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工作经历描述-石钟山[作家]:石钟山[作家]-概述,石钟山[作家]-生平经历

发布时间:2017-10-04 所属栏目:工作经历描述

一 : 石钟山[作家]:石钟山[作家]-概述,石钟山[作家]-生平经历

随着《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地下地上》等剧的热播,军旅作家、剧作家石钟山的名字也是家喻户晓。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24部之多,在内地作家中居首。

石钟山作品_石钟山[作家] -概述

石钟山[作家]:石钟山[作家]-概述,石钟山[作家]-生平经历_石钟山作品
石钟山

石钟山,男,当代著名作家,1964年生于吉林,1981年入伍。先后在空军雷达兵、航空兵及总后某院校工作16年。1997年转业后,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北京电视台工作。现为武警总部政治部专业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现发表长篇小说《白雪家园》、《飞越盲区》、《男人没有故乡》、《向北、向北》、《影视场》、《军歌嘹亮》、《玫瑰绽放的年代》、《遍地鬼子》、《大院子女》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四部,共计500余万字。短篇小说《国旗手》获《小说月报》第八届百花奖。作品曾获《十月》、《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奖。根据石钟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妈妈,活着真好》、《角儿》、《玫瑰绽放的年代》等,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或即将征服广大观众。

石钟山作品_石钟山[作家] -生平经历

石钟山[作家]:石钟山[作家]-概述,石钟山[作家]-生平经历_石钟山作品
石钟山

石钟山1981年入伍,先在空军雷达兵当战士,军校毕业后又在航空兵部队当排长和干事。1989年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进修,从此,石钟山的小说创作走向了正规。石钟山当战士的时候,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最初是写诗、散文。1984年,《解放军文艺》发表了他的小说处女作《热的雪》,直到这时他才品尝到写小说的滋味。从那以后,他的作品便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文学刊物中。
1989年石钟山进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后,可以说是他创作的1个分水岭,由以前创作的无意识,到有意识地写什么和怎么去写。那个时期以来,他创作了“ 兵味”小说———《大风口》、《新兵三事》、《兵舍三味》等篇什。直到现在来看,仍然是新时期军旅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石钟山从士兵到作家这一成长过程离不开部队生活的浸染,他在部队的十几年军旅生活中,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军旅题材。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从边防哨卡到普通连队和机关生活都是他描摹的对象。军营里的一草一木,军队中从士兵到将军,无一不在其笔下刻画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他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兵趣兵味和人性的光辉。石钟山在作家圈中,是善于操作主弦律题材的高手。他不相信一些人的凡“主弦律”作品就肯定不好看的说法,他认为,主弦律当然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作家的笔,把老百姓的乐观生活态度表现出来,而这种思想基调,正是社会的主流。
1997年石钟山转业到了地方,然而他的创作并未离开军营生活。他创作的反映部队老军人情感经历以及家庭生活的“爸爸”系列小说,至今已有8部。除《爸爸进城》被改编成《激情燃烧的岁月》,另外还有《父母大人》、《爸爸的情感生活》等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军歌嘹亮的年代》。还有一部描写部队文工团生活的小说《幸福像花儿一样》。
他的短篇小说《国旗手》被收入到中学语文课本中,《快枪手》被好莱坞拍成电影《绝命快枪手》,这足以证明石钟山作品的广泛认可性。他说,这也是他以后创作的主要目标。

石钟山作品_石钟山[作家] -代表作品

石钟山[作家]:石钟山[作家]-概述,石钟山[作家]-生平经历_石钟山作品
《激情燃烧的岁月》

《白雪家园》
《男人没有故乡》
《向北、向北》
《遍地鬼子》
《飞跃盲区》
《影视场》
《军歌嘹亮》
《玫瑰绽放的年代》
《大院子女》
《遍地鬼子》
《男人的天堂》
《红土黑血》
《天下兄弟》
《激情燃烧的岁月》
《地下地上》
《幸福像花儿一样》

二 : 石钟山[作家]:石钟山[作家]-概述,石钟山[作家]-生平经历

随着《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地下地上》等剧的热播,军旅作家、剧作家石钟山的名字也是家喻户晓。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24部之多,在内地作家中居首。

石钟山小说_石钟山[作家] -概述

石钟山[作家]:石钟山[作家]-概述,石钟山[作家]-生平经历_石钟山小说
石钟山

石钟山,男,当代著名作家,1964年生于吉林,1981年入伍。先后在空军雷达兵、航空兵及总后某院校工作16年。1997年转业后,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北京电视台工作。现为武警总部政治部专业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现发表长篇小说《白雪家园》、《飞越盲区》、《男人没有故乡》、《向北、向北》、《影视场》、《军歌嘹亮》、《玫瑰绽放的年代》、《遍地鬼子》、《大院子女》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四部,共计500余万字。短篇小说《国旗手》获《小说月报》第八届百花奖。作品曾获《十月》、《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奖。根据石钟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妈妈,活着真好》、《角儿》、《玫瑰绽放的年代》等,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或即将征服广大观众。

(www.61k.com]石钟山小说_石钟山[作家] -生平经历

石钟山[作家]:石钟山[作家]-概述,石钟山[作家]-生平经历_石钟山小说
石钟山

石钟山1981年入伍,先在空军雷达兵当战士,军校毕业后又在航空兵部队当排长和干事。1989年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进修,从此,石钟山的小说创作走向了正规。石钟山当战士之际,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最初是写诗、散文。1984年,《解放军文艺》发表了他的小说处女作《热的雪》,直到这时他才品尝到写小说的滋味。从那以后,他的作品便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文学刊物中。
1989年石钟山进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后,可以说是他创作的1个分水岭,由以前创作的无意识,到有意识地写什么和怎么去写。那个时期以来,他创作了“ 兵味”小说———《大风口》、《新兵三事》、《兵舍三味》等篇什。直到现在来看,仍然是新时期军旅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石钟山从士兵到作家这一成长过程离不开部队生活的浸染,他在部队的十几年军旅生活中,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军旅题材。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从边防哨卡到普通连队和机关生活都是他描摹的对象。军营里的一草一木,军队中从士兵到将军,无一不在其笔下刻画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他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兵趣兵味和人性的光辉。石钟山在作家圈中,是善于操作主弦律题材的高手。他不相信一些人的凡“主弦律”作品就肯定不好看的说法,他认为,主弦律当然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作家的笔,把老百姓的乐观生活态度表现出来,而这种思想基调,正是社会的主流。
1997年石钟山转业到了地方,然而他的创作并未离开军营生活。他创作的反映部队老军人情感经历以及家庭生活的“爸爸”系列小说,至今已有8部。除《爸爸进城》被改编成《激情燃烧的岁月》,另外还有《父母大人》、《爸爸的情感生活》等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军歌嘹亮的年代》。还有一部描写部队文工团生活的小说《幸福像花儿一样》。
他的短篇小说《国旗手》被收入到中学语文课本中,《快枪手》被好莱坞拍成电影《绝命快枪手》,这足以证明石钟山作品的广泛认可性。他说,这也是他以后创作的主要目标。

石钟山小说_石钟山[作家] -代表作品

石钟山[作家]:石钟山[作家]-概述,石钟山[作家]-生平经历_石钟山小说
《激情燃烧的岁月》

《白雪家园》
《男人没有故乡》
《向北、向北》
《遍地鬼子》
《飞跃盲区》
《影视场》
《军歌嘹亮》
《玫瑰绽放的年代》
《大院子女》
《遍地鬼子》
《男人的天堂》
《红土黑血》
《天下兄弟》
《激情燃烧的岁月》
《地下地上》
《幸福像花儿一样》

三 : 在巴黎工作的殷小姐描述经历

在巴黎工作的殷小姐住在事发地附近,她向澎湃新闻描述了事发时巴黎的一些情况:我听到巴黎恐怖袭击的事情是在(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晚上10点左右,当时我和另外两个朋友在巴黎九区一家餐馆吃火锅。[www.61k.com)当时邻桌的一个姑娘跟我们说,巴黎三个地方受到了袭击,République, Concourt和Stade de France。后来周围又陆续有人用手机看新闻,说一个剧院被整个劫持,在11区那边,还有Boulevard Voltaire那边不停有当街扫射发生。我当时有点慌,因为我的家就住在11区Boulevard Voltaire,所以我就马上起身结账离开。我在九区街头看到,路人走路节奏要比往常快,车子开得也比往常快。地铁里很多人都没有坐在座位上,而是看交通地图寻找最合适的路线回家。当我准备换乘的时候,接到一个室友的电话,说如果还没到家,就不要回来了,因为Charonne也发生枪击了。(澎湃新闻记者 黄翱)

编辑:雯雯

四 : 葛均波:葛均波-人物概述,葛均波-工作经历

葛均波,男,汉族,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同济大学副校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导管室主任,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任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委。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九届青联常委。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创造了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全国首例”和“上海第一”,他对“心肌桥”的突破性发现,更是震惊了医学界,他在血管内超声研究、新型冠脉支架研发、支架内再狭窄防治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提升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倡导成立了华东地区首条24小时全天候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绿色通道”,挽救了无数冠心病患者的生命。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心脏病研究专家之一。

葛均波_葛均波 -人物概述

葛均波:葛均波-人物概述,葛均波-工作经历_葛均波
葛均波

葛均波,男,1962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五莲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

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青岛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87年8月毕业于山东省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0年1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0年公派赴德国留学,1993年在德国美因兹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9年回国。

现为同济大学副校长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中山医院心血科主任。

葛均波在冠心病介入诊治方面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其中,对心肌肌桥、冠状动脉综合症等方面的研究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讲学中被称为“葛氏现象”,其研究成果改变了对某些类型心绞痛的治疗措施。“心肌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流的影响”的科研成果已通过成果鉴定,其发明的可视冠脉激光成形术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

葛均波为国际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疗中应用做出杰出贡献,被选为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欧洲心脏病学会院士,国际冠心病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并被聘为德国埃森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大学客座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及南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系中德医学会创始人。

从1999年回国以来,葛均波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的方法为血管阻塞的冠心病患者打通血管,几百位病人获得了重生。不过,对血管完全堵塞的冠心病患者,长期以来我国医务界毫无良策,病人都只得听天由命。

1994年,葛均波改变了这种状况,当时都还在德国读书的他,在国内第一次用1个镶有钻石的磨头以15万转每分钟的速度为病人打开了“生命通道”。这项被称作“高频旋磨术”的技术独步亚洲,位居国际先进行列。

2003年,葛均波获得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技奖。 和所有青年科学家一样,葛均波的日程表总是很满,1个月里,他可能会在世界不同的地方飞来飞去,有人甚至戏谑的说他,“不是在机场,就是在赶往机场的路上。”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国内,葛均波常常会挤出时间,出现在一些科普讲座的现场,现为2002年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973”项目子项目负责人,上海市医学发展重点基金研究课题首席专家等。

葛均波_葛均波 -工作经历

葛均波,男,1962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 五莲县,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1979年-1984年就读于青岛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84年-1987年山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8年-1990年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心内科博士研究生;1990年由上海医科大学派往西德美因兹大学进修学习,并于1993年获得美因兹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经国家教委及中国驻联邦德国使馆批准,葛均波博士继续留在德国深造。于1993年跟随其导师来到Essen大学医学院继续他的博士后研究,并于1995年任Essen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1999年4月回国。现为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心导管室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PI,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2011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均波_葛均波 -工作领域

葛均波:葛均波-人物概述,葛均波-工作经历_葛均波
葛均波

葛均波在国际杂志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其中近1/3被SCI收录,主编有关血管内超声方面的着作2部,其中1部在国外出版。参加编写介入性心脏病学书8部。在德国期间独立申请到2项科研项目,共30多万马克。参加合作科研项目5项,共290万马克。作为导师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6名已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主办2次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在大型国际会议上担任主持和分会主席。为国际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对心肌肌桥、冠状动脉综合征方面的研究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心肌肌桥的新发现在美国Stanford大学的讲学中被称为"葛氏现象",对心肌肌桥的新发现改变了目前对有些类型心绞痛的治疗措施。1996年发明的可视冠脉激光成形术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可望将成为治疗冠心病的又一良好手段。

在过去数年中曾被多次丹麦Aahus大学,意大利超声协会,希腊心脏病协会,希腊Patras大学,南斯拉夫心脏病学会,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Birmingham大学,韩国Pusan大学,德国的多所大学,欧洲心脏病学会,亚太地区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国际超声大会,国际冠心病大会及中国的多所大学和大会邀请做专题报告。并被选为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欧洲心脏病学会院士,1998年世界500名最有影响的科学家。是国际心脏病大会顾问委员会的唯一华人。还被聘为中国第四军医大学及南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同济医科大学心脏病研究所荣誉顾问,原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学术顾问。曾在第七届Essen-Mayo-Mainz大会上获一等奖,在第二届国际超声心动图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葛均波通过研究发现是斑块的增生而不是血管的挛缩是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有关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近来对冠心病的治疗方面正向着缩小残余狭窄的方向努力,也验证了该观点的准确性。最近,他致力于冠心病病人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方面的研究,他对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的研究阐述了假性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正常的机制,并被邀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届心脏病大会上做专题讲座。是目前在国际心血管界成就卓着的华人。

葛均波_葛均波 -社会任职

上海市政协第十届常务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九三学社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医卫工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副主编,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院士,欧洲心脏病学会(FESC)院士,中德医学会名誉会长,全球华人心脏保健网主席,国际心脏病大会顾问委员会委员。美国SCAI的Board of Trustee成员。还被聘为德国Essen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第四军医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沈阳军区总院荣誉教授。同济医科大学心脏病研究所荣誉顾问,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学术顾问。

葛均波_葛均波 -学术成果

在国际杂志发表了300多篇论文, 近1/3被SCI收录。主编有关着作2部,其中1部在国外出版,参编专着16本,参编多部教材。目前承担数项重要课题,为国家211工程项目负责人之一;上海临床医学中心负责人之一;国家863计划项目(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应用的研制和开发)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子项目(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炎症感染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项目负责人;上海市医学发展重点基金研究课题(疑难高危冠心病诊疗优化方案的研究)项目负责人;上海市科委发展基金(血管树突状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免疫机制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并有国家教委课题、上海市曙光计划课题、特聘教授配套课题等,还负责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课题冠心病部分的科研工作。

长期从事冠心病介入诊治方面的工作,为国际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对心肌肌桥、冠状动脉综合征方面的研究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心肌肌桥血流特点的新发现改变了目前对有些类型心绞痛的治疗措施。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手术方法被邀请转播到美国TCT,日本TOPIC,亚太地区介入性心脏病学会议和国内多个介入会议。

勇于开拓,不断引入新技术,开创了国内首例经桡动脉的门诊病人冠脉造影。联合心外科的冠脉搭桥技术,为高龄、高危的冠心病病人进行“杂交冠脉血运重建术”,取得很好的效果。成功开展了国内第一例冠状动脉旋磨技术。在上海地区建立了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开创了上海市24小时急症PTCA的先河。从“绿色通道”开通以来,已成功救治近千例急性心梗病人。

几个第一:首次开展了上海地区也是“唯一”全天候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绿色通道;全国首例高频旋磨术;上海第一例冠状动脉腔内照射治疗术;首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脑缺血;首例经桡动脉门诊冠状动脉造影。

葛均波_葛均波 -获得荣誉

所研课题“心肌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流的影响及其诊治” 获2003年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奖二等奖;

“心肌桥的基础研究及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治中的作用” 获20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后心衰的研究”获2005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血管内超声及多普勒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治中的研究与应用”获200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后心衰的研究”获2005年中华医学奖二等奖;

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0年获新世纪首届复旦大学10大医务青年,

2001年获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八届“银蛇奖”一等奖,上海市10大杰出青年,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行政记大功,

2002年上海市科技英才,上海市卫生系统学习标兵,中德医学会杰出贡献奖,

2004年年度中国科技青年,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委统战部3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05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9月获“九三学社优秀社员”。

2006年获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杰出奖”

2011年被评为第十二届上海市10大科技精英。

201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葛均波_葛均波 -当选院士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于12月9日揭晓,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当选为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本文标题:工作经历描述-石钟山[作家]:石钟山[作家]-概述,石钟山[作家]-生平经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836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