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人力资源及社保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11-16 所属栏目:工作计划

一 : 人力资源及社保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及社保部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为全面做好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特提出如下要点。

一、围绕有效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立足实际,着眼发展,科学确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思路和目标

1、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旅游立市”战略,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优化整合人事人才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职能为契机,大力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为实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目标提供可靠有力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持。

2、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扣一个中心(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握两条主线(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突出三个重点(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四大突破(信息化建设、大学生参保、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打造五个亮点(做大做强商贸创业基地、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着力打造家庭服务业培训品牌、创新开展人才智力引进、稳妥实施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贯穿“六个理念”(人才资本理念、广惠民生理念、依法行政理念、团结协作理念、公平正义理念、廉洁高效理念),不断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科技创新的促进点、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点。

3、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扎实的工作,在就业方面,努力创造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均等、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宽松、就业保障更加健全、就业岗位更加稳定的良好局面;在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形成覆盖范围广泛、手续衔接顺畅、制度配套完备、资金运行安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逐步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在人才开发方面,努力形成机制领先、环境优化、功能完备、协调发展和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化人才开发格局;在劳动关系方面,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在自身建设方面,全面打造一支素质一流、工作一流、作风一流、形象一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干部队伍。

二、围绕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政策,提升效能,全面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4、有效落实就业政策。紧紧围绕旅游立市战略和创业型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现行就业政策落实,充实和细化政策项目,完善操作方法,重点在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业促就业政策上下功夫,实现量与质的提升。继续强化对困难企业的政策援助,实现稳定岗位向增加岗位的转变。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完善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5、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探索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推动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全年新增就业4.5万人。继续强化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与增加就业联动机制建设,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经济发展优先目标,调整存量、扩大增量。不断加强与就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积极培育农村劳务输出经纪人、带头人,鼓励发展劳务中介组织,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搞好跨地区劳务协作。年内力争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4.5万人次,其中劳务输出2.6万人。

6、大力开展特别职业培训。推进“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统筹做好困难企业职工在岗培训、返乡农民技能提升培训、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围绕“旅游立市”产业规划和链条,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和家庭服务业就业,重点在“月嫂”、“家庭护理”、“保洁”等岗位上下功夫,努力扶持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家庭服务企业。年内力争实现“旅游就业”新增10000人、树立家庭服务业典型100名。

7、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三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抓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办公平台建设,对未就业毕业生实行实名管理和动态监测。继续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完善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认真做好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做好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创业培训和就业见习等,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再就业,年内力争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8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继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困难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搭建平台。

8、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创业促就业工程,实现创业人数大幅增加。全面开展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推介、税费减免、创业培训等创业服务,加大对创业项目征集、开业指导以及后续服务的扶持力度,年内新增小额贷款5000万元。加快推进就业再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年内安排不少于2300人在基地创业、就业。积极扶持高校毕业生从事网络创业,年内力争扶持100名网络创业员。鼓励引导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年内力争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200人以上。

9、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结合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人力资源市场条例,谋划起草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法,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市场服务功能,拓展市场服务领域。在做好多形式专场招聘活动的同时,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建设,全面开展网上求职登记、招聘、信息发布、查询业务。加强职业中介机构和市场运行监测,制定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围绕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广惠民生,服务群众,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0、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截至年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人数力争分别达到39.97万人、10.835万人、51.5万人、30.1万人、30万人和29万人。认真做好五七工、家属工和“城中村”居民参保及保险关系转移等各项政策。搞好调研,为上级解决城镇居民参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临时工补缴等问题提供依据,力争实现制度内基本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11、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积极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搞好测算,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调整并足额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认真做好符合条件失业人员接收登记、待遇审核工作,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其他补助金。保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待遇按规定支付与结算。

12、全力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建设,确保人员、经费、服务配备到位。不断加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的征收力度,尽快将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继续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防范冒领养老金行为发生。

13、进一步完善医疗和生育保险制度。遵循“五统一”原则,研究制定和扎实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认真实施城镇职工门诊统筹,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在解决城镇居民四种门诊大病的基础上,探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进一步降低参保居民个人负担。积极推进在校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启动与北京、天津定点医疗机构网上结算,方便异地就医。进一步扩大参保覆盖面,加大基金征缴力度,强化“两定”机构管理和服务,确保基金安全运行。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及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工作,为生育女工和离休干部提供更快捷方便的医保服务。

14、积极做好工伤保险及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以落实“平安计划”二期为抓手,不断推进企业参保扩面,尽可能地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加快解决各县“老工伤”问题,努力将其纳入统筹,落实相关待遇。积极做好工伤预防省级试点和工伤康复工作,科学测算工伤预防费提取比例,积极探索职业康复标准,规范管理。做好机关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参保试点和“小工伤”试点工作,提出开展试点的指导意见。研究谋划工伤补充保险办法,加大企业工伤事故预防和督导。认真做好职工因病提前退休鉴定工作,不断完善职工病退鉴定制度。健全劳动能力鉴定监督管理,大力推行专家组鉴定、工作人员审查、负责人审定的“三层制衡、相互监督”管理模式。

15、继续做好失业保险工作。进一步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按照政策规定,做好困难企业的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就业联动机制作用,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活动,用足用好“两项补贴”。积极推进失业人员管理服务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在全省率先实行失业保险网上申报制度。

16、认真搞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青龙、抚宁两个试点县为基础,认真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强试点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按照上级部署,积极稳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服务水平。

17、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完善基金管理流程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控运行情况评价体系,实现对各项业务、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定期开展社保基金监督检查,堵塞漏洞,规范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平稳运行。

四、围绕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管理,锐意创新,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8、不断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以市公务员局组建为契机,健全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优化公务员职务任用、平时考核、选拔录用、激励约束机制。下大力加强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不断提高公务员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在抓好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同时,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等专门业务培训。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活动,全面提升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考核办法,积极社会评价和网上考核,强化考核结果使用。以机构改革人员定编定岗为契机,对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更新维护。筹备召开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

19、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省厅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指导事业单位设置管理人员岗位。结合岗位设置情况,大力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切实抓好聘用合同签订和聘后管理,随时解决聘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坚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把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口关”。扎实做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证书审验工作,组织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法培训。

20、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认真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大力抓好评委会建设,严格评审资料审查,以“规范全市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所需奖励”和“修改完善中小学教师综合测评办法”为突破口,制发中小学教师奖励目录,进一步量化评分标准,规范评审行为,确保评审公平合理。积极稳妥推进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聘用工作,合理调整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严格按规定实施聘用。扎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进一步完善考试预案,强化人力资源、公安、无线电协调联动机制,落实考试安全责任制,组织好年各项职称考试。认真做好职称证书普查登记和信息发布,建立证书信息库。

21、不断深化军转安置制度改革。进一步修订完善市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暂行办法,拓宽安置渠道,改进安置方式,规范安置程序。创新和改进军转干部培训方式,扎实开展军转干部培训工作。认真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在做好退役金发放、医疗保险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社区化管理服务的新路子。积极探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适应性、个性化培训方式方法,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能力。耐心接待企业军转干部来信来访,搞好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认真落实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确保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不断加大军转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军转工作良好环境。

22、不断深化工资制度改革。稳妥开展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不断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继续发布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加快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普通职工工资收入合理增长。按时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正定级、提职、聘任、调动、退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工资调整事项审批。

五、围绕有序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凝聚力量,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3、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编制发布我市年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尤其针对“旅游立市”所需人才,搞好规划、摸底,年内力争引进各类人才200名。继续做好专家选拔、管理和服务工作,择优向省推荐特殊津贴专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燕赵友谊奖”人选5名。谋划制订市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培养资助实施办法,依托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资助专家人才培训进修,提高专家队伍素质。积极搭建人才工作平台,充分发挥现有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用,创新人才工作载体。组织开展第三届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活动。

24、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河北省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加快造就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技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职业院校发挥阵地作用,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的工作格局,扩大“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规模,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制度,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规模,提高鉴定质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比武练兵及技术交流活动。有序实施“金蓝领培训计划”。年内力争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万余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4500人、“金蓝领”培训350人、技校招生5000人,完成各类职业技能鉴定2.4万人。

25、积极做好国内外智力引进。制定出台市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工作暂行规定,规范引智项目的申报、执行总结以及经费管理,年内力争申建国家重点国外引智项目1-2个、申建特邀院士工作站2家,评选市级农业引智示范基地2–3家。不断加强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力度,合理选题,力争引进15名博士研究生来我市开展科技攻关。
六、围绕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保障权益,依法行政,努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26、加强企业用工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扎实推进劳动合同签订和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管理。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工会和企业家协会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进一步规范企业工时制度,严厉查处和纠正超时和随意加班加点行为。

27、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创新执法监察模式,逐步建立以年度书面审查为平台,以日常巡视检查为依托,以集中执法、委托审计、联合执法、媒体监督为手段的执法模式。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农民工维权以及“四小”企业非法用工专项活动。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做好重大案件、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的查处工作。不断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研究制订我市具体实施意见,尽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格局。

28、妥善做好劳动人事调解仲裁及信访工作。加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力度,稳步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体系建设,调动发挥工会、企业家协会仲裁员、基层调解组织作用,最大限度地将争议案件通过调解解决在基层。积极探索简易办案程序,对于事实清楚、自由裁量较少的仲裁案件,简化审理程序。落实完善劳动人事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加强信息分析报送,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努力维护信访稳定。

29、全力做好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加大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缴力度,扩大工资保证金制度实施范围,建立健全防止拖欠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强化工资支付情况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各种变相降低农民工工资水平的行为。积极做好农民工相关公共服务,落实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将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组织开展农民工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农民工工作良好环境。

七、围绕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扎实做好其他工作

30、强化人事计划管理。充分发挥人事计划管理宏观调控作用,严格控制人员增长,合理引导人员流向,有效调整人员结构。在编制限额内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各类增人计划,会同编制、财政部门建立总量控制下人员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鼓励和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向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流动、满编和超编单位人员向空编单位流动、财政供养单位人员向非财政供养单位流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对逆向流动人员尤其是非财政供养人员向财政供养单位流动进行严格控制。有效调节新增人员结构,对新增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等进行认真把关,确保新增人员质量。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办法,加大工资基金执法检查力度。

31、加强工作调研和信息宣传。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逐步建立起常态化、规范化的调研工作机制,增强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年内各科室至少上报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文章。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宣传力度,整合宣传资源,拓宽宣传渠道,逐步构建起党报党刊和大众传媒综合利用,系统外部宣传和内部宣传有机结合,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理论宣传和典型宣传全面协调发展的宣传工作格局,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力。

32、推进基层基础和信息化建设。以就业创业管理服务体系、公共人事管理服务体系、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劳动人事调解仲裁体系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等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建立布局合理、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不断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向基层延伸。大力加强公共服务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认真谋划制订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方案,明确信息化工作的方向、思路,加快推进统一数据中心建设。加大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力度,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结合机构改革进展情况,适时整合原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分别建设的网站,形成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府网站。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落实信息安全责任,提高信息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

33、认真做好规划统计及建议提案承办工作。结合做好“xx”人才发展规划的收尾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科学编制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xx”发展规划。着力完善统计制度和手段,建立多元化统计调查体系,扎实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数据分析研判,完善信息披露方式,为科学决策提供适时翔实数据保障。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严格落实提案承办工作责任制,提高提案办理质量,确保走访率、答复满意率达到百分之百。

八、围绕提高服务水平,建章立制,夯实基础,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自身建设

34、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尽快理顺职能,整合队伍,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不断加大职能、人员的融合,努力实现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文化上形成风格。坚持机构改革和业务工作两手抓,加强工作协调和调度,确保机关正常运转和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35、不断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把年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度建设年”,健全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规范行为。切实抓好机关文化建设,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大力崇尚现代文明礼仪,不断增进干部职工之间的友谊,在全局叫响“和善待人、和睦共事、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口号。积极适应新部门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年内举办业务培训班4期,力促干部职工尽快熟悉全面业务。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巩固扩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36、扎实做好机关党建及反腐倡廉工作。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对重点工作部位、环节、岗位实施严格监管。以保证社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为重点,严肃查处党员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案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不断加强干部廉洁自律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党纪观念,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

二 : 公司人力资源部2009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针对员工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改进能力薄弱的现象,结合公司“十一五”总体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突出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培养及专业技术力量储备培训,为公司建立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
  二、编制原则
  (一)战略性培训与适用性培训、提高性培训相结合。
  (二)面向全员,突出重点。
  (三)集中管理,统筹安排,责任明确。
  (四)盘活资源,注重实效。
  三、培训的主要任务
  (一)结合公司新工艺、新设备、新流程,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动力,以技能鉴定为手段,以技能培训、技术比武与导师带徒为载体,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1、开办精炼、连铸、轧钢、焊工、仪表工等个专业工种技师(含高级技师、技师、内定技师)培训班,共培训名;开展焊工、仪表工、锅炉、汽机等个工种高级工培训班,共培训名。
  2、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抓好公司钳工、天车工等通用工种及部分行业工种青工技能比武培训,培养公司级技术能手名。同时根据国家、省及行业要求,组织相关工种技能大赛参赛人员的选拔与培训,培养省级以上技术能手2名。
  3、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各单位从实际出发,为经验丰富、掌握绝活的优秀技能人才(特级技师、责任技师等)配备1名理论丰富、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员工做助手,形成1名优秀技能人才加1名高学历助手的高技能人才团队,导师向助手传授实践经验,助手帮助导师提高理论知识,整理操作经验、诀窍、心得等,培养一批知识型与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4、选送公司球团竖炉、高炉、转炉、连铸、精炼、轧制等方面的操作骨干50名,到相关同类企业现场跟班培训,学习、了解先进的操作技术与方法。
  (二)充分利用内外资源,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技术提升培训。
  1、发挥培训中心作用,分层次开办计算机应用提高、计算机三维制图、液压技术、变频技术、PLC、英语等培训班。
  2、结合新产品开发,有计划聘请内外专家讲授“”知识,开展技术专题讲座次;结合现场工艺与设备,从设备厂家聘请专家来公司开展高层次的液压技术、变频技术、特殊仪表等专业的现场培训,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传播。
  3、加大送外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拔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公司等国外先进企业进行对口岗位培训,派遣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公司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提供智力保障。
  (三)适应公司发展与管理提升的需要,加强公司所需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
  1、根据省委、省国资委、集团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有计划地选拔高、中层管理人员人送外培训,进一步提高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力。
  2、加大各层级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的力度。对新近提拔或拟提拔的中基层管理人员进行任职资格培训;以MBA核心课程为主要内容,结合公司管理实际与要求,举办 一期为期1年的中层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班;以基层管理理论与实务为主要内容,举办二期6个月以上的基层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班;继续以《企业班组长培训教程》为主要内容,在班组骨干人员中组织5期、脱产1个月的培训;通用管理能力与专业管理能力相结合,举办一期脱产6个月以上的采购、营销系统人员培训。
  (四)分层次继续开展各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适应性与提高性培训。
  1、根据各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采取集培办班方式,继续分层次开展2000余人的内审员、相关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复证集中培训;采取自主办班、班组学习、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法律法规、文件体系的全员培训,培养员工的质量、安全与环保意识。
  2、为规范设备管理,减少设备事故,外聘专家举办一期以高、中管理人员、设备科长、专业点检员为主要对象的规范化点检定修培训班;采取自主办班,开展以TPM设备管理知识及简单的设备维护、设备管理规程、应急预案、岗位职责等为主要内容的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的培训。
  3、配合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继续做好人员的培训与系统各级用户培训。
  (五) 为公司“十一五”新上技改项目做好人员储备培训,根据项目规划提前开始培养大高炉炉长、工长、转炉主炼钢工与摇炉工、精炼连铸班长等关键岗位人员。
  四、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现代培训理念,营造全员学习氛围。
  公司将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的宣传报道,促使各级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培训开发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培训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培育开发下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自觉站在公司建设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的战略高度重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公司必须整体营造出“需要学习”的氛围,促使员工真正认识到“适应岗位要求,提升自身素质、是每位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培训是帮助员工提高生存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员工学习的主动性。
  (二)完善培训制度,加强考核与激励,健全培训管理体系
  1、适应公司管理变革和人力资源管理集中的要求,优化培训管理流程,修改并完善《员工培训开发管理办法》等有关培训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培训开发的效率。
  2、加强计划管理,严格考核,保证培训效果。将所有培训分为公司集培、单位自培、送外培训,集中管理,严格按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要求定期对培训中心、各单位完成培训计划及培训效果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同时加强对培训员工的考核,将员工培训结果与待遇、使用挂钩。
  3、完善培训奖励措施,对培训效果显著的项目实施单位、优秀学员、优秀教师(含兼职教师)进行评优并给予一定奖励,同时提高兼职教师培训授课及师傅带徒的津贴标准,鼓励员工传授知识与经验。
  (三)对内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技术部门优势,提高自主培训开发的能力;对外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培训资源互补,满足高层次培训需求。
  1、进一步发挥培训中心在通用专业(工种)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培训方面的作用,多渠道解决培训基础建设资源,提升培训中心在通用工种技能培训硬件设施水平,满足员工基础技能训练的需要。
  2、发挥技术中心、信息自动化中心、检修中心等单位(部门)在现场技术、现场操作方面培训的优势,将其资源纳入公司有关专业(工种)现场技术、技能培训资源管理范围,确保公司所需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3、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打破单位(部门)界限,充分利用现有及闲置资源,促进同工种不同单位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与培训,实现培训资源共享。
  4、加强外部培训信息的甄别,选择与优秀的培训机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加强与等兄弟单位的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者队伍建设与培训教材开发工作,为培训提供合格的师资与有效的蓝本。
  1、聘请专家来公司对内部培训师(特别是兼职教师)、考评员、培训管理员进行专业训练,提高培训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2、组织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开发一批符合公司装备、工艺技术实际的培训资料,加速完善试题库、案例库,满足培训需要。
  3、发挥培训中心专业优势与业务特长,使其为各单位的自主培训提供业务指导。
  (五)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确保培训质量。
  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按培训质量管理标准进行管理,重点抓好培训准备、培训实施、考核评估等“三个环节”,一方面督促培训责任单位根据需求做好课程设计和师资选聘,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严格对学员的考核;另一方面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方式,从学员反应、学习成绩、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测定培训满意度。
  五、有关说明
  (一)公司所有主要培训(含公司集中培训、各单位自主培训、送外培训等)均纳入本计划(具体培训项目见附表),其他临时性培训按计划外培训管理。
  (二)涉及党建工作、工会工作的有关培训项目列入公司党校计划,日常性的政治学习、班组学习列入“”范畴。
  (三)每个培训项目开班前,必须提前一周按规定申报实施方案,经人力资源部审核批准后实施。
  (四)本计划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三 : 银行人力部工作计划

根据我行三年发展战略和年度业务发展计划,为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促进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文化、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形成,加强培训质量管理,强化师资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根据行领导指示精神,我们制定了《年分行人力资源培养培训工作计划》,以明确全年培训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年度目标

年我行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营机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进一步整合流程,加快内控建设,增强创新能力,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为此,我部将增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结合企业与员工双方面的需要,实现以下年度培训目标:

(一)根植“培训促进业务发展,学习提高竞争能力”的思想理念,增强培训对员工职业发展和岗位成长的指导作用,提高员工自发学习地主观能动性;

(二)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向现实工作能力转化的效率,促进个人业绩地提升,从而带动企业整体绩效地提高;

(三)分层次、抓重点,围绕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三大版块,形成企业文化、专业与技术、产品与营销、经营与管理四大课程体系,针对企业新人、中坚力量、企业老人,探索培训形式的多样性。

(四)深入推进各层级的岗位资格和任职培训制度,打造一支诚信、专业、创新、协作的员工队伍,为全行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培训策略

随着银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兴衰与成败。股份制改造以来,我行日益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员工培训在我行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条线、各层级、各单位组织地培训铺天盖地,重数量轻质量,培训效果参差不齐,我部的期望与部门、员工的反应还存在差距。鉴此,年我部拟根据成人学习特点,在学习内容设置、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式方法上作新的探索,讲求培训策略,提高管理层和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促进培训效果的提升。总的策略是:根据各岗位员工素质基础不同,分别从适应性(或称基础性)培训和提高性培训两个层面进行。在培训师资上,适应性培训一般由我行兼职教师,或辖内优秀教师担当;提高性培训采用向专业机构送培(如参加专业机构举办的专业培训班等),或邀请专业人士讲座等形式。在学习内容上,基础性培训侧重于产品、业务知识的辅导和普及,提高性培训适当引入理念培训、心态培训、思维拓展培训。在培训层级上,适应性培训由条线部门和管理单位主抓,提高性培训由分行人力资源部主办。不同的培训策略具体体现在课程选取、学习渠道、学习形式等多方面。

三、项目计划

为促进员工职业技能、职业知识、职业态度的全面提升,从职业化训练角度,分层次、抓重点建立年度培训计划。年主要的培训计划由若干个项目组成:

(一)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

覆盖人群:行长室成员、分行各部门正副经理、主任、支行正副行长等。

指导思想:以造就高素质职业经理人队伍为目标,以提高领导力、控制力、执行力为切入点,把先进理念、战略思维、科学发展观、合规文化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尽快实现高管人员由行政化向职业化的根本转变。

培训安排:

1、坚持“季会”的培训形式。把季度经营形式分析会与有关培训内容结合起来,根据情况设立“战略市场营销、经济理论、高效沟通、阳光心态”等主题培训。

2、举办1-2期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利用社会优质的培训及师资资源,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层次。年将邀请普遍反映好的社会知名培训师或专家授课,并坚持课前访谈,使培训内容符合我行实际;落实课后评价,以利反馈提高。

3、“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学堂”教学。我部根据职业类别组合设计高质量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套餐,每位中层管理人员均要根据远程教育学堂的公开课课程为自己制定不少于40小时的个性化培训计划,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卫星网络资源优势。

4、鼓励自主学习。根据最近成文下发的《员工业余学习管理暂行规定》,为充分满足高管人员个性化培训需求,支持高管人员参加社会学习,激发和调动高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从年起,根据高管人员工作需求和自身职业发展,在自主选择、妥善处理学习与工作关系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他们参加社会及行业举办地旨在提高职业经理人意识,增强领导力和业务管理能力,拓展知识面的各类专业或专项培训。

(二)网点负责人培训

覆盖人群:支行网点负责人。

指导思想:围绕股份制改革对基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在总结年办班经验的基础上,紧贴基层网点经营的不同特点,根据业务发展形势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坚持做好分类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以适应业务发展对机构功能调整的要求。

培训安排:

1、举办新任经

营性支行行长培训班。培训内容以拓宽视野,增强对金融产品、管理知识和工作要求的了解为主,提高其适应新职位的能力。

2、对任期在一年以上的网点负责人培训则以合规文化建设、内控要求、市场营销以及理财知识为主,提高网点负责人开拓市场、内部管理及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三)网点业务主管培训

覆盖人群:网点业务主管。

指导思想:网点业务主管这一职位是我行风险把控的第一道关口,是我行业务发展的前沿窗口,也是我行内部管理的最小单位,其工作履职能力、业务管控能力至关重要。为此,需进一步提高该类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培养内部管理水平,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培训安排:

1、业务主管履职流程标准化培训班。举办该培训班的目的是为网点业务管理流程标准化奠定基础。

2、分别举办对私业务风险管理和对公业务风险管理培训班,提高网点业务主管的风险管理能力。

3、案例与合规研讨班。从真实案例出发,座谈研讨合规的重要性、合规管理的切入点、风险控制的创新手段。

4、举办一期拓展培训班,普及内部管理策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四)客户经理序列培训

覆盖人群: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国际结算部、银行卡部、城区各支行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大堂经理、理财经理等。

指导思想:精心培育我行各类客户经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营销方案策划能力和营销服务技巧,提升其专业素养。

培训安排:

1、举办各类新产品培训班。产品知识培训班面向所有类别的客户经理,倡导客户经理在主营自身业务的同时,具备辅助营销我行其他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2、举办营销策划和营销技巧专题讲座。

3、继续举办afp培训班。选派通过afp资格考试的优秀理财经理参加总省行举办的cfp培训。继续加大力度送培afp培训人员,完成我行理财客户经理的梯队建设。

(五)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覆盖人群: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会计、资金、风险、法律、人力等业务经理;二是柜面员工和中后台技能操作类人员。

指导思想:专业技术人才是我行优秀员工队伍的基础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保障力量,柜面员工和中后台技能操作类人员涉及人员众多,是我行涉及面最广的人群。对这两类员工的培训将分别从适应性培训和提高性两个角度实施。

培训安排:

1、适应性培训。举办各类基础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培训,根据专业类别分别举办培训班,以提高各类人员的从业能力。

2、继续推行职位准入培训及考试制度。在全辖形成员工主动接受培训的压力和动力,促使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或基本达到岗位准入的基本条件,增强适岗能力,实现人岗匹配。

3、举办2期旨在促进员工凝聚力形成的拓展培训班。

4、提高性培训。通用社会培训或向上送培等形式,输送优秀专业人员学习本序列高层次培训课程,或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进一步提升层次、拓宽视野。

5、鼓励和推荐专业人员参加各类金融协会、杂志举办的论坛等。

6、根据《员工业余学习管理暂行规定》,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资格证书考试和攻读学历学位,多渠道培养各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六)优秀人才培养与培训

覆盖人群:原分行优秀人才库员工,及年绩效考核等第为a 的员工。

指导思想:各类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是我行业务发展的核心人才,我部将在优化培训资源、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和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为全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分类组织全行优秀人才库在录人员培训。

培训安排:

1、举办核心才干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团队精神、创新思维、控制力、执行力、领导力及沟通能力等方面内容。

2、轮岗锻炼培训。选拔2--5名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到基层进行挂职锻炼,人力资源部要建立挂职人员定期跟踪制度,及时全面掌握挂职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并作为日后任用的依据,帮助各序列的专业人才快速成长。

3、与地方院校联系,逐步建立经常性的合作关系,组织部分优秀人才参加院校公开课及金融mba核心课程学习。

4、充分利用我行的“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学堂”卫星网络资源优势,根据各序列优秀人才岗位知识的不同需求,组合设计高质量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套餐,通过加深专业深度,和拓展在其他领域的广度,培养“专才”和“通才”。

(七)新行员培训

坚持新行员岗前培训制度,通过考试考核后方可上岗。新行员培训以职业道德教育、行规行纪教育、业务基础知识培训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基础。引用拓展训练等方法,增强学员团队意识及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坚持对新行员培训班的严格管理,为我行各岗位输送合格员工。

四、课程开发

年人力资源部将主要关注领导力与管理能力提升、专业技术培训、员工素质提高与发展等培训,部门发起的基础性培训不再列入人力资源部培训项目表中。

年培训课程详见附件。

五、培训师资

培训师资来源于行内兼职教师、省辖优秀师资力量、专业培训机构多方面。

年我行在适量引进优质师资力量主讲部分课程外,仍要大力培养行内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内训师资队伍,着力提高我行各类业务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开展培训者培训。年举办1期兼职教师培训班,让担任授课和转培训任务的兼职教师熟悉成人教学的特点和授课技巧,规范教案和讲义编写要求,提高培训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

2、开展培训后评价。明确授课质量要求,继续推行教师授课效果评价制度,及时采集评价信息并向授课者反馈,以利总结提高。

3、建立兼职教师与外部师资档案。一是建立兼职教师教学档案资料库,记录其接受培训及授课的情况;二是有效利用省行、苏州、南通师资资源;三是建立外部优秀师资档案,掌握其特长教学内容。

4、组织岗位准入培训讲义、教材及题库的编写。我部将制定题库开发、使用和维护管理规定,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各职位上岗任职资格题库,在全辖范围内落实实施。

六、考核机制

将培训内容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培训结果与员工个人发展与绩效相结合,以绩效为导向,建立培训考核机制,转变员工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1、建立全员学分制。继续推进和完善全员40小时培训台帐,为每门课程设定学分,根据课程情况分别采用笔试、机考、网考、在岗考试等多种测试形式,考试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全年累计获得40学分的则视为完成了40小时培训。

2、对适应性(基础性)培训课程,经考试合格的,发放学业证书,作为岗位准入的基础条件之一。

5、各部门员工40小时培训完成率低于85的,扣减部门绩效得分2分。

七、培训预算

我行年度培训费用额度为工资性费用的1.5。为提高边际成本的使用效用,年我部将进一步强化培训成本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尝试推行培训费用预算管理。

1、建立培训费用分部门核算统计台帐。全面统计各部门年内发生的培训费用情况,为培训资源投入与人力成本分析提供统计基础。对高投入的部门相应要求更高的产出。

2、在年全面统计的基础上,构思年的培训费用预算控制体系的建立。

综述上述,年是培训专业水平全面提升的关键一年,全行上下要形成部门重视人才培养,领导关注员工培训的良好氛围。分行各级管理者既是领导也是员工培养的“第一责任导师”。在各级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下,我部将全面规范和完善培训需求分析、课程研发设计、师资选择、过程控制、跟踪后评价等培训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加强培训质量管理,提升培训服务品质,为业务发展做好人才保障服务。

四 : 物资部工作计划

    <>
    一、物资部~年工作目标和指标
    工作目标:依据九届二次职代会精神,以公司下达的kpi指标为导向,为全面提升物资管理水平、满足未来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年具体情况制定以下工作目标:
    1、加强物资采购、催交的计划性,根据各现场施工进度,超前策划,与项目部、设备厂家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加大设备催交力度,确保各现场重要物资、设备供应。
    2、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全面加强服务意识。本年度我将继续推行“优质服务十项标准”,为工程着想,尽力降低各类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建立很好的客户关系网。
    3、挑战人力资源极限,建立学习团队,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的队伍。
    主要指标:以公司下达的kpi指标为主要指标,并制定相应措施,认真完成公司下达的指标。
    二、物资部~年重点及举措
    1、加强计划采购,提升采购理念
    针对现在项目多、图纸不及时、以至材料预算不能提前提出影响物资供应的状况,为了确保各现场物资供应,物资部~年将重点把计划放在首位,首先根据各工程项目的网络计划,编制年度的物资需求计划,并依据各项目的月度施工计划编制当月的物资采购计划,做到特殊材料、加工周期较长的材料要提前以书面形式提给项目部督促其提前备料,确保特殊材料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在试运期间要特事特办并备有一定量的常用物件库存。
    调整采购流程,强化集中采购优势,逐步与社会物流接轨,依据社会物流中的合作伙伴,形成有计划的物资供应,灵活运用社会信息,实现信息换库存,减少现场的物资管理环节、仓储时间、存货数量,提高采购效率,加快资金周转率,合理利用仓库,最大限度地减少仓库面积、降低库存,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提高计划准确率及供货及时性,加强过程监控。
    2、加大催交力度,确保信息准确度
    面临电力市场的“井喷”现象,设备交货愈来愈困难,已严重制约着施工进度。根据kpi指标,我们分年、月安排催交计划,分别在上海、哈尔滨等大的设备制造厂设立常驻人员,保证所派人员做到深入厂家车间、班组,了解生产计划、投料、加工、发运等全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注重维护厂家关系。超前策划设备催交方案,每周编制催交信息,做到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提高设备催交信息的准确性,使催交信反馈及时准确,为项目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
    3、以客户满意度为中心,全面提升服务意识
    今年继续完善十项服务措施,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现场,物资部今年将在部分现场从小件物资开始逐步实施送货到用户的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各用料单位的人力和机械的浪费,更重要的通过多跑勤送减少各单位的库存和仓库面积,将对二级库的消灭起到很好的作用,若试行成功,我们可在大件物资和设备上推行,同时在全公司进行推广,希望各项目部给予支持和帮助。
    4、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素质培育
    公司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挑战极限,很大程度上是对人员的挑战,随着新招聘人员的增多及业务水平相对较低,提高培训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于新来员工我们采取在总部集中理论培训,项目上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实行岗位培训与实际业务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训与指导,督促培训、集中考核,使员工尽快适应岗位需要。
    5、积极培养客户,完善供应链体系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注重物资供应商的开发与培养,在物资采购人员中树立客户为尊的服务意识,改变过去对供货商懈慢的态度与行为,把供货商的投诉与采购人员的考核相结合,以诚信为基础,树立蓝巢新形象,开发培育出一批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供应商群,建立一批“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相互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障项目物资供应,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同时建立供方评价系统,对供货商实行动态管理。
    6、积极推行新软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公司所接的设备管理代办业务越来越多,有一套好的设备管理软件是充分体现我公司的管理水平重要途径。我们将积极与科技处配合编制、推广新的软件,计划今年上半年实现现有项目及新开工程推行。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人力资源及社保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037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