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老烧曰」 醉生梦死 你不知道的AKG传奇
故事始于1975年,这一年AKG以耳机史上华丽的一笔,踏上了近代高保真耳机研发之路。[www.61k.com)整个传 奇从一只叫做K240 Sextett的耳机开始。 这是AKG首次以追求全频段响应为目标而设计的耳机。针对以往动圈耳机在低频回放上的缺陷,K240 Sextett首创性的在动圈耳机设计中引入了无源辐射器,即从动振膜技术。声波中高于200Hz的分量,可以穿透从动振膜,达到类似开放式耳机的效果。 低于200Hz的分量则被反射回耳机腔体内,以类似封闭式耳机的原理来增加低频分量。得益于这种技术,K240 Sextett可以提供在当时很难达到的低频响应
在1970年代中期,K240 Sextett的出现,毫无疑问代表了当时动圈耳机技术的最高水准。除了大幅改善低频响应之外,中高频的轻盈灵动,颇有规模的声场,以及优秀的瞬态响应, 都使其即便放在40年后的今天,也是一只值得一听的耳机。尤其可圈可点的是那热情鲜活而又轻盈通透的人声调音,这种不久后就被AKG抛弃了的调音风格,当 20年后的90年代重见并发扬光大于歌德RS1之时,又开启了另一个传奇。
当年K240 Sextett的成功程度,在今天或许不太容易想象。唯一能窥见一斑的就是七八十年代欧美录音棚的旧照。有些顶级录音棚里监听耳机甚至是AKG一家独大, 到处能见到闪闪发光的铭牌,其中也夹杂了很多比K240 Sextett早一年问世的压耳式K140系列。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若干年后K240 Sextett的后代K240 Monitor 以及 K240 DF身上。
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不得不承认最初版本的K240 Sextett在改善低频响应上有些矫枉过正。一般表现在低频部分跟中高频的形态感差异过大。低频方面由于六个从动振膜反射叠加造成的相位混乱以及封闭耳 机常见的闷闭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频的结像和质量,跟结像细致、轻盈通透的中频高频在味道上衔接得很突兀。AKG的工程师当年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从1975到1979短短四年在产期间,对K240 Sextett做过两次有明显意图的调音改变。这也就催生了后来老AKG玩家总结划分的三种版本:以透过从动振膜看下方的带孔塑料垫片的颜色为标准,早期 版本呈深橙色,中期版本因从动振膜与橙色塑料垫片之间加入一层滤纸而呈浅橙色,晚期采用灰色塑料垫片的版本则呈乳白色。
K240Sextett的两次调音改变,都如出一辙的在之前版本基础上削减了低频分量,提升了中频厚度,试图修复中低频衔接的问题。通过这种努力, 晚期版本的K240 Sextett在调音完成度上明显胜过早期版本。不过遗憾的是,中高频的鲜活灵动感也被大幅削弱,使得晚期版本变成了一只放在当时或许素质更出众,但是如 今回味起来却过于中庸的耳机。然而AKG在K240 Sextett改版过程中的探索,却对其随后几十年的耳机调音理念形成了战略层面的重要影响。K240 Sextett之后,AKG的几乎所有中高端耳机,都以中频醇厚为根本。这个调音理念最早能追溯到的型号,大概就是中晚期版本的K240 Sextett了。
K240 Sextett的成功并没有止住AKG在追求高品质声音上的脚步,恰恰相反,短短四年后的1979年,AKG又发布了一只在耳机史上地位与K240 Sextett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耳机,这就是K340。
K340堪称是耳机史上迄今量产过的型号里结构最复杂的耳机。在沿用K240 Sextett动圈振膜加从动振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驻极体单元负责4KHz以上的高频频段。由此组成了所谓的动圈静电混合系统。如此复杂的内部结 构,使得K340的重量和体积都大幅超出平均水平。动圈单元加驻极体单元的发声方式,也给耳放的驱动能力带来极大挑战。
从声音风格上说,K340可以算是AKG近代耳机早期作品里的集大成者。经过K240 Sextett两次改版的尝试,AKG对于从动振膜结构下的中低频衔接已经拿捏得非常到位,早期版本K240 Sextett中低频衔接的问题在K340身上已经完全感觉不到。不过遗憾的是,中高频衔接上,K340并没有做到天衣无缝。不管是由于中频过于温润醇 厚、高频过于清丽绝俗而导致的风格差异,还是中高频声场层次上的割裂,都时刻提醒着:它们是由两个不同单元发出的声音。
K240 Sextett两次改版的另一个趋向,提升中频厚度,到K340时代也发挥到了极致。K340中频之醇厚,绝少有耳机可以匹敌。时至今日,K340在某些特定种类人声的回放上仍然无可替代。然而也正因如此,K340面对一些严肃的古典音乐时声音会显得不够中正。
K340的另一个可圈可点之处是声场纵深。在这个AKG的经典弱项上,K340表现得异常出色。时至今日AKG所有耳机中,只有K812和驱动充分 的K1000能出其右。即便是一般驱动条件下的K1000也无法与之比肩。此外在乐器分离度上,直到HD800/T1/K812这一代旗舰问世之 前,K340跟当时一般高端动圈耳机(HD600、HD650、DT880、K701等等)相比也堪称出类拔萃。
扩展:传奇手游醉生梦死称号 / 热血传奇醉生梦死称号 / 热血传奇醉生梦死二层
时间还是1979年,在发布K340的同时,AKG停产了短暂的传奇K240 Sextett。取而代之的型号就是这只K241。AKG内部就是否可以用成本更低廉的设计来达到近似从动振膜效果的争论由来已久。K340问世并继承了 从动振膜设计后,退居二线的K240系列,便走上了这条削减成本的道路。
K241是一只很有特点的耳机,其耐人寻味之处,与K240 Sextett,K340均不相同。首先从结构上说,K241与其说是用造价更低廉的设计代替从动振膜,倒不如说是直接简单粗暴地把从动振膜从K240 Sextett上摘下来而已,除此之外,原本安装从动振膜处的圆孔,塑料滤片,以及滤音纸等等,除颜色外,结构上均没有可见的变化。
K701推出后时隔两年,它的第一个衍生型号K702于2008年问世。K702定位专业监听市场,声音方面去掉了 K701对人声的美化修饰,声底更紧致准确。虽然跟K240DF,K240M等经典监听耳机相比,K702在特色上乏善可陈,跟同时期的拜亚、德国大师等 品牌监听耳机相比也未见其优势,但中规中矩的声音总算尚可满足一般监听用途。
另一方面,采用跟K701一样的内部结构,使得K702声音的某些形态感和质感,也同样无法突破K500/K501时代便已确定的框架。原本跟 HD650,DT880等耳机相比,K702尚可不落下风,怎奈此时时间已是2008年,一年后的2009年,面对纷纷亮相的新一代旗舰HD800、T1 等耳机,K702瞬间失去了招架之力。
从2009年开始的新一代动圈旗舰潮流,让AKG这个曾经光辉无限的耳机品牌,霎时间仿佛被甩在了二流厂商之列。仅有的 K7xx系列,已经完全无法抵挡以HD800和T1为首的新一代动圈旗舰的进攻,溃不成军。人们以为AKG从此就要沦落为只针对消费市场的普通音频设备制 造商了。然而就在这时,2013年,AKG高调发布了新一代旗舰K812。在经历了K701时代的失望后,再看见K812这个命名,人们对它能达到 K1000的高度已经不抱有太大希望。但这次的AKG却用事实挽回了顶级耳机厂商的尊严。
行文至此,一部简单的AKG近代耳机调音发展史已经完结。本文从构思起到现在已有两年时间,期间经历过大量入手老耳机,根据声音比较的结论反过来大 量修改文字,理清逻辑,时至今日最初版本中的文字已所剩无多。水平有限,错误纰漏在所难免,希望用这个帖子抛砖引玉,打造一个讨论AKG老耳机,以及 AKG耳机调音风格演变的平台。
---------------------------------------------------------------
最新资讯,业界趣闻;美女设备评测,烧友神论
微信公众号:“乙迷”
「让你做初烧中战斗机,老烧中超级达人」
新浪微博:乙迷网
扩展:传奇手游醉生梦死称号 / 热血传奇醉生梦死称号 / 热血传奇醉生梦死二层
二 : 哪怕是「下九流」,也能被称为「爷」和「角」
三教九流的概念很多,历史上有一些沿革和变化。蒙古人统治时期,甚至连读书人也算下九流。
明清两代常言谓下九流是:
“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也有谓上中下三流是:
“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庄田;
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八叫九卖糖。”
另有:
“一流皇王二流圣,三流隐士四流仙,五流文官六流武,七公八卿九庄农;
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一流门皂二流巫,三流牙行四流尼,五流花婆六杂用,七窝八贼九娼妇。”
即谓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和盗、窃、娼并称的下九流 。
还有:一修脚,二剃头,三班四把五抹油,六从七娼八戏九吹手。
洪门里边,教也分派个上中下:
上三教,指孔、佛、道;中三教,指文(道情歌曲)、武(踢脚打拳)、匠(匠业工人);下三教,指须(花头画相)、绰(摆场盘猴)、敝教(叉鸡收晒)。
也因此洪门言谓的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斗兮六流秤,七工八商九庄田“;中九流分派给了”一流药草二流戏,三流地藏四流推,五流外裸六流勺,七拳八命九长随“;下九流是”一流王八二流龟,三流戏子四流吹,五流抬轿六抹杠,七修八摸九吹灭“。
晚清江南乞丐门中的下九流,则指“一乱把(设赌摊者),二黑老(贩烟土者),三条子 (人口贩子),四哀戳(告地状和假丧家),五硬扒(拦劫者),六软取(街头求讨者),七走江海(流浪乞丐),八装洋(欺骗顾客者),九小窃”。
我听过几段早年要饭人的莲花落,里面开场词就是:
“我说老爷子您给了吧,要省您从大处省,省它十顷带八顷,要算您从大处算,算个十万带八万。
我老傻,也能算,算来算去要了饭,别看要饭耷拉头,要饭不在‘下九流’……”。
看,连要饭的都未必就是下九流。
(曹禺的《日出》第三幕同有此类词:
“好话说了老半天,还是老板不给咱。别瞧要饭低了头,要饭不在下九流。将门底子佛门后,圣人门口把你求。念过诗书开过讲,懂得三纲并五常,念过书识过字儿,懂得仁义礼智信儿。”)
当然,各种版本的下九流中,确实大多都有戏子。
这当中的戏子,基本是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工匠。其地位系从乐师之类沿袭而来。
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习俗和儒家至上的论调,对于有着“游民”性质的工作以及体力工作者,都有着相当程度的歧视。所以“巾(金)皮(批)李(彩)挂,平团调柳(聊)”之类的行当,统统被歧视。
然而社会取向终归不是律法,和个人取向选择有悖并不算得什么矛盾(相类的问题还可参看杀人,抢劫,开黑店卖人肉包子,在水浒传中这些人为什么会被作者塑造为英雄?中张公子的答案)。尊重下九流中的人物,在文人雅士甚至士大夫中间,也会被美化成“礼贤下士”、“颇有古风”的论调(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公子养百家门客、汉明两代起家勿论出身)。
就像吟诗作对之类的”小业“,和”听曲下楼子“一样不是社会主流风气,但同样必不可少。盖因士大夫阶层的重享受轻实操本身,虽然名义上对匠人有歧视,但是又偏偏离不开他们。
例如号召”君子远庖厨“,却又偏偏”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儒家伪君子们。所以,在大量的接近并关照艺人的同时,儒家也不忘将各种败国毁业的姿容描画到戏子身上。五代十国时期好享乐的李存勖王衍、孟昶孟元喆父子、李煜等等,统统在《五代史》的伶官传里露了面。甚至雍正打死伶人的故事,直到清末还在”传诵“。
正如知友@张宇辰所言:慈禧是清末统治者中最狂热痴迷于戏曲的人,甚至说是她成就了京剧也毫不为过。同样狂热的还有光绪皇帝。两人的嗜好和力行,在客观上为在形成与成熟过程中的京剧艺术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受到帝后的赏识看重的民间艺人身价大增。在此就不再赘言细表。
同样在清末民初,戏曲成为了一种宣传思想和教化民众的手段。
“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
“演戏事,与一国之风俗教化极有关系”——《论戏曲》陈独秀
但是地位的提高,和”称‘角儿’“、”道‘爷’“,没有直接的关系。
”角儿制“取代角色制,名角儿挑班取代各门角色并举的班社制形式,其实严格来说只存在了短短40年(1909年的大青衣王瑶卿旦角挑班始,49年后戏改取消”角儿制“)。
这之前之后能称”角儿“,只是尊对方是行业内的魁首。与尊重对方的职业并无直接相干。
一般能称”角儿“,必须专用场面、行头。草台班子之外,堂会和戏园的演出,在同治之前统统是以戏带角儿,多大规模的园子和堂会,也都是点戏不点人。
直到同治6年上海开洋,从北京邀角入沪,拼各大京班三庆、四喜、普庆的著名演员一并演出。之后又有周春奎、杨月楼等二次入沪演出。这被视作最早的戏园破坏戏班制的手笔。
(可参看《中国京剧编年史》一书,王芷章著)
光绪之后,被各地邀去演戏脱离班子独自生存的艺人愈发的多了起来,老徽班在八国联军入侵后纷纷报散,也就(www.61k.com]成就了以角儿挑班的制度。老年间禁止艺人脱班自搭的规矩,彻底烟消云散。
就此才有了”称‘角儿’“的讲究。
另:京剧、昆曲等,兴衰于勾栏和相公行业发达的八大胡同,成就了”比女人还女人“的男旦体制,很多称”角儿“的情况下,未必是尊重。
而尊”爷“道”爷“,则是指”大(dè)爷“,跑堂儿的对所有来品茗的都称”爷“,”爷风爷气“在清末就着八旗子弟遗老遗少的风头,在稍有社会地位的体面人中就都统统会被用来相互称呼。问题颇大,就不再细说,有空再表。
现而今仍有这样的称道(很多人到现在也是走哪儿言必称爷,颇有遗风)。尊的是人,甚至可以是技艺,但同样不是整个行当。
这种口吻调调,更像现在言必称老师一般。和”尊重“渐行渐远。
三 : 「与世无争」的人真的与世无争吗?
[与世无争]「与世无争」的人真的与世无争吗?网友采铜对[与世无争]「与世无争」的人真的与世无争吗?给出的答复:
谢谢邀请,谈谈个人浅见。
知人论世,往往要具体分析,泛泛而言,则自然有多种可能。为了讲清“与世无争”的人,不妨从“争”的人说起:
1、有的人,眼中看到名利,便争着挤着去拿,毫无策略,往往拿不到。欲速者常不达,单打独斗者常败,这不仅是社会法则,甚至也是丛林法则。连猴子争王都知道要韬光养晦,等待时机。这样的人,既无助于社会,也无益于自己。
2、有的人,眼中也有名利,但心中更有策略,懂得克制,注重合作,当让则让,最后往往收益不菲。不至于处处相争,但自然也不算是“与世无争”。这样的人,自然是有私心,甚至比争来争去者更“竭尽所能”,只不过方法聪明一点,境界高明一点,甚至对社会的和谐运转也有益一点。
3、有的人,当初何尝不想得到名利,奈何无计可施,觉得自己不是那种人,干脆不想那么多了,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事情,结果未必不好,甚至名利双收。比如,某人想考名牌大学,又觉得争不过别人,干脆自己学好自己的,结果还真考上了。那你说,最后得到这种好处,算不算他本意?
有没有这种情况?当然有。为什么会有?其一,因为人总难免会有所计较,同时也就更喜欢与不计较的人合作,领导也往往觉得不争者更放心。其二,因为不争者往往更能专心致志,纷扰更少,就像赛跑,不推挤别人,更能一马当先。这种情况必然嘛?当然又未必。
4、有的人,眼中看透了名利的虚浮本质,心中自然也就失却了争的动力。有人说,关键在于降低期望,不争了,知足了,也就快乐了。难道只要眼光放低一点,就会更满意吗?不然。恰恰只有更上层楼,眼光足够高,才能真正领会到,原来所欲求之物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有看透了熙来攘往,而不是遮住眼睛不看,才会真正理解,原来名利没有那么值得争抢。换句话说,看透名利,是与世无争的前提;看透,需要积淀,也需要智慧。而心灵鸡汤往往反过来说,只有与世无争,才能换来内心平静。哪有那么容易。
这样的人,得到好处与否,对他来说,已经无所谓了。我们又何必替他计算?
总而言之,所谓“与世无争”的人,若论表现上的“不争”,可分三种:2,3,4;若论内心状态的“不争”,可分两种:3,4;若论人生境界的“不争”,则3和4又有差别:前者未必无欲无求,只是内心在“争”与“不争”之间选择“不争”,聊以解脱,倒更接近鸡汤文的境界;后者是看透世间无可争之物,在他的字典里,“争”字已经消失了,自然无需抉择。老子说,不争,则莫能与之争,从2,3,4不同层面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若论哪种人值得肯定,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评判:可以说2是懂社交,讲合作,也可以说2是虚伪阴险不老实;可以说3是实在人,有好报,也可以说3是傻人傻福运气好。等等。
若论究竟哪种人能得好处,哪种人会吃亏,其实,1,2,3,4皆不必然。但更重要的是:别太关注人家的收益结果,更不能由此反推人家的内心品性。那样,恐怕也理解不了“与世无争”的真义。
网友张义修对[与世无争]「与世无争」的人真的与世无争吗?给出的答复:
人不同,性格不同,个性不同,看重的东西不同,自然有所争有所不争。
借用下 @采铜 大神的回答。
维特根斯坦不争财富,他争哲学。
哥德尔不争美籍,他争逻辑。
埃尔德什不争名誉,他争数学。
题主所谓的与世无争,只不过是不争世人看重的东西罢了。
网友张弛对[与世无争]「与世无争」的人真的与世无争吗?给出的答复:
四 : 如何看梁欢与五迷在微博上的「骂战」?
本文标题:曾国藩的「八交九不交」-「老烧曰」 醉生梦死 你不知道的AKG传奇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