由发际滑至太阳穴,用力按压太阳穴的美容点。按压此点时一般会感到轻微的疼痛,可据此寻找它。

第二步:轻抚盈盈目

眼睛周围的皮肤最容易出现皱纹和水肿,而且此处

的皮肤一旦松弛,就很难恢复原来的状态。

眼睛周围小皱纹的预防:用中指的指肚沿下眼睑的内侧向外侧,稍微用力进行滑动按摩,返回时在肌肤上轻轻地滑动,这样反复做3次。上眼睑亦是同样要领。

眼角周围小皱纹的预防:从外眼角向太阳穴方向,左右同时按压10回,按压时向斜上方提一提。

第3步:逆揉尖尖鼻

鼻子与两眼之间是最容易产生横皱纹的部位。为了伸展鼻梁,按摩时要由下往上进行,最后以手指夹住鼻子两侧,做压迫动作。还有,一定要下决心改掉皱鼻子的坏习惯哦!

第4步:圈划桃花颊

皱纹:皱纹-概述,皱纹-机理_皱纹
皱纹将手指由下往上如画圆般移动。首先按摩下颌到耳下的部分,然后由嘴角到耳中央,接下来是鼻的周围到太阳穴,然后再依次按摩脸颊的下方,即眼睛正下方3厘米处、鼻子两侧1厘米处及下颌部分。

第5步:笑翘樱桃唇

由于经常咀嚼、说话、大笑,所以嘴角也是容易干燥、产生皱纹的部位,必须时时注意预防嘴角下垂。

按摩时做上抬嘴角的动作,以中指按压人中部位,其他手指垂下来按压嘴角两侧及下颌外侧。

第6步:柔按清秀颌

脸型同样是年龄的外在表现,要紧缩下颌,预防双下巴的出现。

下颌处的按摩方法是:以手掌反复做揉搓上抬的动作,最后用中指轻轻按压耳朵下方后停止。此处有下颌神经,千万不可施力过重。

第7步:轻搓天鹅颈

颈部往往是自己不易觉察到、而别人却能一目了然的部位。颈部的皮肤很薄,活动次数又多,且经常受到衣服的摩擦,所以很易产生皱纹或泛黑等老化现象,所以平日应多加保养。常在颈部擦上化妆水及乳液,同时顺着肌纹按摩。 颈部的按摩用全部手指,由下往上揉搓。注意,颈部两侧有颈动脉,按压时力量要轻。这样不仅可以预防皱纹的产生,还可改善头部及肩部的血液循环呢!

第8步:干洗玉狐面

用两手掌向颌部用力干洗脸20次,每天最少做2遍。这个办法能有效地预防皱纹的过早出现,对已经形成的皱纹,也能让它变浅、变小。伊能静、张曼玉都是有名的狐面美人,如果你按照这个办法坚持下去,也能拥有一张光洁妩媚的狐狸脸。

除眼部皱纹

1.冰电波拉皮
可穿透皮肤约4毫米左右,当局部温度升高时,可以激活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从而增加皮肤弹性,去除眼部皱纹,同时冰电波拉皮的冷却系统又可保证肌肤的表皮不受损伤,因此更加安全有效。
2.韩式微创除皱
这是近年来在我国最热门的整形美容项目之一,与传统的开刀手术相比,韩式微创除皱不开刀、损伤轻、痛苦小、不住院,韩式微创除皱使面部皮肤收紧、上提,效果更明显。
3.自体细胞除皱
这种去眼部皱纹的方法无排斥无副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皮肤的质地,手术效果能保持8年之久,而且对皱纹有预防的作用,起到延缓面部衰老的作用。
4.按摩去皱
这种去皱方法,通过日常对眼部周围肌肤的按摩,来起到紧致皮肤,去除皱纹的效果。

植物精油

精油可以说是植物的灵魂,它萃取自植物的花、叶、根、籽、皮、果、茎等部位。各种植物所能萃取出的精油量,是根据植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玫瑰花苞只含有极少可被萃取的部分,通常约100朵玫瑰花才能萃取出一滴玫瑰精油,可见其珍贵;还有类似于阿甘油、橄榄油等天然植物精油,因其高含量的维E,不饱和脂肪酸和其它的稀有化学成份,让其在祛皱抗衰老方面有很强的功效。精油护肤与任何护肤品不同的是,在保养肌肤的同时,还有调理身心的作用。因此精油香熏护理现在越来越盛行,人们通过按摩、浸泡、蒸熏,使得精油的细小分子快速融进皮肤以达到清热解毒、除皱嫩肤、祛除眼袋、祛除黑眼圈、祛斑美白、清洁皮肤,控制油分,促进受损组织再生恢复等等的目的。

皱纹_皱纹 -手术

简单方法

(1)到正规的整形、美容外科机构去做;(2)了解主刀者是否经过较长时间、规范的整形美容外科技术训练;(3)向医生了解咨询关于除皱手术技术的知识。
值得提出的是,虽然有了较先进的除皱技术,并不意味着术后就可以达到“返老还童”的境地。除皱术后,绝不能达到犹如重险术、隆鼻术、隆胸术后的那些明确的效果,即单眼皮变成双眼皮。塌鼻梁变成、高俏的鼻子,扁平胸成了丰满圆隆的酥胸。更何况,现代除皱术对某些部位也是收效甚微甚至无效,如鼻唇沟、口唇周纵纹(可通过其它方法改善)。因此请注意防止由原来的不知变成苛求、埋怨的倾向。

不良后果

瘢痕性秃发
除皱术切口一般都会选择在头发区域内,以隐蔽切口。但是在手术中过分提紧皮肤,切除头皮量过多,缝合后会造成切口张力过大,这本身就会造成愈合后过宽的瘢痕,形成秃发区。再者,张力过大,会造成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形成局部的感染,这样会加重瘢痕,加宽秃发区。前述的那位女教师就是这种情况,一旦形成了瘢痕性秃发,只有等待3-六个月后,待瘢痕软化,将其切除。
颜面不对称
这完全是由于医生缺乏经验和缺乏美容整形专业训练所造成。由于定点不精确,术中组织的悬吊高低及皮肤的切量不等,造成体表器官位置高低不同,及皮肤松紧度不同,例如,眉毛一高一低;眼角一上一下;耳垂不在1个平面上等等,前述的那位靳先生,就是这种情况。形成这种情况,也只好再次手术矫正。
面神经的损伤
这是除皱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剧烈变异造成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是比较困难的,通过神经吻合,可以治疗,但效果不甚满意。当然神经不完全性损伤可通过自身的修复,可能会恢复正常。
感觉障碍
面部除皱术要在面部皮下进行广泛剥离,表浅的感觉神经就会被破坏,感觉的麻痹及异常感觉就会随之而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通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时间几周至几个月,均可正常。但是,有经验的医师,可避免大的感觉神经的损伤。这样可大大减少感觉障碍的时间。
表情不自然
除皱术由于有广泛的皮下剥离,造成皮肤与表情肌肉的分离。术后在与表情肌肉重新愈合的过程中,部分人会造成表情的不自然,往往是表情的呆滞,如同“玻璃”面容,有人称为“难以理解”的面容,特别是下面部除皱为甚。这是1个必然的过程,一般在1个月左右可恢复正常。
除皱术后还有如血肿、感染、面部瘢痕形成等诸多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再加以受术者的配合,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皱纹_皱纹 -预防

1、皱纹一般是由表情纹开始的,这是由于当我们做出种种表情时会拉扯到面部肌肉。不要养成不良的习惯,如经常皱眉,大笑等。
2、形成皱纹最常见的原因是皮肤干燥,除了要根据天气转变而使用合适的润肤品外,每星期还可以做两三次水分面膜。
3、每天洁面后用冷水拍打面部,可增进面部血液循环,令皮肤收缩后扩张,从而加强皮肤的弹性。
4、吸烟时吸入的一氧化碳会与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减慢血液循环,令皱纹提早出现,所以戒烟是必须的。
5、摄取过多盐分会令肌体机能提前老化,减少盐分摄取可预皱纹。
6、使用含维他命A和E等成分的眼霜,并给予眼部充分的休息,都能有效预防鱼尾纹过早出现
7、俯睡令面部肌肉受压,增加出现皱纹的机会。不要使用太高的枕头,以免颈部长时间屈曲,产生颈纹。
8、如经常逗留在空调房,应在冷暖气的出风位置放置一杯水,使房内空气不至于过分干燥。
9、每天用杏仁油按摩嘴唇和嘴唇附近的皮肤,可预防唇纹。
10、要避免颈部成为衰老的证据,可于清洁颈部以后,涂上比面霜更为滋润的颈霜。

皱纹_皱纹 -食物

祛皱饮食

皱纹:皱纹-概述,皱纹-机理_皱纹
祛皱饮食1、橘子
将桔子连皮捣烂,浸入酒精,加以适量蜜糖,放一星期后取出使用,有润滑皮肤及去除皱纹的功效。
2、香蕉
香蕉捣烂后,加半汤匙橄榄油,搅拦均匀、搅细,涂在脸上有利于去皱。
4、西瓜
西瓜皮用清水洗净后擦面,然后用清水冲洗净,可以使皮肤清爽润滑。
5、黑枸杞:汇然优
每天喝黑枸杞泡水,防止皮肤皱纹的提早生。

美容偏方

米饭团去皱

皱纹:皱纹-概述,皱纹-机理_皱纹
米饭团去皱当家中香喷喷的米饭做好之后,挑些比较软的、温热又不会太烫的米饭揉成团,放在面部轻揉,把皮肤毛孔内的油脂,污物吸出,知道米饭团变得油腻污黑,然后用清水洗掉,这样可使皮肤呼吸通畅,减少皱纹。

鸡骨去皱

皮肤真皮组织的绝大部分是由具弹力的纤维所构成,皮肤缺少了它就失去了弹性,皱纹也就聚拢起来。鸡皮及鸡的软骨中含大量的硫酸软骨素,它是弹性纤维中最重要的成份。把吃剩的鸡骨头洗净,和鸡皮放在一起煲汤,不仅营养丰富,常喝还能消除皱纹,使肌肤细腻。

猪蹄去皱

用老母猪蹄数只(若找不到可用一般猪蹄),洗净后煮成膏状,晚上睡觉时涂于脸部,第二天早晨再洗干净,坚持半个月会有明显的去皱效果。

水果、蔬菜去皱

丝瓜,香蕉、橘子、西瓜皮、西红柿、草莓等瓜果蔬菜对皮肤有最自然的滋润,去皱效果,又可制成面膜敷面,能使脸面光洁,皱纹舒展。

啤酒去皱

啤酒酒精含量少,所含鞣酸、苦味酸有刺激食欲、帮助消化及清热的作用。啤酒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糖和蛋白质。适量引用啤酒、可增强体质,减少面部皱纹。

茶叶去皱

茶叶含有400多种丰富的化学成份,其中主要有茶,酚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果胶等,是天然的健美饮料,除增进健康外,还能保持皮肤光洁,延缓面部皱纹的出现及减少皱纹,还可防止多种皮肤病,但要注意不适合饮浓茶。

咀嚼去皱

每天咀嚼口香糖5~20分钟,可使面部皱纹减少,面色红润。这是因为咀嚼能运动面部肌肉,改变面部血液循环,增强面部细胞的代谢功能。

食谱介绍

灵芝鹌鹑蛋汤
材料:鹌鹑蛋十二个,灵芝60克,红枣十二个。
做法:
1将灵芝洗净,切成细块;红枣(去核)洗净;鹌鹑蛋煮熟,去壳。
2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至灵芝出味,加白糖适量,再煲沸即成。
功效:具有补血益精、悦色减皱功效。
杏仁牛奶芝麻糊
材料:杏仁150克,核桃仁75克,白芝麻、糯米各100克(糯米先用温水浸泡30分钟),黑芝麻200克,淡奶250克,冰糖60克,水适量,枸杞子、果料适量。
做法:先将芝麻炒至微香,与上述原料一起捣烂糊状,用纱布滤汁,将冰糖与水煮沸,再倒入糊中拌匀,撒上枸杞了、果料,文火煮沸。
吃法:冷却后食用,每日早晚各100克。具有润肤养颜、延缓皮肤衰老及抗皱祛皱功效。

四 : 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概述,二次创业-二次创业理论

在微观企业层次上,二次创业就是用知识运营带动资本运营,用资本运营带动资产运营,用资产运营带动产品运营,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品更新换代。在宏观产业层面上,二次创业就是使知识产业成为其他产业的龙头产业。二次创业的微观方式是宏观方式的内涵,宏观方式是微观方式的外延展开。作为项目的知识运营,是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知识运营的能动的先导部分。作为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是上述二次创业一般规律在民营企业中的具体运用。二次创业的实质,是使第五次产业革命形成的信息产业、第六次产业革命形成的知识产业同传统产业之间从分离走向以知识产业为中心的统一。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概述

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概述,二次创业-二次创业理论_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二次创业”不是可以随便定义的。随便定义的、到处可见的“二次创业”的口号,只是1个名词。作为概念,“二次创业”有着深刻的、丰富的、科学的内涵。必须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揭示其内涵,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位,使其由名词转变为概念。二次创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知识产业是龙头,知识运营是二次创业的核心。知识运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知识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渗透和整合,使知识在生产系统中占主导,使知识产业成为其他产业的先导与主导,使人类由一次创业转变为二次创业,使人类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在微观企业层次上,二次创业就是用知识运营带动资本运营,用资本运营带动资产运营,用资产运营带动产品运营,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品更新换代。在宏观产业层面上,二次创业就是使知识产业成为其他产业的龙头产业。因此,上述二次创业的微观方式是宏观方式的内涵,宏观方式是微观方式的外延展开。作为项目的知识运营,是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知识运营的能动的先导部分。作为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是上述二次创业一般规律在民营企业中的具体运用。二次创业的实质,是使第五次产业革命形成的信息产业、第六次产业革命形成的知识产业同传统产业之间从分离走向以知识产业为中心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使传统产业中的知识、或知识在传统产业中在质和量2个方面由从属转为主导。只有知识产业的龙头化,才不但使新的知识产业同传统产业走向统一,而且使传统产业走向统一。知识是传统产业统一的桥梁和纽带。而只有知识产业龙头化,才使这种桥梁和纽带现实地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领域中,使它们各自得以升华和超越。这是人类创业史的否定之否定:人类“产业”未分状态→各个产业的分离→各个产业的重新统一。对于工业上落后的国家来讲,这种统一使它们可能不再重复那些污染工业、高耗能工业和剥削性经济,借助知识文明尽快直接达到工业文明的繁荣,使之后来居上——既保持回归自然的特色,又享受工业文明。这就是世界大同——人类重新走向统一,只不过是以人为中心同社会和自然的统一。(以上内容摘自:陈世清《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理论

用创业过程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创立。

第一次创业——生存创业:

以实物和能源为生产的主要要素,人类生活水平只是求生存;这种求生存的生活方式,以实物和能源的大量不可再生性的开采和利用为前提。人类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六次产业革命: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工业、信息业、知识业。六次产业革命的过程说明了1个铁的历史规律:人类必然自发地从认识和利用物质资源开始,然后及于能量,再及于信息,最后从信息中提升和利用知识。因为,人类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实践过程。这种以实物和能源为生产的主要要素,决定了人类生活水平只是求生存;而这种求生存的生活方式,必然以实物和能源的大量不可再生性的开采和利用为前提。这就造成了原始社会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同人的统一、奴隶和封建社会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同人的分裂、资本主义社会以人为中心同社会和自然的分裂。

第二次创业——生态创业:

对自然资源作内涵的有效开发,解决的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生产中的主导要素,人们才能逐步以最少的实物和能量的资源就能求生存。这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是求生存而是求生态——可持续发展。如果说,第一次创业,解决的是人类当前的生存问题,必然要对自然资源作掠夺式的“经营”,这时自然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第二次创业解决的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要和自然和平共处,要求对自然资源作内涵的有效开发,这时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等知识的其他方面也就同时成了第一生产力。生态创业、可持续发展,是二次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次创业,是由低层的经营活动向高层的经营活动转移,第二次创业是用高层的经营活动统驭低层的经营活动。二次创业,就是以知识产业为龙头,以对人类第一次创业的成果——传统产业——按生态原则重塑改造为途径,以人与环境的协同为基础,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的理论基础:五度空间理论

传统物理学的空间概念,就是立体三维空间。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可以相互转化,时间是空间的另1种方式,因而传统的三维空间加上一维时间,成了四维空间。根据系统论,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这个层次不仅是传统物理三维空间中的高度,或可用感官把握的不同的物理层面,而且狭义上指事物的不同深度的本质。它虽然只有通过人的抽象思维来把握,然而却是外界事物的客观存在。同时,这种不同层次的本质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成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成为人们感官可以把握的新的物理三维空间。因此,四维空间还应加上层次一维,任何真正的系统都是五度空间。这五度空间的任何一维都可以和其他四维相互转化。作为事物本质的反映的人的意识空间或心理空间,本质上就属于这五度空间中的第五度空间——层次空间,而且是高层次的层次空间(意识本身又分成不同的层次,哲学思维的空间是最高层次的层次空间)。它同物质世界的相互转化,是五度空间相互转化的具体表现。人类二次创业理论,突出了人在“社会——自然”统一系统五度空间中的主体地位,用人的主体性重新定位整合人所活动于其中的一切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符合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知识运营学的五度空间方法,就是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以人类二次创业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为指导,以主体性和科学性相统一为原则,吸收心理学以及近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科学成果,建立起来的科学、规范、全新的经济研究和建立经济学体系的方法。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知识运营是二次创业的核心

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概述,二次创业-二次创业理论_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知识产业是龙头,知识运营是二次创业的核心。知识运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知识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渗透和整合,使知识在生产系统中占主导,使知识产业成为其他产业的先导与主导,使人类由一次创业转变为二次创业,使人类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作为项目的知识运营,是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知识运营的能动的先导部分。在微观企业层次上,知识运营就是用知识运营带动资本运营,用资本运营带动资产运营,用资产运营带动产品运营,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品更新换代。在宏观产业层面上,知识运营就是使知识产业成为其他产业的龙头产业。因此,上述知识运营的微观方式是宏观方式的内涵,宏观方式是微观方式的外延展开。知识经济并非通常所理解的,仅仅指知识的商品化、产业化。正好像工业化并没有也不可能代替和取消农业一样,知识产业化也不能代替和取消传统产业。知识经济的生命力,不仅在于知识的产业化,更重要的,在于知识产业的主导化和龙头化——用知识和知识产业来统驭和改造传统产业。二次创业的实质,是使第五次产业革命形成的信息产业、第六次产业革命形成的知识产业同传统产业之间从分离走向以知识产业为中心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使传统产业中的知识、或知识在传统产业中在质和量2个方面由从属转为主导。只有知识产业的龙头化,才不但使新的知识产业同传统产业走向统一,而且使传统产业走向统一。知识是传统产业统一的桥梁和纽带。而只有知识产业龙头化,才使这种桥梁和纽带现实地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领域中,使它们各自得以升华和超越。这是人类创业史的否定之否定:人类“产业”未分状态→各个产业的分离→各个产业的重新统一。对于工业上落后的国家来讲,这种统一使它们可能不再重复那些污染工业、高耗能工业和剥削性经济,借助知识文明尽快直接达到工业文明的繁荣,使之后来居上——既保持回归自然的特色,又享受工业文明。这就是世界大同——人类重新走向统一,只不过是以人为中心同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

知识运营,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运用市场手段和现代信息手段(主要为信息高速公路),开发知识这一精神资源,促使知识成为生产力要素的“整合器”、“粘合剂”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催化剂”,促使知识由潜在的生产力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素,由生产力中非主导要素转变为主导要素,从而带来社会效益和给运营者带来经济效益的高科技项目与经济增长方式。知识运营是人类迄今最高层次的项目、最新形态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经济与知识运营的最高形式是知识产业的龙头化。

知识运营是用先进的理论规范经济活动

以往的经济活动都是从经济实践活动中形成经验,再从经验上升为理论;而知识运营则一开始就是用最先进的理论指导经济活动。理论先行是知识运营的第一特征。知识运营的第二个特征是用科学规律规范经济活动。我们现在用得越来越频繁的诸如“规范经营”、“规范竞争”、“与国际惯例接轨”等字眼,其中的“规范”、“国际惯例”等都是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或人类长期经济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济活动的科学规律。这些规律虽然都以规则、法律等观念形式存在,然而却是客观规律的反映。知识运营就是帮助人们自觉地发现、制定、运用科学规律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活动的效益。

知识运营是企业“软件”的运营

企业“软件”有两层含义:①企业客观的关系,包括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要素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产品之间的关系;②企业主观的关系,即反映和处理企业客观关系的理论(含理念)、制度、管理。知识运营,就是通过建立科学、先进的企业的主观关系,来建立科学、先进的企业的客观关系,以取得企业最大限度的效益。

知识运营是智力运作方式的综合和升华

企业智力运作方式有3种:点子→策划→创造。这是知识运营从低级到高级、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实际上,点子、策划也都包含了创造,只是自发、肤浅、低层次的创造。创造就是通过质变,达到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量变达到质变,必须通过序(结构)变。知识运营就是通过对生产各要素的优化组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序变)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知识运营是自上而下的运营

人类以往的经济活动发展是从产品运营,上升到资产运营,尔后上升到资本运营,最后上升到知识运营;而知识经济时代,则是以知识运营带动资本运营,以资本运营带动资产运营,以资产运营带动产品运营。前者呈自下而上发展,后者呈自上而下提升。我们把前者称为人类经济活动的第一次创业,后者称为人类经济活动的第二次创业。

知识运营是经济的无投资增长

传统观点认为,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这是片面的。资本积累只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而内涵扩大再生产,靠的不是资本积累而是知识积累——知识运营。如果说,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大于增加几吨炸药释放的能量,那么,靠知识运营带来的企业的序变(理论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而产生的能量,也必然大于简单的投资增长而产生的能量。实际上,通过投资的量的增加也必须通过序变(结构的变化)才能达到经济总量的增长。知识运营是把这种序变自发上升为自觉,从而产生相对于投资增长的“无投资增长”效益。

知识运营是生产力互相转化的中介

知识运营促使现代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在把精神生产力转变为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也促使物质生产力转变为精神生产力,促使知识经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推动知识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创立者简单介绍

陈世清: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相结合、创立管理成功学与成功管理学的开山鼻祖。他拥有自己的哲学范式、经济学范式和中国人第1个自己原创的经济学体系、管理学体系、擅长跨学科研究而在学术上自成一家,曾出版《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等四十多部著作,并公开发表数十篇经济学、管理学、哲学论文,论文多次转载并多次获奖。他是纵深科学、五度空间理论、对称哲学、对称逻辑、对称经济学、再生经济学、和谐经济学、幸福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对称管理学、人类二次创业理论、知识运营学、创业经济学、名牌经济学、共有制理论等经济理论的创始人,致力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真正的经济学家。其创立的对称经济学被认为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是人类经济学范式的革命。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企业实践案例简单介绍

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概述,二次创业-二次创业理论_二次创业
创业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二次创业,在企业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的科学化,不断挖掘内部潜力,以求得进1步的发展。根据前面对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到:二次创业首先要解决的是抛弃过去的曾经使企业取得一次创业成功的做法,推陈出新,用新的管理模式替代旧的模式。进行二次创业的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关键是要告别过去凭借个人素质来赢得并把握机会的时代,重新建立起1个依靠企业整体素质来实现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这场变革对企业每个人来说都是1个脱胎换骨的过程。

二次创业一般是1种由企业领导者认识到,并发起的自上而下的企业变革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企业领导者要求企业成员的工作状态调整到当初创业之时的工作状态。此外,企业领导者一般会为自己企业制定1个宏伟的中期目标,并希望企业成员能像当初创业者从无到有那样,将企业建设的更强。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内涵

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概述,二次创业-二次创业理论_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

总体说来,二次创业的深刻内涵有如下几点:?

1、二次创业是集团生产力发展的一次大飞跃。大家都知道,事物的发展是1个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条件具备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二次创业是在一次创业的基础上搭建企业发展更高的平台和框架,是1个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因此在二次创业中,要抢抓一切可以利用的机遇,加快速度,全面发展,使经营规模在量上和经济效益在质上都有1个大的飞跃。比如,要在三至五年内,使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年创利润达到6亿元以上,年自营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以上,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始终保持在前五名,达到这个水平,可以说就是一次大飞跃。?

2、二次创业是一次全面创新。创新是1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二次创业就是1个不断创

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概述,二次创业-二次创业理论_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

新、全面创新的过程。要完成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要抓住创新不放,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上大做文章。因此必须强化创新意识,作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于否定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和企业发展的东西,敢于否定那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老规矩、老经验、老标准、老办法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组织体制、管理模式、经营方式,重新确立调整产量、质量、成本、效益等生产要素的辨证关系,以次建立和完善新的管理标准和管理体系,运用更加科学、先进、高效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做到全面创新。?

3、二次创业是一次全面调整。二次创业要解决的是集团发展的活力、动力和实力问题,事关企业全局,涉及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必须强调全面调整,要以改革的精神,全面调整资产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资产结构,就是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进行资产重组和优化配置;调整组织结构,就是调整集团和子公司的组织形式,改革管理体制和劳动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调整产品结构,就是大力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调整经营结构,就是要做到自产自销与联产代销相结合,内贸外贸相结合,主业经营与其他经营相结合,逐步实现多元化经营。?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共同点

二次创业与一次创业的共同点:

根据对这些有二次创业诉求企业的观察,发现这些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企业寿命平均在10年以上;

企业中高层管理团队已经趋于稳定;

企业在既有市场中已经获得一定分额,但距离领先者的差距仍然很大,这个差距正是企业领导者的梦想所在;

企业领导者坚信自己的实力,认为企业的未来仍然需要自己的指引;

企业都有精彩的从无到有的创业史;

企业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的企业文化;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区别

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概述,二次创业-二次创业理论_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与一次创业的区别:

企业的发展是1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1步1个脚印的前进,二次创业就是集团发展史上的1个新阶段,是一次创业的延续,这是二者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本质的区别:二次创业绝不是一次创业简单的延续,而是在一次创业的基础上搭建企业发展更高的平台和框架,目标是实现集团的发展规划,其内涵更加深刻,任务也更加艰巨繁重。它不仅包含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规模等物质层面,还包括彻底改革体制机制、调整结构、创新管理模式、确立新的理念等深层次方面的任务,所产生的深刻变革将是前所未有的。

不但如此,二者的背景也大不相同。一次创业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而二次创业是在中国加入WT0、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面临崭新形势下进行的,其难度比一次创业大得多。计划经济体制下,决定企业命运的是政府,市场经济体制下,决定 企业命运的是市场,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二次创业成功与否,直接决定集团的命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提出二次创业,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来自于面临的形势,新的经济格局以及企业现状的深刻分析。?

二次创业_二次创业 -本质要求

二次创业本质上是一场革命。无论是从生产力的发展、观念的创新还是深化改革、进行机制和体制的创新方面,都是一场革命。它是通过3个战略性措施,即飞跃、创新、调整,解决关系集团发展的3个深层次的根本问题,即实力、动力和活力问题,最终达到提高集团适应市场的能力,提高遇到危机时的再生能力的目的。它是对现有的机制和体制,包括所有制形式、运作机制、管理模式、经营机制、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等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而不是修修补补,不是改良,所以说它是一场革命。


五 : 色彩理论:色彩理论-概述,色彩理论-光色原理

“四季色彩理论”、“十二季色彩理论”是当今国际时尚界十分热门的话题,“四季色彩理论”它由色彩第一夫人美国的卡洛尔·杰克逊女人发明,并迅速风靡欧美,后由佐藤泰子女士引入日本,不过“四季色彩理论”只适用于白种人。玛丽·斯毕兰女士在1983年把原来的四季理论根据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等属性扩展为“十二色彩季型理论”,而刘纪辉女士引进并制定的黄种人十二色彩季型划分与衣着风格单位标准成为世界人种色彩季型划分与形象指导国际标准,填补了世界人种色彩形象指导理论的空白。

色彩学原理_色彩理论 -概述

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人们对色彩的认识、运用过程是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过程。所谓理性色彩,就是借助人所独具的判断、推理、演绎等抽象思维能力,将从大自然中直接感受到的纷繁复杂的色彩印象予以规律性的揭示,从而形成色彩的理论和法则,并运用于色彩实践。

色彩学原理_色彩理论 -光色原理

对于色彩的研究,千余年前的中外先驱者们就已有所关注,但自18世纪的科学家牛顿真正给予科学揭示后,色彩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色彩是1种涉及光、物与视觉的综合现象,“色彩的由来”自然成为第一命题。
所谓色彩术语,即色彩的专用名词。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一方面是基本知识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阐述色彩原理与规律的必要的中介语言,所以应在开始就作为讲解的内容。
经验证明,人类对色彩的认识与应用是通过发现差异,并寻找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来实现的。因此,人类最基本的视觉经验得出了1个最朴素也是最重要的结论:没有光就没有色。白天使人们能看到五色的物体,但在漆黑无光的夜晚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倘若有灯光照明,则光照到哪里,便又可看到物像及其色彩了。
真正揭开光色之谜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17世纪后半期,为改进刚发明不久的望远镜的清晰度,牛顿从光线通过玻璃镜的现象开始研究。1666年,牛顿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他将一房间关得漆黑,只在窗户上开一条窄缝,让太阳光射进来并通过1个三角形挂体的玻璃三棱镜。结果出现了意外的奇迹:在对面墙上出现了一条七色组成的光带,而不是一片白光,七色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一色紧挨一色地排列着,极像雨过天晴时出现的彩虹。同时,七色光束如果再通过1个三棱镜还能还原成白光。这条七色光带就是太阳光谱。
牛顿之后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进1步告诉我们,色彩是以色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对于人则是1种视象感觉,产生这种感觉基于3种因素:一是光;二是物体对光的反射;三是人的视觉器官——眼。即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反射出来刺激人的眼睛,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对物体的色彩信息,即人的色彩感觉。
光、眼、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色彩研究和色彩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亦是色彩实践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光、可见光、光谱色

要了解牛顿发现的光色散现象的产生原因,还须从光的本质中寻找答案。
所谓光,就其物理属性而言是1种电磁波,其中的一部分可以为人的视觉器官——眼所接受,并作出反应,通常被称为可见光。因此,色彩应是可见光的作用所导致的视觉现象,可见光刺激眼睛后可引起视觉反应,使人感觉到色彩和知觉空间环境。可见光很普通,凡视觉正常的人都可感觉到它。可见光又神秘莫测和千变万化,因为除了看见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加以接触、稳定和认识。因此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都曾观察、研究和思考它,但几乎都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尽管牛顿把光作了分解,然而有人把这说成是“破碎了的光”。
很显然,可见光不是固体、液体、气体之类的东西,不是细胞、分子、原子,也不是热能、电能、化学能。
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对光的研究逐渐接触到本质。仍然是牛顿,在1678年首先提出,光是物体射出的1种微粒,称为光粒,它以极大的速度由发光体四向射出,达到人眼就产生光的感觉,被称为微粒说。
1678年海根斯等认为,宇宙间弥漫着1种稀薄而具有弹性的介质叫以太。物质发光,则其电子振动,经周围的以太依次传递到远方,成为1种横波,横波进入人眼引起光感,被称为波动说。
1864年麦克斯韦认为,光并不是以太自身的运动,而是以太之中的电磁变化而引起的传播,以太波即电波的1种,被称为电磁说。
现代科学证实,光是1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它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光具有的这2种性质,在光学上称为“二象性”。
阳光通过三棱镜时随着波长的不同,行进的线路也不相同:紫色光波长最短,行进速度最慢,曲折最大(折射角度最大),红色光波长最长,折射角度最小,其余各色光依次排列,才形成七色光谱。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的表面时产生粒子“碰撞”,部分反射、部分被吸收,这种反射光作用于视觉器官,形成物体色的概念。这些便是光的色散现象和物体色彩本质性科学解答。
在整个电磁波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电磁波包括宇宙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和可见光等,它们都各有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只有从380毫微米到780毫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觉,这段波长叫可见光谱,即常称的光。
其余波长的电磁波都是人眼所看不见的,通称不可见光,实际上是不同的射线或电波。波长长于780毫微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短于380毫微米的电磁波叫紫外线。各种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其大小仍用毫微米来计量。
由三棱镜分解出来的色光,如果用光度计来测定,就可得出各色光的波长。因此,色的概念实际上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人的眼睛所产生的视觉反映。
光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振幅和波长2个因素决定。波长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别。波长相同而振幅不同,则决定色相明暗的差别,即明度差别。
有光才会有色,光产生于光源。光源有自然的和人造的2类。现在我们知道,被认为是白色(或无色)的阳光,和所有的灯光都是由各种波长与频率的色光组成的,这些色光依次排列,即所谓“光谱”。不同光谱的灯如白炽灯、荧光灯等所发出的光,其色彩感觉也不同。
太阳光的光谱开始被认为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后来有人提出由红、橙、黄、绿、蓝、紫六色组成,理由是青和蓝色光始终未能测定其确切的波长界限差值。关于7色和6色光谱的观点,在色彩学中似乎至今未有定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现在大多数色彩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学者都认同六色观点,而大多数色彩专业书籍都采用6色的观点,原因主要是以六色排出的色表与色环便于色彩原理的阐述)。因为光谱色的名称不仅为科学家和艺术家们所关心,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也极为关注,出自他们各自的着眼点,对名称含义的理解存在差异亦在所难免。例如橙色以色彩学论实为红黄的间色,也有叫桔黄色的,现实中橙色的果实其色彩有很大的差别,就是橙子本身的色彩也有深浅差别,所以橙色只是所有橙子色彩的1个总概念,很难以某1个具体的果子为标准。由此可见,色彩的名称本身实际上就存在着不确切性。又如青色,有人认为来源于蓝晶石,因此应该蓝绿色,而蓝才是正色,所以光谱色中应该去青存蓝。在日本,青天的青实际上是我们认为的天蓝,所以在日本的光谱中习惯于去蓝存青。此外,还有认为光谱只有红、黄、绿、蓝、紫五色组成的观点。总之,有关7色、6色、5色的观点可以说至今尚未定论,很难确认某种说法而否定另2种说法,在阅读不同的色彩理论书时,经常会出现说法不一的现象,原因已如上所述。
用颜料配出和色光标准色相一致的6种色,定为颜料的标准色,即为红、橙、黄、绿、蓝、紫。

光源色、物体色、固有色

物体色的呈现是与照射物体的光源色、物体的物理特性有关的。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在白光照射下的白纸呈白色,在红光照射下的白纸成红色,在绿光照射下的白纸呈绿色。因此,光源色光谱成分的变化,必然对物体色产生影响。电灯光下的物体带黄,日光灯下的物体偏青,电焊光下的物体偏浅青紫,晨曦与夕阳下的景物呈桔红、桔黄色,白昼阳光下的景物带浅黄色,月光下的景物偏青绿色等。光源色的光亮强度也会对照射物体产生影响,强光下的物体色会变淡,弱光下的物本色会变得模糊晦暗,只有在中等光线强度下的物体色最清晰可见。
物理学家发现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以后,会产生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而且,各种物体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以物体对光的作用而言,大体可分为不透光和透光2类,通常称为不透明体和透明体。对于不透明物体,它们的颜色取决于对波长不同的各种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如果1个物体几乎能反射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么该物体就是白色的。反之,如果1个物体几乎能吸收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么该物体就呈黑色。如果1个物体只反射波长为700毫微米左右的光,而吸收其它各种波长的光,那么这个物体看上去则是红色的。可见,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实质上是指物体反射某些色光并吸收某些色光的特性。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玻璃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它只透过红光,吸收其它色光的缘故。照相机镜头上用的滤色镜,不是指将镜头所呈颜色的光滤去,实际上是让这种颜色的光通过,而把其它颜色的光滤去。由于每1种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都具有选择性的吸收与反射、透射的特殊功能,所以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如:光源、距离、环境等因素),就具有相对不变的色彩差别。人们习惯把白色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果,称之为物体的“固有色”。如白光下的红花绿叶绝不会在红光下仍然呈现红花绿叶,红花可显得更红些,而绿光并不具备反射红光的特性,相反它吸收红光,因此绿叶在红光下就呈现黑色了。此时,感觉为黑色叶子的黑色仍可认为是绿叶在红光下的物体色,而绿叶之所以为绿叶,是因为常态光源(阳光)下呈绿色,绿色就约定俗成地被认为是绿叶的固有色。严格地说,所谓的固有色应是指“物体固有的物理属性”在常态光源下产生的色彩。
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征,是构成物体色的2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只强调物体的特征而否定光源色的作用,物体色就变成无水之源;只强调光源色的作用不承认物体的固有特性,也就否定了物体色的存在。同时,在使用“固有色”一词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切勿误解为某物体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偏见就是在研究光色关系和作色彩写生必克服的“固有色观念”。

色彩学原理_色彩理论 -色彩三原色

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布鲁斯特发现,利用红、黄、青3种颜料,可以混合出橙、绿、蓝、紫4种颜料,还可以混合出其它更多的颜料,布鲁斯特指出红、黄、青是颜料三原色,即是别的颜料混合不出来的颜料。
19世纪初,英国生理学家杨赫在研究人类颜色视觉的生理理论时,建立了自己的三基本色光论。后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姆霍兹发展了这一学说,被称为杨赫学说,或“三联学说”,并为当今新的科研成果所不断证实和完善。

色彩学原理_色彩理论 -色彩分类

在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中,人们视觉感受到的色彩非常丰富,按种类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但就色彩的系别而言,则可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2大类。

种类

1.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原色能合成出其它色,而其他色不能还原出本来的颜色。原色只有3种,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三原色为品红(明亮的玫红)、黄、青(湖蓝)。色光三原色可以合成出所有色彩,同时相加得白色光。颜料三原色从理论上来讲可以调配出其他任何色彩,同色相加得黑色,因为常用的颜料中除了色素外还含有其它化学成分,所以2种以上的颜料相调和,纯度就受影响,调和的色种越多就越不纯,也越不鲜明,颜料三元色相加只能得到1种黑浊色,而不是纯黑色。
2.间色:由2个原色混合得间色。间色也只有3种:色光三间为品红、黄、青(湖蓝),有些彩色摄影书上称为“补色”,是指色环上的互补关系。颜料三间色即橙、绿、紫,也称第二次色。必须指出的是色光三间色恰好是颜料的三原色。这种交错关系构成了色光、颜料与色彩视觉的复杂联系,也构成了色彩原理与规律的丰富内容。
3.复色:颜料的2个间色或1种原色和其对应的间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相混合得复色,亦称第三次色。复色中包含了所有的原色成分,只是各原色间的比例不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红灰、黄灰、绿灰等(此处表示列举省略)灰调色。
由于色光三原色相加得白色光,这样便产生2个后果:一是色光中没有复色,二是色光中没有灰调色,如两色光间色相加,只会产生1种淡的原色光,以黄色光加青色光为例:
黄色光+青色光=红色光+绿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白色光=亮绿色光

色系

1.有彩色系: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蓝、紫等为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说产生的千千万万种色彩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系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
有彩色系中的任何1种颜色都具有3大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也就是说1种颜色只要具有以上3种属性都属于有彩色系。
2.无彩色系:指由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融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它们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之中,故不能称之为色彩。但是从视觉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来说,它们具有完整的色彩性,应该包括在色彩体系之中。
无彩色系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直至黑色,色彩学上称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物体。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和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
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明度上的变化,而不具备色相与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和纯度在理论时等于零。二色彩的明度可以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明度愈低。

色彩学原理_色彩理论 -色彩属性

[www.61k.com]色相

色相即每种色彩的相貌、名称,如红、桔红、翠绿、湖蓝,群青等。色相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是色彩的最大特征。色相的称谓,即色彩与颜料的命名有多种类型与方法。

明度

明度即色彩的明暗差别,也即深浅差别。色彩的明度差别包括2个方面:一是指某一色相的深浅变化,如粉红、大红、深红,都是红,但1种比1种深。二是指不同色相间存在的明度差别,如六标准色中黄最浅,紫最深,橙和绿、红和蓝处于相近的明度之间。

纯度

纯度即各色彩中包含的单种标准色成分的多少。纯的色色感强,即色度强,所以纯度亦是色彩感觉强弱的标志。物体表层结构的细密与平滑有助于提高物体色的的纯度,同样纯度油墨印在不同的白纸上,光结的纸印出的纯度高些,粗糙额纸印出的纯度低些,物体色纯度达到最高的包括丝绸、羊毛、尼龙塑料等。
不同色相所能达到的纯度是不同的,其中红色纯度最高,绿色纯度相对低些,其余色相居中,同时明度也不相同。

立体色标


奥斯特华色标
我们把以上在白光下混合所得的明度、色相和彩色组织起来,选由下而上,在每一横断面上的色标都相同,上横断面上的色标较下横断面上色标的明度高。再由黑、白、灰作为中心轴,中心而外,·使同一圆柱上,色标的纯度都相同,外圆柱上的比内圆柱上的纯度高。再队中心轴向外,每一纵断面上色标的色相都相同,使不同纵断面的色相不同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相自环中心轴依时针顺序而列,这样就把数以千计的色标严整地组织起来,成为立体色标。目前影响较大的立体色标是奥斯特华色标和门塞尔色标。
孟塞尔色立体是由美国教育家、色彩学家、美术家孟塞尔创立的色彩表示法。它的表示法是以色彩的三要素为基础。色相称为Hue,简写为H,明度叫做Value,简写为V,纯度为Chroma,简称C。色相环是以红R、黄Y、绿G、蓝B、紫P心理五原色为基础,再加上它们中间色相,橙YR、黄绿GY、蓝绿BG、蓝紫PB、红紫RP称为十色相,排列顺序为顺时针。再把每1个色相详细分为十等份,以各色相中央第5号为各色相得代表,色相总数为一百。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是由德国科学家,伟大的色彩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斯特瓦德创造的。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的色相环,是以赫林德生理四原色黄、蓝、红、绿为基础,将四色分别放在圆周的4个等分点上,成为两组补色对。然后再在两色中间依次增加橙、蓝绿、紫、黄绿四色相,合计8色相,然后每一色相再分为三色相,成为24色相的色相环。取色相环上相对的两色在回旋板上回旋成为灰色,所以相对的两色为互补色。

色彩学原理_色彩理论 -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

2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1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
(1)无彩色对比 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面很有价值。如黑与白 、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 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类色相对比 1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同类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类色相比 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
(1)邻近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 )中度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 ,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2)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是将色彩的色性倾向进行比较的色彩对比。冷暖本身是人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条件感应,色彩的冷暖感主要来自人的生理与心理感受。

色彩学原理_色彩理论 -色彩的设计与应用

色彩的装饰与美化

色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以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现代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1个正常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百分之九十是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大脑的,来自外界的一切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的界限和区别都是通过色彩区别和明暗关系得到反映的,而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色彩的感觉。对色彩的兴趣导致了人们的色彩审美意识,成为人们学会员能够色彩装饰美化生活的前提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色彩设计和印刷

色彩和印刷的关系极端亲密,可不幸的是设计师经常忘记了印刷。设计师和印刷师傅是一对欢喜冤家,他们擦出火花的场面司空见惯。设计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千挑万选了几种颜色,但偏偏到印刷时就做不出预期的效果,印刷师傅心里也暗暗埋怨设计师天马行空,不管设计是否可行。蔡启仁先生对这一点有很深的体会,他觉得1个设计师一定要多了解印刷。很多设计师,特别是新入行的,他们不了解印刷的过程,於是到复印时便出现一些本来可避免的错误。
通常最易出问题的,是印刷品的印刷色彩,效果并不如设计师心中所想。这个失误的原因很多,而其中1个原因,很可能是跟印刷物料和印刷方法有关。同样的油墨以不同的物料、不同厚薄的纸张印刷,所得的色彩效果肯定不同;即使物料相同,但以不同的印刷方法去印刷,油墨的厚度会不同,例如以柯式印刷就比柔性印刷的油墨较薄,影响所及,色彩的明亮度亦不一样。1个有经验的设计师,事前会就承印物的特点、油墨的使用及印刷方法等各方面考虑,设计时尽可能配合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设计师也应多与印刷师傅沟通,互相了解,才可尽量减低失误的程度。
蔡启仁先生相信,色彩的感染力是相当大,世界上无所谓好看的色彩或不好看的色彩,只在乎设计师如何运用。以他多年的经验总结,设计师要运用崭新的观念去表现色彩的特色,设计和组合上都要带给其他人清新的感觉,引导观众进1步发掘色彩背後的意义。另一方面,设计大多是为商品宣传服务,所以设计师要为客户打算,考虑有什么可运用的资源,客户预备在这个设计上投资多少等,当然最重要是这个色彩可否增加商品的吸引力。大自然无形之手给我们展示1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千变万化的色彩配搭令人着迷;同样,1个成功的色彩设计,它拥有生命力,可以感染观众情绪。设计师对色彩运用多作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定可设计出更精彩的作品

色彩学原理_色彩理论 -四季色彩理论

四季色彩理论就是把人与生俱来的发色、眼珠色等人体色与色彩科学对应分析和分类,形成和谐搭配的规律。是由美国色彩大师杰克逊女士在瑞士书家尹顿的主观色彩的提示下,用了近10年的时间,进行了4万多次的色彩测试与色彩排序,终于发现并奠基了“四季色彩”理论。 四季色彩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把生活中的常用色按基调的不同冷暧割分和明度、纯度割分,进而形成与一年四季相对应的春、夏、秋、冬4大色彩群,每个不同的人要掌握最合适自己的这个色彩群与之相互间的搭配关系,即可完成服饰、化妆与自身自然条件的完美的和谐与统一,从而最大发挥了自己潜质与美丽元素。
“色彩四季理论”以其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自问世以来,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该理论用最佳色彩来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可以应用到服饰用色、化妆用色、饰物搭配、居家色彩、商业色彩、城市色彩等等与色彩相关的一切领域。
Colour Me Beautiful是国际公认的色彩形象顾问咨询权威机构,也是色彩顾问行业的发源地。
全球从事色彩形象工作的人都在应用源自Colour Me Beautiful的理论,所以CMB是当之无愧的最权威、最先进、最成功的色彩形象咨询机构,从业者 都以能拥有CMB的顾问资格为荣。
1974年美国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发表色彩四季理论,创办CMB公司,最初传播到欧洲,并由英国CMB的玛丽·斯毕兰女士 把它进行改进并发扬光大。早在八十年代初期,美国的Steve Diantonio 先生收购了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在美国的CMB公司,并入他的化妆品集团旗下,目前主要从事CMB品牌化妆品和其它品牌化妆品的生产与销售和美国本土的色彩咨询事业。而被誉为CMB“舵手”的玛丽·斯毕兰女士则肩负起向世界推广CMB的责任,在她的努力下,至今CMB在全球3三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2000多名色彩顾问专门从事色彩形象咨询工作,而设在伦敦的CMB总部则主要负责世界最高等级色彩形象顾问的培训,CMB品牌化妆品的研发、生产,色彩咨询专用工具的研究、设计、开发、制作等工作 。目前全世界拥有CMB资格的色彩顾问都在使用十二色彩季型色布、色本,6种色彩特征色本……
1999年玛丽·斯毕兰女士把CMB的大部分股权 转让给现任CMB总裁英国的克里斯托弗先生,她不再参与CMB的工作。克里斯托弗先生一如既往地领导着这个充满荣誉的组织,把全球的色彩咨询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2004年8月colour me beautiful 授权祺馨色彩创办人刘纪辉女士为CMB中国首席顾问,全权处理CMB在中国的一切事务。
本文标题:口译理论概述-钢水:钢水-概述,钢水-原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987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