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随聊随想聊天室-随想天堂

发布时间:2017-11-05 所属栏目:幻想天堂

一 : 随想天堂

  天堂的大门已经打开,里面芳草鲜美,落颖缤纷.天堂里人们用眼睛点亮星斗,用双臂放牧白云云,用爱让天堂变成暖暖的粉红。

  天堂的秋夜,凉飕飕的.我穿梭在黑夜中,越过山头.漫天的萤火虫变成星子,为我照亮回家的路.远处,琴音飘来,向我发出思念的召唤.透过星子,我依稀看到远方竹林深处有一盏明灯.我知道那是你点的.灯光之所以如此明亮,是因为它和琴音一样,寄寓了你最深切的思念和牵挂。

  我快步走过山头,奔进竹林.林中小径的两旁种满花草.每次花开都是思念的冲放。

  当我要飞翔的时候,没有人为我编织美丽的翅膀,只有你把最美的丝线为我穿上.你一直一直坚定地向着我起飞的方向,向我招手,向我呼唤.我徜徉在天堂的上空,默默地为你祈祷,为你祝福,心中释放着对你无尽的缱绻.我飞翔在天堂的上空,接下昨夜飘落的星辰,只为寻找属于你的那一颗.那三个字,我只对你说一次.随后,让他飘散在风中.雨后,我趁着彩虹出现的一瞬,奋身一跃,把天边七彩的光芒为你装进心房.忽然,我发现我迷失了来时的路.我不停地在空中奔跑.飞翔,寻找通向竹林的那条小径.刹时,一阵琴音飘来.琴声依旧,饱含思念与关怀.一束明光伴随着这天籁的呼唤而至.灯光依然,寄寓深情.我知道是你依旧在我起飞的地方抚琴,点灯,为我照亮回家的小径。

  于是,我带着那颗属于你的星辰和那七彩,顺着灯光,寻着天籁,奔向竹林深处---那个只属于你我的天堂。

  竹林,这是一个寂静的舞台.没有都市的喧嚣和狡诈,只有莺歌燕舞和清泉泠泠的和谐.没有掌声的波动,只有玉渊泛起旖旎.一丘一壑,青竹成林似海.斜月撒银辉,玉渊碧流璃.当琴声响起时,你陶醉地旋转,旋转没有任何尘世的喧嚣来打扰,竹林依然寂静。

  这淡泊的笔墨下的天堂不需要重彩粉饰,只需要深深竹林和永恒的幸福。

  天堂旖旎情何限,竹林幽深处处消魂。

 

二 : 酒行天下随想酒

九年前,一位日本朋友佐藤要我写一篇关于酒的文章,作为他回国时候的临别赠言。因为我是不近烟酒之人,所以无论烟或者酒的真谛都无法谈论,这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当时就送了他一句唐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于烟,我是特别的痛恨以及厌恶,以至于我曾经当着一个烟鬼的女朋友的面,胖揍了他一顿。然而对于酒,就必须要有敬畏了,因为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可乐雪碧冰红茶的日子里,就依靠着它度过了漫长的五千年。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酒如此的推崇,也没有哪个民族对酒的文化能比华夏民族更深。这样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中国作为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它的出现开始,就一直处在世界文化进程中的模范和巅峰。原因也很简单,当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硝烟刚刚结束的时候,亚历山大的铁骑就踏上了宙斯守护的土地,用雄壮威武的马其顿取代了雍容华美的维纳斯。当古罗马的军队踏遍了两河流域,在金字塔下休息的时候,远在东方的印度却连记述自己历史的文字都没能出现。所以当整个世界的文明都陷入黑暗之中的时候,发祥于“两河流域”的炎黄之后并且被称为华夏民族的中国人,正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他们自己的文明。在这里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祖先的勤劳,是他们的勤劳,让我们的文明能够在一个安逸的环境里如同被宠爱的孩子一样成长着,虽然在成长中会有一些令人不舒服的叛逆和躁动。

九年前二十岁的我,与那位大我十二三岁的朋友佐藤聊天时,他不但表达了对战争的忏悔。更溢于言表的用赞美之词来称赞中国人的勤劳,那是一种融化在几千年历史中的一种传承。然而在泱泱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我的这位小鬼子朋友(他真的不太高,1.7米左右)却唯独钟情于杜康——一位可能连存在都是争议的“酿酒大师”。这也许跟他的嗜酒如命有关系。然而当他在酒后吟诵出“田中原首相,和好利家邦。献上杜康酒,周公古义长。”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气过人和正视历史的勇气。

不过佐藤还是搞错了一件事,他始终坚持杜康是汉代人,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在上古时期大禹王就曾经颁布过一道堪称中国首条廉政训令的禁酒令。故事要从大禹王治水之后说起了,相传大禹王在疏通了九条大河之后,他的爱女就把在春游时候邂逅的一个叫仪狄的小帅哥(也可能是大帅哥更或者老帅哥,不过能跟大禹王的女儿来场邂逅小帅哥大概更符合事实点)介绍给了大禹王,这位小伙子就是个酿酒大师。既然是部落酋长(夏朝还没建立)亲自接见,小伙子自然怠慢不得,于是就用他的最珍贵的酒来招待大禹王。大禹喝了顿时感觉神清气爽而且味道也十分可口,于是就连干了“十八碗”,结果也就跟武二郎一样醉的不省人事,连睡了两天。醒来后的大禹王感觉酒虽好,但是醉酒之后太过误事,于国家治理不是好事。于是就颁布法令:酒虽好,难免误事,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绝之。

故事很简单,不过也透露着些许信息:一、酒作为一个名词早在夏朝建立之前就有了。二、酒的出现更早。在老百姓不会上网,不会看书写字的上古夏朝,大家不约而同的把这种能醉人的饮品称为酒,可见作为公认酿酒祖先杜康,肯定不会是生活在汉代。既然不是生活在汉代,也不可能生活在大禹的时代,这样说来只能再把功劳算到我们的有道明君三皇五帝头上了。(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第三嘛,则是一种千年偏见了,可能大禹王在颁布法令的时候他自己都没有想太多,他没想到他的一道普通政令,竟然让酒这个东西背负了千年包袱和指责,既然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是出自大禹王的预言,那总要有人来实现这个预言,这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就落到了“大名鼎鼎”的商纣王的身上。一部《封神演义》把当年的那个雄才大略的战神天子描绘成了一个连女娲娘娘都不放过的发情野兽,而通篇封神演义只叙述了一件事:武王伐纣从开始到最后都只是女娲为了发泄自己一腔怨气而导演的一场大乱天下的折子戏。对于神话故事和神话小说,我向来不反对看,但是每看《封神演义》,开篇没有看完就重重的把书扔在了一边。按照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来说,女娲娘娘是创造了人类和万物生灵的人文始祖,是心怀仁慈的造物主,那么天下的人类生灵都是她的孩子,可是她却因为她的一个孩子对她的美貌的心驰神往而大发脾气,甚至不惜让天下妖孽横行荼毒生灵来发泄她的雷霆之怒,这似乎不应该是一个造物主应该有的心胸吧。可能有的读者会反对我的观点:女娲娘娘可是完美的道德典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既然商纣王做了如此龌龊不堪的下流艳诗,那他亡国也是应该。可是人们在快意着商纣王鹿台自焚的时候似乎忘记了女娲和自己亲兄长媾和的乱伦之举。而且我实在想不明白一个人首蛇身的传说中的神,会好看在哪里。但是无论如何,当商纣王把酒灌满了大池子的时候,他的宠妃妲己也就被浸泡在这酒池中被后世人诟骂唾弃。从此之后,酒和色就变成了亡国的代名词。于是“酒池肉林”出来了,“红颜祸水”也出来了。然后全中国的读书人开始认为女人是不吉祥的了,甚至连赵家Q先生都对男女之事开始大防,以至于当他想和吴妈相好的时候,一点经验没有的他竟然直奔主题“困觉”去了。而且据说阿Q想和吴妈困觉的那天晚上他喝了不少酒。唉,又是酒欠下的债啊!可是可奇怪的是,从来没有人记得汉武帝也曾经在京城长安搞过酒池肉林,而且汉武帝喜欢的女人姿色都不比妲己差。原因嘛,大概就是汉武帝不仅没有亡国,反而将大汉王朝与汉族和汉语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天门山是芜湖市的一个很著名的风景点,对于喜欢野游的我来说,在两座天门山上望江而坐,和李白来一场穿越时空的邂逅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开元十三年24岁的李白初出巴蜀,面对江东的大好河山不禁豪气干云,挥毫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望天门山》。从李白一生嗜酒的情况来看,他应该是喝了酒的。不过虽然喝了酒,也写了诗,但是关于他“诗仙”和“酒仙”的称谓则应该是他在京城长安转了一圈,写下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之后,才逐渐被人慢慢所接受的。并且影响了中国酒文化和诗文化达一千多年之久。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文治武功一无可取的狂傲书生实在是太过“老庄”了,于是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历代的文人会把李白称为酒中仙家。李白诚然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但是这个嗜酒如命的楚狂人在他写过的诗句里。但凡关于酒的诗句,十句中有八句意志消沉,似乎在他那里酒天生就是为了解愁消愁的。

那么作为富二代,在当时文艺界又享有很高荣誉的李白似乎应该人生应该很圆满了,为什么又愁啊愁的愁个没完没了呢?这可能要从中国古代读书的身上去找原因了,李白和中国古代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都希望能够出来做官,可是他们的自尊心又很强,经不起一点的打击。很多人在经历了最为严苛的科举考试之后有的人成了范进,有的人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当成了诸葛亮,也开始装模作样的躬耕隐居,希望再出来一个刘皇叔三谒家门,然后自己风风光光的再出来遛遛弯,成为帝王家的飞鹰走马。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李白还是很幸运的,他跳过了科举考试被唐玄宗直接招为供奉翰林,不过从唐玄宗对李白的封官来看,唐玄宗显然看中的是李白文采,作为政治家的唐玄宗并没有在李白的身上发现太多的治国才能。然而李白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再加上他喝了点酒就开始目中无人,最终导致了以后被赐金还乡的悲剧。这对李白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从此李白的政治幼稚逐渐的显露出来,以至于到了最后竟然追随永王发动反朝廷的叛乱,然后紧跟着就是永王兵败,李白也被流放。这在李白的政治生命中是个永远洗不清的污点,因为政治上的幼稚和糊涂,一心想入世为官的李白处处碰壁,最后在一鼻子灰的情况下只得灰溜溜的沉溺于酒中。这个似乎也就和道家所讲的超然世俗,淡泊名利的仙风道骨格格不入了,于是无论把他称为酒仙或者诗仙都感觉有点言过其实。

既然李白都是这样的人了,为何后世人仍然把酒仙和诗仙的称呼送给李白呢?这原因大概是因为刘伶这个家伙太过潇洒了,不是个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陶渊明喝酒也不错,但是他也是不跟当局合作,而且还把自己的后代都给喝成了傻子,所以也被后来的文化人给排除了。

陶渊明是个不错的人,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纵观中国历史,能被称为酒仙的人只有这个上大人刘伶先生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记载说刘伶这个家伙太爱喝酒了,以至于得了一种酒病,至于这个病是个什么东西,我到现在也没研究出来。他的老婆为了挽救家庭和刘伶的性命,就把家中的酒器砸了,酒也倒掉了,哭着劝他戒酒。刘伶说“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他老婆倒也蛮认真,就把敬神的酒肉安排停当。刘伶跪地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又饮酒食肉,喝了一个烂醉如泥。这样一来,他老婆也没办法了,只得随他去了。不过这位“竹林七贤”之一的风流名士却越来越无厘头,以至于他经常坐了鹿车(没错,就是鹿拉的车)带把铁锹,携童仆出游。每次出游之时就对他的童子说:“死便埋我!”然后就开始大喝特喝。这也着实让跟着他的童仆很没面子,但是也没办法,遇到这么一个主儿,除了自叹霉运也没有别的招了。

阮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人先生传》,在文中阮籍寄托了自己厌弃世俗,追求永恒的理想,但是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实在不是凡人能做到的,所以阮籍的理想不仅与世无补,而且对于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当阮籍指不出世人何以才能成为超脱之人时,刘伶给大家伙找到了一条出路,那就是玩命的喝,直到喝的烂醉,不闻不看窗外雷鸣电闪,泰山不入于目,寒暑不侵于体。这样也就不会被世间名利所羁绊,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忧愁都没了,也就到了超脱的境界了。

看到了吧,同样是酒鬼,刘伶和李白的不同之处就凸显出来了,李白因为得不到而借酒消愁,结果无论他怎么消愁,得不到的始终得不到。而刘伶这个家伙则是地地道道的无思无忧,真正做到了所谓的仙。也就是因为他做到了所谓的仙的境界,所以也就不能被后世统治者及其文人所接受。当然也就只能永远醉醺醺的坐着他那鹿车到处溜达,最终死无葬身之地。

沈从文先生在《桃园与沅州》有一段描写很俏皮的描写:“竹林里间或潜伏一二翦径壮士,待机会霍的从路旁跃出,仿照<水浒传>上英雄好汉行为,向游客发个利市……”。这大概是写于路抢劫的最英雄的现代文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总会想起当年那个大闹五台山的智深和尚鲁达。

鲁智深用自己的话说曾经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后来做了提辖官,这个好像有点不对劲,因为提辖官只是个正营级军官干部,而关西五路廉访使则已经相当于大宋王朝西北战区指挥官了。这个且不去管它了。有意思的是,这个天孤星下凡的鲁提辖在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之后对于做和尚倒也蛮洒脱。并且对于智真长老的五个问题都回答的相当的干脆利落,无论是不杀生,不喝酒,不淫欲,不说谎,不偷盗。鲁智深都回答说洒家记得。

不过在我看来,除了女色一条,其他四条智深和尚是一条都做不到,尤其是不饮酒。当他在半山亭看到一个挑酒的伙计唱着山歌晃悠上山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要畅饮一番。既然是五台山的和尚,挑夫自然不肯卖酒与他,智深和尚只得来硬的,老拳一顿暴揍,抢来了两桶酒,喝的酩酊大醉,并且在一闹五台山的时候真正的物我两忘,当他面对智真长老的时候非常委屈的为自己辩解:“洒家吃了两碗酒,又不曾撩拨他们,他众人又引人来打洒家”“俺不看长老的面,洒家直打死你们这帮秃驴。”物我两忘吧,他骂众人是秃驴的时候他应该摸摸自己头上啊,他自己也是一根毛也没啦,智真长老也是啊。而当他第二次大闹五台山的时候则是先在山下酒店里对店家说“过往僧人买碗酒喝。”

很难想象如果鲁智深没有酒会是什么样子,而当《水浒传》中的英雄不再喝酒改喝茶的时候,李逵会不会大声的叫唤着:“哥哥同去梁山,咱们大块吃肉,大碗喝茶!!”如果没有酒,不知道当关羽在斩华雄归来,看着曹操手里捧着一杯茶的时候是哭还是笑!但是张飞肯定不会丢掉徐州,而且也不会阴沟翻船,被张达、范疆割去了脑袋。每读三国至此,都会摸摸自己脖子,幸亏我不饮酒,我只是读懂了没有酒,就没有《水浒传》,没有酒,就没有《三国演义》。同样,没有酒,也就不会有我们中国五千年牵连不断的历史!

想学饮酒,又怕喝醉,算了,还是看别人喝醉吧,毕竟造酒的第三滴血是从一个傻子身上取的!

三 : 《阴天随想》

外面是灰茫茫的一片

乌云遮住了太阳

像孤独遮住了我的心

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

在窗口徘徊

思绪却已冲破了这一片灰去寻你(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而你是否也在灰的那端念我?

本文标题:随聊随想聊天室-随想天堂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510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