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诗歌押韵-【丹水情韵诗歌】探险

发布时间:2017-11-23 所属栏目:英语诗歌韵律

一 : 【丹水情韵诗歌】探险

一路平地

一路淌水

眼前却是一面坡

山路崎岖蜿蜒

走走停停

好不容易才见到一片森林(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一路乱石

一路森林

眼前却是遮天蔽日

茅草荆棘遍布

颤颤微微

才见树缝筛下些许光明

一路湿地

一路烂泥

眼前却是一岩洞

溜滑的跌跌撞撞

手扣脚蹬

难得一见千奇百怪的石钟乳

攀爬洞顶

回身眺望

眼前得一独特风景

哪吒身影再现

孙行者手搭凉棚挤眉弄眼

……

穿过岩洞

流水叮咚

眼前云梯达岩顶

小心翼翼慢攀行

别拘洞天

站在峰巅吼几声乡音

白云膝绕

青山做伴

放眼四望丹水风景如画

彩带依山舞动

家家炊烟袅袅随风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中心学校】

二 : 【丹水情韵诗歌】雨中

一片乌云

盖过了山顶

转眼弥漫了天穹

闪电划过长空

鼓点“咚、咚咚”

“哗——哗哗——”(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金戈铁马

扬鞭奋蹄

穿透云层

硝烟四起

雨雾蒙蒙

小小花伞

瞬间都撑开

瞬间点缀了校园

风景这边独好

雨点恋上了伞蓬

“淅沥——淅沥——”

抖开花裙

脚踩芭蕾

旋转似风

叮咚叮咚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中心学校】

三 : 【丹水情韵诗歌】鄂西鄂西

站在故土鄂西

遥想当年那场战役

那是五月的最后一天

日军集结优势兵力

妄图一举突破太史桥天险

占我贺家坪(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西进恩施城

进犯三斗坪

包抄石牌要塞

最后直取重庆之要地

我军在丹水沿线

埋下神兵

全线阻击

偏岩失守

墨坪布防

木桥溪阻击

太史桥缠斗

施宜大道咽喉

两岸高山夹峙

中间一溪流急

霎时——

天空翻滚日机

我十八军死守

浴血奋战两昼夜

数十余次冲锋

反复冲杀肉博

打退了日军来犯之敌

敌尸积山谷

顿挫来敌傲气

我军乘胜追击

日军鬼哭狼嚎

溃败不成军

败退江北

苟延残喘

打破了——

日寇疯狂叫嚣的神话

“三个月内亡我华夏”

显示出中华之锐气

连外国媒体

都惊叹不已

此乃——

东方“斯大林格勒”战役

站在故土鄂西

遥想当年那场战役

那是五月的最后一天

刷新了世界的奇迹

久立山岗

放开歌喉

鄂西,鄂西

我爱你!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中心学校】

四 : 诗韵歌魂

诗韵

拿起诗集,

翻起古旧的页面。

泛黄的薄纸,上面印着淡黑的文字,

错落有致的排序着。

俯首浅读,意欲悠长。(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诗意诱人,诗景宜人。

句句蕴含暗伤,

字字勾勒心魂。

寻觅诗歌豪情,

游读诗景怅然。

美,忧郁抒情。

净,洗浴心境。

妙,震撼灵魂。

诗云缠魂,吟诗逗乐。

此般,氤氲诗魂,

诗韵。

歌魂

拿起古筝,指落琴弦。

音域汇起城堡,高低飘浮。

舒畅心田,犹韵开始低唱。

看着乐谱歌词,音符游动双眼。

词意诉述心声,亵渎我的灵魂,

歌声犀利幽然,

宛如一条流动的小溪,

或者,瞬间倾泻的大雨。

无论如何,婉转宜人。

牵动情丝的音弦,

传达幸福的爱语。

歌,迷茫人意。

曲,撩动心弦。

词,诉说寓意。

音响,歌起,心动。

歌魂。

五 : 舒婷诗歌内隐式押韵模式初探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我喜欢读英文诗,我鉴别英文诗的好坏有一个很奇怪的标准。一首诗到了手,我不求甚解,先把它朗诵一遍,看它读起来是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的节奏。如果音节很坚实饱满,我断定它后面一定有点有价值的东西;如果音节空洞零乱,我断定作者胸中原来也就很空洞零乱。我应用这个标准,失败的时候还不很多。”(《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朱先生这个“标准”,虽出自他个人的审美角度,却自有它一定的道理。以此为参照系,从舒婷诗心的律动腾挪,我凭直觉印证了朱先生的高见。

我喜欢舒婷的诗。读她的诗作,颇能得到一种审美愉悦。这也许同她的诗韵特点不无关系。她的诗韵总是像她那诚实灼烈的心跳一样,或和谐,或失调,或两者兼而有之,却总是一颗独特诗心真切的跳荡。这诗韵带有舒婷某些古典美的色调,富有诗人个性魅力的色彩,深深地吸引读者。我感到年轻的女诗人似乎在有意无意之中,尝试着一种崭新的押韵方式;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追求一种不同凡响的音乐美。也许这主要表现在押次韵,造成诗歌旋律的重奏感,恰似合奏队的和弦。“次韵”这个命名,是为了区别于一般诗歌押尾韵而提出来的。它主要指诗行末韵脚之前的那个字或词,构成内隐式复调型的韵脚,造成一种深层结构的押韵形式。舒婷尽管不太注重外部形态,但她不少诗呈现出这个带规律性的押韵特色,令人一新耳目,值得探讨。那么让我们探本溯源吧。

王力先生对我国古典诗歌作一番严密的考察后得出:“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古代汉语》,重点号为引者加)而我们知道,舒婷自幼颇受唐诗熏陶,古典文学素质较高,因而她身心自然而然地滋长传统的艺术细胞,具有纯正的民族风韵。诸如《致橡树》、《落叶》等诗作一韵到底,款款道来,娓娓动听。然而,即使在这样传统味十足的“古体风”中,仍有次韵的“冷弹”。我们不妨用“△”标示韵脚所在,而用“△△”标示次韵所在。试看——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冰霄花,(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首《致橡树》感情腾飞,一泻千里,一韵到底,不但符合朱先生的审美趣味,也切合王先生的概括性规定,更有点吻合我提出的次韵征兆。也正因此,除开生动感人的情思爱意,除了哲理性升华的美感张力,我们依然从诗中的韵律节奏获取快感,尤其是“日”、“地”这两个冷门般的内隐式次韵,倍显难能可贵。真是应了一句古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由此纵观舒婷作品,我们发现舒婷常常押通韵(宽韵)。这反过来又证明她较为着重诗的内在追求。她在给笔者的信中声称:“……我仅凭借感情的自然流露。押韵仍须服从于感情的流程。我向来主张‘水到渠成’,而坚决反对人为外加。我想感情达到饱和点(或沸腾点),一般韵脚就会自然而然冒出来归依它”。也许《致橡树》可作为这种创作完成的典范。而诗人自称她的押韵形式是“水到渠成”,这对我们不无启示。舒婷的诗作,尽管行云流水,但情感的渲泄及其流程,仍然形成一定的心理以至语言的定势,因而也就有可能涌现押次韵的形态。广泛浏览舒婷的作品后,我又发现,她的诗作一般或基本上是押波韵或衣韵,而且平声与仄声错落互押,变化多端,形成了轻重缓急对应的节奏感,读来显得抑扬顿挫,在声韵的有序与无序、虚与实中,荡漾某种回环复迭的谐和感抑或立体感。这种诗韵,有内呼外应的同构之妙,有和弦重奏的层次感,有独秀天下的声音形态。舒婷本身对笔者次韵这一提法,曾表示过“也有可能产生偶合”。可见,诗人本身还来不及全面审核自己诗中存在着的次韵这个命题与事实,也从未自在性地探索过这种押韵模式。那么,偶然之中有没有必然呢?有的。押次韵这种现象在另外一些诗人的作品中,偶尔也出现过,只是不像舒婷有那么高的频率。鉴于此,我把这种内隐式次韵模式初步概括为下列四种形态,仍用“△△”表示次韵所在。

PA式——这种次韵形式表现在所押次韵的末字是虚词或实词。次韵出现的次数与频率不定,一般在抒情浓重时出现,给人醒目悦耳之感,譬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的第一节和第三节: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历史的隧洞里螺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败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封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

这首诗之所以激动人心,轰动一时,除了情真意切,意象新美外,恐怕就是内隐式押次韵很别致,节奏感超强所引起的功效了。

再如《暴风过去之后》的第一、第五节也是PA式:

七十二对灼热的视线

没能把太阳

在水平线上举起

七十二双钢缆般的臂膀

△△

也没能加固

一小片覆没的陆地

他们像锚一样沉落了

暴风雪

暂时取得了胜利

不,我不是即兴创作

一个古罗马的悲剧

我请求人们一道和我深思

我爷爷的身价

曾是地主家的二升小米

父亲为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火力

难道我们还比爷爷幸运些

值得两个铆钉,一架机 器

△△ △

这首诗撼人心魄的哲理性抒发,没有这样相应的铿锵韵律,恐怕是难以奏效的。

再如《四月的黄昏》第一节:

四月的黄昏里

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

在峡谷低回

△△

在天空游移

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

又何必苦苦寻觅

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请

轻轻,轻轻,温柔地

再如《还乡》的前两节:

今夜的风中

似乎充满了和声

松涛、萤火虫、水电站的灯光

△△

都在提示一个遥远的梦

记忆如不堪重负的小木桥

架在时间的河岸上

月色还嬉笑着奔下那边的石阶吗

心颤抖着,不敢启程

不要回想,不要回想

流浪的双足已经疲倦

把头靠在群山的肩上

仿佛已走了很远很远

谁知又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

△△

纯洁的眼睛重像星辰升起

照耀我,如十年前一样

或许只要伸出手去

金苹果就会落下

血液的瀑布

使灵魂像起了大火般雪亮

这首《还乡》第二节除内隐式押次韵外,同时又具备另一种韵味,即“想”“倦”“亮”等互押。这样形神具佳的诗作,堪列为“上品”。而在舒婷诗作中,这种PA式的例子俯拾皆是。

PB式——这种次韵形式只不过比PA式多加一个以上同步排头韵。所谓同步排头韵,是指诗行首字或第二个字同某一个韵脚构成若断若续的呼应。譬如,《赠别》一诗有这样一节:

人的一生应当有

许多停靠站

我但愿我一个站台

△△ △△

都有一盏雾中的灯

虽然再没有人用肩膀

挡住呼啸的风

这样的韵式,舒婷诗作中还较少见。不过,这种韵式是较难自然构成的。如果不是出于妙手偶得,确要苦心孤诣方能达到,这又有违舒婷本性。而像《赠别》一诗这样的韵式,是较能抒发诗人那种深沉真挚而又冷静热切的感情的。

再如《黄昏星》第二章第一节:

烟囱、电缆、鱼骨天线

△ △

在缺残不全的空中置网

野天鹅和小云雀都被警告过了

孩子们的画册里只有

麦穗、枪和圆规划成的月亮

于是,他们在晚上做梦

Pc式——这是一种较奇特的次韵形式,表现为双重押次韵的复合形式,这是一种次序复杂的形式结构法,即某一个次韵复迭出现,一般表现为叠声词。诸如《秋夜送客》中有这样一节:

……

什么时候老桩发新芽

摇落枯枝换来一树葱茏

△△

什么时候大地春常在

安抚困倦的灵魂

无需再来去匆 匆

△△ △

要寻求和结构这种Pc式是较难的。不过,难能可贵,它有奇妙的音响效果,不论是默读还是朗诵,都颇有赏心悦目的效应。

再如《双桅船》也有这样的韵式: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它在朝朝夕 夕

△△ △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再如《寄杭城》的第三节:

江水一定还那么湛蓝湛 蓝,

△△ △

杭城的倒影在涟漪中摇荡。

那江边默默的小亭子哟,

可还记得我们的心愿和向往?

这种Pc式,较适宜抒写迸发一种迷离而又清醒,温柔而又坚定的心声。

PABC式——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押次韵形式。同时具有PA、PB、PC韵式的结构方法与表现形式。一般较宜于抒发雄浑博大的情怀,渲染深沉高远的感情氛围。典型的例子如《土地情诗》一首。请看此诗的第二段和末段:

血运旺盛的热乎乎的土地啊

△△

汗水发酵的油浸浸的土地啊

△△

在有力的犁刃和赤脚下

微微喘息着

△△

被内心的巨大的热情推动

上升与下沉着

背负着铜像、纪念碑、博物馆

却把最后审判写在断层里

我的

△ △

冰封的、泥泞的、龟裂的土地啊

△△

我的

△ △

忧愤的、宽厚的、严厉的土地啊

△△

给我肤色和语言的土地

给我智慧和力量的土地

…… △

我的诗行是

沙沙作响的相思树林

△△

日夜向土地倾诉着

△ △△

永不变质的爱情

这首诗无论在排列形式上,还是在音韵节拍上,还是在多声部交响方面,都是舒婷在突破传统韵律形式方面的有力佐证。尤其此诗末节的押韵,别出心裁,宽严相间,巧夺天工,而又大巧若拙,真是有意味的形式,妙趣在个中,可读性颇大。这样“压轴”,这样的绝响,对全首诗的抒写是个自然而然的强化与升华,给人不息的情绪感染,加之抒情的政治智慧,促使这首诗从内容到形式臻于完美。这显然是诗人创作劳动的伟大结晶,颇有借鉴价值。这种PABC式的综合性押次韵形式,颇为罕见,更鲜为人知。

从以上几种内隐式次韵模式的简单勾勒,我们可初步认识到舒婷诗歌在整体或局部的韵律上,有意无意之间完成了某种奇妙的艺术追求,堪称不自觉而有益的实践,也是偶然性而又必然的成功。我们应指出和鼓励这种探险性与创造性并举的扎扎实实的尝试。由此观之,舒婷的诗不但以内容取胜,而且以艺术见长,思想感情与语言形式和谐交响,高度统一,具有较大的审美价值。这是新诗创作的希望所在。我个人粗浅地认为,具有这种内隐式押韵形态的诗歌,是适合于表现现代生活那种多层次与深广度的,同时也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合拍。而这种深沉有力,跌宕多姿,“坚实饱满”的诗作,也是符合广大读者的审美趣味的。不过,这种押次韵的形态或模式,决不能刻意地追求。最好能在总体构思上及情感酝酿上进行把握,以便整首诗都有大致的次韵铺排形式,这才能加强整体的节奏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次韵所构成的音乐美及其内生性。这个问题尚待全面深入研究,这里权当抛砖引玉。

1985年6月一稿于广州

1986年6月二稿于普宁

本文标题:诗歌押韵-【丹水情韵诗歌】探险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000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