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肝吸虫病的治疗-一起山羊急性肝片吸虫病的治疗

发布时间:2017-11-26 所属栏目:肝吸虫病的治疗

一 : 一起山羊急性肝片吸虫病的治疗

肝吸虫的治疗方法 一起山羊急性肝片吸虫病的治疗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二 : 牛肝片吸虫病难以治愈的原因

三 : 肝吸虫病的CT表现(附48例分析)

肝吸虫病的CT表现(附48例分析)

肝吸虫病是因食用含有华技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类而感染的一种寄生虫病,肝吸虫病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1]。所以CT对肝吸虫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我院近年来CT诊断肝吸虫48例,均经临床及粪便虫卵检查证实,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8例,其中男39例,女9例。年龄22~73岁,平均43岁。除3例无生食淡水鱼史外均有生食淡水鱼史,大部病例以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就诊。CT检查采用GE双排螺旋CT及飞利浦64排CT,矩阵320×320或512×512,层距及层厚为5~10 mm。患者空腹,扫描前15~20 min口服1.5~2%的泛影葡胺300~500 ml充盈胃肠道。扫描范围包括肝、胆道、胰腺、脾脏。CT平扫48例,增强扫描14例。本组病例均经临床及粪便虫卵检查证实。

2 检查结果

48例CT表现均见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尤以肝脏边缘部末梢胆管小囊状及柱状扩张显著。其中肝内胆管轻、中度扩张36例,重度扩张12例。胆囊增大、囊壁增厚15例,胆囊内密度不均7例,胆囊结石4例。并发肝硬化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2例,腹水3例。

3 讨论

肝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于人体食用未煮熟的感染囊蚴的鱼虾后,幼虫在十二指肠破囊而出,经胆总管开口部进入胆管,上行到肝内胆管,大多数的感染侵犯肝内胆管及胆囊,病变主要发生在肝内小胆管,系因为虫体,虫卵及其毒性分泌物刺激而引起肝内小胆管的阻塞、狭窄、扩张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管壁增厚等改变。继发感染可引起胆管炎,胆囊炎等,亦可引起肝硬化(多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和诱发肝内胆管细胞癌,以虫卵和中心体为核心形成胆色素结石[2,3]。肝吸虫病的发病率,男多于女,年龄在20~50岁间的占80%。临床症状取决于感染程度和病程时间。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全身疲倦腹部不适或腹部疼痛,腹泻、肝大、黄胆、胆囊炎和肝炎等症状。严重病例晚期可发生肝硬化、脾大、腹水及水肿等[4]。粪便或十二指肠液中查获肝吸虫虫卵。本组48例CT显示,均以肝内胆管扩张呈分叉树枝状或外围多数小的园形低密度影,较为广泛,均匀一致,特别是肝外围末稍胆管扩张较为明显。12例肝内胆管重度扩张的患者均为反复感染和感染病程较长。胆囊壁增厚15例,胆囊密度不均7例。CT能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密度不均,4例合并胆囊结石。本组并发肝硬化6例、腹水3例,2例肝内胆管癌均为重症患者反复感染的结果。肝吸虫病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检查可以发现胆管扩张程度及扩张形态;并能了解有无并发症。提高肝吸虫CT影像特征的认识对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四 : 猫肝吸虫病的的诊断及治疗

猫肝吸虫病的的诊断及治疗_肝吸虫怎么治疗
苏格兰折耳猫(详情介绍)

猫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人畜共患病,但不互相传染。由于猫吞食含囊蚴的生鱼、虾或未经煮熟的鱼、虾而被感染,此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猫的胆管和胆囊而引起的。
【致病作用和症状】
虫体寄生于胆管和胆囊内、机械性刺激胆管和胆囊粘膜,引起发炎,管壁增厚影响胆汁分泌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大量虫体寄生时,阻塞胆管,胆汁排出困难可引起黄疸;虫体分泌的毒素,可引起贫血;虫体寄生时间长久,可引起肝脏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变性萎缩,引起肝硬化,进行性消瘦,尿液呈粘稠的桔黄色。
【治疗】
1.驱虫2.消炎3.对症治疗。
【建议】
1.避免猫接触生鱼、虾2.定期到动物医院做粪便检查3.定期口服驱虫药。
首选药吡喹酮驱虫药,它可以驱除绦虫和肝吸虫。剂量因猫而异。一般5mg/kg,连服3天

五 : 10牛羊肝片吸血虫的防治与治疗)

牛羊肝片吸血虫的防治与治疗

肝片吸血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的寄生虫病。

一、病原

牛羊肝片吸虫外观呈扁平状,体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自胆管内取出的鲜活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长120-150微米、宽70-80微米,前端较窄,有一不明显的卵盖,后端较钝。肝片吸血虫在其发育史中需要两个宿主,成虫在终末宿主体内发育,幼虫在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虫在绵羊的胆管内每天平均排出8000-15000个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当温度为15-30 摄氏度时,在有适合的氧气及光线条件下,酸碱度为5-7.7PH值的水中,经10-25天,孵化为毛蚴。毛蚴在水中能生活24小时,找到合适的中间宿主,即钻入其体内变成胞蚴。通过无性繁殖,胞蚴产生雷蚴,雷蚴发育成子雷蚴或尾蚴。尾蚴在感染后5-7天离开狮螺在5分钟至2小时内在水中或植物上变成囊蚴。家畜吞食含有囊蚴的水草后在十二子肠内脱囊而出,经过三种途径进入胆管,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经肝脏至胆管;钻入肠壁静脉,经门静脉到达肝脏,穿过血管进入肝组织移行,经数周到达胆管;从十二子肠的胆管口处进入肝脏胆管。在牛羊体内,经过3-4月发育成熟。一般寿命为3-5年,也有报道长达11年之久的。

二、流行特点

肝片吸血虫病的流行和发生与作为中间宿主的椎实螺的大量滋生及其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大有重要关系,它对低温抵抗力很强,甚至在冰冻的条件下可以越冬,到春季解冻后又开始活动产卵。虫卵对干燥抵抗力量差,在干燥粪便中停止发育,完全干燥时多迅速死亡。但稍有水分,就能维持生活。在潮湿环境中能长时间地保持

生活力,在中度干燥的粪球中可生存8个月之久。在低温-2-- -3度时3天就会死亡。在高温40-50 摄氏度时,几分钟死亡。对化学药品和一般消毒剂抵抗力较强。

囊蚴抵抗力强,能抵抗-4至-6摄氏度的低温,在湿草上经8个月尚有感染力。在直射阳光下,完全干燥以后2-4周内死亡,在干燥得很好的干草中44天内死亡。

感染季节 在多雨温暖的季节里常造成吸虫病的普遍流行。严重感染主要发生与秋季,在潮湿年份里则发生于夏秋两季。

感染地区 外界环境和季节对本病的流行有很大影响,长期在潮湿牧地和沼泽地带放牧,往往感染严重。常流行于河流、山川、小溪和低洼、潮湿的沼泽地带。特别在多雨年份和多雨季节,由于淡水螺类剧增,本病流行严重。我国南方以9-11月份、北方以8-9月份,感染最为严重。

三、致病作用

移行的作用 有效的虫体在肝脏移行时,破坏肝脏组织并造成许多孔道感染而造成急性创伤性肝炎

机械作用 虫体体表的小刺经常刺激胆管,引起慢性胆管炎,当虫体数量多时,可造成胆管阻塞,胆汁停滞而发生黄疸。由于肝脏机能发生障碍,引起消化不良,营养紊乱等后果。

毒素作用 引起胆小管炎性肝硬变;造成全身性中毒现象,使家畜发生贫血消瘦水肿等。

带入细菌 在肝脏中带入细菌可促进感染的发生,并产生毒素导致黑疫的发生,造成患病羊的急性死亡。

降低抵抗力

临诊症状,

1)急性型(童虫寄生阶段):多因短期感染大量囊蚴所致。病羊初期发热,不食,精神萎缩,衰弱易疲劳,离群,肝区压痛明显,

排黏液性血便,全身颤抖。红细胞及血红素显著降低,严重者多在几天内死亡。

2)慢性型(成虫寄生阶段):主要表现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黄染,食欲不振,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步行缓慢。在眼脸、颌下、胸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腹泻常交替发生,最后因极度衰竭死亡。

四、病理变化

主要呈现在肝脏,其变化程度与感染虫体的数量及病程长短有关。

1)急性型:急性病例可见急性肝炎和大出血后的贫血现象。肝脏肿大,包膜有纤维沉积,有2-5毫米长的暗红色虫道,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少量幼虫。腹腔中有血红色的液体,有腹膜炎病变。

2)慢性型:慢性病例主要呈现慢性增生性肝炎。在肝组织被破坏的部位出险淡白色索状瘢痕,肝实质萎缩、褪色、变硬,边缘钝圆,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表面;胆管内有磷酸钙和磷酸镁等盐类的沉积,使内膜粗糙,刀切时有“沙沙”声,胆管内有虫体和污浊稠厚的液体。病尸出现消瘦、贫血和水肿现象;胸膜腔及新包内蓄积有透明的液体。

五、诊断

1)现场诊断: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特点和病理变化作出诊断。

2)实验室诊断:采用水洗沉淀法。取直肠粪便5-10克,加10-20倍清水混匀,用纱布或通过0.42-0.25毫米筛子(40-60目)过滤;滤液经静臵或离心沉淀,倒去上层混浊液并加入清水混匀沉淀,反复进行2-3次,直至上层液体清凉为止,最后倒去上层液体,吸取沉淀物,用显微镜观察有无虫卵。

对急性病例,因虫体未发育成熟,粪便检查无虫卵时,必须结合病例剖检,在肝脏和胆管中查找是否有大量幼虫存在。用免疫诊断法进行确诊,如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对流电泳和间接血凝等,亦可对波尔山羊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

六、防治

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预防:

(1)定期驱虫:在本病流行区每年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1~2次驱虫,一般可选择秋末冬初进行。如进行两次驱虫,另一次可安排在翌年的春季。

(2)及时处理粪便:粪便应及时清理,堆积发酵。

(3)保证饮水与饲草卫生:尽可能避开在有椎实螺孳生的地方放牧,以防感染囊蚴。饮用水最好使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

(4)消灭中间宿主:可结合水土改造破坏椎实螺的生活条件。沼泽地区可用硫酸铜溶液(1:50000)或以2.5微升/升的血防67灭螺。此外,还可辅以生物灭螺,如养鸭子或其它水禽。

七、治疗

1)丙硫苯咪唑,每公斤体重12-25毫克,一次口服。

2)硝氯酚(拜耳9015)每公斤体重4-5毫克,一次口服,对驱成虫有高效。

3)碘醚柳胺,每公斤体重7.5毫克,一次口服,对成虫和6-12周未成熟的肝片吸虫均有效。

4) 硫双二氯芬(别丁)每公斤体重80-100毫克,灌服,对驱成虫有效。

第一日投服驱虫药物,第三日服用碳酸氢钠片进行洗胃,第五日服用大黄苏打片或龙胆苏打片进行健胃,从第一日投服驱虫药开始算起,第八天开始重复用药一次。

本文标题:肝吸虫病的治疗-一起山羊急性肝片吸虫病的治疗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575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