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纪念三毛逝世25周年-陈丹青:孤露与晚晴——纪念木心逝世两周年发布时间:2

发布时间:2017-09-16 所属栏目:好句子

一 : 陈丹青:孤露与晚晴——纪念木心逝世两周年发布时间:2

陈丹青:孤露与晚晴——纪念木心逝世两周年

发布时间:2014-01-27 10:00 作者:陈丹青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630次

向世界出发,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

——选自木心遗稿

去年仲夏送走母亲,回京翌日,就在书房圆桌摆上妈妈的遗像,设为小小灵位。到今年七月的周年忌日,桌面换了鲜花,花旁一盅酒,一小碗咸菜辣椒炒毛豆——妈妈中风那夜有我炒的这份菜,母亲照常饮酒,与我谈笑——摆好了,我就在书房跪倒,对着自己的小圆桌伏身磕头,前额触地时,稍觉有点滑稽,但终于是郑重做了这套规定动作,心想,以后自当年年如此吧。

“周年的象征性没有带给我任何东西。”罗兰·巴特在他怀念母亲的《哀痛日记》中写道。这是实话,亦且法国人想必不磕头。人追念逝者,随时随地,不必有待周年。另一句:“每人都有自己的悲伤节奏”,又是实话。但有谁知道自己的“节奏”么?好几回是起床后,走在厨房、过道、出门的路中,一念袭来,我会骤然哽咽、嘶哭,像个傻子。待狠命喘过,渐渐收泪,就去继续做事。

人为死者哀哭,是自伤,也是亲昵的幸福。有时我会蛰伏般地等着,不晓得是怕这袭击,还是期盼痛哭。

木心死,及今快两年了。那是另一种“节奏”。死者不同,悲伤自亦不同,但“周年的象征性”确乎不带来“任何东西”——他死了,这个词一遍遍自动闪过,轻微而频繁,好似无法关灭的信号,兀自显示。但刺痛袭来也不因这个词,而是那些日子、景象,生动而鲜明。反倒周年忌日,了无所感。人在种种规定的日子总会自我提醒吧,那是“记得”的意思,不是哀伤。

年轻人居然记得:去年临到十二月,海淀区一群大学生就要我去,说是为纪念先生逝世周年,预先申请了北大的某座礼堂。二十一日,我去了,其时《文学回忆录》才刚弄好,正可是个话题。那夜来了好多学生,十之八九不见得知道木心,但大家听到终场——又一年过去,今岁十二月初,上海的郑阳,北京的刘道一,苏州的晶晶,又来问忌日那天要不要办活动。除了《温故》将出版第二回纪念专号,今年不拟办活动。晶晶,早在自行筹划小小的聚会,有书签,有小礼物,二十一日深夜来短信,说是到场六十多位各地的读者,仲青、郑阳,都去了,结束时,大家念了文学讲席的最后一课。

我无法知道木心怎样想象他的读者,也不能知道读者怎样想象木心。五月晶晶来乌镇,我领她进了先生的卧室,给她看搁在书架上的骨灰盒,还有纽约电影人拍摄先生的剪辑版——木心于是在自己的卧室缓缓说话,电视屏幕对着他的空床,我们就坐在空床上——晶晶没见过先生,几分钟后,她退开,说是不忍再看。

小代头一回看,也只片刻,起身走去客厅墙角,默默抽烟。他不哭。惟春末来过短信,说为别的什么事下泪,念及木心,趁势大哭一场,“好痛快”。先生逝世一年半,这孩子总算哭出来,说,他还是不能接受先生“变成了盒子里的一堆灰。”

木心留下的事,可得一件件做起来。初起着手《文学回忆录》的工作,长路漫漫,待一字字敲下去,倒是可把握的。母亲在医院昏迷的十天,再是昏累惨苦,回家坐定,录数百字,人即刻沉静。此事前后八九个月,如今回望,只一瞬,今年以来,则每月去一次乌镇:晚晴小筑,将要辟为木心故居纪念馆了。

晚晴小筑的幽静,如今转为凄清。一楼客厅陈设如昔,终日窗帘拉起,黄昏,临院仍是群鸟归巢的密集啁啾,入夜后,全楼漆黑,唯过道与吃饭间亮着灯,小代小杨仍住这里看守。面南三进小庭院那株枇杷树,枯死了:每片叶子并不掉落,有姿有态,就那么枯死了。两条狗,莎莎、玛利亚,是洗衣妇起的名字,春末莎莎死了,入夏,纪念馆开工,东门常是开着,不经意,玛利亚出走,不再回转。西墙外是昔年孔令境先生的孔家花园,种有茂密的竹林,不知何故,去年割除大半,今年春,许是根脉窜入晚晴小筑,花园西墙根冒出十余株小笋,未久,竟成数米高的小竹林。

四月的一天下午,我和小代站在南院空房里发呆。晚晴小筑落成后,南门迎对东栅景区街面,常年关闭,门内三进与北端的花园由白墙隔开,中有小门,进门穿过花园,便是木心暮年居住的二层宅邸。宅邸另有甬道通向东门,门外是公路,为避游客,主客由此出入。2006年先生还乡后,“木心美术馆”尚未动议,我催他将这面南的三间空房设为展厅,余事由我和镇方操办,可木心从未打算清理,直到他逝世,经年空置着。垂老后,先生诸事嫌烦,除了勉力画画写写,他已放弃一切。固然,他活着时,安康最是要紧,现在他死了,每想到南院空房,我便犯愁——位于西栅的美术馆去年动工了,纽约的设计者冈本与林兵来了怕有二三十回,亲自督造——纪念馆迟早总要弄出来,怎么办呢?“平畴远风

良苗怀新

坐东卧西之堂

作而不述之室”

拟将悬在纪念馆的几幅匾额,先生几年前就写好了毛笔字。凡纸笔之事,他早早就有腹案,题签之类,平时就躲起来弄妥、放好,此外的事,做,还是不做,木心永在犹豫拖延中。新世纪头几年每次回纽约探亲,去看他,水斗堆满隔顿未洗的碗碟,我要洗,先生总是断然地说:“不要弄!我们讲话。”之后瞅着话语的空挡,他幽然笑道:

哪有哈姆雷特天天洗碗的?作孽!

木心哎,如今的事,何止隔顿的碗碟,便是一件件做成了,你也看不见。一年来,靠小代步步跟着帮衬,南院三进总算辟为家族馆、绘画馆、文学馆,每馆的展墙竖了起来,十余枚展柜也做好了,两处小庭院栽种了新竹、李树、桃树,还有蓬勃的鲜草,草坛边缘,由本镇花匠编了弯弯的护篱。各厅的匾额、木心的字画,均已送去刻制配框,文稿和遗物好在现成,昭明书院有位木心的学生匡文兵,在网上购得三百多册民国版书籍,明年元月打扫干净,着手布置,我已看见这些物事放入展柜的效果了。

沉重之事,是先生的大量遗稿,单由我做,断难下手的。有志于此的学者在哪里?木心文学的常年研究者童明,远在加州教书,我能倚靠的,便是出版社。十二月中,《新周刊》为《文学回忆录》颁发年度书奖,典礼假乌镇举行,我与主编刘瑞琳、责编曹凌云、助理编辑雷韵和罗丹妮,联袂前往,化了三天工夫,清理遗稿。

到乌镇那天,先领大家上楼看望先生,众人站定,瞧着骨灰盒,三位女士先后抽泣了,依次上前行礼。除了颁奖那夜,我们朝夕聚拢晚晴小筑面北的画室,各人手里捂一杯热茶,将先生五六十册笔记本、数千页散稿,粗粗分类。小代,忠诚而细心,平日即留意木心散乱放置的稿本,葬礼过后,是他与黄帆,那位镇方最初派往侍奉先生的姑娘,默默集拢全部遗稿,等我们来。现在,哪些是废稿、正稿,哪些是早期、晚期,均须大费周章,逐一辨识;已发表与未发表者,则待今后一次次再来,细细审读了。十二月十五日夜,分类后的所有遗稿贴上标签,登记在册,放回保险箱,遗稿出版的工程,总算上路了。

也巧,我与小代初次试着归拢木心的稿本,也在两年前的同一日。其时先生在桐乡的重症病室,不省人事。下午三点探视前,我们无事可做。静静翻阅着,我忽然意识到未经先生同意,而另一尖锐的意识迅即跟进:没有同意这回事,完全没有了。

惊痛,郑重,茫然,瞧着满桌稿本,我又像是对着木心的性命,不知所措。几十年来,我眼见先生开写、修改、丢弃、重来,狱中所写六十六页手稿是他仔细折拢了,缝在棉裤里,日后带出囚室……两年前,是的,就在这一天,我意识到木心遗弃了毕生的文稿。“去吧去吧

我的书

你们从今入世

凶多吉少”

……这是先生遗稿中涂写的几句话。那天下午,我最后一次面见活着的木心,又过六天,他就死了。

这些凌乱而标致的手稿,部分写在各种稿纸上,大部分写在纽约文具店出售的笔记本,至今留着价目的贴片。木心讲究衣物用具,却不介意使用廉价的本子写作——以繁体字工整抄正的稿面,落笔矜矜,清雅优美,草字疾书的稿本则布满涂改;他会在每行白话诗尾端核算字数,斟酌节奏。可恼的是,每首诗、每一短句、每篇稿子,至少重写四五遍,分布在稿本不同页面,实在难以判断究竟哪篇是他所满意的正稿。

年迈后,他的字迹缓缓变化:越新世纪,人老手颤,笔划歪斜,气息愈见虚弱;整个九十年代,落笔矫健,神完气足,或是米粒大小的正楷,谨严而端正,或是纵笔行草,字词与行距密不透风,任意写满纸页的正反面;好几个本子才写三五页,整册空白着,大量本子则是全部写满,写满了,还在篇幅间横竖添加——1983年我与先生密集交往,亲见他恢复写作后的头一批原稿,此番搜寻,未发现:没有《明天不散步了》,没有《哥伦比亚的倒影》,也没有《温莎墓园》。“又写好一篇呀。”他在电话里说。那些年,隔三差五,木心就来报告。“哦,不得了,你凶……”“凶”,沪语即“厉害”的意思“像煞摊大饼,又是一只!”“写得怎样?”“可以呀,还可以。”

会面地点通常三处,一是当年我们的“留学”之地,曼哈顿五十七街第七大道交汇口“艺术学生联盟”咖啡馆;一是过学校朝北两条街对过的中央公园;若在冬季,木心便来我的寓所。现在想想不可信:那些年,我竟连连看的是先生的手稿。头几回,他如小学生那般,脑袋凑过来,从第一行开始陪我读,点明若干潦草的简笔字,三言两语解释我所不识不懂的词,便催我往下读——看画读文,我是会叫唤的:啊呀木心,这句好!他的回应,或是急速退回上身,瞪眼瞧着我,忍着得意地笑,竭力正色道:呶—呶—呶,看出来了呀,你知道!或是一怔,喃喃地说:噫,你怎会晓得?你怎么也能懂?!

这样的几率不很多,多的是瞧我越过他所得意的段落,便止住我,手指点着稿面的某处:看这里呀,看见吗?于是自己念起来。什么句子呢,年头委实久了,我已不能记得。其时我三十出头,木心五十八九。

有几篇稿子经我无心撩拨,而他果真写了——去林肯中心,我说,音乐会的咳嗽,你有本事写吗。散场了,他喃喃地说:“咳嗽倒是不好写……”于是有《S巴哈咳嗽曲》。春天,中央公园繁花盛开,木心缓步说出花草的名目。我说怪了,美国的花为什么不香?你写呀!他凑近花丛,嗅着,忽而神色飞扬回过头:“杭州桂花开出来,喔——唷!胡天野地,香得昏过去!”几天后,写成《九月初九》——写成了,急急来见。那天是在金高家,一屋子人,他看我坐定了自管读,忽而满脸窃笑走过来,低声说:“你这样子当真,我交关开心,交关开心哩!”说着,香烟递过来——每次分手,我们常会彼此送一程。某日傍午,对了,就在杰克逊高地,我到站,木心说,那么再走走。长长的露天站台,脚下街面,车声隆隆,一老一少站在风中各自点烟——其时纽约尚未全面禁烟,简直天堂——那天正大谈人在异国的寂寞,不肯歇,好句子堵嘴边,木心就挫身停住,目光灼灼看着我,双手擎着纸烟和火机,一字一顿说:

“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地步!”那天回家,他就写《竹秀》。

很久很久的事了,但我记得。“……那么尼采叔本华,你怎样讲法?”是在曼哈顿中央地铁站,我与木心仍在昏天黑地聊:“呶!一个么阴,一个么阳,一个借借佛家,一个去寻希腊……两只狗交配,见过么,弄好了,浑身一抖,”同时就脸颊猛颤颤,学那狗模样:“这就是生命意志呀!”

来源: 《经济观察报》 | 来源日期:2014-01-25 | 责任编辑:蒲文昕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二 : 浣溪沙·纪念毛泽东逝世四十周年

文/枕雨听风

一代伟人旭日光,抗倭平蒋定朝纲。文韬武略世无双。

笔下雄风驰万里,胸中气象震千邦。名垂史册永流芳。

三 : 我观“纪念周馥逝世93周年展”

我观“纪念周馥逝世93周年展”

一弓(2014.11.)

生活在上世纪的东至人都知道许世英.和周馥,因为他俩是东至的骄傲:一个19岁中秀才,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宦海浮游60余年曾高居总理,成为我国近代政坛上一位著名历史人物;一个是传奇人物周馥,他乃一介穷儒,连个秀才都不是却任两江、两广总督。许家至世英后便了无生息,周家却历经百世不衰,常言道官难做三世富难过三代,周家的经久不衰引起了东至人的关注,于是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纪念周馥逝世93周年展”于10月12日预期举行。

早八点梅城周村的周氏族人在“纪念周馥逝世93周年”大横幅前举行了祭奠仪式,庄严肃穆中好像蕴含着某种期待。大门两侧是周氏家族在东至所作功绩的总体介绍,从公路桥梁、防洪工程到人们的教育医疗,好像只要人们有困难的他们都会问津,这一下就抓住了人们的心,就这展览地“接官厅”也是当年周馥为民办事的场所。进的厅来,正堂上排列着周氏的列祖下面是周馥的大幅遗像,中国传统的家族宗祠氛围极浓,然而两侧墙上展览的东西却让人一下感悟了这是怎样的家族且为啥立百世而不衰。

一侧是周氏家人创业功绩经典介绍:周学熙两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被当时日本人称为“中华第一流理财家”是“北国工业巨子”北方民族工业的奠基人,其兄周学海“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周学铭与长兄为同榜进士。第三代人周叔弢是著名民族实业家,受到过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接见,是改革开放的践行探路人;周叔瞍则是古籍文物收藏家;周达是我国20世纪初著名数学家,中国集邮大王;周逵自费留美获医学博士;周季木为著名文物收藏家;周志辅戏曲史专家;周志俊著名民族实业家,曾任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叔迦中国佛教史研究专家,参与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为新中国佛教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周志厚是京剧演唱家;周仲铮是西德华裔作家,画家。第四代五代杰出者那就更举不胜数,从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一良、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系教授周杲良、爱因斯坦得意门生周炜良到新西兰生物学家周启昆、澳门先达国际集团总裁周启晋以及盲人歌唱家周琪华……如今周家“启”字辈的人也已儿孙满堂,他们正继承着祖先的遗训“耕读继家声”,这些人中又将走出多少英杰啊!

纵观这家族:有政界显要、民族实业家、佛教史专家、戏曲史研究专家、建筑设计专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表演艺术家、作家、画家、博士生导师,教授等等,人才荟萃经久不衰不得不令人深思啊。(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另一侧是家规以及周馥为训诫子孙而作的《负暄闲语》语录。家训六条明确讲到:培心地(认为心为一身之主,心地若坏,百事皆坏,无可指望);积阴功(认为人生贵在广施厚赉,天地神明必共鉴,后来必邀福泽,近则及于己身,远则及于子孙);祛隐恶(认为有邪心者会损人益己,常存盘算人之心,虽未得利,此心已坏,言语气象,无不日趋坏境,有心人一见知之,天地神明豈有不知之理。将来祸殃必至,近则及于本身,远则及于子孙); 端家范(认为要端正家长的修养,因家长之身系一家模型,而今日子弟即后来之家长,不可不讲修身之学);谨言语(认为家长要学古之君子居丧不言乐、祭祀不言兇、公庭不言妇女,对父兄则言慈爱、接卑幼则言孝敬,推而至于语藏获下走,亦无随口乱说的话,非徒寡口过,亦以修德行,示轨则。苟为不然,启口轻躁或怒詈或戏谑,后人效仿,亲朋亦皆轻视之。迨家风已坏安能一时挽回,必后患无穷); 慎举动(认为人的举止一世之吉凶也,推崇上堂声必扬、入户视必下、头容则直、手容则恭、足容则重,这样饮食起居莫不有礼,非徒自己谨身寡过进德修业,而齐家之道求福之方皆寓于其中。若有举动邪僻乘张者,曾出好子孙否?不招殃咎否?)。

家规十八条则从具体方面落实了家训。而这些又是通过宗族家规家法来贯彻并承上启下实现世代相传的。虽然有些似乎跟不上时代,但他们重视“新知识与旧道德”相结合,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视情况而灵活遵循的宗旨,使这一切得以很好传承。据周氏族人说:这次之所以说是逝世93周年是因为当今社会正能量受到冲击,邪门歪道污染社会,好多人早已把诚信为本、重义轻利、仁心为质丢了,甚至“良心能值几个钱啊?”之类的话都已成为了公认,让人痛心啊,我们怀念祖上周馥的思想理念和认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优良传统得以弘扬,希望这些“逝世”的东西重新在新一代中生根发芽啊,希望这些文化能唤醒人们沉睡的正义感。周氏的下一代我们教育,但他们离不开这个社会啊,所以我们极力支持“周氏研究会”搞展览是希望家乡社会能有所改变,我们期待啊……。听了这些肺腑之言我明白了他们开始时的那种期待表情,同时也想到了当今老人跌倒没人敢扶,教师越来越落入弱势群体,学生胆子越来越大,正直高尚常被无耻卑鄙欺凌……看着拥挤的人群,我忽然感到种压力,因为除了老人和周氏族人外,其他的就寥寥无几了,周氏族人的确在这家族式传承中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周氏经百世不衰的文化难道不值得学习和传承吗!周氏族人期望家乡也能找回哪“逝世的文明”不值得我们去努力推进吗?

首先我想到的是办教育基地: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理念和认知观来广泛教育下一代,而不只是周氏族人;其次是继续研究探讨挖掘周氏文化,并从中提升自身修养,处处以身示范处处传播这种思想文化,据说周氏家族中有不少好文章,尤其《负暄闲语》开创了以实例以问答的方式教育下一代的先河;这些内容不断充实到这教育基地中,那将是怎样的局面啊。要能拍成电视剧就好了,那反响将是一声惊雷啊,影响是深远的,这是我想到的第三个方法。说到电视剧就想到主题思想,细想周氏家族,我们要学的东西还真是很多,就这次展览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三大点值得弘扬。

一、重视自身修炼追求完美品德:家教中非常重视“寒窗苦读”提升自身知识和能力,家训六条更是处处体现了对完美品德的追求。家规中的“勤学业”也明确指出:少小必求学、读书买金易,父母要使其孜孜不倦;”重孝第”(尊卑有分,长幼有序)、”端表率”(长者必树表率要守礼法,非礼法之事不得沾染)、”戒非为”(谋生必勤正业,不走歪道,若不听不改即不准入祠祭祀。至于作奸犯科不奉孔圣之教不守王法者概将草谱名字贴除,三年不改永远除名,修正谱时不准入谱不视为周氏子孙)。正如周馥为儿孙们留下的《示儿最后语》中写的:“先公笃信程朱学,孝儿传家忠厚传。门祚兴衰原有自,愿儿诗礼教诸孙”;“祖宗积德远功名,我为功名累一生。但愿子孙还积德,闭门耕读传家声。”

二、以圣贤礼仪待人接物,重义轻利:比喻家规中的“重勤俭”(耕读之家勤俭尤为首务,能正常生活就行不可铺张浪费)、“重赒恤”(与人交往重在通情意不在礼厚,对家贫不能自营者当量力资助,如此作事必获善报)、”慎配偶”(婚嫁要以人品择人,不可图财趋势,匹不惟辱己一门且贻辱宗族乡党矣)、”息讼端”(族中矛盾内部调处,与族外亲友争说亦应请两边公正人调处,过于求胜而不败业亡家者几希,切戒之)、“重和睦”(遇不和男子更应明于察理勇裁断,应见机而感化,斯为齐家第一义、不可争財不可争气)。周馥自身言行也最能说明:周馥是追随李鸿章的,1881年守母病故三年期满后,两江总督沈葆桢托人致意希望周馥留在江苏。周馥答道:“李相国待我厚,我既出山,安可无端弃北而南?大丈夫出处,惟义是视,何计厉害?”信义为本的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原先的北洋海军的海防支应局,为北洋海军建设殚精竭虑。

三、仁心为质的做人理念:“培心地”视人心为根本的观点位列家训第一条,这使得周家留有无数佳话,也留有无数值得纪念的遗迹,以致后人传颂。周馥夫人吴氏把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一万两银子存典生息,在无为万顷圩购田1000亩为义庄,名为“乐济会”,赈济桑梓灾民,这是建德县的第一个慈善机构。周学熙二子志俊1946年在老家至德梅城创办敬慈小学,仁惠诊所时,其立即鼓励道:“光绪戊寅先公遗命办施医事,忽忽七十年,此愿未偿,今当儿子明焯始定章则,成立至德卫生会,开办医院,聊以告慰“,并在诗中夸奖说:”于今创业堪垂统,继述还期后嗣贤”。还有东至的万善桥、不收费的“宏毅学舍”、 以及为造福桑梓建的“花戏楼” 农林公会、蚕桑实验场和讲习所、秋浦电灯厂、中医传习所、免费为附近群众施医施药免费为儿童施种牛痘的秋浦医院、防水患的洋灰坝……太多了例举不尽啊。 家规中“严祀事”(鬼神聪明正直,善则福之恶则祸之。谄渎不暇何福之有?徒耗香帛之费已)、“护阴木”(阴阳庇木树林,维护自然生态,违者罚之)、“禁颓废”(祠堂、学堂不可荒废,水火之患要重防范)、”慎交接”(结交不可交言行诡谲心地不良者及有嗜好者,免受其累,族长与父兄宜时戒之),条条都体现了人心为质的理念。有了这理念,就会让人内心充满爱,就会对人对事对国家对民族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坦荡做人善心做事。可以说仁心为质的做人理念贯穿周家所有的家规家训及教育之中,确立了周家人的君子仁人之高尚品德,成就了其不朽的家族文化。

是啊,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发奋学习,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然后学会做人,以圣贤礼仪待人接物,重义轻利,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情有义有教养的君子;并一心向善,有仁心为质的做人理念,让内心充满爱,就会福泽绵长,正如“培心地”所言“心为一身之主,身为一家之主。培心地即培家本也。人生世间,百物受用有尽,惟此善根受用无尽。故曰:耕尧田者有水患,耕汤田者有旱忧,耕心田者,岁丰收。无忧无虑,盖家之兴衰久长,系于一心。人生求福,以培养心地为先。心地若坏,百事皆坏,无可指望矣”。当今名人讲用人之道也都说:有才无德看着用,有德无才培养用,有德有才要重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我们若能在这三方面务实地修炼自己,那将会“人之笃实,自有辉光”啊!

四 : 纪念妈妈逝世三周年

已删

本文标题:纪念三毛逝世25周年-陈丹青:孤露与晚晴——纪念木心逝世两周年发布时间:2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408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