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培根简介-培根的简介

发布时间:2017-10-04 所属栏目:培根简介

一 : 培根的简介

编辑本段个人介绍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  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Histories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他崇尚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但同时,培根也是一个男权、贵族、功利主义者。著有《学术的进步》(1605)和《新工具》(1620)等。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认为经院哲学和神学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主张要全面改造人类的知识,使整个学术文化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实现伟大的复兴。他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要获得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认识建筑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培根看来,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驾驭自然。但“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即认识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至今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论说文集》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并且寓意深刻。这本书中的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使许许多多人从这本书中获得熏陶指导。如:“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 “没有友谊,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野”。“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思想中的疑心就好象鸟中的蝙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中飞的。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和忧郁。”“狡猾就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一个狡猾人与一个聪明人之间,却有一种很大的差异,这差异不但是在诚实上,而且是在才能上的。”“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 培根一生在学问上成就很大,然而作为政客他饱尝了仕途之艰辛。做女王掌玺大臣的父亲去世后,他一直未得到女王的重用。直到詹姆斯一世当政,他才逐渐得到升迁,先后担任过法院院长、检察长、掌玺大臣等,还被封男爵、子爵等贵族尊号。然而,后来他又被免除了一切官职。成为平民之后,培根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问研究中,他最终成为中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创始者。1626年4月培根离开了人世。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叫做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物。母亲安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的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赡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没有得到任何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守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作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培根死后,人们为怀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亨利·沃登爵士为他题写了墓志铭:  圣奥尔本斯子爵  如用更煊赫的头衔应  称之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

编辑本段培根的哲学思想

  培根的哲学思想与其社会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主张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要求发展科学。他认为是经院哲学阻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因此他极力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他说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第一种是“种族的假相”,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误;第二种是“洞穴的假相”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种是“市场的假相”,即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第四种是“剧场的假相”这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四种假相来抹煞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但是培根的“假相说”渗透了培根哲学的经验主义倾象,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  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在于学术与经验失去接触。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对经院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攻击。  培根的科学方法观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培根从唯物论立场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但受时代的局限,他的世界观还具有朴素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并且培根思想观仍然属于世界的最前端,这使得他在哲学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性。

编辑本段培根的论著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1605年,培根用英语完成了两卷集《论学术的进展》。这是以知识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部著作,是培根声称要以知识为其领域,全面改革知识的宏大理想和计划的一部份。培根在书中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论证了知识的巨大的作用,提示了知识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及补救的办法。在这本书中,培根提出一个有系统的科学百科全书的提纲,对后来十八世纪的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编写百科全书,起了重大作用。  1609年,在培根任副检察长时,他又出版了第三本著作《论古人的智慧》。他认为在远古时代,存在着人类最古的智慧,可以通过对古代寓言故事的研究而发现失去的最古的智慧。  培根原打算撰写一部六卷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伟大的复兴》,这是他要复兴科学,要对人类知识加以重新改造的巨著,但他未能完成预期的计划,只发行了前两部份,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是该书的第二部份。《新工具》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它提出了培根在近代所开创的经验认识原则和经验认识方法。这本书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是相对立的。  培根在结束其政治生涯后,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亨利七世本纪》一书,这部著作得到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近代史学的里程碑”。  大约在1623年,培根写成了《新大西岛》一书,这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乌托邦式的作品,由罗莱在他去逝的第二年首次发表。作者在书中描绘了自己新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蓝图,设计了一个称为“本色列”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科学主宰一切,这是培根毕生所倡导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思想信念的集中表现。  此外,培根在逝世后还留下了许多遗著,后来,由许多专家学者先后整理出版,包括《论事物的本性》、《迷宫的线索》、《各家哲学的批判》、《自然界的大事》、《论人类的知识》等等。

编辑本段培根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他重视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为此,罗素尊称培根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编辑本段《培根随笔》的佳段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编辑本段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美》、《论善与性善》、《论真理》、《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名人姓名:培根 生活年代:1561~1626  名人职称: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经验主义哲学家  名人国家:英国  相关介绍:  弗兰西斯 ·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使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培根本计划写一部大书,名为《伟大的复兴》,分为六个部分,《新工具》是其中的第二部,但未能完成。  从 《培根随笔集》的《论真理》、《论死亡》、《说人之本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位》、《论帝王》、《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谊》、《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谈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伪装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许多方面,其中有《谈读书》、《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论美》等著名篇章,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  该书1597年出版时只有10篇文章,1612年出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增至58篇,培根逝世31年后的1657年Rawel将培根未完成的随笔《论谣言》作为第59篇收入最终构成了今天流行的版本。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编辑本段培根随笔的版本

  这本书一五九七年初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因为太薄了,所以添了“宗教信仰”。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原先大部分大为修改。在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个Rawley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作为第五十九篇收入其《随笔集》,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五十八篇为标准。

编辑本段培根随笔的名言整理

  1.知识就是力量。  2.只知哲学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导向无神论。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 类别:人生  3.一个机敏谨慎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 类别:人生  4.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类别:事业  5.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类别:修养  6.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类别:科学  7.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聪明睿智的却是言辞简短的。 类别:道德  8.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 类别:人生  9.一般来说,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 类别:青年  10.因结婚而产生的爱,造出儿女;因友情而产生的爱,造就一个人。 类别:友情  11.机会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捉而你不捉之后,就要把秃头给你捉了;或者至少它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滚圆的身子给你,而那是很难捉住的。  12.在开端起始时善用时机,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 类别:智慧  13.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类别:时间  14.炫耀于外表的才干陡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 类别:人生  1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类别:思想  16.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看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类别:事业  17.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遁避了。 类别:人生  18.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类别:人生  19.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它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类别:思想  20.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也常使潜在的对手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 类别:成功  2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类别:时间  23.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类别:教育  24.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 类别:人生  25.真正迅速的人,并非事情仅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 类别:成功  26.实践中的失败主要由于不知道原因而发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两种企望:对知识和力量的企望真正相和在一起了。 类别:失败  27.金钱是品德的行李,是走向美德的一大障碍;因财富之于品德,正如军队与辎重一样,没有它不行,有了它又妨碍前进,有时甚至因为照顾它反而丧失了胜利。类别:人生  28.幸运的时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误,它就将掉价了。 类别:人生  30.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 类别:修养  31.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图画所不能表现,初睹所不能见及者。 类别:人生  32.使人们宁愿相信谬误,而不愿热爱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而且是由于谬误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类别:真理  33.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类别:教育  34.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类别:道德  35.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益处了。 类别:友情  36.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类别:工作  37.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度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使人致病。俗语说:人总是乐于把最大的奉承留给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却可以治疗这个毛病。朋友之间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忠告:一是关于品行的,二是关于事业的。类别:友谊  39.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类别:时间  40.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类别:修养  41.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类别:人生  42.人们大半是依据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据他的学问与见识而谈话,而其行为却是依据他们的习惯。 类别:人生  43.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意义来论孤独说,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类别:友谊  44.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类别:人生  45.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结局是不幸的。 类别:智慧  46.人们说得好,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类别:真理  47.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类别:读书  48.人们大半是依据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据他的学问与见识而谈话,而其行为却是依据他们的习惯。 类别:思想  49.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 类别:友情  50.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类别:人生  51.爱情就像银行里存一笔钱,能欣赏对方的优点,就像补充收入;容忍对方缺点,这是节制支出。所谓永恒的爱,是从红颜爱到白发,从花开爱到花残。类别:爱情  52.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类别:修养  53.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类别:人生  54.要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更要依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类别:真理  55.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 类别:人生  56.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类别:人生  57.没有可倾心相谈的知交的人们,是个吃自己和自己心的食人鬼。 类别:友谊  58.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类别:时间  59.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像萌芽一般,在一个真理之下又生一个疑问,真理疑问互为滋养。 类别:真理  60.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 类别:学习  61.当命运微笑时,我也笑着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类别:人生  62.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秘以友谊对于人世间生,真像炼金术所要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类别:人生  63.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类别:科学  65.爱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 类别:智慧  66.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 类别:智慧  67.严厉生畏,但是粗暴生恨,即使公事上的谴责,也应当庄重而不应当侮辱嘲弄。 类别:人生  68.使人们宁愿相信谬误,而不愿热爱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而且是由于谬误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类别:科学  69.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 类别:爱情  70.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类别:人生  71.誓言是否有效,必须视发誓的目的而定;不是任何的目的都可以使誓言发生力量。 类别:人生  7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论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类别:人生  73.命运如同市场。如果老待在那里,价格多半是会下跌的。 类别:人生  74.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 类别:道德  76.与智慧相伴的是真理,智慧只存在于真理中。 类别:真理  77.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 类别:友谊  7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类别:修养  80.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类别:真理  81.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噩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类别:人生  82.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类别:读书  83.科学的真正的与合理的目的在于造福于人类生活,用新的发明和财富丰富人类生活。 类别:科学  84.在富人的想象里,财富是一座坚强的堡垒。 类别:人生  8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类别:读书  86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快捷方式通常是最坏的路。 类别:人生  87.金钱好比肥料,如不撒入田中,本身并无用处。 类别:人生  88.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抑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难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类别:修养  89.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类别:修养  90.最好的办法是把青年的特点与老年的特点在事业上结合起来。从现在的角度说,青年可以从老年身上学到他们所不具有的优点,而从社会的影响角度来说,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年轻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年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是崇高的。类别:事业  91.如果你考虑两遍以后再说,那你说得一定比原来好一倍。 类别:人生  92.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类别:友情  93.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易于发现真理。 类别:真理  94.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类别:修养  95.时间是不可占有的共有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会愈益显露。 类别:时间  96.一次不公平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尤烈,因为犯罪不过弄在了水流,而不公平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 类别:法学  97.只有对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欢慰。 类别:友情  98.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无拘无束。 类别:人生  99.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 类别:智慧

内容简介

  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Essays)。这本书1597年出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1612年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在培根逝世31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个Rawley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Fame)作为第59篇收入其《随笔》,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58篇为标准。《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二 : 培根简介

培根简介

以下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培根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生

弗朗西斯·培根于贵族家庭,是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王国最高法律官职)古拉斯·培根爵士的幼子。后于1618也成为了大法官。晚年脱离政治活动,专门从事科学和哲学研究。代表作是《论说文集》。

他是新贵族的思想代表,反对君主权神授和君权无限,主张限制王权;拥护清教主张改革,但反对革命。他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提出必须清除它给人们造成的错误认识和偏见(他称之为假相),以便给认识和科学扫清道路。他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认为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真正的分子,即事物的简单性质,它是有限的不变的。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它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构成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最重要的特性,运动是有规律的,其形式是多样的。他称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定性为形式。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形式,从而获得行动上的自由,以便征服自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秘。他重视归纳法,强调它的作用和意义,认为它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但它否定了演绎法的作用是片面的。他把自然科学中孤立静止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哲学上来,造成了欧洲近代哲学所特有的局限性。他的哲学具有神学的不彻底性,他主张双重真理,承认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等宗教教条。他的唯物主义哲学对近代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新工具》、 《学术的进步》 、 《新大西岛》 、《亨利七世本纪》等。其中培根的《谈读书》入选人教版九上第15课。代表作《新工具》,在近代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哲学家由此把它看成是从古代唯物论向近代唯物论转变的先驱。

编辑本段个人著作代表作品

《学术的进展》,1605年

培根人生论《新工具论》,1620年

《论说文集》,1624年

《亨利七世本纪》

《论事物的本性》

《迷宫的线索》  《各家哲学的批判》

《自然界的大事》

《论人类的知识》

《培根人生论》

文学著作

弗朗西斯·培根有这样一种积极而充实的政治生涯,似乎就无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气和在本册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学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动。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随笔》最初发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补。该书文笔言简意赅、智睿夺目,它包含许多洞察秋毫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仅论及政治而且还探讨许多人生哲理。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话:

青年人更适之发明而非为判断,更适之实干而非为商议,更适之创新之举而非为既定之业……老年人否定之多,磋商之久,冒险之少……若青老两结合,必将受益匪浅,……因为彼此可以取长补短…… ──《谈青年和老年》

有妻室儿女者已向命运付出了抵押品…… ──《谈婚嫁与单身》 (培根自己结过婚,但没有子女)

哲理著作

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论述科学哲学的。他计划分六个部分来写一部巨著《伟大的复兴》。打算在第一部分重申我们的知识现状;第二部分描述一种新的科学调查方法;第三部分汇集实验数据;第四部分解释说明他的新科学工作方法;第五部分提出一些暂定的结论;最后一部分综述用他的新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可想而知,这项宏伟的计划──可能是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最有抱负的设想──从未得以完全实现。但是可以把《学术的进展》(1605)和《新工具》(1620)看作是他的伟大著作的头两个部分。

重要著作

《新工具》和归纳法的创作

《新工具》也许是培根最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基本上是号召人们采用实验调查法。由于完全依靠亚里士多德演绎逻辑方法荒诞可笑,因而需要一种新的逻辑方法——归纳法。知识并不是我们推论中的已知条件,而是要从条件中归纳出结论性的东西,更确切地说是我们要达到目的的结论。人们要了解世界,就必须首先去观察世界。培根指出要首先收集事实,然后再用归纳推理手段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虽然科学家在每一个细节方面并不都是遵循培根的归纳法,但是他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对观察和实验有重大意义,构成了自那时起科学家一直所采用的方法的核心。

最后的著作

《新西特兰提斯岛》

培根的最后一部著作是《新西特兰提斯岛》 ,该书描写了太平洋的一个虚构的岛上的一个乌托邦国家。虽然书中的背景令人想起托马斯·莫尔爵士的《乌托邦》,但是其整个观点则截然不同。在培根的书中,他的理想王国的繁荣和幸福取决于而且直接来自于集中精力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当然培根是在间接地告诉读者科研的明智应用可以使欧洲人民与他的神秘岛上的人民一样繁荣幸福

三 : 培根简介,培根的读书方法

     培根是英国16至17世纪的著名哲学家。著有《新工具》、《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论古人的智慧》、《论说文集》。他除了在人类哲学史上有巨大影响之外,对于神学、文学、法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曾任英国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大法官和上议院议长等职。他之所以如此博学和有作为,是与他本人的勤奋好学和合理的读书方法密不可分。

    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与此同时,他还告诫人们读书时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第一,读书不宜太慢。

    培根认为“读书太慢会弛惰”,因此,他希望人们读书应思想敏锐,注意力集中,不要过慢,这样容易生效。

    第二,不要装模作样。

    培根认为“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

    第三,不要照搬书本。

    培根认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呆子”,他们最明显的特点是书上怎么说便怎么办,一点也不知变通或灵活使用。

    既然如此,培根又提倡什么样的读书方法?究竟如何读书才算合理的呢?归纳起来,大约有三点。

    第一,对于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他认为“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第二,对不同的书可作不同的选择。

    由于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它们的类别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培根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加以适当选择。在他看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第三,光读书求学问还不行,还得运用和实践。

    培根是个非常聪明智慧得人,不单纯是个学者,还涉足政坛,参与政治,曾任英国女王得掌玺大臣,因此,他一直注意并强调书本知识得运用和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得结合。他说:“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据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为了使人进一步理解他所说的意思,他又将几种人的情况加以比较说:“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本文标题:培根简介-培根的简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835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