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

发布时间:2018-04-14 所属栏目:一代人的见证

一 : 我的父亲母亲

长久以来,想写一篇关于父母的文章,这样的念头在脑海中来回了多次.并非是琐事繁杂,其实我还算是很清闲的.只因学浅才疏,笔下少锦绣,胸中无文章.但却这样清冷寂寥的寒冬子夜,久久难以入眠,翻来覆去.似乎对生活存在莫种不可名状的亏欠.思来想去,盖因是身在远方故土的父母,我想我是想他们了.

很幸运,我成长在非常幸福的家庭.父母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缔造了我幸福而无忧的童年和青少年,即便是到今天,我也早已成为孩子的父亲,父母给予的那种温暖无处不在.让我在倍感温暖和幸福的人生中不断的有勇气去求索.让我无畏于生命中的种种坎坷和磨难.因为他们就是我最为坚实和可靠的后方.对我永远是毫无怨言的包容和接纳.

父亲这辈子,难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能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实在的太多.首一的是非一般的勤劳,用很多乡亲的话说.一辈子做了人家几辈子的事情.我来自农村,童年的时候,家中所有的经济来源于几亩贫瘠的土地.要知道我们家是没有牛的,所有的地在需要翻种的时候都是父亲一锄头一锄头用力翻出的 ,父亲已经翻了四十年,父亲就是那头牛,在几亩贫瘠的土地上种小麦,棉花,油菜,玉米,红薯,麻和各色蔬菜.小时候的早晨我是见不着父亲的,不是下地劳作,就是上街卖菜.有时候还去打点零工,卖力以资家用.这几十年来,父亲用他每天至少劳作十二个小时,牺牲健康和休息的代价,让我们几个孩子从未饿过,从未冻过,从未为学费发愁过. 父亲之于我,泰山不足形容,是唯一的珠穆朗玛.我从未见过像父亲这样的男人.别人的清晨是从日出开始,父亲是四点半,先下地干活,日出三杆回家吃早饭.如果卖菜的话起床还得再向前推两小时.一年中,唯独大年初一的时候,可能能睡到八点.不敢想像,这辈子出于父亲手下的农作物的产量,更不敢去想父亲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需要用吨做单位.让我心疼不已.

父亲这辈子,憨厚老实,左邻右舍无论谁家有事,说一声,必帮忙.都是苦力.尤其是那些家中男人劳动力不行家庭,每每在抢种抢收的季节,肩挑背驮,忙里忙外.累的是骨头散架.即便是这样,有时候帮人家的地种的不合别个的意,还得受点怨气,然而父亲是默默无闻,从不计较.幸亏母亲的护爱,长于道理,人善不能被人欺,才能让他人自知理亏. 因为受过父母恩惠的人实在是太多,所以这些年在老家,父母很是受人尊重,让我欣慰不已.

父亲这辈子,只念过 一年半的书,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上学期.其中跳了一级.父亲很聪明,一年半的文化水平,会二胡,笛子,口琴.不认识线谱,一样的可以吹拉很多歌曲和我们当地的黄梅戏曲,只要你能唱两遍,他就能根据你的调子吹拉出你要听的歌曲。而我却毫无音乐细胞,至今什么都不会,我唯一会吹的是牛.没有学过手艺,却会很多种手艺.如瓦匠,可以提刀.篾匠,可以用竹子编出家用的很多种箩筐.可以织补鱼网.捕鱼是他的乐趣.父亲水性好,记得小时候一次在长江中徒手抱回一条十八斤重的鲑鱼,让我佩服不已.这是我童年记忆最为深刻的事之一.然而父亲的聪明远不止这些,为了生计和我的读书以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家里修了房子,父亲一般在家中农活不是太忙的时候会到南京做点蔬菜和水果的小生意.收入还不错,起先我以为可能是他运气好,只到在我刚走上社会却又无处收留我的时候我到父亲哪儿去,这是我唯一一次和父亲单独相处,才让我对父亲更全面的了解,从那刻起,深入骨髓.父亲每天是两点半起床发货,骑加重自行车,拖着二百来斤重的蔬菜赶二十公里的路,目的是为了在菜市场还没有营业的时候能有个在边边上的好位置,当然不是固定的摊位.也没有固定的摊位容的下我们.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隙.我跟在他后面骑着空车跟了两天我实在受不了,就在出租屋给他每天晚上做点饭菜.父亲那个时候比较懂得我,每天还给我十元钱让我买包烟,我觉得父亲心思细腻,知道我那个时候比较烦.有时候他回来的早, 大概是下午四五点,有时候回来的晚 ,晚上十点多.而第二天又是同样的循环.要知道,多少昏黄的街灯拉长了父亲孤单的影子,要知道,在空无一人的路上爆胎,那将是怎样的彷徨与无助.我难以想像也不敢想像,这简直就是卖命.很多人睡不着觉,而睡觉对父亲来说是唯一的奢侈品.在他铺天盖地的鼾雷声中,我泪如雨下.

父亲这辈子,深受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喜欢.父亲是特别孝顺他们.每遇家中改善伙食的时候,必先给他们一份,每次外出回家必给他们备份礼物.更不说逢年过节,即便是在上街卖菜回的时候也经常给他们买个两斤鱼三斤肉的这些.尤其是外婆,对父亲的感情比对她自己的儿子要深很多倍,感觉父亲才是她唯一的儿子.每每父亲哪怕是路过她那儿,都得让父亲停下,来三个荷包蛋.在外婆最后的岁月,父亲确实主演着儿子的角色.父亲沉默寡言,默默无闻,然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感染身教着我.在我的心中,他是永远的珠穆朗玛,永恒的榜样.如今父亲也是老人了,我知道是该我成为"我的父亲"的时候了.(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我是母亲最为淘气和最为关注和付出最多的孩子.我童年的倔强和年少的放荡不羁,让母亲受了不少的气,自然我挨打的次数也是最多.我的年少是与母亲的斗争中度过.在慢慢成长的岁月中渐渐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以及每每挫折和不堪的年月母亲无谓的支持和包容,更加的理解母亲的善良和通情达理.我愈发感谢母亲当年的棍棒,让我明白岁月的不易和做人的道理.

母亲和父亲一样以勤劳闻名.每天很早很早便起床操持家务.在我童年的时候,为了让我们几个吃饱穿暖以及有书读,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兴起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农村能做的就是多喂猪,喂鸡鸭.母亲总是在天没有亮就已经煮好两锅饭,人一小锅,猪一大锅.人的饭简单点,早饭一般稀饭,掺水下米.猪吃的就复杂多了,猪吃的菜每天睡觉前父亲或者是母亲必须给它切好,而这个菜又是下午收工的时候在地里带回.日日如此.我到今天从未有一天比我母亲起床早过.母亲的家务都是在别人休息的时间完成的,正常的时间,母亲都是在田地里忙活.尤其是在我读中学的时候,父亲在南京做小菜生意.母亲把自己当男人一样的在做,经常一整天的担水灌地,给棉花打药这样的一般只是男人专做的事母亲一样的做.而且我每周回还要从她那儿拿生活费,而这生活费是母亲同样的把地里的菜运到城里的菜市场换来的.每每想到这些,心中很不是滋味,我对母亲是亏欠的,我拿着她的辛苦钱却未好生读书,不知珍惜.但在我叛逆的年纪,我又能如何理解母亲的不易.过度的劳作让母亲的身体深受伤害,每遇天变她的骨头就会疼痛.让我无比心疼和担心.即便是这样,母亲也未停下劳作.闲不住没有办法,即便是到今天,父亲因病不能做重活的时候,母亲一个人还种了那么多的地,而且收成还不错,母亲很骄傲,我也为母亲骄傲。

母亲是个非常细心和体贴的人.这几十年来,父亲早上出门前从未空肚.父亲在母亲基本一天四顿的照料下,体质一直非常好,就算生病了也有很强的抵抗力.于我,在我读书的时候,早上每天给我要么是三个荷包蛋,要么是鸡蛋炒饭,以至于我现在都不喜欢吃鸡蛋.晚上如果功课很晚,锅底的死火中,必有肉汤饭,或则是红枣饭.而母亲总是陪伴着我,给我们做千层底的棉布鞋,或是缝补衣服.这样的夜晚,给我无数充满温馨的回忆.

母亲还是个善良,大度,通情达理同时还是个好胜心很强的人.母亲帮人说过差不多十段的媒,从未收他人一分一毫,都是亏本的买卖.而且这些夫妻从未有离婚的.至今这些人从内心一直感激母亲.母亲自己十分节俭却对所有需求帮助的亲朋都倾心帮助而从不求回报.只是在我最为不济的时候从未得到这些人的帮助的时候,有时难免感慨,但是还是原谅和包容了他们。教育我人要靠自己.好胜具体表现在她对自己的农业生产几乎是苛求第一,做第二心里都不舒坦.所以她和父亲劳作起来是不分昼夜.

母亲我知道她内心对我的期望与不甘.母亲从小就希望我好好读书,将来能从读书上有所作为.岂料我让她大失所望.源于我过度的叛逆和散漫,以及青春期的整合怔.当我从未后悔,无胡闹不青春.试问谁在青春年少的时候没有放肆过?但母亲还是无条件的原谅和包容了我.从没有放弃我,尤其是我在游走社会的最初几年,处处碰壁,母亲只是告诉我,别做违法的事,缺钱我们给你寄.感谢我的母亲,她的温暖温暖了我的一生.

我是那个父母关爱下幸福的孩子,今天能补上对父母亏欠的万分之一已经足以照亮这漆黑的子夜.今生我不奢求财富与富贵,仅仅希冀上天多庇护,父母安康,在我古稀之年的时候还能让他们叫我儿子.如若真是这样,我想我已经超越了比尔盖茨.

二 : 我的父亲母亲

《作文:我的父亲母亲》父亲属羊,生于1930年6月29日;母亲属牛,生于1934年5月5日。

弟弟6岁那年母亲与父亲分开,母亲从此远走他乡。二老却在25年后得了同一种病相继辞世。

长眠后的母亲仍然没能原谅父亲!http://zuowen.sanwen.net/

其实父亲母亲生来都是苦命人。

那年爷爷因抓壮丁偷跑回家被告发,只好连夜逃命,慌乱中失足坠进悬崖中。我奶奶只来得及看到爷爷被鲜血染红的白衬衫在朔风中凛凛作响,象爷爷的呜咽声。奶奶晕倒在父亲的脚下……

那年父亲12岁,叔叔9岁。

奶奶是裹了小脚的女人,爷爷的死于非命给了她致命的打击,仿佛一夜之间,奶奶的眼睛蒙上了一层翳,从此生活在黑暗之中,陪伴她一生的是那根油黑发亮的酸枣树拐杖。

弱小的父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被迫永远告别了他的私塾生涯,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听人说父亲天分极高,成年的我也不免对只读了两年私塾的父亲的学问仰之弥高。他的所知所能很多是我未知不能的。

幼年丧父的打击让父亲过早成熟。他开始上山砍柴,下田扶犁,下水摸鱼,甚至给人做雇工,做苦力,而此时的父亲,仅仅是一个12岁的孩子,营养又差,恐怕下田扶犁时还没有犁高呢!父亲在灾荒之年啃过树皮,嚼过草根,孤儿寡母所受的苦难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总之,少年的父亲独立支撑,做了很多大事,父亲的背过早地佝偻了。

少年当家和苦难的生活,让父亲形成了坚韧甚至有些专横、勤俭甚至有些吝啬的性格,为他今后的婚姻家庭生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我的母亲一出生就面临着挨饿受冻的苦难生活。外公是个剃头匠,走村串户给人理发换些粮米。我外婆像老鸟一样和四个嗷嗷待哺的儿女等着外公的救命粮,可外公却拿这些粮米与人赌博,常常输得一文不名。

那个除夕夜,在又一次的彻底失望之后,外婆安顿好四个儿女,目光漠然地静静地走向了大山深处……多年后母亲跟我们讲起这些,仍然泪光闪闪。我却仿佛看到了外婆深达骨髓的绝望。

外婆的以死抗争终于唤回了外公的良知,他开始像个慈父般养活四个尚未成年的子女。但丧母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母亲姐弟四人的心灵。

1960年父亲[www.61k.com]和母亲结合,那年父亲30岁,母亲26岁。相似的命运为什么不能让两个从苦难中走过的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大姐出世的时候,父母的关系是很融洽的,她有小伙伴们艳羡不已的小靴子,花衣服,好吃的点心。但是好景不长,隔壁的婶婶生了三个儿子,而我母亲却一口气生了三个女儿。婶婶的冷嘲热讽,奶奶的指桑骂槐,是不是唤醒了父亲骨子里重男轻女的思想,他毕竟是从封建社会走过来的人。父亲并没有对自己的儿女心生嫌恶,却对母亲开始横挑鼻子竖挑眼,先至于骂,再至于打。听大姐说,那些日子连上学都心惊胆战。

后来有了弟弟,但父母的关系并未因此得到改善。

弟弟四岁那年,一场风疹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其间,我的两位舅妈第一次登我家的门,母亲自然忙前忙后的招待。一向节俭的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前门母亲还在跟舅妈话别,后门父亲却闹得天翻地覆。

从此母亲的娘家人再也没有登我家的门。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这是一个贫苦农户上演的一场普通的悲剧。

母亲是一个极有自尊的人,父亲却一点点把她的自尊碾得粉碎,并晾晒于娘家人面前。

家庭暴力如果没有得到扼制,它会像魔鬼一样一点点膨胀。我的父亲和母亲就是这样。

弟弟六岁那年的一个凄冷的夜晚,母亲像当年的外婆那样,一一抚摸了熟睡的儿女,走出了家门。她是不是听到了外婆来自天国的招唤?

但母亲终于没有寻短见。她围着堰塘转了好几圈,哭了好久。她想到外婆决绝走开的那个夜晚,她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没有母爱的生活,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只看到一掊黄土!

母亲从此远走他乡,并在异乡艰难度日。他会在每个儿女生日那天煮个鸡蛋以示纪念,她一直念叨着要在父亲辞世之后回到她曾经住过的小屋看一看。

父亲孤独地生活了25年。晚年的他越来越像个慈父。那时我们姐弟四人相继成家,他里孙外孙绕膝,倒也其乐融融。他一生离不开土地,每年喂养一头大肥猪,过年杀了年猪,练两罐猪油,剩下的做成腊肉晾挂在梁上。再看上一群鸡,一年到头,衣食无忧。他12岁当家立志,直到73岁辞世,做了61年的一家之主啊,直到病逝前仍是那么硬朗。记得父亲去世前的一天,弟弟把父亲抱到户外晒太阳,看着完全像一个婴儿的父亲,弟弟说:“看父亲多听话,不吵不闹,多好!”真的,这恐怕是我们印象中父亲最听话的时候。

母亲终于在父亲辞世之后回过一次曾经住过的屋子,总算了却了她的一场心愿。但她不愿意死后跟父亲葬在一起,可见在她的心里,一直没有原谅父亲。

我的父亲母亲,他们都死于老年痴呆症,一种因长期孤独为诱因的病。

我的父亲母亲,他们都是天下普通的好人。他们都尽其所能,给了儿女最简单的幸福。

《我的父亲母亲》这篇优秀的“二年级作文”由作文网收集,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投稿,仅供参考和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61阅读欢迎您转载分享:

三 : 一代见证人--我的父亲母亲

作为家中独子,我现在离家有点远。好在我用电话花了大概2个小时,教会父亲用QQ,教的过程,用父亲自己的话讲确实是老了记忆力反应都有问题,教完之后深感欣慰,这样可以经常和父母孩子语音或者视频了。

父亲走上传道之路,完全是神的美意,看到父亲所做的一切,从不解到理解,这个过程很长。因为经历过死亡,经历过神的牧养,促使他在这条路上充满喜悦的奔跑。自认为父亲是一名合格的主的仆人。虽然在人生起步时,有很多个人梦想,不像爷爷那样顺服,但是在濒临死亡之时,医院都拒收的情况下,他为了当时只有一岁的我,将自己委身于神。父亲讲当时从工地上摔下来又有一个木板砸在身上,全身都不能动,医院也不接收,但意识是清醒的,他想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不要紧,但是一岁的孩子没人照顾,所以他求神给他一次生命,他愿意终身服侍神,神垂听了他的祷告。一个多月后,身体渐渐复原,爸爸更加爱神了。可是爸爸没有立刻履行和神的约定,和神讲起了条件,想生活富裕了后再做。

过了几年我们一家三口,回到了父母的故乡山东,父亲和母亲一如既往的忙碌着,虽然是在农村。父亲种地,做小买卖,母亲做刺绣,很好的男耕女织的生活。对生活他们充满了憧憬。父亲没有忘记和神的约定,只是时间一拖再拖,转眼间我10岁了,父亲承包了果园,眼看当年的收成应该非常不错,万元户在20多年前应该是不错的生活,对于父亲来讲希望就在眼前。可是神的美意就在我们人想不到的时候临到了。那一年是我们一家无法忘记的,当时我在教室看到下小冰雹,孩子们还很新奇,有进入教室的孩子们都去抢很新奇,可是回到家中,看到家里的气氛不太对,父母都很沮丧,原来家里的果园被冰雹给破坏了,小时候的我理解并不深刻。只是知道这让父母不太高兴,父亲后来讲,他当时没法接受,跪在果园嚎啕大哭,当时还不明白神的旨意。

爷爷的一位同工和父亲偶尔有书信来往,父亲有什么问题也向他请教,中国很有名的传道人徐复生。他当时就告诉我父亲这是神的旨意,我父亲应该履行和神的约定给神作。后来父亲也知道,当时的果园,就我们家损失重,相邻的果园问题都不大,神是大能的,父亲也明白了。

此后,就是我的不理解渐渐开始了,母亲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慢慢理解再到支持。我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家乡教会的发展历程,自我认为少不了母亲的支持,父母一直没有放弃耕作,父亲种一些粮食蔬菜,母亲上班,母亲的工作很辛苦,记得我上学时她经常通宵,其实我当时由于不理解父亲,心中还很有怨气,很多时候往往都是母亲做我的工作。看到她的辛劳,我曾经决心一定要努力赚钱。让她过上好日子,同时我也不想让我的孩子重蹈我的覆辙。当然这只是一个没有重生的人的自我打算。

慢慢的我工作了,父亲说你要给神作,我们全家都是神拣选的。我说,我可不想受罪,我会好好工作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像我一样尝过贫穷滋味的人,父亲却说不应该这样的,我说我的人生路我来做主,不过放心我会好好信主的。慢慢与神亲近一点的时候我立志我要赚钱,去帮助真心为主做的传道人。在当时我觉得对我最有安慰的一句话是一位同是牧师子女的一位姊妹对我讲过,不要紧,只要你荣耀神的名,不一定要做传道,好好生活,也能做见证。呵呵,当时感动的我眼泪差点流下来,终于有人理解我了。呵呵

慢慢的我知道,其实我所想的不一定是神所要的,就像父亲说的要将身体献上当做活祭。所以父亲一直是在神面前喜乐满足,虽然服侍过程中有些事情发生,但他从没有埋怨,而是无怨无悔的走服侍之路。母亲虽然身体不是很好但嘴里也是很多感恩的话,也常常用圣经的话与我交谈,每次电话快结束的时候,总告诉我要多看圣经多祷告。现在女儿有他们来带,每次听女儿背马太福音第五章登山宝训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父母,亲爱的爸妈,你们有福了。你们的赏赐是大的。

在神的家中,每一位都有福了,因为神为我们量身定做了不同的人生之路,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各自的岗位上荣神益人

四 : 我的父亲母亲

从老妈家回来,天色渐渐阴暗,初夏的风伴着凉凉的雨,在不用遮伞的路上行走, 风摇曳着我的裙摆,漫无边际的走在回家的路,心里什么也不想,还是觉得有种琢磨不透的情愫在不依不饶的作祟,路过街边的一个学校,好多的男孩女孩在校园里玩耍,鲜艳的校服好像一团团火焰在跳跃,又想到了小时候,自己也曾经那样的鲜活的走过如花的日子,难免有些感伤,加快了步伐。

老妈又憔悴了好多,我知道,她整日为我操心,身体本来就不好,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会叫她不为我着急,也许,我永远也没法体会老妈的内心,为了我和老哥,为了这个家的所有无怨无悔的付出,怎一个辛苦二字就可以涵盖清楚呢?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叫做母亲。

老爸在午饭的时候汗涔涔的回来,白色的衬衫还延续着他多少年干净利落的习惯。老爸是一名军人,这么多年来,衣服向来自己洗,毛巾袜子均是白色,这与他当兵多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老爸老妈是老乡,共同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地方长大,爷爷是生产队的队长,姥爷是大队上的书记,很是门当户对呢。姑姥姥活着的时候常跟我讲,妈妈年轻的时候很漂亮,在家排行老二,所以村里人都叫她“二花儿”,大舅最大,妈妈之后还有三个舅舅,三舅在七八年前去世了,为此,老妈打击也是不小的,因为三舅身体不好,有抽搐的毛病,老妈还说三舅的离开是享福了,可是我知道她是不舍的。因为这样一个在叫了她大姐这么多年的一个人去了。小舅舅妈妈是很疼的,每年小舅舅过生日的时候妈妈总会打电话惦记,告诉他无论多忙也要吃碗面。我和老哥很多对亲情观家庭观的理解都是来源于老妈的潜移默化的举动。她常说人活着就要爱自己的家人,家人永远是你无法分割的一部分。

老爸老妈是在老爸没有退伍的时候结的婚,她们的结合在当时被好多人称之为最完美的姻缘,因为老爸也很帅气,又写的一手好字,翻看当年的老照片,看看老爸老妈的年轻时的样子,想想人生真是无常 ,岁月催人老这句话说得真对,容颜易老,青春 矣不在 。留给我们的,只是这影像上的瞬间。

记 忆中,老爸老妈年轻的时候也有吵闹的时候,但似乎不太清晰了,老妈确实是一个懂得包容与理解的好女人,老爸脾气不是太好,每顿饭的餐桌上都会有酒,我很小的时候就会给老爸倒酒,那天小侄女给老爸续酒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八岁了还在老爸的肩膀上坐着的自己,看着老爸脸上如沟壑般的皱纹,心里酸酸的,是啊,我的孩子都如自己当年一般大了,她们怎会不老呢?老妈每天很喜欢看养生的节目,也渐渐知道爱护自己身体的重要性,看着她入迷的学着电视里养生专家的动作时,我真想笑,好像我小学时第一次学广播体时地样子。来这个城市几年了,她和老爸一个在家照顾小侄女照顾家,一个在小舅舅开的店里上班,每天都很忙碌,老妈的围裙里依旧有讲不完的故事,絮叨着让她牵绊的家事,老爸的杯里依旧有酒,红扑扑的脸上卸去了疲惫和烦扰。(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其实老爸老妈的一生很平凡,也很普通,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选择以一种坚韧不拔的方式爱家,爱自己的孩子,她们的青春奉献给了自己的孩子,年纪大了,也在发挥余热,恨不得所有事都自己承担。这种爱,在平凡中书写着温情。

简单的文字献给我平凡的老爸老妈,愿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安康,我会努力的生活,争取不要她们为我操心,可怎么会不惦记呢,因为我是她们的孩子,无论我走到哪,年龄多大,都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是老妈怀里进入梦乡的孩子,还是老爸手掌里蹒跚学步的宝贝,其实,我和她们一样,心底洋溢着对家的眷恋,对老爸老妈的感恩,这种情感会一直伴随着我前进的每一步,在平实的生活中温暖着我,老爸老妈,如果有来生,我还做你们的孩子,还在那个小地方长大,用最淳朴的乡音呼唤我最爱的人,我的爹娘······

五 : 我的父亲母亲

好几次提笔,想为我的爸妈写点儿什么,可总是静不下心来。我知道回忆需要安静,所以我选择了这个下雨的星期天。双手托腮坐在窗前,细细端详雨中那个清新却略带苦涩的世界。白桦树下那一阵清风,那一串雨露,那一片再也回不去的落叶……所有这些,都让我渐渐归心于平静,手中的笔已在不经意中走进了老家——

我出身在浙北的一个小农村里,爸妈是再也朴实不过的农民,还有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妹妹,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平淡、真实。

任凭异乡的岁月如何淡漠,我对家的记忆依然清晰。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他的亲身父亲在生下他后便和我奶奶离了婚,而我爸则跟了他的母亲,因此在当时的家庭环境里,我爸的生活处境相当的艰难。后来我爸跟我聊天的时候经常谈起他的读书时代,他说,那些日子经常背个书包再牵一头牛,经过学校时,把书包往教室一扔,然后开开心心地放牛去了。

父亲不爱说话,很沉默,这样的性格造就了他的诚实、善良和热心,村里如果谁需要帮忙,只要招呼一声,刮风下雨,他都乐此不疲。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每逢大年三十,村里人都把大条大条的活鱼往我家里送,当然不是送给我们吃的,而是要我爸给他们做鱼丸。我爸做的鱼丸可谓是打遍村里无敌手,不仅如此,每次做好后,还挨个帮他们煮好,美其名曰:好鱼丸要配好火候才有好味道。也就因为这个,常常导致我们自家的年夜饭一拖再拖,而我爸却很快乐。

因为生活的困难,父亲断断续续念完初一就辍学了,可他对我们的教育是严厉的。记得我刚上“学前班”那天,父亲给我买了一个白色的塑料文具盒,用毛笔浸上红色的油漆在文具盒的底部写上了我的名字,说:“这样就不怕弄丢了。”可没过几天我还真把它弄丢了(现在已记不起当时是怎么丢的,好好的放在书包里,怎么会丢了呢?呵呵。)下午放学胆胆怯怯回到家中,只见桌上赫然放着我那个丢了的文具盒,爸爸一脸严肃,问我丢了东西怎么还敢回家。我却理直气壮地说道:“丢了就丢了,现在不是捡回来了么。”只见爸爸迅速起身,拿起文具盒就朝门外扔了出去,我被吓得浑身打颤(记忆中这是爸爸唯一一次对我凶)。后来听妈说,是村里人在路上捡到了,看到我的名字就给送了来。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丢过任何东西。

这就是我爸——那个当年瘦高瘦高的农村小伙。也许相对我爸来说,我妈的生活条件要好的多,因为我外曾祖父那时是地主阶级。不过他们似乎有着一点家庭上的相似之处:我外婆的第一个丈夫在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后就离开了人世,这个孩子就是我现在的姨妈。后来,外婆有了第二个丈夫,生下我的母亲。母亲个子矮小,是因为她出生后就患了一种病,四岁的时候还走不了路。(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母亲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不仅会裁缝,会绣花,而且还会一手绝美的毛线活。那些年,我们一家所穿的毛衣、毛裤、外套、布鞋等等,只要能从缝纫机下走的,只要能用毛线织的,每一样都出自于她那双似乎永远也闲不下来的粗糙的手。印象最深刻的是:读小学那会儿,家里经济非常据拮,即使过年也很难有新衣服穿。心灵手巧的母亲就把我们那些穿旧的外套拆掉再翻新,把里面颜色较新的那层翻到外面,把旧的那层放在里面,再经缝纫机一踩,一件新衣服就做好了,穿着它去拜年,心情很是舒畅。如今,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衣服挤满了我们的衣柜,试问真正合身的又有几件?知儿者,甚是母亲也。

岁月在父母的白发和皱纹上印证了它的匆匆和无情,我也在温州工作了5个春秋。这5年来我极少回家,因此一有空,我就会静静地回忆家里的一切,感恩我那艰辛的父母为儿女所付出的点点滴滴。

我清晰地记得,在我刚出生后的这几年里,也就85年左右吧,父母不管是去街上还是走亲访友,出门都是靠走路,那时我们姐妹俩的交通工具就是“竹篮”(大家一定很难想像竹篮是怎么回事吧)。父母把我和妹妹各自放在一个很大的竹篮里,然后用一根长长的扁担挑在肩上,硬是把我们一路挑到十公里之远的外婆家。有时只有我们姐妹中的一个,父母就在其中的一只竹篮里放几块石头,以求两边平衡。坐在父母肩膀下悬空的竹篮子里,双手紧紧地拽着两根竹柄,我竟安然地睡着了。

等我们长大了些后,家里的那辆重磅上海牌自行车就接任了承载我们一家四口的重任。那会儿,爸爸骑车,我坐在最前面的横杆上,妈妈坐在后座,怀里还抱着妹妹。比起竹篮,似乎要轻松多了。这种现象当时在我们村里非常多,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路上随处可见。

渐渐地,家里有了一些积蓄,在我爸爸36岁那年,他买了一辆载重型拖拉机,为了供我们姐妹俩上学,老爸跑起了运输。打那以后,我母亲从没有过上安心的日子,焦急、等待和担心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由于起早贪黑,疲劳过渡,父亲大大小小也出了几次事故,最后依然坚持供我们顺利完成学业。

老爸对那辆陪伴他近六年的拖拉机是有感情的,以至后来不跑运输的时候还坚持用拖拉机载我们去踏青、游玩。而我的老妈,一个天生晕车的人,却唯独坐我爸的拖拉机不晕,这让我那幽默的父亲甚是感动。搬张椅子坐在拖拉机的后厢里,迎面而来的春风又一次将浓浓的父爱散播、传扬。

时间一晃已是2007年了,父母也相继跨上了50岁的门槛。我的一位在县城的表舅替他们在一个花园小区找了一份传达室的工作,工资不高,可爸妈却很满足,他们说:“现在好了,我的女儿也不用给我们老两口寄生活费了。”我听了,心里一阵酸楚,泪水顷刻间下落。

本文标题: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201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