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奥数地球的赤道是个近似的圆形,赤道的半径约为6378.2千米,假

发布时间:2017-08-03 所属栏目:地球自转角速度

一 : 奥数地球的赤道是个近似的圆形,赤道的半径约为6378.2千米,假

奥数

的赤道是个近似的圆形,赤道的半径约为6378.2千米,假设有一根绳子沿地球赤道贴紧地面绕一周,现将绳长增加3.14米。使绳子与地面之间有均匀的缝隙,间缝隙有多少米宽?一个高1米的人能否从该缝隙中过?


把它看作两个同心圆,

地球周长机内圆周长:6378200*3.14*2=40055096米

绳子总长即外圆周长40055096+3.14=4005099.14米

外圆半径:4005099.14/3.14/2=6378200.5米

两圆半径差即绳子与地面讲习长度6378200.5-6378200=0.5米

0.5<1身高1米的人不能通过

二 :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A、4万千米B、8万千米C、4万米D、8万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C、4万米
D、8万米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福建省期中题

A


考点:

考点名称:地球

地球: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颗,按大小排列位于第五位。
地球由两个圈层构成,即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构成。另外在大气圈层外还包围着磁层,里面有带电粒子组成的两条辐射带。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中部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赤道半径为6378公里,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地球的运动分为两种形式:地球绕地轴(两极)自西向东的自转,时间为23小时56分2.1秒;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的公转,时间为365.26天。

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
1.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陆地29%,海洋71%);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3.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

什么是类地行星,其与其他星球的区别是什么?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有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太阳系中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1972年阿波罗号航天飞船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的构造示意图: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
1. 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例如,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
2. 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例如,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帆,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
3.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1519-1521年,麦哲伦率领的一支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4.伴随着近现代的科技发展,人类通过发射卫星等科技手段,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三 : 地球赤道周长约是A.20000千米B.40000千米C.60000千米D.50000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是
A.20000千米 B.40000千米C.60000千米D.50000 千米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B

试题分析:地球赤道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根据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400千米,直径大约是12000千米,所以地球赤道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所以本题选择B。
点评:地球赤道为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其长度可以通过地球半径计算。学习中学生还可以借助于古诗句加强记忆,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其中八万里就是4万千米。


考点:

考点名称:地球

地球: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颗,按大小排列位于第五位。
地球由两个圈层构成,即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构成。另外在大气圈层外还包围着磁层,里面有带电粒子组成的两条辐射带。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中部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赤道半径为6378公里,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地球的运动分为两种形式:地球绕地轴(两极)自西向东的自转,时间为23小时56分2.1秒;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的公转,时间为365.26天。

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
1.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陆地29%,海洋71%);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3.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

什么是类地行星,其与其他星球的区别是什么?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有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太阳系中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1972年阿波罗号航天飞船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的构造示意图: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
1. 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例如,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
2. 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例如,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帆,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
3.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1519-1521年,麦哲伦率领的一支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4.伴随着近现代的科技发展,人类通过发射卫星等科技手段,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考点名称:地球仪和经纬网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称为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的我们学习地球的地貌,了解地球表面地理事物分布,并且能够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状况、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地轴:
在地球仪上,人们假想的穿过地球中心的,地球旋转的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做两极。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不变,南极与北极星位置相反。南北极分别代表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
纬线经线
形状特征与地轴垂直,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南北
长度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4万千米),赤道向两极递减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等长
度数起点线赤道(厄瓜多尔基多市)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
度数的划分以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度以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度
代号南纬(S)北纬(N)东经(E)西经(W)
半球划分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以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
特殊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20°W160°E、180°经线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的变化规律:以赤道为分界线,越靠近两极的地方,纬度越大,相对应的是,靠近北极是北纬(N),靠近南极的是南纬(S)
2.经度的变化规律:以本初子午线(0°)为起点,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无论向西向东,都以180°为终点。

经纬网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城市和矿区油田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加密测图控制点,应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简称RTK)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用于施工放样。
在航空摄影测量方面,我国测绘工作者也应用GPS技术进行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航摄飞行导航、机载GPS航测等航测成图的各个阶段。
在地球动力学方面,GPS技术用于全球板块运动监测和区域板块运动监测。我国已开始用兵GPS技术监测南极洲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四川鲜水河地壳断裂运动,建立了中国地壳形变观测网、三峡库区形变观测网、首都圈GPS形变监测网等。GPS技术已经用于海洋测量、水下地形测绘。

四 : 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A.2000千米/小时B.1666千米/小时C.3000千米/小时D

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  )
A.2000千米/小时B.1666千米/小时
C.3000千米/小时D.2555千米/小时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赤道的周长是4万千米,跨360°,地球自转一周要24小时,也就是1小时地球自转15°,所以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40000千米÷360×15≈1666千米/小时.
故选:B.


考点:

考点名称: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

晨昏线:

指地球上迎着太阳的昼半球与背着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也称晨昏圈。晨昏圈把它所通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的状况。由于地球不停地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的自转,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断地移动,其周期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公转过程中各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的长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北半球的春分日、秋分日,晨昏圈同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全球各地昼弧与夜弧等长,即昼夜平分。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晨昏圈同经线的交角为最大,夏至日,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昼弧为一年中最长,即白昼为最长,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夜弧为一年中最长,即黑夜为最长。冬至日,反之。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圈,但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等,在日出以前和日没以后天空仍较明亮,因此它实际上要比大圈略小些。

地球自转的特点:
1.地球围绕地轴转动;
2.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转动;
3.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和时差变化。

自转产生的现象: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成为昼半球,相对应的称为夜半球。
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导致各地见到日出的时间不同,东边要先看到日出,东边时刻早于西边时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示意图:
本文标题: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奥数地球的赤道是个近似的圆形,赤道的半径约为6378.2千米,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962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