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我爱故乡的草莓
我的故乡在厦门,我爱故乡的草莓。
细雨如丝,一簇簇草莓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一片片圆圆的叶子在雨雾中抖动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尽情开放。
一月到六月的时候,果园里长满了一簇簇苍翠欲滴的、鲜红的草莓。
有的长得圆圆的像绿葡萄,有的像心形的莲雾,有的长得像红色的杨梅,草莓渐渐熟了,身上长了绿色的斑点。挑一颗鲜红的放在口中吃下去,又酸又甜,口感好极了,心里真舒服。
草莓先是青绿色的,随后变成绿色,然后变成淡红,成熟后变成深红色。
没有熟的草莓酸酸的、涩涩的,熟透的草莓甜滋滋的叫人越吃越爱吃。草莓富含多种维生素,对人身体很有益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水果。所以以前我和哥哥常去果园摘草莓吃,不但自己吃还摘了很多回家和奶奶妈妈等家人一起分享这又漂亮、又好吃、又营养的水果。
二 : 辽东边陲东港,孕育草莓新乡
在我国的辽宁省东南部,有一座背靠长白山,面朝黄海的美丽城市,这里有充足的阳光、较大的昼夜温差和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土壤 为草莓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座城市,就是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乡辽宁东港。东港草莓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是我国最早引进和延续发展的草莓产地。从零星种植,到小规模、家庭式的生产,再到大规模、基地式的产业化运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小草莓被勤劳的东港人做成了发家致富的大产业。
东港草莓以外形美观、色泽亮丽、芳香浓郁、酸甜适口著称,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之前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草莓文化节精品草莓擂台赛上,东港草莓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个品种展开了激烈比拼,最终以上佳的果品品质赢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在选送的70个参赛样品中,共获得7枚金牌、21枚银牌和7个优胜奖,再次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草莓第一县”的实力。
目前,东港草莓生产面积已达到16.8万亩,产量41万吨,产值44亿元,农民人均草莓纯收入6400元,占总收入的50%,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草莓的6.4%和16.6%。全市有20万人从事草莓及相关职业,年出口草莓制品近4万吨,出口创汇达3500多万美元。草莓产业构建起了“企业+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模式,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紧密而完整的产业化链条。“东港草莓”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已成为“辽宁省十佳农业品牌”,跻身全国300个最具综合价值量地理标志名单,获得全国最具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品牌价值32.03亿元。
在东港政府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下,东港当地还积极开展“红花草莓新品种引进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和“设施草莓立体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立体草莓智能化管理技术,彻底实现对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份、光照强度、臭氧浓度等多项参数指标进行自动调节、检测,由电脑进行智能化自动控制操作,为草莓生产创造上佳生态环境。这两项研究,对提升东港草莓生产科技含量、打造东港草莓文化将产生巨大和深远的积极作用。
春节是温室草莓销售旺季,最贵的时候市面上东港的草莓每市斤能达到80元以上,这儿的草莓售价如此之高,凭的是什么?答案是高品质才能卖出高价格,东港的部分大棚采用的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草莓从种苗进棚到挂果上市,一点农药和化肥都不用,是完完全全的绿色无公害,堪称草莓界的“高大上”。一到草莓上市季节,这种无公害草莓遍深受全国各地的青睐。东港草莓种植业发展得如此之好,得益于他们与当地草莓种植专家的密切合作。从脱毒种苗的筛选,到秸秆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当地专家们为农户们提供了全程的技术指导。
为了让当地的草莓种植户提供更加先进的种植技术,当地政府与当地草莓研究院常年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农科院、北京农林科学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国内著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技术交流与合作,先后邀请西班牙、日本、加拿大、韩国、以色列、荷兰、意大利、美国、英国、法国、智利、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草莓生产、加工、商贸专家到东港考察、讲学,这些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上万户种植户送去了“草莓白粉病防治技术”“草莓芽线虫防治技术”“土壤消毒技术”“草莓设施化栽培技术”等20多项先进实用技术,提出科学建议几十条,为东港草莓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并且东港草莓依靠近百年的培育历史和30多年的技术推广经验,发展至今日,早已形成了科学的种植模式。育苗期使用低毒无残的生物源,推广脱毒种苗。种苗移植进入棚室后,使用硫磺熏蒸白粉病、黑膜覆盖防杂草、电灯补光、蜜蜂授粉、秸秆反应堆技术等综合管理措施,减少化肥及农药的使用,提高草莓的产量与品质。这样产出的草莓,完全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要求。
早在2006年,东港便被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核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全境内的草莓最低标准为无公害生产。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合作社)67余家,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2家。2012年,东港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确定为“出口草莓质量安全示范区”,草莓生产按照辽宁省地方标准《无公害食品草莓生产技术规程》操作。2012年末,国家质检总局对东港市出口草莓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进行验收,又正式批准东港市成为国家级出口草莓质量安全示范区,这成为东港草莓闯进国际市场的“金字招牌”。
时至今日,东港草莓已经在经济腾飞新时代茁壮成长了数十载,勤劳奋进的东港人背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依托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专家的细心指导,培育种植出一代又一代品质优良的草莓,通过中国草莓产业网等多方互联网渠道逐步把东港草莓打造成全国响当当的地域特产,相信在信息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当地人引以为傲的东港草莓必定将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三 : 家乡的野草莓
我的家乡地处黄土丘陵地带,山岭蔓延,沟壑纵横。当你站在青翠欲滴的绿色染成的山峰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连一座的山,一道接一道的梁和一个挨一个的岭,青山的尽头是绿与蓝相接的天空,绿的是山,蓝的是天。还有那纵横交错的沟沟叉叉和那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流,溪水唱着欢快的“叮咚”歌,奔奔跳跳的向小河跑去。我的家乡也算是“山清水秀”了吧。
家乡的土地十有八九在山坡上,土地是依山而耕,按山的蜿蜒走势而种,根本就没有整齐的有规则的地块,尽管地块不规则不整齐,但每一块地里都能长出茁壮的禾苗,绿油油的玉米叶随风舞动,墨绿色的麦子波浪滚滚,黄橙橙的待收的油菜,好像已经变成了清澈的成品油,让人为丰收而心动。地块况且不规则,那地埂就更加曲折而蜿蜒了,地埂的蜿蜒就像一条缓缓匍匐前行的长蛇。地埂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在这些杂草的缝隙里还生长着野草莓,野草莓有旺盛的生命力,他有根而没有径,而它却有十分发达的蔓,蔓就是他变异的径,蔓上有节,节上长有叶子,叶子是轮生叶序,叶柄较长,每一个叶柄上长有三片叶子,呈三角形分布,中间的叶子比两边的叶子稍微大一些,每一片叶子的边缘都分布着锯齿的形状,叶脉分明向四周射线状散开。蔓上有节的地方一旦挨在潮湿的土地上,蔓上就会生根,就会繁殖出一株新的野草莓来。蔓向光的一面是红颜色的,挨地的一面是橘黄色的,蔓的全身长有白色细毛,看上去毛茸茸的非常好看。野草莓的果实和人工栽培的草莓一样,只不过野草莓比人工栽培的草莓要小得多,但野草莓要比人工栽培的草莓细腻得多。在盛夏季节各种野花已经凋谢,花托上早已孕育出了果实,现在在地埂上、荒地里能看到的红的、白的像野花一样的东西就是野草莓,野草莓有红色的,有白色的,红色的红的鲜艳,白色的白的纯洁。
家乡的野草莓果肉细腻饱满,细腻的果肉中夹杂着细小的黑色颗粒,这细小颗粒就是野草莓的种子,野草莓吃起来十分可口,香甜中微带一点点酸味,如果野草莓长的时间长了,草莓的果肉就会变软,它的颜色虽然失去了当初的鲜艳,但味道却没有改变,反而比刚成熟时更甜了,这时候正是没齿老人享用的美食,野草莓的味道是天然的醇香,他自然纯正,鲜美无比。因为它不像人工栽培的草莓那样,有人施肥、浇水、喷洒农药,而野草莓却享受不到这“肥肉上贴膘”的美事,只能在大自然中祈求阳光雨露,在土壤里吸收其他杂草还未用尽的养料,但野草莓却能享用“绿色食品”的美誉。野草莓虽然跻身在杂草丛生地埂上,荒地里,它却能用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而生活,用他特有的生存方式延续子孙后代,我在它身上看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勃勃生机,看到了在恶劣环境中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
2011-6-10
本文标题:我爱家乡的草莓-我爱故乡的草莓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