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论文作者简介-《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

发布时间:2017-11-28 所属栏目:基础天文学

一 : 《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

本文系宋仁宗嘉祐六年,苏轼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求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非凡的才华。

留侯论_《留侯论》 -作者简单介绍

《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_留侯论
作者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8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留侯论_《留侯论》 -创作背景

《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_留侯论
《留侯论》楹联绘画作品

张良,字子房。原为韩人,其爷爷、爸爸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等五世之相。韩为秦灭后,张良不惜以全部家财寻求刺客行刺秦王,为韩报仇。后寻得一力士,借秦始皇东游之际,与力士以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在博浪沙阻击始皇,误中副车。后隐姓埋名,被迫流浪于下邳,传说其在这期间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楚汉之争时,张良辅佐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汉朝建立后,张良被封于留(今江苏省徐州),世称“留侯”。《留侯论》是苏轼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应制时所上的《进论》之一。在此文中,苏轼对张良圯上受书之事及阻击始皇之事重做阐述,指出张良之所以能够成大事,就在于他学会了“忍”。

留侯论_《留侯论》 -内容概括

《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_留侯论
《留侯论》人物张良与圯上老人

本文是一篇传记性质的人物论。文章围绕着“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一中心对留侯张良展开论说,并以“忍小忿而就大谋”为线索贯穿全篇。

文章一开始就将“匹夫”之勇与“天下大勇者”之勇进行比较,指出“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坚韧品性。然后辟“圯上老人”为“鬼物”之说,指出“圯上老人”“倨傲鲜腆”正是为了折张良“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最终使其成大事,成为“豪杰之士”。而后又屡屡引用历史事实,进1步论说“忍小忿”之大用,以至将刘邦所成就的帝业也归功于张良的“忍”。最后以张良的“妇人女子”之貌来反衬其“天下大勇之士”的过人之节,绕有趣味,也颇见作者的良苦用心。

不过应对苏轼的这种“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进行辩证的认识,特别是对其将楚汉之争成败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忍”,更应该深入进行辨析。

留侯论_《留侯论》 -作品原文

《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_留侯论
作者苏轼人物画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予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群,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伊、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合以仆妾之设,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而愚以为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留侯论_《留侯论》 -作品译文

《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_留侯论
张良漫画像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值得算作勇敢。天下间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大志,目标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韩国已灭亡时,秦朝正很强盛,秦王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连上句意思是: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藉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自然,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1个能忍耐、1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养那完整的刀锋(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衰弊),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言外之意: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人,却能成就大业,远比外表魁梧的人奇伟万倍)。

留侯论_《留侯论》 -结构分析

《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_留侯论
《留侯论》人物张良塑像

本篇并没有全面评论留侯的生平和功绩,而只是论述他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全篇可划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1):将“匹夫”之勇与“大勇者”之勇相比较,指出“大勇者”之“不惊”与“不怒”正是缘于他的“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为下文论说张良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段立论,提出能忍、不能忍这个命题。“古之所谓豪杰……有过人之节”,是泛言,凡忠勇、坚毅等超乎常人的节操,全都包括在内。以下则扣住《留侯论》本题,将“过人之节”具体到“忍”字,说忍又是从“勇”字来说,提出匹夫之勇不算勇,只有“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才是勇,也就是说,能忍,才是大勇;而其所以能忍,又是因为抱负甚大、志向甚远的缘故。表面看来,勇和忍似乎是对立的,作者却指出了它们的统一性,充满辩证法,非常精警深刻。

第二部分(2—4):论张良能“忍小忿而就大谋”,并最终辅佐刘邦建立帝业。分三层:

第一层(2),对张良“圯上受书”的流传之说进行辩驳,进而指出圯上老人正是见“其能有所忍”,“可以就大事”而受之书;

本文举了张良阻击秦王、进履受书、劝说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三件事。这三件事表面看来似无关联,但作者却敏锐地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由此提出其独创见解。先从前两件事说。人们孤立地看圯上老人赠书事,因而把一些神怪传闻当作真实。作者把这件事同张良阻击秦王联系起来,把他为韩报仇不能忍小忿,逞匹夫之勇,与成大事所需要的大忍耐联系起来,指出这是秦时的隐士对张良忍耐心的考验观察,其用意并不在于书的授受。指出老人的行动所暗示的,都是圣贤间互相警示劝戒的道理。这几层意义紧密钩连,互为论证,结构非常严密。拂去老人赠书的神奇色彩,关系到基本立论,因为如果这是神怪的行为而非人事,就无法按常理论之。老人赠书的用意,则是从张良和老人的行动本身2个方面来论证。

从张良讲,他阻击秦王的行动,是“不忍忿忿之心”的表现,这种荆轲、聂政式的刺杀行为,在秦正盛时,无异于白白送死,老人因为痛惜其才,才“出而试之”,故意用傲慢无礼的举动“无故加之”,极力摧折侮辱他,以磨练他的性格,“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其“能有所忍”。

从老人说,他对张良的一系列折辱举动,显然不是出与于无心。当老人故意走到张良跟前堕履又命他取履时,张良“欲殴之”,仍有不能忍之心;因念其年老而下桥取履是“强忍”着的,老人岂有不知,故又提出更带有侮辱性的要求:替我穿履!张良想,既已为老人取履了,就再替他穿上吧。这能忍的程度又进了1步,但老人还要再看看。他以足受履,笑而去,行了里许路,见张良只是目送着他,并无异常的表现,这才再走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这就道出了有意考察的用心。

太史公的笔墨也很传神,写张良“欲殴之”,“强忍”,“业为取履,因履之”,“殊大惊,因目之”。一连串带动作的心理描写把“忍”的深化过程刻画得丝丝入扣,随后因平明、鸡鸣赴约仍然迟到而一再受到怒责,终于以“夜未半”即往,得到老人的首肯,完成了忍的磨练。

这给作者取为立论主题提供了材料。如果老人的用意只是为了赠书,只须将书授与就可以;之所以“深折之”,正说明“其意不在书”。“且其意不在书”,而在使其(张良)能忍,二者实为1个意思。

第二层(3),以鲜明生动的历史事实为例,说明只有“忍小忿” 才能“就大谋”。

为了增强说服力,本段又引史为证,再次说明上段之意。文中先引郑伯能忍而不战退敌,勾践能忍而终灭吴国,以见忍的极端重要性,说明老人何以要“出而试之”。又概述老人“深折”张良的情景,证明他的举动确实是对张良的考验。前者是从动机讲,后者是从事实讲,行动的目的则是“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后来的结果则是使张良达到了“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羽之所不能怒”的境界。

第三层(4),以项刘楚汉之争为例,论证正是由于张良能够“忍小忿”,所以才能“就大谋”,也才能够辅佐高祖刘邦建立帝业。

本段把刘邦之所以胜和项羽之所以败,归结为能忍和不能忍,而以韩信求封王的事例,把刘邦之所能忍归结为是由张良的成全,不仅说明了能忍对张良、对于刘、项的事业的重大意义,还说明了老人的启导所起的巨大作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三部分(5):以揣度作结,说张良的状貌也表现出能忍的特征。以张良的貌不惊人反衬其大勇大智,回应文章开始的“天下之大勇者”。思致新颖,风调翩翩,余味无尽。

太吏公曾发出疑问:原以为子房是个魁梧奇伟的人,然而发现其相貌却宛如媳妇姑娘一样,认为和他的胸怀气度不相称。噢!这不就是子房之所以为子房的吗?

留侯论_《留侯论》 -艺术特色

《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_留侯论
《留侯论》收录文集

1、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文章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忍”。然后以“忍小忿而就大谋”为线索纵贯全篇。圯上老人之所以屡次“倨傲鲜腆”目的就在于要教给张良学会“忍”。然后举出历史上的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妾于吴和项刘楚汉之争的事实,进1步论说,只有“忍”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否则只有失败。可谓一以贯之,滴水不漏。

2、转承开阖,妙趣横生。对于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之事,人们引以为奇,甚至将“老人”视为“鬼物”。作者在此却另辟他说,指出“圯上受书”乃“圣贤相与警戒之意”,而非“鬼物”所为。接着作者将笔锋猛地一转,又出惊人之语:大胆指出,圯上老人受书其意却不在书,而在折张良“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而张良之所以最终成为“豪杰之士”并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原因也不在所得之兵书,而在圯上老人的“倨傲鲜腆”使其学会了“忍”。这一转承开阖,使文章另辟洞天,妙趣横生,可谓“一语空际掀翻,如海上潮来,银山蹴起。”(沈德潜语)文章最后以张良的“妇人女子”之貌来反衬其“天下大勇之士”,也让人揣度良久,回味无穷。

3、形象生动,流畅自然。文章以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妾于吴与项刘楚汉之争等历史事实为例,进行说理,这不仅具体生动,深入浅出,更能对人晓之以理,甚至动之以情,这无疑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特别是本文的语言晓畅易懂,婉转自然,也无形中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留侯论_《留侯论》 -作品赏析

《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_留侯论
《留侯论》人物张良画像

留侯张良,汉初开国的第一流人物,生平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不能面面俱到,苏轼独独选了“忍”字作为评论张良的重心。开篇先破除旧说:以为黄石公为鬼物,张良能辅佐汉高祖定天下是因为获得黄石公授兵书;接着另立新说,认为张良之所以成功,在于他能忍的性格。至于苏轼所翻案的古人案底为何?《留侯论》文末提到:“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对照《史记》留侯世家所言,苏轼翻的应该是太史公的文案。
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所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黄石公非鬼物,张良能忍,并且能以教刘邦以忍而成就大业,在苏轼文中已经论述颇清,在此就不必多提。司马迁以一部《史记》留名千古,史记中的许多评价颇得后人崇敬,但是司马迁受西汉阴阳五行学说影响,怀疑黄石老人为鬼物,间接怀疑张良的成功乃因鬼物所助,天欲成之,非张良之力,这段话却将张良毕生的努力一笔抹销,何其不公平!言末虽然引高祖称赞张良之语来衬托张良的智谋,但末了接上以貌取人一言,不免也令一些其貌不扬、或面貌不够魁武奇伟的大丈夫们感叹唏嘘。
张良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在乱世中辅佐刘邦定天下,可见他绝不是1个甘愿淡薄之人,虽然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却也是明哲保身的不得已之为。自古男儿无一不是雄心勃勃、志在万里,张良忍小忿也是为了就大谋,后人不能明了他的志向便罢,如太史公这样能赞许他所创立的功业,却将他辛苦努力的成果归为一句“岂可谓非天乎”,意思是张良你的功业都是上天注定,是鬼物帮助,而不是你自己的付出与功劳,这样的评价要是给张良知道了,岂不吐血三升?
苏轼是真正能赞赏张良的人,尽管张良成功的原因当不只能忍,更有许多智慧权谋之术,但苏轼这篇〈留侯论〉却是将开国功臣的荣誉赋予张良本人的名作。他肯定了张良的人格、实力、功业、美名,更不因张良相貌的女态而怀疑他的能力。苏轼撰此文,张良在地底若有知,必定会感叹:“东坡当吾知音!”

留侯论_《留侯论》 -读后感摘选

《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_留侯论
《留侯论》被收入《唐宋8大家古文》集中

近来读了苏轼的名篇《留侯论》,先哲见解之精辟实在令我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篇中的诸多观点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和铭记在心,特别是我们这些马上就要离开大学,走进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首先,文中开篇提到“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就是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里,我们如何去面对所遇到的矛盾,受辱拔剑斗之是1种解决方式,无故加之而不怒则是另1种境界,其中的区别在于志向的不同。大 智大勇者必志向远大,而前1种不过成一时匹夫之勇。我们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血气方刚,如不加强自身的修养,难免“泯然众人矣“。
其次,做人要谦虚不能再只是1个口号。社会是1个藏龙卧虎的之地,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圯上老人黄石公就是一例,只有虚心的向他人的长处学习,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所以说,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决不是偶然的。老人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而张良恭敬有加,故曰:“孺子可教也”。这就是提醒我们,凡成大事者虚心实在必备的素质。
以鄙人愚见,束发读书首先是为了能明理修身,其次是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这才不枉来世走这一遭。留候就为后世作出了1个很好的的榜样。
所以,在我们在大学的学习期间树立远大的目标是我们迈向成功的第1步,其次虚心向学是充实自己的不二法门。
文中最后提到“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强调我们做人要有容人之量,俗话说“量大福大”也是这个意思。出去做事,难免磕磕碰碰,容人,恐怕是保持好心态的关键。好的心态,就有好的精神状态;容人,就有好的人际关系;虚心,就能更快的充实自己;长远的目标;能让你在航行中不迷失方向。

留侯论_《留侯论》 -参考资料

[1] 晋江原创网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49397&chapterid=6
[2] 成都新闻网 http://www.news.uestc.edu.cn/NewsRead.aspx?newsID=12689

二 : 《心锁》:《心锁》-文学简介,《心锁》-作者简介

《心锁》出现了大量性心理描写,在1960年代初被台湾官方定为黄色作品而遭查获禁,其作者被“中国文艺协会”开除会籍。


心锁_《心锁》 -文学简单介绍


《心锁》:《心锁》-文学简介,《心锁》-作者简介_心锁《心锁》《心锁》描写了以女主人公夏丹琪为中心的一组四角关系,夏丹琪深爱范林,但当范林移情别恋的时候,为着报复,她嫁给了情敌的大哥,但结果却使自己陷得更深,其夫的弟弟利用这一点也乘机染指夏丹琪……
在1960年代初,《心锁》出现了大量性心理描写,被台湾官方定为黄色作品而遭查获禁,其作者郭良蕙被“中国文艺协会”开除会籍。

心锁_《心锁》 -作者简单介绍


《心锁》:《心锁》-文学简介,《心锁》-作者简介_心锁郭良蕙郭良蕙(1926.7.10—)山东巨野人,生于河南开封。抗战时期在四川读中学,1948年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
1949年到台湾,50年代初开始写作,第一本作品是短篇小说集《银梦》,1953年自费出版。后来陆续写了大量小说,总计有近60部。这些作品多以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常出现婚外情和各种感情纠葛,人物常有各种苦恼,悲剧色彩较重。作品文字流畅,描写细腻,情节曲折,不少人物性格较鲜明,有较深的心理刻画与剖析。但大多有相似情节,少有新的开拓。有的作品引起过教大争论,如60年代初出版的长篇小说《心锁》,有人认为破坏伦理道德,曾被禁止出版。
引起注意的主要作品有《感情的债》、《春尽》、《四月的旋律》、《黄昏来临时》、《早熟》、《焦点》、《2种以外的》等。1980年以后兴趣向文物古董转移,不见有作品出版。

心锁_《心锁》 -电影简单介绍


根据台湾知名女作家郭良蕙长篇小说《心锁》拍摄。原著中因涉及叔嫂间恋情,有违中国传统礼俗而经台湾当局查禁,历三十年仍未解除。搬上银幕的《心琐》保留原著中大胆的描述而有更深入的揭露,将爱欲和苦闷、仿徨和挣扎刻划得完整而又有激情。
江梦萍有1个玩世不恭而同父异母的二哥江梦石, 以及养子大哥江梦辉。二哥已结婚, 但却是不安于室的男人, 喜欢飞车, 而大哥却是个忠厚老成的未婚医师。 江家圣诞舞会中来了一对情侣, 范林和夏丹琪。范林为了前途而与江梦琪结婚, 但仍然不能忘记夏丹琪。夏丹琪因范林的结婚,赌气嫁给了江梦辉。 但是范林与夏丹琪私下仍藕断丝连。另一方面, 江梦石却又对夏丹琪穷追不舍, 终于得到了夏丹琪, 并渐渐产生了爱情。
最后的结局是范林和江梦石为了争夺夏丹琪, 而在一场飞车争逐的场面中, 双双因车祸而撞了个血肉模糊, 造成两败俱亡的局面。

心锁_《心锁》 -歌曲简单介绍


喝完这杯酒 能否让我走
窗外那场大雨 停了好久
忘了什么时候
开始习惯流连在 街头
等待 陌生的问候
心上了锁 或许 就爱上
孤独 的冷漠 的沉默
但锁上我的人 为何是你
又不愿留下钥匙给我
我的心 从今后 不再颤抖

心锁_《心锁》 -王杰


中文姓名:王杰
英文姓名: Dave,Wang Chieh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20日
身高 :174cm
体重: 150 lbs
星座:天秤座
血型 :O型
言语:普通话,广东话,英语
嗜好 :钓鱼及园艺
最喜爱食物 :麻辣火锅
最满意部位: 肩膀
最喜爱颜色: 宝蓝色
最喜爱歌星 :The Beatles 及 U2
最喜爱音乐类型:Classical及Rock
擅长乐器:吉他,bass,鼓及琴类
最喜爱电影: 爱情故事及乱世佳人
最喜爱演员 :汤告斯及添罗宾斯
最喜爱阅读杂志: 散文
最喜爱动物: 狗和鱼
最喜爱季节:秋天
最喜爱礼物:玉器
最喜爱运动: 赛车,钓鱼,特技

三 : 《包打听》:《包打听》-作品译文,《包打听》-作者简介

本书是欧·亨利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說。故事以他们经常出没于茶馆酒楼等人群聚集之地,留意别人闲谈中的信息,打听各种事情。而表达对社会中的有闲阶层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种种虚伪、扭曲、可笑又可悲的现象。

《包打听》:《包打听》-作品译文,《包打听》-作者简介_包打听
欧·亨利

本书是欧·亨利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說。故事以他们经常出没于茶馆酒楼等人群聚集之地,留意别人闲谈中的信息,打听各种事情。而表达对社会中的有闲阶层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种种虚伪、扭曲、可笑又可悲的现象。

包打听_《包打听》 -作品译文

有两三件事我想弄明白。我才不管它神秘不神秘呢。因此,我开始去打听。
我花了2个星期才弄清楚女人的衣箱里装了些什么。接着又开始打听为什么床垫要用双层。这种正儿八经的寻问一开始就遭到怀疑,因为听起来显得难以启齿。最后,我总算懂得了,床垫的双层结构是设计来减轻理床女人的重量的。我真愚蠢透顶,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不作成同样大小的呢;对此,我可以吃了闭门羹。
出于求知的欲望,我急于要弄懂第3个问题,即“包打听”的性格特征。在我的头脑里,他的形象简直模糊得不能再模糊了。弄清任何事情之前,我们总得先有个具体概念,哪怕是个想象的概念也罢。现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幅约翰·多伊①的清晰画面,清晰得如同铭刻在钢板上一样。他的眼睛浅蓝,穿着棕色马甲和磨光了的黑色哔叽外套。他一直站在阳光下,口里嚼着东西;他不停地用拇指把小刀反复地一开一合。如果能找到1个更高级一点的人,我敢肯定,他将是一位高大而苍白的人,袖口露出蓝色的护腕;他老坐在那儿擦皮鞋,伴着滚木球小巷的轰隆声,周围全是绿松石。
不过,当我在想象的画布上勾勒“包打听”,画布又变成了一片空白。我设想,他有1种可以折散的微笑(好似龇牙露齿的笑容),连接的袖口,就这个样儿。对此,我请教了一位新闻记者。
“嗨,”他说,“‘包打听’界于流浪者和俱乐部成员之间,不完全是——呵,他适合于出席菲什②先生的招待会和私人拳击赛之间的场合。他不——呵,他既不属于莲花俱乐部,也不属于杰里·麦盖根马口铁工人学徒左钩杂烩协会。我真不知道该如何确切地描述他。哪里发生什么事,你就会在哪儿见到他。是的,他是1种类型的人。每天傍晚,他穿得整整齐齐,熟悉内情,对城里的警察和侍者直呼其名。不,他从不伴随氢化物旅行。通常情况下,你只见他独自一人,或者同另1个男人在一起。”
这位记者朋友离我而去,我到野外闲逛。这时候,丽都街③的三千一百二十六颗电灯泡亮了。人们拥挤过去,但没能挡住我向前。妓女的眼光刺在我身上,对我毫无损伤。就餐人,城市守护神,售货女郎,骗子,乞丐,演员,强盗,百万富翁和外地人,从我身边匆匆而过,忙忙慌慌;有的闲逛,有的鬼鬼祟祟,有的昂首阔步,有的急转而去,可我并没有留意他们。我熟知他们,早已明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一直在服务啊!我要找的是“包打听”。他是1种类型。不找到他将会成为1大过失——1种活板印刷——但是,不!让我们继续吧。
我们以道德方面的题外话继续下去吧。目睹一家老小阅读星期天的报纸令人感到由衷的喜悦,各版分头阅读。父亲正热切地审视那页印着年轻太太在开着的窗口作操的照片,向前躬着身子——但,那儿,你看!母亲正兴味十足地竭力猜准填字游戏N—wYo—k中的字母。年纪最大的女儿们正急不可待地仔细阅读金融报导,因为上星期晚上某个年轻小伙子说他曾搭乘Q.,X.和Z.·威利航班飞机,而正在纽约上公立学校的十八岁的儿子却聚精会神于每星期一篇讲述如何改制旧衬衫的文章,因为他希望在毕业典礼那天获得缝纫奖。
奶奶把喜剧副刊握了整整2个小时,婴孩小托蒂尽其所能随着她那不动产转让而摇来摇去。这幅画面是用来消除疑虑的,因为几行故事一滑而过,使你称心如意。它给人增添1种烈性饮料。
我进了一家咖啡馆——正在调制饮料时,有个人抓起你刚放下的苏格兰威士忌的热汤匙。我问他是怎样理解“包打听”这个俗语、名称、描述、称谓、刻画或称号的。
“嗨,”他小心地说,“他是个飞行员,惯于通宵达旦的攻击——明白吗?他是你在平顶脊之间的任何地方都难于碰上的性情激烈的睹徒——懂吗?我估计就这个意思。”
我谢过他,离开了。
在人行道上,一位募捐少女对着我的马甲兜轻轻摇着募捐盒。
“你是否乐意告诉我,每天你募捐的时候可否遇到过通常称为‘包打听’的1类人呢?”
“我想,我懂得你指的什么人,”她微笑着答道。“我夜复一夜地在同一场合见着他们。他们是魔鬼的卫士,假如任何军队的士兵都像他们那么忠心耿耿的话,他们的长官就被服侍得周到极了。我们在他们中间募捐,花几分钱把他们的邪恶变成为上帝服务。”
她又摇盒子,我投进了一块银币。
在1个灯光闪耀的旅馆前,我的一位批评家朋友正走下马车。他显得悠闲自在,于是,我又问了他。正如我确信的那样,他认认真真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在纽约,有‘包打听’1类人,”他答道。“我十分熟悉这个俗语,但我想以前还没有人叫我对此下个定义。要指出确切的标本也很困难。我毫不考虑地说,这类人有种特殊的纽约病的绝症,还缺乏了解。每天早晨六点钟,他的活便伴随生活开始了。他刻板地按习惯穿着,按礼仪行事,但把鼻子伸进与他毫无干系的事情方面,他甚至可以给香猫或寒鸦出谋划策。这种人在城里一直追逐豪放不羁的生活,从设在地下室的酒吧或饭店到屋顶花园,从赫克托大街到哈莱姆区,而且,你在城里根本找不到1个地方没有他们用小刀切割意大利式的细面条。你的‘包打听’就干这个。他总是追踪新奇事物,好奇,厚颜无耻,无所不在。双轮双座马车是专为他造的,抽金牌雪茄,正餐时诅咒音乐。他得不到多少人支持,但有关他的谣传则遍城皆是。
“你提出这个问题,我十分高兴。我已经感到这种夜间活动的害群之马对城市所产生的影响,但以前从未想到过要去分析它。现在,我知道你的‘包打听’早该归类了。紧跟着他的是酒贩子和服装模特儿。他邀请乐队为他弹奏《让我们都上玛蒂尔达去》,而不是韩德尔④的作品。每天晚上,他都要周游一圈,有如我和你每周看一次大象那样。当一家烟店遭洗劫的时候,他朝警官丢眼色,他很熟悉警察的地盘,然后他就无声无息地走开,而我和你则会在总统中找名字、在明星中找地址,以便报告值班警官。”
我的评论家朋友停下来为下面的宏论吸了口气。我抓住了这个机会。
“你已经把他归类了,”我高兴地叫道。“你已经在这城市画廊中为他绘出了肖像。不过,我一定要面对面地见见他,亲自研究‘包打听’。我到哪儿才能找到他呢?我怎么才会认出他呢?”
评论家好像根本没听见我的话,又继续说下去。他的马车夫都还在那儿等着他付车费呢。
“他是1种高度升华爱管闲事的精髓,1种内在的精制橡胶蒸馏品,1种高度集中、高度纯化,无可辩驳而又不可避的好奇和寻根问底的精灵。他的鼻孔能嗅出一次新的轰动事件;当他的阅历耗尽时,他又以1种……不屈不挠地去开拓新的领域。”
“原谅我,”我打断了他。“不过,你能让我见见这样1个人吗?对我而言,这可是件新鲜事。我必须研究它。我决心找遍全城直至找到他为止。他的活动区域一定在百老汇这儿。”
“我就要在这儿就餐,”我的朋友说。“进来吧,如果有个‘包打听’出现,我就指给你看。我认识这儿的绝大多数顾主。”
“可我现在不要吃饭,”我对他说。“你得原谅我。即使今晚不得不从炮台公园⑤到小小的科尼岛,把纽约搜查一遍,我也要找到‘包打听’。”
我离开旅馆,走上了百老汇大街。追寻“包打听”给我吸入的空气增添了1种人生和兴趣的愉悦动力。生活在如此巨大、如此复杂、如此色彩缤纷的城市里,真令人感到高兴。
我怡然自得地沿街闲逛,心里只有1个念头,我是伟大的纽约市公民,分享着它的宏伟壮丽和各种享乐,也是它的荣耀和声望的参与者。
我转身横跨街道,听见什么东西像蜜蜂的嗡嗡声,然后,我就同桑托斯——杜蒙特⑥一道欢快地长途飞行。
当我睁开双眼时,我记起了汽油的味道,我大声说:“还没有过去吗?”
一位医院里的护士把一只不那么温柔的手放在我的前额,根本就没有发烧。一位年轻医生走过来,露齿而笑,递给我一张晨报。
“想知道是怎么发生的吗?”他兴高采烈地问道。我阅读那篇文章,以我昨晚听见嗡嗡声消逝为题。结尾是下面的话:“——贝尔沃医院,据说他的伤势不重。他似乎是1个‘包打听’。”
①约翰·多伊(JohnDoe):泛指一般普通人的假设者。
②菲什(Halnilton Fish 1808—1893):美国国务卿,签订华盛顿条约,和平解决美英两国由于战船“亚拉巴马号”的赔款问题引起的争端,开创近代史上国际仲裁先例。
③丽都街(Rialto):纽约百老汇的剧院区。
④韩德尔(George Frederick Handel 1685—1759):英籍德国作曲家。
⑤炮台公园(theBatteryPark):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岛的南端。
⑥桑托斯——杜蒙特(Santos-Dumont1877—1932):巴西发明家、航空发展的先驱,长期居留法国,制造飞艇,进行首次载人动力飞行(1901),后又制成重于空气的航空器(1906)和单翼机(1909)。●

包打听_《包打听》 -作者简单介绍


欧·亨利


《包打听》:《包打听》-作品译文,《包打听》-作者简介_包打听
欧·亨利欧·亨利的真实姓名是威廉·西德尼·波特,他的人生之路崎岖、艰苦而又不幸,他三岁丧母,15岁就走向社会,从事过牧童、药剂师、会计员、办事员、制图员、出纳员等多种职业。1889年,他和罗琦不顾她父母的反对私奔成婚,并在年轻妻子鼓励下走上创作道路,创办《滚石》杂志,发表一些讽刺性的幽默小品。后来,他因挪用银行资金被判五年徒刑。出狱后,他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每周为《世界报》提供1个短篇,但因第二次婚姻的不幸,加之饮酒过度,终于1910年6月5日在纽约病逝。

他的生活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露突出。欧·亨利长期生活在下层,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使他对这些矛盾心感身受。曲折的人生、丰富的经历、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使他情不自禁地把社会的各种现象形象地概括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贫穷艰辛,道貌岸然的上流骗子,巧取豪夺的金融寡头,肆无忌惮的买卖官爵,小偷、强盗、流浪汉的生活,以及失业、犯罪等等。对贫民他充满了同情,对资产阶级剥削者从不同角度予以批判与揭露,道出了下层劳动群众对剥削、压迫的愤怒反抗与心声。

他的一生

欧·亨利一生创作了270多个短篇小说和一长篇小说,还有数量很少的诗歌。欧·亨利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所面临的社会矛盾的态度,他写小鸟、古老的村庄,歌颂流浪者,以阴郁的笔调吟颂“唱催眠曲的男孩”,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因数量少、成就不大,因而影响很小。相反,他的许多书信倒是精彩的随笔,他同编辑谈生活,谈创作,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思想。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是《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一片叶子》。其著名小说还有《黄雀在后》、《市政报告》、《配供家具的客房》、《双料骗子》等,真实准确的细节描写,生动简洁的语言使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使他在世界短篇小说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有人曾将他比做“美国的莫泊桑”,这是有其道理的。
幽默是美国的文学传统之一。从华盛顿·欧文开始,许多作家都善于写那些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欧文的幽默是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讽刺;马克·吐温的幽默以充满俚语的口语,滑稽、俏皮的描写和极夸张的形象,揭了生活中的真理;欧文·肖的幽默则在注重描述人物性格的幽默风趣上。欧·亨利承袭这一传统,受同时代作家的影响,加之一生经历坎坷,使得他独特的幽默与众不同——充满了辛酸的笑声,在夸张、嘲讽、风趣、诙谐、机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郁、凄楚的情绪。读《麦琪的礼物》让人苦笑,读《警察与赞美诗》让人悲凉辛酸。这种“含泪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处理小说的结尾,是欧·亨利最具创造性的贡献,也使他在美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出现1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但由于作者写作速度快且多,这种手法运用过多过滥,不免使人感到有明的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端。

永远的欧·亨利


欧·亨利的作品在我国一直拥有广大读者。这次出版的《欧·亨利集》重译了包括诗歌在内的作品。希望能给所有喜欢欧·亨利的读者提供1个最新、最的版本,以便能够更加面深刻地了解欧·亨利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郭俊峰)距华莫泊桑盛顿州不远的北卡罗来纳州有1个名叫格林斯波罗的小镇。1862年9月11日,小镇里一位不得志的医生和他美丽纤弱的妻子生了1个大眼睛、不大强壮的孩子。谁也不曾想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孩子以欧·亨利的笔名平步文坛,成为1个深受美国和世界读者喜欢的伟大小说家,并且在百年之后仍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和魅力。他的作品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百科书”。

四 : 《汉赋通论》:《汉赋通论》-内容简介,《汉赋通论》-作者简介

在古代的各类文体中,诗、文、赋是资格最老的正统文学形式。虽然如此,赋的地位与诗文比起来,总有无法摆脱的尴尬。因为它在文人正统的文学观念之中,获得的始终是暧昧的地位和暧昧的评价。

《汉赋通论》:《汉赋通论》-内容简介,《汉赋通论》-作者简介_汉赋
《汉赋通论》《汉赋通论》增订本

万光治著

(www.61k.com]汉赋_《汉赋通论》 -内容简单介绍

在古代的各类文体中,诗、文、赋是资格最老的正统文学形式。虽然如此,赋的地位与诗文比起来,总有无法摆脱的尴尬。因为它在文人正统的文学观念之中,获得的始终是暧昧的地位和暧昧的评价。正是这样的尴尬,不仅影响到赋体文学的创作,影响到赋体文学的历史地位,也影响到古代的赋学研究,更使建国后的赋学研究一度陷入窘境。

赋体文学的尴尬,始于赋体文学产生的汉代,并在古代与它一同走向终极;汉赋的研究,因而不可能回避这一问题。对这一现象的回顾与研究,不独有助于对赋学史的反思,有助于当代赋学研究的深入,即对古代文学观念与文学史的整体研究,也有极大的认识意义。

汉赋_《汉赋通论》 -作者简单介绍

万光治,男,汉族,四川成都人,1943年6月3日生。当代著名学者,辞赋学家,国学专家。主要从事先秦西汉魏

《汉赋通论》:《汉赋通论》-内容简介,《汉赋通论》-作者简介_汉赋
《汉赋通论》晋南北朝文学与辞赋研究,出版《汉赋通论》、《赋学研究论文集》、《蜀中汉赋3大家》、教育部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等著作与教材10余种,发表《论汉赋的图案化倾向》、《尹湾汉简〈神鸟赋〉研究》等论文30余篇。
万光治,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全国赋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李白研究会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1996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3次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汉赋_《汉赋通论》 -第一章  绪论:赋的文体功能及其历史地位

汉赋_《汉赋通论》 -文体论

第二章  赋称原始

第三章  班固分类原则试析

第四章  汉赋分类史述略

第五章  汉赋三体溯源及变迁

第六章  汉代颂赞箴铭与赋同体异用

第七章  祝尧论汉宋古赋

汉赋_《汉赋通论》 -流变论

第八章  汉初文化心理与骚体赋

第九章  赋家之心苞括宇宙

第十章  赋家地位与赋的繁荣

第十一章 汉赋与汉诗、汉代经学

第十二章 赋的抒情化与小品化

第十三章 帝王之思,抑文人之思?

第十四章《神乌赋》与汉代俗赋

汉赋_《汉赋通论》 -艺术论

第十五章 文学描绘与描绘性文体

第十六章 汉赋的图案化倾向

第十七章 汉赋的类型化倾向

第十八章 汉赋用字造语之谜

汉赋_《汉赋通论》 -附录

汉赋_《汉赋通论》 -汉赋今存篇目叙录

汉赋_《汉赋通论》 -后记

汉赋_《汉赋通论》 -再版后记

汉赋_《汉赋通论》 -相关作品

《汉赋通论》:《汉赋通论》-内容简介,《汉赋通论》-作者简介_汉赋
《汉赋通论》

五 : 大众天文学:大众天文学-作者简介,大众天文学-译者简介

大众天文学_大众天文学 -作者简单介绍

大众天文学:大众天文学-作者简介,大众天文学-译者简介_大众天文学
C·弗拉马里翁

C?弗拉马里翁(Camille Flammarion,1842~1925),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科普学家。法国天文学会创始人,并创办《天文学》杂志。他的天文科普演讲极为生动,世界闻名。他的著作甚丰而以《大众天文学》最为著名,该书一再重印、修订再版,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传诵全球。法国科学院为此给他颁发奖金。法国还专为此书发行了一枚特种邮票。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弗拉马里翁以作永久纪念。


[www.61k.com)大众天文学_大众天文学 -译者简单介绍

大众天文学:大众天文学-作者简介,大众天文学-译者简介_大众天文学
李珩

李珩(1898~1989),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曾留学法国,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上海天文台台长,并主编过《天文学报》、《宇宙》。长期从事译著事业,为中国天文译著最多者之一。本书是他的重要巨译之一。著名译作还有《普通天体物理学》、《普通天文学:球面天文学和天体力学纲要》、《天文学简史》、《星图手册》等。


大众天文学_大众天文学 -校者简单介绍

大众天文学:大众天文学-作者简介,大众天文学-译者简介_大众天文学
李元李元,1925年生,中国著名天文科普工作者,中国天文馆事业的开拓者,北京天文馆创始人之一。曾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馆、中国科普研究所工作。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6741号小行星命名为李元星的殊荣。编著有《天文学图集》、《到宇宙去旅行》等,并和李珩合译《星图手册》。

大众天文学_大众天文学 -作品概要

本书是由法国天文学家、世界著名作家C·弗拉马里翁所著。初出版于1880年,遂成为传遍全球的科普经典,被誉为“法国图书馆镇馆之宝”。

作者以文学的笔墨、精美的图片,将奇妙的宇宙世界揭示在渴求新知的读者面前。全书共分七篇,分别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及陨星,恒星宇宙以及天文仪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译者李珩教授又根据天文学的新近发展进行了补充修订,使本书内容翔实而新颖。

大众天文学_大众天文学 -内容简单介绍

大众天文学:大众天文学-作者简介,大众天文学-译者简介_大众天文学
大众天文学

卡米伊?弗拉马里翁是法国将天文知识传授给广大读者的最有权威的一位科学家兼诗人。他所著的《大众天文学》一书,自1880年出版以来,至1925年作者逝世时为止,仅在法国就已印了13万册之多,并被翻译成了十几种文字,对各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实为—部很受欢迎的科学普及经典名著,许多人因为读了这本书而热爱天文学,成为天文学家,如已故的法国太阳和行星物理学家李奥(Lyot),就是1个很鲜明的例子。
本书的特点是:作者以文学的笔墨、生动的语言,对奇妙的宇宙进行了描绘。他为本书订下的座右铭是“科学知识应该大众化,而不应该庸俗化”。
这本重新改写的1955年的新版本【迄至1962年,新版本已发行了16.5万册,成为一本畅销书】,是根据原书的结构,由弗拉马里翁夫人、巴黎天文台台长丹戎先生以及法国几位天文学家改写而成的,补充介绍了近20年来科学的惊人发展和宇宙伟大奇妙的地方,使改写本成为既新颖而又完善的天文学典籍。
本书包括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和陨星,恒星宇宙以及天文仪器等七篇。

大众天文学:大众天文学-作者简介,大众天文学-译者简介_大众天文学
地球自转的“脚印”

第一篇详细讨论了地球的10种运动,从简单的自转以至它的轨道受到别的行早的影响所引起的摄动。又叙述了地球的起源和关于地质学与古生物学的简要知识,这是在这样一本书中所必须提到的。
第二篇在叙述月亮的大小、远近和运动之外,还详细地阐述了它的物理性质和表面状况,并谈到了日食、月食的原理。

大众天文学:大众天文学-作者简介,大众天文学-译者简介_大众天文学
太阳系成员

第三篇叙述了关于太阳的最新知识,如太阳内部原子核反应和太阳的无线电波。
第四篇对每颗行星作了详尽的叙述,并附有许多精美的图片,在火星一节中就有五十多幅。
第五篇叙述了彗星、流星和陨星,其中对彗星的历史记载有很详细的叙述,可供历史学家参考。

大众天文学:大众天文学-作者简介,大众天文学-译者简介_大众天文学
猫眼星云

第六篇“恒星宇宙”,对现代天体物理学上的重要发现,如射电天文学、银河系旋涡臂的结构都有适当的叙述。
最后一篇简单地叙述了天文仪器,使读者明了天文学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们怎样依靠这些精密的仪器取得以上所述的的惊人知识。
本书中有几节表现了作者和改编者对于宇宙的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想,这些大多是属于节外生枝的文学笔墨,即使略去,对本书所要介绍的天文知识并没有什么损害,所以我们已将这些议论删掉。译文中可能还保留一些不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的论调,希望读者以批判的眼光去阅读。本书虽有这些缺点,但内容丰富多彩,文笔明快隽永,仍不失为一部世界名著。我们把它译成中文出版,希望对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起一定作用,使读者因读本书而热爱天文学,进而研究天文学。本书译成之后,承北京天文馆李元同志根据他普及天文知识的经验,仔细校阅与注释,并更换了书中的某些插画,译者在此表示感谢。

大众天文学_大众天文学 -创作背景

弗拉马里翁常常喜欢说:“科学只是应该大众化,而不用改庸俗化。”他谨守这个原则写成了这本书。此书出版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但向大众传播天文知识,而且还使许多人因此从事天文学的研究工作。

但是这本不能代替的著作,到了今天必须重新改编。我们保留了原书的风格,只加入了近年来科学的惊人发现,特别是关于恒星宇宙的伟大成就,这些方面即使如弗拉马里翁这样富有想象力的人,也是从来没有想到的。值得庆幸的是,今天在对大众的科学教育方面,由于有许多照相图片的说明,使得可以对科学事实作直观的了解,对伟大的现象作诗意的欣赏。

弗拉马里翁夫人秉承了她丈夫的遗志,主编这本《大众天文学》的新版本,襄助的是巴黎天文台台长丹戎(Andre Danjon)先生。本书第一、二、四等三篇以及第三篇的前两章是丹戎先生改编的,其中关于月亮和行星的物理几节又得到默东(Meudon)天文台多尔菲斯(Audouin Dollfus)先生的协助。第三篇的第三至十一章叙述太阳部分是法国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米夏尔(Raymond Michard)先生所写的,他以太阳分光的研究工作闻名于世。

巴黎天文台天文学家巴耳代(Fernand Baldet)先生,早在弗拉马里翁天文台所著的关于彗星的研究,已经成了权威的作品。他重写了关于彗星和流行的第五篇。

马赛天文台台长费伦巴赫(Charles Fehrenbach)先生在恒星天文学上有很大的贡献,他负责编写了第六篇恒星宇宙。

巴黎天文台天文学家库德尔(Andr Couder)院士曾经制造过几座巨型望远镜。本书插图中许多天体照片,便是用这些望远镜拍摄的。他特地为天文爱好者编写了最后一章,叙述天文仪器和它们的使用方法。

大众天文学_大众天文学 -社会评价

此书是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C·佛拉马里翁所著,曾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发行全球。这是此书自1965年第一次再版,可以弥补当时的遗憾了。由已故的著名天文学家李珩先生翻译,由著名科普作家李元先生校译。中文版2003年一月出版,虽然原书是十九世纪出版的,但经增补,可以让读者领略现代天文学的发展。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特别适合初识天文的朋友阅读。

大众天文学_大众天文学 -注:

《大众天文学》(Astronomie Populaire)1880年第一版由法国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C.弗拉马里翁(Camille Flammarion,1842~1925)所著。1955年新版是巴黎天文台、默东天文台、马赛天文台及法国国立中央研究院的科学家应弗拉马里翁夫人的要求改编问世的。英文版名为《弗拉马里翁的天文学书》(The Book of Flammarion)。1965~196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天文学家、上海天文台台长李珩翻译,中国天文科普作家李元校译的1955年新版《大众天文学》。但其在不久后的文化大革命遭到封杀,故几乎绝迹。文革后,许多读者要求该书重印。(由于此时距1955年新版时隔近30年)于是20世纪70年代末李珩补充修订约10万字,因种种原因直到2003年初才得以出版新的中文版《大众天文学》。本词条介绍的便是2003年新版《大众天文学》。

大众天文学_大众天文学 -参考文献

(1)星空天文网

本文标题:论文作者简介-《留侯论》:《留侯论》-作者简介,《留侯论》-创作背景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422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