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卧虎藏龙影评-评析《卧虎藏龙》的背景音乐

发布时间:2017-09-11 所属栏目:藏龙卧虎伴奏

一 : 评析《卧虎藏龙》的背景音乐

评析《卧虎藏龙》的背景音乐

评析《卧虎藏龙》的背景音乐的参考答案

看过李安导演的影片《卧虎藏龙》,觉得影片最引人的是武打设计,最精彩的是对白,而最感人的则是音乐.

影片一开场便是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马友友用大提琴演奏的忧伤而深沉的旋律自此就贯穿了整部影片.谭盾的音乐创作许多年来始终在发展,在先锋音乐之外,他获得了更广的创作空间.

这张《卧虎藏龙》则对中国人的感情和人生做了一次诠释.这次依旧是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则是整部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音乐并不复杂,在影片中出现的总是开篇音乐《卧虎藏龙》这一个主旋律,只是有一些变奏或展开.听这一张电影原声专辑,我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李慕白对俞秀莲说:“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地,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缠绕了我很久,使我无法再继续”.整部音乐就和影片一样呈现出一种“很深的寂静”.

一部古装武侠片,李安表现出的是无尽的寂寞和怅然,而谭盾的音乐也是如此.即使在《The Eternal Vow》(永恒的誓言)这首曲子中,开始短暂的欢快而跳跃的风格音乐之后,延续和发展的依然是《卧虎藏龙》的舒缓和忧伤.江湖的恩怨仇杀代代相传,李慕白曾想远离这一切去过一种平静的生活:“交出了青冥剑,以为可以从此退出江湖,没想到又惹上江湖上许多新愁旧恨.”而江湖人的爱情也因道义、承诺、地位等各种因素只能在矛盾中徘徊不定,难以抉择.李慕白为了向俞秀莲表达自己压抑多年的深爱之情,不惜用尽最后一口真气;而玉蛟龙则在一系列打击之后感到人生幻灭无常,投崖而去.这两个电影部份的音乐分别是《Sorrw》(悲哀)和《Farewell》(永别).《悲哀》在开始短暂的激烈和紧张之后,大提琴缓缓地进入,与交响乐共同营造出一个黯淡的空间;而《诀别》大提琴从一开始便进入,流露出一种忧伤的情绪.马友友的演奏让人钦佩,大提琴如泣如诉,尢其在音乐即将结束的尾音,渐隐的大提琴声反而更强烈地拉扯住了听者的心.

李慕白在临死前对俞秀莲说他浪费了一生,因为他一直没有对俞表达出自己的爱,他说:“就算落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而罗小虎这个强盗对贵族小姐玉蛟龙说:“真心的,就会实现.我问过老人,他们说‘是’.心诚则灵.”老江湖、小江湖面对情字有不同态度,但结局却都是悲哀的.谭盾在音乐中充份体现出了距离中的无奈和伤感.他的音乐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老的诗:“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卧虎藏龙》的电影配乐让我们感到谭盾的音乐并没有因为旅美多年而变得西化,相反地,他的作品中透出一股更加深邃的东方音乐文化气息.“江湖上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心里何尝不是?”人即是江湖,人的爱情和人生也如江湖一样不可把握.谭盾的音乐把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结表达了出来:舒缓而优美的旋律,惆怅而悲伤的人生.《藏龙卧虎》电影原声音乐是谭盾对中国人传统人性的一次剖析和注目,是对中国人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这音乐气息中透出的伤感就如同是对背负着太多压力的中国人的人生发出的一声叹息.

李慕白说:“我们能触摸的没有永远.”这就是江湖,这就是无法摆脱江湖、无法预知的人生.然而谭盾的音乐却能超然于江湖之上,给我们一点感悟.电影--背景音乐

是对中国人的感情和人生做了一次诠释

把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结表达了出来

是对中国人传统人性的一次剖析和注目,是对中国人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这音乐气息中透出的伤感就如同是对背负着太多压力的中国人的人生发出的一声叹息

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无尽的寂寞和怅然

二 : 卧虎藏龙影评

十足中国味

——评《卧虎藏龙》

香港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在国际各大影展上好评如潮,所获奖项中有关摄影的奖项包括: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摄影奖和最佳艺术指导奖;第37届金马奖的最佳视觉特效奖和最佳剪辑奖;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摄影奖;“洛杉矶影评家协会”年度最佳摄影;等等。

在《卧虎藏龙》中,每个镜头的构图都极具中国风特点,虽然不如《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片那样具有尊贵威严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却从文化和建筑等细节上给观众带来了文化认同感。

从画面上说,整个影片的的成功之处在于,每个动态的镜头定格下来都是一张极具中国意味的图画。画面组成元素多运用国际尤其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意象,如竹林、客栈、云雾缭绕的山峦,以及极具徽派建筑风格的古镇,等等。以下我选取四幅不同时间的、具有不同风格的典型画面展开对影片摄影画面的简单评述。

画面一

这是一个由固定镜头拍摄的画面,机位固定不动,景别固定不动,为使画面不致呆板,导演设置一叶扁舟在水中撒网,以一动而制全静,使画面灵动起来。极具中国意味的青山绿水、扁扁小舟等元素,远山碧空和清澈湖水形成的相对应的留白效果,组成了蕴藏中国特色的画面。

143327147.doc 第 1 页 共 4 页

画面二

该画面框景式构图,具有中国园林风范,通过窗格将三个景别的景物划分成三个独立的部分,使画面产生纵深感。窗外翠绿竹林与白色墙壁形成对比,以疏密有致的画面给人思考的余地。主人公立于窗前的身影给人一种生机与灵动,却又不得不承认画面依然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意象。

我曾经思考,如果把单调的白色墙壁换为具有中国意味的雕花窗栏,是否会更能使整个画面更加有中国风的意味。但深思之余我还是略微领会了导演选择白色墙壁作框景的苦心,因为窗外翠竹的枝叶略显杂乱,但通过一面干净单调的白色墙壁,却使得此幅画面和构图摒弃凌乱,更加干净与和谐。从这幅画面里,我更能明白导演已经不再拘泥形式,而是将中国美学价值观的精髓化作一种思想,用各种不同形式体现出来,哪怕一堵白墙,也体现出了留白的美学价值观。

画面三

143327147.doc 第 2 页 共 4 页

整个影片偏于冷色调,而成亲一场戏中,玉娇龙的新娘装束,以及整个迎亲队伍,却从视觉效果上调节了影片整体的冷色调,使观众的观赏过程不至于产生过分压抑的感受。而且所选颜色为纯正的中国红,加之新娘盖头上的龙凤双喜图案,更使得那种中国意味的喜庆色彩得以直接呈现在国际观众的面前。

而且这场戏也是影片整个故事情节的转折点,给玉娇龙的行为转变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为之后的几场悲情戏的转折埋下了一段伏笔,正所谓“以乐境写悲情,使悲情更悲”。

画面四

影片拍摄地之一的西递宏村,具有典型的中国徽派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朴素大方。画面中建筑物的白墙灰瓦及其在碧蓝水中的倒影,形成了典型的对称构图,这里又采用了一个固定镜头,两个主人公由画面中间穿过,点缀了整幅静止的画面,白衣飘飘、灵动飘逸,极具中国剑仙特色,是国际公认的中国化武术的特色之一。

画面五

143327147.doc 第 3 页 共 4 页

画面中的云雾形成留白,建筑物曲折的墙壁使画面形成纵深感。

从剪辑上说,整个影片剪辑节奏缓急得当,引人入胜,其剪辑水平也被国际认可,李安的国际化制作团队也可以兼顾到东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所以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共鸣,取得很好的票房收入。

例如在镖局打斗一场戏中,采用正反镜头的剪辑,紧促的剪辑节奏,营造了紧张的气氛,每个镜头的切换景别也不尽相同,以免观众产生疲倦感,并且镜头过渡流畅,没有跳跃感,这场戏的剪辑是这场戏出色重要的原因,否则,试想,若用一个大全景表现整个过程会非常乏味,也无法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一部影片,作为一场视觉的享受,其画面的优劣决定影片的艺术质量,而影片的剪辑是使整个影片思想统一的重要方法,也是影片成型,体现导演艺术构思关键所在,可以说,在剪辑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每个镜头多一秒和少一秒都会给观众心理产生很大的差别。

而这部影片通过剪辑节奏的缓急有序,完全与每个部分所想表达的艺术思想相契合,让整个影片的零散画面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叙事单元,又由各个叙事单元组成整个影片的叙事框架。可以说,导演和他的制作团队用专业的能力,驾驭电影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李安导演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阅历成就了他国际化的成就,而中国化的创作内容是他成功的依托,李安将中国元素提炼,并按照西方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将中国化推向国际。这部《卧虎藏龙》就以十足的中国风席卷了整个世界。

143327147.doc 第 4 页 共 4 页

三 : 如何评价《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
这两天又重看了这个电影,老实说,我依然觉得怪怪。诸多评论里面关于电影对于人性的刻画和反思,我看着都觉得影片隔靴搔痒。所谓道家的哲学思维,在影片中也是粗糙的很,仅触及皮毛,不知道是否我眼拙。许多情节有前无后,起承转合也显得突兀的很,人物塑造有的马马虎虎,有的来不及说,有的就是生拉硬拽……
请问,是否该影片微言大义,处处有玄机?又或者这是一部给外国人看的武侠片,叙事逻辑都不是我等人能懂?
李慕白对玉娇龙到底有没有情欲?是否像这篇文章中所写的那样: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322255/
老实说我诸段回推,文中所言,只能是勉强成立……
不否认其在画面意境的营造上,有开创一派新局面的作用,但是否很多情况下,该影片被过度读解?
下面就看看www.61k.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蒙面大侠[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首先你要知道,整個故事由五部小說組成,所以情節上很多細節,你需要自己去補充完整。這個片子李安絕對沒有去闡釋道家的思想,他是用一種西方人最能理解的方式去講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如何束縛中國人自己的。你要看了那五本小說也就知道,作者描寫的是在傳統和道德包袱下的中國人因此受到的折磨和苦難。

雖然李安西化了這部小說,但不等於這個邏輯不正確。另外,邏輯本來就是西方的產物,東方文化裡面沒有邏輯這件東西。很多中國人的所謂“邏輯”,是在講常理。但常理是靠不住的,無法推論和演繹。所以題主你的問題裡面有很多問題。至於豆瓣那文章,的確是過度解讀。但是這一篇過度解讀了,不等於這部電影不該有任何解讀。這也是題主沒有邏輯的地方。


网友哎呀我要飞跃[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2001年《卧虎藏龙》在奥斯卡一举拿下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最佳艺术指导,一时华语电影风光无限。那一晚,马友友拉大提琴,李纹明星盛装上台唱歌,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也出席颁奖,华语电影在世界舞台从未如此光彩。

虽然李安凭借此片此前已经拿下一系列具有奥斯卡风向标的各种电影竞赛影展的最佳导演奖项,但最终还是最佳导演失之交臂,不过后来凭借《断背山》《少年Pi》,李安还是获得了两次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李安后来讲道,“比起最佳外语片,在他眼里,三个技术奖和十项提名来得更重要也更有意义,那个面子比较大,是对影片整体制作的肯定。这些年来,华语电影没什么主流的电影,不是靠艺术片就是武打片,和西方比,主流电影更是缺乏,要赶上似乎是遥不可及,这次总算整了一口气。”

在艺术成就上,《卧虎藏龙》在世界范围的电影展电影竞赛里获得的奖项数目之多,分量之重,就单在奥斯卡上取得的成就,就足以令华语电影难以望其项背;在商业成就上,该片当年全球票房2.13亿美元,光北美就1.28亿美元。或许现在看来,一部华语片,全球票房2亿美元已不算什么,光中国本土市场就已经具有产生2亿美元票房的能力,但是作为一部华语片,作为一部改变美国人观影习惯,让美国人在电影院看中文字幕的华语片,在美国市场获得超1亿美元票房的成绩,恐怕即便再过五十年也很难有人再打破这一记录了。2003年,趁着华语武侠片的热潮未退,《英雄》在北美上映拿下首周票房冠军,最终获利6000万美元,翌年,《十面埋伏》却只能拿到1000万美元票房,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的表现越来越不如意,再难看到《卧虎藏龙》的表现。在影响方面,在《卧虎藏龙》的刺激之下,《英雄》开启了国产大片之路,一时《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竞相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卧虎藏龙》仍旧是这十余年里最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电影。

所以说,《卧虎藏龙》是最好的华语电影,就中国电影的发展意义而言,这是一部分量十足的电影。可是无论中国电影业内,还是民间都缺乏对这部影片的高度重视,豆瓣评分只有7.4,而这部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片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IMDB为华语电影占据一席之位。由此可见,中国国内观众的观影鉴赏能力以及业内的电影制作认知水平还是和世界主流电影存在很大差距。

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你认为最好的华语电影是什么?”,一般而言,答案都在《活着》《鬼子来了》《霸王别姬》三部影片里面选择一下,但是从目前中国电影发展现状来看,十部《活着》《鬼子来了》《霸王别姬》都不能带领中国电影进行跨越式发展,虽然浓厚的艺术气质,却和主流电影相去甚远。反观之,如果华语电影能出现十部《卧虎藏龙》这样的制作,那或许,依托目前中国巨大的市场,以及不可预知的发展前景,好莱坞不再是梦想。很有希望成为第二部《卧虎藏龙》的《英雄》却因为剧情上面的短板以及导演执导能力的不足,虽然商业成就以及影响,均与《卧虎藏龙》不相上下,但在艺术成就上,还是与前者存在一定差距的。而国内目前唯一一部达到好莱坞A级投资制作规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后期却因为复杂的商业问题,文化问题,本来很有希望再创华语电影的辉煌,最终草草收场。不过也从另一个角度宣告了十年国产大片征程的完结,华语电影的创造必须转变方向。

有很多人会质疑《卧虎藏龙》是不是华语片?有很多人认为《卧虎藏龙》是好莱坞电影公司投资拍摄的电影,包括电影片头打上的是索尼哥伦比亚公司的LOGO。首先《卧虎藏龙》主要投资公司是香港安乐电影公司,资金来源当时是李安,江志强,徐立功三人去银行担保贷款。当时该片先预售版权给片商,预售并不是现金入账,只是获得合约,并且凭借保险公司的信任,得到保险公司作保,在银行贷得一笔制作资金。哥伦比亚公司作为发行公司后期确实为影片制作资金支付了600万美金(影片成本1700万美金),但是作为电影制作方,安乐公司享有《卧虎藏龙》电影的永久版权,而负责北美发行的新力古典,法国地区的华纳,还有亚洲地区发行的哥伦比亚公司亚洲部,都只是买下了若干年的放映版权,并不享有影片的所有权。

当年申奥由于香港报了《花样年华》,《卧虎藏龙》只好代表台湾,李安后来说,如果说《卧虎藏龙》是一部台湾电影,我更愿意说它是香港电影,只是我拍的不太像而已。《卧虎藏龙》的制片队伍中中,香港班底是主创人员,主要演员,摄影,武指,艺术指导,服装等核心工作人员基本是香港的,内地制片和工作人员有一百五十多人,台湾只来了两个人,两个录音师是从美国调来的。也有很多人对李安国籍产生疑问,李安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二十小几才出国留学,至今未加入美国国籍,只是拥有美国绿卡。不过由于李安在美国的电影教育经历,以及拍片经历,使得李安这位华语导演拍了不少的英语片,制片体系已完全是美国的一套,所以尽管拍摄东方内容的华语片,拍片方式仍不可避免的使用的是西方的形式。

因此,高度重视卧虎藏龙,视为经典,仔细研习,而不是闭门造车,埋头苦干,中国才能拍出更好的电影,李安的成功,正是源于不加拒绝,而博采众长的东西方的技艺学习。

参考书籍:《华人纵横天下——李安》


网友刘止水[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很多年前写的影评,拿来转发一下。

谁杀了玉娇龙?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是我在豆瓣影评上看到的一句古文评论,同时看到有影评从情欲的角度去解剖电影,我觉得有些偏颇,走了歪路。

如果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便能大概的揣测出其武功套数。欲望、性情与礼教从来都是李安摆弄戏耍的好玩具。看李安的戏在于揣摩出其刻意布下的虚虚实实,却又要留一层纸窗户不再穿透。

所以,李安的戏,不要解,要悟。说穿了,大家都没意思。

那么“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话讲出来倒真有点雾里看花的力道和余地。

只是我受到的辩论训练太多,凡事喜欢从结构的立场下去结构。既然提出了是谁杀掉了玉蛟龙这样的问题,年轻人锋锐好胜的本性还是不得不展现一下。到底不是谁都能像老子那样,简单几句话道出真谛。

言归正传,卧虎藏龙最后一幕,玉娇龙在武当山顶坠入雾崖,以她的死交待出了全片的结局。从一般的认知角度而言,大家会揣摩玉娇龙因错害了李慕白一条性命,悔恨过深,终究走向了自决的死路。

而如此般解释,却不大不小有些许疑问。

性情刚烈,高傲自私的玉娇龙,连自己拜把子的姐姐(余秀莲)都可以刀刃相向,虽然经历了人生之大变故(碧眼狐狸,李慕白双双阵亡),但其本性之旺盛的生命力何以突然熄灭?用愧疚与悔恨来解释是不是过于单薄了一些?

那么如果不以常识角度切入,那么当以何立足呢?

我想,碧眼狐狸最后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我们,”一个八岁的孩子,竟有这样的心思。什么叫毒?这才是真正的毒”

碧眼狐狸死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她从小养大的孩子,在她眼里也不是具象的人,而是抽象的毒。

与其说是毒,不如玉娇龙是一种高传染度的疾病,名为欲望的疾病。

如果这篇文章的读者对于自我的欲望有过反省和内观,就可以理解,欲望的特性便在于,如果你不控制它,它便会控制你。大多数时候你们俩之间淡漠无形,可在最关键的时候欲望却总会跳出来作祟。你想把欲望关入心底的大牢笼里,它便一起带走你的喜怒哀乐,让你心底一片焦空。

李慕白在一出场与余秀莲谈修道的时候变说他进入了没用空间和时间,只有一片焦虚的境界,可却没有欢喜,只有死寂般的忧愁。而他在结局时,又入了那般境界,又可以道出不再害怕,全因为有爱的指引。(说实话,有点恶俗。)可见生死瞬间,李慕白以可以分得清情与欲,抛脱欲望回归真情。这显然是他一开始修道时,做不到到的地方,那时的他,只能深深的把欲望缩在心底。

那么,在谁这一始一终之间引出了他的欲望?

没有错,是玉娇龙。

剑,在佛洛依德的力比多世界里,显然是生殖器与欲望的最好象征。李慕白闭关修道不成,萌生了封剑归田的想法。虽然他的剑只杀坏人(把欲望的破坏力降到最低),可自己还是深感脱离不了欲望的影响和控制,于是干脆把剑交到那个灰暗压抑的北京城里去,借助最严厉、最承重世俗的礼法来镇压心头的小野兽。这是他主动表现出来的向封建礼教归乡的态度。

于是,贝勒爷的话就说的巧妙,“他送给我,我就给他看着。”

可惜,造化弄人,他的欲望又正正的碰上了玉娇龙。

从象征的角度来分析的话,玉娇龙是一个完全被欲望控制了的人,欲望已经不是她的一部分,而是她的全部。所以她已经不能够独存与尘世了。她像是寄生虫一样必须寄托在某个主体之上,她唯一的目的就是变强以及蔓延,这可以算的上是生命最本源形态。

那么她是在什么时候变成这样子的呢?还是碧眼狐狸的那句话:"一个八岁的孩子,竟有这样的心思。什么叫毒?这才是真正的毒。"

当身穿旗袍的她第一眼看到了那柄宝剑的时候,便已确认了下一个寄主,所以她抛弃碧眼狐狸的时候,可以做的那么冷静、洒脱。唯一露出的一点情感,都让人感到有些造作。这也皆因为她需要于寄住共生死,所以寄主越强大对她约有利和约有以吸引力。



玉娇龙寄附上了青冥剑,所以当李慕白弃剑的时候,她可以奋不顾身的去救。



可剑是李慕白的剑,余秀莲多次这么说。它是李慕白的一部分,最私密的一部分。(所以余秀莲不容许玉娇龙去摸。)寄附上了剑,就等于寄附上了李慕白。尽管玉娇龙不愿意承认,(宣称李慕白是她手下败将)但她还是不得不去与李慕白争夺对欲望的控制主权。



于是这种一来一回的争夺,也使得李慕白可以具象化的面对欲望,思考欲望,以及分离欲望,让自己变得纯洁和平静。



竹林小亭,他与余秀莲一番对话,可见他已经对欲望有了另外认识和把握。



“我也控制不了我的欲望,我想与你在一起。”此时的李慕白已经体悟到了,江湖规矩,封建是无法阻止欲望,反而会酿救欲望的泛滥。认识到爱与欲本为一体,能用大爱来化大欲望,才能换来平静。算是不小的进步,皆都是与玉娇龙交锋的主要成果。



而作为寄生体的玉娇龙当然不能满意对方渐渐的就欲望的主动控制,竹林的大战便是此番一系列的纠缠纠葛的爆发点。一般来说应当是劲道十足的去表现,李安却能做到举重若轻。武打尽头多在飘浮一种带过,其实也已经偷偷的暗示了此时李慕白已经快要步入空灵的境界。



有人把竹林大战,说成是两人之间的情欲纠葛,可能受到接下来在水帘洞中,玉娇龙的那句“你是要剑,还是要我”的启发。



但竹林的大战,并不只是情欲那么简单,全副的图景应该还包括了谁能成为欲望的主人,谁会变成欲望的俘虏的攻坚战。



而结局大家都清楚,李慕白手握剑诀,直指玉娇龙眉心的时候,便已经完成了主与仆的立项仪式。



而听说李安本来打算把水帘洞做成子宫的形状来暗示对母体的回归(联想到疯狂的石头了),在母体内,李慕白杀掉碧眼狐狸报了杀师之仇,可也身中毒箭。玉娇龙主动尽力去找解药,便已体现了仆人护主的意识。



其实碧眼狐狸要杀玉娇龙跟李慕白弃剑的原理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对于欲望会毁灭自己的惧怕。只不过水帘洞中的李慕白已能清楚的区分情与欲。而碧眼狐狸却还沉浸在那副被欲望破坏掉了的残破躯体之中,让人扼腕,没有爱的长年饥渴妇女,真是惨。



李慕白的死,算是对李安既有的妥协哲学的突破。本来故事发展到老处女死的时候,可以安排他与余秀莲两人相亲相爱,而玉娇龙在他的指点下于武功心得有了更高的提升,然后仗剑走江湖弘扬正义的good ending。



但这次,李安也极端了一把。他要让李慕白去得道。去克服在虚无境界里面的大悲伤、大孤独。反正李慕白已经从欲海之中,提炼出了真爱,便应该去更高的境界圆满。



倒是可怜余秀莲倒是成为了他提示的踏脚石。她不杀玉娇龙,反而把自己的玉钗插到对方头上,这里不像是谅解,倒像是理解。



你我两人,其实都是属于李慕白的一部分。



只不过,能够永生的是真爱,所以某种意义上余秀莲又可以说是幸运。而失去了最强寄住的玉娇龙,只能走向自我毁灭。



这时我们可以清算一下她寄附的轨迹便是 碧眼狐狸----罗小虎(终于提到这个人物了!)---青冥剑-----李慕白。



她最后一场与罗小虎的性爱,表情呆滞,一副欲求不满的样子,死前对罗小虎说的那句心诚则灵,其实是欲望的另外一种特性: “执着” ,佛家称之为“我执” 。 (不知道为啥,大家都以为这词是梁文道发明的)



文思至此,到底谁杀了玉娇龙?



用武林外传里面秀才逼问姬无命的最后一句话:



我杀了我!



pia!

后话: 李安的语文能力真是不敢恭维,看见一代大侠讲什么没了时间没了空间这样的台词,我还以为是古希腊哲学家附体了呢?
这台词也太粗糙了点吧?


网友Truedl[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本来不想说什么,因但是第二位的顾老师以“出名”“奥斯卡”“好莱坞”这些呵呵的标准来捧卧虎,有些好笑,还顺便黑了鬼子霸王活着,不妨我们撇开美国人的眼界去审视这些片子,用逼格更高的尺度去看,鬼子霸王活着(墨镜王那部名垂影史的花样年华先不说)三片都入围了各自年份的国际3A电影节(其实也就是最大师范的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并且拿的最低的奖也是评审团大奖(也就是金棕榈二奖),呵呵的是卧虎也进了当年的戛纳,但也就是去凑个热闹转了转,而且同年入围戛纳的华语片有鬼子,一一,花样,分别是当年戛纳的二奖评审团,三奖最佳导演,影帝和张杜二人的技术大奖,当然,你也可以说欧洲人算个毛线,国际学术界算个毛线,拿奖算个毛线,流行算个毛线,我只咕哝一句奥斯卡那几个评委算个毛线。 当然当然,安叔借助好莱坞的支持,是为当今华语圈还在拍片的一波导演里面数一数二的大师,断背山拿去和鬼子霸王做比较也丝毫不会弱。 回到题目,卧虎藏龙是个很优秀的片子,武侠片怎么拍都在四个圈内,复仇夺宝退隐争霸,安叔把四个圈全罩了,其他道儒哲思废话就不说了


网友yolfilm[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
一、技術。

好萊塢電影圈,一直對於「淫於技」的作品,帶有一定的排斥感。比如科幻片,比如槍戰動作,一般很難入奧斯卡評審的法眼,只因,「技術」永遠會過時,所有的「技術」,呈現再精美,再壯觀,過幾年一定會落伍過時。

尤其是奧斯卡,他們要選的,是能夠超乎時間而存在的精品。

臥虎藏龍的好,首先,它有許多技術,而這些技術是那樣的動人,那樣的新穎,那樣的美不勝收。比如俯拍的飛簷走壁,比如竹林中的對峙,比如天井中的刀劈劍,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畫面依然在我腦海,歷歷在目。

它不會過時。臥虎藏龍的技術,不會過時。

永遠別忘記,奧斯卡是一群專業人士的評選結果,臥虎藏龍的技術是不是真到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不是的,九零,甚至八零年代的港產武打片,比它利害的東西,多了去。但,臥虎藏龍有一種能「超脫時空而存在」氣氛。我不知如何形容,勉為其難地說,就是「一種讀書人想像的幽雅氣氛」,為了保住這份幽雅,李安拼命用辛苦的方式去呈現出來,也許他可以用藍幕,或是用更多一點的鋼絲,但,他沒有用。

李安創造出來了一種像幻覺般,夢境一般的中國功夫畫面。

以前的楚原嚐試作過,以前的胡金銓嚐試作過,有的人成功了,受到肯定,有的人沒有。

說臥虎藏龍的價值,不能離開裏面那些武打的設計,它是有高度的,有創新的,也有企圖,更有一個弘大的美學觀,在後面統御架構,是李安這樣的導演,主持的技術開發,以及這些技術使用時的創作態度,是這些東西,被上千個評審委員給察覺了。

我相信,這些評審委員一定看過無數的功夫武打、動作特技電影,但,臥虎藏龍,就是與人不同。

歷史上,能給人這種全新視覺感受的中國武打導演,其實沒有幾個。

能夠和李安評比的,幾乎只有日本的黑澤明。

李安得獎,沒有一絲一毫的僥悻。

二、人文。

臥虎藏龍,其實是很虛無的電影。

裏面的俠客,為一個官員奔走,奔走的原因,是放浪行跡,不受管束的官員子女,是因為一個青少年的惡行,這個俠客必需千里追蹤,最終,犧牲了自己生命。

臨死前,他才拼命完成了自己武功修為一直突破不了的那個關卡,完成了,死了。

那個青少年,自慚形穢,也自殺死了。(自殺,在基督教教義裏,是多不能讓人接受的事?)

整個臥虎藏龍的劇情,其實就是無稽加上無稽,不是為了拯救黎民蒼生,不是為了抵抗暴力強權,不是為了保護忠良之後,不是為了彰顯公平正義。

它啥都不是。

就是徒勞的追逐,無意的爭鬥,以及最終,浪費生命的虛無。

但,也許就是這樣的全新「虛無式情節」,讓臥虎藏龍,有了完全不一樣的全新閱讀感受。

都死了也無所謂,他們曾經奮戰過,所以,他們存在。
全新的存在主義式,中國哲理的武俠電影呀(我瞎掰的名辭),多好。

這樣奇怪的,從未出現過,給中國電影史開山立碑的「新奇特」電影,怎麼能不得獎?

(更何況,這片子,還是我們美國人哥倫比亞公司投錢拍的?)
(臥虎藏龍,戲裏到戲外,政治多正確?)

-


网友楚歌[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转】这个故事一开始,就结束了。
李慕白牵马而来,过了桥,进了宏村,走在水墨画一般的房屋下,然后在镖局的屋子里对俞秀莲说,“这次闭关静坐的时候,我一度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的周围只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了!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的,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超过了我能承受的极限。我出了定,没办法再继续。有些事,我需要想一想。”
其实他已经没什么需要想了,他接近了道,看清楚了何为道,忽然发现得道的本质不过是寂灭,心中涌起的只能是悲哀。得道意味着勘破,勘破了,什么都没了,包括多年知交的情分,也要舍弃。不得道,独自一个人沉入黑暗中,成为可怜孤魂。
天地像一个大熔炉,江湖就更加虚无了。守着规矩当一个地位尊崇的大侠,一个礼字,困住了自己。他心知肚明,俞秀莲心知肚明,镖局的同侪心知肚明,贝勒爷也心知肚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似有还无,当事人不说破,谁也没奈何。
有的人浮沉飘零一生,涓滴积累,到老方悟。有的人少年天分,刹那洞明。李贺只活了二十六岁,也说出了类似的话,“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人到中年,势必要迎来最大的危机。往前走,人生尽头是彻底的寂灭,至深的悲哀。《红楼梦》里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李慕白毕生修行在人间,剑不沾血取人性命,恩怨分明,焉能不知所谓元寂永恒,其实就是永远死去。他所描述的被光环绕,难以承受的悲哀,像不像诸多文献记录的濒死体验?其实就是。他触碰到了从前不会面对的真相,犹疑不敢信,但不得不做出抉择了。
往后退,礼节羁绊,道家仪范摆在那里,绕不过去。维持现状原地不动,情意藏在心里,心中又无法平静,人生苦短,为什么要如此自苦?纵然天高地厚,却容不下他和俞秀莲的距离。日月交替,弹指而过,一生这样浪费值得吗?
李安选择安徽这样一个自古出笔墨纸砚的人文之地,让李慕白出场,传统文化的隐喻,恰到好处。宏村的格局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的黑白风格,如水墨一般。李慕白修道,但打扮举止,都特别像一个布衣书生,儒道一体,显示这是一个有着文人气息的侠士。行侠仗义的本质是济世为怀,和庙堂达官贵人走得近,但又追求入定出世。
人在青年往往宏图大志,岁月渐老,世道消磨人心,藏在修道里的儒家情怀弱化,对自身的忧思,浮出水面。
李慕白将自己的青冥剑送人,送的还是关系至深的贝勒爷,这是两重含义。皇亲国戚交结江湖人士,本意是笼络以作暗处之用。这一点,贝勒爷点拨过九门提督,也就是玉娇龙的爹。
宝剑向来赠给英雄烈士,好比红粉要送佳人。李慕白赠给一个城府严深老而弥坚的王爷,是在请辞。更深的心思,是自我交割,如果要脱身藩篱,就从随身最近的宝剑开始吧。剑是侠客的人格象征,生命延伸。
当他遇到了玉娇龙,仿佛长夜出现闪电。
李慕白对俞秀莲是深爱,对玉娇龙,则是意念最深处的呼应。他在她身上闻到了同样的气息。
玉娇龙凭借的是际遇天分。一个八岁的孩子,生于官宦之家,读书识字够聪颖,碧眼狐狸给了一个孩子纵横江湖自由随我的想象,却低估了这孩子的觉醒。碧眼狐狸照图练功,她则按字学习心诀,小女孩发现自己轻易就超过了师娘,那份信仰崩塌,和李慕白的中年危机同等严重。她知道师娘的功夫只能到某个程度,却不忍心说破,以免其伤心。
她找不到边界,就难以定义自己,难以找到真实的自我。玉娇龙又是个高官的千金小姐,身不由己,嫁个翰林就是归宿。在新疆她遇到了大漠恋人罗小虎,她同样难以割舍父母天伦。既有天分,功夫已成,这条小龙也不甘困在笼子里。碧眼狐狸气量格局太狭窄,理解不了玉娇龙的心志,当成是有心机,是毒。
俞秀莲爱李慕白,也明白李慕白遇到的心结,不过她的爱极深,信念坚定,早已经认同了自己命运。她的江湖是真实的,不存在美好幻想。没法洗澡被跳蚤咬,都是写书的人美化了哄骗读书的。她做到了一个传统女人所能做的极致。打理好镖局,照规矩办事做人,体贴用心,对爱人专注诚恳。她只期盼李慕白打破无形的墙,可是李慕白握住俞秀莲的手,说出的话却是“你的手冰凉凉地,那些练刀练出来的硬茧,每一次我看见都不敢触摸。”
和俞秀莲在一起,李慕白觉得平静,这平静会令他更进一步触碰到那种难以承受的悲哀和寂静。老之将至,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就是最大的证明。即便你们彼此深爱。俞秀莲是心灵和爱的伴侣,却不是继承人。
李慕白需要一个真正的精神境界上的继承人,就像名师需要高徒。心诀贯通,心性未定,青冥剑用得得心应手的玉娇龙,是李慕白的希望,是他在渺茫人世间遇到的闪电。
这闪电并不为长夜而生,但长夜自有耀眼彻照灵魂的闪电,他需要玉娇龙,如同最高意义的自恋。自恋正是对寂灭的承认,如果我们永生不灭,何必那么爱惜眷念自己。李慕白未能抵达的境界,玉娇龙却可能达到。中年男人与年轻女子的些许暧昧有之,但一闪而过。碧眼狐狸和李慕白之师江南鹤的往事,是前车之鉴。
李慕白和玉娇龙都需要想清楚自己的人生,都向往自由自在的意志。不同的是,李慕白年长,时不我待,玉娇龙正年轻,骄狂任性,一切皆有可能。所以李慕白放不下玉娇龙,武当山不收女子,但他还是为她破例。
最光明正大的理由是,避免这个年轻女孩成为危害江湖的毒龙。他要引导训诫,教化玉娇龙。
在竹海中,两人再次比剑,轻灵飘逸,跳跃追逐在叶梢上,电影里的竹海,取景之处涉及浙江安吉、四川蜀南等地,这一幕极美,象征意义极浓。
为什么选择竹林?李安曾经解释过:“在中国的武侠传统当中,竹林有着相当深远的涵义,特别是在比剑的时候。”竹子向来比喻高人隐士,是审美的典范,这种文化心理,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竹为君子,风吹雨打,守而不衰,有气节,所以清雅。
李慕白说当日没有收服玉娇龙,是要见她的本心,但玉娇龙反唇相讥,“你们这些老江湖,怎么见得到本心。”
这话其实直截了当。老江湖见不到,因为他们的本心像蛟龙与老虎,一入江湖岁月催,藏匿得久了,失去了本来面目和赤热活泼。竹笋本有心,拔地而起后,反倒空心了。
李慕白的训诫,是对玉娇龙的召唤,只有进入文化认同,剑术才会与用剑的人达到一致。他说的“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出自《道德经》,后面还有几句,“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他了解这个大官女儿的出身,劝化也点到为止。功成身退,其实是李慕白对自己的要求,但他交出青冥剑,反倒惹来更多麻烦,恩怨更加缠杂。
李慕白的师父是反面例子,李慕白自己也是。修行他无法再进一步,情爱上他久困于道义仪范中,既自苦又苦了俞秀莲,江湖庙堂对他的道义期望,他也束缚难逃。这样的李慕白,又凭什么教化玉娇龙?玉娇龙宁可要削铁如泥的青冥剑,不要这个师父。
他们的较量,更像是两种价值观的交锋,此消彼长,但又哪一方都无法真正说服本心,圆融而退。
然后碧眼狐狸要杀玉娇龙,李慕白救下玉娇龙,自己中紫阴针。大限来临,他对俞秀莲告白了。告白之时,别离在即,唯有黯然销魂。如他所言,“我一直深爱着你,我愿做七天七夜的野鬼整日环绕在你的身边。就算坠入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
他不害怕死去,他只怕无所依,又无所留的死去。最后一刻,弟子收服了,爱人在身边,两个女人成全了他,痛苦沉郁反得解脱,“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罗小虎的故事说“心诚则灵”,俞秀莲叮嘱玉娇龙,“答应我,不论你对此生的决定为何,一定要真诚地对待自己。”
两个人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李慕白死后,玉娇龙去找罗小虎了。她准备好了,真诚地对待自己。之后,她发现罗小虎只能是她生命中重要的过客,因为那么狂热强烈的欲和爱,也不足以完成她自己。她的一生虽短,但种种都经历了,叛离家人过,仗剑闯荡江湖过,痛快爱过,也被授道教化过,生离死别过,相当于常人十倍的人生。
玉娇龙原本什么都不信,李慕白的死,俞秀莲的哀,罗小虎的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是修道胜过修道。武当山的悬崖,烟云缥缈,不过这个悬崖,实则是苍岩山的桥楼殿。
玉娇龙当时想着什么呢?站在悬空的山间,也许她再一次觉察到一种东西,天高地厚,人生所为何?她曾经在年幼时畏惧过无边无涯,此刻她也许心中空明,无边无涯的时间洪流里,她可以自己划定边界。
这一跃而下,不念悲哀,不畏寂灭。江湖卧虎藏龙,终须直面本心。
李安的好,是这种令你闭上眼睛也无法回避的对质。各种线索脉络,繁复如歧路亡羊,怎么深究怎么解释都可以,我们各自心证。他所感受体会到的情感与理智,都在电影里,和你生平经历体会到的相遇,久别重逢。像一个人独自牵马步过桥头走过水边,一人一马和乌黑雪白的屋子都倒映水中。像风吹暮色下的川南竹林,竹林便海水一般翻涌。像你听到林梢竹叶的沙沙响声,却倍感寂静。


网友罗登[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我自问自答一点,单就人物塑造来看,我举得真正出彩的人物反而只是原本李安很不重视的李慕白,其他人物,都感觉若即若离,不直指人心,并且很多人物没有结局。
罗小虎:很失败,其模式化的人物塑造也就罢了,一点个性都没有,李慕白一句话叫在武当山等,答应的比小猫还乖,真心失望,当然李安可能没有太用力。
碧眼狐狸:模式化,没有内心世界,死的很廉价。
刘泰保:小说中极为重要的人物彻底沦落到打酱油,干脆不出现岂不更好?
俞秀莲:还是显得苍白,说服力不够,最后也不知道其结果如何,只知道放下李慕白尸体离去……李安在访谈中大谈特谈的性格塑造,似乎也雷声大雨点小。
玉娇龙:关键的问题在于,她到底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什么?她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当然可以给出各种回答,但是哪一个回答是电影真正给的?很类似《天国王朝》里面的男主角贝利安,行事动机和世界观模糊。
李慕白:篇幅所限,没有完全展开,临死前的告白,显得铺垫不够……

当然很多人可能觉得我没看懂,我也只是觉得我看了这么多遍,依然有如此感觉,似乎必有原因。貌似人物标签都有,但是内容不够。


网友朱成碧[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这个问题在这里已经有很多独立的见解和深度的观察,真的不好再评价什么了,只好用我擅长的角度重新观察一下。
李安生活在美国这个最有创造力的国家,卧虎藏龙这样的中国武侠片被美式创造力加持后我很好奇他哪里与众不同和引起奥斯卡这么大的关注。
从最基本的开始讲吧,电影里几乎都是冷色调,和那个仿真度极高的清朝,普通老百姓穿着朴素的清朝服装,他们说话的方式,京城里市场里卖艺讨生活的人们说话的语言方式,其实就已经开始销售向全球输出价值了,清朝是全球gdp第一的国度,欧洲眼里的黄金之国汉文化圈的宗主国,宏伟壮观的紫禁城围绕着的京城确实大气也和所有封建制度一样这里有最富的贵族也有饭也吃不起的老百姓这就是真实的清朝,早就听说好莱坞对虚假的东西相当认真早前看变形金刚好莱坞复刻了一个高度仿真的金字塔,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他们对虚假的东西那么较真。
然后是电影的画面,你可以看到每一个镜头的摄像机的构图都是认真计算过的,打斗时候的位置构图,玉娇龙偷宝剑在空中奔跑的构图,蛟龙和秀莲在镖局打斗的构图每一段的镜头今天看上去都是严谨的,优雅的,认真的。
音乐开场时候的大提琴低声苦涩,打斗时谭盾的打击乐轻灵又厚重古典,画面中呈现出的清朝中国的面观活灵活现,这个故事讲述的玉娇龙从小习武因为自己识字学到了很多高深之处,她偷学了玄牝剑法等等高深的武功,同时她怕如果师傅知道了真相会杀了她,对于未知的恐惧她变的有城府如果不这样做她面对的就是死亡,人心就是这样卧虎藏龙,最后师傅知道真相后因为自己的野心引来了杀身之祸,还有李慕白的师傅看似正人君子和碧眼狐狸在纬房里也不将剑法传给她的城府,各式各样表面上看起来温柔的面目都卧虎藏龙的故事内核而进行着一个发生在清朝的江湖儿女的简单故事,李安导演做了那么多减法,貌似很多大获成功的案例都是在做减法,这其中也在透露出很多了不起新思考
这个故事是热血的,美国口味的,少女去追梦,去追随内心所想这就是普世价值里的人权自由平等。它也有一点像美国人家喻户晓的小说老人与海一样老人与鲨鱼搏斗的过程,这个过程和玉娇龙成长的过程一样,恐惧害怕,伴随着绝望,惊喜和刺激,最后玉娇龙失去了家,失去了在乎他的李慕白先生,失去了姐妹俞秀莲的爱,失去了和她相依为命的师傅,她最终知道了什么是梦即使她已经一无所有即使痛哭流泪也什么也换不回来了,这就是人生的代价玉娇龙最后的离开她已经死而无憾了,她成熟了,轰轰烈烈爱过了,祸也闯了,什么都经历过了,看透了,故事告诉每个人要去冒险去发现去闯才会不枉此生。


网友西风独自凉[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班固《汉书》批评司马迁对游侠的歌颂是“退处士而进奸雄”,因为侠客只是“藉王公之势”“取重诸侯,显名天下”。出乎编导意料的是,《卧虎藏龙》以大侠李慕白将价值连城的青冥剑送给京城的贝勒爷展开故事,恰好为班固的指控提供了新的证据。

锋剑霜刀何相逼,只叹江湖几人回。以人文精神取胜的李安,为一个残酷、无聊而又浪漫、缠绵的江湖涂抹了一层淡淡的哀伤:独自闯荡江湖的玉娇龙,对江湖、人心、爱情彻底幻灭,投身万丈绝壑。

在加缪看来,只有自杀才是唯一值得严肃思考的哲学问题:“自杀是对个体生存意义和个体所在社会的否定。”初出茅庐的章子怡能够演出一位古代叛逆少女内心变化的层次感,足见导演功力。


网友羊Vv[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不考虑文化差异和读没读过原作的问题的话。

这电影没重点啊!

玉娇龙这么出彩的人物,当初我看小说看到她和罗小虎一阵乱杀夜宿大漠小箭射狼,一个心高气傲的女神,一个狂浪豪迈的男神啊!

被拍成了。。。娇蛮小公主和屌丝罗。。。


网友云南白药[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卧虎藏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部电影。个人认为他的成功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是技术,
二是题材,
三是运气,
四是主题。
一,技术。楼上已经讲过很多了我觉得我这个业余选手就可以不赘述了鲁,什么鲍德熙的摄影啊,袁和平的武指啊,谭盾的音乐啊,以及发哥的演技等等太多了(手机打字太麻烦,望理解)。
二,题材。这部电影采用了中国武侠电影的题材,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武侠电影在国内实际上总是很吸金(至少在《英雄》为开端的所谓“大片时代”之前),如果大家仔细研究研究香港电影就知道。香港电影就是靠拍武侠起家,香港电影鼻祖邵氏公司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武侠题材。香港电影黄金时期也是以武侠和警匪为代表。或者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想想,香港黄金时期过来的演员哪个没有拍过武侠片?我这里以香港为例,并不是因为我偏好港片,大家开动小脑筋好好想想,2002年以前,港片在全国甚至整个东南亚的地位有多高,票房号召力有多大就知道了(不要以现在的港片地位审视方面的港片,现在的港片比起以前号召力已经弱了不小)。而这部片子是2002年上映的,你这就可以想象的到他在票房方面至少有中国这么个大保障。
而且武侠对于西方来说,也是相当新奇的方面。那时候全世界还不怎么了解中国,而这部中国特色十足的电影自然就填补了这个空白。
三,运气。其实说运气也不准确,我估计是制片人有预见性,号准了好莱坞的脉。关于奥斯卡,实际上大家仔细看看获奖名单就会发现其中一些规律。我研究也不算特别深入,但是大概了解一点。比如最佳影片,往往是商业片与艺术片交替得奖,比如这两年老是故事性很强的商业片得奖,过两年就会有一两部艺术片得奖(其实不光是奥斯卡,很多评奖都是有他规律的)。而卧虎藏龙得的是最佳外语片。大家可以单独看看每年获奖名单,往往是连续里面欧洲电影后夹杂一部亚主流国家电影(这里说的亚主流说的是相对欧美而言,欧美是相对主流),比如巴西中央车站,伊朗小鞋子,然后01,02年出了卧虎藏龙,正好轮到这个节点上,为欧美主流世界展现了别开生面的中国元素,然后剩下的你就都懂了。
四,主题。这是我想说他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题主之所以觉得这部电影一般般,多半是单纯的把这部电影当成武侠电影看了。实际上你要是联系一下李安一贯的风格,你会发现其实武侠并不是李安的强项。
李安的定位我觉得应该是家庭伦理电影导演比较合理。当然他也有几部61阅读友脉望斋[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仅仅在我们的语境里谈《卧虎藏龙》不够全面,即使是由华人导演、演员以及中国故事为蓝本的制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华语电影,但其设定的受众却是西方观众,以华语电影里的武侠功夫类型作为标准,实在不是一类,即使它有不少的武打场面,但和华人观众的心理期望值差距甚大,于是海外叫好国内冷落也就不足为怪。李安曾表示一直想拍武侠电影以了心结,但他自身背景和人文情怀先天就决定了他的作品不可能与我们理解的武侠电影相类似。还有一个误读是观众都被李、俞的感情牵扯,实质上电影更多的是关注一个少女,即“玉娇龙”的成长,这种造型和轨迹不符合华人社会的理想规范但落在西方环境里则耳熟能详,不算特殊。海外试水的中国演员有不少,但能被称为“国际X”也仅此一人,虽然出于李安效应,但角色本身的特点也是关键。


网友Haozhen Li[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厅级干部要退休
泡姑娘虽手段高明但力不从心。。。


网友毕才华[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不良少女富家小姐,追求爱情私定终身,叛逃封建家庭,追逐桀骜不逊的浪子,人性华丽地压抑到绽放,加上前所未见的打斗场面,米国文艺青年一看就湿了。导演就是冲文艺青年痒痒肉挠去的,李安老狐狸多懂评委心思啊……


网友蒙面大侠[卧虎藏龙影评]如何评价《卧虎藏龙》?给出的答复:
因为看过原著,所以实在无法觉得电影好…郁闷死…

四 : 卧虎藏龙影评

卧虎藏龙影评(一)

十年前,五年前都看过《卧虎藏龙》,前几天,又翻出来看了一遍,只能说,以前完全没看懂。

电影的剧情很多人都熟悉了,剑侠李慕白在隐退江湖之前,将自己的佩剑——青冥转交爱人俞秀莲送给京城贝勒爷收藏。却不料由此引出一心想要进入江湖纵横的玉府小姐玉娇龙盗剑,在追查的过程中,李慕白和俞秀莲发现玉府中隐藏着杀死李慕白师傅的卑鄙凶手碧眼狐狸。一方面,玉娇龙受父命要嫁给京城的翰林学士之子,但是心中却另有爱人,从小娇惯成性,在这摇摆的感情中把持不住自己,而陷入了叛逆与愤怒中。另一方面,悖于伦理,李慕白和俞秀莲虽然多年来互相爱慕,感情愈深,但是却不能表达,只能将这份感情藏在心底。为了帮助误入歧途的玉娇龙,为了铲除武林祸害碧眼狐狸,两人再度卷入了一场武林风波……

话语电影圈里,许多导演都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文人电影,拍的是人文关怀。我却觉得,能配得上文人电影这个称号的只有李安的片,从早期的家庭三部曲到《卧虎藏龙》,里面都贯穿了李安作为一个华语导演,有着浸染在中华文化里深沉厚重的情感和含蓄绵密的内涵。台湾三大导,杨德昌、侯孝贤、李安(有时候可以加上蔡明亮),杨德昌长于西方式的冷静客观叙事,侯孝贤长于东方式的情感渲染,李安则是聪明的游刃于两方之间。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安成了华语电影圈里在国际上门路最广的导演。

《卧虎藏龙》算是李安一次风格上的转换,之前小格局的优雅在此揉入了大量的商业元素,袁和平的加盟,紧张到喘不过气来的飞速镜头切换的打斗场面,增强了整部电影的可看性。东方的故事,西方的叙事方式,李安特有的人文关怀情感,共同糅合成了这部非常特殊的武侠电影。

《卧虎藏龙》的打斗十分出色,剪辑的流畅和动作的华丽飘逸,唯美动人。这种既继承了以往武侠电影的动作招式上的扎实基本功,也带入了和影片基调主题一致的道家式的洒脱飘逸。竹林的一场戏,把竹子的刚与柔、韧与逸完美的和武功的套路结合在了一起。尤其章子怡的几个镜头,倒十分有向《倩女幽魂》里聂小倩那个惊艳出场致敬的意思。这种动作上的优雅和美观,成就了袁和平国际动作指导的美名。

好的电影,从来不缺乏内涵,优秀的内在才是一部电影最大的价值体现。李安的武侠里承载的人文情感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无限的深度和空间。李慕白和俞秀莲的爱情,代表了中国两千多封建社会和尽一千年礼教文化以来的东方式的爱情观念。比起那种轰轰烈烈、海誓山盟式的激情,这种含蓄、隐忍、内敛体现出来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也许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喜宴》里,西方人在看到中国婚礼的热闹和疯狂时,十分不解,熟悉内情的人说,这是被压抑了五千年的民族的性的爆发。《卧虎藏龙》则很好的体现了这种对于性与情的压抑和苦闷。

李慕白作为武当的高徒,一直以来,却难以逾越和俞秀莲的这层情关。之前,碍着被订婚的男子的死,一个是人情,一个是道德的压力,两人终究没有说过什么,这么多年来,在别的地方都十分默契了,可是情感终究难以迈出有力的一步。周围的人都知道两人的情投意合,但是碍着礼教道德,所以也难以插手太多。俞秀莲也许可以默默承受着这份情感的压力,可是李慕白却深受其煎熬。所以,他说他闭关的时候,达到了前人未曾进入的境界,是一种无限的寂灭和悲哀。其实他放不下心中的情,所以练功进入了走火入魔,因此才提前出关,一听到贝勒爷假托人传话俞秀莲的事情,就不远万里奔来了北京。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影真正的主角只有4个,李慕白、俞秀莲、玉娇龙和碧眼狐狸。一个男人三个女人,三个女人代表的三种价值观和道路,成了这个男人一生的困惑和负担。

俞秀莲对于道德和情感上的重压十分被动,对于多次李慕白的主动靠拢以及周围人的撮合都极力回避和无动于衷,这一点多年来可以说也深深让李慕白有了某种失望和无奈。她身上的情感是最朴素最天然最无私的,她爱着李慕白,却又不愿意这种爱带上一丝的私心和不洁。可是这种爱也是隐晦和难以感受的,从俞秀莲一次次和李慕白的接触中,她永远保持着该有的距离和礼貌,“男女授受不亲”比与其他男子还甚。而这,深深打击了同样爱慕自己的李慕白。

玉娇龙的出现,是一个转折。这个处于叛逆期的少女身上的灵气和活力打动了李慕白。所以,他一次次要调教她,一次次要当她师傅,一次次容忍她的错误。当她出格的越来越厉害,李慕白依然要叫她拜师,最后,在瀑布边,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性命交到了玉娇龙手里。

李慕白一直压抑的内心的情欲,在俞秀莲身边,他才感受到平静,才能抑制住这种渴望,而在玉娇龙身边,则会在心底燃起熊熊的欲火。两个女人代表的两种价值观一直左右着李慕白的心性,煎熬不已。玉娇龙开始烦恼于李慕白一直对自己的穷追不舍,所以她大骂“你为什么就是不放过我?”后来,她渐渐明白了李慕白要收她为徒是假,其实想占有她才是真,所以,她说“你们这些老江湖,怎么能见真心?”,山洞里,则直接问“你要剑还是要我?”玉娇龙爱的是小虎,可是渐渐又被李慕白这样的大侠风范所折服,而父母强加的婚姻所代表的道德重担又压的她喘不过气来,三条路线也折磨了她。加上碧眼狐狸的挑唆,她渐渐觉得自己只是别人手里的一颗棋子。

碧眼狐狸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女人,或者说放下了感情,为了剑谱,不惜以美色勾引了江南鹤并且杀死了他。她代表了女人阴毒的一面。玉娇龙站在感情的分岔路上,既有可能去追逐真挚的情感而变得幸福,也可能逐渐堕落沦为碧眼狐狸这样的下贱。李慕白是深深了解这些的,他痛恨一个女人这样下贱沦落,为了挽救心中的美人,不惜处处追踪玉娇龙。

玉娇龙在师娘碧眼狐狸的教育下,从小就知道男人很少有好东西,“武当山是酒馆娼寮!”这句话其实并没有说错。男人都是有欲望的,李慕白的师傅江南鹤死在欲望里,英雄难过美人关。碧眼狐狸看出李慕白也受困于情,所以才安排了洞穴里以玉娇龙为饵,一方面消耗李慕白的内力,使得其最终中毒后守不住真气,提前死去;另一方面引来俞秀莲,让她看见孤男寡女,尤其互相有感觉的两个人的一幕,可以以此深深伤害李慕白和俞秀莲的内心。可谓一箭双雕。

不过,碧眼狐狸虽然杀死了李慕白,可惜两处都算差了。一个是李慕白虽然经历了如此多感情上的波折和左右,最终还是参透了,决定将自己和玉娇龙的情感牢牢框缚在师徒的礼教秩序之下,以礼教道德来逼迫自己退让,所以他才在玉娇龙打伤俞秀莲之后更加严厉的逼迫其拜师,山洞里,虽然万种诱惑,李慕白没有和玉娇龙发生任何可能算计好的事情让俞秀莲撞见。俞秀莲其实一开始也十分担心自己看到不想看的东西,结果没有,这才是解开她的心锁,最后和李慕白赤诚相见的一道催化剂,也是她最终原谅玉娇龙,再次以姐姐的身份将幸福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她身上。另一个是玉娇龙没有被杀死,成了自己的遗恨。

李慕白的死,是一种解脱,从这种多年自己难以逾越的煎熬中释放出自己来,从悲哀的幻灭中找到一种安慰,死的时候,他才第一次吻到了俞秀莲,两个人才真正赤诚的将情感第一次碰撞,这也是死的最大安慰了。李慕白也真正此时才真正放下了内心的包袱,他所憎恨的,他所爱的,他所迷惑的。

俞秀莲虽然知道玉娇龙和李慕白直接的纠葛,但是她最终没有怪玉娇龙,而是将自己这一代人得不到的爱的希望寄托给了年轻的一代,才让她去武当见小虎。

在小虎和小龙的传说故事里,为了家庭的和乐,那个人从山上跳下去,得到神仙的救赎。玉娇龙最终从武当上跳下,这也是一种自我的救赎,一方面是李慕白和俞秀莲感情终究不能成圆的巨大遗憾和牺牲,一方面是李慕白之死的巨大伤痛。她究竟不是昔日青春年少的小女孩了,她爱的不再是小虎那样的纯洁情感,而是更深更成熟的感情。为了一个成全的美好愿景,她毅然跃下了武当。

这不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一如李安的其他电影一样,那种绵密的忧伤还会一直笼罩在全片里,最后武当那个云无不散的全景,就是这种亦幻亦真的伤感。余韵无穷。

《卧虎藏龙》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武侠,虽然之后无数国内导演都开始扎堆拍武侠,却再也没有任何一部能够包含如此隐忍伟大的情感在里面。和家庭三部曲一样,写尽了中国人的内心真情。“卧虎藏龙”不仅是那个剑雨纷飞的江湖,更是中国男人和女人几千年来的情欲的挣扎。谁又能真正参透和解脱呢?


卧虎藏龙影评(二)

其实去年就已看过此片,而写影评的冲动则是现在才有,原因是最近看了八年前的第7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盛况,在看的过程中心里充满了自豪感。这部华语片囊括最佳影片等十项提名,最终获得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最佳美术指导四项大奖,着实让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二十年前也有一部中国电影《末代皇帝》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出尽风头,获得了最佳影片在内的九项大奖,可是上台领奖的全是外国人,哪有自豪可言,而现在看到李安、叶锦添他们手捧小金人,他们可真是为中国电影人争了口气。《卧虎藏龙》在国际上受到如此大的肯定,将华语电影带入一个口碑上的新境界。

去年我就是冲着这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无数的名声来观赏它的,可是看完后我觉得有点失望,它并没有什么魅力啊,好象一团流水帐,怎么就能拿最佳外语片奖呀!姐姐也说看了之后觉得没什么,但她说也许我们只能看到肤浅的层面,所以欣赏不了它。果真如此,前些天再将此片完完整整看一遍,在已了解剧情的基础上,细细品味它的魅力,觉得它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最佳外语片不是浪得虚名。

《卧虎藏龙》是一部形式和内容能达到统一的佳片,所谓形式,是指它的场面、音乐、服装等都做得很到位,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所谓内容,通俗点说就是剧本好,有思想深度,带给观众心灵震撼与自我反省。

对于对中国武术充满好奇的外国人来说,飞檐走壁、蜻蜓点水、屋顶追逐、刀光剑影、飞刀暗器、树上决斗等等这些动作场面,他们可是拍案叫绝。这一系列的中国特产,外国人看来怎能不新奇?怎能不惊讶?好莱坞不缺乏打拼争斗影片,他们具资打造,不惜血本的制造无数精彩刺激的场面,高速公路上的飞车大战,百车相撞,飞机爆炸……这些我们觉得大快人心的,老外早就看腻了,正因为他们的审美疲劳,《卧虎藏龙》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能获得他们极大的肯定。但袁和平指导的动作对于我们中国观众来说,也不会觉得腻,因为这些动作不只是我们常看的打打杀杀,而更带有一种唯美意境,尤其是那场竹林戏。影片的配乐也尤其出彩,谭盾的音乐在唯美的动作之上制造了一种精神意境,造成观众的情感共鸣,达到声画合一的超高视听享受。可见,视听盛宴也绝非浪得虚名。(但是,影片里的那些轻功还是有些虚无缥缈,和真正中国武术不太相符,好象刻意要拍给老外看,这也就是它遭到驳斥的原因了。)

本片有何思想深度呢?第一次看似懂非懂,第二次看,当看到“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这句台词时,电影的主旨好象明晰了,这句台词就是这部电影的最好注脚。明说江湖,暗表现实。比拼,争夺,厮杀是好胜者的宿命。武功的高低决定江湖地位,因此在他们生命中没有什么比增强武功来得更重要。而最后他们得到是杀戮的快感,失去的却是生命的代价。片中的江湖不正暗示着当今弱肉强食的社会吗?以前的武功就好比现实的金钱,名利,地位。厮杀就好比现在人为了争夺利益的不择手段。他们得到的恐怕是短暂的成就,失去的是永远的人格。正如影片中的玉蛟龙,带着一股邪恶之气闯荡江湖,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一心想挽救她的李慕白。《卧虎藏龙》没有一般武侠片那种笑傲江湖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江湖人文内涵的一种深沉思索与含蓄,这是李安独有的才华与风格。

而影片中李慕白和俞秀莲的爱情悲剧,也似乎在暗示着什么。玉蛟龙最后悔过跳崖,也让观众不免有些心痛。

中国的武侠片比比皆是,怎么只有《卧虎藏龙》能获得奥斯卡奖呢?《夜宴》、《黄金甲》、《画皮》这些大手笔大制作,为什么会统统被刷下来了?起初我想可能是老外觉得不新鲜了吧,但其实不是。当我看了《英雄》、《十面埋伏》、《夜宴》、《黄金甲》、《无极》这些大导演的大制作后,我才发觉《卧虎藏龙》太经典了,它的高度不可逾越。《英雄》、《黄金甲》这些大片形式远远大于内容,纯粹是糟蹋钱,可能《英雄》还好一点,算得上有内涵,可是《黄金甲》就华而不实,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夜宴》也只不过是翻版《哈姆雷特》,《十面埋伏》只是古代的激情戏,《无极》就更是无聊透顶,场面固然要好看,可是剧本更重要,有深度有内涵更重要,这样才能给观众深刻的印象,才称得上经典。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另一部中国的好电影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不管是武侠巨制也好,温情的小成本制作也好,视觉上给人冲击,心灵上更要给人冲击。


卧虎藏龙影评(三)

《卧虎藏龙》是一个经典的东方悲剧,那些武功与浪漫,那些侠肠和反叛,都只是为了让这个悲剧令人更加痛心,就象《大话西游》里紫霞留在至尊宝心底的那滴眼泪,就象《花样年华》结尾的擦肩而过。

罗小虎,而不是李慕白,永远是让人最向往的一角,一个流氓无产者(原谅我如此尖刻的阶级分析),才有机会,有资格,有勇气做他自己,追求他的所爱。(www.61k.com)可惜,到今天,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再没有做一个流氓无产者的机会了。

玉蛟龙象至尊宝,反叛过,抗争过,而后放弃;她也象紫霞,憧憬过,追求过,最后死去。但是,她更象我们中的很多人,不过玉蛟龙已经不在了。心诚则灵,多么无奈的希望,多么被动的追求。

李慕白那样的侠客,虽然懂得侠士是虚名,虽然从来不会走错一步,但是如果情感可以分胜负的话,他在一开始就输了。

俞秀莲是玉蛟龙自由梦想的真正粉碎者,她有感情,也并不迂腐,但是,她的遭遇本身就足以摧毁一个小姑娘想逃离礼教束缚的全部幻想和希望。每一个善良的传统礼教的受害者都会造就更多新的受害者,即使他们从来没有主动这样做——今天仍然是这样。

艺术的功能和目的也许只是展现与表达,甚至审美都只是副产物,更不用说解答了。所以,我想故事的作者无意怂恿你我去砸烂那些枷锁,而我也同样没有办法告诉你,如何去冲破那些束缚。面对那些精心设计的礼教圈套,面对那些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面对那些我们看不到的永远盯着我们的眼睛,或者面对那只冷漠迟缓的历史巨象,个体的确是如此的藐小,即使大英雄,也象蚂蚁一样;人性也的确如此的苍白,即使刺破胸膛,流出来最热的热血,也会很快的冷却,风干……

本文标题:卧虎藏龙影评-评析《卧虎藏龙》的背景音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284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