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发布时间:2017-10-26 所属栏目:logistic模型人口预测

一 :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摘 要

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学科、专业:食品贸易与文化

硕士研究生姓名:贾巧莉

指导教师:徐立青 入学时间:20070901 答辩时间:20090713 授予学位时间:

摘 要

中国水果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和蔬菜的第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www.61k.com]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水果产业发展迅速,供给能力显著提高,水果种植面积从1990年的5179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3.49%,发展到2008年的10734.0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86%,年均增长3.9%;水果总产量从1990年的3598.8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19220.2万吨,年均增长17.37%;进口水果总量从1990年的27.9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143.3万吨,年均增长16.3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需求也不断增加。年人均水果消费量从1990年的23.00千克发展到2008年的37.90千克,年均增长率为9.1%;水果出口量从1990年的49.7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484.1万吨,年均增长14.33%。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水果一直供大于求,水果剩余量从1990年的705.3万吨,到2008年已达7557万吨,年均增长13.3%。水果滞销,价格下滑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阻碍了中国水果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中国水果产业供需现状、供需情况分析与预测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第一部分通过查找资料方式,初步掌握了我国水果供给和需求现状:水果总产量和总需求保持持续平缓的增长趋势;水果剩余量逐年增加;国内消费是拉动中国水果市场需求的主要动力;水果出口和贸易不多等。

在第二部分中,通过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扩展的线性支出均衡理论等分析方法,对我国水果供需现状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得出了经济因素是影响中国供需平衡的主要因素,中国水果产业供给大于需求并非供给量与总需求的绝对剩余,而是区域性、季节性的结构性剩余;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出口竞争力有待提高等结论,并初步预测了2009-2020年的供求总量和供需关系。

第三部分以南充市柑橘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得出该市柑橘供需基本平衡,指出水果加工企业和政府在调节平衡中的协调作用;结合案例分析我国水果供需失衡的问题;文章最后借鉴国外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果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水果;供求分析;预测

I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Abstract

Abstract

Chinese fruit industry is the third largest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second only to food and vegetables, occupying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ccording to NBS statistics. Since 1990, China's fruit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supply capac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uit cultivation was 5179 thousand hectares in 1990, accounting for 3.49% of crops sown, grown to 10,734.0 thousand hectares in 2008, accounting for crop acreage 6.86%,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3.9%; fruit production was 35.988 million tons in 1990 grown to 2008, 192.202 million tons,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17.37%; imports of fruit was 27.9 million tons in 1990 grown to 2008 of 1.433 million tons,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16.36%.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demand for fruit is increasing. Annual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fruit development from 1990,23.00 kilograms to 2008, 37.90 kilograms,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9.1%; fruit exports increased from 1990, 49.7 million tons to 2008, 4.841 million tons,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14.33%. However, due to various factors, China has always oversupply of fruit, fruit surplus increased from 1990 ,7.053 million tons, by 2008 had reached 75.57 million tons,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13.3%. Fruit unmarketable and the price decline are most pronounced, seriously damag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se has hindered China's fruit industry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supply and demand status of China's fruit industry,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and problem-solving countermeasures. The first part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field research, surveys, etc., initially mastered the supply and demand status of China's fruit: fruit production and aggregate demand to sustain moderate growth trends; residual fruit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e domestic consumption is driving China's Fruit Market; fruit exports and trade were not enough.

In the second part, throug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gener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equilibrium theory analysis, supply and demand status of China's fruit and conducted in-depth and objective analysis, obtained that economic fact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China fruit industry is not absolute surplus, but rather regional, seasonal structural surplus; the people's consumption level and ability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market liquidity and trade flawed; fruit processing capacity is inadequat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preliminary forecast of the 2009-2020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nd supply and demand.

The third part, take NanChong’orange fruit as an example,throug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o analysis NanChong citrus industry’supply and demand.Then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possible problems of imbalances. Finall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uit industry of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cts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fruit industry, the article points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China; fruit;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 Forecast

II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目 录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引言 ........................................................ 1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 1

1.2.1关于水果供给方面的研究 .................................. 1

1.2.2 关于水果需求方面的研究 .................................. 2

1.2.3 关于水果供需平衡方面的研究 .............................. 3

1.2.4 简要评述 ................................................ 6

1.3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6

1.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6

1.5主要创新点与难点 .............................................. 7

1.5.1主要创新点 .............................................. 7

1.5.2 研究的难点 .............................................. 8

第二章 中国水果供需市场分析 ......................................... 9

2.1中国水果主要供给市场分析 ...................................... 9

2.1.1中国水果生产市场分析 .................................... 9

2.1.2中国水果进口市场分析 ................................... 11

2.2中国水果需求市场分析 ......................................... 12

2.2.1中国水果主要国内消费市场分析 ........................... 12

2.2.2中国水果出口市场分析 ................................... 15

2.3中国水果供需均衡分析 ......................................... 18

2.4本章小结 ..................................................... 19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 20

3.1中国水果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 ................................... 20

3.1.1 中国水果生产的主要因素 ................................. 20

3.1.2 其它影响因素 ........................................... 23

3.2中国水果供给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 23

3.2.1主成分分析影响水果供给的综合因素 ....................... 24

3.2.2典型相关分析水果产量与综合因素关系 ..................... 26

3.2.3水果生产的主成分回归模型 ............................... 28

3.2.4其它预测方法 ........................................... 29

I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目 录

3.2.5 2009-2020年中国水果产出水平预测 ....................... 30

3.3中国水果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

3.3.1 国内居民水果消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

3.3.2 主成分分析影响城镇居民水果消费的综合因素 ............... 34

3.3.3 我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主成分回归模型 ..................... 35

3.3.4 2009-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预测 ................. 37

3.3.5 其它预测方法 ........................................... 37

3.3.6 水果出口能力指标的关系测算 ............................. 39

3.3.7 指标测算结果解释 ....................................... 40

3.4本章小结 ..................................................... 41

第四章 案例分析—南充市柑橘供需现状及分析 .......................... 43

4.1 南充市柑橘生产条件 ........................................... 43

4.2 南充市柑橘种植的相关情况 ..................................... 43

4.3 南充市民柑橘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 ............................... 46

4.4 南充市柑橘外销拓展销路 ....................................... 48

4.5 南充市柑橘供需基本平衡 ....................................... 48

4.5.1 水果企业在南充柑橘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 48

4.5.2 政府在柑橘产业中的调控作用 ............................. 50

4.6小结 ......................................................... 51

第五章 中国水果业供需失衡原因与对策建议 ............................. 52

5.1中国水果供求失衡的原因 ....................................... 52

5.1.1 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 ................................... 52

5.1.2 科技含量不高 ........................................... 52

5.1.3 生产标准不完善 ......................................... 52

5.1.4 水果加工能力不足 ....................................... 52

5.1.5 水果消费产品链过短 ..................................... 53

5.1.6 水果贸易市场体系不健全 ................................. 53

5.2 主要对策建议 ................................................. 55

5.2.1 实现水果品种和区域化合理配置 ........................... 55

5.2.2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扶持水果龙头企业 ..................... 55

5.2.3 提高水果的经济效益 ..................................... 56

5.2.4 加强水果市场体系建设,维护水果市场秩序 ................. 56

5.2.5 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能力 ............................... 57

5.2.6 保护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水果出口 ............. 57

II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目 录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59

6.1研究的主要结论 ............................................... 59

6.2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60

致 谢 ............................................................. 61

参考文献 ........................................................... 62

附录Ⅰ ............................................................. 65

附录Ⅱ 南充市柑橘类水果消费问卷调查 ................................. 74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5

III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www.61k.com)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自然条件极其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果树资源尤为丰富。[www.61k.com)据联合国粮农数据库统计,目前我国栽培的果树分属60多科,全世界水果品种中有1/4原产于中国,我国水果总产量己跃居世界各国之首,苹果和梨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柑桔的产量排在巴西和美国之后,列第三位1。

从近几年水果的供需形势来看,我国水果业出现了三大转变:一是果园面积增长的速度由高速扩张转为缓慢增长;二是水果产量经历了平衡增长和高速增长后趋于平稳;三是水果供求形势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我国水果在生产上存在过剩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我国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水果的发展速度过快,使得水果出现了结构性的局部过剩和季节性过剩。如果我国再无限制地盲目扩大水果(特别是三大主栽品种)的种植面积,我国水果生产过剩状况将更为恶化。第二是供给超过需求,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占我国人口70%的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落后于水果产量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消费总量落后于水果产量的增加。

另外,随着我国人民对水果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再继续延用过去的方法生产水果,使用大量化肥和剧毒及高残留农药,生产出来的果品很多指标不合格,国外优质的水果将更多地进军中国市场,导致国内水果过剩现象更加严重。对如何减少国内过剩的水果,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来促进我国水果业的稳步发展,增加果农的收入等问题的思考引出了本文的写作。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我国水果生产、消费、进口、出口状况的基础上,透过分析水果业的表象,研究我国水果产业供需平衡状况、影响供需的因素以及变动趋势,对正确制定水果产业发展战略,调整我国水果生产结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相关的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关于水果供给方面的研究、水果需求方面的研究以及水果供需平衡方面的研究。

1.2.1关于水果供给方面的研究

水果供给是一个包含数量、时间和地区范围的概念,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所提供的可供消费的水果数量。国内外学者关于水果供给方面的专门文献比较少,主要是研究水果供给结构的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供给反应模型或者生产函数进行计量分析。

B.Joorl,J.D.Holt[1](2002)对美国柑橘产业进行了经济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利用1 联合国粮农数据库统计,http://www.fao.org/site/535

1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探讨了技术进步对美国柑橘产业的影响,构建柑橘供给模型,对柑橘供给结构性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美国柑橘供给的各种弹性发生明显的结构性变化。[www.61k.com]

黄贞光[2](2001)在《我国水果适栽总规模探讨》一文中着重分析了我国水果供给形势及我国人均水果消费量较大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出现过剩的原因,认为我国国内水果市场饱和以及水果销售困难是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所致。

刘汉成[3](2005)构造中国水果的供给模型分析中国水果供给的结构性变化,将

1978-2001年24年划分为两个时期,利用Chow检验分别回归发现我国水果供给的各种弹性均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得出果农对价格的反应能力和敏感性增强、对农资投入的依赖性增强等重要结论。

1.2.2 关于水果需求方面的研究

生产是消费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归宿点和出发点,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需求相适应,就必须了解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化,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比较多。

Sophia Wu Huang[4](1994)分析了水果消费增长的原因:居民收入的增长,健康饮食知识的丰富,对新种类、新品种的需求使人们愿意食用更多的水果,同时针对西方男性比女性食用水果和蔬菜少的现象进行研究,对营养知识、食物味道偏好、水果与蔬菜的食用态度等进行调查分析;

Dianne[5](1994), C.Barla,J.Henry[6](1998) 分析了橙汁、番石榴汁、柠檬汁、木瓜汁等重要果汁的消费状况,并根据数据和市场状况做出了消费预测,指出果汁、水果罐头等水果加工品在未来果品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不足的问题,从个人、心理和行为以及社会等方面就影响青少年水果和蔬菜食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Mauro,Cecilia[7](2003),Biing-HwanLin[8](2004)通过计量模型,就水果颜色、产地以及品质对美国居民的水果消费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这三个因素对水果消费量的影响均比较显著,同时详细地从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多种社会因素,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了美国水果消费增长的原因。

国内学者刘大集、汪晓银[9](2001)以统计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苹果的消费数量变化,指出苹果的消费主要与我国苹果较多以及人们长期以来对苹果的喜好有关。

许列平[10](2000)对我国水果消费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虽然我国水果消费量在20世纪90年代有很大的增加,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选定北美发达国家、大洋洲、非洲、欧洲、亚洲发达国家、亚洲发展中国家等作为区域单位,简要分析了世界苹果、柑橘的消费状况特点,指出水果消费差距存在的根本原因主要与经济发展以及消费偏好有关。

王志浩[11](2004)研究中提到,当前我国居民收入中有2%—3%用于水果消费,预计到2010年每年将有约3000吨鲜果需要从其他销售途径获取,表明我国水果消费依靠进口程度将大大提高。

2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一章 引言

石扬令[12](2004)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采用时序预测方法构建我国研究水果消费量的预测模型,对未来的消费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但由于我国水果消费正处于由奢侈品向必需品的转型和过渡时期,未来增长是毫无疑义的,但以何种方式增长较难准确把握。(www.61k.com)

陶建平、熊刚[13](2004),刘成[14](2007)对中西方国家的水果的消费与生活经历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历对水果的消费有明显差异;结合统计数据建立指标模型,在分析国外水果消费与城市化水平相关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水果水果消费与城市化的相关性,最后提出加快城市化、促进我国水果消费的策略。

马文涛,安玉发[15](2006)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和实际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了消费者水果购买场所选择过程,对北京城区超市水果属性和超市经营特征进行了评价,并应用二元因变量模型对消费者在超市购买水果等生鲜农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提出了超市水果促销的措施建议。

张峭,杨霞[16](2006)从中国水果消费现状出发,分析了水果消费的特点和影响水果消费的因素,对中国居民中长期水果消费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水果消费目前主要以鲜食为主,消费总量稳中上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水果消费在总量上升的同时,进一步向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质量安全型消费结构发展。

柳尚武等[17](2007)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进口水果消费的影响因素,将消费者的购买频次界定为三类,极少购买、偶尔购买和经常购买,结果表明,个人及家庭的经济条件对消费者的购买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教育程度、购买目的和购买地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徐磊,张峭[18](2007)在欧盟有机水果消费分析及预测中提出欧盟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有机水果消费市场,2005年欧盟有机水果总消费量44.1万吨,消费金额11.48亿欧元,表明欧洲对有机水果的需求量很大。

1.2.3 关于水果供需平衡方面的研究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最基本的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平衡是经济系统良性运行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文献很多,关于水果供求方面的文章也较多。

1.2.3.1 水果供需模型的研究

Just[19](1999),Deaton[20](1995),Muellbauer[21](2003),Lucas[22](2003)系统研究了风险条件下农户的投入行为,建立了多产品市场同时均衡的需求模型;并提出局部调整模型,该模型反映了存在信息成本和调整成本条件下的供给反应方程,这些研究方法是研究水果供求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穆伟松,张晓权[23](2005)基于预期理论对水果的供求关系进行系统分析,采用理论演绎与经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水果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组合分析模型,以葡萄为例,对中国葡萄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葡萄的供给、价 3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格和需求都与前期值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葡萄替代品价格的变动对葡萄的价格变动有明显的影响,但对葡萄的供给和需求影响部显著;进口葡萄已经对中国的葡萄市场造成了明显的冲击;葡萄的加工和出口需求对中国葡萄的需求拉动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www.61k.com)另外,葡萄的供给两的增长并没有导致葡萄价格的下降,说明从葡萄的生产数量上看,中国的葡萄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穆维松[24](2005)在分析水果供求关系经济学特征的基础上,从复杂的水果供求关系中抽象出影响水果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以风险条件下农户的投入行为理论和经济预期理论为基础,运用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反映水果供给与需求组合分析模型。

1.2.3.2 水果供需与价格关系的研究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不断变化的,价格的波动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引起的,因此,关于价格和水果供需平衡的文章也较多。

鹿华[25](2005)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水果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在总量方面水果产量和面积增长迅速,但受生产方式落后、产后商品化处理和营销水平低的影响,水果生产已进入总量过剩、结构调整的阶段。其次考察了固定资产投入对水果供给的影响,并利用Trail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水果在价格上升时与在价格下降时的产量价格弹性分别为0.067和0.0003,表明中国水果供给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逆性和较高的风险性。还从水果成本收益率、技术进步以及交易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果供给的因素,分别得出了劳动力价格上涨是导致水果成本上升的决定性因素、水果生产技术进步加快以及全国特别是农村水果交易和流通成本不断上升的结论。

吴文影[26](2005)文章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葡萄价格的影响固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供给量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是现阶段影响我国葡萄价格的主要因素。需求和生产成本对葡萄价格的影响虽不显著,但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与葡萄价格两者的负相关关系值得关注。

1.2.3.3 水果贸易对水果供需影响的研究

水果贸易对调节国内水果供需平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内市场上的价格高于国内市场,该国可以变成一个水果出口国,会导致国内水果供应量的减少,刺激国内水果的生产。如果是水果进口国,水果进口的增加使得国内水果价格下降,在国内水果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水果的生产量下降。

Sophia Wu Huang[27] (2004)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历年数据,详细地分析了世界水果的生产、消费、贸易水平和增长状况,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了影响水果国际贸易的因素,水果贸易全球化的动力及意义。

欧盟2作为世界主要水果进口地区,70%左右的水果进口来自与其有特惠贸易安排的国家,所以国外文献中有较多的讨论欧盟农业政策对其水果贸易的影响。Anne-Claire Chambron[28](1999) Gene Hasha[29](2001)在介绍了欧盟关于水果贸易的一些农业政策基2 这里的欧盟指2004年前加入欧盟的15个国家:英国、瑞典、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卢森堡、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德国、法国、芬兰、丹麦、比利时、奥地利。

4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一章 引言

础上,分析了特惠安排对欧盟水果进出口的影响,认为贸易优惠并没有扩大贸易,但转移了贸易,控制了进口来源,同时也分析了像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不享有特惠安排的国家在竞争中的供需状况并提出对策。(www.61k.com)

国内学者针对我国产销量大、出口多的水果种类,如苹果、梨等,以及像荔枝、猕猴桃等有特色的水果,对其贸易、竞争力进行专门研究。

乔娟[30](2000)运用生产者价格指数,并与各种水果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进行比较分析来衡量中国产量较大的鲜果品种:柑橘类、苹果、梨、桃和油桃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这些鲜果的价格优势一直存在,但变动情况各不相同,且我国水果生产者价格指数波动幅度大大高于其他国家。

刘汉成等[31](2002)通过对比我国与其他苹果主产国的总产量、种植面积及单产情况,并测算我国苹果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显示比较优势、社会净收益、有效保护率等指标,指出我国苹果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张吉国,胡继连,张兆新[32](2002)在分析各国水果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果品产业存在着产品质量差、加工处理程度低和营销不畅以及价格低廉等问题,并对我国果品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郑风田等[33](2003)通过选取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指数和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四个竞争力比较指数,研究了我国柑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出由于在单产、品质、加工、技术、价格等方面,我国果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现在还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胡浩[34](2005)运用资源禀赋系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两个指标对中国水果的总体比较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水果在世界范围内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但与亚洲主要水果生产国相比较,中国水果在资源禀赋上略显劣势,出口竞争力则更低.据此提出了突破重点产地和重点品种,加快建立精深加工产品主导型出口格局等的政策建议。

潘伟光[35](2005)分析了中韩两国水果业生产成本及价格竞争力的比较,发现中国水果业与韩国相比在生产成本、价格方面优势非常明显,韩国苹果和柑橘在单位生产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易祥辉[36](2006)分析了我国与东盟、美国等国家和组织水果贸易的现状及特征,指出我国和美国的水果贸易具有互补特性,我国水果在欧盟市场只是较多地占据了中低端消费市场,而且出口产品种类比较单一,欧盟是我国水果出口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指出要提高我国水果的科技含量才能在国外水果的挤压中抢占国际市场一席之地。

张强等[37](2006)分析我国苹果、柑橘、香蕉、梨、葡萄参与国际贸易的状况,着重分析了中国梨果国际竞争力现状,指出虽然梨的栽培面积、产量、出口量及品种数量等均居世界前列,但是梨单位面积产量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差距,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较差、采后加工薄弱及出口不足等问题。

霍尚一[38]((2007)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苹果有竞争力,苹果汁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两者竞争力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与主要 5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口国相比,中国还不是苹果贸易强国,苹果和苹果汁的竞争力还有待于提高。[www.61k.com]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国苹果和苹果汁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调整品种结构,发展合作组织等对策措施。

刘汉成[39]((2008)从出口总量、产品结构及出口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格局,对中国水果国际竞争力及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分析影响中国水果出口的诸多因素,并最终得出尽管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但并非世界贸易强国,中国今后还应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努力提高水果生产的技术水平,建立水果质量标准及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积极开拓水果国际市场。

1.2.4 简要评述

尽管对水果供求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数文献都仅是从某个方面对中国水果市场进行研究,对水果供给与需求的研究,一般是建立在定性的分析和简单的趋势预测的基础上,而且大多数集中在贸易、供销体制等方面,研究水果产量与消费量的预测方面的文章不多,难以全面反映中国水果市场的整体供求变化。所以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中国水果市场的最新动态,利用均衡理论对中国水果市场进行研究,找出影响中国水果供求的主要因素,结合中国某西部城市水果产业的实例,提出发展中国水果产业的对策建议,对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1.3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在本研究里,笔者力图通过研究,分析中国水果的供需现状和影响水果供需因素,利用均衡理论分析中国水果供需状态,并建立中国水果生产和消费模型对未来供需情况进行预测。

论文框架主要由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为前言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特别是国内水果研究的动态,论述了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创新点与难点;第二章从水果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水果供需市场的现状;以历年数据说明我国水果供需存在失衡现象,水果过剩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第三章分析影响我国水果生产、消费和出口的主要因素并进行生产、消费预测;第四章主要以南充市水果发展业为例,分析该市的水果供需现状;第五章指出中国水果供需平衡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内容探讨要达到水果供需平衡所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第六章是一个总结性的概括,对论文研究结果作一个总结,指出文章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论文以中国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为切入点,根据水果生物的特性,综合运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原理,采用实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统计工具等多种方法,探讨有关水果生产、消费、贸易、供需变化规律。

论文中理论分析主要是针对影响我国水果业的因素,分析供给和需求状况,并对水果均衡状态进行研究,以便从理论上揭示出供求分析对我国水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为

6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一章 引言

我国水果业发展的趋势研究提供基础。(www.61k.com)

实证分析是通过收集、分析我国历年来水果的供给与消费数据,对我国未来几年的水果供求进行预测。以此为基础,对我国水果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论文还对影响生产、消费、贸易的各种因素,包括成本和价格、生产力水平、水果国内需求条件等,以解释我国水果生产、消费变化。

访谈与问卷调查:最后通过对南充市相关政府人员的访谈,以及向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

技术路线: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1.5主要创新点与难点

1.5.1主要创新点

(1)论文利用量化各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 7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析,将文中选取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原始指标,有效简化原始变量,挖掘原始数据的隐藏信息,使研究更加简明准确;论文突破了已有文献、论文以单因素方法分析我国水果产业的研究方法;论文通立过比较方法建立我国水果生产和消费的预测模型,使研究结果准确度高于一般线性模型预测的结果,能真实地反映数据的波动变化,比一般线性模型测得的结果更符合我国水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www.61k.com]

(2)利用多年来我国水果供需数据说明了我国水果过剩的状态及趋势,突破了原有研究文献、论文对生产、加工、流通、贸易等独立分析的模式,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1.5.2 研究的难点

(1)在量化各种因素对水果生产的影响时,由于不能得到直接需要的数据,只能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整理得出,这对研究的具体结论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2)由于大多数水果本身易腐烂,运输成本高、地区和季节差异大等,因此,提出确实有效,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比较难,另外,如何提高国内消费能力,涉及到提高全体公民的收入水平,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发展限制了我国水果的市场发展,要想解决剩余的水果,在短时间还不太可能实现。

8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二章 中国水果供需市场分析

第二章 中国水果供需市场分析

水果供给是一个包含数量、时间和地区范围的概念。(www.61k.com]它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所提供的可供消费的水果数量。从构成上来看,中国水果市场供给构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国内生产量、进口量、年际间库存的变动[40],总需求主要由国内消费量和出口量两部分构成,我国水果国内消费量在中国水果市场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是构成中国水果总需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本章对中国水果生产量、生产品种结构、水果进口量、进口品种等进行分析,以及从需求方面对我国水果国内消费量、人均消费量、水果消费品种、水果出口量、水果出口品种进行分析,明确我国水果供需现状。

2.1中国水果主要供给市场分析

2.1.1中国水果生产市场分析

2.1.1.1中国水果种植规模和产量

(1)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趋势就是缩减粮食等作物的种植面积,转向水果等相对收益率较高的经济作物。从1984年国家开放水果市场,我国水果得到很大的发展,在90年代后,水果产量高速增长,1990—1999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4.3%,高出1980—1989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近3个百分点。水果业成为我国种植业的第三大产业,居于粮食和蔬菜之后。水果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增长速度很快,中国水果种植面积与产量占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水果种植面积比例由1978年1.10%上升到2008年的6.86%,水果产业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产业之一3。

(2)中国水果面积变化率波动较小,总产量增长率波动较大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图2-1 1981-2008年中国水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年增长率变化

Fig.2-1 Growth rate between China's fruit acre and output in 1981-200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版整理。

3 具体数据参见附表1:1978-2008年中国水果种植面积、产量数据表

9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我国1984年开始实行水果流通体制改革后4,水果生产开始经历了波动的发展,水果总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6.9%。(www.61k.com)从图2-1显示1981—2008年的28年中,我国水果产量处于波动增长状态,1983年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稳定和完善了水果联产责任承包制,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1983年水果产量比上年增加了24.3%;1984年实行了水果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1985年产量比上年增长了24.8%;1993年比上年增长23.4%;在1995年启动第二轮“菜篮子工程”后,极大刺激了全国水果生产,1995年比上年增长20.4%;1999年比上年增长14.4%,随后水果总产增速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水果单产水平增速减缓,到2000年时,单产年增长率已为-3.16%,同时年总产最增长也达到近年最低水平(-0.2%)。到2003年出现水果的再一次增长,总产增速为14%,从2004年到现在增长幅度基本在6%左右。

相对于水果总产量的频繁波动,果园面积增长率波动较少。1981—2008年间,果园面积增长率最大是在1986年,增长率为34.2%,由图2-1可以看出该时间段中,面积增长率的波动周期要长于水果产量增长率的波动周期;大部分年份中,水果产量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要大于面积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但二者的波动方向大体一致。这两点集中反映了我国水果产量波动比面积波动更为复杂,影响产量波动的因素更多[15]。

2.1.1.2 我国水果生产品种结构

图2-2表示了我国几种主要水果产量变化,从1978到2008年之间,苹果的产量变化幅度最大,变化最小的是梨,从我国的水果品种结构上来看(以该品种水果产量计),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图2-2 中国1978-2008年主要水果生产量变化

Fig.2-2 Quantity Change ontheChina's main fruit suppliers in 1978-200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版整理。

我国水果在1985年以前,各主要水果的收获数量相差不大。1984年国家开放水果市场,实行多渠道流通政策,在政府的指导下,逐步发展起以苹果、柑橘、梨为主的水果产品结构,产量前五位水果是苹果、柑橘、梨、香蕉、葡萄,2008年这些水果产量共占水果总产量的40.86%,我国第一大水果品种为苹果,2008年产量为2856万吨,占该年我国

4 1984年,国务院《关于合作商业组织和个人贩运农副产品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允许有营业执照的商贩下乡采购、贩运农副产品,也可以在城市制定的市场向贩运者批量进货,就地销售。同时调整和改革农副产品的购销体制。改革前,按照农副产品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国家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类,分别进行统购、派购和议购。1978年以前,统购统销的农副产品占到全部农副产品收购额的80%。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商业部管理的一、二类农副产品种类由46种减至12种,一定程度上改变对农副产品管得过死的状况。

10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二章 中国水果供需市场分析

水果总产量的14.81%,第二大品种是柑橘,2008年其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10.34%,梨占7.21%,香蕉占4.36%,葡萄占3.72%,1978年—2008年,苹果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1.02%,香蕉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1.18%,葡萄为14.12%,柑橘为12.22%。[www.61k.com) 2.1.2中国水果进口市场分析 2.1.2.1 进口总量和进口金额概况5

中国水果进口数量和金额呈增长加快趋势(如图2-3),据FAO农产品贸易年鉴统计,我国各类水果进出口贸易额已超过玉米、棉花、小麦等农产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对高档优质水果需求增加,再加上国外优质水果利用成熟期差异以及通过储藏保鲜错开水果上市高峰,进口水果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近年来水果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我国有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1982年我国进口水果10.9万吨,进口金额8453.7万美元,2007年进口水果达到143.3万吨,进口金额80231万美元6。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图2-3 1982-2007年中国水果进口金额和总量比较图

Fig.2-3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s imports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fruits in 1982-2007

资料来源:根据FAOSTAT贸易数据库整理得出。

2.1.2.2 进口结构概况

水果罐头干制水果其它新鲜水果3%3%

35%

1%

水果27%

17%

黑刺李2%

9%

( a )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b)

图2-4 2007年中国水果进口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Fig.2-4 Analysis on the China's import fruit Product structure in 2007

数据来源:根据FAOSTAT数据库整理得出。

我国进口水果中鲜果占到83.5%,而其他的加工制品所占的比例很小,这与我国居民主要食用鲜果的习惯有关,对鲜果的需求比较大。图2-4显示了我国水果进口的结构和比例,在加工制品的进口中,水果汁的进口量相对较多,图2-4(a)是2007年我国水果加工制品进口结构图,2007年进口果汁10.01万吨,占整个加工制品的35%,其中

56

具体数据参见附表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2:我国水果进出口贸易分析(1982-2007)。 联合国了粮农组织贸易数据库,http:/faostat.fao.org

11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橙汁6.93万吨,占果汁总进口的76.16%,是我国主要果汁进口品种。(www.61k.com]其它加工制品如果酱、熟制果品、水果罐头等进口达7.98万吨,占2007年加工制品进口的27%。干制水果占20%,水果粉和糖制品的进口相对较少。

在进口的新鲜水果品种中,主要以香蕉、苹果、柑橘类水果、葡萄以及一些热带水果为主,且各种水果的进口量占世界同类水果进口总量的份额较小,如2007年我国香蕉进口量占世界香蕉进口贸易总量为33.19万吨,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23%,葡萄和苹果分别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01%和2.12%,从图2-4(b)中可以看出,2007年我国在苹果和香蕉的进口量相对其它鲜果占有较大的比例,分别为17%和34%。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水果进出口是不同档次和不同口味的产品,如我国进口的苹果主要是占据我国高端水果的消费市场;柑橘类水果出口以宽皮橘为主,而柑橘类进口主要是甜橙类水果比较多等。

香蕉的主要进口国为菲律宾,占我国香蕉进口贸易总量的84.9%;苹果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其余来自智利和新西兰;柑橘类水果中,我国一半的橙子来自美国,新西兰、南非也占有一定的份额;葡萄主要来自美国和智利,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葡萄主要是季节上不同;东盟也是我国水果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我国与东盟的水果贸易以品种互补为主,进口水果主要是龙眼、榴莲、荔枝、香蕉和莲雾等热带水果,“早期收获7”降税计划实现部分水果零关税,企业从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进口的积极性也大有提高,2007年1—11月,我国从东盟进口水果90.7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73.78%,同比增长

4.58%,进口金额4.3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9.77%,同比增长 20.34%8。

由以上对我国水果市场供给分析,水果的国内生产是构成中国水果市场供给的基础,占我国水果供给总量的99%左右;进口量占我国水果供给量的比例比较低,只占1%左右;水果库存量也是水果供给量的组成部分,通过库存可以解决市场供给和需求在时间上非同步性矛盾,由于我国水果的储藏保鲜技术比较落后,库存的变化不大,水果的库存量比较小,所以我国水果供给主要靠国内生产。

2.2中国水果需求市场分析

2.2.1中国水果主要国内消费市场分析

2.2.1.1水果消费9总量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始追求食物结构的营养性,同时也由于我国水果生产量巨大,相应地水果消费总量也较大。图2-5显示我国居民水果消费量在逐年增长,我国居民水果消费总量由1990年的1723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5235万吨,18年间增长了2.8倍,平均每年增长约9.1%。但进入21世纪后,水果消费增长速度缓7 早期收获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最先实施的降税计划,根据2002年签署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而实施,启动时间为2004年1月1日,方案旨在使双方享受自贸区的福利,所以选择一些共同感兴趣、互补性强的产品,以较大的幅度和较快的速度提前进行降税,先行开放市场。

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农产品贸易月度统计报告,http://wms.mofcom.gov.cn 除特别说明外,水果消费指鲜果的消费

12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二章 中国水果供需市场分析

慢,2000年为4113万吨,2008年为5235万吨。[www.61k.com]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6000

5000

/万吨40003000

2000

1000

19901995199920002001200220032005200620072008/年

图2-5 1990-2008年中国水果国内居民需求总量变化图

Fig.2-5 China's total fruit demand for domestic residents in 1990-200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9年)整理得出。

2.2.1.2人均消费量特征

在食品消费中,随着主食消费比重的缓慢下降,包括水果在内的副食品消费比重在不断上升。人均水果消费比重从1978年的7.1kg增长到2008年的39.42kg10。表2-1列举了几个主要水果生产国从1960年到2005年人均水果11年消费量比较,从表中看出,我国人均水果消费量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均水果消费量都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1961年,世界平均、美国、日本和英国的人均消费量分别为38.2kg、76.8kg、29.2kg、55.6kg,2005年,水果人均消费量分别达到71.2kg、122.9kg、62.7kg、106.3kg。尽管我国在90年代以来水果人均消费量有了快速的增长,到2005年水果人均消费量为52.6kg,但与世界的平均水平还相差18.6千克/人,不足美国和英国人均消费量的50%,比日本低10kg。

表2-1中国与世界及发达国家年水果消费变化对比表(千克/人)

Tab.2-1 Fruit consumption among China and the world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kg/per capita)

年份 世界 中国 美国 日本 英国

1961 38.2 4.3 76.8 29.2 55.6

1970 44.0 5.0 88.4 53.6 62.1

1980 47.5 7.3 109.8 55.2 59.2

1990 50.4 16.5 118.9 49.7 76.8

1995 56.1 31.9 111.2 52.9 79.3

2000 60.6 43.0 125.1 51.0 84.9

2001 59.9 45.9 112.5 53.6 92.4

2002 61.0 47.3 110.3 56.3 100.3

2003 65.1 50.5 117.8 60.1 107.1

2004 67.8 51.8 124.6 59.7 104.7

2005 71.2 52.6 122.9 62.7 106.3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整理。

2.2.1.3我国水果消费存在城乡差异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城乡水果消费量存在明显的差距。1985年,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为5.12kg/人,农村家庭水果消费量为2.01kg/人。此后,随着人民收入水10

11 数据分别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79版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版。 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中包括加工水果的消费数量。

13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平的提高,水果人均消费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从表2-2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1990年就达到41.11kg,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水果消费增长相对缓慢,但消费的趋势是持续增长的。[www.61k.com]200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鲜果消费趋于稳定,城镇人均消费稳定在58kg附近,在2006年达到最高值60.17kg,农村人均消费2000年以来基本稳定在18kg左右,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21.30kg,城乡人均消费差最大出现在2001年,差值41.18kg/人。

表2-2中国近年来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比较

Tab.2-2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fruit consumption per capita In recent years

农村居民平均每人 城镇居民平均每人 城乡消费量差年份 水果消费量(kg) 水果消费量(kg) (kg)

1990 5.89 41.11 35.22

1995 13.01 44.96 31.95

1999 16.94 54.21 37.27

2000 18.31 57.48 39.17

2001 18.72 59.90 41.18

2002 17.66 56.52 38.86

2005 17.18 54.97 37.89

2006 19.09 60.17 41.08

2007 19.43 59.54 40.11

2008 21.30 54.48 33.1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09)整理得出。

2.2.1.4水果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

31%梨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苹果46%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香蕉7%

(a) (b)

图2-6 1984年和2007年中国水果消费结构比例

Fig.2-6 The proportion of Chinese fruit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1984 and 2007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消费数据库整理得出。

从消费方式看,受消费习惯的影响,我国居民水果消费仍以鲜食为主,鲜食消费占水果消费总量的90%以上,果汁等加工制品消费还很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 食习惯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由于果酱、糖水罐头等因为含糖量过高而日益受到消费者冷落,果汁由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等成为世界水果加工品中的主要产品,据统计,发达国家人均每年果汁占有量20L以上,发展中国家人均果汁每年占有量10L左右,我国人均果汁占有量不足

14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二章 中国水果供需市场分析

1L12。[www.61k.com]由于中国水果生产主要是来满足国内水果消费需求的,因此,水果消费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伴随水果生产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水果消费品种结构与中国水果生产相似。

1984年,苹果、柑橘、香蕉等种植面积的扩大,水果消费形成了以苹果、柑橘、梨为主的消费结构(见图2-6(a)),这三种水果消费量占水果总消费量的85%。此后,我国的水果消费逐渐表现为品种的多样化特征,由于水果生产的品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特别是在90年代中期水果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突出,苹果、柑橘、梨等水果品种的供给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由此开始了水果生产结构的调整,加上水果进口品种结构的变化,水果国内消费结构逐渐向品种的多样化转变,图2-6(b)表示了我国2007年人民消费水果的比例,2007年水果消费量最多的5个品种分别是苹果、柑橘类水果、梨、香蕉和葡萄,这5种水果消费量占水果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是34%,23%,17%,12%, 8%,水果的消费形成了以苹果、柑橘、梨、香蕉、葡萄为主的消费结构,苹果的消费比重由原来的46%变为34%,五种水果消费总量占水果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94%。

2.2.2中国水果出口市场分析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300000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250000

出口金额/万美元

20000015000010000050000

0出口数量/万吨

图2-7中国1982-2007年水果出口总量和出口金额变化分析

Fig.2-7 Analysis of Chinese fruit export volume and export amount in 1982-2007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数据库整理。

2.2.2.1 水果出口总量和金额13

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政策全面开展以来,我国水果贸易快速发展,水果的出口贸易进入较快增长阶段。图2-7显示了我国水果(包括各类水果加工品,如果汁、水果罐头、果干等)出口贸易量和出口额的变化。从数量上看,我国水果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在大幅增长(如图2-7),由1990年49.70万吨的水果出口量发展到2007年的412.9万吨,平均每年以7.1%的速度在增长,在世界果品出口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也由1.3%提高到5.2%,2001年到2005年期间增长较为明显,2003年出口277.8万吨,比2002年的207.2万吨增长了33.8%,2004年出口量超过300万吨达到320.9万吨,占当年水果总产量(14517万吨)的4.20%。参考我国农业部已公布的2008年的数据,2008年全国

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http://www.stat.gov.cn

具体数据见附表2:我国水果进出口贸易分析(1982-2007)。

15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果品出口484.1万吨,比2002年增长2.4倍。[www.61k.com]

从出口额上看,2000年前我国水果出口额占世界水果出口额的比例一直在2%左右,到2004年水果出口额为17.25亿美元,占世界水果出口额的7.37%,比1990年的3.99亿美元增加了332.33%,且占当年农产品出口总额(233.9亿美元)的7.37%。在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存在逆差的情况下,水果贸易却出现顺差,差额达11.38亿美元。到2007年出口金额超过24亿美元,占世界水果出口额的8.25%。

2.2.2.2 我国水果出口的平均价格

我国水果出口数量不断增加与我国水果总体价格具有竞争力有着紧密的关系,产品价格低廉是竞争的传统性和基础性因素。价格竞争力高低的直接体现是国内水果产品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比较关系。资源比较优势是价格竞争力的内在决定因素。从长远来看,只有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水果产品,才会具备较为稳定的价格竞争力。我国地域辽阔,所跨纬度很大,可以同时生产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果,在水果生产上,我国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具备一定的资源比较优势。从种植规模看,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占世界的20%左右,从品种资源上看,我国作为经济栽培的水果就有300多种,尤其是柑橘、荔枝等对气候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的水果我国更是世界少数的生产国家之一。另外,我国水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低,所以我国的水果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与别的国家相比还是有优势的。表2-3显示了我国和世界主要出口品种的平均贸易价(由水果贸易量及贸易额数据计算得出)。从表2-3中看出,我国主要出口果品价格总体上是低于世界水平的,价格低廉是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优势。如苹果出口价格在1991年以前均高于世界的价格水平,我国1991年苹果平均出口价格为819美元/吨,世界的平均苹果出口价格为615.7美元/吨,1993年我国苹果出口的平均价格为 401.9美元/吨,当年世界苹果出口平均价格为449.7美元/吨,此后我国苹果出口价格一直低于世界价格,并逐年降低,说明我国苹果出口在价格上占有优势;

表2-3 1985-2007年中国主要出口果品价格与世界平均价格对比 (单位:美元/吨)

Tab.2-3 China's major fruit export and the world average price in 1985-2007(unit:USD/ton)

苹果 梨 苹果汁 香蕉 橙 年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1985 322.5 356.5 424.6 334.1 456.8 — 233.5 320.3 337.7 482.6

1989 422.0 385.1 593.1 426.4 667.5 — 282.7 526.3 380.7 476.6

1993 449.7 401.9 611.3 488.0 758.5 977.6 294.9 605.7 377.9 364.3

1997 530.5 411.3 632.5 439.1 784.1 1069.9 348.2 570.1 452.7 226.3

1999 491.7 346.5 606.6 248.9 672.5 765.7 331.1 662.1 436.8 197.4

2001 454.8 331.6 538.7 224.0 578.1 646.6 287.9 530.3 382.2 167.3

2002 508.6 340.6 566.5 244.3 627.3 583.6 295.9 474.4 438.1 347.4

2003 550.5 344.4 617.5 269.5 638.0 607.7 307.1 497.2 489.2 357.3

2004 596.9 354.4 675.4 285.0 760.4 667.9 317.0 403.2 553.8 357.0

2005 554.2 371.7 671.5 331.5 698.1 625.5 348.8 462.7 518.2 335.3

2006 618.3 463.3 738.6 393.7 834.3 617.1 345.4 581.8 519.4 416.4

2007 620.5 503.8 782.1 405.2 783.8 620.6 417.8 492.7 547.4 397.2

数据来源:FAOSTAT数据库,经作者计算得出。

我国苹果汁在1991年出口价格(1611.1美元/吨)高出世界平均水平(765.3美元/吨)

16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二章 中国水果供需市场分析

很多,但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苹果汁加工业,生产能力大部分集中于浓缩苹果汁,其中85%以上出口国外,价格不断下降,现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从表中看出香蕉的出口平均价格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基本高出2倍左右,这主要因为每年2-6月份是香蕉市场价格最高的季节,这个季节是全世界的水果淡季,我国香蕉的主产区为海南和广东,由于海南气候优越,冬季气温较高,具备在2-6月份生产高品质香蕉的条件,与世界上香蕉大国菲律宾和厄瓜多尔相比,又具有营养高、品质和风味好的特点,所以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较高。[www.61k.com]

2.2.2.3我国水果出口的产品结构

我国水果贸易产品有鲜果、干制品、糖制品、果汁、罐头以及其它加工水果如果酱、果脯等,其中多以鲜果为主,图2-8是我国水果出口品种和结构比较图,其中(a)表示了我国2007年水果加工制品出口的贸易结构,水果汁出口的数量相对来说最大,出口数量达83.30万吨,占整个水果加工品出口的43%,水果罐头出口51.29万吨,糖制品11.28万吨,干制水果3.22万吨,其他加工水果45.95万吨。(b)表示了我国主要鲜果出口的类别和所占比例,我国多年来出口鲜果中的主要品种是苹果、梨、柑橘等,2007年鲜果出口223.05万吨,占到水果总出口量412.9万吨的一半多,苹果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苹果出口总量的11.22%,占我国鲜果出口的66%;梨出口次于荷兰居第二位,占世界梨出口总量的17.25%,占我国鲜果出口的20%。我国其他水果如桃、葡萄、菠萝、芒果产量很大,但出口很少,特别是其中的柿子,产量占到世界柿子的3/4,却几乎不对外输出。

虽然我国长期以来水果出口以鲜果贸易为主,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水果贸易的比重逐渐上升。1993年我国水果出口贸易中鲜果出口比重占46%,到2000年己下降到33%。在加工水果出口中,以前是以水果罐头、果干及蜜饯出口为主,而到了2007年,水果罐头、其他加工水果和果汁出口比重已分别占水果加工品出口总量的27%,23%和43%,果汁尤其是苹果汁的出口在我国的水果出口中也占相当大的份额,从1992年苹果汁出口量为零到2007年的83.30万吨,这与大量境内外资金向浓缩苹果汁行业集合,利润率较高有关。但就目前来说,中国水果总产量世界第一,但加工量只占总产量的7%左右,而世界水果平均加工量是总产量的20%以上。所以,我国发展加工水果贸易的市场空间很大。

水果罐头 干制水果2%其他加工水果

其它新鲜

43%糖制品5%(b) (a)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图2-8 2007年中国水果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Fig.2-8 Product structure of China's fruit export trade in 2007

数据来源:根据FAOSTAT数据库整理得出。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17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中国水果供需均衡分析

水果产业发展的理想境界是达到供需均衡,即总供给等于总需求。(www.61k.com]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水果产量增加迅速;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水果国内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另外,水果出口虽然增长很快,但出口量占水果产量的比例仍然比较低。我国水果产业已进入买方市场,水果的供需平衡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分析水果的供求均衡状况,可以从供给和需求结构来进行分析,我国水果的供给主要有生产量、进口量、库存变化(期末库存—期初库存)组成,见附表3。由于我国水果的需求市场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消费市场、水果加工市场、国际市场,因此可得水果的需求结构表,见附表4。根据供给表和需求表数据分析可得水果供求数量表,表2-4。

表2-4 1990-2008年中国水果供求数量平衡表 (单位:万吨)

Tab.2-4 Chinese fruit supply and demand quantity in 1990-2008 (unit:10,000 tons)

年份 供给量 总需求 平衡项

1990 3630.0 2924.7 705.3

1991 4207.3 3166.3 1041.0

1992 4724.2 3361.9 1362.3

1993 5831.7 3821.9 2009.8

1994 6780.8 4444.3 2336.5

1995 8165.6 5367.6 2798.0

1996 9043.7 5897.0 3146.7

1997 9892.9 6458.9 3434.0

1998 10586.5 6921.1 3665.4

1999 12100.6 7721.9 4378.7

2000 12088.8 8082.2 4006.6

2001 12920.0 8615.5 4304.5

2002 13489.4 8698.4 4791.0

2003 14667.9 9298.1 5369.8

2004 15492.8 9592.3 5900.5

2005 16252.4 9893.5 6358.9

2006 17247.5 10722.6 6524.9

2007 18280.8 11233.7 7047.4

2008 19374.3 11817.7 7556.6

资料来源:由附录表3和附录表4 整理得出。

从我国水果供求量表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水果购销体制,对水果实行市场放开、价格随行就市和多渠道流通的政策之后,市场对水果生产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促使水果生产迅猛发展,水果的生产量逐年上升,同时我国水果进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除去加工以及损耗量外,水果供给量已经能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的需要,但是出现过剩的水果越来越多的现象,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的水果已经过剩了14,2008年有39.00%的水果14水果供需失衡可能存在的原因还包括城市居民在外就餐次数增多;用作饲料、肥料与工业原材料;由于《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农村居民水果消费总量显得有些偏低;另外非购买消费如单位福利、他人馈赠获得的水果在统计时往往被忽略;无法得到准确的水果消费量数据,如一些水果派生食品果酱、果蔬面包、果脯等。

18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二章 中国水果供需市场分析

成为剩余水果。(www.61k.com]水果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发展速度还远远落后于水果供求市场的发展,如何减少我国过剩水果以及预测我国水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解决我国水果失衡的问题是下一章研究的重点。

2.4本章小结

本章从我国水果供需方面,包括水果生产、水果进口现状、我国国内水果消费水平、水果出口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水果总产量呈现出持续平缓的增长趋势,占总供给量的99%左右,是中国水果市场主要供给部分,水果进口量虽然逐年上升,但只占到我国水果总供给量的1%左右,进口量的变化对我国水果供给量变化的影响较弱。水果生产形成了以苹果、柑橘、梨为主的种植结构,中国水果加工业的发展速度还与世界的距离较大。

(2)在进口的新鲜水果品种中,主要以香蕉、苹果、柑橘类水果、葡萄以及一些热带水果为主,加工水果进口比重相对较少,果汁进口主要以橙汁为主;水果进口的集中度较高,东盟是我国水果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我国与东盟的水果贸易以品种互补为主;香蕉的主要进口国为菲律宾,占我国香蕉进口贸易总量的84.9%;苹果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其余来自智利和新西兰;柑橘类水果中,我国一半的橙子来自美国,新西兰、南非也占有一定的份额;葡萄主要来自美国和智利。

(3)国内消费是拉动中国水果市场总需求的主要动力,从国内水果消费看,以鲜果消费为主。多年来形成了苹果、柑橘、梨为主的消费结构,这主要跟我国水果的种植结构有关,人均消费水果的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始终低于世界和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果汁是水果加工品消费的主流产品,但目前中国人均每年占有果汁不足1升,以柑橘汁和橙汁为主。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我国水果消费城乡差距比较明显,2000年以来城镇人均水果消费量基本稳定在58kg,农村人均消费基本稳定在18kg左右,农村人均消费量不足城市居民消费量的1/3。

(4)我国出口的水果产品有鲜果、干制品、糖制品、果汁、罐头以及其它加工水果如果酱、果脯等,其中多以鲜果为主,加工制品的出口量相对较少,我国苹果汁生产在世界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水果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呈现增长趋势。

(5)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水果产量增加迅速;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水果国内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另外,水果出口虽然增长很快,但出口量占水果产量的比例仍然比较低。我国水果产业已进入买方市场,水果供给量已经能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的需要,但是出现过剩的水果越来越多的现象,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

19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水果供给是在特定时期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企业或行业愿意并能够向顾客提供商品的数量。(www.61k.com)形成供给量的前提条件是:一是是否愿意生产,主要包括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二是能否生产,这主要看生产者的生产条件、科技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数量等因素。

从第二章的分析知,我国水果生产量占我国水果供给市场的99%,因此,在分析影响我国水果供给量的因素时主要分析影响我国水果生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水果产出水平的主成分回归预测模型,对2009-2020年的水果总产量作了预测;分析我国国内居民水果消费因素时,以我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建立进行人均消费量的主成分回归,并对2009-2020我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进行预测;水果消费除了国内消费外,还有国外出口,在对出口因素进行分析时,与计量模型相结合,找出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

3.1中国水果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

3.1.1 中国水果生产的主要因素

3.1.1.1水果种植面积

水果种植面积(千公顷,记为X1)是影响水果产量重要的因素。第一,从图3-1中不难看出,中国水果种植面积与年产量几乎同时增长。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8年的水果种植面积与水果总产量分别是1980年的6.02倍和14.61倍。第二,从图3-2可以看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水果单产水平稳中有升,1980单产水平是3.86吨/公顷,2008年单产水平为8.62吨/公顷。第三,将水果产量(y)与果园面积(x)作散点图得到图3-3,从图中可以看到,水果年产量与水果种植面积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76,其显著性概率小于0.0001。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0

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图3-1中国水果产量与果园面积比较

Fig.3-1 Chinese fruit yield and fruit size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版整理。

20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单产水平(吨/公顷)20.015.0

10.0

5.0

0.0

198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

图3-2 1980-2008年中国水果单产水平分析图

Fig.3-2 The level of Fruit yield analysis in China in 1980-200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版整理。[www.61k.com)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水果产量/万吨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0

0.02000.04000.06000.08000.0 10000.012000.0

果园面积/千公顷

图3-3 1980-2008年中国水果产量和果园面积散点图

Fig.3-3 Scatter of China's fruit production and orchard area in 1980-200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版整理。

由上述图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水果总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水果种植面积的扩张,这表明中国水果生产还处在面积扩张性的、土地密集型的阶段;单产水平升高的趋势表明,中国水果产量(重量)依赖科技水平的程度逐渐升高。但水果产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几千年来中国就形成了一套精耕细作的种植技术,短期内科学技术的进步无法在较大空间上提升这种技术。

3.1.1.2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元/千克,记为X2)包括生产的物质装备成本和劳动成本。根据水果生物学特性,物质费用投入是水果赖以生长的基础要素,物质费用主要包括种苗费、农药与化肥费、畜力与机械费、灌溉费以及贷款利息等。另外,我国水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培种、施肥、浇水、采集以及包装运输等一系列生产过程基本都是靠人力实现的,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正好适合于发展水果这一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业,这也是我国水果产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的根本原因所在。

生产成本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水果产量的波动,一般情况下,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与产出是负相关关系,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如劳动力工资、农药化肥价格、贷款利息下降等,都会刺激产量增加;反之,生产成本上升,水果产量增加受到抑制。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21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1.1.3水果价格

水果是受年度影响比较大的农产品,如果仅仅考虑水果价格与产量的关系时,价格变动与本期产量变动负相关而与下期产量变动正相关,价格水平(以1990年为基期的水果价格指数,记为X3)也是影响水果产量波动的重要因素。(www.61k.com]在水果生产成本已经固定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水果的销售收入是驱动水果生产者积极性的重要环节。水果零售价格的高低一方面影响消费者购买水果的数量,另一方面也影响生产者生产水果的热情。因此,要研究水果产出水平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价格对生产的影响。水果生产者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除了在投入、产出及供给的决策除满足自给消费也就是最低消费外,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时,价格就会发挥诱导作用。

3.1.1.4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表示,记为X4),城市化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城市化水平的确定有很多指标,但被普遍接受的是人口统计学指标,其中最简明、资料最容易得到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指标,实质上是反映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回顾我国水果种植的历史,城市化水平越高,水果消费量也越高,从而带动了水果生产规模的扩张。另外也带动了水果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事水果贸易的人数增多,职业化程度也在增加,贸易渠道的畅通也会极大的调动水果生产者与经营者的积极性,理所当然地增加了水果的产量。

3.1.1.5人均GDP

人均GDP反映一国人们的富裕程度(元/人,记为X5)。居民的收入越高,就越注重饮食的膳食营养,水果作为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收入越高人们会对水果价格的敏感程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其消费量逐渐增加,消费量与供给量又是密切相关的。由此可见,居民收入对水果产量的影响是必然的。

3.1.1.6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用农民家庭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的时间表示,记为X6,单位:年)。水果生产过程中,需要注重果树的科学管理、新品种的普及、施肥、喷药等工作,这需要从事果业的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素质。因为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产出的具体实践者,农民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其生产经营能力大小: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单位劳动投入带来的产出就越高。农民文化水平是农业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其市场意识越强,越能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抢占水果市场。

3.1.1.7水果贸易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如果国际市场上水果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价格,该国可以变成一个水果出口国,会导致国内水果供应量的减少,刺激国内水果的生产。如果是水果进口国,水果进口的增加使得国内水果价格降低,在国内水果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水果生产量将下降,由Vpr下降到Vpr’,国内生产的量减少(由Q-Vpr到Q-Vpr’),但国内水果供应赤字减少(由Q-Vpr到Q-Vs),水果贸易量用我国水果净出口量进行量化,记为X7,(图3-4)。

22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价格P Q Vpr' Vpr Vs

图3-4水果贸易对水果生产的影响

Fig.3-4 The impact of fruits trade on the fruit production

3.1.1.8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用每年成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表示,记为X8)对水果生产的影响是明显的。(www.61k.com)如2005年全国各地相继经历了冻害、高温、暴雨、台风等诸多自然灾害的侵袭,对农作物的生长、运输、贮藏均造成影响,导致价格上涨。2008年冬出现雪灾,果区气候异常,尤其到了果树开花时节,出现雪冻、霜冻等恶劣气候,导致了梨、猕猴桃、杏、桃普遍受灾,使花蕾受到影响,加之授粉时又出现连续阴雨天气,致使花蕊受冻,坐果率下降15。由于气候的影响是带有周期性的,其影响效果是隐含在综合因素里面而很难显现出来。但不管怎样,气候条件对水果产出水平的确是有很大影响的。

3.1.2其它影响因素

国家政策的调整也会影响水果的生产,如在1988年,农业部提出在全国实施“菜篮子工程”,确定肉、蛋、奶、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六大类产品为“菜篮子工程”产品。从此,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和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6。另外,科技进步也会影响水果产出的变化,对于水果来说,技术进步体现在新水果品种的育成,肥料、农药的改良以及种植技术的改进等,意味着土地、劳动力投入等生产要素的构成和质量发生变化,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使得生产成本和产出总量的变化。由于水果生产周期长,果农往往在预期价格和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决策,这种预期和实际的偏差会导致水果生产的失调。宏观经济变化也会影响水果的生产,我国此阶段处于经济增长的快速时期,农民外出就业机会上升,农业生产的相对成本升高,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水果产量的降低[41]。将政策、科技进步等因素难以用某一个指标代表,这里用年份进行量化表示(记为X9)。

3.2中国水果供给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17

指标采样时间段为1990至200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处理后得到的原始资料数据表见附表5。表3-1是将原始9个变量因素利用统

15

16

17 农业部.中国农业概况.[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http://www.agri.gov.cn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节的数据截至2008年。

23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计软件spss16.0作相关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表,通过相关系数的大小可以明确9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www.61k.com]

从表3-1中得知,X1种植面积和X3水果价格成负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223,可以看出水果价格高,并没有成为驱动水果生产者生产的动力,反而缩减了水果的种植面积,这与现阶段我国水果的生产已经出现过剩现象有关;X1种植面积与X8自然条件的负相关系数为-0.280,这符合水果生产的实际情况,气温、日照等自然条件从栽培水果的品种选择开始,便对水果生产产生影响,我国水果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明显;从表中还可以看出,种植面积与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水果贸易以及国家政策等成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相关关系还夹杂了其它变量所带来的影响,另外,这些因素又共同影响着我国水果的产出量,如何进一步明确彼此间的关系,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信息的前提下,将上述若干个个数较多且彼此相关的因素转化为新的且个数较少并且独立或不相关的综合因素[42]。

表3-1各因素相关系数表分析

Tab.3-1 Th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ab. X2 X3 X4 X5 X6 X7

X1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8 X9

1

1 0.387 1 -0.223 0.464 1

**

0.916 0.052 -0.398 1

****

0.924 0.128 -0.282 0.979 1 0.943** 0.121 -0.345 0.993** 0.983** 1

********

0.677 -0.100 -0.151 0.840 0.889 0.829 1 -0.285 0.068 0.276 -0.358 -0.380 -0.299 -0.364 1 0.956** 0.142 -0.339 0.992** 0.983** 0.998** 0.818** -0.319**

注:**表示在显著性水平0.01下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加以标记

3.2.1主成分分析影响水果供给的综合因素

主成分分析法将重新组成一种新的两两不相关、信息尽可能不丧失、不重叠的几个综合因素代替原有因素,结合水果生产实际,从不同角度说明水果产出的不同特征,揭示影响水果产出水平的普遍信息与特殊信息,从而找出影响水果产出水平的关键因素。

?x11x12?

?

x21x22??将影响中国水果产出水平因素的原始数据写成矩阵形式:X=?????x

?91x92?x19??x29?

,并???x99?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

求出指标均值?

?X

i?1

9

ij

9

与标准差Si?

(i,j=1,2···9),为了消除原来Xij?i

个指标的量纲,使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得yij?,

24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19

Y=yij(9×9),求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矩阵R=(rij)9×9,其中rij=?ykiykj是第i个指标与第

8i?1

j个指标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并进一步由R的特征方程|R-λI9|=0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λi(i=1,2···9),进行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作为确定主成分个数的依据之一18。(www.61k.com]见表3-2,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前三个累计解释方差的比率为91.41%,所以只需要选择三个主成分就能代替原来各因素91.41%的信息,将原来9个影响因素转变成三个独立的因素进行分析。

表3-2影响中国水果产出水平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

Tab.3-2 Egenvalue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atrix of China's fruit output level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特征值 5.853 1.559 0.814 0.646 0.102 0.017 0.006 0.002 0.000

方差比率 65.036 17.324 9.049 7.180 1.134 0.185 0.064 0.026 0.002

累计方差比率 65.063 82.360 91.409 98.598 99.722 99.907 99.972 99.998 100.00

在得到特征值后,令(R-λI)u=0,求得相应的特征向量(u1, u2, u3), u 1=(0.387,0.061,-0.201,0.400,0.396,0.401,0.356,-0.198,0.404) u 2=(0.237,0.744,0.574,-0.075,0.007,0.006,0.102,0.210,0.019) u 3=(0.064,-0.097,-0.271,0.029,-0.104,0.081,0.225,0.917,0.060)

表3-3 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Tab.3-3 Initial factor loading matrix

主成分1 主成分2 0.933 0.272 0.107 0.896 -0.362 0.751 0.992 -0.040 0.993 0.055 0.990 0.044 0.860 -0.068 -0.414 0.321 0.991 0.057

影响因素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主成分3 0.027 -0.209 -0.134 0.079 0.014 0.117 0.005 0.851 0.090

从表3-3可知主成分1与水果种植面积、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农民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水果贸易量、其它因素等相关程度比较大,代表种植业经济综合因素;主成分2与生产成本、水果零售价格相关程度比较大,表示成本价格因素;主成分3与自然条件相关程度较密切。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原来众多的影响转变成相互独立彼此不相关的三个主成分,所以提取三个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将各影响因

18

确定主成分个数,通常所取主成分的个数使得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说明所取主成分包含原始数据信息总量已达85%以上。

25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素原始数据标准化所得的yij与特征向量相乘后得到的主成分得分,即Z=uYT,其中Y=[y1,y2···y9],见表3-4,为下一步主成分回归以及中国未来水果产出的预测打下基础。(www.61k.com]

表3-4 水果产出水平与影响因素三个主成分数据

Tab.3-4 Fruit output level and the impact of two factor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data

水果产量 总产量年

单产水平W2

年份 W1 增长率 Z1 Z2 Z3

(吨/公顷)

(万吨) W3(%)

1990 3598.8 3.6 14.04 -1.2650 -1.8216 -1.7564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4178.1 4685.0 5781.5 6719.6 8092.0 8933.4 9772.4 10469.6 11976.2 11952.2 12783.4 13347.8 14517.4 15340.9 16120.1 17102.0 18136.3 4.1 4.2 4.7 4.8 5.2 5.4 5.9 6.4 7.2 7.0 7.4 7.6 7.6 7.8 8.0 8.4 8.4 16.10 12.13 23.40 16.23 20.42 10.40 9.39 7.13 14.39 -0.20 6.95 4.42 8.76 5.67 5.08 6.09 6.04 -1.4182 -0.1261 -1.2249 -1.0342 -1.0277 -0.9012 -1.0003 1.1613 -0.7743 1.9844 -0.4942 1.9171 -0.3842 1.0936 -0.2456 -0.2866 -0.0753 -0.6823 0.0113 -0.3219 0.1799 0.0687 0.4297 -0.3748 0.5644 0.1021 1.0189 -0.5280 1.2535 -0.5920 1.3629 -0.4651 1.5172 -0.1662 0.9433 0.6111 0.2255 0.6928 -1.4070 -0.2843 0.2317 0.1564 0.3117 1.1431 0.6453 0.0210 1.4349 -1.6085 -1.2312 -0.5945 0.7784 3.2.2典型相关分析水果产量与综合因素关系

水果产出水平主要体现在水果总产量(w1)、单产水平(w2),总产量增长率(w3)三个方面,并称作因变量组简称为产出组,三个主成分Z1、Z2、Z3称为影响组,为了判断产出组中哪一项与影响组的关系更为密切,用典型相关分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2.2.1基本理论

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由Hotelling提出,他的基本思想和主成分分析非常相似,也是降维。即根据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寻找一个或少数几个综合变量(实际观察变量的线性组合对来替代原变量,从而将二组变量的关系集中到少数几对综合变量的关系上,提取时要求第一对综合变量间的相关性最大,第二对次之,依此类推。这些综合变量被称为典型变量,第1对典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则被称为第1典型相关系数。一般来说,只需要提取1~2对典型变量即可较为充分的概括样本信息[43]。典型相关分析是把原来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转化为研究从各组中提出的所属几个典型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从而减少研究变量的个数。 3.2.2.2 数据整理与分析

搜集的数据是从1990年到2006年,将该段时间内产出组的各数据和3.2.1节中三个主成分得分整理得出表3-4。将表中资料首先进行各种检验以确定产出组和影响组是否存在典型分析的必要性,得到表3-5。

26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检验项目

pillais

hotellings

wilks 表3-5两组变量相关性的检验 Tab.3-5 Two groups of test-related variables 计算值 自由度 检验的显著性概率 1.574 9 0.000 380.878 9 0.000 0.001 9 0.000

上检验均为F检验,从概值上看(均小于0.10)都显著,也就是这两组变量相关,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有意义。(www.61k.com]接着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获得表3-6。

表3-6水果产出水平与影响组的典型相关系数及特征值

Tab.3-6 Egenvalue and typic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output and impact of fruit group

典型相关 典型变量特征典型变量的累积序号 标准误差 特征值 系数 值比例 特征值比例

1 0.999 0.010 379.998 99.768 99.768

2 0.632 0.131 0.666 0.175 99.944

3 0.420 0.157 0.214 0.056 100.00

上表显示了两组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及特征值,可以看出,第一对的典型相关系数比较大为0.999,其特征值比例已经占到总量的99.768%,第一对典型变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第二对的典型相关系数0.632,前两对典型变量累计特征值比例占到99.94%,为了进一步确定典型变量之间的显著性程度,对相关系数进行F统计量检验见表3-7。

表3-7相关系数检验

Tab.3-7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est

F计算值 自由度 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

50.70 9 0.000

2.95 4 0.037

3.21 1 0.093 序号 1 2 3

上表显示出三对典型变量都通过了统计量的检验(均小于0.10),但是第三对没有通过自由度的检验,所以只有前两对相应的典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显著,能够用三个主成分影响变量来解释产出组变量。利用冗余度分析19的方法,测定典型相关变量的解释能力,见表3-8。可以看出,只有第一对典型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能够解释77.68%产出组的信息和77.47%影响组的信息,其它两对典型变量的解释能力比较弱,所以只选定第一对典型变量进行分析。

表3-8典型变量的解释能力

Tab.3-8 Explaining ability of CCA variable (unit:%)

对产出组 累计对产出组 对影响组 累计对影响组

解释的能力 解释的能力 解释的能力 解释的能力

77.68 77.68 77.47 77.48

12.29 89.97 4.92 82.39

10.03 100 1.77 84.16 序号 1 2 3

3.2.2.3典型相关模型 19 在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时,此方法列出各典型相关系数所能解释原变量变异的比例,可以用来辅助判断需要保留多少个典型相关系数。

27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为原始变量的计量单位不同,所以采用标准化的典型系数得出水果产出的典型相关模型见表3-9。[www.61k.com)

表3-9水果产出水平与影响因素的三个主成分的典型相关模型

Tab.3-9 Canonical correlation model of Fruit output and three principal factors

序号 典型相关模型

1 U1=0.8898W1+0.6147W2+0.0543W3 V1=0.9893Z1+0.1276Z2+0.071Z3

结果分析:三个主成分代表的影响组对水果产出水平的关系可以用以上典型相关模型予以综合描述,具体解释为:

(1) U1是中国水果产出水平各指标的线性组合,其中,水果产出W1的载荷为1.000,是各产出因素中水平指标最大的。V1是影响因素的线性组合,其中Z1的载荷为0.996,超过Z2、Z3的数值,由于第一对典型相关系数接近1,所以可以认为种植业经济发展的综合因素对水果产出起根本性的作用,由于模型中W2的载荷也比较高,所以种植业经济发展的综合因素对单产水平的提高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2) 主成分Z2在V1变量中载荷相对较大为0.450,表明主成分Z2成本价格因素对我国水果总产量和单产水平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Z3代表的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种植业经济水平决定我国水果总产量发展。为了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水果总产量变化,可以用以上分析结果建立产量预测模型,结合典型相关模型,用W1代表水果的产出水平,以主成分Z1、Z2、Z3作为影响变量建立预测模型效果比较好,为下一章我国水果生产预测打下基础。

3.2.3水果生产的主成分回归模型

3.2.3.1 建立模型

以水果总产W1作为因变量,以Z1、Z2、Z3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数据见附表6。逐步回归20中,由于Z2、Z3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101、0.142均大于0.10,而且容许度21均等于1,所以回归方程中舍去Z2与Z3。Z1与水果总产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98,两者相关性很强,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999.241,F分布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所以拒绝零假设(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0),即自变量和因变量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以建立线性模型,回归模型的常数项为11249.734,自变量Z1的回归系数为4880.652,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应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同样说明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建立线性模型。因此,得到回归方程为

W1=11249.734+4880.652Z1

3.2.3.2 检测回归模型 (1)

20 多元逐步回归是回归分析建模的一种,建模的时候可能有多个解释变量,但是不清楚变量哪些是解释变量,哪些是干扰变量,所以把变量采用逐个放入的方法放到模型中去进行回归建模。

21 容许度的定义为1减去相关系数的平方,当容许越接近于0,则变量之间有线性关系的可能性越大,当容许度离0越远,则变量之间越不可能有线性关系。

28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25000

水果产量/万吨2000015000100005000

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

真实值理论值

图3-5 1990-2008年我国水果总产量的真实值和理论值比较

Fig.3-5 The true value and prediction values of China's fruit output in 1990-2008

将Z1的值代入回归模型中,得到真实值与各理论值比较见附表7,图3-5是我国1990-2008年水果总产值的真实值和理论值比较。(www.61k.com]利用密切度均方根差公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式SYi?Y'i?来测定理论值与真实值之间密切程度,求得密切度的均方差为

0.232,可见精确度比较高,可以用该模型对我国未来几年水果的产量进行预测。

3.2.4其它预测方法

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预测我国水果产量,时间序列预测法具体做法很多,常用的较简便的方法是直线趋势法,是指以若干期历史数据资料,在坐标纸上作图(以y轴为因变量,x轴为时间),若能找到一条倾向性的趋势直线,说明预测对象随时间的推移呈直线趋势变动,则可利用该直线进行预测,其计算式为:y=a+bx[44]。

从图3-5中1990-2008年我国水果产量真实值看出,1992年之后的趋势线接近于一条直线。因此考察水果产量的变化发展情况,采用1992年之后的数据,并以1992年及当年的水果产量为基期,对数据进行处理。方法是令某年年份减1992所得值作为自变量x,令某年水果总产量减4685.0万吨(1992年的水果总产量)所得值作为自变量y,处理后的数据见附表8,1992-2008年我国水果总产量增量变化,然后观察水果增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对未来的水果总产量变化趋势做出预测。

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将y和x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R=0.997,说明y与x之间的相关性很强,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198.981,F分布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所以拒绝零假设(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0),即y与x的线性关系是

显著的,可以建立线性模型。回归模型的常数项为512.457,自变量x的回归系数为854.977,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应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同样说明x与y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得到线性模型

y=854.977x+512.457 (2)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29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00020000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

1992水果产量/万吨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

真实值理论值

图3-7 1992-2008年我国水果生产总量真实值和理论值比较

Fig.3-7 the real and prediction value of China's total fruit production in 1992-2008

将x的值带入回归方程中得到的理论值与真实值比较见附表9,图3-7显示了1992-2008年我国水果生产总量真实值和理论值比较,其密切度均方根差为0.280,可见精确度低于用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所以预测我国水果2009-2020年产出水平采用模型W1=11249.734+4880.652Z1。(www.61k.com]

3.2.5 2009-2020年中国水果产出水平预测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2

1.5

1

0.5

-0.5-1

-1.5

-2

图3-8 主成分Z1散点图

Fig.3-8 The plots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Z1

首先预测Z1的值,图3-8是Z1第一主成分1990-2008年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Z1的运动轨迹呈现出高珀兹曲线的特点,Z1代表种植业经济综合因素,水果种植面积、水果生产成本、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农民受教育程度等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以及稳定发展的过程。即初始成长期发展缓慢,以后发展速度逐步提高进入茁壮成长期,达到一定程度后,成长日趋减缓,最后停滞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应用高珀兹曲线法预测Z1的值,其数学模型为

Yt?Kabt (3)

Yt为第t期的预测值,分别为1991-2008年Z1的主成分得分值;K为饱和值;a,b为影响参数;t为时间,利用对数求和法计算K、a、b的值。

LnYt=LnK+btLna

4 8 12 (4)

令s1??LnYt,s2??LnYt,s3??LnYt,则有:

t?1t?5t?9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30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b Lna?(S2?S1)b?1

b(b4?1)2, Lnk??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b?b4?1?1??S1?Lna??4?b?1??

通过以上计算式子可以得到b? (5) a=0.0253,K=2.7283,所以可以得到Z1的预测模型为 Yt=2.7283×0.02530.8077 t

表3-10 2009-2020年水果产出水平回归预测值(单位:万吨)

Tab.3-10 Return level of fruit output prediction in 2009-2020(unit:million tons)

年份 Z1 主成分回归预测结果

2009 1.7667 19872.95

2010 1.9208 20624.42

2011 2.0549 21278.92

2012 2.1700 21840.77

2013 2.2677 22317.48

2014 2.3498 22718.14

2015 2.4182 23052.31

2016 2.4750 23329.32

2017 2.5218 23557.80

2018 2.5603 23745.49

2019 2.5918 23899.18

2020 2.6175 24024.69

得到Z1预测值以及将Z1的值带入主成分回归模型得到我国水果2009-2020年水果产出量见表3-10,可以看出,我国水果产量在经过高速增长后,未来十几年内我国水果产出水平处于稳步增长阶段。(www.61k.com]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农产品宏观政策以及人们对水果的需求空间的增大,极大地刺激了水果的生产,水果生产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局面,但是当水果产出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受资源限制、消费空间等的影响,而且现阶段粮食危机成为国家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未来十几年内水果总产量不可能像前些年那样增加迅猛了,水果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0.74%左右。

3.3中国水果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本小节首先分析影响国内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其次对水果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水果需求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影响饮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它决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水平。经济因素主要有居民的收入水平、产品的价格、相关产品(替代产品)的价格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消费偏好如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消费预期等非量化因素的影响,还有人口规模及结构等社会因素的影响[45]。

3.3.1国内居民水果消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3.3.1.1居民收入和价格因素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温饱之后,开始追求有益于健康的食物消费。其中水果消费是增长速度较快的食物之一。以我国城镇居民为例,1995年全国城镇平均每人年收入为4200.5元,平均每人鲜瓜果的消费数量为35.1kg,2008年时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31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别为17067.78元和54.48kg。[www.61k.com)在收入比较低的阶段,人们会把收入增加的部分中较多的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以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但随收入的不断提高且达到一定的水平后,由于必需品的数量已足够满足基本生存,人们用于购买必需品的相对量会减少。2008年城镇困难户平均每人年收入为4187.2元,消费的水果为29.3kg/人,而城镇最高收入户平均每人年收入47422.4元,消费的水果数量达到73.1kg/人22。

消费者消费果品,除考虑质量因素以外,关心最多的还是价格。水果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中最关键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价格变化对预算约束有双重影响,一是对实际收入的影响,或称收入效应,另一是对相对价格的影响,即替代效应,在较长时期内,价格是影响需求和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46]。为了考察居民收入和水果价格对我国居民水果消费的影响,这里以我国城镇居民为例,以1990-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以及水果价格的数据23,分别计算城镇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水果消费量与价格及收入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3-11。

表3-11中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与收入和水果价格变动的回归结果

Tab.3-11 Regression results of’ fruit consumption and fruit prices and income change

拟合度检验 显著性 组别 拟合方程 水平 R2 F

Q=31.382+0.0090I-0.204P 0.000 0.921 141.729 低收入组 (6.02)(15.996)(-5.026)

Q=48.203+0.0039I-0.226P 0.000 0.919 119.168 中等收入组 (7.016)(13.723)(-3.771)

Q=64.352+0.0019I-0.215P 0.001 0.889 54.743 高收入组 (6.109)(9.023)(-2.418)

注:Q水果消费量;P水果价格;I城镇居民收入,括号内为t检验值

不同收入组居民收入的变动都和水果消费量呈现正相关关系,水果价格与消费量的变动是负相关关系。对低收入组来说,收入的变动对水果消费量影响最大,其弹性系数为0.0090;收入的变动对高收入组的水果消费量影响最小,弹性系数只有0.0019;收入变动对中等收入组水果消费量的弹性系数为0.0039;价格指数的变动对三个收入组的水果消费量的影响比较接近,对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04、-0.226和-0.215。通过拟合方程可以得出,不同的收入水平下,我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对水果价格和收入的弹性是不同的,对高收入群体来说,对水果价格和收入的弹性变化不大;低收入群体水果消费量对收入和水果价格弹性变动大;水果价格变动时,低收入户对此的需求反映是非常敏感的,价格变动对中等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水果需求影响要小,但是对高档优质水果需求影响比较大。

另外,价格因素不仅指水果自身价格,作为副食品,水果与其他食物之间还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46]。从表3-12可以发现,水果与粮食、肉禽、蛋类和水产品的物价指数之比在1的上下浮动,这意味着肉禽、蛋类和水产品的价格变动幅度与水果处于一种竞22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版,具体数据参见附表8: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收入和 平均每人全年购买水果数量。

23具体数据参见附表10: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收入和平均每人全年购买水果数量。

32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争关系。[www.61k.com]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肉禽、蛋类和水产品等其它食品的价格对水果消费量存在影响。

表3-12 水果与其它食品消费物价指数比例(1994-2008)

Tab.3-12 The ratio of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between fruits and other foods(1994-2008)

年份/项目 水果:粮食 水果:肉类 水果:水产品 水果:蔬菜

1994 0.76 0.81 0.95 0.86

2001 1.01 0.99 1.03 0.99

2002 1.04 1.02 1.05 1.04

2003 1.00 0.99 1.02 0.85

2004 0.80 0.86 0.90 1.08

2005 1.20 1.19 1.15 1.10

2006 0.97 1.01 0.99 0.93

2007 1.07 0.87 1.09 1.06

2008 0.99 0.91 1.07 1.01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整理。

3.3.1.2 消费偏好

消费偏好受社会风俗和饮食习惯、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水果的口味也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不同国家对果品的消费需求不同,东南亚比较喜欢吃富士苹果;日本对果品及加工消费高而且稳定,主要靠进口满足消费;法国和意大利对果酒的消费需求较高;俄罗斯苹果占水果消费的50%;我国居民普遍认为加工过的水果在新鲜程度、营养以及安全性方面都不如新鲜水果,这种传统的饮食观念对我国水果的消费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我国居民对果汁等加工品的消费量远远低于鲜果的消费量。

3.3.1.3 人口和城市化水平

人口数量的增长会拉动水果需求的增加,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对水果需求也有影响, 不同性别的消费者的水果消费存在着较大差异。根据2007年对湖北、河南、江西和浙江4省478户苹果消费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对水果消费具有明显的差异。2007年,4省居民人均苹果年消费量为15kg,其中,女性人均苹果年消费量为18kg,男性人均苹果年消费量为12kg,女性人均苹果年消费量为男性的1.5倍24。

城市化水平对水果消费则是产生间接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往往意味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结构的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改善。城市化率与水果消费的关系表现为:在人均水果消费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前,随着城市化率提高,人均水果消费量在增长;人均水果消费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均水果消费基本稳定,且与城市化相关性降低。只随收入提高而缓慢增长。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大大提高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包括水果消费量的提高[45]。

3.3.1.4 流通体制

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水果批发依靠农产品交易市场。交易市场的货源来自乡、村的农产品收购站,也有个体户,他们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生产的水果统一收购后运往城市的水果交易市场,在批发市场里批发商与零售商直接进行批发交易,其后零售商把批发来的各种水果运到农贸市场出售,大多数专业零售商在农贸市场里租有固定摊位,城市24 第一食品网.各地水果消费数据调查[EB/OL].http://www.food001.com/?action-viewthread-tid-12146,2007-06-23

33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居民食用的水果大多数也是从农贸市场购买。[www.61k.com)进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销售的也有农民自留地种的果,但比例不是很大。总的来讲,中国水果流通体制正处在市场经济发育的初级阶段,除进入超级市场的水果进行采后处理外,普通市场的水果大多是未进行采后处理直接运往市场销售,没有严格的分级、包装。随着大市场的建立,中国水果季节差价日趋缩小,但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生产者不能直接进入市场的问题有待解决。由此可见,流通体制尚不健全也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又一因素。

3.3.1.5 其他因素

影响水果消费的不仅有上述因素, 还有多种外部性因素的影响, 如供给量、国内相关政策的变化(如贸易政策、关税)、水果加工利用能力等。此外,影响水果消费还包括价值观念、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水果营养功能、内在的本质特点、外型、颜色等等都会影响水果的需求量。

3.3.2 主成分分析影响城镇居民水果消费的综合因素

综合前面的分析,在构建城市居民水果消费模型时,Q1代表城镇人口,Q2代表城市化率,Q3代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Q4代表恩格尔系数,Q5代表城镇水果零售物价指数,Q6代表粮食相对水果零售价格比例,选择1990-2008年的各指标见附表1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030405060

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KG

图3-9城镇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与恩格尔系数散点图

Fig.3-9 Scatter of urban residents fruit consumption per capita and the Engel's coefficient

资料来源:根据各《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其中恩格尔系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生活水平影响消费结构,从而会影响消费量,见图3-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变小,而水果消费量在增加,可见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所以将恩格尔系数作为影响因素之一。

表3-13 城镇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与其影响因素对数值相关系数

Tab.3-13 Numeric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fruits consumption per capita and the impact

变量 LnQ1 LnQ2 LnQ3 LnQ4 LnQ5 LnQ6

LnQ1 1

**LnQ2 0.999 1

****LnQ3 0.968 0.961 1

******LnQ4 -0.977 -0.976 -0.938 1

****LnQ5 0.744 0.722 0.864 -0.688 1

LnQ6 0.020 0.011 0.113 0.049 0.151 1

注:**表示在显著性水平0.01下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标记

根据蒋乃华研究畜牧业消费的经验,为了建立弹性不变消费函数模型,需要将所有原始数据对数化。从表3-13可以看出,lnQ1与lnQ2、lnQ3、lnQ4、lnQ5的相关系数都

34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比较大,一般认为相关系数在0.6以上均可导致多重共线25,从该表的各相关系数大小看出,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现象[47]。[www.61k.com]目前解决多重共线的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和岭回归法,如要达到预测的目的,主成分分析是个很有效的方法。为了消除原来各指标的量纲,使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需将对数化的原数据作标准化处理,并进一步计算相关矩阵R。由特征方程|R-λI6|=0计算出特征值λi(i=1,2···6),见表3-14。从该表中可以看出,第一、第二累计解释方差的比率为92.36%,所以只需要选择两个主成分就能代替原来各因素的信息,将原来6个影响因素转变成两个独立的因素进行分析。

表3-14 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对数值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

Tab.3-14 The eigenvalue of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 Fruit consumption 序号 特征值 方差比率 累计方差比率 1 2 3 4 5 6

4.557 1.039 0.374 0.028 0.002 0.000

75.956 17.312 6.231 0.474 0.026 0.001

75.956 93.268 99.499 99.973 99.999 100.000

从表3-15看出,主成分1与城镇人口、城市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水果价格零售物价指数五项因素相关,代表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因素;主成分2与粮食相对水果价格比例关系密切,代表替代品因素。

表3-15 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

Tab.3-15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 loading matrix

影响因素 主成分1 主成分2 X1 X2 X3 X4 X5 X6

0.987 0.980 0.995 -0.961 0.840 0.062

-0.063 -0.075 0.062 0.140 0.175 0.988

3.3.3我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主成分回归模型

利用3.3.2节的主成分分析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6.0将所取的特征值的平方根分别乘以主成分的载荷因子得到两特征向量,再将原始数据取对数值标准化后与特征向量相乘得到主成分得分见表3-15。

25

多重共线指自变量间存在线性关系,即一个自变量可以用其它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线性表达式表示。

35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16 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与影响因素的两个主成分得分表

Tab.3-16 Fruit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and two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城镇居民人均水果 主成分得分 主成分得分 年份 消费量(kg) F1 F2

1990 41.11 -1.74 -0.69

1991 39.74 -1.66 -1.53

1992 42.81 -1.43 0.18

1993 44.72 -1.09 1.15

1994 46.02 -0.78 1.64

1995 44.96 -0.57 1.40

1996 57.81 -0.36 0.18

1997 56.22 -0.18 -0.83

1998 55.51 -0.04 0.09

1999 54.21 0.10 -0.03

2000 57.48 0.31 -1.40

2001 59.91 0.46 -0.01

2002 56.52 0.56 -0.30

2003 57.79 0.71 -0.48

2004 57.36 0.84 1.21

2005 54.97 0.97 -0.47

2006 60.17 1.20 -1.54

2007 59.54 1.32 -0.02

2008 54.48 1.40 1.45

根据上表的数据建立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M1(因变量)对两个主成分F1、F2(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利用逐步回归法F2没有通过模型检验,F1主成分能解释原变量87.6%的信息,相关系数R=0.914,常数项、F1的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得到M1主成分回归为

LnM1=3.956+0.122F1 (6)

由该方程可以得知,主成分F1代表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水果消费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相关程度高达0.914,并且呈正相关关系,经济水平提高1%,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增加1.15%。(www.61k.com]同时可以看出我国粮食的价格变化不会对水果消费量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是跟我国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粮食作为消费主食,弹性系数较小。将主成分得分带入回归方程得到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果的理论值,见附表12,图3-10是我国1990-2008年城镇居民水果消费理论值和真实值比较,其密切度均方根差为0.228,可见该回归模型预测精度还是比较高的。

36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80

城镇居民人均水

果消费量/kg604020

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

理论值真实值

图3-10 1990-2008年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主成分回归理论值与实际值比较

Fig.3-10 The prediction and actual value of Urban residents fruit consumption in 1990-2008

3.3.4 2009-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预测

要预测2008-2020年的城镇人均水果消费量,首先利用三年平均移动法预测出F1的值,并将其值代入主成分回归预测模型,得到结果见表3-17,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果的空间还有很大,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作为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根据预测值可知,2020年,城镇居民水果人均消费量比现在多48kg左右,达到101.21千克。[www.61k.com]

表3-17 2009-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预测值

Tab.3-17 Fruit consumption forecast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in 2009-2020

年份 F1 预测值

2009 1.57 63.28

2010 1.92 66.03

2011 2.27 68.92

2012 2.62 71.93

2013 2.97 75.06

2014 3.32 78.34

2015 3.67 81.76

2016 4.02 85.32

2017 4.37 89.04

2018 4.72 92.93

2019 5.07 96.98

2020 5.42 101.21

3.3.5其它预测方法

该小节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对我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进行预测,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 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模型将居民在各个领域的消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消费,这一部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应先得以满足而且和收入无关;另一部分是超出基本消费的多余的消费支付能力,这一部分消费能力用于哪一领域,主要取决于居民进一步的需求偏好和商品的价格[48]。为分析居民收入变化与未来水果消费的关系,现采用这一模型进行分析。其函数形式是:

Vi = Pi R i +βi (Y-∑Pj Rj) (7)

式中:Vi是消费者在第i种商品或服务上的支出额;Pi是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Ri是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基本需求量;βi是收人余额追加于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比例,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37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称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人均可支配收人;Y-∑Pj Rj是可支配收入减去基本需求的余额。[www.61k.com]对于截面资料,模型中的Pi Ri和βi∑Pj Rj是常数,因此

令αi = Pi Ri +βi∑Pj Rj (8)

则(1)式可改写为:Vi =αi +βiY (9)

这样就建立了某商品或服务消费支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线性方程,从而对二者之间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原始数据见附表13,将可支配收入作为自变量x,水果消费额作为因变量y,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我国1994—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水果消费支出(附表13)进行处理,R=0.910,说明y与x之间的相关性很强,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78.150,F分布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所以拒绝零假设(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0),即y与x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以建立线性模型,回归模型的常数项为38.243,自变量x的回归系数为0.017,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应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同样说明x与y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建立线性模型。因此,可以得到回归方程为

y=0.017x+38.243 (10)

由该方程可以看出,水果消费的支出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成正比,两者的相关程度很高,相关系数0.910,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水果支出费用增加0.017元。将x的值代入方程中得到的理论值和真实值比较见附表14。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350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300

250

200

150

100

50

2008城镇平均每人每年水果消费支出/元

图3-11 1994-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水果支出真实值和理论值对照图

Fig.3-11 the prediction and actual value of Urban residents fruit consumption in 1994-2008

图3-11是1994-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水果支出额真实值和理论值比较,求得其密切度的均方根差为0.357,可见精确度比较高。通过时间序列预测法预测出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并将其代入回归方程得到我国城镇居民2009-2020年水果支出费用预测值,见表3-17,可以看出到2020年时,城镇居民水果支出金额也高出现在一倍多,达到408元左右。

38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表3-18 2009-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支出预测值

Tab.3-18 forecast of Chinese urbans in fruit expenditure in 2009-2020

年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平均每年水果支出(元)

2009 277.23 14057.93 2010 289.11 14757.02

2011 301.00 15456.17

2012 312.88 16155.23

2013 324.77 16854.30

2014 336.65 17553.42

2015 348.54 18252.58

2016 360.42 18951.66

2017 372.30 19650.72

2018 384.19 20349.80

2019 396.07 21048.91

2020 407.96 21748.03 3.3.6水果出口能力指标的关系测算

出口能力指标是指与出口量相关的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人均消费量、进口量指标等[49],本小节试图通过数学回归模型,测算水果出口量与出口能力指标量上的关系,以便通过这种相关关系确定水果出口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www.61k.com]

3.3.6.1 水果出口与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人均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关系

从理论上分析,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都是测度生产能力的变量,生产能力与出口能力的关系表现为:生产能力越强,出口能力也应该越强;某种农产品消费量与出口量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出口量与进口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与出口国的生产预期和消费预期相互关联。

为了进一步研究出口量与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国内人均消费水平、进口量因素的关系,为此假定:(1)出口量主要受生产能力、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影响,其他因素的作用忽略不计:(2)本国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变化不至于引起对消费产品需求大幅度的升降,人们消费嗜好不变。

测算过程采用的数据是1990-2007年的数据,其中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人均消费量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进出口量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由于数据的计量单位不统一,为了数据的一致性,也为了避免按绝对量取值可能产生的自相关错误,在测算过程中以环比增长速度26为基础数据,测算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人均消费量和进口增长对出口量增长的关系。

用一个计量模型来说明出口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的表达式为:

EXP =α0+α1T +α2U +α3C +α4I +ψ (11)

EXP表示水果的出口量,T、U、C、I分别表示水果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人均消费量和进口量增量,α0,α1,α2,α3,α4分别表示参数估计值,ψ为随机扰动项。 26环比增长速度=逐期增量/基期水平。

39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19 水果出口回归结果

Tab.3-19 regression results of fruit exports

变量 系数 T检验值 T检验显著性

常数项 50.25 1.806 0.098

总产量 1.467 1.035 0.323

单产 -3.544 -1.471 0.169

人均消费量 0.053 0.168 0.869

进口量 -3.126 -1.628 0.132 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见表3-19。(www.61k.com]从回归结果看,方程的拟合度R=0.568,各因素的系数也未通过显著性水平0.1的检验,说明水果出口量与总产量、单产、人均消费量和进口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3.3.6.2 水果出口与进出口价格关系

从理论上,当国际市场价格增加时,国内产品海外输出的供给应该是增加的,当进口价格高于出口价格,进口价格增加时,将会减少产品的出口,当进口价格低于出口价格时,不会对产品出口产生影响。我们引用回归方程:

Lny=ε+αLnX1+βLnX2 (12)

其中X1,X2表示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单位为美元/吨),Y表示出口量(单位为吨),α、β表示各统计量的回归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回归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1990-2007年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出。用SPSS进行回归得到各产品出口量对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的回归方程,表3-20中相关系数R为0.791,出口量与进出口价格相关性较强,F检验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表3-20水果出口与进出口价格回归结果 常数项 21.871 5.327 0.000 出口价格 -0.274 -0.269 0.590

进口价格 -1.195 -1.058 0.046

拟合度R=0.791 F=4.43 Sig.=0.046

出口价格的回归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1的t统计估计值的检验,对出口量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出口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出口的生产者剩余27高于国内销售的生产者剩余(包括流通领域的利润),导致出口对价格不敏感。进口价格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1的检验,说明出口量对进口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但进口价格对出口量呈负相关关系,进口价格增长1%,出口量降低1.195%。

3.3.7 指标测算结果解释

从理论上,生产应该是决定出口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种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单位27 在忽略中间商利益的前提下,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时,按经济理论,某国将成为该产品进口国,或者某国为了获取出口国的市场地位或其他目的出口该产品,出口国通常采取补贴的方式来弥补生产者的损失。

40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三章 中国水果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面积产量增加,总产量增加,使产品价格下降,增加人均消费。(www.61k.com)通过库存调节后,必然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增加出口量。由此理论和实际之间产生的矛盾,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由于体制的约束,生产与流通相互联系薄弱,对外贸易对国内生产和需求信号反映不敏感。1984年,我国实行的水果市场改革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果农生产积极性,但流通领域的建设却非常迟缓,特别是果品的海外输出能力不足。同时水果业“公司+农户”、“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组织形式起步较晚,正在逐步使果业生产经营走向规模化,这种规模化虽然解决了生产和市场的接口问题,但大部分只限于国内市场,千家万户生产的果品在质量和安全检测上达不到整齐划一的水平,使国产果品达不到出口目标国家的要求标准。同时与农户和基地直接相联的公司,一般不具有农产品的进出口权,因此他们面对的市场也不能是国际市场,不能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来引导农民生产,因此形成了国内生产与国际市场的分割,农产品出口与国内市场供求脱节。

(2) 中国水果对外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比如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以及香港、俄罗斯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由于自身的资源因素而缺乏在水果生产上的比较优势而进口水果,但是由于上述国家国内市场需求容量限制,进口需求增长缓慢。再加上生活水平、产品标准要求、口味等原因,既从中国进口水果,也把西方国家水果作为自己的进口选择。市场容量限制了中国水果产品的出口规模。同时,水果出口国国际贸易政策差异,降低了中国水果进一步开拓的国际市场的能力。

(3) 水果产品出口体系建设落后,出口渠道不顺畅使中国失去了许多水果出口机会。由于缺乏出口市场信息网络,出口目标国家的市场需求状况,特别是品质要求、质量要求、食品安全检测要求等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生产者,生产者无法按市场的要求安排并控制生产活动,保证产品与出口目标国家的要求相一致,最终使产品与需求产生差距,影响产品的出口。而水果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导致生产的不可逆性和生产控制的不及时性,滞后信息可能使水果的品质、质量和安全情况不可逆转,影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大部分进出口企业对水果出口注重短期利益,只作为水果的出口经销商,无意投资整个果业出口链条的环节建设,从而导致生产和市场的分离,更谈不上水果出口基地建设,按出口目标国的要求安排生产活动[49]。

3.4本章小结

(1)影响水果供给除了水果生产的基本要素外,还包括水果价格、生产成本、水果贸易等因素。种植业经济发展的综合因素对水果产出起根本性的作用,对单产水平的提高也起着关键性作用;成本价格因素对我国水果总产量和单产水平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以W1代表水果的产出水平,以主成分Z1、Z2、Z3作为影响变量建立预测模型:W1=11249.734+4880.652Z1,将得到的理论值和真实值相比,两者密切度均方根为0.232;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预测我国水果产量,采用1992年之后的数据,并以1992年及当年的水果产量为基期,可建立线性模型y=854.977x+512.457,真实值与理论的密切度均方根为0.280,精确度低于用主成分分析 41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典型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www.61k.com]用主成分回归预测未来十几年水果总产量的增长率保持在0.74%左右,2020年水果总产量达到24024.69万吨左右。

(2)主成分回归得到消费预测模型为LnM1=3.956+0.122F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水果消费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水平提高1%,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增加

1.15%。我国粮食和水果价格变化不会对水果消费量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是粮食作为我国人们消费主食,弹性系数较小。将主成分得分代入回归方程得到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果的理论值,其密切度均方根差为0.228,预测在2020年,城镇居民水果人均消费量比现在多48kg左右,达到101.20千克;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对我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进行预测,得到回归方程为y=0.017x+38.243,方程表示水果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成正比,可支配收入每升高1元,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水果支出费用增加0.017元。理论值和真实值的密切度均方根差为0.357,预测2020年,城镇居民水果支出金额也高出现在一倍多,达到408元左右。

(3)水果出口量与总产量、单产、人均消费量和进口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与进出口价格关系较显著。因为出口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出口的生产者剩余高于国内销售的生产者剩余(包括流通领域的利润),导致出口对价格不敏感,出口量对进口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进口价格增长1%,出口量降低1.195%。影响水果出口的因素有信息的传递方式、世界贸易中的壁垒和标准、中国出口水果本身的质量、我国水果出口品种比较单一、水果出口经营秩序等。

42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四章 案例分析—南充市柑橘供需现状及分析

第四章 案例分析—南充市柑橘供需现状及分析

2009年9月2日至11月23日,笔者对南充市柑橘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首先走访橘农,了解橘农的生产现状,获得第一手资料;其次访问南充市农业局的行政领导和有关技术推广人员,并获得有关的统计数据;再次调查了该市柑橘市场并访问了水果企业的相关人员,了解柑橘销售现状和他们对该市水果业的看法,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最后在超市、水果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发放问卷调查,了解该市水果消费情况。[www.61k.com)

4.1 南充市柑橘生产条件

4.1.1 自然条件优越。南充是已建城22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四川省第三大城市,川东北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老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素有“果城”之称。面积12494平方公里,人口730万,地理坐标北纬30°35′~ 31°51′、东经105°27′~ 106°58′之间,南北跨度165公里,东西跨度143公里。 气候温暖,年均气温17℃,1月均温8℃,7月均温26.8℃,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有利于提高果品质量,相同品种成熟期比四川省外早15-20天,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同比高2-3个百分点28。

4.1.2 柑橘生产比较集中,区域优势明显。目前,南充柑橘目前规划为四大区域。分别为脐橙栽培区:高坪、顺庆、嘉陵、西充四县区大部分乡镇,发展品种以耐湿、湖本、南良三号为主;锦橙栽培区:蓬安县及与之接壤的高坪区、营山县部分乡镇,主要发展锦橙100号;柚类栽培区:南部、营山、阆中等县市的部分乡镇,主打产品有脆香甜等;宽皮柑桔栽培区:阆中、仪陇、南部、营山县和嘉陵的部分乡镇,主要发展碰柑品种。可以看出,南充9县(市、区)都有水果产业基地,南充的果城之名名副其实29。

4.1.3 生产技术基础好,南充柑橘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被称为“有果氏之国”,秦汉时代,柑橘树已成片栽植,唐代发展更为迅速,被设为果州。广大群众历来都有栽培果树的习惯,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果农的不断探索,总结提出了一整套适宜本地生态条件的柑橘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全市已有专业技术干部1200多人,农民技术员2.5万人,在重点乡镇都建立农果协会,群众从事柑橘生产的积极性很高。

4.2南充市柑橘种植的相关情况

(1)种植面积:从南充市农业局获悉,该市2009年柑橘种植面积65万亩,柑桔产量达到35万吨,比去年增长6万吨,占2009年该市水果总产量的77.8%。西充县一位果农的种植面积达到200亩,在所调查的果农中种植面积是最大的,其次是顺庆区一位果农的种植面积为100亩,其他果农的种植面积一般低于10亩,这样的种植面积产生28

29南充市农业局[EB/OL].http://www.agri. nanchong.gov.cn/nygk/t20071786-90012.htm 何震,《对南充柑橘业的思考和探索》[R],南充市农业局,2008

43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了规模效益。[www.61k.com]

(2)主要的柑橘的品种:在所调查的橘农中,生产的主要品种主要是脐橙、柚类、锦橙、宽皮柑橘,这些品种的柑橘成熟期比较集中,容易造成短时间供过于求的局面,其它种类水果较少,说明种植结构还不太合理。

(3)果子的质量情况:根据调查,果农生产的柑橘质量总体水平较高,特级果达到30%以上的只占所调查对象的30%,一级果达到40%以上的果农只有34%,特级果和一级果达到50%以上的果农只占40.2%,大部分果农生产出来的是二、三级果,苹果质量提高幅度不大。直接导致柑橘的价格提高不大,果农增产不增收。

(4)贮藏情况:2005年以前,橘农都采用传统地窖难以解决贮藏问题,将柑橘包上塑料袋放在自家挖的“地窖” 柑橘丰产后只能以0.50元至1元公斤的低价进行倾销,2005年市党委、党政府的支持下,橘农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挖掘地窖,并采用绿色防腐药水和保鲜膜对柑橘进行保湿、保水。南充市年产各类柑橘30余万吨,每年以“窖藏”的方式贮藏21万吨,不仅有效化解了柑橘丰产后大规模上市带来的低价倾销风险,还因“窖藏”方式增加了柑橘的含糖量,反季节上市销售带动价格的大幅度上扬,现在每公斤可卖到2元以上,仅这一项就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

(5)橘农的文化程度:橘农的文化程度:在所调查的果农中,小学学历的占20.5%,初中学历的占50%,高中学历占16.7%,最高学历为大学本科,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果农占所调查果农的绝大部分。这是南充市柑橘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6)橘农的种植打算:在所调查的橘农中,有55%的橘农维持现状,有32%橘农打算扩大规模,有2.5%的橘农彻底放弃,只有10.5%的果农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该市多数橘农看好柑橘业的发展前景。

(7)柑橘单产及投入水平

数据来自南充市农业局1990年到2008年的数据,数据中包括柑橘的单产、化肥投入量、植保费、有机肥费和劳动用工。

表4-1 2000-2008年南充市柑橘单产及投入水平 Tab.4-1 Yield and Input Level of NanChong Citrus Production,1990-2008

年份 单产 化肥 植保费 有机肥费 劳动

(千克/亩) (千克/亩) (元/亩) (元/亩) (天/亩)

1990 1279.20 135.65 91.02 62.20 82.90

1992 1491.80 157.38 105.00 38.70 79.54

1994 1200.07 60.70 76.47 70.12 53.70

1996 1131.15 62.31 121.00 82.90 48.61

1998 1300.10 70.01 180.54 99.94 58.47

2000 1592.30 84.50 170.10 130.33 43.70

2002 1803.80 130.00 180.67 133.86 59.20

2004 2531.40 190.70 268.96 178.38 64.20

2006 2709.70 232.20 340.28 196.50 82.10

2008 2938.30 252.30 385.30 238.00 90.30

44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四章 案例分析—南充市柑橘供需现状及分析

图4-1 1990-2008年南充柑橘单产水平

Fig.4-1 Yield of NanChong Citrus Production,1990-2008

从表4-1和图4-1可以看出,从1992年开始南充柑橘单产出现了持续下降的局面,直到1997年才开始有所提升,2008年单产水平最高,达到2938.30千克/亩,在1993出现单产水平的下降,其原因既有投入要素的因素,也有技术进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www.61k.com)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图4-2 1990-2008年南充柑橘投入于要素水平

Fig.4-2 Input Level of NanChong Citrus Production,1990-2008

在投入要素中,化肥、植保费、有机肥费和劳动力是影响柑橘生产的主要因素,图4-2和表4-1表明南充柑橘生产每亩化肥施用量从1992年起骤然下降,1993年降到最低点,之后缓慢上升,2000年后上升的幅度增大,直到2003年每亩化肥的投入量才基本上与1992年的投入量持平,2008年达到最高点,为 252.30千克/亩。总体来说,南充柑橘的化肥的施用量呈现“~”形式;植保费的增幅较大,相对于1990年来说,2008年植保费增长了323.07%,1994年最低,为76.47千克/亩;有机肥费的增幅也较大,相对于1990年,2008年有机肥费增长了382.87%,1992年最低,为38.72元/亩;劳动的变动不是很剧烈,从1992年开始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到1996年最低达到48.61天/亩,之后有所上升,1998年达到58.47天/亩,2000年又下降,之后保持缓慢的上升趋势,2006年达到与1990年相当的水平,劳动呈现轻微的“~”形式。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该市柑橘生产各要素2002年以前的波动性明显,并且各年变化方向不一致,单产水平也先升后降,说明柑橘产出量不稳定。2000以后,单产及各要素的投入均稳定上升,各个要素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说明柑橘生产趋于稳定化发展。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45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3南充市民柑橘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

采用问卷调查30的方法对南充市市民的水果消费行为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时间为 2009年 9—10 月,共发放问卷 3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 233 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71.3%。(www.61k.com]见表4-2,数据基本反映了南充市居民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布特点,表明样本选取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其消费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购买柑橘频次:调查发现,每周1~2次购买的频次达到了47%,其次为每周3~4次的购买者,占26.7%,从不购买柑橘的消费者为10.2%,几乎每天都买和一个月买1~2次分别为9.0%和7.1%,总体来看,多数消费者平时都有经常购买柑橘的习惯。

(2) 购买地点:数据显示南充市消费者购买水果最多的地点为个体商贩,占80.2%,其次为集贸市场,再次为超市。

(3)消费柑橘金额:在家庭每月水果消费金额方面,20~40元的家庭群体最大,占36.7%,其次为20元以下的家庭消费群体,占27.4%,40~60元的家庭群体,占20.3%,超过60元的家庭消费群体的比率为15.6%。总体来看,各个金额区内柑橘消费者的分布比较均匀。

(4)购买者: 数据显示,购买者是母亲的达到61.1%,是妻子的达到了16.2%(已经运用统计方法排除两者的重合部分),是其他女性的占10.7%,三者相加的百分数值为88.0%,表明女性是主要的水果购买群体。其次和朋友一起购买水果的消费者占30.1%,这表明消费者在购买水果的时候多数有人陪同。

(5)对包装的态度:多数消费者(80%)认为柑橘的质量和包装没有多大关系,而且价格还贵的多,说明该市当前柑橘市场上的多数消费者不太重视包装。

(6)信息接触渠道:多数消费者从“亲友或邻居”、“农贸市场”和“超市”获得水果商品的信息,三者的比例分别为80.1%、76.8%和57.2%。而从其他报纸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很少。这说明该市消费者多数是从一些购物场所和日常接触性群体中获取柑橘市场的信息,从大众媒体中获取的水果信息较少。

(7)该市居民收入与购买柑橘数量成正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的消费者支付能力较强,更加重视柑橘的品质;柑橘购买过程中已婚消费者比未婚消费者更加挑剔,这可能与他们购买水果时需要考虑全体家庭成员的需求状况,而不仅仅是自身的需求状况有关;年龄越大的消费者越注重购买的方便性;家庭人口数少的家庭购买水果时比较挑剔,这可能与人口少承担的经济压力相对也较小,而人口较多的家庭经济负担相对较重,更愿意关注“价格”,根据问卷调查,该市居民基本上不买进口水果,一方面由于该市产柑橘类水果种类多,质量好,另一方面进口水果少,进口水果比一般的水果贵2倍以上,被大多数市民排除在外。 30 问卷调查表见附录Ⅱ

46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四章 案例分析—南充市柑橘供需现状及分析

样本 性别

年龄

月收入

表4-2 样本基本情况介绍

Tab.4-2 Introduction of the sample’basic situation

频次 有效百分比(%) 男 110 47.2 女 123 52.8 ≦20岁 96 43.0 21-30岁 41 18.4 31-40岁 33 14.8 41-50岁 30 13.4 >50岁 23 10.4 ≦1000元 174 75.7 1000-2000元 25 10.9 2001-3000元 17 7.4 3001-4000元 9 3.9 >4000元 5 2.1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专及本科 本科以上 工人 农民 政府工作人员 中小学教师 大学教师 公司普通职员 公司职业管理者

私营业主 其他 已婚 未婚 离异 ≦3 4 5 >5

20 57 92 58 14 35 73 15 27 16 31 7 14 10 154 72 7 40 110 42 41

8.7 24.7 39.5 25.1 4.0 15.0 31.3 6.4 11.6 6.9 13.5 3.0 6.0 4.3 66.1 30.9 3.0 17.1 47.2 18.1 17.6

总数 233

223

230

文化程度 231

职业 233

婚姻状况 233

家庭人口数 233

注:由于存在缺损值,对部分问题的回答为达到100%。[www.61k.com)

根据问卷调查总结,该市柑橘消费处于中低端水平,消费金额不高,购买柑橘月金额超过60元的人群仅占15.6%;女性是购买柑橘的主力军;传统的购买地点如个体商贩、集贸市场;主要关注的是价格,传统实惠型决策是南充市市民购买水果的主要决策方式;了解和接触水果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购买地点的广告以及亲戚朋友的介绍;价格优势在该市柑橘市场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其次是水果安全,比如2008年四川柑橘得“蛆病”,柑橘降到0.40元/千克,也没有购买者。

该市这种消费模式存在的隐患是:消费者对柑橘市场的低要求,鼓励了小农生产以及个体摊贩的销售行为,不利于该市水果销售企业的一体化发展。该市消费者主要是消费新鲜柑橘,对加工制品的消费比较少,这不利于促进该市水果加工业发展。

47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4 南充市柑橘外销拓展销路

该市柑橘类水果成熟期比较集中,占柑橘总产量70%的脐橙、锦橙、本地甜橙等优势品种都在11月底陆续上市,容易造成市场供过于求的状态,为了缓解本地市场紧张局面,南充市积极开拓国内市场。[www.61k.com)每年有近20万吨柑橘销往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市场,几乎占了柑橘总产量的一半,2009年底近40万吨柑橘上市,市农业局目前已与西北各地农业部门沟通,并派出农技专家带上果品,分赴西安、云南、河北等地,向当地农业部门通报南充柑橘的生产情况,向当地群众散发相关技术资料等形式,推介南充柑橘。

对外贸易发展,在2004年,日本东京日宏贸易株式会社社长订购200吨直径75毫米至80毫米的甜橙,以后陆续向南充市大批量采购,给南充市甜橙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2003年10月1日起,中国与泰国取消了108种水果的贸易关税,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第一个“零关税”协议的实施,促进了四川省果业的出口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南充市水果的出口,2008年,该市向泰国出口水果5.1万吨,未来还要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4.5 南充市柑橘类水果供需基本平衡

以2008年为例,共生产柑橘类水果35万吨左右,基本无进口类柑橘,出口泰国、日本等国约4.5万吨,国内贸易销往西北、河北等省约20万吨,据农业局有关人员统计,该市居民每年消费大约7.5万吨,约3万吨的水果基本被当地的水果加工企业收购。在当年鲜果上市时已经没有上年库存的水果以及除去损耗的小部分外,总体看来,该市2008年的柑橘类水果基本保持供给平衡,这个现状是令人可喜的,这给当地政府极大的鼓励,柑橘形势发展前景光明,越来越多的农民也纷纷看好柑橘产业的发展。

供需平衡主要由于该市柑橘产业还基本处于国内市场,进口和出口水果都比较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状态。再加上悠久的柑橘种植历史以及优良的自然条件,虽然该市种植的水果数量相对本地消费较多,但是由于国内种植柑橘的省份不多,所以,该市种植的柑橘有比较好的国内市场。另外,企业和政府对该市柑橘水果供需平衡起了调节和调控作用。

4.5.1水果企业在南充柑橘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4.5.1.1南充市水果企业发展状况

目前,该市已建成集体、个体私营企业水果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各类果品60吨,其中加工柑橘类水果加工增值120万元,实现利税60万元,建成60吨以上果库20座,30吨果库30座,10吨果库85座,小果窖1520孔,年贮存能力达到450万千克,增值80多万元。据了解,中国汇源集团南充项目已于2009年11月18日在该市开工奠基,这为我市水果产业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为了给汇源集团提供用于榨汁的生产原料鲜果产品,南充市有关部门已经筹划了下一步水果产业的发展目标,准备用3到4年时间,新发展柑桔30万亩,力争柑桔栽种总面积达到100万亩,柑桔总产量达到100万吨。

48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四章 案例分析—南充市柑橘供需现状及分析

该市水果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首先解决了该市几十万户果农“卖果难”的问题,消除了果农的后顾之忧,并且促进了当地农林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和维护生态平衡,其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无法估量。[www.61k.com)这些加工企业为数百万人提供了谋生、就业、致富的机会,对振兴当地水果业起到推动作用。

4.5.1.2水果企业增加柑橘流通渠道

调查得知,2001年以前该市市场运销方面,水果出售形式主要以各生活区水果摊、水果批发市场、超市为主,缺少产销一体化企业(见图4-3)。销区经营者一般采取联系产区送货上门做代销生意,产区因少有人上门采购要货,生产者便自行或合伙将产品运去销区,借助销区较好的经营场地、销售市场等条件将果品卖出,这种情况一遇到货太多,则很难有较好的利润。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图4-3 南充市2001年前水果业流通简化图

Fig.4-3 The circulation schematic of the fruit industry of NanChong city before 2001

要么直接向消费者出售,要么是作为中间商,出售给各小商贩,这些小商贩再将水果运往自己的销售点进行销售。果品在这种辗转返折的运输过程中,出现严重挤压、碰伤、变色、出汁、变味等现象,失去了新鲜度,早上摆上摊位的水果,到傍晚时,价格会与早上的价格相差1-2元/斤。

2001年,在南充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该市组建果行20个,果品运销队38个,年运销果品650万千克,创税250多万元,现在该市水果流通渠道多了一条产销一体化企业的渠道(见图4-4),弘一正原果品公司是该市第一个产销一体化组织,生产加工的如“华山”牌松子、山楂脯等两种龙头产品多次获奖,并远销西南、西北、东部沿海城市。该公司在高坪区建立酸苹果生产基地15万亩,公司与所在地政府、乡村签订了含有最低保护价的收购合同,给果农一个“定心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做到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全程服务,实行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弥补水果生产者过于分散、规模小、难以采用比较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并且避免了以往多层次的运销渠道,保证水果的新鲜度。产销一体化企业推动全市果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振兴该市农村经济。

49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图4-4 南充市2001年后水果业流通简化图

Fig.4-4 The circulation schematic of the fruit industry of NanChong city after 2001

南门水果批发市场是南充市十大专业市场之一。(www.61k.com]市场已发展到占地10000多平方米,库容量达4000余吨,拥有固定水果批发经营户150多户,年吞吐水果量达33000吨,经营水果涉及18个大类40多个品种。水果交易辐射到广元、巴中、广安等整个川东北地区以及遂宁川中地区和重庆周边县市等省外地区。年成交金额约2亿元,交纳税费200余万元。同时解决了1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南门水果批发市场为解决农产品买、卖难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4.5.2 政府在柑橘产业中的调控作用

2002年以前南充柑橘单产增长缓慢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现负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多数南充橘农认为把各要素的投入减少到最低限度,便可以减少支出,获得较多的净收益。但是橘农没有意识到低投入对应低产出。南充市政府在2001年制定“柑橘产业降本增效计划”, 采取各项措施鼓励橘增大化肥和劳动力的投入量,也在逐步降低植保费的投入,从而获得柑橘产量和橘农净收益的双赢。计划要求几个方面:(1)加大柑橘的科技投入,将柑橘基础性或重点项目纳入经常性市预算项目中,保证柑橘生产技术研究工作顺利进行。(2)建立由专家、技术员和果园组成的柑橘实验站,研究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2009年聘请四川农大、南充农校的技术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3次,通过现场解答、现场示范、手把手地传授等方式,提高橘农的种植管理水平。(3)健全柑橘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从科研单位抽调部分柑橘技术研究人员充实推广部门由政府强制实施,从而保证计划的贯彻实施,提高该市柑橘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加强橘园的管理,建立合理的种植密度,不强调密植,同时采取大枝修剪或不修剪,不断提高柑橘的栽培技术;适度地施用化肥,采用农家肥,比如西充县普遍采用菜籽榨油后剩下的渣为柑橘树施肥,无公害无污染。(5)市农业部门在局部地区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嫁接等方法,严格按照水果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作业。目前,市农业部门在全市已嫁接优质柑橘上百万株,实现橘农人均增收200余元。

另外,每年柑橘上市,市农业局就会组织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到各地督察水果收购情况,包括数量、水果大小、种类、质量、酸甜度等第一手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发布在网站,构造销售平台;另一方面,派相关的技术人员到各地推广产品,代表政府的形象

50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四章 案例分析—南充市柑橘供需现状及分析

推销本地的柑橘。(www.61k.com]据该市农经办的人员介绍,2001年成立市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站在全市的高度,有相关政府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组建为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协调性组织,研究、制定产业政策和总体规划,做好物流中心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同时,在政府的组织下,派技术人员教给橘农储藏柑橘的技术,以保证柑橘的新鲜度,在柑橘上市的淡季能卖上好价格。通过这些途径,扩大了南充市的销售途径,缓和短时间大量柑橘上市的供需矛盾。

4.6小结

本章介绍了南充柑橘产业的现状,基本上保持供需平衡。该市水果加工企业起了重要作用:首先延长了产业的链条,解决了卖果难的问题,增加了水果的附加值;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保证该市柑橘业的可持续发展。水果产销一体化企业的作用表现在: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做到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弥补水果生产者过于分散、规模小、难以采用比较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并且避免了以往多层次的运销渠道,保证柑橘的新鲜度。政府也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制定政策,保护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引导生产,组织规划,使南充市的柑橘类水果种植结构合理,提高品质,打通销售市场;调控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调动各方资金支持柑橘产业发展;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嫁接等方法,严格要求橘农按照标准化技术规程操作。

南充柑橘出口虽有发展,但量还很小,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本地柑橘业的发展。南充柑橘消费代表我国现在中小城市的消费模式,大多数消费者还只重视中低端柑橘水果消费,水果的价格是大多数市民关注的首要因素。该市这种消费模式制约水果的销售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到水果的生产市场,所以要大力发掘中小城市水果消费的潜力。 51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中国水果业供需失衡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5.1中国水果供求失衡的原因

5.1.1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

在水果数量扩张的十多年,在许多水果次适宜和不适宜地区发展了大量的果树,这些地区生产出来的水果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在品质上都缺乏市场竞争力,比如在我国现在被公认的苹果适宜生长的地区是渤海湾、西南冷凉高地、黄土高原区以及黄河故道,而其它不适宜生长苹果的地区生产出来的水果良莠不齐,必将被市场淘汰。(www.61k.com]

另外我国果树品种结构多年来是以苹果、梨和柑橘为主,其产量占我国水果产量的65%左右,但是对其它有特色的小品种水果发展力度不够,而且每个树种的早中晚熟的品种搭配不合理,使得成熟期过于集中[51]。

5.1.2科技含量不高

我国在繁育培植优良的果树苗木就与国际上出现差距,国际上大多数采用无毒、优良、矮化的苗木,我国不仅在果树的育种技术欠缺,而且果树乱繁滥育致使许多老果园品种混杂,质量不一;水果生产设施化栽培的程度较低,对不利气候和复杂的市场需求应变能力不强,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周年均衡性需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对于疏花疏果、摘叶、套袋、转果、病虫害综合防治也很粗放,大部分果农只是栽果树,每年进行施肥、打药,接下来就等着收获。在这一过程中果农缺乏安全使用农药的知识和意识,水果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问题时有发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产后处理、包装、运输、加工落后,水果产品滞运、积压、霉烂情况时有发生。

5.1.3 生产标准不完善

我国自1999年实施农业行业标准以来,制定和发布了一大批水果农业行业标准31,对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及其标准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水果标准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就国家而言,美国果品标准体系最为完善,美国水果方面现行标准达128项,包括新鲜水果标准31项、加工用水果标准15项、坚果标准11项、水果罐头标准35项、果干和脱水产品标准14项、速冻果品标准22项[52]。美国新鲜水果、坚果及其它农产品的制定和维护均有专门的AMS(美国舱单系统)新鲜农产品负责,我国在这方面还差的很远。

5.1.4 水果加工能力不足

水果加工可以消费掉大量的鲜果。在第二章己经谈到,水果加工在发达国家占50%31我国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农药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有:《农药合理使用标准》、《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管理条例》等标准和法规。

52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五章 中国水果业供需失衡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以上,而中国只占10%左右。(www.61k.com)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水果深加工水果起步晚,技术比较落后,跟不上市场的需要,所以很多鲜果被腐烂而卖不出去,造成鲜果供大于求,而深加工水果产品求大于供的现象。国家经济越发达,水果加工品的消费越大,水果加工品所需的原料水果也将大幅增加,进而减少剩余水果的数量[51]。

5.1.5水果消费的产品链过短

尽管中国水果在外观品质、营养成分、时令上以及无公害水果的开发上有了明显提高,人们对水果消费上也日益追求多元化、方便化、营养化。但是我国水果的品质还跟不上人们的消费要求。一方面水果大量过剩,另一方面高档鲜果和深加工水果又不足,作为水果生产的世界大国之一,中国绿色水果、有机水果等才刚刚发展,而水果加工企业只占整个水果产业的一小部分,再加上我国人民喜食鲜果,含有较多的服务附加值的消费方式还很少32。

我国水果消费环节基本上只由基本生产——粗放流通——家庭直接消费组成,附加值较少,特别是批发市场的建设,是很难在短的时间内迅速实现高速发展的。因此,在水果总产量增长率高的年份,会出现部分果品流通困难。所以需要大力发展水果加工业提高各环节技术含量,利用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来扩大出口以延伸与扩展水果产品链,将国内消费转移到国外消费,提高整个水果产业的经济效益33。

5.1.6 水果贸易市场体系不健全

5.1.6.1 国内水果贸易市场

(1)市场体系不健全,管理不善存在不正当竞争

目前,我国水果交易活动多集中在批发市场和超市,但是只有在中心城市才有这种水果专业交易市场,大多数水果产地极少建设水果的专业交易市场,这也造成了部分地区水果积压难卖的原因之一。对比发达国家,他们在产地市场建设和销地市场都建设的相当好。在我国就算在部分地区建立了水果交易市场,也由于缺乏规范的流通规则和有力的执行机构,再加上水果生产标准没有统一化,使得水果流通过程中出现垄断和欺诈行为,经常发生水果被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等现象,使得市场交易秩序混乱。

(2)国内水果销售市场信息不灵,缺少相关的合作组织

由于农户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果农不能及时得到全国各地的产销信息,还有就是大部分水果生产基地比较偏僻,加之当地主管水果生产的政府部门的观念没有彻底改变,对当前的水果生产和需求情况不甚了解,不能给果农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而且国内缺少与果农经济利益密切联系的经销企业,再加上资金和政策配套的原因,果农自身的产销合作组织也不多,使得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销售的主动权而且许多合理的利益被流通环节盘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农民对再生产的投入。 32

33中国农业信息网.2006水果市场形势分析.[EB/OL].http://www.agri.gov.cn,2007-03-21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中国水果种植业[EB/OL].http://www.chinafeed.org.cn,2007-07-23

53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1.6.2 国际水果贸易市场

水果进出口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出口水果质量不高、缺乏名牌产品、自己竞相降价、出口比例不高、进口品种不合理和进口走私水果现象严重等。(www.61k.com]

(1)出口方面

首先是由于我国水果质量总体来说不高,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有些企业在水果出口时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以次充好,损坏了我国水果在国际上的形象,阻止了我国水果的对外出口,比如原来我国出口俄罗斯的水果发生过以次充好的事例,从原来大量出口俄罗斯,由于该种事件的影响出口量迅速减少,直到最近几年出口到该国的水果数量才有所增加。

其次缺乏大型优质水果出口基地,出口企业恶性竞争,互相杀价引起的水果出口受阻现象,比如中国的苹果汁曾经在欧洲十分畅销,而且出口价格比较高,但是由于各地企业一哄而上,苹果汁质量不能保证,同时又自动竞相降价销售,使得中国的苹果汁在欧洲市场上的信誉扫地,现在我国的苹果汁不但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提不上去,而且欧洲对苹果汁的进口在质量上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组织统一的行业协会管理以及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

(2)进口方面

进口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一是商家在进口时存在这样的心理,中国人多,一个人尝一个就会卖出去很多,在这种想法下,使得许多不应该大量进口的水果品种进入了我国,比如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猕猴桃却偏要贴上新西兰奇异果34的牌子,标价高达20—30元/公斤,令许多购买后的消费者后悔不已。另一个方面是水果走私入境,走私水果除了会冲击我国的水果市场外,而且有可能将危险性极高的病虫害带入国内。从全国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的进口水果数量远远小于市场上流通的洋水果数量,我国走私水果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这种未经检验的水果中,潜伏的地中海食蝇是最危险的一种,它的危害广泛,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加利福尼亚爆发的地中海食蝇危害柑橘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美元,我国要以此为鉴,做好检验检疫工作,杜绝走私水果现象的发生[38]。 34 奇异果与猕猴桃是同一种水果,100多年前,新西兰引进中国的猕猴桃,取名奇异果是由于猕猴桃酷似新西兰的国鸟—奇异鸟,经过改良和培育在国际上名声大振。

54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五章 中国水果业供需失衡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5.2 主要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水果生产、消费、贸易特征以及存在问题,就如何搞好我国水果的生产,使水果的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5.2.1 实现水果品种和区域化合理配置

从我国水果总量的生产上看,在未来十几年内,水果总产量基本保持稳步的发展,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水果质量和品种结构的调整上。[www.61k.com)适当减少苹果、柑橘、梨等需求空间增长不大的水果品种,根据价值“物依稀为贵”的市场规律,更新一个好品种,是获得高效益的捷径。首先政府应研究制定水果种苗生产管理办法,种苗生产单位和个人都要办理生产许可证,要着力抓好种苗市场管理,切实推行种苗市场准入制度,严禁带有检疫性病虫的种苗进入市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苗导致坑农、害农事件,促进果农生产的积极性。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人才、信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形成集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品种改良、种苗繁育、生产加工的体系,大幅度提高我国水果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

水果生产不同于其它作物,各种水果都有其最佳生长适宜地区。只有生长在最佳适宜区的水果,才能健康良好的生长,其水果的风味才能够达到最佳。因此,今后应该逐步淘汰不适宜地区的水果生产,重点发展水果最适宜地区的水果生产。国家已经公布“优良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思路,并且在陕西、山东等水果大省已经开始实施,并且效果显著,其他地区应该效仿和学习,使果树区域分布由不适宜区、次适宜区向最佳适宜区集中,充分发挥气候和生态优势,不断提高优质果品的比率。在西南地区要发展优质柑橘、南方梨等热带水果,在西北地区发展猕猴桃、苹果、梨和葡萄等优质水果,重点扶持四川、渭北高原及陇北地区优质果品基地,新疆、云贵高原和河西走廊特色瓜果基地,并且根据市场对水果质量的要求,研究和水果配套的果树修剪与管理的技术策略和程序,通过对果农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树立绿色水果名牌。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提高水果质量,生产出符合国内国际高质量的水果。

5.2.2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扶持水果龙头企业

首先大力发展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衔接果农和市场的最主要的中介组织,它们为果农提供加工、销售、采购、信用等方面的服务。我国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常是果农技术协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由果农自发组织,其作用表现在:一是搞相关产业的科研,从事育种,进行与水果生产有关的其它研究以及水果的储藏保鲜方面技术的开发;二是协调政府与果农之间的关系;三是对产品的促销,为农户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比如每年种植量的发布、市场行情等,最大限度地保护果农的利益。

其次要重点扶植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果业龙头企业是引导分散的果农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组织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构成一 55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体化联合体,使千家万户的果农小生产纳入到联合经营中来提高其组合化程度。(www.61k.com)同时,各地对水果业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提出明确标准,实现优胜劣汰。按行业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可以包括企业规模、带动能力(带动农户数量)、产品质量、是否促成了一个产业、与果农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发展前景和潜力等。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在财政、信贷及其它政策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缓解资金的紧张局面。一是各级农行要把水果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二是财政应拿出支农周转金和水果产业开发资金以及各农业职能部门掌握的资金向苹果产业化倾斜。三是允许龙头企业多途径、多形式筹集资金。

5.2.3提高水果的经济效益

水果作为一种鲜活产品,具有生产集中,易腐性强的特点,水果从树上采摘后,若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其质量。所以果品采后处理是提高果品上市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现在我国应在生产果品保健品、水果白兰地、浓缩果汁、果茶和果粉等方面加强科研开发,通过水果保鲜和加工来延伸鲜果上市期和加工品的市场占有率,解决中国水果集中上市,价格下跌,季节性供过于求的问题。比如一个人一次只能吃一到两个各约0.4千克的苹果,但是用这么大的苹果榨汁,一个人一次最少可以消耗6到7个苹果。

在提高水果采后处理水平具体操作方面,一是做好水果的成熟期的采收工作。过早收获水果品质差,根据当年的气候条件确定采摘时期,采摘时要用采果袋,避免水果磕碰。二是注意水果的分级处理,优质优价。三是要加大水果贮藏保鲜设施、运输设备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增加水果贮藏和加工能力,改善运输条件,开发深加工水果。四是重视包装。国外发达国家水果大多采用纸箱包装且装箱方法采用板格法或排列法,每箱中的水果个数一定,大小均匀,质量一致,形成一定的标准,对于消费者和经营者来说易于计价。要有计划地开发和引进水果分类,分级,清洗,打蜡设备提高水果档次,增加其产后附加值。

5.2.4加强果品市场体系建设,维护水果市场秩序

市场体系主要指以集货为主的生产地市场(包括各级集贸市场和果品产地批发市场)和以分货为主的消费地设立的批发、零售市场。生产地市场需要承担起果品由生产地向销地、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化的功能;而消费地果品批发市场则需要承担起周年供应果品、调节淡旺供求矛盾、满足消费者的任务。果品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果品批发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其功能,逐步实现果品批发市场的现代化[53]。

政府应对水果的产销市场秩序进行管制,防止水果价格大幅度波动,积极开拓市场,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加大水果批发市场的建设力度,通过信息网络及时反馈各地的市场批发价格和主要产地生产状况,沟通、衔接水果产销,宣传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并鼓励发展各种果农营销组织、中介组织和合作组织,使广大果农联合进入市场,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例如,美国等国家具有发达的农业协同组织、生产合作社等市场中介组织,其发展为水果实行规模化销售、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实施起到了

56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五章 中国水果业供需失衡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促进作用。(www.61k.com]

我国要鼓励和扶持合作社的发展,首先应当对合作社组织形式立法,确立合作社正当的法律地位,其次需要各级基层政府引导建立合作社,通过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促进其发展;对于水果市场主体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首先要减轻水果经营企业负担,现阶段个体户在水果市场上收购、批发活动,一般只交市场管理费就可以了,但是一旦注册成立公司,就必须交纳多种税费,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阻碍了水果经营者规模化发展,所以需要彻底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并减免一部分合理的税费,有利于水果批发贩运经营企业化发展。

另外,加强相关的经营设施建设,要求水果市场具有合理的场地、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通讯设施,有水果保鲜储藏、分级包装、金融保险、运输配货、市场管理治安等机构和设施,这样可以降低水果经营者的经营成本,节约流通时间以及降低经营风险。各水果产区除了进一步发挥集贸市场功能外,应加强批发市场基地建设,实现果品采收季节集中供货、批量外销。远离集贸市场及消费中心的大规模果园,可以依托交通干道、在产果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建立果品批发市场。对于那些集中连片但不属于同一地区的产果区,各地政府部门可以统一规划,建立联合的跨区域的大型果品批发市场。果园面积较小的水果产区,可以采取就近原则,依托近集市的果品批发市场。建设批发市场需要的大量资金,应提倡国家、集体和企业多元化投资,共同出资兴办。

最后,要加强批发市场的法制建设,促进批发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规范化,维护交易活动的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制定一系列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公平交易的法规,确定批发市场的性质、交易结算方式、收费标准、违规者的法律责任等,使水果市场参与者均有法可依[38]。

5.2.5 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能力

在国内,我国水果销售主要在城镇各批发市场和农村市场。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提高很快,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水果业的迅猛发展。而且城镇居民对水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今后对城镇的销售主要从提高水果质量和进行水果加工转化为主。同时,城镇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低收入家庭,他们对水果的要求还处在数量需求阶段,因此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水果的数量增加起刺激作用。目前,由于农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不是很高,他们对水果的需求不是很多。但是,我国农村是我国水果销售的潜在的主要市场,随着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水果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所以要加快我国水果的国内销售减少过剩水果。

5.2.6 保护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水果出口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也是消费的大国,同时政府必须制定有效、合理的水果进口政策,一方面应符合国际农产品协议的有关市场准入规定,一方面应尽量保护国内果品生产和国内市场不受国外进口水果的冲击。因此水果贸易市场要加强管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制定特别保障条款措施,也可为了保护国内水果产业免受国外同类产业的冲击,制定反补贴和反倾销法,特别是国外进口的水果,要实行严格的检疫,以避免危险 57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病虫传入我国,导致国内水果产业受到威胁。[www.61k.com)

水果出口是解决国内水果剩余的另一条途径,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我国水果产出水平大大超过了水果的国内消费能力,所以加大水果出口是解决水果过剩的最有效方法。

国际水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国家都在不断加强以政府部门牵头为主的对外市场开发活动。政府应当重视水果的出口,尽快制定扩大我国水果出口的具体措施,比如美国政府在90年代初期,蛇果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美国果商在上海举办“美丽的果园”绘画大赛,其费用来自政府的法律支持和财政补贴,美国有专门的法案协助水果协会监督收取推广税,如每箱苹果收取27美分,收取的费用专门作为水果的广告费用。在出口方面成立水果出口协会(联合会),不仅在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生产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52]。另外,通过互联网缩短果农与国际市场的距离,电子商务平台将交易中的空间制约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一方面使中国的水果产品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会使世界各国的水果和果业科技公司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促进我国水果业的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水果经济。

国家、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水果的市场流向调研、引导和联络,扩大果品市场、产销企业、政府、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力开发国际市场,构筑“绿色通道”,打通市场瓶颈,直至作好出口服务。

58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6.1研究的主要结论

本文在对水果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据作为分析的依据,对数据反映的多个方面加以阐述,同时分析影响供求的因素并进行生产、消费预测,指出水果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以及我国水果业发展实际提出对策建议,为本章的总结打下基础,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国内水果总产量占中国水果总供给量的99%左右,是中国水果市场主要供给部分,水果进口量虽然逐年上升,但只占到我国水果总供给量的1%左右,进口量的变化对我国水果供给量变化的影响较弱。(www.61k.com]年度间水果库存变化很小,对水果市场的供给影响很小。

(2)国内消费是拉动中国水果市场总需求的主要动力,国内消费占总需求的45%左右,而出口占总需求的1%,水果出口主要以鲜果贸易为主,出口量呈现增长趋势,加工制品的出口数量相对较少。(国内占45%,出口占1%,凑不足100%)

(3)从国内水果消费看,以鲜果消费为主,消费结构跟我国水果的种植结构有关。中国对果汁的消费已表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以柑橘汁和橙汁为主。我国城市居民水果消费量和水果价格、居民收入符合一般的市场规律,水果消费量与居民收入的变动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水果价格呈负相关关系。从收入和水果消费量的关系看,对我国城镇低收入组来说,收入的变动对水果消费量影响最大,其弹性系数为0.0090;收入的变动对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影响最小,弹性系数只有0.0019;收入变动对中等收入组水果的弹性系数为0.0039。价格指数的变动对三个收入组的影响比较接近,对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04、-0.226和-0.215。

(4)种植业经济发展综合因素对水果产出起根本性的作用,对单产水平的提高也起着关键性作用;成本价格因素对我国水果总产量和单产水平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以W1代表水果的产出水平,以主成分Z1、Z2、Z3作为影响变量建立预测模型W1=11249.734+4880.652Z1,真实值和预测值的密切度均方根为0.232;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预测我国水果产量,以1992年及当年的水果产量为基期,可建立线性模型y=854.977x+512.457,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密切度均方根值为0.280,精确度低于用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用前者预测未来十几年水果总产量的增长率保持在0.74%左右,2020年水果总产量将达到24024.69万吨左右。

(5)影响水果消费的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水果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人口数量等。主成分回归得到消费预测模型为LnM1=3.956+0.122F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水果消费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水平提高1%,水果的消费量增加1.15%;我国粮食和水果价格变化不会对水果消费量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是跟我国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粮食作为消费主食,弹性系数较小。将主成分得分代入回归方程得到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果的理论值,理论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密切度均方根差为0.228,预测出在 59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0年,城镇居民水果人均消费量比现在多48kg左右,达到101.20千克。[www.61k.com)

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对我国城镇居民水果消费进行预测,可以得到回归方程为y=0.017x+38.243,水果消费的支出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成正比,可支配收入每升高1元,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水果支出费用增加0.017元,理论值和真实值的密切度均方根差为0.357。预测2020年,城镇居民水果支出金额也高出现在一倍多,达到408元左右。

(6)水果出口量与总产量、单产、人均消费量和进口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与进出口价格关系较显著。影响水果出口的因素有信息的传递方式、世界贸易中的壁垒和标准、中国出口水果本身的质量、我国水果出口品种比较单一、水果出口经营秩序等。

(7)我国水果供需平衡失调,供给在1995年起明显大于需求,并有逐步扩大趋势,除了统计数据不完善以外,出现过剩水果主要与水果生产有些过热,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深加工处理鲜果数量有限;市场体系不健全、水果销售中存在不正当竞争和缺乏有效销售策略;水果品质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中国居民消费的水果绝大部分产品链过短等方面有关。

6.2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本文在对水果进行供求分析时,没有对具体的水果类别进行研究,供求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没有全面深入的展开,今后进一步研究我国水果供求关系的各个方面。

(2)在对水果消费进行预测时,只选择了城市居民为例,没有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进行预测。对水果贸易影响因素分析时,没有建立模型预测未来贸易的发展,以后进一步研究水果整个消费和贸易体系,构建新的理论框架。

(3)由于数据的选择及模型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仅以影响因素为主进行估计和分析,从侧面解释影响因素对水果供求造成的影响,今后在量化研究上有待进一步深入。

60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致 谢

致 谢

经过近一年半的时间,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终于完成了学位论文的写作。(www.61k.com)论文得以完成,除了我自己的艰苦努力外,还凝聚师长、同学和亲友的心血和智慧。一路走来,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徐立青教授,本论文在选题及写作过程中得到徐老师的悉心指导。徐老师多次询问论文写作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徐老师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对徐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谢食品学院的夏文水教授在我的论文写作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和指导。

其次,感谢江南大学,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和帮助我的同学们,特别是陪伴我一起度过研究生生活的食品贸易与文化班的所有同学,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同时要感谢家乡人民的支持,在调研过程中得到他们热情的帮助,让我不甚感激,为我论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最后,感谢我亲爱的父母,不管成功、失败,你们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鼓励我,你们无私的奉献让我一直在成长,你们期盼的眼光是我前进的力量;感谢关心和爱护我的亲人们,你们都是我成长路上的动力。

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划上句号,这两年给我的人生画上美好的一笔,学业结束之际,不舍江大!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努力工作,为江大争光!

最后,向食品学院和商学院所有老师和评审论文的各位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61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B.Joorl,J.D.Holt.Fresh fruit and vegeTab. Supply-Management of quality. Scientia

Horticulturae,1982,17(1):1—8

[2] 黄贞光.我国水果适宜总规模的探讨[J].果树学报,2001(18):43—48

[3] 刘汉成.中国水果供给结构性变化的实证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4):11—17

[4] Sophia Wu Huang.Rural Chinese food consumption: The case o f Guangdong,[J].

American Journal of A gricultural Economics.1994,76(.4):794—799

[5] DianneFood demand in rural China:evidence from rural household survey.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4,11:61—69

[6] C.Barla, J.Henry"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A Case Study of Phytosanitary Barriers

and U.S.—Japanese Apple Trad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8 (23):351—366

[7] Mauro Galeti, Cecilia P. Alves-Costa, Eliana Cazeta. Efects of forest fragmentation,

anthropogenic edges and fruit colour on the consumption of omithocoric

fruits[J].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3(3):269—273

[8] Biing-Hwan Lin,Fruit and VegeTab. Consumption: Looking Ahead to 2020.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of United Stat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EB/OL].

www.ers.usda.gov/Publications/aib792/aib792,2004—07 —11

[9] 刘大集,汪晓银,祁春节.主要水果作物净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

策,2001(3):85—86

[10] 许列平.我国苹果加工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第二届果蔬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国

际研讨会论文集,2000

[11] 王志浩.加入WTO对我国水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林业企业,2004(5):37—40

[12] 石扬令.二元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4(7):48—50

[13] 陶建平,熊刚.我国水果消费水平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4(6):18—24

[14] 刘成.我国水果消费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2)3:1—5

[15] 马文涛,安玉发.北京城区消费者水果购买场所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

化,2006:22—26

[16] 张峭,杨霞.中国水果消费现状分析及其预测[J].农业展望,2006(2) :8—13

[17] 柳尚武进口水果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场为例[J].现代农业科

技,2007(18) :184—187

62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参考文献

[18] 徐磊,张峭.欧盟有机水果消费分析及预测[J].世界农业,2007(5):35—36

[19] Just.Life course events and experiences:association with fruits and vegeTab.

consumptionin3ethnic group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1999,99(3):309—314

[20] Deaton.Patricial,Van Assems Wies.Weight.Psychosocial Determinant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mong Adultst[J].Food Quality and

Prefeernce,1995(7):99—107

[21] Muellbauer.validated survey instrument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fruit and vegeTab. in

takes in adults :are view[ J] Pervenitve Medicine.2003(36): 440—447

[22] Lucas.A multi-modal supply-demand equilibrium model for predicting intercity

freight.ow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B 2003 (37)615—640

[23] 穆伟松,张晓权.水果供给与需求关系组合分析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

与实践,2005:11—16

[24] 穆维松.中国水果供求特征的计量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5] 鹿华.中国水果供求平衡与价格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5

[26] 吴文影.我国葡萄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物

价,2008(8):45—50

[27] Sophia Wu Huang.Global Trade Patterns in Fruits and VegeTab.s[EB/OL],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of United Stat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www.ers.usda.gov/publications/WRS0406/WRS0406.pdf, 2004.06

[28] Anne-ClaireChambr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variability:policy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1999(6):315—327

[29] GeneHasha.The role of fruit in the diet..Jounr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2001(52):147—157

[30] 乔娟.中国主要新鲜水果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0(12):33—38

[31] 刘汉成.我国苹果的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2(6):42—45

[32] 张吉国,胡继连,张兆新.我国果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2,4(3):31—41

[33] 郑风田.我国柑橘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3(4):13—18

[34] 胡浩.中国水果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分析—兼与亚洲主要水果生产[J].南京农业大

学学报, 2005(5):39—33

[35] 潘伟光.中韩两国水果业生产成本及价格竞争力的比较—基于苹果、柑橘的分析[J].

东亚经济合作,2005(10):49—53

63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参考文献

[36] 易祥辉.WTO农业政策与水果进出口贸易—浅析国内水果贸易[J].广东科

技,2006(9):146—148

[37] 张强.中国梨果国际竞争力的研究[J].世界农业,2006(5):35—37

[38] 霍尚一.中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报,2007(7):4-9

[39] 刘汉成,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08:11—16

[40] 余建斌.中国大豆市场供给及价格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06

[41] 刘松.中国蔬菜供给与需求关系组合分析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农业经

济,2005:139—144

[42] 柳金甫,于义良.应用数理统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3] 张润楚.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4] 陈永福.中国食物供求与预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5] 汪晓银.中国蔬菜生产、消费与贸易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华中农业大学,

2004

[46] 周虹.居民消费热点的挖掘和培养[J].财政监察,2000:41—42

[47] 孙德林.农业经济模型中多重共线的检验及解决方法

[EB/OL].http://www.bioon.com,2009-3-25

[48] 张玉龙.我国渔业产业供求分析及趋势预测[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中国海洋大学,

2008

[49] 庞守林.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

学,2004

[50] 张峭,杨霞.中国水果消费现状分析及其预测[J].农业经济,2006:8—12

[51] 冯圆,刘莉.我国水果加工业亟待调整[EB/OL].http://www.Chinafruit.com,2009-1-23

[52] 王梅.美国水果业的几个特点[EB/OL],.http://vip.6t023.com.2006-12-03

[53] 卢国强.山东省苹果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农业大

学,2005

64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Ⅰ

附录Ⅰ

附表1 1978-2008年中国水果种植面积、产量相关数据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农作物播种面积 (千公顷) 140104 146380 143626 148362 149586 149007 147741 148241 149879 152381 153969 155706 156373 156300 155708 154636 152415 153553 155488 152149 153464 156266

果园面积 (千公顷) 1657.0 1783.0 2736.0 5179.0 5318.0 5818.0 6432.0 7264.0 8098.0 8553.0 8648.0 8535.0 8667.0 8932.0 9043.0 9098.0 9437.0 9768.0 10035.0 10123.0 10471.0 10734.0

水果产量 (万吨) 1261.4 1304.3 2234.7 3598.8 4178.1 4685.0 5781.5 6719.6 8092.0 8933.4 9772.4 10496.2 11976.3 11952.2 12783.4 13347.8 14517.4 15340.9 16120.1 17102.0 18136.3 19220.2

果园面积比例

(%) 1.10 1.22 1.90 3.49 3.56 3.90 4.35 4.90 5.40 5.61 5.62 5.48 5.54 5.71 5.81 5.88 6.19 6.36 6.45 6.65 6.82 6.86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www.61k.com)

65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Ⅰ

附表2 我国水果进出口贸易分析(1982-2007)(单位:万吨) 出口总量 (万吨) 55.9 59.3 57.1 58.2 60.9 61.6 66.3 57.1 49.7 50.5 56.3 64.7 75.6 81.2 90.3 106.8 115.8 128.2 144.1 156.5 207.2 277.8 320.9 364.1 370.1 412.9

出口数量占产量比(%) 7.25 6.25 5.79 5.00 4.51 3.69 3.62 3.04 2.40 2.32 2.30 2.14 2.16 1.92 1.94 2.09 2.12 2.05 2.31 2.35 2.98 3.85 4.20 4.54 4.34 2.13

出口金额 (万美元) 27894.2 28789.1 28361.6 28065.2 35196.7 36509.9 45108.4 42848.1 39921.8 43672.3 47670.7 46044.8 55649.6 69782.4 69178.6 72482.1 67882.2 76845.4 81215.6 88832.8 105087.6 145866.4 172483.2 195600.4 203365.1 240120.7

进口总量 (万吨) 10.9 14.8 9.9 12.6 16.6 22.7 23.6 24.9 27.9 23.4 34.1 39.2 51.8 59.9 101.9 112.1 109.9 109.3 136.8 128.3 136.3 138.8 143.7 124.5 135.7 143.3

进口金额

贸易顺差

年份

(万美元) (万美元) 5606.0 6771.3 4615.2 6100.4 8348.6 12673.4 17898.1 20913.7 23665.3 19920.7 28355.1 28611.1 35416.1 40586.8 53466.7 58461.3 55932.3 61744.9 71154.8 68489.7 69535.1 83084.1 58671.3 66806.4 76901.2 80231.2

22288.2 22017.8 23746.4 21964.8 26848.1 23836.5 27210.3 21934.4 16256.5 23751.6 19315.6 17433.7 20233.5 29195.6 15711.9 14020.8 11949.9 15100.5 10060.8 20343.1 35552.5 62781.9 113812.2 128794.3 126464.1 159889.5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66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Ⅰ

附表3中国1990-2008年水果供给量 (单位:万吨)

年份 总产量 进口量 库存变化 总供给 1990 3598.8 27.9 3.3 3630.0 1991 4178.1 23.4 5.8 4207.3 1992 4685.0 34.1 5.1 4724.2 1993 5781.5 39.2 11.0 5831.7 1994 6719.6 51.8 9.4 6780.8 1995 8092.0 59.9 13.7 8165.6 1996 8933.4 101.9 8.4 9043.7 1997 9772.4 112.1 8.4 9892.9 1998 10469.6 109.9 7.0 10586.5 1999 11976.2 109.3 15.1 12100.6 2000 11952.2 136.8 -0.2 12088.8 2001 12783.4 128.3 8.3 12920.0 2002 13347.8 136.0 5.6 13489.4 2003 14517.4 138.8 11.7 14667.9 2004 15340.9 143.7 8.2 15492.8 2005 16120.1 124.5 7.8 16252.4 2006 17102.0 135.7 9.8 17247.5 2007 18136.3 143.3 10.3 18280.8 2008 19220.2 151.2 10.9 19374.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数据库以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整理得出。[www.61k.com]

附表4 中国1990-2008年水果需求量 (单位:万吨)

年份 出口量 全国消费总量 加工量 损耗量 总需求 1990 49.7 1723.3 251.9 899.7 2924.7 1991 50.5 1778.8 292.5 1044.5 3166.3 1992 56.3 1806.3 328.0 1171.3 3361.9 1993 64.7 1907.1 404.7 1445.4 3821.9 1994 75.6 2217.5 470.4 1680.8 4444.3 1995 81.2 2697.0 566.4 2023.0 5367.6 1996 90.3 2948.0 625.3 2233.4 5897.0 1997 106.8 3224.9 684.1 2443.1 6458.9 1998 115.8 3455.0 732.9 2617.4 6921.1 1999 128.2 3761.3 838.3 2994.1 7721.9 2000 144.1 4113.4 836.7 2988.1 8082.2 2001 156.5 4368.4 894.8 3195.9 8615.5 2002 207.2 4219.9 934.3 3337.0 8698.4 2003 277.8 4374.8 1016.2 3629.4 9298.1 2004 320.9 4362.5 1073.7 3835.2 9592.3 2005 364.1 4371.0 1128.4 4030.0 9893.5 2006 370.1 4879.9 1197.1 4275.5 10722.6 2007 460.8 4969.0 1269.5 4534.1 11233.4 2008 484.1 5235.0 1297.4 4801.2 11817.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数据库以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整理得出。

67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Ⅰ

附表5 影响中国水果产出水平因素的原始数据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5179 0.40 0.94 26.41 1644 6.21 218000 25.93 1990 5318 0.47 1.34 26.94 1893 6.58 271000 37.09 1991 5818 0.37 1.14 27.46 2311 6.65 222000 34.45 1992 6432 0.42 1.09 27.99 2998 6.78 254700 33.05 1993 7264 0.63 1.51 28.51 4044 6.88 238000 37.13 1994 8098 0.72 1.86 29.04 5046 7.02 213000 30.61 1995 8553 0.89 1.37 30.48 5846 7.28 -116000 30.84 1996 8648 0.78 1.08 31.91 6420 7.41 -53000 34.71 1997 8535 0.54 1.00 33.35 6796 7.55 59000 32.23 1998 8667 0.51 0.86 34.78 7159 7.71 189000 31.96 1999 8932 0.54 0.87 36.22 7858 7.93 73000 34.99 2000 9043 0.59 0.99 37.66 8622 8.12 282000 33.53 2001 9098 0.54 0.96 39.09 9398 8.35 712000 30.47 2002 9437 0.55 1.03 40.53 10542 8.47 1390000 35.68 2003 9768 0.58 0.93 41.76 12336 8.54 1772000 24.16 2004 10035 0.53 0.98 42.99 14040 8.79 2395600 24.97 2005 10123 0.51 1.02 43.90 15931 9.01 2344000 27.02 2006 10471 0.54 0.96 44.07 15996 9.23 3266000 31.92 2007 10734 0.62 1.33 45.68 16820 9.27 3408000 32.85 200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09)整理得出。[www.61k.com]

附表6 水果产量与主成分数据表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68

水果产量W1(万吨)

3598.8 4178.1 4685.0 5781.5 6719.6 8092.0 8933.4 9772.4 10469.6 11976.2 11952.2 12783.4 13347.8 14517.4 15340.9 16120.1 17102.0 18136.3 19220.2 主成分Z1 -1.2650 -1.4182 -1.2249 -1.0277 -1.0003 -0.7743 -0.4942 -0.3842 -0.2456 -0.0753 0.0113 0.1799 0.4297 0.5644 1.0189 1.2535 1.3629 1.5172 1.5716 主成分Z2 -1.8216 -0.1261 -1.0342 -0.9012 1.1613 1.9844 1.9171 1.0936 -0.2866 -0.6823 -0.3219 0.0687 -0.3748 0.1021 -0.5280 -0.5920 -0.4651 -0.1662 0.9727 主成分Z3 -1.7564 0.9433 0.6111 0.2255 0.6928 -1.4070 -0.2843 0.2317 0.1564 0.3117 1.1431 0.6453 0.0210 1.4349 -1.6085 -1.2312 -0.5945 0.7784 0.6868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Ⅰ

附表7 1990-2008年我国水果总产量的真实值和理论值比较表(单位:万吨)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真实值 3598.8 4178.1 4685.0 5781.5 6719.6 8092.0 8933.4 9772.4 10469.6 11976.2 11952.2 12783.4 13347.8 14517.4 15340.9 16120.1 17102.0 18136.3 19220.2

理论值 4075.89 4327.99 5271.42 6233.89 6367.62 7470.65 8837.72 9374.59 10051.05 10882.22 11304.89 12127.76 13346.95 14004.37 15022.08 16202.23 17801.21 18654.66 19021.52

附表8 水果总产量增量变化表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4685.0 5781.5 6719.6 8092.3 8933.4 9772.4 10496.2 11976.3 11952.2 12783.4 13347.8 14517.4 15340.9 16120.1 17102.0 18136.3 19220.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0 1096.5 2034.6 3407.2 4248.4 5087.4 5811.2 7291.3 7267.2 8098.4 8662.8 9832.4 10655.9 11435.1 12417.1 13451.3 14535.2

资料来源:根据各《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www.61k.com)

69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Ⅰ

附表9 1992-2008年我国水果生产总量真实值和理论值比较(单位:万吨)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真实值 4685.0 5781.5 6719.6 8092.3 8933.4 9772.4 10496.2 11976.3 11952.2 12783.4 13347.8 14517.4 15340.9 16120.1 17102.2 18136.3 19220.2

附表10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收入和平均每人全年购买水果数量(元/人/年,kg)

年份 2008 2007

收入 水果 收入 水果 收入 水果 收入 水果 收入 水果 收入 水果 收

总平均 17067.20 54.48 14908.61 59.54 12241.07 58.01 8177.40 56.52 4200.63 35.05 3064.22 29.08 1359.83

困难户 4187.20 29.30 3744.87 32.78 3071.27 30.46 2063.95 27.01 1984.09 20.26 1955.26 17.03 867.73

最低 收入户 5203.83 32.92 4604.09 36.76 3773.42 33.09 2527.68 31.67 2177.17 22.21 2046.26 19.76 1021.5

低收 入户 7916.53 42.07 6992.55 46.34 5728.67 45.36 3833.01 44.45 2778.51 28.92 2383.06 26.07 1202.1

中等 偏下户 10974.63 49.17 9568.02 53.49 7824.28 52.91 5209.18 51.02 3363.7 33.07 2671.65 32.51 1304.57 70

中等 收入户 15054.73 57.33 12978.61 62.14 10610.97 60.51 7061.37 57.88 4074.71 37.11 2953.74 35.71 1407.23

中等 偏上户 20784.19 63.69 17684.55 68.42 14386.53 66.81 9437.99 64.18 4958.62 41.49 3278.01 39.48 1596.74

高收 入户 28515.85 68.89 24106.62 75.68 19485.97 72.07 12555.07 70.66 6036.31 45.99 3591.35 41.07 2605.08

最高 收入户 47422.40 73.10 40019.22 78.89 32094.06 77.61 20208.43 74.69 8231.95 51.32 3739.46 45.26 3012.28

理论值 5197.5 6052.4 6907.4 7762.4 8617.4 9472.3 9727.3 10082.3 11037.3 11892.3 12747.2 13602.2 14457.2 15312.2 16167.1 17022.1 18561.5

2005

2002

1995

1993

199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Ⅰ

水21.05 13.54 16.05 24.61 29.76 33.31 36.01 38.97 43.9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整理。(www.61k.com] 71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Ⅰ

附表11 城镇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与其影响因素

城市恩格

城镇居民人城镇水果零售

城镇人口化率尔系

年份 均可支配收物价指数

(万人)Q1 (%) 数

入(元)Q3 (1990=100)Q5

Q2 Q4

1990 30195 26.41 1510.2 54.2 100.0 1992 32175 27.46 2026.6 53.0 109.35 1993 33173 27.99 2577.4 50.3 127.2 1994 34169 28.51 3496.2 50.0 153.4 1995 35174 29.04 4283.0 50.1 175.3 1996 37304 30.48 4838.3 48.8 185.1 1997 39449 31.91 5160.3 46.6 187.4 1998 41608 33.35 5425.1 44.7 176.5 1999 43748 34.78 5854.1 42.1 165.2 2000 45906 36.22 6280.2 39.4 169.6 2001 48064 37.66 6859.6 38.2 163.4 2002 50212 39.09 7702.8 37.7 157.2 2003 52376 40.53 8472.2 37.1 160.6 2004 54283 41.76 9421.6 37.7 167.2 2005 56212 42.99 10493.0 36.7 170.0 2006 57706 43.90 11759.5 35.8 199.3 2007 59379 44.94 13785.8 36.3 203.9 2008 60667 45.68 15780.8 37.9 212.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9)整理得出。[www.61k.com]

附表12 1990-2008年城镇居民水果消费量主成分回归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对照表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72

粮食相对水果零售价格比例Q6 0.96 1.06 1.18 1.23 1.18 1.02 0.91 1.03 1.03 0.88 1.05 1.02 1.00 1.22 1.00 0.87 1.04 1.23

41.11 39.74 42.81 44.72 46.02 44.96 57.82 56.21 55.51 54.21 57.48 59.92 56.52 57.79 57.36 54.97 60.17 59.54 54.48 42.15 42.01 43.89 45.02 46.46 48.15 50.41 51.11 51.99 52.89 54.26 55.26 55.94 56.98 57.89 58.81 60.49 61.94 58.01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Ⅰ

附表13 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水果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对照表 年份

平均每人全年水果消费支出(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96.2 4283.0 4838.3 5160.3 5425.1 5854.1 6280.1 6859.6 7702.8 8472.2 9421.6 10493.0 11759.5 13785.8 15780.8

1994 89.20 1995 98.30 1996 115.30 1997 127.90 1998 135.60 1999 147.30 2000 155.90 2001 167.80 2002 174.90 2003 189.60 2004 200.00 2005 214.40 2006 234.70 2007 272.24 2008 290.12

资料来源:根据各《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附表14 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水果支出真实值和理论值比较(单位:元)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实际值 89.20 98.30 115.30 127.90 135.60 147.30 155.90 167.80 174.90 189.60 200.00 214.40 234.70 272.24 290.13

理论值 97.71 111.03 120.52 125.91 130.54 137.86 145.01 154.91 169.23 182.31 198.42 216.63 238.21 272.61 306.52

73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Ⅱ

附录Ⅱ

南充市柑橘类水果消费问卷调查

尊敬的朋友:您好!

这是一份关于南充市柑橘类水果市场消费的调查问卷,问卷中的问题的答案无对错之分,请您按照实际情况或想法进行选择,你所填写的所有资料(在符合的选项下划√),仅供学术研究使用,绝不外流,在此,非常感谢您的合作与参与!

调查地:四川省南充市

调查日期:2009年___月_____日

1、 性别: ①男 ②女

2、 年龄: ①≦20岁 ②21-30岁 ③ 31-40 ④41-50岁 ⑤>50岁

3、 月收入: ①≦1000元 ②1000-2000元 ③2001-3000元 ④3001-4000元 ⑤>4000元

4、 家庭收入水平在南充市处于:

①上等 ②中上等 ③中等 ④中下等 ⑤其他

5、文化程度: ①小学及以下 ②初中 ③高中 ④大专及本科 ⑤本科以上

6、职业: ①工人 ② 农民 ③政府工作人员 ④ 中小学教师

⑤ 大学教师 ⑥ 公司普通员工 ⑦公司职业管理者 ⑧私营业主 ⑨ 其他

7、婚姻状况: ①已婚 ②未婚 ③离异

8、家庭人口数: ①≦3 ②4

9、购买柑橘次数: ①1-2次/周

④ 1-2次/月 ③5 ④>5 ③几乎每天都买 ② 3-4次/周 ⑤几乎不买

10、经常购买柑橘地点: ①集贸市场 ②个体摊贩 ③ 超市

11、每月购买柑橘消费金额: ①<20元 ② 20-40元 ③40-60元 ④>60元

12、购买者是: ①母亲 ②妻子 ③丈夫 ④朋友 ⑤其他

13、对柑橘包装的态度: ①包装美观的水果质量好 ②包装与水果质量没有直接关系

14、购买水果信息接触渠道: ①亲友或邻居 ②农贸市场 ③超市

④电视 ⑤报纸 ⑥广播 ⑦杂志

15、最注重柑橘哪方面的品质: ①口味 ② 购买方便 ③外形 ④营养

⑤价格便宜 ⑥新鲜 ⑦ 品牌 ⑧包装 ⑨安全

16、经常购买的柑橘种类: ①脐橙 ②宽皮橘 ③柚子 ④锦橙 ⑤其它

17、是否购买进口柑橘类水果: ①经常 ② 很少 ③几乎不 ④从没买过

74

水果供求 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贾巧莉,徐立青.中国水果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科技风,2008.12 75

二 : 2015年10月中国经济走势预测分析:经济数据依然疲弱?

一、经济数据依然疲弱,房地产各项数据全面恶化。(www.61k.com]

8月各项经济数据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显示实体经济持续疲弱。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仅较7月回升0.1个百分点。8月PPI降幅继续扩大至5.9%,连续42个月负增长,环比跌幅也扩大至0.8%。从三大需求看,8月消费需求相对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与7月持平。外需仍然低迷,8月出口同比下降5.5%,降幅缩窄,但改善乏力,全球经济总体低迷仍然制约中国出口。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增速比1-7月回落0.3个百分点,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再创2000年12月以来的新低。

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7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创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尤其是8月当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负增长,降幅为1.1%,先行指标土地购置面积下降32.1%,降幅比1-7月扩大0.1个百分点。而前期持续增长的商品房销售也出现了一定的放缓迹象。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2%,较1-7月提升了1.1%;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6.8%,与上月持平。商品房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增长15.3%,提升了1.9%;环比方面,出现了下滑趋势,继7月下滑近30%后,8月环比继续下滑了0.58%。总体来看,商品房销售虽持续回暖,但环比的放缓,对于投资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房地产利好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逐渐减弱。

二、稳增长再次加码,促投资和宽财政助力稳增长。

近期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依旧疲软,第三季度经济目标的达成亟需加大财政政策稳投资、稳增长的力度。8月份财政支出同比大幅增长25.9%,连续两个月维持高增长,其中交通和环保的支出增长最为明显。进入9月份以来,中央及相关部委稳增长力度不断加码,从国务院开始,包括财政部、央行、发改委、住建部、海关总署等重要部委均出台若干稳增长措施,涉及住房消费、进出口、财政政策、基建投资等内容。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发力加码,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将有望减缓,对市场信心将形成一定提振。

1、9月8日,财政部发布《财政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提出“实施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

2、11日央行宣布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此前的每日达标改为日均达标,目的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稳定。

3、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下调了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

4、16日,财政部通知要求做好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工作,确保完成2015年城市棚户区改造540万套的目标任务。

三 : 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网民规模与结构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www.61k.com]以下为《报告》的“第五章网民规模与结构”部分:

一、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中国网民 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网民规模与结构分析

2014年网民增长的宏观带动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政府方面,2014年政府更加重视互联网安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于2月份成立,旨在全力打造安全上网环境、投入更多资源开展互联网治理工作,消除非网民上网的安全顾虑;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工作正式提上社会经济发展日程,推动互联网成为新型主流媒体、打造现代传播体系,对非网民信息生活的渗透力度持续扩大;“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持续开展,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宽带的建设和普及。

运营商方面,2014年中国4G商用进程全面启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12月,中国4G用户总数达9728.4万户,在网民增长放缓背景下,4G网络的推广带动更多人上网;运营商继续大力推广“固网宽带+移动通信”模式的产品,通过互联网OTT业务和传统电信业务的组合优惠,吸引用户接入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随着虚拟运营商加入市场竞争,电信市场在2014年出现活跃的竞争发展态势,相比基础运营商,其在套餐内容方面灵活度更大,获得很多用户的认可。

企业方面,2014年新浪微博、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使“互联网”成为频频见诸报端的热点词,互联网应用得到广泛宣传,互联网应用与发展模式快速创新,比特币、互联网理财、网络购物、O2O模式等一度成为社会性事件,这些宣传报道极大地拓宽了非网民认知、了解、接触互联网的渠道,提高非网民的尝试意愿。

根据调查,2014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64.1%,由于手机带动网民增长的作用有所减弱,故新网民手机使用率低于2013年的73.3%。由于2014年新增网民学生群体占比为38.8%,远高于老网民中的22.7%,而学生群体的上网场景多为学校、家庭,故新网民使用台式电脑的比例相比2013年上升明显,达51.6%。

四 : 中国人口增长的分析与预测模型(最新)43

中国人口增长的分析与预测模型

摘 要:本文主要以所给两个附表的数据为依据,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抽样数据,根据Leslie人口模型思想,同时在假设城镇化水平的增长曲线大致表现为一条拉伸的“S”型Logistic曲线的情况下,建立了分性别、按年龄、分地区(城、镇、乡)、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动态差分方程组模型及其矩阵形式,通过参数拟合和模型求解,按照高、中、低三种总和生育率,分别预测了未来我国总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生育率、性别比例、老龄化进程等人口指标,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在203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74%,高、中、低三种方案下的总人口数将分别为14.85亿、14.48亿和14.11亿,男女性别比将为120:100,2005年至2020年我国将出现婴儿出生的高峰期。在高、中、低三种方案下,我国人口的最大值将分别在2040年、2030年和2025年出现。205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1.22%,在未来的50年内将迎来总人口高峰、劳动年龄人口高峰和老年人口高峰,模型分析说明了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育率不断降低、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持续升高 ,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加快等。最后,给出了我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长期增长预测结果。

关键词:人口增长;Leslie模型;城镇化;老龄化;人口高峰

1. 问题的提出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我们感到"地球在变小",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人口问题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过高,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正常生活,有些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趋近于零,甚至变为负数,造成劳动力短缺,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老年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无论是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未来的远景规划,对中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我国来说,要达到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平,不仅要靠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水平,而且取决于对它做中短期和长期趋势预测以及能否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上述特点出发,我们建立了中国人口的差分方程组模型。

2. 问题的分析

人口问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有效地控制我国人口的增长,不仅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人口模型,作出较准确的预报,是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长期以来人们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二百多年前,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Malthus,1766-1834)调查了英国一百多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得出了人口增长率不变的假设,并据此建立了著名的人口指数增长模型。

记今年人口为x0,k年后人口为xk,年增长率为r,则

xk?x0(1?r)k (1)

它的微分方程形式是:

dx?rx,x(0)?x0 (2) dt

在马尔萨斯后,荷兰数学家威赫尔斯特(Verhulst)又提出了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微分方程形式为: dxx?rx(1?) ,x(0)?x0 dtxm

其中r为固有增长率,xm为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量。

[1]指数增长模型和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只考虑人口总数和总的增长率,不涉及年龄结构和人口迁移。事实上,在人口预测中人口按年龄分布状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年龄的生育率和死亡率有着很大的差别。两个国家或地区目前人口总数一样,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年轻人的比例高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那么二者人口的发展状况将大不一样。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了城镇当中,由于城、镇、乡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不同,只有考虑建立分性别、按年龄、按地区类型(城、镇、乡)、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动态人口模型,才能有效地揭示我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和有效预测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

任何形式的人口预测都是在一定信息量的基础上进行的,本题可得的资料包括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01—05年按性别、年龄、地区的死亡率、生育率和人口抽样数据等。但是这些数据通常具有不完全性和随机性,所以本文在数据提取和模型建立上都提出了适当的简化处理方法,在克服数据不足困难和提供实用参考决策方面进行了探索。

首先是数据的提取和异常数据的处理,附件2中给出01—05年中国人口1%调查数据不一定仅好为1%,通过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公布的2005年全国人口数为13.0756亿,将2005年不同性别、不同类类型(城、镇、乡)的全国人口数按比例折算出来,未来我国人口的中短期预测我们用2005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附件2中2001—2005年城、镇、乡女性生育率的数据,可以统计出相应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其中2003年的女性生育率出现异常,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将2003年的女性生育率扩大10倍处理。由2001—2005年抽样数据中可以得出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比(为了便于模型结果和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相对比,将城、镇合并为城镇),在假设城镇化水平的增长曲线大致表现为一条拉伸的“S”型Logistic曲线的情况下,可以找出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的规律。在计算城镇化水平的过程中,发现2003年城镇化水平出现异常,这可以解释为当年我国发生了的非典,农民工大量返乡造成的,此时,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进行异常数值的修正。根据附录中给出的2005年城、镇、乡各年龄段的男、女性别比率,可推算出我国过去的两次人口高峰和在2005—2020迎来的婴儿出生高峰,最后,还可根据附件2中的数据,分析城、镇、乡育龄妇女的生育模式和死亡率、出生婴儿性别比等参数。

其次是模型的建立。由于城、镇、乡育龄妇女各年龄的生育率不同,因此应分地区、分年龄考虑,另外,基于只有妇女才有可能生育小孩的事实以及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不同,因此应将男女分开考虑,同时注意到在第t年,第i岁人口存活到t?1时,变为了i?1岁,这部分人口数是减少的,因为有死亡率。但是有第t年到第t?1年这一年中新生的女、男婴儿加入到了人口行列中,因此我们可以借助Leslie模型思想,建立按年龄分布的差分方程组。再考虑农村人口以一定的规律迁移到城市,建立动态人口模型。

最后通过对人口指标分析并给合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对我国的人口政策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3.模型假设和符号系统

3.1 模型的假设

1)由于附件1,2调查的随机性,参加调查人员的随机性。可以假设附件1,2的数据是可靠的,并可以代表全国的平均水平。

2)城镇和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城镇。

3)出生男女性别比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4)假设市、镇、乡抽样调查比例相同。

5)假设影响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年龄老龄化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乡村人口城市化。

6)不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死亡率逐年有所下降。

7)主要考虑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情况,对于迁移国外和城镇人口迁入农村不做主要考虑。

8)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9)每个育龄妇女每次生育一胞胎或双胞胎,生育三胞胎以上的情况给予忽略。

3.2 符号系统

x(t):第t年的总人口数;

i表示年龄,j?1,2,3分别表示城市、镇和农村地区,w表示女性,m表示男性; Pj(t):第t年第j类地区的总人数;

xw

j(t):第t年第j类地区的女性总人数;

wxij(t):第t年i岁的第j类地区的女性人数;

mxij(t):第t年i岁的第j类地区的男性人数;

wdij(t):第t年i岁第j类地区的女性死亡率;

mdij(t):第t年i岁第j类地区的男性死亡率;

bij(t):第t年i岁第j类地区妇女的生育率;

?i1i2?:妇女的育龄期;

wkij(t):第t年i岁第j类地区女性的人口比率;

pij(t): 第t年i岁第j类地区出生的婴儿数;

?w

j(t?1):第t年第j类地区生育的女婴儿总数;

?m

j(t):第t年第j类地区的生育的男婴儿总数;

wd0j(t):第t年第j类地区的女性婴儿死亡率;

?j(t):第t年第j类地区的妇女总和生育率;

PU(t):第t年的城镇化水平,用第t年的城镇人口数与当年总人口数之比来定义; UR(t):第t年的城乡人口比;

M(t):第t年由农村迁往城镇的人口数;

4. 模型建立

4.1 数据分析

在进行人口分析与预测时必须要符合我国的实情,由于数据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预测的难度。因此如何从较少的数据中挖掘出较多的信息成为了预测的关键。首先我们从附录2中所给的数据挖掘出影响预测的信息。

1)2005年城、镇、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05年总人口数为13.0756亿,抽样数据为16.985767亿,因此抽样比应为1.2990%,按此比例可折算出各类型男女人口和各年龄人口数。

依据[1994,2005]出生的男女性别比数值可以绘制如下的直方图:

图1 1994—2005年城、镇、乡出生婴儿性别比

从直方图中可以看出,镇、村的男女出生性别比较市的要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女性别比在持续增高,不妨使用线性函数来拟合数据,得到男女性别比模型:

y?0.52t?927.8409,其中,t表示年份,y表示该年男女性别比。拟合图如下 图2 1994-2005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拟合图

115114

113

112

111

110

109

108

中国人口增长的分析与预测模型(最新)43_人口增长模型

由此模型可得1995-2020年的对应男女性别比分布情况预测:

图3 未来我国男女性别比条形图

到2020年男女性别比将达到120:100,这说明进入婚育年龄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婚育积压问题严重化。在近几十年中男女比率将会持续升高。

3)女性生育率分析(生育模式)

根据附录2中给出的01—05年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数据,以2005年为例,可以得出生育率与年龄的关系,也就是常说的生育模式。应用MATLAB绘图如下[2]:

图4 2005年育龄妇女生育率分布图

15 20 25 30

年龄

35 40 45 50

从分布图4中可以看出,生育率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整个育龄期,生育高峰期限出现在20-30岁,其中城镇高峰期为25-30岁,农村在20-25岁之间。城镇生育高峰要比农村晚,这与我国的国情相符。以2005年城市女性生育率为例,使用MATLAB的曲线拟合工具箱cftool,以生育年龄为自变量,生育率为因变量,采用高斯分布[3]:

h(r,2005)?a1?e???r?b1?/c1?2

(3)

来拟合。其它年份和类型的生育率可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可得拟合图如下:

图5 利用高期分布拟合2005年城市女性生育率

)?95.85?e拟合函数表达式: h(r,2005???x?25.48??5.267?2

(4)

根据拟合图像城市女性生育的高峰期出现在25岁左右,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相当于使生育年龄、生育高峰期向后推移,实行生育第二胎的一些相关规定,可以使生育模式的波峰变缓,有利于人口控制。

4)按时间分布的城、镇、乡生育率分析

根据附录2中所给出1995年——2005年市、镇、乡育龄妇女生育率数据,其中所缺2000年数据可使用1999年和2001年的数据按线性插值的办法补全。然后应用MATLAB绘图命令可得分布图:

图6 1994—2005年城、镇、乡育龄妇女生生育率变化图

通过图6可以看出,除去个别异常点外,我国市、镇、乡育龄妇女生育率从1995年到2005年是逐步降低,这是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如城镇夫妻只生一个小孩,农村生育第二胎要相隔一定时间,奖励少生等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渐淡化。可以预计,市、镇、乡育龄妇女生育率将继续保持逐步降低的态式,并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值。

5)总和生育率的分析

总和生育率?j(t)的直接含义是第j个地区,第t年平均每个育龄女性的生育数。如果所有育龄女性在她育龄期所及的时刻都保留这个生育数,那么?j(t)也表示平均每个女性一生的总和生育数,总和生育率是一个衡量妇女生育水平的综合指标。其基本的计算方法是将第t年,第j类地区的育龄妇女年龄别(附录2中为15—49岁)生育率相加。在统计时期长度为1年,年龄分组组距为1岁的情况下,总和生育率等于年龄别生育率之和:?j(t)??bij(t)。其中bij(t)是第t年,第j类地区第i岁育龄妇女的生育率:

i?1549

bij(t)?pij(t)

wxij(t)w,其中xij(t),pij(t)分别示第t年,第j类地区第i岁育龄妇女的人数及生育的婴儿数。

在人口分析和决策中,总和生育率是一个有用且十分重要的指标,它可以直接用来比较不同时期妇女的生育率水平,因为它已经考虑到了妇女在不同年龄结构上的生育率;同时又是作为女性终身生育水平的估计,对人口的长期宏观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另外,总和生育率还可以作为人口预测的重要参数,用于预测某年的出生人数:

w(t)?bij(t),这里Pj(t)为第t年,第j类地区出生的婴儿数。 Pj(t)=?pij(t)??xij

i?15i?154949

根据附录2中给出的2001——2005年城、镇、乡妇女生育率。在假设育龄妇女仅生育一胞胎的情况下,直接对育龄妇女生育率求和,即可得到总和生育率。通过计算可得

年各年龄的生育率小了10倍,因此将其修正为原生育率的10倍。

按照国际上有关多胞胎出生的比例是:双胞胎约占出生人口总量的1%,三胞胎以上的情况忽略不计,因此在考虑双胞胎的情况下,只要在上表总和生育率中再加上0.01即可。应用MATLAB绘制出分布图如下:

图7 城、镇、乡总和生育率随时间变化图

从图7可以看出,乡总和生育率比镇高,镇总和生育率又比城市高,并且城、镇、乡总和生育率都低于1.8,这说明我国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的时期,当然由于近年来还存在着不少超生游击队,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和流动人口中更为普遍,因此实际总和生育率会高于统计数据。

6)人口城镇化分析

由于我国目前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劳动力将持续向城镇流动,同时由于城镇规模的日益扩大,也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户口,人口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使农民通过向城镇转移并最终实现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最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往城镇,这又将对城镇经济与社会诸多

方面(如就业吸纳、环境承载、贫困问题等)产生巨大的冲击,盲目地走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路线,快速提高城镇化水平又不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因此说,科学地预测人口城镇化的未来趋势,确定合理的城镇化水平,对于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协调城乡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将某年的城镇化水平PU(t)定义为当年的城镇人口数与总人口数之比,Karmeshu(1992年)研究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长相对农村要快一些,但是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并趋向100%时,速度会减缓,城镇化水平的增长曲线大致表现为一条拉伸的“S”型Logistic曲线[4],城镇化水平PU(t)与时间变量可以用以下函数描述:

K 1?Ae?Bt

其中K为饱和城镇化水平,t为时间变量,A,B为待定参数。

我们假定城镇化水平达到50%时增长速率最快,100%为饱和城镇化水平。又设城乡PU(t)?人口比为UR(t)?U(t),其中U(t),R(t)分别为时刻t时的城镇人口数和农村人口数,则城R(t)

U(t)UR(t)? (5) U(t)?R(t)1?UR(t)镇化水平为: PU(t)?

为了求出城镇化水平中的待定系数K,A,B可以根据附录2中所给出2001年——2005年中国人口1%调查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得出,为了计算方便,将城、镇合并,视为城镇,乡视为农村,即将城镇男、城镇女、镇男、镇女人口数之和记为城镇人口;乡男、乡女的人口数之和记为农村人口,通过计算可得下表:

以解释为2003年我国发生了非典型肺炎,部分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返回了农村,正常的城镇化扩张受到了一定的干扰,为了平滑数据,可以假想2003年没有发生非典,利用01年、02年、03年、05年的城乡人口比数据做三次样条插值,求出2004年的假想城乡人口比。具体MATLAB程序如下:

>> t=[1 2 3 5];

>> y=[0.591482687,0.63157922,0.701706164 0.812997898];

>> y4=vpa(interp1(t,y,4,'spline'),9)

y4 =

.772100172

中国人口增长的分析与预测模型(最新)43_人口增长模型

利用01年——05年各年修正的城乡人口比,可以求出这五年的城镇化水平,然后使用MATLAB的曲线拟合工具箱cftool可以很方便地求出城镇化水平拟合函数中的待定系数、可决系数R2,残差平方和等统计量,具体命令如下:

t=1:5;

y=[0.371655119,0.387096877,0.412354482,0.435697814,0.44842738]; cftool(t,y)可得拟合图见下图

图8 城镇化水平拟合图

因此城镇化水平拟合函数为:

PU(t)?

0.6124

(6)

1?0.7638e?0.1507t

于是

0.6124U(t)

= (7)

U(t)?R(t)1?0.7638e?0.1507t

由于残差平方和仅为4.07,可决系数R2高达0.99,因此该函数拟合的效果是较好的。利用所求出的城镇化水平拟合函数,可以预测出未来5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

图9 我国未来城镇化水平曲线图

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9.03%,2030年将达到60.07%,2040年达到61.13%,然后城镇化进程趋缓,最后城镇化水平稳定在62%左右。 7)妇女死亡率分析

按照附表1、2,利用MATLAB,可绘制2001-2005年男、女死亡率分布情况,以2005年的妇女死亡率为例:

2005年市/镇/乡妇女死亡率分布

死亡率(千分比)

年龄

通过散点国的观察,可以看出0-3岁的死亡率较高,而3—50岁的死亡率较低,5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增加较快,80-90岁的妇女死亡率达到0.18以上,并

且农村死亡率要比城镇高,01—05年的死亡率分布基本相同,这可以解释为我国政治、经济稳定,各年龄段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大,可以预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年龄死亡率将来会进一步下降,我们假定以2005年各年龄段的死亡率为基准,每年死亡率下降千分之一,则可以用以下函数来描述未来各年龄段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t?2005?ww

dij(t)?dij(2005)?1?? (8)

1000??

8)人口老龄化分析

根据附录2中给出的01—05年城、镇、乡的男、女性比率,我们将60岁以上的人定义为老年人,则可累加城、镇、乡60岁以上人员的男、女性比率,可得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数的比例,具体数值见下表:

图10 我国老龄化进程

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在01—05年中,镇、乡老年人比例都有较大增长,且有加速上升的趋势,可以预计,我国的老年人比例将会继续增高。

9)人口高峰分析

利用附录2中所给出的2005年各年龄男、女性比率,通过将男、女性比率累加,得出城、镇、乡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出曲线图如下:

图11 2005年城、镇、乡各年龄人口比

从2005年城、镇、乡各年龄的人口比例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在15—20岁,30—45岁形成了两个人口高峰,据此可以推算,过去在1960—1975,1985—1990年我国出现两次人口高峰。由于生育的高峰期集中在20—30岁,可以预计,15—20岁人口高峰群将在2005—2020年集中生育,届时会出现出生人口的高峰期。

4.2 模型建立

4.2.1 无人口迁移情况的市、镇、乡男女人口数模型[5]

由于城、镇、乡妇女的生育率和出生婴儿男女的性别比有所不同,同时男性不生育小孩,因此可将全国在某年的总人口划分为城、镇、乡三个地区的男女人口来分别考虑,按国家统计局给出的2005年全国总人口数,结合附件2中2005年城、镇、乡分性别按年龄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05年城、镇、乡女性人口、男性人口和从0周岁开始到最大年龄的初始人口状态分布,在不考虑迁移的情况下,以1年为单位划分年龄组,令最长寿命为m,显然,第j类地区,第t年到第t?1年人口状态分布可用下列模型表示:

ww

xiw?1,j(t?1)??1?dij(t)?xij(t),i?0,1,?,m?1

mmxim?1,j(t?1)??1?dij(t)?xij(t),i?0,1,?,m?1 (9)

wt?1年,其中xiw第j类型(城、镇、乡),岁数为i?1的妇女总数。dij(t)?1,j(t?1)表示第

为第t年,第j类型(城、镇、乡),岁数为i的妇女死亡率。

上述模型是一个递推模型,它可以递推到任何一年。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断转移的过

程。当0岁人口到t?1年变为1周岁人口以后,又有第t年到第t?1年这一年中新生的女、

wm男婴儿x0,(t?1)xj0j(t?1)加入到人口行列,其新生女、男婴儿数的计算公式为:

www

x0j(t?1)??1?d0j(t)??j(t?1)

mmm

x0j(t?1)??1?d0j(t)??j(t?1) (10)

m

t?1年,第j类地区生育的女、男婴儿总数。其中?w,(t?1)?jj(t?1)为第t年到第

它可由下式来计算:

ww

?(t?1)?k(t?1)?j(t)?bij(t)kij(t)xij(t)

w

j

w0j

i?i1i?i2

ww

?(t?1)?k(t?1)?j(t)?bij(t)kij(t)xij(t) (11) m

j

m0j

i?i1

i?i2

(3)式中?j(t)为第t年第j类地区全体育龄妇女在保持当年生育水平条件下,平均每人一生生育的子女数,即为妇女总和生育率;bij(t)为第t年i岁第j类地区妇女的

w

t?1年,第j类地区的女性婴儿性别比。 生育率;k0j(t?1)表示第

这样第t?1年时我国的总人口数为:

?m?1w?wm

x(t?1)?????xi?1,j(t?1)?xim(t?1)?x(t?1)?x(t?1)?0,j?1,j0,j? (12)

j?1?i?0?

若用矩阵的形式,第t?1年,第j类地区女性、男性的按年龄分布的人口可以写为:

wwwwXw(t?1)?A(t)X(t)?B(t)Xjjjjj(t)

3

mmw

(13) Xm)?Amj(t?1j(t)Xj(t)?Bj(t)Xj(t)

wwwT

其中Xwj(t)?[x0j(t),x1j(t),?,xmj(t)]

00?

?1?dw(t)00j??01?d1wj(t)Awj(t)??

????00?0?

?00???00?;

?

???w

?1?dm0??1,j(t)??

中国人口增长的分析与预测模型(最新)43_人口增长模型

?b0j(t)b1j(t)?bmj(t)??0?0?ww?0? Bj(t)?k0j

?????000??

4.2.2 考虑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分年龄,分性别人口动态模型

为了和附录1中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相对比,将城、镇、乡三种类型合并为城镇,农村两种类型,分别用j?1和j?2表示,此时第t?1年,年龄为i?1岁的城镇女、男人口数分别为:

www

xiw?1,1(t?1)??1?di1(t)?xi1(t)?ki1(t?1)M(t?1),i?0,1,?,m?1

mmmxim?1,1(t?1)??1?di1(t)?xi1(t)?ki1(t?1)M(t?1),i?0,1,?,m?1 (14)

则第t?1年,年龄为i?1岁的城镇总人口数为:

m

xi?1,1(t?1)?xiw(t?1)?x) (15) ?1,1i?1,1(t?1

第t?1年,年龄为i?1岁的农村女、男人口数分别为:

www

xiw?1,2(t?1)??1?di2(t)?xi2(t)?ki1(t?1)M(t?1),i?0,1,?,m?1

mmmxim?1,2(t?1)??1?di2(t)?xi2(t)?ki1(t?1)M(t?1),i?0,1,?,m?1 (16)

第t?1年,年龄为i?1岁的农村总人口数为:xi?1,2(t?1)?xiw)?xim) ?1,2(t?1?1,2(t?1其中,M(t?1)为第t+1年由农村迁往城镇的人口数,应满足:

M(t?1)?(?xi?1,1(t?1)??xi?1,2(t?1))?PU(t?1)??xi?1,1(t?1) (17)

i?0

i?0

i?0

m?1

m?1

m?1

也就是第t+1年由农村迁往城镇的人口数要等于全国总人口数乘以城市化水平减去

城镇人口数。

第t年到第t?1年这一年中新生的女、男婴儿数为:

wwwx0j(t?1)??1?d0j(t)??j(t?1) (18) mmmx0j(t?1)??1?d0j(t)??j(t?1) (19)

ww

而 ?(t?1)?k(t?1)?j(t)?bij(t)kij(t)xij(t)

w

j

w0j

i?i1

i?i2

ww

?(t?1)?k(t?1)?j(t)?bij(t)kij(t)xij(t) (20) m

j

m0j

i?i1

i?i2

这样第t?1年时我国的总人口数为:

?m?1w?wm

x(t?1)?????xi?1,j(t?1)?xim(t?1)?x(t?1)?x(t?1)??1,j0,j0,j?

j?1?i?0?

3

5. 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

对模型4.2.2进行求解,以2005年起始年,利用年进行预测,由于某一年89岁的

人到了第二年就成为90岁,所以这一年的90岁的人数不仅包括上一年的90岁或90岁以上的人口数,还应包括上一年的89岁的人口。采用以下三种方案加以预测:

图12 未来50年我国在三种方案下的总人口预测图

和附录1中未来我国总人口的曲线图相比较,发现采用中方案时,图形吻合较好.

的人口问题,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1.8亿。

六 模型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

1)本文应用Leslie模型的思想,同时考虑农村人口往城镇迁移的特征,获得了中国人口市,镇,乡三级的按年龄分布的动态人口迁移模型。利用该模型,按照三种不同总和生育率方案,预测了未来中国中短期和长期市,镇,乡三级人口增长情况和城镇化进程的情况。通过和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相对比:关于市,镇,乡三级人口预测所得的结果与研究报告相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利用市,镇,乡三级人口预测得到的三级人口数量可对影响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获得影响因素主要为:老龄化,男女性别比,生育率,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其中老龄化因素获得未来老龄化人口预测趋势。该趋势表明未来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进程符合中国人口发展方向,并且可看出老龄人处于中国人口显著位置;人口性别比对为来中短期和长期的男女性别也可预测。未来人口性别比将进一步升高,影响人口进一步增长;同时对生育率也进行了市,镇,乡三级分析。分析发现城镇

生育率时段后移,乡镇生育率时段比较靠前,农村的生育高峰主要集中在20-25岁,城镇的主要在25-30岁。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有了很大改观,城镇一般允许生一个,乡村允许生两个与实际相符合。通过2005年的数据分析,挖掘出了我国1960—1975,1985—1990年出现的两次人口高峰。并预测了在2005—2020年将出现出生人口的高峰。

3)该模型简单实用,预测获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不足:

1)该模型是典型的离散控制模型,较为简化。模型假设生育率以一定规律变化,死亡率相对稳定,忽略生育率和死亡率在不同时刻的变化导致 一些误差。

2)利用该模型所得的分析表中的相关 数据精确性有待提高;该论文从建模到分析整个过程的数据来自于附本,数据有限,并且,03年生育率和04年城镇人口数据异常,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时间有限,编程计算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向东,海武,文韩.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蔡锁单.数学建模原理与文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4] 刘桂莲,王福林.黑龙江省人口预测及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89-91 [5] 宋丽敏.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3):115-118

附录:

MATLAB人口计算程序:

d;%输入2005年各年龄段女性死亡率; x0;%输入2005年各年龄段女性人口数; b;%输入2005年育龄段女性生育率; x1=(1-d/1000).*x0; y(1)=0;

n=length(x0); for i=1:n-1

y(i+1)=x1(i); end

>> y(n)=y(n)+x1(n); >> s=0; for i=16:50

s=s+y(i)*b(i-15)/1000*0.487*1.8; end >> y(1)=s;

>> y%输出2006年各年龄段人口数; 2006年预测人口数: y y =

1.0e+004 *

Columns 1 through 7

3.8855 1.4408 1.4123 1.2321 1.4129 1.5216 1.5578 Columns 8 through 14

1.5219 1.6670 1.7031 1.7394 1.9205 1.8842 1.9568 Columns 15 through 21

1.9930 2.1013 2.5005 2.6814 2.8626 3.3332 2.9348 Columns 22 through 28

2.6817 2.7536 2.8262 3.4060 2.9349 2.8622 3.0794 Columns 29 through 35

3.0438 2.8988 3.1883 3.2611 3.4782 3.6950 3.7681 Columns 36 through 42

3.8397 4.0935 3.7305 4.0566 3.0420 3.4043 3.5853 Columns 43 through 49

3.6578 4.4178 3.1497 1.8824 2.4618 2.2071 2.7873 Columns 50 through 56

3.0026 2.7499 2.8572 2.8937 2.5670 2.5295 2.1305 Columns 57 through 63

2.1315 2.0589 1.7687 1.6962 1.5498 1.4405 1.3692 Columns 64 through 70

1.2598 1.2945 1.2950 1.3279 1.1504 1.2541 1.1438 Columns 71 through 77

1.1421 1.1411 0.9977 0.9945 0.8492 0.7092 0.7402

中国人口增长的分析与预测模型(最新)43_人口增长模型

Columns 78 through 84

0.5958 0.5938 0.5215 0.4163 0.4129 0.3427 0.3072 Columns 85 through 91

0.2708 0.2336 0.1996 0.1298 0.0960 0.0966 0.2487 反复迭代,即可得出各年分性别,按年龄的城、镇、乡人口数。

21

本文标题: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论文 1216中国水果供求分析及预测 贾巧莉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266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