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浅谈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家庭浅析——5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确保了婚姻家庭的完美性

发布时间:2017-11-09 所属栏目:传统文化

一 : 家庭浅析——5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确保了婚姻家庭的完美性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这对维护完美的婚姻家庭关系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完美的婚姻家庭是建立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的,来自于国人的不懈奋斗。

婚姻家庭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曾经有过不幸的历史,但毕竟已经跨越过来,走上了光明的历程,成为社会文明的精华标致,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晶。婚姻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窗口,也是了解一个社会概况的窗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婚姻家庭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一切在法律的框架下有序地运行,人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合法的婚姻家庭受到法律的维护,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力。这是因为,所有违背人权自由的婚姻制度被取缔,包办买卖婚姻消亡,婚姻家庭建立在自由、自愿、民主的基础上进行的。《婚姻法》是国家《宪法》条款下的延伸法律规则,其中心目的是维护国家公民的婚姻自由自主,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稳健发展,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法规。合法的婚姻家庭不受任何人的干涉干扰。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婚姻家庭建设的基础,特别是精神文明是呵护婚姻家庭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建立完美婚姻家庭的必备条件。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优良的文化传统为人类文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成就,这是举世公认的,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文化元素根植与物质文明之上,是精神文明的结晶。文化源于物质,但高于物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开创人类文明的先河。人在劳动过程中以积极的热情参与,热爱生活的情感书写了人类的精神宝藏——文明史册。在劳动中把人类的精神文明传承下来,一直延续到现在。婚姻家庭就是社会的缩影,集社会之大成于一体的产物。为了繁衍生息,需要充沛的物质来保障家庭的发展壮大,维持家庭稳定性。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为之奋斗的方向。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心情愉悦地投入社会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其乐无穷,充分展示出和谐社会的面貌。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有充沛的物质保障,精神文明的呵护才能顺利地延续下去的。完美的婚姻家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构建完成的,并且得到发扬光大,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二 : 炎龙在线 内家功夫|传统文化 - 内家功夫教学专区 - 浅谈内家

浅谈内家功夫筑基——松静入门

                

托天风和神机两位高人的福,最近炎龙的注册量不断增加,开始练习松静桩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不过,小说和现实中的武学终究不同,有些基本的常识性东西,还是希望大家了解一点。

首先内家功夫是什么,我看杨飞兄发问来着。这个题目太大,我仅就个人的经历谈一点体会。所谓内家功夫,就是开发应用人体内在潜能的一套方法。说白一点,就是琢磨自己、研究自己、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支配自己的一套东西。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笑,说我自己还不能认识支配自己吗?别笑,这还这不是个简单的事。举个例子,大家就保持现在看帖子的状态,突然给自己来个“定格”,告诉自己别动!哪都别动!

可是过一会儿你就发现,其实身体还是会自己动,一般首先是眼珠子,然后是身体某个部位,不自觉地就动了,再然后动的地方越来越多,你想让某处不动,可是往往同时另外一个地方就动了。

这还是简单的,如果你命令自己,什么也别想了!那你就会发现,脑子更不听你的,你这一管,脑子杂七杂八地想的更多了。

说到这大家可能明白,为什么炎龙的功夫体系以松静桩为根基了。武术本来是杀伐之事,身体就是你的军队,脑子就是你的司令部。基层的士兵不听使唤,到处开小差。司令部的人员不务正业,乱七八糟,何以临阵?何以御敌?因此松静桩的第一步要求就是放松身体、安静心神。如同一只初建的军队,第一步要把将士召集起来,最起码士兵列个队,长官阅阅兵,上下级互相熟悉熟悉吧。将兵相知,才能谈的上操练与作战。

这一步其实不难,难就难在有些人把它看玄了,有的人把它搞偏了,有的人则把它站死了。

怎么回事呢?

所谓看玄,是一看松静二字,就把它理解到佛道修行上去了,老想入静,禅定,虚无,真空等等。虽然内家拳属于道家体系,松静桩的心法秉承的清净无为的路子。不过,拜托这类兄台想一想,古往今来,有哪一位一打坐就成仙成佛了?说的更俗点,有给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讲哲学课的吗?刚学会划火柴就惦记做满汉全席,好高骛远者,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所谓搞偏了,就是觉得这么站着无聊,非得把其他的功法体系的东西硬安进来。比如把气功的腹式呼吸法、周天呼吸法安进来,把健美练肌肉块的方法安进来,把浑圆桩、三体式的要求安进来,或者把其他拳种的某些要求填进来。等于新兵连队列还站不齐呢,就开始练刺杀打靶去了,程序错乱,为害尤甚。已经有多位朋友,因为不自然呼吸,结果导致胸闷、腹泻、失眠等状况,因此特别提醒大家注意。

所谓站死了,是把松静桩给僵化了,绝对化了。松静桩本名无极桩,内家功夫起于无极、归于无极,中间还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呢。如前所说,松静桩的主要功能是放松身体、安静心神,便于下一步正确的运用身心,由内而外的自我调节强化,必须接八桩、八架、五行、十二形等法。如同军队的初级阵法训练,求得是千百万人整齐划一,如臂使指,但是到了实战的时候,还要会变阵才行。有的朋友觉得会了一个松静桩就可以万法归一了,结果就死抱着一个桩形回家“闭关”去了。殊不知不尽阅万法,谈何归一?说到底还是懒汉思想作祟。

说到这,还得说一说所谓“傻站”的问题。最初提出“傻站”一说,是因为初学松静的朋友们往往因为知识太丰富,自觉不自觉往桩法里“加料”,又或引申出各种奇思妙想,什么求个气感啊,看个内景啊,相对于此种自作聪明之举,顾而以“傻”劝之,实乃去躁心妄念之意也。不料有些朋友把这个便宜之法给理解绝对了,真的不加思考的去站,即便有什么问题也视而不见。其实真的是只要傻站就行,我们何必设置“练功日记”区,供大家提问答疑之用?进一步说,内家拳是开启智慧之学术,岂有真的凭傻可以入门之说?因此,松静桩正确的练习方法,是按照教程,循序渐进,有问题就问,有了好的感觉有印证,没问题就别给自己创造问题。

说道问问题,还得啰嗦两句。虽然炎龙在网络世界,不是现实的武林门派,但是起码的社会道德和个人修养还是要讲的。有些同志,提问题一没有营养,二没有礼貌,已经回答过多少遍的问题,还在那里问来问去,而且张嘴就问,连个敬语都没有,有时候还带着牢骚,嫌这个怨那个的。虽然说在老龙友们素质一般都比较高,再小白的问题大家也会尽量解答,但是被N多人心里评价一句“这个人问的问题够不动脑子的,浪费大家的时间精力”,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吗?这在现实的传统武术门派中,恐怕早就被师父和同门视作“朽木不可雕也”了,什么后续功法,进阶诀窍,你想都别想了。

言归正传,明白了松静桩的功能,下面说说驾驭它的方法。很多朋友苦恼站着松静,既不松也不静,身体上到处别扭,心里乱乱哄哄。

我说这就对了,你要是已经到了松静自然的境界,何必还站松静桩。有些人还奇怪,说是不是我练功练出毛病来了。说实话,就冲诸位所下的功夫,没个几年时间,您还真练不出什么毛病来。身上别扭心中乱,就是你此刻的真实状况,只不过平时忙忙碌碌,不自查而已。一旦静下来,就显现出来了。能感觉到自己身心不适,就是一大进步,下一步该干什么,才有个目标。好比一个亏损企业,能察觉它经营不善之处,才能谈改革的方向所在。内家功、内家功,由外转内的契机,也就在此。

下一步干什么?停业整顿。平时下了飞机上火车,谈判完了写报告,精气神亏损,肌体逐渐产生病变,但是大脑都在关注外界的事,怎么也感觉不出来。现在,静下来了,能察觉自己不对劲了。就该歇一歇了。秦末汉初,提倡以黄老无为之术治国,休养生息,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怎么个整顿法,其中很简单,就是你别管,让你的身体自行调理。有些人不理解,我换个说法大家就好懂了。如果你病了,你会给自己看病吗?敢给自己开方子下药吗?不会,你就别管这事了,交给医生吧。

相对武者而言,一般人的体质只能算作病体。你不会诊病,就别瞎弄。其实人人身体里都有一套自我修复机制,相当于自带的医生。你只要不干扰它,它就能正常发挥作用。当然,将来日久功深,你体内的感应越来越强,知道它是怎么运作的,那就可以配合它了,不仅发挥他的修复功能,还能启动他的强化功能,那时另当别论。

初学阶段,一站一静,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就会启动。只不过一般人体能感应不强,无法自查而已。这个阶段确实枯燥。不过没有这个磨练过程,恐怕满大街都是武林高手了。这时候,可以用各种方法转移注意力。听听音乐,看看风景,都行,只要别干扰体内那位医生就行。说实话,磨练筋骨的阶段,对心性没什么特别高的要求,真的是摆对姿势在那耗点就行,功到自然成,拉锯就有末啊。

但是切忌拔苗助长。一定要循序渐进。举个例子,就说松肩,很多人疑惑,说裹肩以后,肩松不下来。其实肩胛前贴是一个动作,双肩裹到位是一个结果。

初学者现阶段应该去完成这个动作,但是不必强求那个结果。当先尽量放松肩部,感受手的沉重感,手沉之后,会把肩部筋腱抻来开一点,有了那点活动量,就可以再做一点前贴,贴完再放松,感觉手沉,就会再把韧带沉开一点,如此循序渐进,等关节活动量到位了,那么肩胛自然完全到位,而且肌肉不再紧张,如同木榫镶嵌,不用铁钉。没有活动量,硬去求到位,肌肉必然紧张,紧张了就失去松静的锻炼意义,那站的就不是松静桩了。

最近想到的就这么多,有没说清的地方希望大家谅解。现在我们几个都处于事业和生活的爬坡阶段,在网上活动的时间少了,不可能像前几年那样一天到晚呆在网上。而炎龙的练习者越来越多,光靠我们几个人回复日记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我们在协助老师积极培养更多的教学人才,另一方面,就要靠大家自修自悟和互相帮助了。衷心希望每个朋友都能从传统内家功夫的修炼中受益!

三 : 浅谈儒家与天主教的思想几则相似之处

前言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鲁国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思想核心是“仁”,并提倡“仁政”,他的思想学说主要是体现在,企图挽救日薄西山的奴隶制社会。因此,他周游列国,席不暇暧。虽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总被人拒之门外,表面上看来好似一片至诚之心付之东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有一种坚韧之心,对现实采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一生广收弟子,有教无类。他的思想学说几乎贯穿了我们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历史长河。

基督教(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的创始人耶稣,祂生活在大约公元前4年到公元29年的巴勒斯坦,属以色列犹太民族。祂本是神的独生子;也是众先知所预言的来拯救万民灵魂的救主;祂是天人间唯一的中保。

耶稣是因圣神受孕由童贞女玛利亚而诞生,养父是若瑟,自幼生长在一位木匠的家庭。三十岁出来传道,并招收了十二位门徒。祂带着神圣的使命在世上建立了神的国度。祂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三岁,就被当时的犹太宗教领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控告祂,并借犹太行省执政官彼拉多的手判处在十字架上钉死,第三天死而复活,并于40日后升天。耶稣是爱的化身,祂的思想核心要求人:“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应当爱人如你自己(谷12:30-31)”。祂在十字架上的救恩永远贯穿着整个人类历史,人类的纪元竟以祂的降生为分水岭。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是叱咤风云、震撼一时的伟人,但留在人们心坎里久远不灭的痕迹却是耶稣基督。德高望重的伟大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耶稣基督是最崇高之道德标准,是至圣至善的超人。”还有拿破仑一世临死之前说:“我曾率领过百万雄师,而今连一兵一卒都没有了!我曾横扫三大洲、建立雄霸天下的大帝国,而今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我远比不上纳匝肋的耶稣基督。他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占领过一寸土地,可是,他的国却建立在人心里,他已经赢得了千千万万的心灵,使他们心甘情愿为他牺牲、为他服务,并且把他的福音传遍天下……”教外朋友若想深入了解耶稣的生平,请阅天主教圣经四福音,在这里就不多述了。

孔子的思想学说有些与天主教的创始者——耶稣的思想言论很相吻合。假如孔子与耶稣是同时代的话,他们彼此间可能会有很多共同语言,也会为了天国的福音并肩作战,携手共进。(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一、儒家之仁与基督之爱的比较

首先: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仁以爱人为核心,“仁者爱人”。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实行方法。所以儒学以“仁”为最高的理想,“仁”也是儒学之本。

而耶稣的思想核心是“爱”,因此“爱”也是天主教的一贯中心。耶稣的“爱”不仅是要人“博爱”,还要求人达到“爱人如己”,甚至“爱仇人”的境界。祂常对门徒们说:“应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玛19:19);“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玛5:44);“你们若只问候你们的弟兄,你们作了什么特别的呢?外邦人不是也这样作吗”(玛5:47)?

其次:儒家对“仁”的概念以家庭的尊老爱幼等为出发点。例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

而天主教的“爱”也是从身边所看得见的“弟兄”做起。若望宗徒说:“假使有人说:‘我爱天主,但他却恼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谎的;因为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一4:20)。

一“仁”一“爱”,加起来就是完美的“仁爱”,真有彼唱彼和的感觉。当然平心而论,后者的“爱”要高于前者的“仁”。因为基督之“爱”,还包含了必须爱“仇人”和“迫害”我们的人。

二、儒家之“忠恕”与基督之“宽恕”的比较

儒家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儒家一贯对失足者的慰藉与鼓励。

而耶稣对于罪人更是给予宽恕、怜悯和接纳,也打破了当时存在于犹太人当中的各种藩篱,更新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例如:当祂在肋未家同税吏和罪人一起坐席时,法利塞党经师不以为然地对耶稣的门徒说:“怎么,祂与罪人和税吏一起吃喝﹖”耶稣闻之马上说:“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路5:32)”;当耶稣要到税吏匝凯家住的时候,众人见了,都窃窃私议说:“他竟到有罪的人那里投宿。”耶稣却对匝凯说:“今天救恩临到了这一家……因为人子来,是为寻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路19:10)”;当一个犯奸淫的妇女被人捉住,按照梅瑟法律要当众被投石而死时,耶稣却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先向她投石头罢”(若8:7);这是一句古往今来最经典的宽恕之言,接着又对妇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若8:11)。对于置祂于死地的恶人或仇人,祂身悬十架还在替他们求情:“父啊!到宽恕他们罢!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耶稣只憎恨罪恶,却爱罪人。只要求罪人悔改重生,活一个全新的生命。在宽恕这件事上儒家和天主教又很相似,都以宽恕、接纳的态度鼓励失足者悔过自新。当然耶稣对于失足者的爱与宽恕是无以复加的,远远超越于儒家对人宽恕的概念。祂著名的“七十个七次”(请参玛18:21—35)就是对宽恕最好的诠释。

三、孝亲的比较

孔子主张:“生当事之,死当祭之”。也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并要做到“事死如生,事亡如事存”的境界。孔子认为人若对于死者都能尽孝心,那对于生者又怎会不克尽孝道呢?换言之,劝人要对生者死者都尽孝道。梅瑟法律也主张人对自己的父母要克尽孝道。耶稣更提倡孝亲,祂不但引用旧约圣经人要“孝敬父母”(玛19:19)。还特别地提醒人们,不要为了献仪而忽略对父母赡养的义务。他说:“‘天主曾说过:你要孝敬父亲和母亲。’又说过:‘咒骂父亲和母亲的,应处以死刑。’你们却说:谁若对父亲或母亲说:‘我所能供养你的,已成了献仪;’他就不必再孝敬父亲或母亲了。你们就为了你们的传授,废弃了天主的话。’”(玛15:4-6)。耶稣认为这些固然该作,而孝敬父母更不可忽略。因此,祂身悬十架苦架濒临死亡时,念念不忘亲母,并以身作则,把母亲托付给自己的爱徒若望(若19:27)。固此,“孝敬父母”也是天主教十诫中的其中之一。

儒家与天主教都很注视人要尽孝道,但在对于亡者的纪念上,儒家只是对先祖的一种报本返始而续尽孝道而已,并无其他意义,只以拜祭的方式去追念祖先,所以提倡:对亡者要“慎重追远”。耶稣在世的言论,虽未提及要对亡者:“事亡如事存”等,但在其宣讲中已有类似的内容。因此,天主教对于亡者不但有续尽孝道,还更有一层深刻的意义,那就是体现在为亡者祈祷,求献弥撒、通功等,目的是为了使亡者早升天国,这一点同儒家是有所区别的。基于信仰,是方式的不同,更彻底的表达孝亲的深层意义。但并不构成什么冲突,因为儒家“祭祖”只是对先人表达一种敬意孝爱,并非以先人为神,与天主匹敌,只为了“报本返始”才“慎终追远”而已。可知“祭祖”并未违背天主教教义的精神,我们不应将其对立起来。我认为他们反而是遵行了天主的训诫“孝亲”,实行了孝亲的大道。无形中帮助天主教推广和实行了孝道。

从广义上讲,天主教的孝道,以“我们在天上的父”为其最大之中心和理想;天主是万民之父,耶稣是普世之主。在天父的眼里没有古今中外、东西南北之分。以天父之爱爱他人;以天父的眼光观之。普天之下万国万民,不分种族肤色,才智高低,凡属圆颅方趾,都是祂的儿女,大家都是同胞手足。儒家也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说法,这种思想与天主教相似。只有以天父为中心的博大无涯之爱,方可视天下之人如一家,那“博爱”与“四海之内皆兄弟”之理想才可达成。而对基于血缘的一切流弊,也可一扫而空。若只以血缘为基础的爱,终不能脱离厚薄亲疏。

四、敬神之道的异同

孔子主张:人必须“敬天地,礼神明”;“畏天”等思想(“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耶稣更甚:“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谷12:30)。并提出敬神的态度应是:“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应当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若4:24)。他以身作则:“天主,我来为承行你的旨意”(希10:7);“不要照我所愿意的,而要照你所愿意的”(谷14:36)。从他们两位的话中都能体现出是非常敬拜神的人。但儒家敬神并非是因为爱神才敬神,而是畏神才敬神;而耶稣来到世上告诉了我们神的可亲可爱远远超过祂的可畏性。

因此,在敬神方面,天主教新约的精神是因爱神而敬神,并非因畏神而敬神。儒家敬神的观念相似旧约的精神,因畏神而敬神。因此,天主教敬神的观念超越于儒家“敬神”的观念。

五、处事为人的比较(待人、待己、待物)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这些儒家作为一名正人君子处世为人的态度与高尚的品质。耶稣也主张:“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6:31)。孔子与耶稣的话表面上看来虽有类似意义,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消极和积极的对比。耶稣的“己所欲,先施于人”要比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积极得多,更超越于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思想只是在于自己不喜欢之事不要给予别人;而耶稣的思想却是当你心里喜欢的事,你先给予别人。儒家的思想是消极的,而耶稣的思想却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

孔子提出“责己以忠,待人以宽”的思想学说。他认为人生在世应该怀有“忠恕之道”的情怀去待己待人。耶稣也提出:“为什么你只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呢”(玛7:3)?孔子与耶稣都在劝导人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都主张“朋友之道,在克己以宽人”的观点。

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耶稣却劝导门徒:“至于你们,却不要被称为‘师傅’,因为你们的师傅只有一位,你们众人都是兄弟,你们也不要被称为导师”(玛23:8、10)。从字面上看,他们的话好像是相反,但实际上,孔子与耶稣都是在教导徒弟在团体中每人不要以“师者”自居。孔子认为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他的老师。人人在某一方面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精通。因此,他还提出人要怀着一种谦虚的精神“不耻下问”。同样,耶稣也要求门徒们彼此间要以兄弟相称,不要以“导师”或“老师”自居。他们俩的教导同此情同此理,相互默契。孔子认为最好的老师应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就是说:一位真正的好老师,他在要讲一端道理之前,自己先实行出来。而耶稣正是这样的一位“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好老师;是一位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教师;是万世的师表,祂一生的言行,便是师道最完善的典范。因为祂不单讲,更是先去做了,以自己的表样给我们作示范。孔子的言论,与耶稣的行动,二者相互默契。孔子提出的思想,而在耶稣身上却实现得那样完美。

孔子提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一种谦虚的态度,是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也是待人的重要原则。耶稣也提出“你们的话该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其他多余的,便是出于邪恶”(玛5:37)。孔子与耶稣说的事虽不相同,但都在教导人,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前者是指做学问时要诚实;后者是指做人说话时要实话实说,切莫胡言乱语陷于邪恶。

孔子提出:“以正致谏”。“责善,朋友之道”,“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以正致谏”在耶稣(与若翰)的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耶稣一生刚正不阿,曾当面指责当时的犹太宗教领袖,他权威不弯腰,贫贱不欺凌,是一位最典型的正人君子的化身(玛23:13—36)。

儒家提出:“吾日三省我身”(以孝著称的宗圣曾子语);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语)。这在耶稣的言论中不乏其有。例如:“你们醒寤祈祷罢,免陷于诱惑……”(谷14:38);“……为此,你们应该准备,因为你们不料想的时辰,人子就来了”(玛24:42—44)。儒家认为,对于个人,要常思己过;使自己不至陷入罪恶和过失;对于团体,要常怀一种忧患的意识,防患于未然,使一个国家或民族能生存下来,不至于瓦解和丧亡。不过儒家对于“个人”及“团体”提出的修治方法,目的是为了“修身”与“治国”;而耶稣提出的却是为了“事主”与“救灵”。二者方法相同,目标却不同。

孔子提出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我们天主教圣经也有记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的例证:“我儿,不加考虑,什么事也不要作;如此,事成以后,你就不至于后悔(德32:24)”。耶稣也说过:“你们中间谁愿意建造一座塔,而不先坐下筹算费用,是否有力完成呢﹖免得他奠基以后,竟不能完工,所有看见的人都要讥诮他说:‘这个人开始建造,而不能完工’;或者一个国王要去同别的国王交战,那有不先坐下运筹一下,能否以一万人,去抵抗那领着两万来攻打他的呢(路14:28-31)”﹖这与孔子所提出的做事先要三思而后行的思想多么相似啊!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认为不合道义得来的富贵,对他来说就如天上的浮云一样。耶稣更主张:“你们不要在地上为自己积蓄财宝”(玛6:19),“你们要谨慎,躲避一切贪婪,因为一个人纵然富裕,他的生命并不在于他的资产”(路12:15)。在待物的态度上,孔子与耶稣又是那样地默契。或更好地说:耶稣更胜一筹地提出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他所拥有的财产,拥有最多的资产而灵魂今夜就被天主忽然收走了,那何益之有呢?

六、二者的受苦精神

孔子一生淡泊忘贫,忧劳忘疾,坚贞为民,精诚为国。可说是“铁肩挑道义,白首写苍生”。尊崇他的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似长夜”。但耶稣的一生更是安贫乐道,生在马槽,死于十架,在世时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祂自己对愿跟随者说:“狐狸有穴,天上的飞鸟有巢;但是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路9:58)”。祂死后连葬身的坟墓也是别人的,玛窦福音记载:“若瑟领了耶稣的遗体,就用洁白的殓布将他包好,安放在为自己于岩石间所凿的新墓穴内;并把一块大石头滚到墓口,就走了(玛27:59-60)”。祂来到世上真可谓是:“足踏尘世路,肩担古今愁”。背负了古往今来所有的罪恶,所有的哀愁。在依撒意亚先知书中53章里面描述了祂一生的苦难写照和悲惨的死亡以及胜利的成果。“祂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祂真是个苦人,熟悉病苦;祂好象一个人们掩面不顾的人;祂受尽了侮辱,因而我们都以祂不算什么。然而祂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担负的,是我们的疼痛;我们还以为祂受了惩罚,为天主所击伤,和受贬抑的人。可是祂被刺透,是因了我们的悖逆;祂被打伤,是因了我们的罪恶;因祂受了惩罚,我们便得了安全;因祂受了创伤,我们便得了痊愈。我们都像羊一样迷了路,各走各自的路;但上主却把我们众人的罪过归到祂身上。祂受虐待,仍然谦逊忍受,总不开口,如同被牵去待宰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声,祂也同样不开口。祂受了不义的审判而被除掉,有谁怀念祂的命运﹖其实祂从活人的地上被剪除,受难至死,是为了我人民的罪过。虽然祂从未行过强暴,祂口中也从未出过谎言,人们仍把祂与歹徒同埋,使祂同作恶的人同葬。上主的旨意是要用苦难折磨祂;当祂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作了赎过祭时,祂要看见祂的后辈延年益寿,上主的旨意也藉祂的手得以实现。在祂受尽了痛苦之后,祂要看见光明,并因自己的经历而满足;我正义的仆人要使多人成义,因为祂承担了他们的罪过。为此,我把大众赐与祂作报酬,祂获得了无数的人作为猎物;因为祂为了承担大众的罪过,作罪犯的中保,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至于死亡,被列于罪犯之中(依53:1-12)”。因此,我今天说:上帝若不派遣耶稣来到世上,那万古永世似长夜。若没有耶稣来到世上拯救人类,那么人类仍然在罪恶中丧失灵魂。耶稣是全人类的救世主,而孔子好似耶稣的先驱,他早耶稣而来到世上,是为了给耶稣基督铺路。

七、伦理道德观

儒家重五伦(朋友有信,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五伦的基本特征是:各尽其分);而天主教更重五伦。“不可为了钱财而出卖朋友,也不可为了敖非尔的金子,而离弃你最亲爱的兄弟(德7:20)”。孔子认为君子有三戒(戒色、戒斗、戒得),少年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壮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到了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也是儒家处世之道。儒家前两戒与天主教十诫中五诫与六诫旨有相同。后一戒的得意思想与天主教圣经上法利塞人和税吏祈祷的比喻有相似。圣经上记载:“耶稣也向几个自充为义人,而轻视他人的人,设了这个比喻:‘有两个人上圣殿去祈祷:一个是法利塞人,另一个是税吏。那个法利塞人立着,心里这样祈祷: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请参阅:路18:9-11)’”。

儒家主张人性善,原始的良知、良能。而耶稣一生的行事为人委实是实践了人类最完善的人性之美,以行动表扬了天主造人类原始的良知、良能。祂是人类最完人的典范,也是人最初的本心本性之真像。祂为拯救人类自愿被钉而死(若10:18),又正是儒家思想中“君子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的最完美之榜样,实现了儒家志士仁人最高尚的理想。祂主张“谁若愿意在你们中为首,就当作你们的奴仆,就如人子来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玛20:27—28)。这种“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服务人生观要超于孟子的“民贵君轻”与“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理想观。

八、道德实践观

儒家与天主教都强调道德实践,都认为人的道德实践过程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就道德实践的目标而言:成圣成贤,天人合一等,都是儒家与天主教心目中道德实践的终极目标和理想追求。儒家主张的“内圣外王”(内圣:指仁义道德,心性修养。外王:是指以德治国,以仁执政等。)是在追求建立地上的理想王国。而天主教所关心的是每一个个体的生命的意义和获救,使人得到不朽永恒的生命与圆满。因此,天主教所注重的却是在地上建立天上的神国以及人灵的得救。这与儒家所追求的目标有很大的区别,而在探讨如何进行实践时,二者显然也不同。儒家以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作为人的道德实践方向。并提供了一整套的方法,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培养浩然正气等。主要步骤有以下几点:慎独、省察、知过、改过、实践。我们看到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儒者,那种渴慕义、德、仁的精神。以至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令人深省,常加警觉。这些方法对现代人的身心修养,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儒家所强调的独立人格,道德的自律与自觉,平心而论,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价值。但作为一名天主教徒,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在道德实践方面,表现出一种自给自足性。所谓自给,是以人的道德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让之心,是非之心。)作为人的道德实践,并向上提升生命,终极根源;所谓自足,是以人在道德实践中无须仰仗外力,他律,以及不需外求。因此,他们认为“人皆可成为尧舜”。在儒家看来,人靠己力成圣、全善是完全可能的。人在道德上是完全可以自救的,从而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人所负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

天主教的道德实践方法简言之:即是人对天主的恩典要作出自然(自愿)的回应,在实践的过程中,更需要天主的恩宠和人积极的配合。当然也需具备这些步骤:慎独、省察、知罪、认罪、悔罪最后的实践就是背起十字架,负起救灵的使命。就每一位基督徒言,道德实践与信仰是密切相关的。正直善良的行为已不是出于自身努力地服从一些琐屑的教条,而是由衷地信仰天主在基督耶稣内所给予世人的那份超特恩赐。这与儒家表现出的自给自足性相异。因此,儒家靠自力得救,天主教靠祂力得救。二者相同中有相异,相异中有相同。

九、天人合一观

儒家思想的顶峰与最高理想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与天主教的“与主同在,与主同行,(祢在我内,我在祢内,)天人合一观非常相似。而“天人合一”在天主教会里更真实的体现出来,那就是“道成肉身,寄居在我们中间;我们见了他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若1:14);耶稣说:“父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你在我内,我在你内,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17:21)”;祂又说“我在他们内,你在我内,使他们完全合而为一……(若17:23)”。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标志和最好的诠释。而基督徒通过信仰与实践,达到“肉身成道”的境界。“肉身成道”的意思也就是说人通过神的帮助以及信仰的实践使自己的人性肖似神性,有神身上的美德,那就是“人天合一”的象征。天主教实现了儒家梦寐以求的理想追求。天主教信仰圣父创造了万物及人类,其实正好恢弘了儒家以及历代固有的主宰之天的观念;道成肉身的圣子,不也正好是儒家一贯传统思想所信仰的人格道德之天的化身吗?从父子发出的圣神,更是孟子所说的充塞于天地的浩然之气,可以进入人心,训导感化人灵,使儒家的“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之语,体现在我们教会的“神人合一”上,使“吾心”真正成为宇宙主宰的殿堂。 十、基督信仰与孔子精神相互融洽

我认为从广义上也可以这样讲,孔子也是天主派遣到世界上来的先知,因为他的思想言论有许多和旧约圣经中的先知的训言相吻合,也有很多与耶稣的言论相近。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也是天主派到世上的先知,是耶稣基督的开路先锋。孔子有教无类;耶稣有救无类。他们的思想很相近,既然是这样。那耶稣对于孔子来说,自然也会是“成全”,而不是“废除”。

天主教与儒家思想能找到很多沟通的桥梁,会有很多共同语言。但教会中有些人思想僵化守旧,对儒家或别的宗教另眼相看。常以“老大”自居,请放下架子,容许甚至吸收些儒学中的精华之处吧。不要只是埋头于神学中,而对儒学不屑一顾。当我们在接受了基督的救恩后,请再回头看看儒家的伦理学,它对我们天主教的伦理神学研究会有一定的帮助。我们可以一面虔信天主,另一面可以吸收儒学的精华。因为儒家思想只是学说而非宗教,和天主教信仰是可以并行不悖的,甚至是相互融洽的。若弃之不顾岂不是一大缺憾吗?对儒家的敬意与推崇,并非提倡基督徒弃信仰或信德而不顾,而是为了服务于我们所信仰的教会,从而使天主教会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大公主义。甚至借此机会将已日暮途穷的世界,以耶稣基督大公的精神把天国的福音推行于全球,这是我们梦寐以求和时时所企盼的。因此,天主教的信仰若能进入儒家思想之中,那可以使儒学获得属天的新生命,发放出新的光耀,而儒家思想若能进入天主教的神学中,也可使其神学获得新刺激,更加发放出新的异彩。其实,天主教教义与儒家文化有相通相融之处,希望中西文化在一种相互尊重彼此会通的基础上前进。但站在天主教信仰的立场上,对儒学不免有所补充与修正而已。我深信天主教绝对不是要“废弃”儒家思想,而是“成全”儒家思想,使其更加光耀伟大。

结论:展望

天主教应该与不同的文化作正面的相遇,传教士应懂得尊重本地文化,以取长补短的精神去挖掘其优点。不要以鹤立鸡群的态度,摒弃别的文化或宗教。假如是别人给我们画了一个小圈子,把我们圈在外面,那我们画一个比他们更大更圆的圈子,把自己和他们都圈在里面。但我们自己不能给自己画一个小圈子,更不能给别人画上一个小圈子。我们要拆除各种藩篱和围墙,与别人作友好的交流。让普天下人都知道天主教是一个“大公主义”与“博爱”的宗教。

写于2010年3月27日

附录:读《论语》,我们会时时感受到孔子的温、良、恭、俭、让等;读《孟子》,我们却会时时感到“大丈夫”般的阳刚与英雄气概,一股勃勃生气,一种昂然挺立的人格精神。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时代,孟子所强调的独立人格,道德的自律与自觉,还是有其积极意义。例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这些话至今读来都令人不能不感到铿锵有力。当然,我们天主教的圣经更是举世无双,这是任何书籍都无法相比,因为里面有永生的话!

上主:“你的言语是我步履前的灵灯,是我路途上的光明。”(咏119:105)

四 : 浅谈博客系统搭建网站优化方面的思考

大家好,我是幻神,今天说说网站系统的选择。大家多知道,搭建内容站,选的多是cms系统,cms有他的优点,但也有缺点,普遍大,新手难以掌握,其实有的时候,blog系统完美能代替cms,设置有的方面还优于cms,下面结合一个网站来分析下zblog搭建网站。

首先,大家看一下,名人名言站www.5kufo.cn,如果不说的话,新手朋友估计不知道是用zblog搭建的,他和一般的cms搭建的网站没啥区别,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下!

一、首先是网站栏目和一些页面布局,就是一些网站搭建基本的一些东西,我们大致说说,zblog插件很丰富,有个巴士飞杨的列表插件,几乎涵盖了一般cms系统所有功能,用这个插件,和外观还是功能上就能和这个名人名言站一样了,也就是一个网站的基本格局就完成了

二、网站优化

1、标题、关键词、和描述,这个当然也是用插件来完成,titleseo插件,可以事先这些功能

2、页面静态化,zblog系统本身就含有静态页面配置,按照里面的描述,直接配置就行了

3、网站地图的生成,这个一般的cms系统就不具备这个功能,就算有,我也没见过比他好用的,包括asp上面比较流行的动易系统也是。在zblog上面,用sitemaps这个插件,可以达到前面更新文章,后面自动更新地图的目的,而且生成的地图,我和老虎地图生成工具比较了下,这个生成的全是有用的页面,不像用工具,什么垃圾页面多生成!

4、blog系统有大部分网站系统没有的一个功能,是tags,现在网站系统也有了,不过,相比,感觉还是zblog的最好用,朋友做过实验,有tags的和没的相比,在百度权重要高点

5、最关键是就有页面优化了,做seo不是外连就是唯一因素,内部结构同样重要,那些天天说外连的,是因为人家内部应该做到无可挑剔了,在做只有做外连了,一般的cms系统,页面很多,我们做优化,一个个页面也要弄半天,zblog在这上面很方便,就几个页面,而且代码很简单,改好这几个,内部也就差不多了,非常适合刚做seo的!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了,今天主要是想说,做网站不是什么这个系统人家用的多就好,而是适合的才是做好的,zblog虽然简单,但是有的功能却比所谓的cms系统好的多!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五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196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

【摘要】辩证法思想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在这一领域上发展完善他们的思想。本文主要讲述了老子、韩非、张载三位思想家的辩证观,另外还探究了《周易》这本著作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

【关键字】辩证法思想;老子;《周易》;韩非;张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并且中国在很久以前就提倡要用客观辩证的眼光来认识世界。《易经》是中国辩证法观念的萌芽,距今已经三千多年了。纵观历史,先秦时期老子提出了相反的事物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战国时期的韩非就有“物必有盛衰,完事必有弛张”的思想,宋代张载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中国古代辩证法不断地丰富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宝库,又创造性地增添着人类认识史上真理的颗粒。

1老子辩证法思想

1.1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1.1.1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1.1.2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1.1.3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二十章)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二十四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不仅认识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还猜测到了在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过程。如老子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此老子以树木的生长变化,高台的修筑,千里的远行等等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时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老子还将矛盾转化的思想应用于人生,说明人应该如何处事。总之,老子运用矛盾转化的辨证观点,提出了一套处世哲学。不论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套处世哲学,都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甚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实践性。

1.2老子辩证法的意义

1.2.1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基本上都是由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提出的,因此他的辩证法对中国和世界哲学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后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家派别均从不同的角度吸收并发展了他的思想。在老子提出他的朴素辩证法学说之后,立即对诸子百家学说产生了影响,如他的“柔弱胜刚强”这一著名观点,不仅被道家所继承,而且被法家所吸收,对法家“术”与“势”理论的行程,起到了奠基和促进作用。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朵奇葩,从理论观点上说,与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并在马克思这一哲学行程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离不开自古以来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直至今天,老子提出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器晚成”、“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等名言仍是人们推崇并遵循的重要原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2.2老子的辩证法的思想对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深远影响

例如,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认为,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与他的互补性概念之间具有平行性,他说如果在量子力学框架内只是简单用经典物理学概念描述原子现象,就不可能具有完全

性,所以必须使用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概念,才能对现象的各个方面提供一个全面的描述,这与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等对立统一思想有契合之处。老子关于发展、变化的辩证法思想与近现代物理学发展极为合拍。日本著名物理学家、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汤川秀树在他的《创造力和直觉》等著作中谈到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对他的影响,他说:“对我来说,长年累月吸引我,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老、庄的思想,它虽是一种东方思想,但在我思考有关物理学问题时,它仍是不知不觉地进入其中。”由此可见,老子辩证法思想给自然科学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所以有人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维方式与近代西方科学和哲学思潮相比,更容易被从事复杂性、非线性混沌研究的科学前沿的探索者所接受。

2《周易》的辩证法思想

2.1《周易》反映了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思想

《周易》是一个以太极为起点,以八卦为核心的系统。代表万事万物的卦形纷繁复杂,但其构成要素却是极其简单的“- -”、“一”两个符号。阴爻、阳爻按照不同的次序、位置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结构形式,即卦象。从而代表不同的事物及事物不同的性质和功能。爻变卦变,卦变象变,象变物变。正所谓“牵一爻而动全卦”。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六十四卦是个大循环。《序卦》将“未济”卦放在最后正说明这个循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式的无限发展。“生生之谓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正是作者对“新陈代谢”这一宇宙发展普遍规律的最古朴、最简炼的表述。

2.2《周易》认为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

《周易》是以对立统一的概念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体系。太极生两仪,为天地,为阴阳,为男女,为日月,为昼夜。由此产生的万事万物无不两两对立统一。“一分为二”是《周易》的根本观点。

事物都是对立双方的统一体,对立的双方既相互依存、包含,又相互对立。“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易传》)由此产生的万事万物无不相互区别、对立面又相互统一。

对立统一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易”,就是变。“生生之谓易,《周易》通篇都在讲变化。那么什么是“变化”呢?“变化者,进退之象也。”“阖户为之坤,辟户为之乾,一阖一辟为之变。”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杖嵯嗤疲湓谄渲幸印!薄疤斓仉畴担蛭锘迹荒信咕蛭锘!保ā断荡巧稀罚┖苊飨裕挛锉浠脑虿辉谕獠浚谀诓慷粤⑺降南嗷プ饔谩?/p>

2.3《周易》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基本思想

《坤卦》初六爻辞讲:“履霜,坚冰阴始凝为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系辞下》)《文言》讲:“坤至柔也,而动也刚。”(《坤卦》)坤为阴,初六爻为阴之始。阴气始,发展下去,微而积渐,以致坚冰。俗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由此而来。水变冰,柔变刚,是量变引起质变。

占卜,本以物象而明人事。《文言》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由早辨之不早辨也。”(《文言》)这进一步包含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必须有量的准备的思想。这一规律或趋势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2.4《周易》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规律

太极生两仪,为天地或阴阳,用“- -”和“一”表示,由此生万物。因此万物都含有阴阳对立的双方,即都含有肯定或否定两种因素。从而决定了事物发展有两种趋势:或肯定自身,继续量的发展;或否定自身,向对立面转化。如“- -”肯定自身量的发展变为==太阴,向对立面转化成为少阳。“一”向两方面发展则成为太阳和少阴。继续发展,太阴==变为≡≡坤和艮;少阳变为巽和坎;太阳变为乾和兑;少阴变为震和离。这八卦中乾坤是由量的积累而引起两次质变的否定。艮和兑是先由量的积累引起质变后再向对立面转化的否定,巽和震则是先向对立面转化后又由量的积累引起质变的否定。坎和离则是两次向对立面转化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这不仅体现了八卦的生成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周期,还表现出否定形式的多样性。

3韩非关于君臣关系的辩证观点

人们都知道,我们常用的矛盾一词,原出于《韩非子》。《韩非子》中楚人窝矛与盾的故事是人熟知的。韩非所谓矛盾,主要是不可两立的意思。“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难一》)“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难势》)如果有不可陷之盾,就没有无不陷之矛。如果有无不陷之矛,就没有不可陷之盾,所以是不可两立的。

韩非强调许多事物是不可两立的。“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显学》)韩非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饰邪》)“知臣主之异利者王,以为同者劫,与共事者杀”。(《八经》)君与臣的利益是相反的,彼此是以“计算之心”相待的。至于智术之士、能法之士与有权有

势的贵重之臣更是势不两立。“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士劲直,听用,且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孤愤》)韩非这样着重地揭露人与人之间的斗争。

但是韩非也认为,相反的事物,利害不同的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相互为用,并存共济。“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也者,以计合者也”。(《饰邪》)君臣以计算之心相待,计算的结果,还是要相互合作。君主对于群臣,更应适当安排,使其互相补助而不相伤害。“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明君使事不相千,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用人》)人臣之间是有斗争的,如果加以适当的安排,“使事不相干”,可以达到“莫讼”、“莫争”的状态。冰炭虽然不同器而久,如果不处于同器,也就“莫得相伤”了。韩非以为,必须这样用人,才可称为明主。“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谓之明主”。(《观行》)君臣虽然异心,如果处置得当,却也可以作到“上下相得”。他说:“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守道》)君臣之间,君民之间,虽然充满了矛盾斗争,如果君主善于统治,也可使臣民莫不尽力,达到上下相得的效果。

韩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而也认为,相互斗争的人们,在一定条件之下,也可以相互合作。在一定条件之下,矛盾也可以统一起来。

但韩非认为有些对立的事物是永远不能统一的。他以为“贤”与“势”就是绝对不相容的。他说:“夫贤之为势不可禁,而势之为道也无不禁。以不可禁之贤与无不禁之势,此矛盾之说也。夫贤势之不相容亦明矣”。(《难势》)事实上,贤与势并非不相容,而是相辅相成的。荀子既主“尚贤”,又讲“重势”。贤与势还是可以相互结合的。

韩非善于“指事类情”(司马迁语),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有些是非常深刻的,但他始终不认识学术文化、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是韩非思想最严重的缺点。

韩非又提出所谓通权之言:“先圣有言日:规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无奈之何,此通权之言也”。(《八说》)这是说:没有绝对圆满的事物,任何事物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欠。这是一个深刻的辩证观点。

4张载关于“两一”的学说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196_辩证法思想

宋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对于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他提出了许多精粹而深湛的辩证法命题。在这里,仅举出其主要之点,并对于他关于两与一的学说作一些进一步的分析。

张载的辩证法学说的主要论点是:

(1)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申、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正蒙·动物》)

(2)变化的两种形态的学说:“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正蒙·神化》)“变言其著,化言其渐”。(《易说》)

(3)对立是变化根源的学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正蒙·参两》)

(4)关于对立斗争与和解的学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

(5)关于两一的学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感而后有通,不有两则无一”。(《正蒙·太和》)

以上是张载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命题。现在分析一下上引最后两个命题的理论意义。兹将 这两节的全文引出来: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感而后有通,不有两则无一。故圣人以刚柔立本,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这里,所谓两即两体,两端。两体即两个部分,两端即对立的两个方面。这是明显的。 所谓一应如何理解呢?所谓一可以说有两层意思,一指相互统一的关系,一指统一的整体。

《正蒙·参两》说:“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这个一字是指统一的整体而言。

《正蒙·太和》说:“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又说:“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这二节的一字,不是指统一的整体了,而是指统一的关系。所谓“其究一而已”的一,主要是指统一的关系。虚实的一,就是指“太虚即气”、“虚空即气”,不是说太虚与气又构成一个整体,而是讲虚与气有统一的关系。动静、聚散、清浊的一,也都讲两者有统一的关系。

这样,所谓“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感而后有通,不有两则无一”,主要是说,没有对立,也就没有对立的统一关系,如果两者没有统一关系,则对立也就不成其为对立了。张载关于两一的学说,是讲对立与统一,也是对立而统一的;没有对立就及有统一,没有统一也就没有对立。这一观点应该说是非常精湛,非常简要的。

张载的“仇必和而解”的思想,表现了时代的局限。但是,唯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才明确肯定对立的斗争是绝对的,对立的统一是相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特点。近代资产阶级最大的辩证法家黑格尔也是宣扬矛盾的和解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辩证法思想都是如此。

6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辩证法思想从发源到发展经过历朝历代的思想家的辛勤耕耘,本文简单阐述了几位中国哲学家他们的辩证法思想。除了上文提及的,中国古代还有许多辩证法的思想精髓:《管子》书中“奋乃岭”与“天地一险一易”的学说;贾谊提出了聚门”、“同域”的观念来明确表示对立两方的统一;杨雄又继承了《老子》、《易传》的辩证法思想,高度赞扬了《易》、《老》的对立转化观点,并认为对立的互相转化是非常显著的,而一般人都不能理解,圣人则有明确的认识;程颐关于变动、对待与物极必反的学说;方以智的“交、轮、几”与“相反相因”学说等等。本文对中国的辩证法思想的讲述不够完备,我们还要作进一步的钻研,以期对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杨广林.论《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

[2]王学军.老子哲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院报(教育研究版).2003(01);

[3]何芝兰.老子辩证法思想[J].知识经济.2009(03)

[4]赵晓达.试析《周易》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8);

[5]张岱年.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发微[J].学术月刊.1980(06);

[6]杨慧娟.浅析中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本文标题:浅谈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家庭浅析——5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确保了婚姻家庭的完美性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585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