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惟有牡丹真国色-国色牡丹【二】

发布时间:2017-11-06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国色牡丹【二】

粉妆妙姿吐蕊香

阖朵挽翠努旭疆

可爱拎香枕四方

只顾换装娶彼样

竖是相望播无尚

横是相思念有缘(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深坠海波宽湖洲

浅笑声浪阔心胸

/

一书丹红万般情

二抒情暖蜜耘织

举巧似醉把缎甩

搀红唤彩朵朵忙

一派红颜十里长

二拍红炬升心光

含酒缅笑掷熟祥

疑似彩蝶落九霄

二 : 唯有牡丹真国色

往年这个日子到洛阳,正是牡丹最好之际。然而今年天暖,花开的早了,又正赶上之前洛阳连下了小半个月的雨,我们到之际,已经是繁华将尽。幸好天不忍拂人愿,依然暂留芳华,让我们欣赏到了牡丹倾国倾城的天生绝色。其实我不太愿意用“媚”字来形容它,因为牡丹虽然娇艳,但雍容大气,虽有风韵,却端凝华贵,当之无愧的盛世之花!直到见过牡丹,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国色天香。乱凑几句,且博一笑。 临江仙•牡丹复瓣重重蕊丛丛裹就魏紫洛红 繁荣烂漫春娇惯昨夜新着雨 晓看露华浓艳光融腻软烟笼敢道人与花同? 国色天香今方信 亭亭凝立处不语亦倾城
叠瓣重重蕊丛丛裹就魏紫洛红 芳姿丽质春娇惯昨夜新着雨 晓看露华浓俯仰开合百媚生艳光瑞彩纷呈 国色天香今方信亭亭凝立处 不语亦倾城which one is better?
1、老君紫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我们去之际花王姚黄已经开过,只见到了古称花后的魏紫今种:老君紫。传说中古时候魏紫最多可达700多片花瓣,央视四集纪录片《牡丹》中,园艺(www.61k.com)师张淑玲年已花甲,却依然为了培育700片花瓣的魏紫上下求索。如今,她已经培育出的这个品种最多可达500片花瓣,为与传统魏紫相别,命名“老君紫”。其实我很羡慕这样,为了1个目标苦心孤诣,心无旁骛,孜孜不倦,执着追求,尤为重要的是,眼睛里看得到一点一滴的进步,心血凝结的成就。像她,每年都有期待花开的满心期盼,有看到多几片花瓣的满心欢喜。层层翠叶中迎风怒放的牡丹,就是最好的报答。唯有牡丹真国色
2、赵粉翠罗盖底倾城色
唯有牡丹真国色
3、白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唯有牡丹真国色
4、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唯有牡丹真国色
5、如霞如锦色何鲜,映日欹风特地妍唯有牡丹真国色
6、海黄鲜衣染就欲骖鸾由于时间原因,我们这次看到所有的黄牡丹都是海黄。唯有牡丹真国色7、数朵欲倾城
唯有牡丹真国色8、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唯有牡丹真国色
9、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唯有牡丹真国色
10、吉野川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唯有牡丹真国色
11、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唯有牡丹真国色
12、乌金耀辉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介个就算是黑牡丹了唯有牡丹真国色
13、春罗几叠敷丹陛,云缕重萦浴绛河唯有牡丹真国色
14、吟蜂遍坐无闲蕊
唯有牡丹真国色
15、首案红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关散晓霞
唯有牡丹真国色
16、妆面深藏青步障,宝冠斜堕碧霞丛
唯有牡丹真国色17、艳色照彤霞
唯有牡丹真国色
18、菱花湛露云裳霞锦涓翠茵
唯有牡丹真国色
19、花分浅浅胭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唯有牡丹真国色
20、开日绮霞应失色唯有牡丹真国色
21、芳纪笼处彩云合,露湛红珠莹唯有牡丹真国色22、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唯有牡丹真国色23、娇韵乍酣春带雨
唯有牡丹真国色24、岛锦香遽暖风飘御座,叶笼轻霭衬明霞唯有牡丹真国色25、紫檀金粉香未吐,绿萼红苞露犹浥
唯有牡丹真国色
26、翠丛风翦紫霞芳唯有牡丹真国色
27、红蕊欲开丹未渥唯有牡丹真国色
28、浓芳深院红霞色唯有牡丹真国色
29、一枝红艳露凝香
唯有牡丹真国色
30、香凝金掌露 妆艳玉楼春
唯有牡丹真国色
31、粉态含香露未干,冰肌犹怯晓宫寒唯有牡丹真国色32、花王 百花低首拜芳尘
唯有牡丹真国色
33、浅霞轻染嫩银瓯
唯有牡丹真国色
34、晓露初拆紫玉芳,晚烟半护黄金薏
唯有牡丹真国色
35、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关散晓霞唯有牡丹真国色
36、黄金蕊绽红玉房
唯有牡丹真国色
37、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唯有牡丹真国色
38、春风拂槛露华浓

39、竞夸天下无双艳

40、红艳裹烟疑欲语

41、独立人间第一香
42、欲绽似含双靥笑

43、分得春光数最多
44、含烟洗露照苍苔
45、春色岂知心

46、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47、云想衣裳花想容
48、日向绛罗高卷不胜春
49、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50、众芳殊不类,一笑独奢妍

51、新国色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52、万叶红绡翦尽春,丹青任写不如真
53、天香护日迎朱辇,国色留春待翠华54、会向瑶台月下逢

55、日暮合费天工万斛春

56、直把醉容欺玉斝满将春色上金盘

57、春烟笼宝墨
58、乘酣意纵放,霞裾半给披
59、晚出遂超群品上,才开便是十分春60、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61、腻若裁云薄缀霜
62、何事入朝霞
63、宿露轻盈泛紫艳

64、含芳只待舍人来


65、荷包牡丹

66、并肩翠袖初酣酒,对镜红妆欲斗奇
67、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68、婵娟涵宿露

69、仙冠重叠剪红云

70、密蕊攒心承晓露,繁红添色映朝霞

71、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


72、可怜飞燕倚新妆

73、花园珍宝曲槛春如锦,晴开晓日妍新培育出来的品种,这个颜色我觉得不是很好看74、豆绿 绿艳闲且静这就是传说中颇名贵的绿牡丹,其实它只有含苞和初放之际绿色较浓,全开了就变成白色的了。呃,其实它蓓蕾初绽之际很像生菜……

75、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

76、酒醉杨妃 若教解语应倾国是不是真的很有杨贵妃醉后娇态哇
77、我要说个“名花倾国两相欢”神马的,会不会显得忒不要脸,哈哈哈哈

78、
79、介个造型有木有点清宫戏头饰的意思


三 : 惟有牡丹真国色 ——古诗词春之意象五:牡丹...

惟有牡丹真国色

——古诗词春之意象五:牡丹(上)

牡丹花,娇艳多姿,雍容大方,富丽堂皇,是春天的代表,在我国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赋予牡丹意象深厚的文化意蕴。(www.61k.com]

花本无言,士人借花立言,以此出现的名花审美景观,成为中国文化视野中魅力独具的一道风景。牡丹在南北朝时期才开始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但其美学形象表露得并不充分。到唐代才得到充分展现。在唐代,牡丹以其色相之美,雍容华贵,大气磅礴,占尽“国色天香”的风光。再加上国君的爱宠与大力推崇,旋即名倾朝野,饮誉民间,被推举到了宠冠一代的花中至尊——“国花”的地位。在唐朝,“赏牡丹”成为一桩举国若狂的民俗盛事,文人们更是争相歌咏,佳作繁多,以其高明的艺术成就,流芳百世。牡丹意象在唐宋诗词中所形成的艺术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承载了丰厚的政治文化意蕴。

牡丹有花王至尊的国色之美,唐人视牡丹为“花王”,写了很多作品刻画牡丹艳压群芳之美,给予牡丹至高的评价。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牡丹》诗曰: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

独立人间第一香。

明确赞颂牡丹为“花王”,誉其为“人间第一香”。

许多诗用世间绝色的女性之美来刻画牡丹,展现“花王”之美。例如唐代诗人徐凝的《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

千娇万态破朝霞。

诗中“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是浓艳已极的笔墨。这无比美丽的洛阳牡丹,莫非是洛神宓妃化成的吧?她身披绚烂的朝霞,婀娜多姿,摆弄出令人心醉的万千娇态。

再如李商隐的《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

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

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

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

欲书花叶寄朝云。

诗中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春秋时期的著名美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典见《说苑·善说篇》: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传神地描绘出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三四句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把牡丹比喻成善舞的女子,在舞动时一刹那垂手触动玉佩,在一转身时飘起长裙,(典见《西京杂记》所载“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这两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来作比喻,描绘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诗的五六句借《世说新语》所记石伦用蜡烛为炊之事,和《襄阳记载》刘季和所说:“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的典故,描写牡丹开放时的光采和芳香,给人的感受很强烈。从盛开的牡丹联想到这些历史典故,又以这些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来表现绿叶丛中娇艳的牡丹所给人的印象,显示出牡丹的韵致引起读者美丽的遐思。诗的最后两句用江淹梦中得五色笔和巫山神女的典故,写诗人陶醉于国色天香。他恍惚梦见了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一支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这花叶上,寄给巫山神女。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

盛唐诗人王维的《红牡丹》诗,运用拟人手法,把牡丹花写得很有情思: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诗中运用娴熟的笔法,细腻地描绘出牡丹的娇美,还写出花亦有心,花也怨春,用拟人手法使诗意灵动有韵,把物之外相与内质结合在一起,由感官向心灵开拓,赋予牡丹以人格化的灵魂。

再看唐代诗人罗隐的《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

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解倾国,

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

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朝令功成后,

辜负秾华过此身。

全诗的意思是:牡丹随着东风一起开谢,当是别有原因吧,是不是因为它能赢得东君眷顾?牡丹宛如一个云鬓高髻的雍容华贵的贵妇人,在春风吹拂下显得格外娇美。就好比昔日杨贵妃是唐玄宗的一枝解语花,只要有着倾国之美,即使无情,不也一样动人么?美艳的芍药也只是牡丹的近待罢了,芙蓉也为了避开你的芳尘而躲入了水池中去。似乎在花的世界里也有与人一样的高低贵贱,更显得牡丹的高贵不可攀。最好两句诗人发出感叹:可怜啊,如此美艳的牡丹,也有被韩弘这种人砍掉的时候,牡丹的秾华也便被辜负了。曲折地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

盛唐诗人李正封有首《牡丹诗》,刻画牡丹的“国色天香”之美: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诗的意思是:早上对着有倾国之色的牡丹畅饮美酒,不禁沉醉。夜色如水,牡丹的天然花香也染香了衣袂。这一片如火如荼的仲春景色使得如花容颜如醉如痴,赏花忘记了时间,惹得低沉的明月不禁问起何时才回去。诗写得含蓄、典雅,对仗工整,成就了牡丹“国色天香”的超凡姿容之美誉。从此“国色天香”就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

在赞美牡丹的诗词中,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至为驰名:

扩展:惟有牡丹真国色 / 古诗词意象 / 古诗词中的意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蓉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此诗将牡丹的形体之佳,色彩之美,芳香之浓,风韵之最,写得非常出彩。前两句写芍药的“妖无格”与芙蓉的“净少情”,用两种绝色花卉的美中不足借以烘托牡丹独具二者之长,以此铺垫出牡丹的品格、情韵、色泽之无与伦比。芍药与牡丹同科(牡丹又名“木芍药”),盛开时极艳丽,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顶端,未免呆板、张扬了些,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绿叶疏枝中,千姿万态,婀娜多姿,花色丰富。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艳,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诗人在点评了“芍药”、“芙蕖”的美中不足后,笔锋陡转,直抒胸臆:“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两句喷薄而出,一个“惟”字,一个“动”字,极有力度,将牡丹艳压群芳的王者之美,以及牡丹花开始长安城中男女老少前往观赏,万人空巷的轰动盛况一下子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其中牡丹的“国色之美”,正是通过它对京城至尊之地的轰动来衬托,或者说,它有一种“京城效应”。这种赏花狂热,反映了一种社会风尚,从而烘托了风尚的焦点——牡丹的“国色之美”。

美兮牵动时尚,足见美之力度。再看五代诗人徐夤的《牡丹花二首》之二:

万万花中第一流,

浅霞轻染嫩银瓯。

能狂绮陌千金子,

也惑朱门万户侯。

朝日照开携酒看,

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

尽日无人略举头。

这首诗写得十分别致,将牡丹令人痴狂的魅力通过正面赞美、侧面烘托,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还不算,又把人们沉迷于赏花,连平时爱读的诗书,也无暇顾及,任其与尘埃为伴的狂热痴迷点染出来。再如“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唐徐凝《寄白司马》),都是烘托牡丹富贵气象、举国同赏的佳作。

唐诗刻画牡丹“国色之美”最为精彩的笔墨,是依托唐明皇、杨贵妃、李白这些尊贵无双、才华无双的第一流人物来完成的。天宝初,皇宫内庆兴池东沉香亭前牡丹盛开,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乘夜游赏,招来翰林待诏李白赋诗助兴。风华正茂、雄心勃勃的李白借花喻人,一牡丹喻杨贵妃,写下了千古名作《清平调》辞三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槛杆。

李白巧妙地提取杨贵妃与牡丹相通的特质——大气雍容、体态丰美、艳压群芳、宠冠后宫……将贵妃可堪代表盛唐气象的丰腴体态、卓绝无双的富贵姿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尊宠地位,巧妙地融于“牡丹”这一意象之中,达到了人花合一的华美境界。

在三首诗中,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连,浑然一体。

第一首,起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贵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意为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贵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贵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贵妃,借古喻今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贵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充分刻画了牡丹倾国倾城的国色天香之美,由此对杨贵妃的娇容给予了含蓄有度却妙喻传神的赞美,既令龙颜大悦,又使诗名远扬。时至今日,无论从任何角度品评,都无愧是咏牡丹诗中的极品。

在许多咏牡丹的诗词中,不少是赞美牡丹花的娇艳多姿,富丽堂皇。

“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徐夤《尚书座上赋牡丹得轻字韵其花自越中移植》)用拟人的手法,写牡丹的艳丽。“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唐徐凝《开元寺牡丹》)也用了鲜明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写出了牡丹艳超群芳的特点。唐代诗人孙光宪的《生查子》词,将牡丹拟人化,比作头插玉簪,艳压群芳的美人:“清晓牡丹芳,红艳凝金蕊。乍占锦江春,永认笙歌地。感人心,为物瑞,烂漫烟花里。戴上玉钗时,迥与凡花异。”

扩展:惟有牡丹真国色 / 古诗词意象 / 古诗词中的意象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赞美说:“天下真花独牡丹”,他在《咏白牡丹》诗中,用蟾精雪魄来比喻她:

蟾精雪魄孕云荄,

春入香腴一夜开。

宿露枝头藏玉块,

暧气庭面倒银杯。

传说月宫中有蟾蜍,后以蟾蜍指代月亮。诗人赞美牡丹是月宫中孕育出来的仙花,花朵如美玉,珍贵无比。

明代诗人李贽的《牡丹》诗写道:

忆昔长安看花时,

牡丹独有醉西施。

省中一树花无数,

共计二百单八枝。

将牡丹比作古之美女西施,生动形象、比喻贴切。

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开时,桃、梨、杏花都已败落,牡丹迟开不争春。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以花喻人,风格高尚。如唐代诗人殷文圭诗《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

迟开都为让群芳,

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

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

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

年年长占断春光。

诗中不仅赞颂牡丹的美丽,更赞颂她风格的高尚。“迟开都为让群芳”,牡丹敢让百花先,感殿三春后,表现了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尚风格。

又如,唐朝诗人李山甫的《牡丹》诗:“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元代诗人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等伦,

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

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

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

合费天工万斛春。

诗中赞美牡丹超凡脱俗、居百花之首的高贵气质,及灿烂艳丽的芳姿,赞颂牡丹在百花盛开后于暮春开放,不与百花争先的品格。

扩展:惟有牡丹真国色 / 古诗词意象 / 古诗词中的意象

四 : 牡丹有约

凤凰台的《鲁豫有约》讲述了许多山东的精彩故事,巧得很,我们《牡丹有约》的经历也发生在山东一个叫菏泽的地方。菏泽,顾名思义就是河边的沼泽地,现在时髦的叫法称湿地。

正值牡丹花盛开的季节,老年大学摄影系的领导决定组织一批学员自愿去菏泽采风。一呼百应,马上就有七八十人报名,我们遂于四月十八日早上六点出发,晚上就下榻于菏泽月明珠大酒店。

菏泽,据说是牡丹的发源地。民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版本不同,但大意都是牡丹仙子从这里贬到了洛阳,洛阳牡丹才有了“甲天下”的美称。这与历史记载多少有点不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丽传说加上一点仙气,就没有多少争论的意义了。

查阅资料得知,据秦汉时成书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代,长安牡丹盛极一时,“花开时节动京城”,被誉为“国色天香”,看来那时就很有名气的了。北宋时,牡丹盛事转到洛阳。南宋,洛阳牡丹衰败,四川天彭牡丹兴起。到明朝,“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菏泽牡丹栽培技术日臻成熟,花农南浮闽粤,北走京师,厚利而归。新中国成立后,洛阳、菏泽等栽培基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近二十多年来,牡丹的科技含量日渐提高,牡丹文化异军突起,中国牡丹展现出更加绚丽的美好前景。

牡丹一直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国花。牡丹实际上已经成为幸福美满,吉祥喜庆,和平友谊的象征。由此蕴育的牡丹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影响是其它花卉所难以比拟的。人们用“国色天香”来形容牡丹及其声誉,可谓精妙绝伦,惟妙惟肖。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们游览了古今牡丹园,舜尧牡丹园,曹洲牡丹园和中国牡丹园。收获颇大,感触至深。菏泽牡丹种植达万亩之多,品种众多,品质优良,令我们感叹、兴奋、惊奇、自豪。在各位老师、学员“长枪短炮”的密集攻击之下,牡丹的芳容美貌尽显风骚,美片大片争相涌现,层出不穷。现采集几组镜头,以飧读者。(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镜头之一:初涉古今园,牡丹“美”在仪表万方。

一下车,我们就直奔古今园。古今园,亦称王梨庄花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朝乾隆年间,王孜诵整治花园,并已“孜诵坊”饮誉于世。此后王愈昌修缮其园,正式命名为“古今园”。

古今园内牡丹珍品荟萃,情趣盎然。一进园内,青松翠柏掩映小桥拱门,人们不禁想去寻找牡丹仙子葛巾、玉板爱情故事的蛛丝马迹;在雄狮松坊深处的花厅,曲径通幽,花簇锦绣,争艳斗芳,悦人耳目。在这里,黑牡丹笑傲群芳,白牡丹似月宫烛光,真是“古园遗风献妩媚,松坊纳客吐芳香”。

据说2002年,在上海举办APEC会议前,讨论各国领导人着装问题时,有人提出采用牡丹图案,理由是牡丹作为代表泱泱大国,仪表万方。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批准了这个方案。在正式举行的APEC会议上,江泽民主席、普京、布什等十几个国家元首,一起穿上绘有牡丹图案的唐装,潇潇洒洒,喜气洋洋,为全世界所注目,为世界服装行业所倾倒,从而在全球引起一股狂热的“唐装旋风”。

镜头之二:徜徉曹洲园,牡丹“奇”在独领风骚。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了菏泽最大的牡丹园——曹洲园。“明清以来,曹州牡丹独领风骚”,清人苏疏眉在《曹南牡丹谱》里写道,“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是啊,来到这里,视野宽阔,几千亩牡丹竞相开放,几十米高的红牡丹仙子为我们指路。园内人流如织,熙熙攘攘,大家纷纷取出相机进行拍照起来。

看到这里的牡丹盛景,我不禁想起了我家的一幅画。

那是襄阳有名的手指画家章士谦送给我的《春酣图》,画的就是牡丹!他画时,我在场。只见他胡须一捋,泼墨宣纸,五指运力,不大一会儿,一幅美图一气呵成。此时,老先生依然兴趣不减,拿出毛笔在画上题字几行:“藏娇于叶,预寒则立,天道酬勤。”巧妙地把我和老伴的名姓嵌在其中。最后,还写上“立勤方家大雅惠正。士谦指墨即兴运指偶得之。”并恭恭敬敬地盖上自己的印戳。

这幅画,让我不禁对老先生肃然起敬:他的为人,他的风格,和他画的牡丹群芳,是我一辈子都受益匪浅的。这幅画,至今都挂在我那简陋的书房墙上,经常地以此鼓励自己,鞭策自己。

镜头之三:漫步中国园,牡丹“秀”在万紫千红。

看到中国园的牡丹盛开,同行的老曹顿时眉开眼笑。拍照转场之际,他和导游小姐热情地攀谈起来。谈论的都是牡丹的话题。牡丹的过去,牡丹的现在,牡丹文化发展的前景,等等。

导游小姐对本地的旅游资源如数家珍,我在一旁记录下了她的一首诗《牡丹芳》:“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芯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百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我不知有多少诗人骚客为牡丹咏诗,但出自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之口的这首诗,我感叹万千:这里的旅游产品是做得多么好哟!可在我的家乡,曾经为一个塑像竖不竖而争论不休,差距就在这!

中国牡丹园占地1600余亩,集牡丹品种保护、繁殖基地和牡丹观赏于一体。种植牡丹、芍药品种900余个,200余万株。引进郁金香30万株。其中“国泰”珍品郁金香是彭丽媛女士亲自命名。还栽植了薰衣草60万株,菊花20万株,红枫3000余棵,园内万紫千红,春意盎然,保证一年四季有花看。同时,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时看到的牡丹也移植在中国牡丹园内。

镜头之四:金色的花絮连连,为牡丹之行增辉添彩。

观看牡丹之余,我们还安排去看菏泽古代漕运沉船展览,了解了漕运河道的开通对河南仪封县(今兰考县)的地理影响。兰考风沙大,是因为当年这里的河道宽达25公里之多。真是难为了我们的好书记焦裕禄,带病在故道勘察风口,组织老百姓种植泡桐树,以抵御风沙。

离菏泽60余公里,就是郓城了。那是水泊梁山好汉集聚之地。108名好汉就有42名来自郓城。这里还出了个美人潘金莲,还有郓哥,如果不是他揭发西门庆,武松也不会后来上了梁山……

在水浒好汉城,我们不仅欣赏了山东坠子的精彩表演,还请同行的原政协副主席郝桂萍即兴表演了河南坠子。郝主席虽然是七十多岁的人了,那一招一式,那一板一眼,字正声圆的唱腔,浓郁的河南乡土音,风采丝毫不减当年!在座的人们听了如痴如醉,连声叫好。

在水浒城里,戏台毗邻,不时有精彩节目上演。卖“人肉包”的小贩随处可见。酒店林立,仿佛能听得见好汉们在敲桌子,大声呼叫店小二“切大盘牛肉来,拿大碗酒来……”。房柱上依稀可见豪爽的对联,如“山雨欲来迎风把盏,夕阳将下醉月飞觞”之类。

我没有想到的是,偌大的《水浒》里没有发现关于牡丹的故事,甚至没有看见有关牡丹的诗句,看来,北宋时期种植牡丹只是在京城兴盛,或者说在菏泽地区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

牡丹有约之行已经划上句号。领导们又在考虑新的采风计划了。我突然发现,我已经深深地爱上摄影了!我想,景由人生,景由心生,瞬间与永恒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有一句名言叫“痛并快乐着”,我套用一下,“专注并生动着!”努力吧!宝宝团的学友们!

2016年4月22日于襄阳竹屋

五 : 国色牡丹

国色牡丹

曾为醉花上洛阳,

牡丹花对痴情客。

三十里花香扑鼻,

不吝娇羞绽国色。

本文标题:惟有牡丹真国色-国色牡丹【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920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