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答案-如果罗素活到今天,他可能会手撕微信(二)

发布时间:2017-09-25 所属栏目:微信影响人们的生活

一 : 如果罗素活到今天,他可能会手撕微信(二)

媒体内容市场的狂欢

“连接器的负面效应”这一部分,我们比较概括的聊了聊微信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当然不止是微信存在这些问题了,但是我们确实有充分的理由让他多背一些锅:几乎任何本来就存在的矛盾和负面影响,都因为微信超便捷和超高频的连接而被大大扩大了。这一部分,我们从媒体内容市场具体的看一看:【内容订阅还是作茧自缚】、【鸡汤成功学与拖延症】。

媒体内容市场是一个笔者发明出来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不赘述了,本文只想分析一些不失一般性的样本:你所关注的订阅号给你推送的东西,以及你在朋友圈、聊天中看到的那些方框图文连接。这些内容是这个市场里的商品;你是需求者。

内容的供应者们是媒体(当然他们有时候叫自媒体、新媒体、资讯平台之类的),以传递信息为主干业务,顺便灌输价值观。有时他们自己就是内容的生产者(比如大象公会),但是也有的时候他们不过就是内容的搬运者(比如清华南都)。如果盈利,就是靠对流量,或者我们今天称之为“情怀”的东西进行变现。由于这个生态之内,那些占据了绝大部分影响力的内容供应者是奔着盈利而来的,所以我们归之为【市场】。既然是市场,那么供应者提供内容的逻辑就会是:“怎样能够最大化的满足需求,甚至创造需求?”

内容订阅还是作茧自缚

我们第一个要吐槽的是“订阅”这个机制,这个机制当然不是微信首创的了,RSS、博客和微博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个功能。但是毕竟RSS熟悉的人较少,博客的订阅功能相对来讲不是很强,微博才算真正的开创了订阅阅读时代(当然,在墙外的这一段历史肯定和墙内不完全相同)。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霸主,顺势继承。

这个机制戳中的痛点是:你可可以省去在门户网站这样的场景中,筛选自己偏好信息的麻烦。但是,当你看到的所有信息都经过了自己的预先筛选,那么你得到的将只会是某些固定方面和方向的东西(尤其直接订阅某个人的自媒体的时候)。在广播、电视、报纸的时代,即使你可以换台,你好歹也有接触到不同观点,或者自己不熟悉领域内容的机会。之前我们还有机会获得一个有不同观点的舆论场,而订阅机制把大众划分成若干个基本只有一种观点占优势的舆论场。这种倾向其实早就有,罗素在当年就写到:

“现代社会有一个特点,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被分成了不同的群体,群体之间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道德观和信仰。这种情形始于文艺复兴,从那以后便越发明显了……正是由于这些分歧,有某种嗜好和信念的人会发现,自己实际上是所在群体的另类,而在另一个群体中他就是一个完全正常的人。”

当下的中国社会,这个问题可能格外突出。我们社会中的人对这种能够帮忙“画圈子”、“站队抱团”的机制有着非常强烈的内在需求。我们这里就拿【生活方式】这一个矛盾经常爆发的话题来举例。

一个生长在小县城甚至农村,半辈子工作在省级国企或者田地里的父母,很难理解他们到北上广等大城市求学后又留下来工作的孩子所拥有的思维方式。比如他们的孩子在择业的时候认为民企和外企没什么不好:

“如果他想从事某个职业。无论这个职业多么值得尊敬,只要他不是他所在的圈子里常见的职业,人们就会说他标新利益,说对他爸爸好的事对他也是好的。如果他露出了任何想批评他父母的宗教信仰或政治派别的意思,那他可能就会发现自己有大麻烦了。”

因为现实的世界里存在太多冲突了,直接的沟通又由于双方语境差太远无法进行,所以人们难免就会倾向于越来越认同跟自己相似的观点:

“除非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基本上得到了与自己有社会关系——特别是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的认同,否则很少会有人感到快乐。”反之亦然,如果你“社会关系”中的人,不是认同你的人,你又无法逃离,那你就只好通过《逃回北上广》、《上海/北京/广深高票答案集》、《别为我担心,我一个人在大城市很好》之类的合意之作来寻求认同了。

这时“订阅”的问题就来了。年轻人在通过微信强大的信息流,发展和强化新时代思想观念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它也可以被用来固化某些落后于时代,甚至错误的观念。当下的实际情况就是,年轻人只爱看跟他们经历和三观相似的自媒体和知乎大V。而他们的父母,一般只在意同事或者同龄朋友,在朋友圈或者QQ空间里发的那些被称为被按照“中老年风格”和相应三观制作出来的图文和段子。

对于年轻人,即使我们认可他们的三观更“正”,但是一遍遍的强化和被强化的过程,往往既不能带来快乐,也不能帮助真正解决问题。年轻人们在网上放眼望去都是志同道合的姿势分子,但一到现实生活里,就全是对他生活方式不理解的父母、麻木愚昧的同事,还有他们“不独立”或者“直男癌”的配偶。这种反差本身是存在的,但是又被一遍遍的强化夸张了。最终结果就是,一离开那个“四海皆同志”的虚拟世界,你就相当于“与世隔绝”了,因为你看谁都不顺眼。这肯定是不好受的:

“青年男女通过某种方式听到了一些正在流行的观点,但却发现在他生活的那个环境里,这些观念都是被诅咒的观念……这种与世隔绝不仅是痛苦的根源,还会让人将大量的经历耗费在不必要的保持精神独立的工作上,以对抗四周的敌意”

西方的年轻人相对比较幸运,他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拍拍屁股走人就可以,逃避就逃避了,从此一辈子不再跟父母见面,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在中国的文化和计划生意的背景之下,你觉得自己可以憋得住连续几年不回家过年?因此你最大的需求是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你一遍遍巩固自己的“理直气壮”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损害自己真正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与自己所在群体的习俗格格不入的人就会敏感易怒、闷闷不乐”(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格格不入”在程度上被夸张了)。在矛盾引发了真正问题的时候,你会感到失控和无力。事实就是你给自己强化了无数遍的东西,大多数时候只是让你沉溺于那种获得认同感时的兴奋之中。(还记的我们上一篇中说过,过度的兴奋会带来什么吗?)有时还会有更糟糕自我沉溺:

“痛苦的人会感到自己高人一等、洞察力过人,这些可以稍微不畅一下他们的损失。但是,这点儿补偿绝不足以弥补因失去了简单的快来所带来的损失。”你因为生活在缺乏认同的环境中而痛苦,也许这真的是因为你比周围的人活的更明白,但如果你居然能从这种痛苦的本身中获得快乐和优越感……这是不是有点自虐狂和自恋狂的倾向?

一个方便的订阅机制,很多时候是在帮助我们所说的那些遇到冲突和矛盾的人,进行逃避。一头扎进一个跟自己意见都一样的小圈子里,仿佛就再也不用面对还有人强烈反对你的观点这个事实了:

“就像传说中的中国人说的那样:‘不为喝酒,只为喝醉。’这是典型的过度且单方面的热情,他们寻求的不是事物中的乐趣,而是遗忘。”这句话可以引申一下:那些一猛子扎进“三观相合”的信息内容中的年轻人,并不是因为多么的热爱真理,只是试图拒绝付出实际努力、冒实际的风险来解决问题。比嘴炮还简单的,当然就是看别人嘴炮,自己脑补。这当然让你解决冲突带来的难过的最廉价的方式,但是问题本身就被留在那里慢慢恶化了。

对于年轻人的父母,他们的朋友圈、订阅的订阅号以及他们的同龄人朋友,一般会以同样的机制来“洗脑”立场完全相反的命题。比如《应该立刻将<二十四孝>恢复进中小学课本》、《<弟子规>是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瑰宝》、《北上广的金窝银窝都不如回家乡安稳当个公务员》。(嗯,我承认以上标题都是我编的,但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爸妈都在朋友圈里谈论过,或表达过类似的观念。)

就这样,原本可以坐下来沟通解决的问题,可商量的余地大大的减小了。双方的立场都在“闭门洗脑”当中被强化成了绝无弹性的原则问题。值得专门强调的是,我们所提到的矛盾都是现实存在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不应该被归因于微信和其他的信息平台。但是当我们发现,这些平台上的媒体内容市场,在以无助于问题解决的方式来消费矛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呢?

有人会说,微信这些信息平台,对于矛盾激化的促进,也可以被解读成正在对新的社会文化革新进行催化。但你也如知乎上那群高呼“平均月薪两万,考不上985都是又懒又笨”的人一样,真的认为自己所认同的三观已经深入广大群众的心里了?殊不知,有更多的人订阅号列表里的那些自媒体,只会推送你小学时候就在QQ空间里看烦了的谣言、鸡汤和三观歪到不知道哪里去的神论。如果我们立足全局来分析这个问题,它所催化的东西可能与你想要的正相反。

鸡汤成功学和拖延症

这一节我们准备到内容的本身这个方面来看一看。我们拉出来的靶子,是鸡汤和成功学。没错,这也不是微信时代的特产,但是微信和他的小伙伴们让整个产业扩大了若干倍,对人的负面影响也扩大了若干倍。

一切鸡汤都可以用一个套路来概括:首先是鼓励人们时刻达到自我感动的境界,希望借此释放出“无穷的精神力量”,然后是指出一条语焉不详、似是而非的道路,比如“努力,坚持努力,不断努力”。成功学是鸡汤的一种发展。一般的鸡汤都只关注于方法论,成功学算是定义了一个“目的”,告诉了你一个方向。一般可以这样概括:你没“财务自由”?抱歉你是loser;你不是霸道总裁?抱歉你是垃圾。再比如经典名言:“没有财务自由,你谈什么诗和远方?”接近着的,一般是一锅传统鸡汤。

罗素老爷子用一句话就戳破了这些泡泡:

“在实际工作中,效率和我们投进去的感情是不成比例的,有时候感情简直就是效率的绊脚石,应有的态度是尽人事、听天命。”

在鸡汤中常见的“屌丝始终胸怀大志,最终走向人生巅峰出任CEO赢取白富美”套路中,第一步就是让所有读者都相信自己在“成功”的潜力上,不比那些已经成功的人差。如此一来,现在“没有成功”就成了屌丝们把自己标榜为“悲剧英雄”的重要理由(“你看那些成功的当年也没上过大学成绩不好被老板欺负,跟我一样啊!”)。罗素明确的对这种标榜表示反对:

“即使是在追求真正的目标,陷得太深,以至于可能会失败这一念头总是让自己内心无法平静,这也是不明智的。……每个文明的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的一副想象画,如果发生了可能会破坏这幅肖像画的事,他们就会恼怒。最好的治疗方式是不要只拥有一幅画,而要拥有一个画廊,这样就可以遇到什么情况挑选什么画了。如果这些画中有些很可笑,那就太好了。整天把自己看成是悲剧中的英雄是不明智的。”

对于重度的鸡汤重度患者,他们的心里就只有“悲剧英雄”或者“被埋没的人才”这一幅画。这幅画让他们在自己所关注的领域上,承受失败的能力大大降低。因为一旦失败了,他们就不是“英雄”或者“天才”了。不排除有少数人从此认清了现实,开始了理智的调整,也不排除有些人真的一路死磕了下去,最终成或者没成都值得我们敬佩。

但大多人数就被彻底的坑在了这里:你会发现,即使他们仍然相信自己能够在某一方面是被埋没的天才,但是他们对这种“相信”作出的反应只是如饥似渴的找更多鸡汤看,因为只有在鸡汤他们才能维护住他们心中的肖像。

他们虽然嘴上说自己仍然不断的投入于钟爱的领域,但是却口嫌体直的更频繁的玩游戏、刷朋友圈,这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面害怕无情的现实再次击破他们虚妄的肖像,所以干脆逃避。这些人一般会自我诊断为“拖延症患者”。罗素对此是这样评价的:

“这些人应对恐惧的方式可能都是错的。一有恐惧感,他们就会努力地去想别的事,用娱乐、工作或其他方式转移恐惧感。就是因为不去正视,现在恐惧感更强烈了。正视因为转移思想的这种努力,刻意的不让自己正视,幽灵才变得更可怕了。”

我们可以倒过来总结一下:想克服所谓的“拖延症”,你就要从潜意识里消除对可能遇到失败的恐惧;那么你就必须承认,在干一件实事(无论是创业,还是学一门课程)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工作成果不被肯定,或者某次测验和考试失利);要让自己真正认可这个事实,就不能把自己设定成一个被埋没的、只要“认真起来”就不会失败的天才或者只存在于故事里英雄。事实上,只要“拖延症患者”敢稍微正视一下他们目标实现的宏观概率,比如霸道总裁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他们就能知道对于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多试几次错,而不是小心翼翼的维持自己心中的那幅画像。

对于语焉不详的“努力”,我们也应该做具体的反思。就像雷军说的那样,很多人鼓吹“努力”,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方向不对,努力越多越屌丝。用罗素的话说就是:

“世上一半的有益工作都是与有害工作做斗争的工作。花很少的时间来学习如何分辨事实并不是在浪费时间,因为随后去做的工作的危害性,很可能比需要用持续不断的自我膨胀来激发出能量的人所做工作的危害性要小得多。”

我们再来看看罗素是怎么看待成功学的。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成功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在我们当下的这个环境中,成功二字被简单的等同成了财务上的成功。这一点是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都一样的,把85年前罗素用来形容当时美国社会的话挪到今天,毫无违和感:

“美国没有固定的社会阶层,它们总是在变动(至少从改革开放到目前来看,是这样的。当然现在中国已经有了阶层固化的倾向。),这样就使得那儿的势力情绪比社会阶层稳定的地方的势力情绪要活跃的多。而且,在哪里,尽管金钱本身并足以让人显赫,但没有金钱却是难以显赫的。另外,能挣多少钱是衡量人智力水平的公认标准,挣钱多的人就是聪明人……当市场总在波动时,人就会觉得自己像是参加考试的年轻人。”

成功学总会告诉你,你为“财务自由”所付出的努力,实际上是【生存之战】。这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一定程度上就是事实。因为对于每一个中国年轻人,房子、孩子、父母的养老、医疗等等因素全算上,3、4千元的平均工资还真就是塞牙缝都不够。但是我们仍然要追问,反复、高频的成功学洗脑(“你必须赶在30岁之前“财务自由”,否则就是社会败类人间渣滓。”),是帮人们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了,还是相反?罗素认为,答案是后者:

“经历了这种生活之后,人一定会神经衰弱,还会用各种方式来逃避现实,连寻欢作乐也会像工作一样紧张和困难(因为已经不可能悠闲了),最终整个家族也会因不育症而消亡。……恬静且能让神经得以恢复的休闲方式被认为是无聊乏味的,这必然导致持续不断的加速运转,结果自然回事吸毒和崩溃。医治的办法是承认理想的平衡生活中要有健全而恬静的享受内容。”

这段话绝不是在鼓励大家四大皆空、剃度出家。即使从最功利的角度说,列宁的名言:“不会休息的人就是不会工作的人。”也必须重新引起我们的重视。微信频率的鸡汤和成功学不但不可能有建设性的帮助,作为消遣的消费品也是完全不合适的,他能只会让人更紧张、更焦虑、更一意孤行。顺便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容易选择逃避。

如果一个劳累了一天的人,在傍晚时候打开了订阅号或朋友圈,看一篇鸡汤或者成功学来安慰一下自己,这是良性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每十分钟就无法遏制自己打开微信的强烈愿望(这在学生群体中一点也不少见),然后在打开了微信的至少半个小时里,仅仅因为看了一篇鸡汤就觉得自己“也不算完全没有干正事”。从此自己心中“我就是悲剧英雄”的信念更巩固了,在微信上浪费时间和情感的道德负罪感也消失了,这种情况就不但是恶性的,而且是恐怖的了。

再次强调,作者不认为微信的制作者和运营者需要为此背上什么道德责任。但是既然我们能够确定微信为大多数人带来了“拖延症”、“鸡汤中毒”等负面影响,我们能不能反思一下,想想办法?如果这是必要的新时代之前的阵痛期,那我们能不能让他过的快一点?如果这是永远无法消除的负面效应,那我们能不能把他减弱一点?下一章我们将聊一聊这个问题。

(未完待续)

o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二 :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

2014年,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在微信中挤地铁,在微信中工作,在微信中吃饭,在微信中旅行。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每一个社会话题或者明星八卦。

微信原本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到头来却无情地撕碎了我们的生活。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_微信生活

为朋友圈而活

2014年微信应用产业峰会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接近4亿。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副主编刘瑞生看来,微信热并不奇怪。

微信是完全基于移动网络的社交工具,而它的用户基础又来自数量庞大的QQ用户以及手机通讯录,高黏度是它的特性。因此,用户也更容易形成圈子性的交往。

相较而言,微博主要是一个被意见领袖所主导的传播形态,它更像是一个舆情热点的发布平台。

“正是因为微信是一种强关系的链接,人们在微信上发布消息,往往希望获得一些反馈,无论是点赞还是评价。”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副研究员祝卓宏说,“响应的人越多,刺激的强度越大,就会逐渐形成所谓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从而强化这种行为。”

典型的例子:无论饭前饭后都必须照相的,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的,看到名牌就要合影的……如果这还不算什么,那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记忆中的一段旅行经历,则让人不得不感叹朋友圈里的“本末倒置”。当一群朋友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从进门起,同行的一个伙伴便连连抱怨Wi-Fi问题,一路都在“整治”,当Wi-Fi终于连上,他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

那一刻,谁说不是在“为朋友圈而活”。

如今,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增长,朋友圈也开始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代购信息、心灵鸡汤、养生秘籍,不堪其扰。种种被朋友圈绑架的行为,让“逃离朋友圈”的行动悄然兴起。

对此,祝卓宏认为,自我觉察非常重要。必须意识到,刷屏的行为是否真实地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是,就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

碎片化时代的争议

除了朋友圈,随着微信的流行,公众账号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同样是截至2014年7月底,它的总数达到了580万个,且每日新增1.5万个,接入App总量达6.7万个,日均创建移动App达400个。

人们所接收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现。

刘瑞生认为,这对传统阅读模式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在一个信息社会,信息的碎片化就是一种潮流。”

对此,人们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

脑科学得出的一种结论是,这种形式会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研究显示,前额叶处理问题的习惯倾向于每次只处理一个任务。多任务切换,只会消耗更多脑力,增加认知负荷。因此,有科学家相信,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肤浅”。

在坚定地反对这种“快阅读”的队伍中,美国埃默里大学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因是一位代表性人物。他所著的《最愚蠢的一代》一时间冒犯了诸多年轻人。

在他看来,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提供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让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江晓原说:“我对人类的总体智慧是有信心的。可至少在一部分人那里,碎片化的阅读会‘矮化’他们的文化。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和习惯去阅读一本书籍,甚至是一篇长文。而文化是思想的产物,它需要创造者付出时间和专注力。”

也许有人会质疑,在没有数字阅读的时代,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去选择阅读经典?但江晓原认为,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当你无止境地将它贡献给网络信息,客观上还是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

不过,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约翰·帕尔弗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些假设很可能是错的,因为他们低估了年轻人在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深度。他们也错过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数字一代”如何感受新闻:用建设性的方法与信息互动。

不必害怕被时代“抛弃”

韩寒曾写道:身边的碎片越来越多,什么都是来得快去得快,多睡几个小时就感觉和世界脱节了,关机一天就以为被人类抛弃了……

江晓原认为,网络时代,人们的“疯狂”并不是真正源于对信息的渴求,而是害怕被“out”。

你知道“同辈压力”吗?就是朋友之间要做同样的事情,说同样的话,穿同样的衣服,遵循同样的规则。

2014年冬天,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遍全中国。朋友圈中讨论着各种相关的话题。根本用不着推荐,因为周围人几乎都在观看。

那时候,如果你不知道“都教授”,恐怕就没什么可聊的了。

“这种为了资本增值而创造的信息,我不认为它有任何价值。”江晓原的观点在有些人看来可能过于“极端”。但也许可以迫使我们思考,什么对于我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美国创业家曾说过:我们处在一个对信息遗漏恐惧的时代,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错过些什么。我们担心就在眨眼的那一刻,一个大机会就溜走了。但生活是很长的,你完全可以消失几周,变得“无用”几周。这样带来的影响反而让你更加成功。

相反,真正可怕的是,因为害怕这种错过,急于想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而乱了自己的步(www.61k.com)伐。

你真的会驾驭技术吗

关于网络时代的争论,归根结底是要提醒用户:你是否能将这种技术驾驭得很好。一方面如何避免科技设下的“陷阱”,一方面如何恰到好处地在原本没有使用技术的地方使用它。

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45.4%的人因为“方便随时随地阅读”而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其次,31.1%的国民因为“信息量大”而选择数字阅读。

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能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刘瑞生认为,新媒体只是丰富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不会彻底颠覆我们的阅读习惯。

微信仅仅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大块的时间仍然是应该用来正经地工作、学习,以及阅读严肃作品。

事实上,有阅读习惯的人并不会放弃深度阅读的时间。刘瑞生坦言,没有统计数据显示,国际上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国家的国民年人均读书量在下降。

在他看来,靠改变媒体传播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民阅读缺失的问题。“从社会文化和教育层面,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恐怕更为迫切。”

江晓原也表示,无论在地铁上还是航班上,发达国家乘客手持书本阅读的比例明显高于国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更早受益于新技术的人恰恰也更懂得抵御它、控制它。

他告诉记者,美国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低学历家庭的孩子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要多于高学历家庭的孩子。这也引发了社会担忧,前者更容易受到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后者因为具备更好的识别能力,更懂得趋利避害,这可能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们并不是要反对新媒体,而是必须时常反思,并对此保持警惕。无论何时,人类都不能被技术所主宰。”

摘自《读者(2015年底9期)》

作者:胡珉琦

三 : 生活的碎片

  1

  春天来了,这让我觉得很欣慰,终于不用整天穿的像面包,走路像企鹅了。气温从零下二十变成了零上十几度,原来这就是冬天与春天的区别呀!这不废话嘛,不过想想这才是我的性格,阳光,不会忧伤,乐观,自信,朋友们都说我唱歌会跑到西双版纳,不过没办法,天生不具有音乐细胞,这个谁也改变不了,但是朋友们说我是快乐的孩子到是不假,时时刻刻我都把笑容挂脸上,虽然看起来有点神经,但也许这就是我与其他人最不同的地方。我这个人缺点很多,但是我在慢慢改过,不过最值得别人和我自己骄傲的是我的脸,大家都很喜欢玩她,总是把她捏成不同的形态,把我的整个脸型就变成了搞笑的模样,哎,看样子我天生就是要被人欺负的。可我觉得我是快乐的,有朋友的对我的吵闹,嬉戏,这都是因为她们把我当成朋友了呀,所以,我会不顾一切的让她们这样胡闹下去,谁叫我比她们小呢…在网上,我总是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有那么多好朋友陪着我,因此我总会告诉她们一定要幸福,所以,我也要幸福才对!

  2

  说到幸福,我想难免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恨意直向我袭来,没错,我恨她,讨厌她,埋怨她,嫉妒她,更多的是想打败她,我承认初中的日子不好过,学习都是瞒着对方学,因为我们只想着自己有好的成绩,却自私的忘记了对方也渴望着进步,那天,她递给我张纸条,告诉我放学不和我一起走了。我觉得很奇怪,上了放学回家的公交车后,我把信翻开,上面写的满满的,读起来才知道,她的话题是我们绝交,我仔细想了,我们最近在一起很开心啊,可是突然冒出来的一封绝交书让我不知所措,我身边还有一个朋友也和她一起断了。那天,我哭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哭,哭过之后才知道,最恨的人是她。而且也很坚决的丢下了这一段友谊,并且暗暗想到:我不会在乎她的!最近期中考的成绩发了下来,她进步了很多,很多,多的让人不得不多了份恐惧感,有位同学偷漏给我说,她曾经和她说:“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超过你,还有你那一组的总分,因为你是那组的组长,而她也是,所以,她现在一直在想办法超过你,不论付出多少!”听了这话,我开始害怕了,我嫉妒她的名次进步的如此快,恨她的坏行为。讨厌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我不会在乎的,既然她有意要用学习和我比,并且很坚决的做了断交的决定,那我无话,我只想告诉她:我不会被你比下去,等着瞧!

  3

  算了,我知道要有好的心情必须要有乐观的心态,所以,不要在乎那些事了,我还有朋友在,所以,我很幸福。昨天尤忧老大找到了我,给我说了些告别的话和要办的事情就离开了,我知道,我没有权力去阻挡,那是文学社的变迁,也是我们的变迁,没有办法的事情,鸦鸦老师举行的文学社大PK,梦飘幽落失败了,被杂志采用的机会落空了,可是我们不会去抱怨什么,只懂得为文学社再创辉煌,没什么的,对吧?只是尤忧老大要暂时离开,我不知道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否可以支撑起整个文学社,可我知道,文学社还有月儿,轩辕,小猪,撒旦,萌萌他们在,所以,文学社不会堕落,我们会努力下去的,不管尤忧老大是否还在,我们都会努力的。社长还告诉我不许哭,只是,我没有忍住,对不起,我还是哭了,这次的哭不代表我放弃,而是坚强的泪水,不会放弃的,绝对。只是社里少了点什么,我会觉得很陌生,但是无论怎么样,都是我要承担的。月儿,轩辕,有你们陪我真好,至少不会让我一个人孤独下去,文学社会成功的,不需要埋怨任何人。还有,初中版复赛要截至了,要加油!我们一定要撑下去!

  4

  看到有人要离别的时候,我会选择音乐,听些比较适合自己个性的歌曲,还记得我第一个喜欢的歌手是林俊杰,我喜欢他的外表平平,喜欢他甜美的歌声,喜欢他阳光的个性,还喜欢他的所有音乐创作,更喜欢他用心灵唱歌的方式。阳光,这个词似乎在许多同学眼里是件不肯能的事情,其实我想说:真的有那么多忧伤的事情吗?作快乐的孩子不好吗??文字,对,文字是表达心情最好的方式!心情很棒的时候,我会听林俊杰的《就是我》,心情很差的时候,就试着听他的《原来》,然后碰到可恶的事情时,就听他的《第二天堂》,因为里面有句歌词是:“妖精在我的鼻子前跳着舞。”这下子,我会把那件可恶的事情比喻成妖精,然后在第二天堂打败他。梦想破碎的时候,我会听《莎士比亚的天份》这首是比较立志的歌曲,所以我很爱,如今他又与小师妹金莎为可爱多冰淇淋做代言而合唱了一首《发现爱》,两个甜美的声音浮现,所以我越来越爱他们了!!现在JJ又要发行新专辑了,这是多么令我兴奋得事情,再多疼痛的风景都会消失的,因为我是个快乐的孩子!永远都是!

 

四 : 如果罗素活到今天,他可能会手撕微信(完结)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反思?

文章上线以来,大量网友通过各种途径向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少值得我们拿出来共同探讨。

有网友提出,本文对于微信和它的小伙伴只进行了批判,没有充分肯定微信给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是否有失偏颇?

这个质疑,让笔者感到有点冤。首先我们在正文中多次提到过,微信带来的正面作用也是不容抹杀的。其次,笔者对于一篇严肃文章的撰写,一直有如下原则:不一定非得是“各打五十大板”,才叫理中客。虽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是一定的,但我们在分析和介绍的时候,是不是非得走钢丝一样的进行平衡?所谓“不虚美、不隐恶”,窃以为并不是说,我们不能专门对一件事务的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使整体性是必须强调的,问题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也不是没有专门研究的必要吧?尤其当它成为了问题的主要矛盾的时候。

还有网友质疑,本文中对于微信的指责,是否是因为作者或者罗素不够开明?是不是因为对于现代科技有一种抵触情绪,或者为了拔高自己才故作惊人之语的?

当然不是!先说罗素。事实上,稍微对罗素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罗素本人就是顶尖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绝不是只会对着“奇技淫巧”吐酸水的“文傻”。在《征服幸福》中罗素也提到,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绝对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了,至少基本的饱暖不再是挑战性的问题;便捷的交通和信息交流,也让人们在更大的程度上获得了自由。他曾公开表达过:“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至于笔者本人,也是一个核电、高铁、转基因全都支持的理工男。(电气专业,今年大三。)

笔者网瘾十多年,还兼职当了三年科技圈撰稿人,写了无数TMT圈内的枪稿、软文和评论。还真没觉得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对于新的时代有什么发自心底的厌恶。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手撕微信”呢?因为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会有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本身就走上了一个错误的发展道路。冰毒和海洛因都比鸦片晚诞生,生产他们所用的技术也比“熬大烟膏”先进的多。一开始医生和化学工程师们,研制它们同样仅仅是为了治病救人,但结果如何呢?就算我们“理中客”的承认这些化合物本身是中性的,难道也应该对于他们的制造和贩卖完全放开不管?

我们反思以微信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时代的产物,不是为了抵制新时代。而是为了探讨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已经出现的新事物是不是已经能代表一个我们所期望的新时代了?经过所有前面的讨论,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东西还都有改进的余地。

我们下面将沿着前面两篇文章提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这方面的设想。当然,无论是我们之前讲的东西,还是之后要提出的设想,都是举例和提供思路。真正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展开,并且对微信等产品做出改进,甚至创造出一番新天地,需要大家共同、持续的努力。

整合碎片、钝化兴奋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出的两个关键词是“(时间)碎片化”和“兴奋”。因为信息连接器所提供的内容能够频繁引起人们过量的、恶性的兴奋,使人更加无法忍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必然存在的枯燥内容,因而人们宁可让自己的时间被手机碎片化,也不愿意认认真真的花一个完整的小时干一件事情。因为完成一件事情能够获得的成就感和报酬,比起手机里花花世界所能提供的乐趣,实在是成本太高了。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第一个突破口:不要让信息的连接太频繁。知乎上有一个著名的问答:什么手机应用最有助于学生学习?关机!

36Kr网友在本文下面评论说:应该让微信加一个“阅读豆”设定,一天给一个固定值,打开刷一下就扣掉相应的量,连续多长时间不打开才能赚回来。目前的确已经有不少应用在针对这个痛点了。比如“我是学霸”这类APP,可以在设定的时间内锁死手机。

这条路线,相当于行阻止了对手机的碎片化使用。但是仍然有问题:我可以根本就不开这个APP。所以一个更好的设定,是不是能够在之前的一天或者几天,就设定好,如果不提前更改,那么一天之内不能使用手机某些功能的时间段就是设定好的。如果临时有变,需要经过比较繁琐的确认步骤。

第二个突破口,就是钝化兴奋。实际上,罗素老爷子在书里面说过,借助一些娱乐来缓解劳累、调剂生活还是有必要的。首选的是一些能够亲近自然、完全忘记工作,又不太脱离现实的活动,比如散步,或体育运动。其次是集邮、研究神学这样比较“宅”,但是有一定深度,能让你全情投入进去,又比较不容易产生大的情绪波动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讲,最好的当然是你根本就不拿起手机,而是直接走到户外,或者哪怕只是站起身来走动走动、跟周围人聊聊天。但是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在手机上实现,也不容易造成恶性循环的东西。比如在手机上看一看风景大片、艺术品(最好只附带简单的介绍,不要有《文艺女青年如何搭车去西藏》、《拍卖行里屌丝们一辈子买不起看不懂的精品艺术》这样引人情绪波动的文案),或者听一首不太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的歌曲也可以。阅读高质量诗歌或者散文,也是个不错的选项,但是有这样需求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喜欢的那种“起点爽文”或者鸡汤成功学属于我们强烈反对之列。再退一步,也可以玩一些简单,但是能让你放松,只稍微动一点脑子、能锻炼人注意力的小游戏。最好是能设置成一次只准玩一关。

内容上最应该避免就是社会或者国际政治新闻,这些事其实离你很远,但他们很容易让你莫名兴奋、引起你痛骂作者,或者跟评论区里别人对喷的欲望。从某些角度讲,宁可打开懂球帝去跟不同队的球迷对喷,也千万别打开网易新闻。

其实以上的这些功能,现在都有相应的APP可以实现。但是如果整合到一个应用之中,再加以专门的引导,是不是能有更好的效果呢?这其实是个不错的商机。

对于兴奋的钝化,也可以走另一个思路。很多人打开微信、微博、知乎,都是以这样的借口:我可以通过碎片化的段子等等学到知识、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获得提升。虽然我们已经确定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做出一些努力,让“不太好的”来驱逐“完全不好”的东西:

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背单词、练听力软件,当然是做的最好的,甚至我们可以认为这属于绝对的有良性影响的个例。其实不仅仅是外语、交规的知识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碎片化的学习,K12也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可以做成这样。这个市场,我相信还是会有不小的需求的。

还有一些严肃的碎片化内容生产者值得一提。比如“论文大焖锅”和“政见”,他们把学术论文的摘要和主要内容整理成一条条的微信推送,在科研圈子内很有影响力。对于一个兴趣广泛的理工男,如果他整天只看袁腾飞等谣棍水平的历史段子,当然获得的远远弥补不了失去的;但是如果能让他看到更多有质量的社会科学科普、行业前沿简介,那么情况肯定就没有那么糟糕。反过来,对于其他人任何人来讲,由有专业背景的人来进行有质量的科普,可定会比看谣言强得多。

制作更有针对性的益智游戏、功能软件,以及高质量的图文或者多媒体内容,当然就需要更高的成本,也需要一定的培育时间。但如果资本能够介入这个过程,就可以大大加速。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机会,有多人在抱怨“拖延症”、“手机已经长在手上了”、“本来应该复习的都时间都玩手机浪费掉,结果挂了科”,这个市场就有多大的需求。无论是卖专门的软件(或者“拖延症专用版微信”之类的),还是先搞一个“注意力助手”引到流量再想办法,玩法多的是。

优化机制、提升内容质量

我们在第二篇中主要探讨的,主要关于媒体内容市场。我们举例的是“订阅”这种机制,以及“鸡汤成功学”这种内容类别。

应该这么说,媒体内容市场之所以让我们感到不满意,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更大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些事情我们没办法彻底解决。比如我们的社会矛盾就是如此之多,大多数的年轻人就是永远的处在生存和竞争的焦虑之中。只能通过我们对”do good”原则的持守,通过一些有判断力的技术和投资人才一点点的进行引导。在只有地沟油的情况下,我们至少不能忘记地沟油是有害的,还要尽可能的少吃油。

订阅机制,其实可以用技术来进行改善。就算现在做不到,我们离实现也不太远。美剧《新闻编辑室》中提到,美国政府把有线电视频道这种公众资源让媒体公司承包,其中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保留中立、公益的新闻节目。还是以微信订阅号为例,我觉得目前的语义分析技术完全可以对一篇文章的话题和观点有所判断,然后在文章的最后推荐同一话题不同来源和不同观点的文章。只要科技公司们愿意这样做,这不会有太高的技术和成本门槛。一些主打深度、有价值、理中客的信息平台甚至完全可以以此为卖点。

然后就是怎样提升内容的水平。作为消费品而生产的文字内容,并不一定非得停留在毒鸡汤和令人作呕的成功学上。欧亨利、大仲马,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通俗文学作者,就是写吸引人的“爽文”谋生的。但《麦琪的礼物》、《基督山伯爵》都已经成了传世的文学经典。在国内我们也有金庸和刘慈欣这样的例子。

即使你说移动时代、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完全改变了,但是欧亨利、马克吐温、契科夫的篇幅,或者《世说新语》这样的段子集,比豆瓣或知乎千赞答案的篇幅更长么?你说这些逼格都太高了,但就在我们近邻的日本,在他们的整个泛ACG市场中,即使是最大路货的“民工漫”、最典型的文化消费品轻小说,都有着非常高的制作水平。基本每年都能出现真正有艺术价值可言,又广受欢迎的作品。

笔者并不想很玄虚的谈论这个问题,只从两个比较实际的方面入手:首先是艺术市场以外的因素,压制了我们社会中各种形式艺术的发展,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谈。

即使我们“只谈风月”,大多数的创作者也养不活自己。目前能够养活自己的,也只有起点大神和那些熬得一手好地沟油鸡汤(或其他地沟油精神食粮,比如郭敬明的作品),从而有足够多的粉丝流量可以变现的内容生产者。这并不是说内容市场本身有原罪,或者我们发展的方向不对。恰恰相反,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市场发展的程度还不够。现在国内的文学、IP等等文化内容市场,还只养得起能生产地沟鸡汤、起点爽文的“大头”;养不起高逼格、有价值的长尾,更遑论拉高全民品味,起到提升素养作用的经典了。

看一看目前各方打的火热的IP、上游内容生产者争夺战,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必要过于悲观,资本的力量已经开始把事情向正确的方向推动了。在大家都有饿死危险的时候,自然是劣币驱逐良币;但是一旦资本的充裕程度过了某一个阈值,大家就都不会再停留于想办法饿不死的程度了。当消费者们也对低质量、高重复的文化消费品感到了厌倦,形势自然就会变成优胜劣汰。

结语

在这个系列的最后,我想跟大家说的是:

站在浪潮之巅的产品经理、投资人和程序员们,不要以为罗素老先生和抱怨“微信毁了生活”的用户(比如我)是你们的敌人。他们正在给你指点敲钟之路呢:把“碎片化”重新粘起来,让过量、恶性的兴奋转换成良性的、建设性的消遣,想办法设计出更优秀的媒体机制,让作为消费品的内容能出现更多的精品,这些难道不是需求?不是商机?

o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本文标题:被微信撕碎的生活答案-如果罗素活到今天,他可能会手撕微信(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145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