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发布时间:2017-08-22 所属栏目:调查问卷

一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第一节 接案

--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

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www.61k.com)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

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一)接案前的准备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主动求助者(自己找来的)

他人转介而来的(别人介绍的)

社工主动接触的(通过外展工作主动接触的)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自愿性服务对象(自己找来的,动机强,工作好做)

?非自愿性服务对象(有抗拒,不好处,难度大不好对付)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服务对象通常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般来说,大多数服务对象来求助是在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果后所作的最后选择。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或者当服务对象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协助,或者是虽然没有求助但已妨碍他人或其它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的服务对象"。工作者的任务是不仅要与"现有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同时还要联系潜在的服务对象,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们的意义,促使"潜在服务对象"也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二)面谈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面谈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主要工作。(www.61k.com)

1.面谈的目的和面谈的场所的安排

面谈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面谈地点尽量让服务对象感觉自由、舒畅和随意,促进无拘束的沟通与交流

2、面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他有什么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想干什么,社工与服务对象的格子期望)

(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别急,慢慢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你有没有试过?)

(5)达成初步协议

(6)决定工作进程

3、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向服务对象说明协助的目的,主动介绍机构的目标和功能、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长,对求助受助的看法等。这些都会有助于消除服务对象的疑虑,使他们顺利进入受助者的角色。

(2)沟通。

内容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看法和期望。

沟通要注意运用同理(同感)表达:指工作员进入并了解案主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过程。以简短正确的话语,表达出当事人感觉、情绪;不分析、不评价。如:你会觉得自己…… 对你来说好像…… 好像你会觉得…… 你认为……你觉得-、你感到-、对你来说-、是不是你会觉得-、我听到好像你觉得-"

(3)倾听

倾听包括五个条件: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以对方为中心。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鼓励支持:指工作员透过适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鼓励案主继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www.61k.com]如"嗯"、"好"、"接着说"、"还有呢"、"以后呢"、"别的情况下如何"、"我明白"之类过渡性短语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

(1) 服务对象个人资料。籍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

(2)身体状况:对服务对象病史的了解,有无疾病、遗传病及慢性疾病等,现在情况怎样(身体和精神);

(3)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点。

(4)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资料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询问:问服务对象;咨询:问专业人士;观察:进行家访、座谈会、访问社区;问卷调查:让服务对象填写问卷。

(四)做接案会谈记录

进行接案会谈后社会工作者要将会谈的内容和结果记录下来。记叙性记录是常用的形式,内容大致包括:面谈目的;面谈过程;对面谈总体评估;对以后面谈的建议。

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基本上都是人命关天或安全性问题)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不要硬拗)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尊重案主,先处理简单问题)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第二节 预估

--初步评估认定问题

考纲要求: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预估的目的、任务

预估的基本步骤

一、预估目的、任务

(一)什么是预估

预估就是一句既定情景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的结论的逻辑过程。(www.61k.com]

(二)预估目的

预估是一个认识服务对象的过程。目的是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构建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预估最终目的是要对于正确的计划作出贡献。

(三)预估的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背景资料、所处环境、问题发生与持续时间、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对问题的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优势视角)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预估的基本步骤: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需要;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

收集资料:个人、环境、方法

分析资料:排序、发现、解释

认定问题:描述、如何发生、处境

预估报告:清楚认识,制定计划

专业的评估:事实+经验+理论

第三节 计划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制定目标及行动方案

考纲要求:

服务计划的构成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

计划是一个理性思考及作决定的过程,包括制订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www.61k.com)计划是为下一步的介入行动服务的,也是介入行动的蓝图。

一、 服务计划的构成

(一)目的和目标

目的是指:介入工作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后的结果。

目标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是为了实现最终结果而做工作的过程和中间阶段要获得的、具体的、近期的阶段性的成果。

关系:目的是介入工作的长远目标,目标则是每个阶段的近期具体计划。只有实现一个个具体目标,才能达到总体的目的。

目标是具体的工作,是对总体工作目的的分解。

制定目标时,可分为长期的目标及短期目标,分阶段完成,最后达到改变的总目的。

(二)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社会工作介入所关注的问题是指:介入工作要加以处理、以改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问题。

计划中要正确和详细写出在预估阶段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所共同认定的问题,以便在介入阶段督促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而努力。

关注对象是指介入行动要改变的系统,即目标系统,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

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关注对象: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

(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政策倡导。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里辅导等多种行动。(www.61k.com]

二、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计划要详细和具体

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5、计划要能够总结与度量,方便评估

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P17)

(一)设定目的和目标

1、目的是指服务总体上要达到的结果,是工作的大方向,通常是不可测量 的。

2、标设定包括的程序和工作(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课可能的利弊;(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二)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宏观社会系统)。

应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决定介入系统。

2、选择介入行动

?(1)危机干预(紧急干预或通报)

?(2)资源整合

?(3)经济援助(常规援助:制度性帮助;临时援助)

?(3)安置服务(通常包括儿童、老人、吸毒人员、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等)

四、 签订服务协议的形式

(考纲不作要求)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1、服务协议的涵义

服务协议也称为服务合同、工作契约等,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经过讨论协商所达成的满足服务对象需要和解决他们总是的工作方案,是双方对解决问题的承诺,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计划,体现了双方的伙伴关系。[www.61k.com]服务协议具体地标明了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对总是的认识与界定,工作的目标及相互责任。

2、服务协议的形式

书面协议

列明各项工作目标及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这样的协议对于改变过程是有积极帮助的,所以,一般来说最好是能够制订书面协议,使其起到督促双方的作用

口头协议:在效用上与书面协议没有明显的不同,一般用于专业关系建立的初期,是服务对象还不习惯签订协议时的变通。

第四节 介入

--实施服务计划

考纲要求:

介入的分类

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一、介入的分类

(一)什么是介入

介入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界定为:社会工作者为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社会功能而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二)介入的分类

社会工作介入活动分为三类: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

1、直接介入

是指以个人、家庭和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群体采取的行动、重点在于改变家庭或群体内的人际交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和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互动方式。[www.61k.com)

2、间接介入

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它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间接系统的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性工作实务。

3、综合介入

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社会工作将介入焦点放在:第一,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第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这种从人与环境两个环节介入的策略构成了将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接合在一起的综合介入行动,是对各种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思想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二)个别化

(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五)瞄准服务目标

(六)考虑经济效益

介入

介入,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说,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与技巧协助服务对象系统达到服务目标的过程。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界定为:社会工作者为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社会功能而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第五节 评估

--对工作成效的检验

考纲要求

评估的目的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评估的方法

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案例:

Z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开展流浪儿童街头救助工作,在火车站广场流浪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街头救助、宣传、咨询和服务,为流浪儿童提供食品、饮用水、药品和绘画工具,吸引他们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在友好、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娱乐,向他们宣传儿童权利,彼此建立信任感,并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和决定,及时地发现求助对象,及时地为他们解决困难。[www.61k.com]那么,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这种介入模式是否实现了维护儿童权利的目标呢?这种介入模式的效果如何?

案例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中心从下面三个方面对"流浪儿童救助"项目进行了检查和总结:

第一,考察该工作的目标定位问题;

第二,考察该工作方法及所开展的工作;

第三,考察街头救助工作的效果。

通过系统地汇总资料、总结工作过程所运用的方法,检查介入成果与介入目标的匹配程度,中心的工作者们将前一阶的工作经验做了进一步提升,总结出了介入工作的程序、步骤和方法,也找出了介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的目标。

一、评估的目的

(一)什么是评估

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一)评估的目的

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三)评估的类型

1、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是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个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www.61k.com)

2、结果评估

结果评估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

目标是指介入要努力达到的方向;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相对而言,目标是比较概括的,而结果则是具体并可以度量的。

二、评估的方法

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审视的过程。

(一)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大致包括三种手段:(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二)基线测量评估

1、什么是基线测量评估

基线测量评估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2、应用范围

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

如: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前,给自己的情绪打4分,接受服务后给自己情绪打9分。

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

第六节 结案

--完成服务,助人关系的结束

考纲要求:

结案的任务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一、什么时候可以结案

一般情况下,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www.61k.com)

虽然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的协助将告一段落,但并不是说结案工作可以简单从事。实际上,结案是整个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有机一环,是助人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内容。

二、结案的类型

1.目标达成的结案。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4.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三、结案的主要任务

1、总结工作(完成评估,与服务对象分享,报告机构,处理服务对象情绪)

2、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包括转介)

4、撰写结案记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四、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结案是一个转折性事件,意味着一种状况的结束和另一种新经验的开始。[www.61k.com]服务对象在这个阶段可能出现两极情感反应,即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产生失落、难过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也充满兴奋、希望和成就等正面情绪。

(一)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

结案时社会工作者要强化正面反应,以增强服务对象面对未来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工作者要避免可以渲染这种气氛,以防止产生离别的伤感情绪,影响服务对象正常的情绪反应。

(二)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

常见的负面反应包括:

1.否认--不愿意承认已经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表现为不准时与工作者见面、心不在焉等。2.倒退--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此拖延结案的到来。3.依赖--对工作者过分依靠。

4.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5.愤怒--表现为对龚自珍不满,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6.讨价还价--当发现有可能阻止结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寻找理由延长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又出现等。7.忧郁--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

(三)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1.与服务对象一道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3.在结案阶段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在有需要时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帮助。

4.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时,才最后结束专业的助人关系。

5.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二 : 2014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及详解

圣才学习网2014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www.100xuexi.com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及详解

案例一

1.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较多。(www.61k.com]最近社会工作者发现"等、靠、要"的思想在该地区开始蔓延,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有所增长,甚至出现有的家庭两代都申请的现象,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有人反映周边虽有一些工作岗位,但不理想;还有人认为,如果外出工作,路远、待遇低,还不如待在家。

问题:

1.分析该地区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数量较多的原因。

2.从提升服务对象能力的角度,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哪些方面的服务?

【答】:

1.该地区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数量较多的原因主要包括:

(1)个人因素

贫困的产生是与社会成员个人的素质相关的。例如,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说明社区中一些人的贫困可能是因为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比较低造成的。而且也有人认为,如果外出工作,路远、待遇低,还不如待在家。同时,社会工作者发现"等、靠、要"的思想在该地区开始蔓延。这说明个人的不当认知也可能造成贫困。

(2)社会因素

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也可能造威了贫困。本题中提到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不高的局面,也导致了个人的贫困。同时,有人反映周边虽有一些工作岗位,但不理想。也说明该地区为居民提供的岗位减少,间接造成居民的贫困。

(3)文化因素

题中提到最近社会工作者发现"等、靠、要"的思想在该地区开始蔓延,说明该地区出现了贫困文化。贫困文化在贫困群体之间通过交往而得到加强,形成文化的代际传递,这也是出现有的家庭两代都申请的原因。

(4)环境因素

圣才学习网

社会工作实务 2014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及详解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造成贫困的原因也可能与贫困群体居住的环境有关。[www.61k.com)"等、靠、要"这种不良的思想观念在该地区蔓延,形成交叉影响,这也是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增多的原因。

2.增能理论认为社会救助的工作对象大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没有权力,缺少资源,充满无力感。社会工作者需要创造机会,提升工作对象的能力,赋予其自我改变贫困状况的权力。因此,针对该地区居民存在的问题与需要,从提升服务对象能力的角度,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以下服务:

(1)改变他们的错误认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摔业观和劳动致富价值观;

(2)增强他们就业的信心,可以通过一些成功的例子来为他们树立榜样,使他们体会到他们可以就业以及就业的好处;

(3)对地区居民进行技能培训、或知识讲座,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

(4)联结地区内外企业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并妥善处理留守的家人,使他们安心外出工作。

案例二

2.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答】:

1.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亲自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如为服务对象进行过治疗的医生、给服务对象提供过帮助的人等;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进行家访等。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家访、亲自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观察、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1)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圣才学习网

社会工作实务 2014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及详解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www.61k.com)运用了家访、亲自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的方法。

(2)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运用了观察的方法。

(3)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运用了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的方法。

2.虐待老人指的是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人构成虐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的问题。结合题干,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如下:

(1)身体虐待:社会工作者注意到王老先生手管有多处淤青;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

(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情感上老人丧偶不久,被儿媳嫌弃,情感上受到虐待。

(3)经济虐待:老人工资交儿媳后,无零用钱,说明经济被剥夺。

(4)他人疏于照顾:老人没饭吃、没人洗衣服,基本生活无人照料。

(5)自我忽视: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

案例三

3.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走访中发现许多中小学生的父母平时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往往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孩子觉得很委屈,不再愿意与父母沟通。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组织了以“有效沟通”为主题的儿童小组活动。活动进行几节之后,社会工作者发现成效甚微,决定将原来仅为儿童开展的小组工作调整为父母与子女双方都需参与的亲子沟通平行小组,小组目标更改为增强父母聆听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子女表达能力、提升自我价值;增进双方理解,改善亲子关系等。

问题:

1.与原小组计划相比,调整后的亲子沟通平行小组有哪些优点?

2.结合案例完成亲子沟通平行小组主题内容的设计(将表中字母序号写在答题卡上,并作答)家长组

互相认识、订立目标

圣才学习网子女组互相认识、订立目标

社会工作实务 2014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及详解

圣才学习网A:

我眼中的孩子

跨组训练:知己知彼

D:

E:

反思与分享www.100xuexi.com学会积极表达B:C:应对批评自我肯定反思与分享

【答】:

1.亲子沟通平行小组的优点有:

(1)父母参与的中介角色对子女学习各种技巧有很大的帮助。(www.61k.com]参与的父母可以成为培训|者,由于父母清楚了解小组的内容,在子女学习上,他们可以发挥提醒和鼓励作用,并且协助子女在家完成实践练习。

(2)由于双方都参与亲子沟通平行小组的活动,从中会让子女感受到父母也愿意努力学习改善关系,而彼此在服务活动过程中的改变和进步,都会成为对方的鼓励,从而增强处理冲突和解诀问题的信心。

(3)通过参加亲子并行小组活动,孩子的自信心和人际沟通技巧能够得到很大改善。父母通过参加亲子并行小组,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也重新开始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

2.结合案例完成亲子沟通平行小组主题内容的设计,如下:

A:学会积极聆听;

B:我眼中的父母;

C:跨组训练:知己知彼;

D:管理不良情绪,学习正确的批评方式;

E:发现和肯定闪光点。

案例四

4.张某,男,45岁,初中文化程度,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服刑期间张某表现良好,最近经法院裁定假释。

张某妻子已于几年前与其离婚,变卖房产后带着儿子移居外地。目前,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张某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他多次尝试找工作,却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户籍办理也不

圣才学习网

社会工作实务 2014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及详解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顺利;再加上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张某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十分自卑沮丧,却不知向谁求助。(www.61k.com)对此,社会工作者计划以个案管理的方式为张某提供服务。

问题:

1.本案例中的张某有哪些服务需求?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管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张某的服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基本生存条件包括: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条件;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等等。

本题中,张某的房产被变卖,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有住房保障的需求;他多次尝试找工作,却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有获得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保障的需求;户籍办理不顺利,无法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有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的需求;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有获得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的需求。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张某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因此张某有获得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的需求。

(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张某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表现出张某无法融入到家庭和社区中,有再社会化的需求。

2。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个案管理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要重视和善于与张某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在个案管理开始阶段,张某可能会具有被动、不配合,甚至抗拒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社工要用接纳、尊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以便与其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矫正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矫正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矫正对象解诀许多复杂和艰难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很难在一个短时期内全部解诀,所以矫正社会工作者必须引导张某共同参与,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逐步实现矫正工作的最终目标。

圣才学习网

社会工作实务 2014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及详解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案例中的矫正对象张某,出狱后面对的问题一大堆:张某妻子已于几年前与其离婚,变卖房产后带着儿子移居外地。[www.61k.com]目前,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张某处片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他多次尝试找工作,却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户籍办理也不顺利;再加上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张某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十分自卑沮丧,却不知向谁求助。社工在了解张某的上述困难和想法后,要引导张某一起分析什么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个案管理是一种资源之联系与整合的服务,其服务计划可能涉及许多部门和机构的人员、物资和财力的配合。个案管理社会工作者在此时要扮演协调联系者的角色,在必要的时候要召集包括服务使用者在内的各相关人员进行协商,既能为张某提供所需的充足服务,又尽量避免服务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4)要着眼于张某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诀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个案管理目标是帮助张某恢复或重建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社会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着眼于张某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诀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案例五

5.某老旧居民对社区服务有强烈需求,然而,该社区居委会人手紧张,服务供给有限。为此,社区居委会引进了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加强社区服务。该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社区中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

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有些居民骨干认为,大家组织起来就为了自娱自乐,不要多管闲事;有的居民骨干虽然想为居民们做点事,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曾经尝试过开展社区服务,但看不到成效,感到很无力,没能坚持下去;同时,这些社区居民骨干开展活动面临缺少服务场地、设备、资金和人员等困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争取资源。

针对该社区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对社区居民骨干开展能力建设服务。要求:

分别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情感和价值观、行为和技巧等三个方面能力的角度,设计服务方案(分别列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实施策略)。

【答】:

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部分人不愿意参与志愿服务,认为自娱自乐就好;另部分老年人想参与,但之前组织过,参与人不多,现在失望了;另部分老年人对自身的能力有所顾虑,不知道怎么做;此外,这些人对怎么争取人财物、场地等资源能力欠缺。针对以上的状况,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圣才学习网

社会工作实务 2014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及详解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1)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的角度:

①具体目标:

a.使居民骨干能够掌握社区生活和共同问题的知识和资料;

b.使居民骨干能够理解资料的相互关系,批判地分析问题:

C.使居民骨干能够引申和推理;

d.使居民骨干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创新的建议。[www.61k.com)

②主要实施策略:

a。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的方法,让居民骨干学习知识和技能,使之逐步成为个人的常识和习惯。

b.可以通过思考能力的训练,将个人的感觉经验提升进入概念层面的抽象思维中。

C.还可以通过鼓励居民骨干不断发现,让居民骨干学会总结经验和不断产生新体会。为了增强居民骨干的学习兴趣,降低居民骨干对学习的抗拒,社区社会工作者可经常利用个案阐释政策,或将资料简化成为容易记忆的或顺口流畅的口号和歌曲,来有效地帮助社区居民骨干掌握知识和资料。

(2)从提升居民骨干的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

①具体目标:

a.从感受、兴趣、态度取向和价值观四个方面下工夫,改变居民骨干对参与、社会正义、居民权益的观感和价值取向;

b.通过行动反思的方法,澄清价值观,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引起居民骨干的共鸣,并巩固真“服务社区”的精神。

②主要实施策略:

a.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要不断给居民骨干灌输公民意识和价值,这些价值包括:为他人着想,以公众利益为归依,不损人利己,勇于承担责任等。培育价值观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领悟法、辩证法、理性分析法、观念扩展法和模拟游戏法。社区社会工作者必须灵活运用组织过程,引起讨论,来巩固正面的价值观。

b.建立“典型”和“模范”,这是塑造理想品德、行为和优秀居民骨干的有效方式。树立典范,宣传良好公民的行为,以提高居民骨干的素质。事实表明正面的典范比负面的典型在教

圣才学习网

社会工作实务 2014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真题及详解

圣才学习网育上更为直接,应尽量多多采用。(www.61k.com)

(3)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行为和技巧的角度:

①具体目标:www.100xuexi.com

a.使居民骨干把握与基层居民沟通的技巧,善于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b.使居民骨干能理解文件和有关资料,懂得行政和会议技巧;

C.使居民骨干拥有基层动员的能力,具备谈判、游说、公共关系和与大众传媒合作的能力等。

②主要实施策略:

a.肯定模仿学习重要性。社区工作者通常以身作则,积极示范待人处事的行为、态度和技巧,让居民骨干观察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居民骨干的表现,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知识、技巧和掌握工作程序。

b.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别训练和督导的方式,即根据居民骨干个体的水平和兴趣,设计训练内容。

C.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采用示范、录像带、心理预习、自我引导、复习等方法,帮助居民骨干学习公开演讲、协商、游说等复杂技巧。

来源:http://zyzg.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

三 : 201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试题(汇总)

201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提高题及答案解析(1) 1.社会工作者在了解社区问题的基础上,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化的分析,对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计划的工作模式,这属于社区工作的( )。

A.社区照顾模式 B.社会策划模式 C.社区行动模式 D.地区发展模式

【答案】B,【解析】社会策划模式是在了解社区问题的基础上,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化的分析,对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计划的工作模式。

2.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层面,牵涉社会政策分析以及社会制度的改变,注重( )。

A.居民条件的改善 B.组织结构的建设 C.社区风气的培养 D.资源和权利的分配

【答案】D,【解析】社区工作方法认为解决问题的责任不应完全放在个人身上,政府、社区均有责任提供资源,协助处理和解决问题,因此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层面,牵涉社会政策分析以及社会政策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利的分配。

3.社会策划模式也注重居民参与,但计划的作出则是( )的任务。

A.社区居民 B.社区领导者 C.社区工作者 D.社会工作者

【答案】D,【解析】社会策划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社会工作者扮演着专家的角色,运用知识、科学的决策能力及其权威,推动其策划改变。社会策划的过程主要是搜集与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并用理性的态度决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社会工作者在收集资料、分析事实、决定方案、采取行动等过程中居于主要位置。社会策划模式也注重居民参与,但计划的作出则是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4.社会工作者接触居民,在居民吃饭时间,不勉强入户访问,此属于( )技巧。

A.聆听 B.体谅 C.分享感受 D.同理心

【答案】B,【解析】体谅要求社会工作者能够在意居民,并顾及居民的情况,为居民着想,例如,在居民吃饭时间,不勉强人户访问;尽量在先前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谈话;感谢居民的付出和意见等,显示社会工作者对人的关怀。

5.个案工作建立关系技巧不包括( )。

A.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B.感同身受 C.制造气氛 D.自我披露

【答案】D,【解析】自我披露属于影响性技巧。

6.何月是家中的独子,有一位70多岁的老母亲,何月因公死亡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何月的母亲可以领到何月本人工资( )的供养亲属抚恤金。

A.30% B.40% C.50% D.80%

【答案】B,【解析】职工因工死亡,或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领取的补助有三种。①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②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的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 1

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月平均工资。③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7.“我知道您夫妻之间有许多问题,您觉得你们夫妻之间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其他的以后我们再慢慢谈。”这种会谈使用的技巧是( )。

A.鼓励 B.对焦 C.对质 D.同理心

【答案】B,【解析】对焦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让服务对象自己列出话题或者问题的重要次序聚焦讨论的焦点。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 )的方针。

A.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B.个人自主就业 C.劳动市场就业 D.社区统一安置培训就业

【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安置就业的方针。

9.在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的关系是( )。

A.相辅相成 B.由高至低 C.各自独立 D.由主至次

【答案】A,【解析】在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重视过程目标并不等于排除任务目标。实际上,如果实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过程目标也不能达到成效。因此,两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且相互促进的。

10.研究假设通常可以采取( )两种形式。

A.必要式假设和充分式假设 B.条件式假设和差异式假设

C.规范式假设和条件式假设 D.差异式假设和必要式假设

【答案】B,【解析】假设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假定。研究者可以根据实践经验、考察信息、资料回顾等方法,提炼所需探讨的变量关系。研究假设通常可以采用条件式和差异式两种形式。

2

201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提高题及答案解析(2)

1.( )位于问卷的第一行居中位置,可以让被调查者准确理解调查的内容和目的。

A.指导语 B.标题 C.封面信 D.问题和答案

【答案】B,【解析】标题,即问卷名称,如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标题位于问卷的第一行居中位置,可以让被调查者准确理解调查的内容和目的。

2.( )是社会服务机构基于组织目标和需求,对政府、企业、社会大众或基金会等,发动募集金钱、物资或劳务的行动或过程。

A.投资 B.捐助 C.捐资 D.筹资

【答案】D,【解析】筹资(或筹款)是社会服务机构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基于组织目标和需求,对政府、企业、社会大众或基金会等,发动募集金钱、物资或劳务的行动或过程。

3.关于反实证主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

B.认为社会研究方法应该着重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

C.赞成在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性规律方法

D.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

【答案】C,【解析】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①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②认为社会研究方法应该着重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找出它的成分,说明整体与成分的关系;③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社会现象,反对在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性规律方法;④认为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主要的,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和相对的;⑤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重视研究互动以及现实社会环境中意义的产生过程,注意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理解能否发生以及如何发生,致力于解释社会现象如何发生、为何发生及如何产生影响,而不谋求概括出一般科学规律等。

4.定量研究是基于(.)方法论。

A.反实证主义 B.人文主义 C.叙事主义 D.实证主义

【答案】D,【解析】定量研究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手段,注重变量的操作与测量,收集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问卷调查、实验研究都是定量研究的常用方法。

5.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是( )。

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男不得早于25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D.男不得早于30周岁,女不得早于25周岁

【答案】B,【解析】我国《婚姻法》对结婚的必备条件的规定是:①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②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目前的规定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的专门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下列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3

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同级工会和用人单位三方代表组成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数必须是单数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D.劳动争议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上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再次申请劳动仲裁

【答案】D,【解析】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张大爷在退休之前买了一套房子,儿子结婚后一直跟着他居住。但一起居住一年后,媳妇觉得跟公公住在一起很不方便,于是将其撵出家门。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张大爷可以把房子要回来,这是因为他享有( )。

A.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 B.住房权 C.社会保障权 D.财产所有权

【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老年****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人有获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其中包括住房权。住房权,即老年人有权居住在条件良好的房屋及拥有自有的或承租的住房的权利。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8.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主要扮演( )角色。

A.监督者 B.宣传者 C.倡导者 D.实施者

【答案】C,【解析】社会工作者在社会过程中起到倡导者的作用。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社会政策制定者对某项社会政策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倡导者是指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角色。

9.老年人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属于老年人享有的( )。

A.生活保障权 B.健康权 C.文化教育权 D.享受生活照料的权利

【答案】B,【解析】健康权,即老年人有从国家与社会获得医疗照顾的权利。国家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城镇中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农村中的老年人可以享受新型合作医疗待遇。除此之外,对于老年人患病,本人和赡养人确实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帮助,并提倡社会救助。

10.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属于残疾人享有的( )。

A.社会福利权 B.环境友好权 C.文化生活权 D.婚姻家庭权利

【答案】B,【解析】《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这属于残疾人应享有的环境友好权。

4

201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提高题及答案解析(3)

1.下列关于专业社会工作内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B.社会工作强调的是双方合作,多方协同

C.社会工作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

D.社会工作是帮助有困难的人及群体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E.志愿者和义工服务就是专业社会工作

【答案】 ABCD,【解析】社会工作是复杂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及群体的活动,与一般助人活动相比,它有许多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职业助人活动;②注重 专业价值;③强调专业方法;④注重实践;⑤双方合作;⑥多方协同。我国学术界对于“志愿者”这样定义:志愿者是指那些没有报酬,到公立或志愿服务组织自由 奉献的人们,他们从事各种类型的社会福利服务。

2.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的是( )。

A.督导和辅导 B.行政管理 C.服务对象的转介 D.教育和培训 E.隐私和保密

【答案】ABCD,【解析】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3.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A.产生无用感 B.产生孤独感 C.易受各类疾病折磨

【答案】ABCE,【解析】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①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的无用感;②经济收入减少会产生生活上的困难;③退出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会使人际关系淡化,进而产生孤独感;④老年疾病增加,使老年人身心受到折磨;⑤面对疾病和死亡产生的无奈和恐惧感。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 )。

A.工作内容 B.劳动合同期限 C.劳动报酬 D.试用期条款 E.劳动纪律

【答案】ABC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两部分。在必备条款上,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①劳动合同 期限;②工作内容;③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④劳动报酬;⑤劳动纪律;⑥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⑦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在约定条款上,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 款:①试用期条款,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②保守商业秘密条款,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5.甲、乙、丙、丁和戊为失业人员,均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以下情形应当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有( )。

A.甲被安排在小区绿化工作,并领取报酬 B.乙被判刑1年,缓刑2年 C.丙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丁举家移民澳大利亚 E.戊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

【答案】ACDE,【解析】依照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就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①重新就业的;②应征服兵 役的;③移居境外的;④享受基本养老 5

保险待遇的;⑤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⑥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 的;⑦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6.明明比较调皮,与小伙伴经常打架。家长委托儿童社会工作者小张与明明进行了会谈,小张通过学校、老师,及家长侧面了解了明明的家庭背景和学业成绩后,仍未完全搞清楚明明的问题。为了收集更多的资料,小张宜运用的方法是( )。

A.会谈 B.自我陈述 C.观察 D.调查表 E.直接对答

【答案】ABCD,【解析】收集资料的常用技巧主要包括:①会谈的运用;②调查表的运用;③观察的运用;④现有资料的运用。其中,与服务对象会谈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收集资料的有效方法,而只有对于一般性的情况,才可以采用严格的对答方式。

7.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 )情况时允许转介。

A.服务对象的要求过多 B.服务对象是未成年人 C.服务对象是精神疾病患者

D.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 E.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

【答案】DE,【解析】社会工作者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过程中,通常只有以下两种情况下才允许转介:①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②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

8.个案工作服务中,评估常采用的方法包括( )。

A.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B.由社会工作者本人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C.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D.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 E.由一同工作的志愿者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答案】ACD,【解析】个案工作服务中,评估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经常采用的有:①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②由社会工作 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③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为了准确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9.关于社会工作小组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组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B.小组工作是以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程

C.小组组员在小组过程中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D.小组以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和分享来达到促进群体健康成长的目标

E.小组家庭成员之间也互相互动,以利于彼此更深刻的了解

【答案】ABCD,【解析】社会工作小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点:①小组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②小组工作是以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 程;③小组组员在小组过程中面对面地互动,互相影响,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④小组以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和分享,从而达到改善案主的社会功能、促进个 人或群体的健康成长的社会目标。而这些要素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被凸显和反映出来。

10.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治疗模式的小组工作时,必须坚持和实施的原则包括( )。

A.建构型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全民参与性原则 D.共同发展原则

E.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ABE

6

201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提高题及答案解析(4)

1.关于定性研究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注重研究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 B.先有研究假设,后收集资料验证

C.注重研究对象的个别性和特殊性 D.以演绎法为主要的研究策略

E.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

【答案】 ABDE,【解析】定量研究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导意义,其研究结论在随机抽样时可以推论;定性研究则注重研究对象,有助于发现研究问 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研究发现不作推论。定量研究一般依托某些理论,形成假设,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定性研究不一定要事先设定假设,其理论 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其过程发现需要进行抽象的提炼和归纳,才有可能达到理论层面。定量研究的逻辑方法是演绎法;定性研究的研究问题、研 究计划和内容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适当修订,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同步分析资料。

2.定量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包括( )。

A.制订研究方案 B.进行研究假设 C.归纳事实 D.提出问题 E.收集资料

【答案】 ABD,【解析】研究准备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假设和制订研究方案。即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理论,通过对理论的演绎提出研究假设;将课题具体化,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

3.小组工作结束阶段小组评估的方式主要有( )。

A.社会工作者自评 B.社会工作者所在机构的评估 C.纽员自评 D.社区人员评估 E.督导的评估

【答案】ACE,【解析】小组评估贯穿于小组工作的整个过程。结束阶段需要对小组工作做一个整体的评估。评估的方式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自评、组员自评和观察人员或督导者的评估。

4.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的一般结构和职权的类型包括( )。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 C.职能式组织结构

D.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E.自上而下型组织结构

【答案】ABC,【解析】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的一般结构和职权大致有三种类型:直线型组织结构、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和职能式组织结构。

5.社会服务方案中,一个全面性的问题认识和需求评估过程主要包括( )。

A.认识社区问题 B.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 C.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和服务的重要性排列优先次序

D.开展方案策划和提供服务 E.后期理论指导与需求评估

【答案】ABCD,【解析】问题认识和需求评估是社会服务方案的首要基础,一个全面性的问题认识和需求评估过程主要包括认识社区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和服务的重要性排列优先次序,开展方案策划和提供服务。

6.居民骨干的培养是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教育的内容包括( )。

A.领导策略 B.心理战术 c.行政管理方法 D.专业特长 E.动员居民的技巧 7

【答案】 ACE,【解析】居民骨干的培养是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一般会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的内容包括领导策略、行政管理方法、动员居民的技巧等。

7.在志愿者管理中,需要评估和方案规划中对服务对象的评估主要有( )。

A.服务对象对志愿者的宗教信仰程度的要求 B.服务对象在志愿者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获利益

C.服务对象对志愿者年龄的要求 D.服务对象对志愿者性别的要求

E.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的接纳程度

【答案】CDE,【解析】在志愿者管理中,需要评估和方案规划过程主要包括进行志愿者评估、机构本身评估和服务对象需要评估,其中对服务对象的评估主要看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的接纳程度,以及对志愿者性别、年龄等个人特征的要求。

8.社区工作社会策划模式中,评估需要的主要方法包括( )。

A.参与性方法 B.预测分析方法 C.社区调查方法 D.社会指标方法 E.服务使用情况方法

【答案】ACDE,【解析】社区工作社会策划模式中,需要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依据的标准,只有通过对需要的界定和评估,才能够知晓需要在哪方面努力。评估需要的主 要方法有:①参与性方法,即由服务对象参与确定需要;②社会指标方法,即用社会或专业所认可的指标数字来指出需要;③服务使用情况方法,即通过目前使用服 务者的资料来反映居民需要的程度;④社区调查方法,即通过问卷调查,科学地了解居民的需要。

9.下列属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内容的有( )。

A.增进公共福利 B.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 C.约束个人行为 D.严守受助者秘密

E.维护社会正义

【答案】 ABDE,【解析】综观各国(或各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主要包括以下l2项内容:①尊重受助者利益;②严守受助者秘密;③公平服务大众;④重视 同僚工作;⑤恪守公私界限;⑥维护社会正义;⑦信守机构政策;⑧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⑨促进专业发展;⑩约束不当行为;⑩增进公共福利;⑥共同执行守 则。

10.社区工作的社会策划模式注重自上而下的改变,其特征包括( )。

A.居民在收集资料和分析社区问题时起主导作用 B.社会工作者在决定方案时起主导作用

C.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推动社区改变 D.社区居民参与对社区需求的分析与界定

E.社会工作者无须考虑居民的意见和看法

【答案】BC,【解析】社会策划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社会工作者扮演着专家的角色,运用知识、科学的决策能力及其权威,推动及策划改变。社会策划 的过程主要是收集与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并用理性的态度决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社会工作者在收集资料、分析事实、决定方案、 采取行动等过程中居于主要位置。社会策划模式也注重居民参与,但计划的作出则是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8

2014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模拟试卷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从社会工作的起源看,( )是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

A.促进就业 B.救助贫困者 C.心理辅导 D.社区照顾

【答案】B,【解析】从社会工作起源的角度看,早期的慈善家们最初帮助的是城市中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儿童和老人、因失业等原因而致的贫困者等基本物质生活或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人。也就是说,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救助贫困者,其对象是物质生活最困难的群体。

2.李某的丈夫今年因车祸突然去世,儿子2岁,平时李某上班时孩子无人照看。社会工作者小申协调李某所在社区的家政服务机构,解决了李某儿子的照管问题。小申提供的这项服务体现社会工作( )的目标。

A.解除危难 B.缓解困难 C.促进发展 D.促进公正

【答案】B,【解析】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遇到诸多困难。一些困难比较严重,当事人应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本案例中,小申提供的帮助,解决了李某照管儿子的问题,正体现了这种目标。

3.李娟毕业于某校社会工作专业,后在市某家养老机构就职,主要工作是为社区老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从我国社会工作的角度看,李娟的工作属于( )。

A.专业社会工作 B.业余社会工作 C.行政性社会工作 D.公益性社会工作

【答案】A,【解析】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其中,专业社会工作是指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

4.小张小时候因车祸双腿被截肢,造成工作生活上诸多困扰,在求职中四处碰壁后,为了不拖累家人而选择自杀,幸好家人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悲剧,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在( )领域开展工作。

A.就业服务 B.医疗服务 C.矫治服务 D.家庭服务

【答案】A,【解析】康复服务是针对残障人士而开展的,以增强和恢复他们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为目的的福利服务。就业服务是对就业有困难的人士提供的专业服务。

5.李明的父亲对其管教非常严厉,动不动就打骂,使李明产生了严重的逃避心理。李明父亲的这种管教属于( )。

A.显功能 B.隐功能 C.正功能 D.负功能

【答案】D,【解析】从某一现象所起的作用的基本性质的角度来分,功能可以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所谓正功能是指所发挥的正面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作用。当甲对乙发生了积极影响时,我们就可以说甲对乙具有正功能。比如,可以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具有正功能。如果甲对乙产生了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就是甲对乙具有负功能。比如,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的管教可能会导致子女的逃避心理,这种管教就是负功能。

6.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 )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A.精神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 B.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

9

C.社会交往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 D.工作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

【答案】B,【解析】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7.社会工作者小陈需要招募若干志愿者帮忙开展禁毒工作。报名者中有位王先生是同性恋者,有人反对让他参加这项工作。小陈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 )原则还是让王先生参加志愿者工作。

A.不批判 B.保护 C.接纳 D.尊重

【答案】C,【解析】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作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绝不能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8.“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是社会工作者对( )的伦理责任。

A.服务对象 B.同事 C.工作机构 D.社会工作专业

【答案】B,【解析】总体来看,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基本包括下列几方面: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②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③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④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⑤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⑥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

9.艾滋病患者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社会歧视和基本生活能力欠缺。帮助他们康复或改善环境,并通过各种努力减少社会歧视,维护其正当权益,体现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原则是( )。

A.认可 B.尊重 C.保密 D.个别化

【答案】B,【解析】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在这里,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

10.某学生在某次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英语考试成绩为8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5分。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英语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90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该学生的( )。

A.成长需要 B.关系需要 C.求知需要 D.认知需要

【答案】A,【解析】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以下三类:①生存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②关系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③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10

11.现在很多女孩子都追求骨感美,认为越瘦越美,有些女孩为了减肥每天只吃1~2个水果,甚至不吃,结果体重是下降了,甚至远远低于标准体重,但与此同时也患上了厌食症。根据( ),可以判断这是一种偏差行为。

A.内省经验标准 B.统计学标准 C.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D.行为适应性标准

【答案】B,【解析】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内省经验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和行为适应性标准,这些划分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这些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其中,统计学标准是指,与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不一致或严重偏离则会被认为是偏差或反常行为。根据统计学标准判断,过度减肥的行为属于偏差行为。

12.在( )的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A.****型 B.娇纵型 C.放任型 D.冲突型

【答案】C,【解析】家长既缺少爱心、耐心,也缺乏责任感,对孩子放任自流构成了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在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13.老年阶段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

A.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的无用感 B.老年疾病增加,使老年人身心受到折磨

C.面对疾病和死亡产生的无奈和恐惧感 D.处理工作中各种关系,适应各种变化

【答案】D,【解析】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①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的无用感;②经济收入减少会产生生活上的困难;③退出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会使人际关系淡化,进而产生孤独感;④老年疾病增加,使老年人身心受到折磨,面对疾病和死亡产生的无奈和恐惧感。

14.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属于( )。

A.生理性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物质需要 D.精神需要

【答案】A,【解析】生理性需要也称自然需要,它反映了人们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要,如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等。

15.个体一生中生活结构体系最复杂的时期是在( )。

A.幼年阶段 B.青年阶段 C.中年阶段 D.老年阶段

【答案】C,【解析】中年阶段是指35~60岁的人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个体一生中生活结构体系最复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多数中年人都处于相当好的健康状态中,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更容易获得物质财富,对家庭和社会负有重要责任,同时也从各种经历中获得了大量的智慧。

16.小陈的丈夫整天酗酒不务正业,而且每次酒后都会打骂小陈。小陈无法忍受丈夫的毒打于近日到社区社会工作机构求助,该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在了解她的遭遇后,决定帮助她维权。这个过程在社会工作中被称为( )。

A.接案 B.帮扶 C.援助 D.救助

11

本文标题: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152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