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发布时间:2017-08-15 所属栏目:守望犬

一 :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一)

该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

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芘真诚爱护,百般照顾。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可是,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极反抗,还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读书,不求上进,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甚至找妓女玩。

他觉得老师、父母要他读书上进,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认为成人社会里没有一个人可信,全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连他敬佩的唯一的一位老师,后来也发现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而且还用“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那一套来教导他。

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那种世态人情,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本书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也是个“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只是他还没有放纵和混乱到他们那样的程度罢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二)

《麦田里的守望者》原作名《ThecatcherintheRye》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纽约时报》的书评写道: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其后,《麦田里的守望者》直接影响了这一类小说的创作。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三)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15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厂争论。有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可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坏书,主人公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满口粗活,张口就“他妈的”,因此应该禁止。经过30多年来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本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芯真诚爱护,百般照顾。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可是,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极反抗,还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读书,不求上进,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甚至找妓女玩。(www.61k.com)他觉得老师、父母要他读书上进,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认为成人社会里没有一个人可信,全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连他敬佩的唯一的一位老师,后来也发现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而且还用“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那一套来教导他。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那种世态人情,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本书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也是个“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只是他还没有放纵和混乱到他们那样的程度罢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还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二 : 守望犬:守望犬-简介,守望犬-回家历程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发生特大火灾,现场的一条金毛犬让网友印象深刻。《东方早报》报道称,这只小狗趴在公寓外不吃不喝地等待自己的主人,而且一直在流泪。火灾发生后,上海的网友纷纷发帖,希望能帮助小狗找到主人。2010年11月17日,这条金毛犬被主人领回家了。这只小狗忠心耿耿等待主人的照片,也在网上迅速流传,被称为“守望犬”。

守望犬_守望犬 -简单介绍

守望犬:守望犬-简介,守望犬-回家历程_守望犬守望犬

2010年11月15日,在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现场,出现了一只金毛,让网友们印象深刻。这只小狗趴在公寓外不吃不喝地等待自己的主人,而且一直在流泪。这只小狗忠心耿耿等待主人的照片,也在微博上迅速流传。

据媒体报道,这只狗“从下午起火不久就在附近不停走来走去,很焦急的样子,几个小时后,它就累得躺在路口不动了,并不停地发抖。”附近的居民猜测狗主人应该被困在大火中,好心的消防员帮它找了块布盖上,并给它拿来米饭、菜、面包、水等,但是这只狗一直不吃不喝,还不停地流泪。有居民想暂时收留它,但是一碰到它,它就龇牙表示愤怒。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这只狗站起来,又开始在着火大楼附近溜达,不肯离去。后来小狗的恐惧情绪稍微舒缓,被现场的一名消防员暂时收留。

守望犬_守望犬 -回家历程

2010年11月15日晚上,新浪微博出现呼吁大家帮忙找到小狗的主人的微博,经由ppmeet视频会议官方认证微博等为首的几个人气用户转发,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11月16日晚上,在宠物之家论坛已经有网友发帖,称火灾现场有一只感人的小狗。

2010年11月17日上午,上海本地宽带山论坛也有网友贴出了小狗的照片,希望网友们可以帮助这只忠诚的小狗找到它的主人。

2010年11月17日下午1点42分,网友“上山IB”在宽带山发帖称,这只小狗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主人:“消防队已经联系到狗狗主人了,刚刚被主人领走。”

守望犬_守望犬 -网友评论

守望犬:守望犬-简介,守望犬-回家历程_守望犬小狗找到主人后开始吃饭了

2010年11月17日下午两点多,网友“Yo粢饭糕Yo”在微博上发布了小狗和主人重逢的照片:“重逢了,火灾的狗狗终于找到主人了!感谢网络还有这么多好心人!”得知这个消息,网友都非常欣慰。知名网友马日拉也留言表示:“祝福,看到这样的画面,有点动容。”

参与帮助小狗寻找主人的网友“timemachine”说小狗守望主人的样子让他感触很大,便在网上传递相关的信息,没想到真的联系到了消防队员的妻子“韵韵119”,得知狗狗后来被静安消防中队收留了。网友们的爱心接力最终得到了回报,“后来网友回帖说可能是他姨母家的狗,并最终确认。”

静安消防中队的战士介绍,这条狗名叫“晶晶”,起火不久后一直在现场守望主人,没力气了就趴在路上看着失火的大楼。被消防战士抱回暂时收养后,晶晶还是情绪低落,一直没有吃过东西。2010年11月17日中午,晶晶的主人来到消防中队时,晶晶立即跳起来,并向主人奔去。消防队员说:“一看就知道是小狗的主人来了。”见到主人后,晶晶才吃了40个小时以来的第一口食物。

守望犬_守望犬 -2010年年度新词语

此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2010年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
提示性释义:指2010年11月15日上海火灾后,在公寓外不吃不喝、一直等待自己主人的金毛犬晶晶。
例句:11月15日下午,上海静安区发生特大火灾,58人遇难。当人们仓皇逃离的时候,金毛犬晶晶却趴在公寓外不吃不喝地等待自己的主人,而且一直在流泪。在网友的帮助下,11月17日,晶晶找到主人并顺利回家。(2010年12月15日新疆电视台《新疆新闻联播》)

三 : 《麦田守望者》:《麦田守望者》-简介,《麦田守望者》-作品风格

《麦田守望者》是捷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客观又深刻地指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成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于1951年出版。

麦田守望者乐队_《麦田守望者》 -简单介绍

《麦田守望者》:《麦田守望者》-简介,《麦田守望者》-作品风格_麦田守望者乐队
《麦田守望者》

《麦田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作者是捷罗姆·大卫·塞林格(J. D. Sallinger)191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早年参过军,这部小说是他目前出版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51年。

《麦》一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同时也使作者举国闻名,因为一些评论家谴责这部小说为非严肃文学,该书曾经被某些社团列为禁书,随后还成为文学〈第一修正案〉的权利、审查、猥亵等问题的辩论中心。

[www.61k.com]麦田守望者乐队_《麦田守望者》 -作品风格

《麦田守望者》:《麦田守望者》-简介,《麦田守望者》-作品风格_麦田守望者乐队
《麦田守望者》

文章的主人公是1个中学生,名字叫霍藤(Holden),在1个名叫Pencey的中学上学。这是一篇自述体小说。作者以1个中学生的视角,写了1个中学生校内外多层面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并由此折射出一幅美国社会的众生相。第三章第一句话就与众不同:I’m the most terrific liar.(我特别会骗人,我是1个几乎没有一句真话的人,我靠撒谎过日子,……。)你不认为这一句话就能让你感到这本书的内容会与众不同吗?

往下看,你会发现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自嘲自讽,流露着对社会的冷嘲热讽、鞭挞批判。它的这一风格使你想起王朔、梁左的粗俗、夸张、辛辣、诙谐、吹嘘和调侃。

主人公身在学校,但除了英语,其他5、6门课都不及格,但他似乎毫不在乎,他与杰克·伦敦笔下那勤奋好学、挑灯夜战、指望有朝一日能立足于社会的马丁·伊登的生活态度可谓南辕北辙。他不讲究时尚穿着,喜欢把帽舌推到脸袋后面去。他满口脏话,goddam、bastard这些脏话脱口而出,给人1个十足小痞子的印象。

读惯了“雅文学”的人们曾对这本书报以鄙视的眼光,但它最终挤入了当代美国文学代表作的行列,进入了中国大学的美国文学名著选篇的课堂。

麦田守望者乐队_《麦田守望者》 -作者简单介绍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麦田守望者》:《麦田守望者》-简介,《麦田守望者》-作品风格_麦田守望者乐队
塞林格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1月1日出生)美国作家,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塞林格出生于纽约的1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时就被爸爸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1936年塞林格从军事学校毕业,1937年又被做火腿进口生意的爸爸送到波兰学做火腿。塞林格在纽约之际就开始向杂志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其中包括了《香蕉鱼的好日子》。

二战中断了塞林格的写作。1942年塞林格从军,1944年他前往欧洲战场从事反间谍工作。战争令塞林格恐惧,他之后写了多本以战争为题材的书。

1946年塞林格退伍,回到纽约开始专心创作。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出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举成名。他之后的作品包括了《弗兰尼与卓埃》(1961年)、《木匠们,把屋梁升高》和《西摩:1个介绍》(1963年)和收录了他的短篇故事的《九故事》(1953年),但都不像《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么成功。塞林格擅长塑造早熟、出众的青少年的形象。

《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成功之后,塞林格变得更孤僻。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虽然从未放弃写作,但他在1951年之后,就很少公开出版自己的作品。他后期的作品也越来越倾向于东方哲学和禅宗。

塞林格在欧洲期间曾经与1个女医生结婚,但不久便离异。1953年他与1个叫克莱尔·道格拉斯(Claire Douglas)的女学生相识,两人后来在1955年结婚,但是后来又离婚。1972年塞格林在一本杂志上看到1个名叫乔伊斯·梅纳德(Joyce Maynard)的耶鲁大学女学生的文章和照片,立即被她吸引,两人开始通信。两人的关系在10个月后破裂。

1999年,塞林格在34年没有发表任何作品后终于发表了新的长篇小说《哈普沃兹16,1924》。《哈普沃兹16,1924》最早是以短篇的形式出现在1965年的《纽约时报》上。塞林格将这部作品授权1个小的出版公司,但是到现在他的作品都还没有出版。

2000年,塞林格与第二任妻子克莱尔·道格拉斯的女儿玛格丽特·塞林格出版了《梦的守望者:一本回忆录》一书。书中她披露了很多塞林格不为人知的秘密,像塞林格经常喝自己的尿、很少和克莱尔做爱,禁止她走访亲友等。

塞林格,美国小说家。《麦田里的守望者》使他一举成名。主人公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这一形象尤其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一时间,就像模仿少年维特一样,模仿霍尔顿的言语行动和穿着,成了当时的1种时尚。除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结集出版的只有短篇小说集《九故事》,其中的主角都是一些不合时宜的男女青年。塞林格是西方文坛一怪,成名后就过着隐居的生活,使许多“塞林格迷”欲罢不能。

麦田守望者乐队_《麦田守望者》 -内容提要

《麦田守望者》:《麦田守望者》-简介,《麦田守望者》-作品风格_麦田守望者乐队
《麦田守望者》

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3次被学校开除。又1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受。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他在旅馆里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装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喷酒的男女,他们寻欢作乐,忸怩作态,使霍尔顿感到恶心和惊讶。他无聊之极,便去夜总会厮混了一阵。回旅馆时,心里仍觉得十分烦闷,糊里糊涂答应电梯工毛里斯,让他叫来了1个妓女。妓女一到他又紧张害怕,最后按讲定的价格给了五块钱,把她打发走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霍尔顿上街游荡,遇见2个修女,捐了10块钱。后来他的女友萨丽去看了场戏,又去溜冰。看到萨丽那假情假义的样子,霍尔顿很不痛快,两人吵了一场,分了手。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1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可是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他的头发都结了冰。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因此患肺炎死去,永远见不着妹妹菲芘了,决定冒险回家和她诀别。

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他叫醒菲芘,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1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1个人——没有1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后来父母回来了,霍尔顿吓得躲进壁橱。等父母去卧室,他急忙溜出家门,到1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做1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芘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然后一起回家。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一场大病。整部小说是以回忆的方式写的。

麦田守望者乐队_《麦田守望者》 -书评之一

《麦田守望者》:《麦田守望者》-简介,《麦田守望者》-作品风格_麦田守望者乐队
《麦田守望者》

守望者的理想 / 施咸荣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当代美国文学中,有两部小说经过三十多年时间的考验,已被认为是“现代经典”:一部是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 1914一)的《无形人》(The Invisible Man,1952),一部就是本书。

本书篇幅不大,只十几万字。作者除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外,迄今只写过这一部长篇小说,却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甚至在六十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不同的青年、不同的家长和不同的评论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书作出不同的评价。有过2种截然相反的意见:1种意见颂扬此书,把它说得天花乱坠,认为成人通过本书可以增加对青少年的理解,青年人在阅读本书后则能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使自己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并促使自己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另1种意见严厉批评本书,把它看作洪水猛兽,说主人公满嘴粗话,张口“他妈的”,闭口“混帐”,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从而认为本书内容“猥亵”、“读神”,有些家长甚至要求学校禁止学生阅读这类书籍,某些图书馆(如加利福尼亚州桑胡斯城的中学图书馆)曾一度将本书列为禁书;但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本书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许多公共学校还以它为教材,美国的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David Riesman)在哈佛大学开设的社会学课程《美国的社会结构和性质》中,指定本书为必修读物。

这部小说出版后,至今影响不衰,总销售量已超过千万册,有好几种不同版本,例如平装的班登(Bantaxn)版已印至第五十三版。它在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也日益巩固,越来越受到文学评论界的重视。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1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1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物质生产发展得很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也激增。

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空虚。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国际上加剧冷战,国内镇压进步力量,核战争的恐怖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有些人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另有些人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却又缺乏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美国有的当代史家把美国的五十年代称为“静寂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

有些青年人以消极的方式(主要通过酗酒、吸毒、群居等颓废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史家称他们为“垮掉的一代”或“垮掉分子”。本书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人物如本书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如霍尔顿尚想探索和追求理想(包括爱情理想),因此他向往东方哲学,提出长大成人后想当1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种理想当然幼稚可笑,但说明作者有点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提出来的那样,尚有“救救孩子”的想法。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性格较为复杂,有受资本主义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一面,但也有反抗现实、追求理想的纯洁一面。

他为什么不肯用功读书,被四次开除出学校?那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都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这就是霍尔顿所生活的世界。他不愿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念书,因此他的不用功实质上是对资产阶级现行教育制度的1种反抗。

另一方面,在他那样的生活环境里,他又能找到什么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呢?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谆谆教导他的,也只是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信条:“1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1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本书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从表面上看,霍尔顿不求上进,抽烟、喝酒。乱谈恋爱甚至找妓女,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如果光看这些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当然无法真正理解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而我们多少成年人却往往用简单、粗暴、主观的方法去对待青少年(包括自己的子女),从而造成或加深两代人的隔阂(也即西方所谓的“代沟”)。

本书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青春变化期青少年的特点,无怪乎在西方社会里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巨大反响,而且不少成年人也把它看作启发自己理解年轻一代的钥匙。

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这种风格后来被不少西方作家所模仿。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使用了大量的俚语和口语。

麦田守望者乐队_《麦田守望者》 -书评之二

《麦田守望者》:《麦田守望者》-简介,《麦田守望者》-作品风格_麦田守望者乐队
《麦田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厂争论。有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可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坏书,主人公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满口粗活,张口就“他妈的”,因此应该禁止。经过30多年来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本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1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1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芘真诚爱护,百般照顾。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1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可是,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极反抗,还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读书,不求上进,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甚至找妓女玩。他觉得老师、父母要他读书上进,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认为成人社会里没有1个人可信,全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连他敬佩的唯一的一位老师,后来也发现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而且还用“1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1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那一套来教导他。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那种世态人情,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1个又聋又哑的人。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本书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也是个“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只是他还没有放纵和混乱到他们那样的程度罢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还由于作者创造了1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1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1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麦田守望者乐队_《麦田守望者》 -作品影响

《麦田守望者》:《麦田守望者》-简介,《麦田守望者》-作品风格_麦田守望者乐队
《麦田守望者》

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
全篇散发着浓郁的青春气息的读本

现代文学10大经典之一
美国文学史上的青春读本

英国《卫报》根据书店销量研究公司的资料,列出英国人最喜爱的20世纪20本经典小说,结果荣登榜首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一本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而掩卷沉思的书,被《时代周刊》称为"现代文学10大经典之一"。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1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全文都是以1个青年的口吻进行叙述,让人读来亲切感人而真实。

《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中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特别受到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塞林格这本薄薄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影响了几代美国青年,大概也影响了不止一代中国青年。这本在世界文学中也算得上"现代经典"之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译成中文以来,已有多种版本多次印刷,常销不衰。

当《麦田里的守望者》初出版时,虽然书评极佳,我对这类少年自述生活小说根本没有兴趣。经过朋友怂恿之后,我好奇地向朋友借阅,翻了第一页,就不能释手,聚精会神地把它一口气读完(我14岁的女儿也有同感)。这是1种很难得的读书经验。
--美国知名华人书评家董鼎山

《麦田里的守望者》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它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作者创造了1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1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1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

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
--《纽约时报》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问世,霍尔顿这个对虚伪深恶痛绝的少年形象竟然被千万读者看成是迷人的新英雄,文中的崇尚自由的亲切语言受到热烈欢迎,而塞林格对我的影响可以与海明威相提并论。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

这本小说虽然争议很大,仍然受到大批读者的喜爱,它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这部小说带有作者年轻时一段自传的性质,小说讲述了1个16岁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德(Holden Caulfield),在暑假前际因为5门功课有四门不及格被学校开除后,在极度压抑、颓废、矛盾中度过的几天经历。早熟但幼稚的霍尔顿发现现实世界的丑恶跟他理想的童年世界的“纯真”形成巨大的反差、在看到了成人世界的种种丑恶、虚伪后沉湎于理想、纯真的童年世界里不能自拔,一直幻想能做个“纯真”保护神,最后精神几乎崩溃,被送进一家精神病医院疗养。在医院疗养康复中他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自己的故事。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还由于作者创造了1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1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1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麦田守望者乐队_《麦田守望者》 -作品赏析

“有那麽1大群孩子在1大块麦田里游戏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手里的这本《麦田里的守望者》看起来和漂亮,但不华丽,只是赏心悦目。封面是绿色调的,和那幅叫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油画很配。书的名字很好听,所以一直想看。它的英文版名是“Thecatcherintherye”。把catcher译作“守望者”,别有一番风味,因为词典里catch的本意并没有“守望”这一项,但是谁都能够理解“守望”这一层含义。不深刻,但很深入。
有不少人看过这本书,不同年龄的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是因为太特别的风格所致。作者用第一人称并以青少年的口吻在叙述,写得痛快淋漓,并不追求语言的华丽和意境的烘托,只是用现实主义的笔调,生动细致地描写1个以“我”自称的名叫霍尔顿的十六岁少年日常生活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背景是美国的五十年代——这个对美国来讲很特别的时代;这个虚无缥缈的时代。物质生活很富裕,精神生活却很空虚。于是,“静寂的五十年代”作为全书的背景来充分展现1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再合适不过。也许只有在那样复杂的背景下,才有那样的矛盾。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现实社会的丑恶和自我内心的纯洁的矛盾。在这样消极的世界里,霍尔顿不愿和那个年代合拍,不愿与这个世界同流合污,但是它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但是我想,他最好的一点在于它还能有所追求,有所思考,比如他向往东方哲学,和他的理想——
“长大后当1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
仅此而已。但是我是能够明白的,我想看完这本书都会理解的。在那样的矛盾世界里无谓挣扎,不如仅仅是守望,做1个简简单单的守望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1种象征了。其实,这是1个很好的名字,可以让人觉得它不应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这也正是作者的意图吧。题目和内容诠释了理想和现实,就像大海和蓝天一样,看上去海天相接,实质上千山万水。留给读者1个很大很美的空间,麦田,守望。赏心悦目该是最好的形容了。

四 : 世界文学名著简介: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

——散发青春气息的现代经典





作者介绍

塞林格全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2010)享年91岁,

一九一九年生于美国纽约城,父亲是做奶酪和火腿进口生意的犹太商人,家境相当富裕。

塞林格十五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军事学校里住读,

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

一九三六年,塞林格在军事学校毕业,取得了他毕生唯一的一张文凭。

从一九四零年在《小说》杂志上发表他的头一个短篇小说起,

到一九五一年出版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止,

在十余年中他共发表了二十多个短篇,

有些短篇还在《老爷》、《纽约人》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使他在文学界有了一点点名气。

而《麦田里的守望者》则使他一举成名。





名著概要

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

整日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

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

曾是学校击剑队队长,3次被学校开除。

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受。

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

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

他在旅馆里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装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喷酒的男女,

他们寻欢作乐,忸怩作态,使霍尔顿感到恶心和惊讶。他无聊之极,便去夜总会厮混了一阵。

回旅馆时,心里仍觉得十分烦闷,糊里糊涂答应电梯工毛里斯,让他叫来了一个妓女。

妓女一到他又紧张害怕,最后按讲定的价格给了五块钱,把她打发走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霍尔顿上街游荡,遇见两个修女,捐了10块钱。

后来他的女友萨丽去看了场戏,又去溜冰。

看到萨丽那假情假义的样子,霍尔顿很不痛快,两人吵了一场,分了手。

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

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

可是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他的头发都结了冰。

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因此患肺炎死去,永远见不着妹妹菲芘了,决定冒险回家和她诀别。



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

他叫醒菲芘,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

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

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

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

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后来父母回来了,霍尔顿吓得躲进壁橱。

等父母去卧室,他急忙溜出家门,到一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

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

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

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

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

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芘终于来了,

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



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

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

菲芘骑上旋转木马,高兴起来。下起了倾盆大雨。

霍尔顿任大雨把全身淋湿,坐在长椅上,看菲芘一圈圈转个不停,

心里快乐极了,险些大叫大嚷起来,霍尔顿决定不出走了。

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场大病,又被送到一家疗养院里。

出院后将被送到哪所学校,是不是想好好用功学习,

霍尔顿对一切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阅读要点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受到重视,

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

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

更重要的是,因为作者用现实主义的笔触,

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

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

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

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物质生产发展得很快,

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也激增。

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

倒戴着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



甚至在六十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

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这种风格后来被不少西方作家所模仿。

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使用了大量的俚语和口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

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资料:网络 编辑:卜司亮
本文标题: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638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