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语文教学方法-高三语文教师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7-11-06 所属栏目:教育

一 : 高三语文教师教学方法

  导语:距离2017年高考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这意味着高考马上就要来临,而高考一结束,高二学生即将踏入高三,高二语文教师也将调整教学计划,以高三为基准布置教学策略。

  高三语文教师教学方法

高三语文教师教学方法

  一、调整心态,摆正位置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语文复习与否影响不大,花了时间复习也不见语文水平有多少提高,不复习也不见有多少退步。诚然,语文学习非一朝一夕能够发生质的改变,但不复习就会停滞甚至退步,花时间复习了,准备了,语文水平自然会稳步提升。因此,语文复习的当务之急就是扭转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如果不从思想、心态上予以纠正,就很难收到实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大家都懂,我们要向学生灌输语文也能拿高分的理念,要让他们像学习数学一样,多投入一点时间与精力在语文学习上,只有心态调整了,位置摆正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如果你不喜欢做某件事,你能把某件事做好吗?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在进入复习之前,一定要将这一功课做到位,否则后面的复习就容易变成空对空。

  二、夯实基础,注重训练

  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非常重,功课繁多,除了语文课以外,平常很少主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相当薄弱,字音不能辨认,字形书写错误,成语的意思不懂,诸如此类,成了语文复习的一大障碍。为了将语文复习落到实处,一定要让学生夯实基础,字音、字形、同义词、成语,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熟记于胸。早晚读语文的时间,可让学生将这些考点知识反复诵读,直至熟练为止。在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一定量的题目训练,巩固学生的基础,如字音这一考点汉语的多音字占有一定的比例,而落实到具体的词语中其读音又是唯一的,打基础与训练双管齐下,效果往往比较好。

  三、提高效率,上好讲评课

  进入高三,面临着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等一系列困难,学生的复习训练也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忽略训练和试卷讲评的过程。我认为认真抓好讲评这一重要环节,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是高三复习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讲评前认真分析试卷,有明确的目的性;讲评过程引思路、给时间、讲技巧、富有针对性;讲评后,引导学生领悟小结,注意深化巩固,突出实效性。

  首先,讲清试题的测试点,即本题主旨和目标,以《考试说明》为纲,讲清它是“说明”中的哪一项,这一项的要求是干什么。

  其次,讲清试题的角度,即是怎样(通过什么)来考的。如,一篇科技短文,实质是考查文章作者的思想倾向、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以变换了的种种说法考查对句意或文意的理解。

  四、细研学生,分层教学

  高考要想取得可喜成绩,必须尽量让每个学生闪亮起来。改变传统教育中“少数尖子撑场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被动局面,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我将所教的学生分成了两种群体四类情况:第一类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与学科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很难激发。第二类学生是语文成绩优异,理科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对高考语文成绩寄予了很高期望,在高三他们的心理问题异常突出。第三类学生便是各科学习成绩平平的大部分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基础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但他们掌握的知识还处在一种杂乱、不稳定甚至游离的状态,对知识的运用解题能力还不强,是高三大军里的生力军,他们普遍心理素质较好,引导得当便能取得优异成绩。第四类是各种成绩都很优异的学生,这类学生主要引导他们向115分上进军。很明显,在高三学习中前两类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应加大力度重点保护,后两种则属于优势群体,引导合理便能创造奇迹。根据他们的不同学情,我采用了“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民参与”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课后练习分层以及综合评价分层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心理障碍,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尽量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水平线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的方法举不胜举,不管哪种方法,目的都是把学生的语文成绩提上来,学生的受体不同,教师的授法就千差万别,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高中语文复习中,还需我们教师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运用,以提高高三学生的语文成绩。

  高三语文教师教学方法

  一、三回归:回归考纲,回归考题,回归教材

  1.回归考纲,认清考纲的作用。让学生心中有数,心中有“纲”,当然首先需师心中先有“纲”,从宏观上让学生知道考什么,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

  2.回归真题,考前不能猜题押宝。高考命题难度降低,将使用新课标卷容易的那套,学生手里的题,我们没必要让学生都做,我们不必担心学生会有意见,我们老师应该有这个自信,学生不愿多做题,现在最在乎的分数,因此,在高考真题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二次筛选。这样省学生的时间,减少浪费。

  3.回归教材,教材老师熟,学生熟,换新角度,能增加学生自信心。现在,高三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已经远不如高一和高二的时候,高考古诗文部分的得分情况直接取决于学生对教材中古诗文的掌握情况,尽管现在学生接触的媒体越来越多,但很多是快餐文化,而且,学生即使知道了,很多时候也未必就有深刻的认识,而教材却不同,教师是领着学生认真研读过的,因此,学生常在作文中用到教材中的材料,这是学生最普遍的情况。我们教师加以点拨,有时可以推陈出新,这样耗时少,很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2012年北京高考卷的一组数字相信同行们还记得:古诗文默写得8分、7分和4分的考生语文平均分别为108分、100.8分和88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二、教师讲题要少而精

  盲目求快,有时没有实质意义,自己以为学生会了,其实不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不单纯追求答案正误,鼓励正确的思维习惯,加强诵读、交流和讨论。

  1.少而精的讲题让我想起自己的高中语文老师陈国森,现在想来,陈老师的有些课确实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急于公布答案,善于调动学生,善于表扬学生。其实我们也有一个题讲两个小时的本事,只是自己有时还不够自信,这样讲学生会不会接受。

  2.我们在讲题的时候尤其还要注意“备学生”,我们要注意学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可“想当然”。

  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好的秘诀之一在于多参与

  学生学习参与越多越深入就会越好。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除了让学生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以外,要让学生自己做习题,而且要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遇到问题要让学生和同学、老师辩一辩,坚持真理,改正错误。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想通、想透,找出规律,进一步升华,语文这一科需要让学生不断的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在感受中陶冶,在陶冶中潜移默化中提高,它是渐进的过程,要想扭转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必须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就感。为此,我说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马斯洛认为,在特定点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从而将需要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万事皆一理,隔行不隔山。

  作为老师应该想到后两个层次的需要,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班级有稳定的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而我们老师就可以在班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在同学心目中有地位、有威信、受尊重和得到周围人的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环境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在班级学生做有成就感的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那么如何给高三学生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呢?

  道理很简单,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学生能参与的让学生参与,想想自己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为什么有时上学他不愿家长接送,原因就是他有独立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他要体会自己能做事的成就感。总之,老师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体会到成就感,学生不断有成就感就必然喜欢语文课。

  这看似与分数无关,与高考无关。其实不然,在育人的过程中,必然促进学生思想的启蒙,心智的成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将学生培养成“潜力股”,我们的课堂是在培养一个能渐渐独立的大写的“人”。这个过程学生必然能会写作文,会阅读,高考必然有分数。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语文老师如果能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就感他就视你为“知己者”,视你为“悦己者”。当学生视语文老师为“知己者”和“悦己者”的时候,学生就感受到了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的成绩必然会提高,因此,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必然要善待我们的“士人”和“女人”,在善待的同时,我们语文老师也就受到了尊重,自我价值也就实现了。

二 : 学法语文

  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教不但要教课文,也应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只有当教与学和谐统一时,学习的效果才是最佳的。

  学法的内涵极为丰富,但从我长期从教的实际来看,一个学生要学好语文,读、摘、写、练、问五字极为重要,经实践检验,这也是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

  读。首先是读好课文,这是阅读的第一领域其次是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可借阅,可自订,教师也应推荐一些精彩而适宜的时文,这是第二领域。读法除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外,着重介绍评注或读书法。这种方法就是对应精读的文章?书籍?进行边读边评边注,而且把这种评注直接写在文章?书籍?的空白处。通过反复阅读,反复评注,达到对文章不断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毛泽东在《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等书上面都作过评注。这种方法,也可为将来做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摘。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某些阅读内容做一些必要的摘录。有条件的话,可由学校印制卡片,统一发给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对做卡片颇有兴趣。做卡片,是一个人做学问的必备手段,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益处无穷。如1985年有一道高考题:“书里没有世家一体,本于斑彪《后传》?共65篇,班彪作?。汉代封建制度,实际上已不存在无所谓侯国,也就无所谓世家。”问: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而作者却说“汉代封建制度实际上已不存在”,二者看来是矛盾的,对此应如何理解?原以为学生没有读过《封建论》,此题难以答出。考后一了解,由于不少学生做过这方面的卡片,居然顺利答出了,实在让人惊喜。

  写。如果说读摘是输入,那么写就是输出了。两者之间应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态势。平时除了写规定的作文外,要大力提倡和指导写观察日记?也可叫随笔?,这是学生写作的一方自留地。文体不限,内容不限,篇幅不限,每周规定篇数,定期检查。由于自由写作,学生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我教过的学生来看,高中三年,写得多的学生有八九本,几十万字。有的学生还创造性地写系列观察日记,如人物系列、花草虫鸟系列、杂感系列等等。不少获奖作文或发表在报刊上的佳作均出自他们的观察日记。

  练。为了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必要的练?指做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练的内容主要是指做一些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因为语文基础知识方方面面,内容庞杂,有的知识也比较细碎,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巩固提高,才可查漏补缺。

  问。学问之道,既学又问。刘开的《问说》,已阐发得非常详尽。前面讲的读、摘、写、练中都会碰到问题,“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学生提出的问题,尽管有时是极为肤浅的,作为老师也应耐心答疑,切不可讥讽。如有独到的疑问,则应大力表扬,以资鼓励。有的问题,师生可共同探讨,养成“疑义相与析”的良好风气。

三 : 语文的教学方法

  评价语文教学的优化,必须注意师生的时间精力的投放入。协调语文教学与家庭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的因素众多,而取得家长的关心支持、参与学科改革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确实,经过这些年的教学,特别是现在任教的这个班级,我的这个感受也是更加的深刻。家长的支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这个班级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班级。能人也不少,根据以往的考试情况来看,应该说也是很好的。但是,我们班有一个最大的缺憾,那就是有人作业经常的不完成,而且也不是一个,二个。可以说,这些人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成绩,也让老师,课代表,小组长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特别是和有的家长交流接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这和家长的态度,家长是否支持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这些作业经常不完成的家长的态度足以说明家长的关心和支持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多么的重要。

  这些作业经常不完成的学生的家长和他们交流时,他们无一例外的说同一句话:“我问她了,她说做好了。”更有一个家长说:“家校联系本我昨天问她了,她说签字了,让她爷爷签字的。”我把家校联系本给她看,她还在说着什么。不过她又说,:“以前她也经常不做。”从这几句话中我们是否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还有一个家长跟我说:“晚上他不做,他总是早上起来做的。”说实话,我对这句话真的非常怀疑。早上起来做?那么晚上在家里干什么?冬天早上起来做作业,来得及?后来有一次,家长的话才道出了他的真实的想法。他说:“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了。”看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关心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观影响是非常的大。

  当然也有的家长经常和教师坚持联系,经常在家校联系本上写一些能够反映学生在家作业的真实情况。这样对我们教师的工作帮助是非常大的,我们教师的工作是在真实的情况下进行的。那么我们教师的工作肯定是有效的。

  我们的语文教学是离不开家长的全力关心和支持的。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而不能自以为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本身的角色,那只会失去方向,无所适从。

  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也要理性的对待。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这是必然的,于此我们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而裹足不前;但是,我们又不能急于冒进,要结合旧教材,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教材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在知识结构的纵横交错,以及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上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将一个个互为联系的知识点,肢解得零离破碎,学习新课标以后,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就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再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它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并且要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资源的整合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含学习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就学习的方式而言,有整体学习,合作学习,个人学习三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教学资源的整合问题,是一篇大文章。在此,限于篇幅,就不多言了。

  对于新课标,新教材,应当说大部分教师都尚处于学习阶段,并无多少实际的经验可言。也许正因此而增加了它的诱惑力。自然,我们为之研究的空间也是极为广阔的。当然,课程改革是漫长和艰巨的。“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新课标,不能形而上学,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曲解。对于传统的一套,我们要怀疑,要创新,但又不能完全摒弃。毕竟教有法,而又无定法。不然,我们又会陷入某种教学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这当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四 :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导语:近些年,各种理念、方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在我看来,那些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上是最有实效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内心感悟去创设点拨环节,在学生有所感悟但是不够明确的地方进行点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二次思考,发展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认知冲突的体现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然而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关键的依据是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认知方式和生存状态的视角观察教师的教学现状,发现不少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学习建构过程。那么学生究竟应以怎样的方式建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冲突的理论。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

  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念出现了前后不一致时,也就是出现了所谓认知上的失调,这时他们的心理会出现紊乱或不安,就会力求通过重新组织或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新的认知上的平衡。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认知冲突会经常遇到,它是学习现象发生的前提条件。现在很多一线老师都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正确运用这些认知冲突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如支玉恒老师讲《只有一个地球》,于漪老师讲《木兰诗》,黄厚江老师讲《黔之驴》,黄玉峰老师讲《兰亭集序》,秦晓华老师讲《荷塘月色》等,他们都巧妙的应用认知冲突的理论,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论经纬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促进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通过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课堂知识的拓展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冲突的理论,笔者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探讨学生为什么要建构知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应创设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产生矛盾,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学生为消除这种认知冲突,进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探究欲望。并带着问题迅速的融入到课堂情境中来。例如支玉恒老师在讲《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他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猜今天这堂课主要讲什么?因为这篇课文是说明文,学生从原有的认知中提取信息,从“知识性”、“客观性”、“科学性”等来分析,同学们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谈到:地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环境污染严重;地球很美丽,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唤起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等等。但是支老师摇了摇头,这些内容文章里都很清楚了,老师再讲有什么意思。这时,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可以帮助自我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方向,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二)利用认知冲突,促进动态生成

  学生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因一些新知识、新问题情景一时难以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产生认知冲突,这些认知冲突往往使课堂生成偏离教学预设的轨道,课堂上出现意外的动态生成。这些意外生成是课堂上难得的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的认知冲突,顺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让课堂焕发出崭新的生命活力。例如于漪教师在执教《木兰诗》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木兰在替父从军的过程中,那些男军们没有发现木兰的小脚,古代不是有缠小脚的习俗吗?为什么他们没有发现?这位同学的问题把老师难住了,把在场的所有同学难住了。学生新发现的这个问题情境与他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这个冲突把学生们吸引住了。于是,于漪老师就和全体同学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缠小脚原来是明清时候的习俗,在宋代并没有这种规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与教师一起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因此他们就会高度自觉、积极、主动,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种动态生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完全融于到课堂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基于认知冲突,充实课堂拓展

  有些时候,学生通过阅读解决问题,因为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及生活经验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时他们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认知新知识、新情景时会出现认知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认知。这时,学生感到困惑,出现认知的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密切的关注,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冲突及症结所在,对知识进行拓展补充,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消除认知冲突的目的。例如黄厚江老师讲《黔之驴》这篇课文中,他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虎的故事比驴的故事生动全面,那课题怎么是黔之驴,不是黔之虎呢?黄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对学生的认知起到了冲突,他们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已经无法解释这个新问题。这时黄老师对知识进行扩展,搭了一个背景资料展示的教学支架,柳宗元的《黔之驴》是一篇寓言性的文言,在学习中不仅要知人论世,而且要考虑到文体的特点,从当时的背景出发,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代,朝中很多官员地位显赫却无多少本领,作者就借驴讽刺朝廷中那些位高权重却昏庸无能的大臣们。同学们以后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也可以联想到这头黔之驴!

  三、教学建议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激起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学生专注知识的探索,再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过程。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认知冲突的产生和解决过程,正是学习者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实现认知结构转变的过程。这三个老师所讲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中是有所忌讳的,然而正因为这样的教学,教师真正地是以学生为主体,才真正能够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挖掘教材道德元素,强化学生人生观

  语文教学实现人文回归,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语文学科属于基础工具学科,开展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为其他学科学习增加学力,还能够为学生认知社会、启迪人生发挥重要导向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人文回归,是道德教育的自然体现。“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至理名言。所以,道德教育相比文化学习,其主导意义更深远。中学语文教学使用的教材不只是教学资源,更是教育人的重要载体。这些典范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为培养学生人生观提供重要范本。像《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个人物,其生活环境造就了其病态形象,但其主观不努力也让人心生怨恨。正如鲁迅所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要汲取一些做人的教训。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和戴望舒的《我用残存的手掌》等等,都为我们唱响爱国之歌。我们从这些教材的学习中,自然能够获得道德教育的洗礼。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从教材的挖掘中,提取教育要素,升华文本内质,让文道统一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原则。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并不是牵强附会,语文教学众多要素中都和学生认识成长有较高的契合度。教师能够抓住这些切入点,将道德教育元素和语文教学元素相互贯通,文道统一就会自然凸显出来。

  二、遵循道德教育原则,构建学生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要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将各种教育因素有机融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诉求和教学规范要求。

  (一)教材德育元素挖掘要有适度性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能够选入教材文本的大多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不仅包含丰富的知识、厚重的社会事故,还有文明的精髓和人类的智慧,学习这些典范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思想道德教育。从作品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体会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价值观,让我们在感知中获得认知的升华。特别是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评价中,构建我们的道德观。在对文本道德元素挖掘中,我们一定要本着适度的原则,不牵强附会地游说,也不可轻描淡写、无关疼痒。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道德元素的影响,要让文本中的道德元素与学生的思想生活接轨。这样才能形成认知碰撞,让道德观念发生质变。像《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我们都知道文本有两条写作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而且这条暗线才是我们要重点挖掘和探讨的。作者鲁迅之所以会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和敌人做斗争,这篇课文所写内容背景就是转折点。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沿着这条线索进行课文内容分析解读,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爱国情怀的倾情展现。像“幻灯事件”,看到日本学生在那里狂呼,鲁迅又联想到国人看枪毙同胞时的麻木情景,内心被深深地刺痛了,然后下定决心要改变“初衷”了。作者爱国情怀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极好素材。我们的道德价值观当然要建立在爱国的基础之上。根据这篇课文,我们还可以进行横向联系,如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的所作所为,已经激起国人的警惕。围绕钓鱼岛可以展开很多话题讨论,要让学生不忘国耻,将来为实现强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道德教育当然就已经升格了。

  (二)学生接受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

  语文教材中的道德元素有相当的宽度和深度,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也要具有针对性,毕竟学生的认知存在一些局限性,而这些教材所蕴含的道德元素更为宽泛。因此,在教材文本学习中,我们要抓住学生认识短板,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和影响。让学生能够在自觉的意识活动中获得足够的成长能量。学习《中国石拱桥》时,也可以开展相应的道德教育。这是一篇说明文,学习内容针对的是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作为道德元素的发掘,只能从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方面去入手。但只是讲这一点,并不能引起学生思想的触动。因此,要从热爱科学、不懈探索等方面入手,要强调做好现在的重要性,要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的,要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三)文道统一施教方案要有科学性

  叶圣陶在谈到语文教学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只见‘文’,不见‘人’,充其量只在鸡虫得失上兜圈子。”语文学科不是专门的思想品德课,当然不能把道德教育作为教学的全部,但是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文道统一的构建方式也决定语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必然性和有效性。运用语文教材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要体现出自然性与和谐性,不能靠教师的生硬桥接,需要在学科教学中自然衔接,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像学习《变色龙》这篇课文,不能在我们身边寻找“变色龙”的案例,但可以用课本剧的形式来演绎“变色龙”,让学生从中获得正面教育。教师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教材文本的个性特征,并针对学生思想实际,进行因材施教。这样“点对点”式教育活动,就可以大大提高科学性。语文教材都是文化瑰宝,字里行间都是真理,都有丰富的教育内涵,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理解,我们也能够获得更多教育因子。特别是对文本的鉴赏,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实现突破,让我们在赏析陶醉中占领认知高地。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定标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要有“要求”和“内容”两项,如“学习课文的生动说明方法”,这里的“学习”是要求,“生动的说明方法”是内容。教学目标要做到:具体、恰当、明确。“具体”是指教学目标要包含“知识、能力、情感”三项目标;“恰当”是指符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即不同文体的教学把握的内容不同;“明确”是指目标表达要清楚明白,简明扼要。要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就必须懂得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譬如《甜甜的泥土》可把目标定为:

  1.掌握课文重点字词;

  2.学习课文对比含蓄的写法;

  3.鉴赏优美细腻的语言;

  4.理解文本主题,体会母爱的伟大。

  这四项目标是按定标的规则来制定的,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路径都非常明确,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熏陶充分体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次“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目标确定也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自然生成的问题,生成的问题是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的,如果有探讨价值就应该视为教学目标。例如,老师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讲到“美女蛇”,一位学生突然提问:“老师,有没有美男蛇?”教师不能避而不谈,听而不见,应引导学生去解决原来没有预设的问题。对自然生成目标的探究,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往往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这种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最能考验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因而教师要有这样的目标定位意识。

  二、预习

  预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探究的学习活动。“预习”这个环节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1924年,黎锦熙先生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语文教学理论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总结出“预习-整理-练习-拓展”教学模式,认为教师要教好课文,要备好课,学生要学好课文,要做好预习,预习是符合一个人的认知规律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中的“预习”与传统的“预习”有所不同,它有两个层面:一是课前预习,一是课中检查预习。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主动探索的过程。通过预习,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在预习中,对课题、作者、背景、文章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以及课后练习题都要理解,要查阅有关方面的参考书,阅读课外的资料,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增长知识的过程。同时,预习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但要注意的是,预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为了使预习有针对性,教师在课前公布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方向明确,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预习中遇到不懂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记下来,课中要提出来。解决的方法是先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由教师引导解决,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预习”这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预习要注意的问题: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对文本解读的方法,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搜索有关资料的方法。要让学生带着目标去预习,学习文本重点内容,抓住文章的知识点,敢于质疑,能发现问题且能解决问题。同时,要对预习进行检查,检查预习是对课前预习的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可利用几分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只放在一些基本知识方面,如一些字词读法及意义上的理解,不必深究。通过检查预习,为下一步教学做出定位。

  三、感知

  感知就是整体感知,《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里的“整体把握”就是“整体感知”的要求。所谓整体感知是指阅读主体读完一篇文章后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要点大体的领会和把握。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对文章的结构如写作思路和中心内容,要大体上了解,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常用方式,整体感知课文,有利于文本解读的正确把握,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和直觉思维的能力,为进一步探究教学内容做出明确的定位,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对整体感知认识不足,认为整体感知是整体细读文本,在教学中,肢解讲授泛滥,用大量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在讲解中,字词句语修逻文面面俱到,其结果使“感知”变成“细读”。

  “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整体感知”是指学生通过文本整体直觉把握文本内容,初知大意,这是学生的自主整体感知,为教师带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细读奠定基础。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告诉学生感知什么,把握好对文章内容有大体上的了解就可以,对不懂的问题不去深究,如字词、文体、文章结构、主题等方面的内容。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围绕学习目标设置,突出整体感悟的特点,不能拓展延伸。整体感知要出示明确而集中的问题,问题量也要精心设计,不能太多,一般2~3个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有利于学生回答,让学生对学习文本感到不难,产生求知欲。时间上把握在5分钟以内,例如:学习《端午日》一文,可展示3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1.文章题目怎样解释?2.文章写了哪些事情?3.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整体感知其实就是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粗略的认识。解决学生懂得写什么的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阅读分析、概括能力,这个环节为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深入细读创造搭桥条件。

  四、研读

  研读是“五环节”教学中的核心环节,它是在确定教学目标、预习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所谓研读,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落实教学内容的过程。这个环节特别要突出“动”的特点,创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在合作、自主、探究中动起来,在互动中探究知识。

  语文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研读文本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凡是技能,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达成。研读这个环节的主线是“引、探、示”三个字,这是研读教学的基本路径。“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解读文本。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性、层次性、难易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计要与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相吻合。“探”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一是学生在学习文本中对文本提出质疑。一方面问题的展现由教师设疑主导,先由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合作讨论。问题的解决全由学生讨论解决,学生讨论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做到相机诱导,适时点拨。

  另一方面,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由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由老师带领学生讨论解决。“示”就是指在探究过程中展示成果,展示成果的形式,不拘一格,可用口头表达汇报成果,可用卡片展示成果,可用小黑板展示成果,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而定。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例如《社戏》一文在研读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设计问题:1.平桥村是一个什么地方,表明了村民有什么特点?2.偏僻的村庄,为什么“在我是乐土”?究竟“乐”在哪里呢?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后合作讨论,最后让学生展示成果,用黑板展示或用小卡片展示,或用口头表述,都能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共享成果,快乐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读”环节应注意,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合作、探究,根据教学情况而定。特别要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应留有8分钟左右的检测环节。

  五、检测

  语文教学既要注重教学过程,又要注重教学结果,两手都要“硬”。在“研读”这个环节中,已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落实,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需要进行实践检验,这是由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的。所谓检测,就是指讲课留一定的时间,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设计训练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考察。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的情况,让学生有重点地掌握知识,从而使学生巩固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检测形式上,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练习,练习可以是“听说读写”训练的某一方面,只要突出教学重点就可以;可以在课前明确分工负责,由学生出题,出两到三个题目,投影或用小黑板展示;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这节课学会了什么知识,哪些知识还需要弥补。这种形式使学生更注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效果明显。也可用拓展的形式进行检测,就是根据学习内容,教师设计一两个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如上完《师说》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对教师的称呼;上完《皇帝的新装》问:游行大典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只有通过检测反馈这个环节,才能使学生消化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六、总结

  总之,“五环节”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它们之间是互相依存、密切联系、环环相扣。该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具有实用性。该模式在设计上考虑适应课改教学要求,也吸收了传统模式的优点,不盲目套用,不强求形式的花哨。2.具有操作性。“五环节”教学模式结构严谨,环节简明,易于理解,便于把握。3.具有创新性。本模式借鉴和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优化组合,与时俱进。4.具有灵活性。由于该模式实用性、操作性强,在实际运用中展现灵活性。每个环节既有基本的路径,但又不拘泥于基本形式,这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实践证明,用这个教学模式进行语文教学实习,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当然,“任何一种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都有其局限性,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和学生实际确定情况有变则变”。优化结构,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本文标题:语文教学方法-高三语文教师教学方法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114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