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古代十大名门望族-寿县望族名人之孙大光

发布时间:2017-10-17 所属栏目:人物纪事

一 : 寿县望族名人之孙大光

寿县望族名人之孙大光

1988年,孙大光之子孙东梁在香港任化工部下属一个公司的总经理。有次他陪一个老同学和客人吃饭,席间,有位老夫人得知他祖籍安徽寿县,便引为同乡,并说:“寿县有两大望族,一个是方家,出武将;一个是孙家,出文官——孙家鼐是一个,你父亲也是一个……”

  这位老夫人,乃是寿县籍的国民党中将方振武之遗孀。方振武于1885年生于寿县瓦埠镇,出身贫寒。年青时曾参加徐锡麟反满起义,后加入同盟会,任孙中山军政府的海军陆战队司令,北伐大队长,济南卫戍司令、安徽省主席。“九·一八”事变后,他与冯玉祥、吉鸿昌等组成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宝昌、多伦、张北等地,声震全国。后受日、伪、蒋三方围剿,失败而流亡海外。“七七”芦沟桥事变不久,他返回大陆参加抗日,但为蒋介石所不容。1941年12月,他在广东中山县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当今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便是他的孙辈。

  相比较而言,寿县孙家的名人更多一些。

  据寿县县志记载:“孙氏系出多源。寿县孙氏,为大姓之一,宗支繁多,主要有寿州孙,坝上孙(堰口集西),隐贤孙,瓦埠孙等。寿州孙,郡号乐安。……自八世起,派辈字序为:‘士克祖家传,多方以自全。同心仰化日,守土享长年。’人丁兴旺,城南广袤十余里地,其在城者有‘孙半城’之称。近代名人有孙家鼐(咸丰九年状元,为帝师),孙毓筠(同盟会员,辛亥革命淮上军首领之一,曾任安徽省都督)等。”

  孙家鼐生于1827年,卒于1909年。他幼读诗书,院试中举,咸丰九年(1859年)参加殿试时,咸丰皇帝命他以大清王朝的兴盛写一副对联,他即兴作一联曰:

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继羲皇尧舜;

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

这副对联既歌颂了清朝的丰功伟业,又巧妙地把“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嵌入联中。咸丰看后惊呼“绝妙!”举起朱笔点孙家鼐为头名状元。1864年,孙家鼐任湖北学政,阅卷大臣。1876年,与尚书翁同和共任光绪老师。后升任内阁学士、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等职。甲午海战失败后,他受形势影响,提出注重科学、兴办实业、开办学堂等变法自强的主张。他非常赞成维新派关于“开民智”“通下情”的政治主张。1898年,光绪下诏推行变法,废科举,兴学堂,办报编书,命他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即第一任兼职校长。他倡导“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计划京师大学堂设十主科,十附科,并办医学堂、武备学堂、速成学堂,同时呼吁各省多办中学、小学。康梁变法失败后,六君子受戮。他力谏西太后不要“废帝立储”,遭拒绝,于是请退养病,以示不满。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他奉慈禧之召赴西安,起任礼部尚书。回京后拜体仁阁大学士,充学务大臣、政务大臣、编纂官制总司核定等职,1907年任资政院总裁。按现今的体制来说,他统管过工业、文化、监察、人事、教育、内政,等等,几乎无所不包,乃清末最后一任“宰相”。

  “文革”中,有人曾指责孙大光为“孙家鼐的孝子贤孙”,实则,孙大光并非孙家鼐的后裔。传说李自成起事后,曾在朱明王朝的老家安徽一带杀了不少人。清初,朝廷见安徽人口稀少,于是陆续动员一些山东人移民过去,孙大光的高祖大抵于清朝中叶迁徙至安徽寿县。就是说,孙家鼐一支是寿州孙,多住于城内;孙大光一支是山东孙,住于离县城数十里的堰口集以西的孙家老圩子,即县志中所说的“坝上孙”。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英王陈玉成驻军庐州(合肥),其部下苗沛霖曾攻下寿州,即现在的寿县。由于孙家鼐是朝臣,所以城里的孙家人纷纷逃往孙家老圩子避难。孙家老圩子四面环水,有围墙,有炮楼,太平天国军队去攻过,但没攻进去,便撤了。这一来,寿州孙对坝上孙非常感激。后来一盘查,孙家老圩子的前辈是从山东历城县老官巷迁来的,其先祖原在山东乐安郡;而孙家鼐这一支也是13代以前从历城县老官巷迁来的,先祖也是乐安郡的;可见两支原本同宗,于是认为本家。乐安郡,即今天的山东省惠民县,乃孙武、孙膑的老家,由是可以推定:从乐安郡迁往历城再南徙寿州的两支孙氏,多半是孙武和孙膑的后裔。

坝上孙一支的高祖叫孙培根,妻子为晏氏。他们远道而来,只是在堰口集附近的孙家老圩子站住了脚,真正兴旺发达是其子孙守告长大成人以后。坝上孙这一支的排辈字序为:“培守先汝善,世克中诚宪”。从孙守告这一辈起,孙家渐次繁荣,到了清末,出了一些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及至段祺瑞执政时期,已经出了几个县长,孙大光的堂伯父就是其一。

  孙大光于1917年1月7日生于孙家老圩子,取名孙世蔚。其曾祖孙奉先(即孙守告之子)原为殷实人家,奈何大光的祖父孙汝辑身染鸦片,抽空了家当。大光的父亲孙善源仅分得六亩薄田,其中两亩可以种麦子,其他四亩只能种红薯和高粱。孙善源一向游手好闲,又好赌,最后把妻子陪嫁的衣物都当卖光了。没什么可赌了,就在赌场替人家出“宝盒子”。虽有妻子和孩子们下田劳作,克勤克俭,一家人还是难以果腹。

  大光说,“我本一牧竖”,是的,他自小就是个牧童——放牛娃。那时候,为了争拾牛粪,他常和别的孩子吵架;没钱买西瓜,就捡别人丢掉的西瓜皮啃;家里常年喝高粱糊糊煮红薯,晚饭还经常免了——他母亲早早把孩子们赶上床睡觉,说:“人是一盘磨,睡倒就不饿。”青黄不接的时候,全家连高粱糊糊也喝不上,就吃豆渣、野菜、榆树叶子蒸麸皮。家里常年吃母亲腌制的辣菜,生了蛆、长了毛也照样吃。孩子们生病了,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菜,却什么也没有。大光砍柴、割草、挖野菜、拾麦穗、侍弄庄稼,一年四季都光着脚,每到冬天,手脚都冻得红肿溃烂。他母亲会作豆腐乳,但孩子们在饭桌上不能多吃,多夹一点儿,父亲的筷子就会敲在手上。大光十二三岁就用大桶担水,担不满,父亲也会打骂他……

  大光有一兄一弟两姐三妹。他的二姐,帮别人放鸭子时掉到水塘里淹死了;两个妹妹,生下不久就送给了城里的育婴堂,如今是死是活,辗转何处,绝然不知;最小的一个妹妹,刚出生时母亲就用胞衣捂在她的嘴上,准备闷死,赶巧这时大姑妈进来,说你们不要我要,这才救下这个小生灵。

  大光六岁入堰口集小学读书,庄子离学校四里路,每天都要往返两趟,走16里路。念到九岁,因军阀混战学校停办而回家务农。12岁那年,庄里一些富裕的本家请了位先生开塾馆,使他得以免费借读一年。他买不起书,只能借,先生让借《论语》没借到,他只好从借得的《孟子》学起。所谓学,主要是背,白天背,晚上点一拄香,再背——“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后来他借到一本《古文观止》,又从头到尾背。背多了,也就慢慢“悟”进去,懂了。这本书集中了古文的精华,唐宋八大家——韩柳欧苏等人的散文佳作,尽在其中。一年私塾读下来,大体奠定了他的古文根底。

  有位先哲说过:贫穷和苦难,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人类并不追求贫穷和苦难,但贫穷和苦难对青少年无疑是一种难得的砺炼。如果是个聪敏、勤奋的孩子,经此造就,便可能闪出熠熠的光芒。

 大光13岁时,堰口集小学复学,他插入五年级续读,其年龄已与正常初中生仿佛。他有个三姑父叫梁子文,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岸的瓜洲。姑父发现大光颖慧,刻苦,有志向,便出40块大洋,送他到寿县正阳关的省立第六职业学校分校二部,插班读初中一年级。这时,大光对中国古文,对唐诗、千家诗和宋词等更加喜爱,他文笔超群,并写得一手好字,作文经常被学校张贴,展览。姑父也不时把他的作文带回家中,念给自己的孩子听。

中国古诗文不仅教化语言文字,同时也激人立志,做一个胸怀天下的有为之士。穷苦的生活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又使少年的大光怀有本能的不平和正义。由于寿县离上海较近,大革命的浪潮和讯息不时波及此地。大光就读的堰口小学,乃中共寿县县委(地下)机关所在地,校长和一些教师都是共产党员。其中仇西华老师对他影响最大,常给他讲革命道理,或拿着党的传单,一段一段为他解释。有时开秘密会议,也不避他。一次,国文老师给学生出个作文题:“我的一个梦”,大光写的是:他梦见“公产党”来了,一切都好起来——穷人有饭吃,有书读,什么都不要钱了……

这时的大光,最崇拜孙中山和列宁,也喜爱《水浒》《杨家将》《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英雄人物。他最痛恨当地官员胡作非为,有次去区公所,他在那里的记事薄上写下三个大字“分赃厅”,一时传遍乡里,被视为少年叛逆者。

  1931年暑假,孙家老圩子来了两个上海兵工厂的工人,他们是到鄂豫皖苏区去的,由于交通受阻,住在大光的堂兄孙世芬家。大光从两个工人那里了解到许多外部世界的情况,还跟着他们学会了《国际歌》《少年先锋队队歌》。在他们的影响下,大光在庄里组织了“牧童团”和“贫农团”,宣传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

  孙世芬当时在县中读书,是共产党员。他常借给大光一些进步书刊阅读,如蒋光慈的《鸭绿江上》《反正前后》《少年飘泊者》,郭沫若的《女神》《棠棣之花》,左联的刊物《拓荒者》等。蒋光慈是寿县正阳关人,大光对这位同乡作家甚为关注,尤其喜欢他创作的《少年飘泊者》。大光幻望自己也能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行旅四方,见识天下。

  这一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大光被选为学生会理事,组织同学在正阳关宣传抗日,查禁日货。不久,校内发生一起学潮,起因是:某班上课时老师请假未到,部分学生便去操场打球;教务主任前来点名,接着就贴出布告,将不在教室的学生全部给予记过处分。为此激起公愤,全校罢课,要求赶走教务主任,取消处分,并保证寒假不能开除学生。大光积极参加了学潮,孙世芬也从县城赶到正阳关来,鼓励学生坚持下去。最后,校方答应了全部条件,以学生的胜利而告终。没想到,学校出尔反尔,于寒假中给大光一纸通知,说他“无心向学”,“着令斥退”。大光自然不服,曾串联同学,与校方辩理,怎奈势孤力单,胳膊拧不过大腿。

1932年春,大光偷偷考入县城中学再读初一。寿县古称寿州,乃全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东据淮河,西扼淠颍,“南人得之,则中原失其屏障;北人得之,则江南失其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蔡昭侯、楚考烈王和西汉淮南王刘安,都曾在此建都。著名的秦晋淝水之战,就发生在城东、城北的淝水两岸和八公山一带。所谓“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是描写这一战争的名句。寿州城内,有唐贞观年间建的报恩寺和规模宏大的孔庙。城南,有楚相孙叔敖所建的堪称“天下第一塘”的芍陂。城北,有廉颇墓和淮南王墓。淮南王刘安是西汉文学家、思想家,他和苏非、左吴等八公著有《淮南子》一书。传说他和八公炼成仙丹,服后于白日升天,又说他和八公炼丹未成,但却制出了豆腐。总之,这是人杰地灵之域,其历史文化对大光深有熏陶。

寿县中学的前身,是建于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的循理书院,后为清末孙家鼐等人所创办的寿州公学。大光进入县中时,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部就设在相邻的六安县苏家埠镇附近。在此,徐向前曾指挥红10师、红11师、红73师等进行了48天的苏家埠大战,先后歼灭国民党军队3万人,击落敌机一架,取得鄂豫皖苏区空前的大胜利。这期间,红四方面军的匡继勋部队曾攻入正阳关。这一来,寿县县城骤然紧张起来,四门紧闭。大光和进步同学却高兴得很,晚上一起上街散发传单,欢迎红军。红军后来并没有攻打县城,但革命声势还是大大地鼓舞了县中的少年学子。

这年下学期,寿县来了个行政督察专员,要县中在寒假前举行统考,结果遭到全校学生反对,一致罢考。当时的校长比较开明,同情学生,于是专员打算撤换他。寒假期间,大光被选为学生会的留校委员,和另一个同学留在学校,任务是监督和提防专员等人撤换校长和在假期开除学生。大光有过被假期算帐的教训,因而尽心尽职,坚守岗位。

这时他的三姑父梁子文写信到孙家老圩子,要大光赶往南京找他,去进可以免交学膳费的安徽贵池师范。可惜,家人把信转到学校,大光回趟家再前往南京时,已经误了时机。姑父让大光先到自己的家里——镇江对面的瓜洲镇去住一段,等待机会另给他找个工作。大光在自传里记叙过这一段凄苦的生活经历:

  我的姑母带着孩子住在瓜洲。表弟当时只有十岁左右,是我姑母的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对于我们这些穷亲戚上门很看不起(包括我的姑母在内,都是同样的眼光)。一天,不记得为了什么事,表弟梁士铎用棍子把我饱打了一顿。我因为寄人篱下,他年纪又比我小,所以没有还手,但心中万分激怒,因此吐了几口血,在床上躺了两天。瓜洲实在不愿呆下去了,我又到了南京。此时我哥哥在下关码头上当加磅工人,我便在他的宿舍里住了几天。那时他的生活也很困难,回乡更非所愿,所以住了几天之后,姑父让我还是回瓜洲暂等,他正在给我找事做,大概不久就可以有回信。我只好又回到瓜洲,大约等了近一个月,姑父通过中兴煤矿公司镇江经销店的老板,把我介绍到该公司新设的上海张华浜堆栈去当练习生。

  我到上海,已是1933年春末夏初。有人带我去见煤矿公司的营业部主任。这人洋气十足,架子很大,把脚翘在桌子上和我说话,只简单问几句,就把我打发走了。我在堆栈的工作是管理磅秤,收发筹码,计算装卸吨数,有时在岸上干,有时在船上干。还有就是帮助会计誊写帐单报表等等。业余的时候,看些进步杂志和报纸。常看的有生活书店出刊的《文学》,《申报》的“自由谈”和“业余周刊”(李公朴主编)。那时候,我感到最大的威胁是失业,所以想:如果所有的店员和学徒都联合起来,不许老板随便开除,一家开除,大家联合去闹,这样力量就大了。于是给“业余周刊”投了一稿,题目是“店员学徒联合起来”,署名孙试味,并附了通讯处。这篇稿子登出后,也有几个学徒来信,表示赞同。“业余周刊”的徐雉还约我谈过一次话,给了我一些鼓励。这个时期还有一件事,就是堆栈的加磅工人要求改善伙食。加磅工人里安徽人居多,我和他们较熟,支持他们同包伙老板斗。可包伙老板不肯让步,私下给主任送礼,被我看见了,告诉了大家。

由于投稿和支持工人闹事,加上我平日对堆栈主任的态度有些桀骜不驯,于是触怒了公司当局,在我干了半年以后,他们突然发一纸通知,将我辞退。这对我无疑是很大的打击,因我在上海举目无亲,一无依靠。找到这个饭碗很不容易,一下子打破了,再到哪里去找?那些司磅员和加磅工人都很不平,其中一个人自告奋勇陪我到总公司去讲理。结果,还是被推挡出来。

  从总公司坐小火车回张华浜,一路上心潮起伏。我在上海孤单一人,今后怎么办?我给在南京的哥哥写了一封信,流露出厌世的情绪∶“黄浦江头,火车轨下,不难觅一归宿……”哥哥怕我自杀,急忙从南京赶来,要我回老家去,我坚决不肯。

  几个司磅员虽然很同情我,但也无可奈何。他们每人送我几块钱,并帮我找了个临时住处。住一段时间,我看到报上有各种招工的广告,便去投考,然而每次都败兴而归。后来得知生活书店招收练习生,又去碰运气。那次报名的有几百人,却只收20人,结果口试时因我不会说上海话而未被录取。正在颓丧之际,生活书店通知我,说长城书店需要两个练习生,可以推荐我过去。我喜出望外,便去长城书店接洽,就职。和我一块进去的,是常州小王,王寿华。待续。

二 : 中国古代十大名门望族

一、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汉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位重要人物: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李广孙李陵战败被俘降于匈奴,使陇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在唐朝,陇西李氏的声望超过了赵郡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后世李氏多自称陇西,有些也是附会。

二、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在唐朝以前声望高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赵郡在今河北赵县,初后魏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为赵郡李氏的始祖。赵郡李氏在北齐官位显赫。支派繁多,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

三、弘农杨氏

汉时之弘农郡治所位于今河南灵宝境内,辖华阴等地,秦汉初期,杨姓子孙分布以弘农最为集中,影响也最大,至今犹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弘农杨氏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以“四知”而著称的“关西孔子杨伯起”。据《后汉书》所载,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出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即公元54年,为当时之大儒,少时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时人称之为“关西孔子杨伯起”,曾隐居于湖州数十年,五十岁,才开始为官,后多次升迁,官至太尉。曾在赴东莱太守任上,途径昌邑,时任昌邑令的王密乃为其所荐,听说杨震路过昌邑,就前往拜见,到了晚上临别之时取出十斤黄金送给杨震。杨震说到:“我了解你,你却为什么不了解我的为人呢?”王密劝说到:“天黑了,没有人知道,你就收下吧。”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的走了。后来杨震转任涿郡太守,因为官清廉,不接受馈赠,所以子孙过的很清贫,经常要以步代车,而且无肉可食。以前的朋友中有想为他们置些产业的,但杨震却不答应,说:“让我的后代被人称为‘清白吏’的子孙,把这个传给他们,不是很好吗?”

杨震的子孙们受其言传身教,皆博学而清廉,《后汉书》云,“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遂“为东京名族”。

弘农杨氏以“四知”为荣,并以“四知”为堂号,以“清白传家”为门额,遗风至今可见。杨震的十四世孙杨坚建立了强盛一时的隋朝,更是把杨氏地位推到了巅峰。北宋杨家将的创始人杨业是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裔,精忠报国,抗辽卫国,一门五侯,名垂青史,可谓是弘农杨氏的落日余晖。

四、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本姓姬。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其墓地称“司徒冢”。宗敬的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成为太原之著姓。其后子孙蕃衍,遍布各地。太原遂为王氏二十一地望之首,且为王氏之总号。十八世孙王翦公及其子王贲、孙王离,祖孙三代,俱为秦之名将,翦公为大将军,贲公封典武侯,离公称武陵侯。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时,翦公北征燕国,东平楚地,南下百越,攻无不克,战功显赫。始皇论功行赏,翦公与大将蒙恬共执牛耳,王姓与蒙姓同居天下之先。始皇驾崩,二世胡亥继位,矫诏赐公子扶苏死,又夺蒙恬兵权,遂令离公为大将军。二世胡作非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起兵响应。离公率军与项羽战于巨鹿,离公兵败自殉。其长子元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琅琊,是为“王氏琅琊祖”。

五、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是王姓显贵的代表,自三国到唐代七百年间,琅琊王氏世代鼎贵,天下第一,不仅有王祥这样流芳百世的孝子,而且还出现了人数众多的宰相,对中国社会的安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为秦代名将王离之后,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琅琊王氏在衣冠南渡时为东晋政权的稳固居功至伟,被称为“第一望族”,相传司马睿一度欲与之平分天下,朝中官员一度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琅琊王氏在汉唐间担任宰相者共有一百零四人次,除那些因任相两朝而重复者外,实际有宰相共九十二人。任相时间,以东晋南朝最为集中。当时,正是琅琊王氏家族作为侨姓首族的时候,仅宰相就出了九十余名,实际上是古今中外所仅有。因此,“公侯世及,宰辅相因”,也就成为其家族特色。所以,南朝人沈约评价琅琊王氏说:“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如王氏之盛者也。”历史上郭、何、桓、张、袁、杨等姓也有鼎贵一时的家族,但与琅琊王氏相比,都远远不及。琅琊王氏千年历史上的蝉冕交映,公兖相袭,不仅南朝以前没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后,也找不出第二个家族。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出身于琅琊王氏。有盛必有衰,南梁侯景之乱时,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一起因拒绝联姻而被侯景族灭,从此消失。

六、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出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继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颖川庾氏及谯郡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由宋至梁,一直为士族领袖,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

陈郡谢氏起初只是一个普通士族“谢氏虽为江左高门,而实自万、安兄弟其名始盛。谢褒父衡虽以儒素称,而官止国子祭酒,功业无闻。……后来太傅名德,冠绝当时,封胡、羯未,争荣竟秀,由是王、谢齐名。”到了谢尚时期,尚有求婚诸葛恢被拒之事。直至谢万出仕,掌握了豫州之后,方才开始崛起,到谢安任相时期达到顶峰。陈郡谢氏的主要功绩为淝水之战之中以少胜多,保住了东晋。淝水之战之后,谢氏子弟大多隐退,但仍旧保持了最高门第的地位不坠。自东晋至梁朝(317年-557年),谢氏共有12代、100余人见于史传,其门第之高,连皇帝有时也不得不借助于他们的影响力。谢氏拥有大量资产,子弟也大多才华出众,被视为士族领袖前后两百余年。侯景之乱时,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一起因拒绝联姻而被侯景族灭,从此消失。南北朝显赫一时王谢两家没落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游金陵时发出如此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天读来仍让人不胜唏嘘!

七、清河崔氏

崔姓起源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曾长期是山东望族和全国著姓,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名列第74位。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开国君主吕尚。吕尚本性姜,因其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从其封姓。吕尚的儿子丁公伋,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后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季子的后代一直是齐国的卿大夫,其九世孙崔杼,为齐正卿。崔杼曾立庄公、景公,任右相。其17世孙崔意如,为秦朝大夫,封东莱侯,有二子:伯基、仲牟,此后分支繁衍,人丁兴旺。自汉至宋,官宦不绝。魏晋至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或称“崔、卢、王、谢”,或称“崔、卢、李、郑”,均把崔氏列为一等大姓。宋代的《广韵》说崔氏“出清河、博陵二望”。清河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南北朝时期的崔氏名人大都出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如北魏吏部尚书、白马公崔宏,司徒崔浩,经学家崔灵恩,史学家崔鸿,书法家崔悦。唐代有诗人崔国辅,崔灏,崔护,而且崔姓曾任宰相者多达27人,地位显赫一时。

八、荥阳郑氏

荥阳郑氏源自古郑国。春秋末郑国灭亡,公室子孙迁他地,但均将国名冠于名字之前。此方式称为“以国为氏”,形成郑氏之姓。后世郑氏族人在荥阳大发展成为望族。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南北朝时荥阳郑氏中高官累世不断,荥阳郑与清河崔、范阳卢、太原王并为中国四大望族。唐以后荥阳郑氏连续出了9位宰相,其他尚书、侍郎、节度使等更多。声望达到鼎盛,其先贤或勤政于朝堂,或教化于州郡、或建功于边陲,都为社会经济文化作出贡献。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九、范阳卢氏

卢氏历史上自称来自范阳,涿州(郡)或幽州。公元前385年,田和代齐,卢、高二氏被驱逐,离开山东省长清县之卢邑以后,散居于燕、秦二国之间,主要一支是聚居于范阳。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卢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卢家场),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乾隆皇帝也写下:“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的诗句。范阳望族已成为几百年来卢氏家族的荣耀,因而卢氏家乖亦冠以“范阳堂”的称号。

十、太原温氏

温氏之先出自姬姓。西周唐叔名虞,字子于,周成王之弟。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把唐地封给他。其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国号晋。之后晋公族受封于河内之温(今河南温县),因以为氏。晋大夫郤至食采于温,号温季亦以为氏。西汉功臣温疥封茕侯,疥孙何始居太原成为望族,后裔遂以太原为郡号。

太原温氏家族的历代名人有:东汉邹平侯温序、北魏凉州刺史温恢、南朝光禄大夫温羡、南朝大将军温峤……最为著名的是初唐温氏三杰:温大雅、温彦博、温大有兄弟三人。温氏三杰俱为卿相之才。高祖李渊镇太原,厚礼之,李世民更是与之交情甚深。温氏三兄弟辅佐李氏父子,太原首义,平刘武周、荡突厥,西征南伐,立下了汗马功勋,为初唐开国名臣。温大雅被封为黎国公、礼部尚书;温彦博,被封为尚书右仆射,陪葬太宗昭陵;温大有为中书侍郎、清河郡公。温氏三杰的后人如温振、温挺、温佶、温造等多为唐朝的公侯守吏,其中温庭筠为唐末著名的“花间派”文学大师。

太原祁县温氏望族,人才辈出,数世昌盛,从汉代到宋,代代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名吏贤士或才华横溢的诗画巨匠。如此兴旺之族,中华文明史上寥寥可数。温氏家族是皇家最宠幸,百姓百官争相攀附的门第之一。连唐文宗都感叹:“李氏君临天下二百年,但想和皇家联姻的人竟然比想和王、温等望族联姻的人还少。”由此可见温氏的社会地位,丝毫不逊色于皇族李氏。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是在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奴隶制残余又顽固地存在的情况下,由于当时农民革命尚处于初级阶段,地方上豪强割据,战乱频繁,中央政权衰弱,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与奴隶制残余的有机结合。隋唐以后随着这些历史条件的消失,门阀士族也随之消亡。隋唐时期,为了巩固国家政权,统治者大力打击门阀士族,提拔寒门之士,门阀制度彻底推出了历史舞台,上述名门望族也风光不再,成为了历史的陈迹。

三 : 邢台古代10大名门望族

邢台古代10大名门望族

邢台,姓氏文化非常丰富,不仅产生过张、邢等重要姓氏,而且是许多姓氏的郡望,古代这里的许多名门望族渊源流长,产生了1大批精英人士,在中国古代产生重大影响,成为邢台姓氏文化中灿烂的一支。

1、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4大族”。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1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齐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10房崔氏。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清河崔氏作为中古时期的世家大族,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煊赫的政治地位,同时还包涵1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化地位。清河崔氏形成于魏晋,经过十六国时期的发展,至北朝达到鼎盛,它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后,崔氏家族经唐末五代,至宋遂衰。
清河崔氏是1个文化功底深厚、学识渊博的文化世族。在他们之中,历代都有闻名于世的经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及医学家,好学的家风与学术传家在整个家族的发展过程中,保持了世代不替的传承性。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
诗人:唐代岑参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
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邢台清河的崔氏名人:
唐朝状元崔昭矩、崔昭纬,白马公崔浩,吏部尚书崔宏,清河县公崔善为等等,另外,在黄粱梦里,那个卢生做的梦就是娶的清河的崔氏小姐。

2.任县游氏
  据史料记载,“游”受姓于春秋时期姬姓郑国,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是中华古老的姓氏之一。春秋末期,郑国动荡,游氏迁至任县。“任,晋县,今属广平郡。”而游氏郡望立于广平任地,则源于北魏朝中赫赫有名的任县“游氏三杰”。
  日前,邢台考古工作者与任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有关人员在对任县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时,发现一座南北朝时期古墓,经研究考证,古墓的主人为北魏假梁郡公游雅。游雅,字伯度,公元403年生于任城,少有高才,天资聪颖,素有过目不忘之称,且练就一手好书法,十五岁便成为当地名士,后仕官北魏,历任中书博士、著作郎、太子少傅、雍州刺史、秘书监等职,晋爵假梁郡公,公元461年卒,终年58岁,葬于家乡。据《任县县志》记载,游雅祠在任县庙上村。
  游雅墓现存一高大土冢,封土高十米,东西长约30米,南北长约25米。据考古专家推测,古墓中埋藏有大量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在研究游氏姓氏文化,任县历史变迁以及南北朝时期政治、文化、风俗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价值。
  除游雅外,“游氏三杰”还包括游雅堂弟游明根和游明根之子游肇。北魏三游,誉满当朝,为后世所称颂,故宋修《百家姓》称:“游,宫音,广平郡,系出姬姓,郑穆公子游吉之后。”这里所称广平郡是因任县曾属古之广平郡,并非现在的广平县。据此可知,广平任地是天下游姓的郡望,即今之任县。
  ■游氏外迁
  据《黄帝传》一书记载,唐元和五年,游肇八世孙游植和游匹兄弟二人自广平任地、颍州经过江西辗转至福建莆田。游植时任大理寺评事,到莆田安居。游匹博通地理诸书,在福建建阳长平定居。公元1654年,莆田东南再次遭受海寇侵扰,福建沿海一些游氏迁徙到台湾诸岛垦荒屯居。“由此可见,福建游氏和台湾游氏同出于‘广平氏’,即今任县。”
  ■游氏“中兴”于任县
  据任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介绍,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游姓起源于河南新郑,如今却鲜有游姓后人;兴盛于任县,福建与台湾游姓后人均从任县迁出,任县周围县市游姓也源于该县。
  如今,任县作为郡望之所,遗迹众多,除游雅墓外,县城北街仍有游家巷,游家井。县城老文庙内供奉北魏三游牌位。

3.柏人李氏
柏人李氏,史籍有时称作“赵郡李氏”,柏人李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李牧是战国时期,赵惠文王的司寇李兑的后代。李兑为老子李耳的三世孙,李兑的五世孙李昙,为赵国柏人侯,死后葬柏人西(今隆尧县西)。李氏遂以柏人为籍里,史称柏人李氏。其中,李昙的1个儿子李崇后去陇西做官,成为李氏陇西一脉,李昙次子李玑生三子,李牧为李玑第二子,战国末期,李牧为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所以李牧死,赵国亡,也就成为历史必然。柏人即隋之象山,唐之昭庆,亦即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祖籍之地。李牧所居,正是柏人之地,今以隆尧为中心的隆尧、柏乡、临城、宁晋一带。
后李氏有李机者,迁家于平棘南,至其重孙李慎、李敦、李义,又迁回柏人,因其“南徙故垒,世谓之南祖”。据邢台临城县出土的《李祖牧墓志铭》考证,李灵一支,即南祖子孙。根据《北史·李灵传》记载:其远祖李显甫“豪侠知名,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殷州治所在广阿,治域全部在今邢台市辖范围内。殷州西山泛指邢台西部太行山一带。
李灵之子李元忠曾辅佐高欢建立北齐,其人“粗览书史及阴阳术数,有巧思”,尤善医药,“性仁恕,无贵贱皆为救疗”。
李浑为李灵之曾孙。天平初年(534年),李浑出使南梁。梁武帝接见他并赞叹:“伯阳之后久而弥盛,赵李人物今实居多”。北齐文宣帝以东魏《麟趾格》未精,诏命李浑、邢邵、魏收等人修撰。李浑曾经对魏收说:“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君不如我。”
李公绪,字穆数,博通经传,李灵后人。“以侍御史徵,不就”。他“尤明天文,善图纬之学”,雅好著书。著有《典言》十卷、《礼质疑》五卷、《丧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记》二十卷、《玄子》五卷、《赵记》八卷、《赵语》十二卷,并行于世。
李灵、李顺及李孝柏等柏人李氏一门自北魏至北齐,仅史籍有载者就不下百人出宦,又多以明经通史被最高统治者赏识。李门之女,亦具通诗书,多有皇室子弟所聘者。
柏人李氏传至隋朝,曾经走出了修建赵州桥的知名石匠李春、李通兄弟,到唐初,李渊、李世民父子走出,建立唐朝,更使柏人李氏赫赫有名,此后人才辈出、绵延不绝,为邢台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之一。
邢台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中柏人李氏代表名人有:
李牧、李左车、李灵、李公绪、李春、李渊、李世民等。

4.清河张氏
唐代清河张氏
天下张姓起源于邢台清河县
不少文献记载,挥是黄帝的孙或子,“世居青阳,封于尹城”,挥的居住地“青阳”就是今邢台清河县。《张氏统宗世谱》中《得姓郡望》篇说:“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之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张氏南轩族谱》记述:“吾族本黄帝后裔,始祖为弓正,封清河,赐姓张,此郡所自治也。”《香港张氏宗亲总会特刊·张氏世系源流考》记载:“我张氏受赐姓之始祖挥,乃轩辕黄帝第五子,为三妃彤鱼氏所生,观弧星,司弓正之职,始制弓矢,赐姓张氏,世居清河。”明朝永乐癸未年《清河家乘》记载,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名策鲂),仕秦为相,“策鲂公当时,坟茔诸处,立庙清河,遂以清河公为郡”。
清河郡是张氏祖居之地,历来人多势众。从十六国北朝直至隋唐,以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部)张氏最为显赫。
张幸,十六国时期仕南燕。任东牟太守。归北魏,赐爵平陆候,官至青州刺史。他的儿子准之,任北魏东青州刺史;孙子灵真,早去世。
灵真的儿子张彝承袭候爵,历任秦州刺史、侍中等职。张彝有2个儿子,始均、中。
始均的长子之承袭候爵,次子晏之文武双全,北齐时官至北徐州刺史。
他的儿子乾威,兼性聪明,博览群书。隋炀帝时官至谒者大夫。乾威的弟弟乾雄,也很有才气,曾任秦州法曹参军。
乾雄有3个儿子,名叫文禧、文瓘、文琮。张文瓘在唐高宗时任宰相,为政勤俭,执法平允,深受高宗倚重。他有4个儿子,官位都在三品以上,被当时人称为"万石张家",意思是说一家五人都做到了受奉"二千石"的高官,又因为张文瓘三兄弟同居一处,房宅门前都列戟以示尊贵,一时号称"三戟张家"。
张文琮官至史部侍郎,3个儿子都做了高官。幼子张锡在武、韦后时两次出任宰相。
唐代清河郡东武城张氏,一门出了张文瓘等三位宰相,被列为十"国柱"之首。是当时全国最显赫的姓族之一。

5.巨鹿魏氏
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南部一带,从一开始就繁衍迅速,春秋至秦,还是以此地为其繁衍中心,并且再繁衍到邻近的陕西、河北等省部分地区,后尤以河北省巨鹿境繁衍得最为旺盛,故魏氏郡望有巨鹿,魏姓因巨鹿为最望,故多以“巨鹿堂”为其堂号
魏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许多先祖先贤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过卓越贡献,他们的思想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巨鹿是大唐名相魏征故里,以敢言直谏而名垂青史的魏征,被誉为“千秋金鉴”。其“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思想影响深远,为世人所敬仰。
汉:魏攀,钜鹿人,知人好士,名盛一时。闻高邑睦夷,少有大度,眈好书传,高尚不仕,寄情邱壑。夷乃以女妻之,情同朋好,未尝备翁婿之礼。夷亦作朋友论以答之。辞义为时所称。”
隋,魏德深,钜鹿人。以阳武书佐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治。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所在征敛,民不堪命。唯德深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百姓不扰。寻转馆陶。将行,士民送之,号泣之声沿路不绝。父老诣阙请留,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郡不能决。会使至两县,断从贵乡。馆陶民从之者数百家。”
唐肃宗复有钜鹿县魏少游,官至刑部尚书、国公,卒赠太子太师。
魏宗谅,邢州巨鹿县人,魏徵曾孙,生于唐咸享庚午(公元670年)十月十五日。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任台州刺史,卸任后定居郡城临海。
钜鹿县自汉以降便有魏氏定居,遂成最大郡望,且代有名人显宦,如魏攀、魏德深、魏徵、魏宗谅、魏少游等。

6.清河房氏
天下房氏,无出清河
房氏起源于姬姓,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以国名为氏。尧的儿子开始被封于丹水,史称丹朱。尧没有把帝位交给丹朱继承,而是禅让给了立有大功的舜。这是禅让制的肇初,也是“公天下”的开始。舜继位以后,改封丹朱于房(今河南省遂平县),为房邑侯。其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后代遂为房姓。其裔孙雅为清河太守(今河北省清河县东),房氏家族开始定居于此,并成为1个望族,后又因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也曾任清河郡守,故此清河郡成为房姓人最重要的郡望。并有“天下房氏,无出清河”之说。
在南北朝甚至更早时期,清河房氏作为当地望门贵族,一直保持着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勃海封氏等望族的通家之好相互联姻。到公元4世纪末,清河房氏与清河崔氏、平原刘氏等家族因战乱部分迁移到山东半岛,成为慕容氏南燕国的上层家族---青齐房氏。房氏家族没有卷入北魏和刘宋在山东半岛的争夺,一直到469年以前,清河房氏一直是“世家大族”意义上的贵族。东晋时,河南房乾被朝廷派到北方游牧民族鲜卑那里做使者,后因中原战乱,无法回到中原,只好留居北地,因鲜卑人把“房氏”称为“屋引氏”,称“屋引氏“,但心中念念不忘故土故族。到了南北朝北魏时,中原局势相对稳定,其后代又举族南迁中原,并从“屋引氏“恢复为房姓,并在洛阳所在地的河南郡成为望族,被称为"河南房氏"。据《北史》《魏书》等记载,该支先后有北魏骠骑大将军、晋州刺史房谟,隋柱国、徐州总管房兆,隋海州刺史房恭懿,唐武则天朝宰相房融精通梵文曾译<<愣严经>>,玄肃二宗宰相房琯(清河郡公}。
清河房氏名人:
北魏清河子--房思安。
东汉--房植字伯武,顺帝时以经学知名。民谣有: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入乡贤祠)
三国魏--房景伯,清河人,明帝时为清河太守
北齐--房熊,字子威,清河郡人,行清河太守
晋--房叔安,益州司马(入乡贤祠)
北魏--房悦,平东将军大中大夫(长子超,次子昭)房亮,荆州刺史
房法延--谯郡太守房诠,本州中正
房东--光禄大夫房昭,淮州骠骑大将军
房伯玉-南阳太守房天乐,青州别驾
房嘉庆,渔阳太守(天乐弟)房瑚琏,太守
北齐--房超,黎阳郡太守
隋--房山基,以工吏知名,称明干
唐--房垂,房玄龄
明--房国乐

7.邢台柴氏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有一通宋代“柴孝子墓碑”,碑铭曰:“古今姓纂,柴为姜姓,齐太公之子名高,孙奚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高柴,仲尼弟子,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氏。”可见柴举乃柴姓之始,而高柴齐人,在濮阳做过卫国副宰相,后居太康,故太康为柴氏始发之地。在之后的秦、汉、晋、唐、五代约一千四百年的漫长岁月迁徙变迁里,邢台逐渐形成柴氏望族,载入史册的柴氏名人多集中在以邢台为中心的冀南一带。
今邢台平乡县北柴村的重点文物北齐造像碑(又叫柴半朝碑),即为北齐时广平郡太守柴x兰率柴门一百四十多位在朝为官者镌于北齐天统元年(565年)八月,集中显示了邢台一带柴氏一门在当时的显赫地位,上百位柴姓在朝为官者,多为同乡同宗,时称为“柴半朝”。
柴诞,河北邢台平乡人。据《平乡县志》记载,柴村是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冀州刺史柴诞的故里。柴诞曾封“开国任城侯,随官爵士国,封广平。”死后葬于他的封地(今南和县)西任城村西。现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齐天统时邢台柴氏出为官者多如牛毛,其中有:章武(今河北黄骅西南)太守、柴惠始曲安令、柴惠元虎喷将军、柴柳舒州(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主簿、柴洪琥渤海(今河北南皮县)太守、柴神奴赵州(今河北省隆尧县旧城)主簿、柴养奴赵郡(时治所在广阿,今隆尧东旧城)太守、柴次州任县(今邢台市任县)令、柴路生易阳(故址在今邯郸)令、柴惠文柏仁(今隆尧县西部)令、柴道回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太守、柴宝香镇远将军、柴句龙广阿(今河北隆尧县旧城)令、柴善兴南和(今邢台市南和县)令、柴军文襄国(今邢台县)令、柴于无极(今河北省中部偏西)令、柴安熹平舒令、柴灵凤襄国(今邢台县)令、柴龙朝邯郸令、柴队生山羊太守、柴宝荣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太守、柴灵和隔县令、柴太和五原(今包头市西北)令、柴军仲上柱国、柴怀振冠军将军中散大夫、柴士和高平(今山东济宁市)令、柴世安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令、柴庆义阳(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柴由灌弭侵将军、柴令和白马(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城东)令、柴党世上乐太守、柴焦汉南和令、柴韩真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令、柴江郡主溥、柴加禄光州(今河南光山)都督、柴神宝清野将军、柴奴恒广州(今广州市)主薄、柴钟离乡豪都督、柴挥涯平阳和广平(河北省南部)二郡太守、柴世文郡功曹、柴周、柴秋淑、柴太兰、柴僧业、柴龙、柴散和柴赵显等,世称“柴半朝”。
唐代太原柴绍一支是其先祖于西晋时由邢州南和徙此。
柴守礼,后周邢州尧山(今隆尧县西部)山南村人(一说南和人)。与周太祖郭威同里,妹归太祖为后。后无子,以守礼三子为子,是为世宗。守礼从洛阳终。世宗之世,未尝至京第,以元舅礼之。
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一说邢州龙冈人)。与周太祖郭威同里,遂以归焉。太祖微时,喜饮博任侠,不拘细行,后常谏止之。太祖状貌奇伟,后心知其贵人也,事之甚谨。及太祖即位,后已先卒,乃下诏:“故夫人柴氏,追册为皇后,谥曰圣穆”。
周世宗柴荣(公元921-959年),周太祖郭威养子,圣穆皇后之侄。改名郭荣,世称柴世宗。邢州尧山人,生于邢州龙岗之别墅。封晋王,判内外兵马事。太祖崩,遂承大统。他在位六年,改革政治,整顿军事,奖励生产;先后取后蜀的阶、成、秦、凤四州和南唐的江淮地区十四州,又北攻契丹,收复莫、瀛、易三州,这些措施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不愧为一代英主。驾崩,葬河南省新郑市郭店乡陵上村西,陵曰庆陵,庙号世宗,谥曰睿武孝文皇帝。现皇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柴宗训,周世宗柴荣第四子,生于澶州之府第,封梁王,显德六年(959年)嗣位,立八月,因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逊位。入宋,封为郑王,开宝六年(973年)崩于湖北房州,同年十月葬于陵上村庆陵之东。陵曰顺陵,谥曰恭皇帝。
从上述柴氏先人的业绩中,表明迁徙到邢台一带的柴氏可谓人才济济、英杰辈出,他们的历史足迹充分显示了这一时期柴氏家族繁衍发展的主脉络。从载入历史的柴氏第一人西汉的棘蒲侯柴武,到西晋的开国任城侯柴诞直至五代周世宗柴荣,表明柴氏家族的文化中心逐渐转移道今邢台地区的平乡县、隆尧县、南和县、任县、邢台县一带,并在这里形成望族,延续长达260多年。从北齐天统年间(565-569年)《柴村寺碑记》中收录的柴氏仕官名单中知,上至将军,下到县令达40多人,这种“柴半朝”现象确实值得人们深入研究。柴诞及其子孙所处的年代,正是西晋永嘉至东晋十六国时期。“五胡乱华”导致了北方汉民族十之六七,纷纷南迁。在这种背景下,居住在邢州地区的柴诞家族,处乱不惊,不但没有消沉和南迁,反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有那么多的精英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做官,最远的北到内蒙包头的五原,南到广州,这不能不说是1个罕见的奇迹。此时的邢州不仅是柴氏家族文化的中心,也是柴氏家族走向华夏大地的新起点。
正是有了像柴武、柴诞、柴绍的众多精英,才铸就了柴氏家族的历史辉煌,也正是有了像柴荣这样的英主,柴氏家族才迈向了鼎盛。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以上所提到的柴氏所居之地的村庄,平乡有南柴、北柴和柴口村;尧山(隆尧)有柴家庄;邢台也有柴家庄。又查任县有柴庄;南和有柴垒(里)村;巨鹿有柴王城。这是邢台柴氏聚族而居,安土重迁,落地生根,不忘始祖的重要体现,也是柴氏文化的1大特征。这意味着邢台一带的柴氏一脉相承,同属一支。

8.南宫白氏
南宫白氏的历史渊源悠久,多以“白香山”、“思命堂”为堂号,为白氏郡望之一。
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www.61k.com)孙虞仲封于虞,为晋所灭。虞之公族井伯奚媵伯姬于秦,受邑于百里,因号百里奚。奚生视,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后名,故称为孟明视。孟明视二子:一曰西乞术,二曰白乙丙,其后以为氏。白乙丙的后代以他的字命氏,就是白氏。
南宫白氏的历史渊源悠久,有白氏三进士(白圭、白钺、白杲)、一朝四尚书(白进忠、白友谅、白圭、白钺)的丰功伟绩。其楹联有:“父承子继两世六朝少保,兄前弟后一门四代尚书”;“位列工部、兵部、礼部;爵位一品、二品、三品”。
白钺乃白圭之次子,白圭、白钺父子是邢台历史名人,埋葬在邢台南宫南白塔村的白圭、白钺二尚书墓被列为河北省名胜。
白圭,字宗玉,南宫人,明英宗、戴宗、宪宗三朝元老。正统七年进士,历任湖广巡抚、工部尚书、兵部尚书、资政大夫、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并领太子太保衔。受命督造裕陵(英宗的陵墓)和修建承天门(即今天安门)。
白钺,字秉德。白圭次子,进士及第,授编修。累官太子少保,礼部尚书。
其族人后代现居邢台南宫市西白塔村,约1500人,村中约九成的人为世袭白姓。

9.邢台孟氏
邢台孟氏的历史渊源悠久,邢州巨鹿郡自古为孟氏的郡望之一。
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
邢台孟氏自汉朝以来就在此繁衍,出现了许多名人,尤其五代时期,昭义镇节度使孟方立,滁州节度使孟迁,后蜀高祖孟知祥,后蜀后主孟昶,太子孟玄喆,孟玄珏,孟仁贽、孟仁裕、孟仁操.....自孟知祥立国四川后,孟氏一支传到四川,在那里更是繁衍旺盛,明代时期,孟氏在邢台仍是望族,更是有孟氏昆仲兄弟同时参加科举同时高中进士的“龙岗一门四进士”的科举佳话。
【邢台孟氏名人】
孟昶(919年~965年),初名仁赞,字保元。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人,五代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后蜀末代皇帝(第二代,934年~964年在位),在位31年,享年47岁。
孟知祥(874-934),字保胤,邢台县人,后蜀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建立者。
孟方立(?-889),孟知祥的伯父,邢州人,唐末五代时任昭义军节度使,割据称雄。
孟道,孟知祥爸爸,为邢州军校。

孟迁,孟知祥的叔叔,滁州节度使
孟国祚,字亘符,明天启进士,历任大理寺少卿、大理寺通籍,执法十七年,平和公允。

10.宁晋曹氏

......待续

四 : 中国当今十大古老家族

中国当今十大古老家族

第一 荣氏家族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百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王牌称号,他们在商场上的纵横驰骋,独领风骚,也逐步为他们在政治上赢得了较高的话语权。

第二 李嘉诚家族

从推销员到总经理“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这是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同时也是他的座右铭。一九四○年日军侵华,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难到香港,当时他才十四岁。李嘉诚的父亲本为教师,到香港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举家投靠家境颇为富裕的舅父庄静庵。

第三 刘氏家族

刘永行及其兄弟文化程度:大学 主要企业:希望集团 主要行业:动物饲料刘氏家族大事记1982年,刘氏兄弟四人卖掉手表、自行车,

一共凑齐发家资本1000元,成为农村改革后第一批养殖专业户。 1989年,在老二刘永行与老三陈育新共同研制出新型猪饲料后,刘氏产业又一次大转移。

第四 王永庆家族

6月5日,台塑集团在股东大会结束后宣布了自企业成立以来最重大的一次人事变动。担任台塑集团董事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王永庆卸任,职位由原台塑总经理李志村接任,王永庆弟弟王永在的长子王文渊升任总裁,副总裁一职则由王永庆的女儿王瑞华担任。

第五 包玉刚家族

1918年出生的包玉刚,算起来还是宋代包公的第二十九代孙。他是浙江宁波人,父亲包兆龙是一位经营造纸业的商人。包玉刚小时候在上海求学,他上大学时,正遇上日寇侵略中国,书是没法读下去了。他先是到衡阳一家银行当职员,后去重庆中央信托局工作。他以宁波人的精明和兢兢业业的作风,使自已经手的业务蒸蒸日上。

第六 蔡万霖家族

1993年3月,台湾《卓越》杂志排出台湾富豪榜,蔡万霖以1400

亿元(新台币)的财富名列第一。自1988年以来,蔡万霖的名字多次出现在世界各种杂志的富豪榜上,总是名列前茅。美国《富比士》杂志和《财富》杂志,都认为他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华人,名列世界富豪的前10名。

第七 张荣发家族

航运王国的诞生 不管是在美国的旧金山、还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或是南非的开普敦,甚至是中国的上海,都可见到漆有“Evergreen”(长荣海运)的绿色集装箱车在街上飞驰。经过多年的努力,长荣海运已拥有世界第一大集装箱船队,更成为台湾业绩卓著的跨国企业。

第八 南存辉家族

南存辉,从昔日温州城内辛苦操劳的小小修鞋匠,几经奋斗终成资产超过亿万美元的年轻富豪,连续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其中的跨度之大,变迁之巨,其实就是一部传奇。在这民营企业家群雄纷起的年代,外表儒雅的南存辉,骨子里流淌着古代将士的骁勇和不屈,正如他最爱唱的一首歌———《爱拼才会赢》。

第九 梁庆德家族

61岁的梁庆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半生基业淹没在了近3米深的水下,一切都在倾刻间发生。 那是梁庆德永远刻在心头的日子--1994年6月18日。 那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席卷珠江三角洲,广东成了重灾区,一时间举国震惊。举目望去,四处是汪洋。

第十 茅理翔家族

背景:自计划经济时代起,茅理翔就开始在企业工作,做了10年会计、10推销员。之后,茅理翔开始承包慈溪无线电九厂,做了16年乡镇企业的厂长,后来给自己的企业起名叫“飞翔”。企业从小到大,遍历艰辛,茅理翔称那时的自己为“五子”之族:跳上火车

像公子,跳下火车像兔子,到了对方单位像孙子,回来路上像驼子。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十大名门望族-寿县望族名人之孙大光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190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