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科学发现小故事
科学发现小故事
弗莱明是英国科学家,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当军医的时候,看到很多战士因为伤口感染细菌而痛苦地死去,决心找到一种药物,来治疗因细菌引起的疾病.在实验中,他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种神奇的药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是他和几位科学家共同努力而获得的成功.弗莱明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他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
石蕊试纸是伟大的科学家波义耳发明的:
在一次紧张的实验中,放在实验室内的紫罗兰,被溅上了浓盐酸,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然后插在花瓶中.过了一会波义耳发现深紫色的紫罗兰变成了红色的.这一奇怪的现象促使他进行了许多花木与酸碱相互作用的实验.由此他发现了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作用都能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用石蕊浸液把纸浸透,然后烤干,这就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这个偶然的实验导致了波义耳的发明.
二 : 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
牛顿
1、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23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引力”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和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16英尺,但据推算仅得13.9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有了这两项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7个春秋寒暑,到他30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宣告了天上地面的万物都遵循同一规律运动,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宗教势力宣扬的天上地下不同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瓦特
2、瓦特——发明蒸汽机
瓦特(1736~1819),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生于英国造船中心格拉斯哥附近的格林诺克小镇。他的父亲当过造船工人,祖父叔父都是机械工人,由于家庭的影响,瓦特从小就熟悉了许多机械原理和制作技术。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6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说中的“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小瓦特是这样设想过,只不过真正试制蒸汽机,却是后来的事情。
小瓦特为搞发明创造,发愤学习科学知识。他13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才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学校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1782年瓦特又研制成功一种新式双向蒸汽机,并且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器上;1788年,英国政府正式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机的专利证书;从1775年到1800年,瓦特和波尔顿合办的苏霍工厂,就制造出183台蒸汽机,全用于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到了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推向了全世界,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造福于人类的发明家——瓦特永远被后人敬仰。
富尔顿
3、富尔顿——轮船的首创者
富尔顿(1765~1815),美国著名工程师。1807年,他利用英国机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蒸汽机轮船“克莱蒙脱号”,是世界上轮船的首创者。他为世界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富尔顿出生于美国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读书很少,父母没有钱供他去学堂学习,他后来取得的成就,全凭个人的奋斗。小富尔顿从小就爱幻想,譬如,当他帮助大人干完农活之后,常常一个人坐在农家阁楼上,在带有木格条的小窗户中,向田野望去,看蔚蓝色的天空,苦思冥想,一坐几个钟头。
有一天,天气晴朗,河水清澈。小富尔顿和邻居大叔一起驾着小船到河的上游去找活干。他们开始悠闲地撑着篙,逆流而上。小富尔顿到离开自己村庄的外地去,心情格外高兴,情不自禁地唱着美国乡村的民谣。河水的“哗哗”声和小富尔顿的悠扬、婉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令人心醉。早晨的太阳愈升愈高了,阳光洒在水波中,像碎银洒在绿色的缎带上。突然,水流湍急,小船在河中打转,富尔顿和邻居大叔拼命地撑篙,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但船仅能艰难地移动。小富尔顿心里想:撑篙太费力了,假如有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行走,该多么好啊!他想象的翅膀在河中飞翔,他好像看见在河中出现了一只自动行驶的船。他的神思又回到现实中来,对邻居大叔说:“大叔,撑篙又费劲,又缓慢,如果有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行走,该多么好啊!”
邻居大叔正用力撑着篙,听了小富尔顿的话,情不自禁地笑了。他用手背擦擦自己脸上的汗水,笑着说:“假如有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行走,那这样东西是什么呢?”
“是啊,这东西是什么呢?”小富尔顿的脸刹那间红了起来,他用劲地撑了一下篙,低下了头,又陷入了沉思。
自此以后,“怎样使船自动行走?”就成了小富尔顿苦思冥想的中心问题。致使他长大以后,努力奋斗,终于成为制造人类第一只蒸汽机轮船—— “克莱蒙脱号”的著名科学家。
贝尔
4、贝尔——电话发明家
贝尔(1847~1922),美籍英国电话发明家。22岁时,任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语音学教授。
贝尔少年时代天资平平。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一二名。他不但学习不好,而且淘气、贪玩。书包里常常装着老鼠、麻雀这类小动物。有一次,老师还在台上讲课,贝尔书包里的老鼠钻了出来,在教室里乱窜乱叫
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乱成一团,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他。
后来,父亲把贝尔送到伦敦祖父那里,由严厉的祖父直接管教。祖父是位严格而又倔强的老头。但他知识渊博,教育耐心。很快,小贝尔喜欢起他的祖父,对学习有了兴趣,道理明白了不少。
他变了,不仅学习成绩好,有发明创造的热情,而且品德优良,经常助人为乐。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孤独老人用笨重的水磨在磨面,小贝尔很同情他,约了一群少年伙伴来帮忙。后来,小伙伴们嫌推磨太苦,纷纷不干了,只有小贝尔一人坚持下来。
回到家里,小贝尔想,怎样才能使水磨省劲呢?为了设计新水磨,他翻阅了大量资料,设计图画了一张又一张。经过1个月的反复琢磨,草图终于设计出来了。几个工匠看了很称赞。在工匠师傅的努力下,省力的水磨制成
了,乡亲们十分感激他,小贝尔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小贝尔年少时,爱好演讲。他父亲是一位演讲家,贝尔少年时代,就组织“少年技术协会”,每周演讲一次。他很有演讲才能,22岁被美国波士顿大学聘请,当了语音学教授。父子二人成为美国饶有名气的演讲家。
1875年6月2日,28岁的贝尔经历千万次的失败,终于制成了有线电话。这一天,他和华特生正在进行新的实验。贝尔把一些部件放入硫酸里,不小心,硫酸滴到了他的腿上,他十分疼痛,无意地连声呼救:“华特生,快来,我需要你!”声音通过电线传到了华特生的耳朵里。就这样,人类第一部有线电话制造成功了。
阿基米德
5、阿基米德——洗澡发现了定律
阿基米德(约前287~约前212),古希腊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曾发现杠杆定律和阿基米德定律,终身从事物理和数学的研究。
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腊的一个天文学家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全家人的宠爱。父亲为了使他早日成才,在起名字上绞尽了脑[www.61k.com)汁,经过反复选择,在他出生的第10天,取名阿基米德。希望这名字给他带来幸福,并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希腊人。
阿基米德的童年,是在保姆和奴隶们的照料下度过的。全家人对他要求很严,行走坐立、穿衣吃饭都有规矩,不准他淘气,也不许他交坏朋友。他8岁时进了学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奴隶的陪伴下走很长的路到学校上课。阿基米德的家里很富有,但他从不骑马或坐车。
阿基米德学习非常刻苦,有时看书,一看就是一天。随着阿基米德年龄的增长,他的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开始显露出来。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思考、探讨、学习和写作上,极少想自己的事。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常常忘记吃饭,忘记洗澡。连穿衣服、脱衣服这类事情,都得由别人帮助来做,只要他一思
考问题,就会忘掉自己的一切。
阿基米德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研究简直着了魔,与它们形影不离,一天总画呀画呀,那么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有一次,在他跨进浴盆洗澡时感觉到身子入水越深,水越往外溢,身子就越轻,突然,他兴奋地大叫一声,从浴盆里跳出来,一丝不挂地在大街上奔跑,一边朝家跑嘴里一边喊:“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
人们望着这个赤身裸体奔跑着的怪人,非常惊异,他们哪里会想到,阿基米德就在洗澡时,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流体静力学规律——“阿基米德定律”,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三 : 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
1 .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23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引力”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和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16英尺,但据推算仅得13.9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有了这两项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7个春秋寒暑,到他30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宣告了天上地面的万物都遵循同一规律运动,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宗教势力宣扬的天上地下不同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2、瓦特——发明蒸汽机
瓦特(1736~1819),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生于英国造船中心格拉斯哥附近的格林诺克小镇。他的父亲当过造船工人,祖父叔父都是机械工人,由于家庭的影响,瓦特从小就熟悉了许多机械原理和制作技术。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6 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说中的“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小瓦特是这样设想过,只不过真正试制蒸汽机,却是后来的事情。
小瓦特为搞发明创造,发愤学习科学知识。他 13 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才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学校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1782年瓦特又研制成功一种新式双向蒸汽机,并且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器上;1788 年,英国政府正式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机的专利证书;从1775 年到 1800 年,瓦特和波尔顿合办的苏霍工厂,就制造出 183 台蒸汽机,全用于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到了 19 世纪30 年代,蒸汽机推向了全世界,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造福于人类的发明家——瓦特永远被后人敬仰。
3、富尔顿——轮船的首创者
富尔顿(1765~1815),美国著名工程师。1807年,他利用英国机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蒸汽机轮船“克莱蒙脱号”,是世界上轮船的首创者。他为世界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富尔顿出生于美国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读书很少,父母没有钱供他去学堂学习,他后来取得的成就,全凭个人的奋斗。小富尔顿从小就爱幻想,譬如,当他帮助大人干完农活之后,常常一个人坐在农家阁楼上,在带有木格条的小窗户中,向田野望去,看蔚蓝色的天空,苦思冥想,一坐几个钟头。
有一天,天气晴朗,河水清澈。小富尔顿和邻居大叔一起驾着小船到河的上游去找活干。他们开始悠闲地撑着篙,逆流而上。小富尔顿到离开自己村庄的外地去,心情格外高兴,情不自禁地唱着美国乡村的民谣。河水的“哗哗”声和小富尔顿的悠扬、婉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令人心醉。早晨的太阳愈升愈高了,阳光洒在水波中,像碎银洒在绿色的缎带上。突然,水流湍急,小船在河中打转,富尔顿和邻居大叔拼命地撑篙,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但船仅能艰难地移动。小富尔顿心里想:撑篙太费力了,假如有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行走,该多么好啊!他想象的翅膀在河中飞翔,他好像看见在河中出现了一只自动行驶的船。他的神思又回到现实中来,对邻居大叔说:“大叔,撑篙又费劲,又缓慢,如果有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行走,该多么好啊!”
邻居大叔正用力撑着篙,听了小富尔顿的话,情不自禁地笑了。他用手背擦擦自己脸上的汗水,笑着说:“假如有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行走,那这样东西是什么呢?”
“是啊,这东西是什么呢?”小富尔顿的脸刹那间红了起来,他用劲地撑了一下篙,低下了头,又陷入了沉思。
自此以后,“怎样使船自动行走?”就成了小富尔顿苦思冥想的中心问题。致使他长大以后,努力奋斗,终于成为制造人类第一只蒸汽机轮船——“克莱蒙脱号”的著名科学家。
4、贝尔——电话发明家
贝尔(1847~1922),美籍英国电话发明家。22 岁时,任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语音学教授。
贝尔少年时代天资平平。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一二名。他不但学习不好,而且淘气、贪玩。书包里常常装着老鼠、麻雀这类小动物。有一次,老师还在台上讲课,贝尔书包里的老鼠钻了出来,在教室里乱窜乱叫
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乱成一团,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他。
后来,父亲把贝尔送到伦敦祖父那里,由严厉的祖父直接管教。祖父是位严格而又倔强的老头。但他知识渊博,教育耐心。很快,小贝尔喜欢起他的祖父,对学习有了兴趣,道理明白了不少。
他变了,不仅学习成绩好,有发明创造的热情,而且品德优良,经常助人为乐。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孤独老人用笨重的水磨在磨面,小贝尔很同情他,约了一群少年伙伴来帮忙。后来,小伙伴们嫌推磨太苦,纷纷不干了,只有小贝尔一人坚持下来。
回到家里,小贝尔想,怎样才能使水磨省劲呢?为了设计新水磨,他翻阅了大量资料,设计图画了一张又一张。经过 1个月的反复琢磨,草图终于设计出来了。几个工匠看了很称赞。在工匠师傅的努力下,省力的水磨制成
了,乡亲们十分感激他,小贝尔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小贝尔年少时,爱好演讲。他父亲是一位演讲家,贝尔少年时代,就组织“少年技术协会”,每周演讲一次。他很有演讲才能,22岁被美国波士顿大学聘请,当了语音学教授。父子二人成为美国饶有名气的演讲家。
1875 年 6 月 2日,28岁的贝尔经历千万次的失败,终于制成了有线电话。这一天,他和华特生正在进行新的实验。贝尔把一些部件放入硫酸里,不小心,硫酸滴到了他的腿上,他十分疼痛,无意地连声呼救:“华特生,快来,我需要你!”声音通过电线传到了华特生的耳朵里。就这样,人类第一部有线电话制造成功了。
四 : 一场房事引发的科学新发现
一场房事之后,你能有什么收获?舒适满足,或是疲惫困倦?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某某因为一场快活竟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了独特贡献,你会不会心生羡慕嫉妒恨呢?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在美国还真有这么一个人!
最新一期的《新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刊登了这么一件事:布莱恩?佛伊(Brian Foy)从塞内加尔考察回国后,由于小别胜新婚,与老婆甜蜜了一番,结果竟将一种名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1]的虫媒病毒传染给了他的妻子——这也许是史上首例被记录的,人类经性交途径感染虫媒疾病的病例。
佛伊先生很倒霉:都是蚊子惹的祸!佛伊副教授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一位媒介生物学家。为了研究疟疾,2008年佛伊和同实验室的博士凯文?科比林斯基(Kevin Kobylinski)曾在塞内加尔东南部的班达法斯(Bandafassi)捕捉蚊子。在这个地方他们没被少叮,贡献了不少血给蚊子。8月24日,两人从塞内加尔回到了美国,5天后就相继病倒,而且临床症状类似:躯干皮肤起疹,极度疲倦,头疼,手腕、膝盖、脚踝等处浮肿疼痛。佛伊还出现了排尿困难、尿痛等类似前列腺炎的症状,甚至还出现了血精。
一周之后,9月3日,佛伊的太太乔伊?切尔逊?佛伊(Joy Chilson Foy)也病倒了,与她先生类似,她也出现了全身乏力、头疼、畏寒、畏光、肌肉疼痛等症状。
还好,三人的症状并没有持续恶化。发病后不到一周,三人的症状均有所缓解。
为了搞清楚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两位生物学家求助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的虫媒疾病实验室。通过血清样本,CDC发现佛伊和科比林斯基的登革热抗体检查呈阳性,可佛伊太太的结果却是阴性。因此,CDC对佛伊说:“我们认为你们俩感染了登革热,可是我们不知道你太太惹上了啥。”
这个结论太奇怪了。为什么同样的症状,检查结果却大不相同?而且,登革热的一个典型症状是发热,但是他们仨却从来没有过明显的发热呀?
于是,佛伊决定将他们三人在急性发病期和康复期的血清样本全部低温保存,等待日后再寻真相。
登革热很冤枉:我没有碰过他们仨!这个真相一等就等了一年多。2009年,科比林斯基又来到了塞内加尔。在这里,他遇到了安德鲁?哈道(Andrew Haddow)。哈道是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昆虫学家,专门研究丛林中的病原体。在酒桌上,科比林斯基与哈道谈起了一年前那场病,这让哈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男人的第六感告诉他:佛伊三人的症状很可能跟他一直在研究的寨卡病毒有关。
2009年12月,科比林斯基回到美国并将哈道的想法告诉了佛伊,于是佛伊将血清样本给了哈道,进行了包括寨卡病毒在内的一系列检测。结果不出所料,三个人的血清样本中都出现了寨卡病毒抗体。事情总算是真相大白了!原来所谓的“登革热抗体”是一个假象:佛伊和科比林斯基在去塞内加尔之前,都曾注射过黄病毒(yellow fever virus)疫苗,这种病毒的抗体与登革热病毒的抗体常常产生免疫学交叉反应(cross-react),CDC的检测人员就这样被骗了!
蚊子很郁闷:佛伊太太的病不关我的事!接下来的问题是:佛伊和科比林斯基很有可能是在塞内加尔时被蚊子传染了寨卡病毒,可是佛伊太太从没离开过美国,更没去过非洲,她是怎么感染上寨卡病毒的呢?难道有蚊子吸了她丈夫的血,成为了“毒蚊子”,然后去叮她,就把她也传染了?NO NO NO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已知的3种能作为传播媒介的伊蚊在北卡罗拉多不存在。而且,寨卡病毒必须在蚊子体内生活15天以上才能再次感染人类,可佛伊才回家9天,佛伊太太就病倒了。此外,佛伊夫妇的4个孩子都没有出现任何被感染症状,难道蚊子只叮大人不叮小孩?并且,4个孩子未患病的事实还证明,直接的身体接触与一般的唾液交换都不会传播寨卡病毒。
说来说去,唯一的嫌疑就是夫妻俩的性行为了!原本由蚊虫传播的疾病竟也可以通过性传播,大千世界果真永远都不乏例外!
其实以前就有研究表明,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这种虫媒疾病也是可以通过性传播的。研究者用感染了流行性乙脑的雄性野猪精液,给雌性野猪进行人工受精,结果雌性野猪也得了流行性乙脑。
另外,2007年密克罗尼西亚(位于中西太平洋的一个群岛)曾发生过寨卡热大爆发,其中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高出50%,这与性传播疾病有类似之处——对于一般的性传播疾病,阴道交使得女性患病的风险比男性要高。有人认为,性传播途径可能在这场大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然,关于这种说法,还需要后续研究提供更直接有力的证据。
不过,佛伊的妻子因为这次患病成为了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这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参考资料:
[1]:寨卡病毒是一种蚊传黄病毒,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猴子体内分被离出来。之后,在蚊子、患病者体内均有该病毒被分离出来。在塞内加尔东南部以及非洲的其他地区,寨卡病毒感染者是十分多的。
Probable Non–Vector-borne Transmission of Zika Virus, Colorado, USA
Sex After a Field Trip Yields Scientific First
CDC2007 News
CDC《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8年第8期
下载知性APP 你可以做得更好
更多相关讨论,点我访问知性社区(原果壳性情)
五 : 有趣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故事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