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我看秋雨出新书
今年的夏天似乎特别的长,“立秋”都过去好多天了,天气依旧热情洋溢气温依旧居高不下,想享受场诗意般的秋雨看来还得等上一阵子了。不过,这大自然的秋雨未至,咱大师级的秋雨
可就又登场亮相了。
余秋雨出新书《问学》,据说是对电视节目《秋雨时分》的旧稿整理,并且是缝缝补补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可见咱们秋雨大师不上网也是有原因的,人家忙嘛,哪有空陪你在网上唇枪舌剑浪费口水!————但是,又据说在对旧稿的删删补补中还是有一些新的内容的,比如他对攻击他的人的“解读”,当那些个“别有用心”的人骂他缺德时,他一分析才发现:原来那些攻击他道德缺失的人,才是真正的道德缺失,是借著名人在完成一种自我精神补偿。
老实说,他的分析一点也没错,的确是有人会抱着借名人来炒作自己的”野心“,因为名人好比辣椒,当作佐料来炒炒正好可以让自己能迅速在网上大红大紫起来,就仿佛我们南方人吃麻辣火锅,那个辣啊,实在是爽歪歪也!不过有一点我们还是得考虑清楚的,就是秋雨先生所说的“借名人来扬自己的名”里,那些被人用来批评他的事,是空穴来风呢还是证据确凿?别的有争议的不谈,就说“收受深圳豪华别墅事件”、“含泪门”、“故居门”、“大师门”,这些恐怕不是某些人捏造的吧?既然不是捏造,那当我们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个“道德不大好”的结论,似乎也并无不妥。或者说咱们秋雨大师希望我们说话婉转点,就说他是个穿了件只有三个口袋的中山装的大师,他可能就勉强接受了。如果是这样,我是乐意按先生的意愿做的。
其实吧,如果我们除去秋雨大师的道德问题,他的文章还是十分可读的。我2006年读高一刚接触他的文章时,在没有知道他那么多“奇闻逸事”时,我是深深地被他文章所感动,对他是深深敬佩的。可惜啊,如今的网络实在太不“道德”了,都不懂给人家遮遮羞,一会儿“文革身份”一会儿“含泪门”一会儿“捐款门”,搞得原来对大师心怀敬意的我也怀疑起大师的品德来了————这可是在他文章里丝毫看不出来的!
所以说,如果我们读书仅仅是读书,不考虑什么“人品”与“文品”的关系,那秋雨先生的文章实实在在是我们学生学习(尤其是语文作文)的超级大力丸!以我为例:当年正是因为看多了他的文章,我读书时的写作水平才进步飞快,所以我坚决以为秋雨大师的文章是十分值得想提高写作水平的同学看的。试想,如果我们在学习之余就拿着他的文章读一读,像背英语单词一样,那我们的作文水平不得像直升机般“嗖”一起就上去了!要知道,从最小的意义看,咱大师的文章都是最最最最最最最标准而又经典的满分作文!
我觉得秋雨大师实在应该感谢我们这个学生只绕着学习转并闭耳不闻天下事的时代,正因为有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咱秋雨大师的作品过去才有如此辉煌的销量。我相信此次秋雨先生的新书一出,销量应该也是可观的,毕竟,一本在最低限度上也能迅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书,作者的其它问题是可以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不计的。
二 : 我看余秋雨
像余秋雨之类的,都被人认为很有文化,字里行间透着他们熟读一些中国的旧书,经呀,佛呀,道呀,屈原呀,稽康呀,苏东坡呀,——但他们说的不都是那一套吗?也就是道德呀,正义呀。善恶报应呀,几千年来都是这一套,这点儿思想。
他们以为现在的中国还是这思想,好像这就够了。如此陈腐,再吊多少书袋又有什么意思?像余秋雨这种人,一开始对我这样对传统文化不知道或知道一点的,他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里有很大的迷惑力,你会觉得他很正派,很正直,好像做人就应该这样,起码他似乎是一本正经地严肃地对待一些事情。
后来我看了朱大可写得关于余秋雨的东西,说他写得是文化口红,文化避孕套,说他实际上像歌星那样煽情。其实,传统文化也能提供好多媚态的东西,只要把这东西吃熟了,只要瞧准了上之所好下之所悦,什么都可以做成媚态,金庸的壮怀激烈呀,余秋雨的忧患情怀呀——反映到销售上就是个卖点,方方面面都要这个,老百姓也要这个。他们只有自我标榜起来,把一切都上升到民族的高度,才能更被人们所接受。可能中国这些年的媚态百出,就缺余秋雨这类忧患媚态了,所以才迫切地需要他,他也就轻松地游山玩水,忧患地伏案媚俗。
还有更恶心的,一般谈余秋雨的人从不注意。余的《文化苦旅》中动不动就提当官的,某某市长。某某局长之类的,而且都是在感慨了一番古人的情怀之后,最后画龙点睛地提到某某某市长现在的作为,不正是古人的忧患情怀的当代传人吗?绝对到位,绝顶聪明。
博客内闲逛时发现博文点击进入;《余秋雨是国有资产的攫取者还是投资家?》
《是谁让余秋雨赚国有资产的便宜?》
学院派与大众文化有什么区别?像余秋雨这种人过去出现过吗?我觉得他的媚态上承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就余秋雨这么个文风,这么写东西,这么冒充文化的人,好像还不多见。以前好像没有过。我一个朋友说,刚听说余秋雨,还以为他是台湾人呢?屁大的事也弄成民族的伤口。实际是阿Q头上的浓疮。也许是人家的名字起的就煽情,秋雨——有点凄风苦雨的感觉。
余秋雨的东西说穿了,就是传统文化的琼瑶,他是用琼瑶的方式解释传统文化。那种调点小情,泪光闪闪,很有点男女主人公忠贞不渝,海誓山盟劲儿。元旦那天我在家闲得无聊和叶京一起念了段刘再复的随笔《问沧海》。那个语言就跟余秋雨的差不多,大段大段的空洞抒情,让我想起杨朔,刘白羽,魏巍的散文,还有进入中学课本的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这种文风对中国的散文写作影响很大。以前的文章中的结尾常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这种。只不过余秋雨的文字中,多了点儿港台的软语,比如像“殷殷地企盼着”整个人都是流行歌曲。
前几天刘震云打电话闲聊说余秋雨关闭了新浪,腾讯,搜狐的博客。余秋雨走了,王朔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文化商人
曾经含泪劝灾民,诈捐二十万,一夕揭穿,小学变成图书馆;
向来厚颜谀当道,侵占数亿元,今朝发案,大师原来一贪官。
三 : 看秋雨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我赶快跑到玻璃窗旁看雨,我发现窗户上老有一层雾气,挡的我看不见外面,于是我拿起手来“嚓、嚓、嚓”终于清理干净了,我又看见雨了,那雨丝细细的,像好多个芭蕾舞蹈演员,穿着雪白的衣服,翩翩起舞,那雨滴落地的声音,就是观众的掌声,你们听“拍、拍、拍”多么响啊!观众一定有很多。
过了一会儿,彩虹出来了,舞蹈家和观众们,走着彩虹桥,回家去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切都像被打扫过一样,变得非常的新。
太师三附小四年级:窦婷婷
四 : 秋叶的坦然
当硕果累累时
你却在秋风中
欣然逝去
你从繁茂中走来
留给大树的是丰硕的果实
和粗壮的枝干
自己带走的只是枯黄的身躯
你在沉默中离去
留给大地的是一片深情
你曾有过
太阳的光辉
申明的本色
恋枝的激情,可你
没有痛楚的表示
只是坦然的一别
坠落得无怨无悔
秋叶啊
你深情地亲吻大地
不是追求浪漫的享受
而是为了孕育春的气息
你并不抱怨秋风
因为你相信你的坠落
不等于灭亡
几经风吹雨打
冬雪融化
你深信——
来年逢春
枝头新绿便是自己的再生
我注视着秋野
梦想我的人生
原我的人生也有一份
秋叶的坦然
五 : 秋叶的坦然
广东省深圳 蚝业小学 5(2)斑 陈颖诗
当硕果累累时
你却在秋风中
欣然逝去
你从繁茂中走来
留给大树的是丰硕的果实
和粗壮的枝干
自己带走的只是枯黄的身躯
你在沉默中离去
留给大地的是一片深情
你曾有过
太阳的光辉
申明的本色
恋枝的激情,可你
没有痛楚的表示
只是坦然的一别
坠落得无怨无悔
秋叶啊
你深情地亲吻大地
不是追求浪漫的享受
而是为了孕育春的气息
你并不抱怨秋风
因为你相信你的坠落
不等于灭亡
几经风吹雨打
冬雪融化
你深信——
来年逢春
枝头新绿便是自己的再生
我注视着秋野
梦想我的人生
原我的人生也有一份
秋叶的坦然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