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和洛克的“白板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这两种观点具有何种哲学倾向?
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和洛克的“白板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这两种观点具有何种哲学倾向?
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
笛卡儿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典范,要求一切科学知识都要做到象数学那样确切可靠。他从新兴的科学中借来机械的方法,对人类的知识进行分析,指出一切知识都是由观念构成的,这些观念一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带着个别性和偶然性,而且常常会欺骗人们,因此单凭感性经验不能形成无可怀疑的科学知识。第二类是人们由理性直观得到的,如数学的、行而上学的公理,一看就知道,清楚明白,无可怀疑,这类观念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第三类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如飞马、金山之类,没有客观有效性,当然不能成为科学。笛卡儿认为,第二类观念是普遍必然的,不可能来自个别的、偶然的感性经验,只能是理性自身固有的“天赋观念”。所以,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来自于的天赋观念,只有人类先天就具有的这些天赋观念才是知识的源泉。
。www.61k.com。洛克的“白板说”
洛克反对当时盛行于欧洲哲学界的天赋观念论。他认为,天赋观念不仅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假设。天赋观念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认为一些观念和原则是全人类普遍同意的,洛克批评说,即使足以证明一些观念和原则是人类普遍同意的,也不能证明它们是天赋的,它们很可能缘于其他的途径,更何况根本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与生俱来的观念和原则。天赋观念论用以作为根据的上帝观念并非人人都有,也并非是天赋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中,在神学蒙昧教育中才获得的。
洛克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他说:“人的心灵天生好比一块白板(tahularasa)--不是白颜色的板,而是空白的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一样,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印象。”“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结底都是导源于经验。”洛克吧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感觉是观念的外在来源,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是“内部感官”,是心灵反思内部活动而获得的观念。
比较以上两段材料,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这两种观点具有何种哲学倾向?
要求给出三百字左右的答案就可以啦!!或者给点材料参考一下啊!
十八相送一水黑,厥!
二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基本规定,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弄清楚认识的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认识真理的本质、客观性和价值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及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即实事求是。(www.61k.com)
【主要内容】
一、认识的结构与本质★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三、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间】6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认识的结构与本质
一、认识的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一、认识的结构
1、认识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界定了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他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
认识主体的主要特征是:第一,自然性。人是客观实在的自然存在,人的自然机体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自然界为人提供了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人从自然界中不断摄取生活资料,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生命和力量的源泉。第二,社会性。,只有在由人所结成的社会活动及其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有可能作为主体而存在,也只有在社会中,人才可能具有社会性的本质,才能获得主体的地位。第三,意识性。作为认识与活动的主体,人的活动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因而是有目的的。
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领域的对象,也就是进入主体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www.61k.com)
认识客体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客观性。它是不依赖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第二,动态性。客体随着主体发展与活动自由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大。第三,多样性。客体可划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以及以物质形式为载体或外壳的精神客体。
认识中介是指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物质条件一般是指认识工具,即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精神条件是指主体认识客体过程中所运用的背景知识和理论因素,一般表现为思维的知识框架和理论范畴或基本概念,在认识过程中一般表现为认识推理的基本前提和理论评价的准则。认识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需要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一方面,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对客体进行改造,使主体实践目的得以客观化实现出来,在客体中打上主体意志的烙印;另一方面,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得到了改造,不断形成新的观念、新的能力。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第二,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只有通过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第三,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效益性,是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和利益的特性。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总是在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中产生。
第四,审美关系,即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关系。
二、认识的本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从实践中取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并不排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的必要性。间接经验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而间接经验只是?流?。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日益完备的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提供了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实践的发展拓宽和深化了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不断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联系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桥梁,实践为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提供了客观上、物质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2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的证明。(www.61k.com)同时实践本身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就是把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直接对照,检验出认识是否符合实际,符合的程度如何,是否是真理性的认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的认识不仅是为了解释世界,对客观事物作出某种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动地改造世界。另外,一切理论和认识成果,都是为实践服务的,离开了实践这一最终目的,认识的形成和发展都不会成为可能。
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则起到阻碍作用。
2、反映、选择与建构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同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不可分离的。由实践所决定的人的认识活动,是要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这就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能动的抽象活动和创造性思维。人们必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使这种认识符合主体的需要,这也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人的认识既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又是在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在认识的本质中,反映的、摹写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能动性、创造性不能离开对事物的正确的反映,并且必须以后者为基础。同时,反映和摹写只有在能动和创造的思维过程中才能实现。能动性和反映性不是人的认识的两种过程,而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它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这具体体现在: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灵魂。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首要方面,就是要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1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www.61k.com)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根本要求。
第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归纳与演绎★
二、分析与综合★
三、抽象与具体★
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一、归纳与演绎
1、归纳和演绎的涵义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包含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它通常由前提、逻辑规则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2、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归纳和演绎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一方面,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另一方面,没有演绎也没有归纳,演绎给归纳提供指导,对事物进行归纳的指导思想往往是演绎的结果。
归纳和演绎又互相补充,相互渗透。人们的认识运动总是从个别事物开始,从个别概括出一般。因此,人们通常是从归纳开始,归纳出来的结论成为演绎的前提,归纳转化为演绎,演绎使归纳的成果得到扩大和加深。演绎中得出的结论又可以成为归纳的指导,演绎转化为归纳,用事实材料的归纳来验证和丰富演绎的结论。
二、分析与综合
1、分析和综合的涵义
分析就是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的方法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信息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流程分析等。
综合是把对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的认识统一为整体的认识的思维方法,它旨在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综合是按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整个事物在思维中再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2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分析和综合是辩证的统一
分析和综合既互相区别,又互相依存。[www.61k.com]
一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认识就不能具体深入,不能把握事物的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的具体规定性,当然无从综合;
另一方面,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总是要以某种综合的成果为指导进行的,并且以综合为目的。没有综合,认识是零碎、片断的枝节之见,不能统一为整体,也难以对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有确切的了解。
三、抽象与具体
1、抽象与具体的涵义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思维进程中,要运用由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再由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
具体通常有两种涵义:一是感性具体,即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它是思维过程的起点,但这种感性具体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是对事物整体的混沌的认识。二是理性具体,即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是具体在思维中更深刻的再现。
抽象作为思维方法,通常是指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其他属性、因素的一种逻辑方法。
每个抽象的规定只是反映事物属性、特点和关系的一个方面,但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多方面属性、特点和关系的统一体。因此,要真正达到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就不能停留在抽象规定上,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抽象规定联系起来,在理性思维中把事物的各种属性、特点和关系作为整体完整地、具体地再现出来,即达到理性具体。
2、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
理性具体与感性具体不同,从形式上说,它已经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是用一系列概念和符号表达的,具有抽象性;从内容上说,它已经不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整体反映,而是对事物各种内在属性、特点和关系的整体反映,是研究和理解事物本质与规律的结果。
抽象和具体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抽象规定是理性具体的基础和逻辑出发点,没有对事物各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就没有客体整体在思维中的明晰再现;另一方面,理性具体又是抽象规定的目的和逻辑终点,没有理性具体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感性具体到理性具体,决定性的中间环节是抽象。科学的抽象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去抽取;其次必须把真正本质的东西抽取出来,每一步抽象都应该同事实相对照,不断用实践来检验,否则就会变成空洞的、形式主义的抽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3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4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www.61k.com)
2.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5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三 :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是毛泽东审阅《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稿时在第十个问题中加写的一段文字。本篇二是毛泽东同尼泊尔教育代表团的谈话的一部分。本篇三是毛泽东给刘少奇的一封信的主要部分。刘少奇在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将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九月八日给他的信和他九月二十三日的复信稿报送毛泽东,毛泽东当天给他写了这封信。本篇四是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八日毛泽东再阅刘少奇给江渭清的复信修改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本篇五是毛泽东审阅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本篇六是毛泽东重读自己的旧作《长冈乡调查》时写的一个批注。本篇七是毛泽东在李达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旁写的一个批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_《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背景
1963年到1965年间,毛泽东写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五段文字,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采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是1963年12月13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加强相互学习,克服故步自封、骄傲自满》的重要部分,1977年9月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中指出,中央和地方的一些同志,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长期存在着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而不能解脱,因而产生故步自封、骄傲自满的错误倾向。强调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的教育,把别的地区和单位的好经验、好作风、好方法学过来,定为制度。《向群众的实践请教》,是毛泽东1964年9月25日给刘少奇的一封信的主要部分。
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简单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调要向群众的实践学习,这样即可解决教条主义的问题。《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是毛泽东1964年12月13日修改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文中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1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是毛泽东1965年重读自已的旧作《长冈乡调查》时写的1个批注,他从党的历史的回顾中指出,人类总是要犯一些错误才能显出他们的正确,认识的盲目性和自由,总会是不断地交替和扩大其领域,永远是错误和正确并存。指出了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盲目的必然性往往是自由的祖宗这一认识规律。《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是毛泽东1965年在李达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大纲》上写的1个批注。文中重申了他一贯强调的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并且指出了这一规律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联系。
(www.61k.com)马克思主义认识论_《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全文内容
一
我们现在还有一些处在领导工作岗位的同志和许多从事一般工作的同志,并不懂得或者不甚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还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他们常常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代替唯物主义,以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既然这样,那他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就不可能做好。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一九六三年五月)
二
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1个人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1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
(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三
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简单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下决心长期下去蹲点,就能听到群众的呼声,就能从实践中逐步地认识客观真理,变为主观真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看是不是行得通。如果行不通,则必须重新向群众的实践请教。这样即可解决框框问题,即教条主义问题了,即可不信迷信了。
(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四
所谓认识客观真理,即是人在实践中,反映客观外界的现象和本质,经过渐变和突变,成为尚未经过考验的主观真理。要认识这一过程中所得到的主观真理是不是真正反映了客观真理(即规律性),还得回到实践中去,看是不是行得通。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八日)
五
人类的历史,就是1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1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种自然科学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六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那时的中央领导者们,实在懂得很少,或者一窍不通,闹了多年的大笑话。但是这是难免的,人类总是要犯一些错误才能显出他们的正确。对客观必然规律不认识而受它的支配,使自己成客观外界的奴隶,直至现在以及将来,乃至无穷,都在所难免。认识的盲目性和自由,总会是不断地交替和扩大其领域,永远是错误和正确并存。不然,发展也就会停止了,科学也就会不存在了。要知道,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盲目的必然性往往是自由的祖宗。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这是因为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社会、人类本身(即人的身体)都是永远认识不完全的。如果说有一天认识完全了,社会全善全美了(如神学所说那样),那就会导致绝对的主观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不是1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_《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注释
本篇一是毛泽东审阅《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稿时在第10个问题中加写的一段文字。本篇二是毛泽东同尼泊尔教育代表团的谈话的一部分。本篇三是毛泽东给刘少奇的一封信的主要部分。刘少奇在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将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九月八日给他的信和他九月二十三日的复信稿报送毛泽东,毛泽东当天给他写了这封信。本篇四是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八日毛泽东再阅刘少奇给江渭清的复信修改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本篇五是毛泽东审阅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本篇六是毛泽东重读自己的旧作《长冈乡调查》时写的1个批注。本篇七是毛泽东在李达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2种对立的发展观》旁写的1个批注。
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人类的历史至少有二百万年。
指一九三一年初至一九三四年底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王明等人。
四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基本规定,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弄清楚认识的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认识真理的本质、客观性和价值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及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即实事求是。
【主要内容】
一、认识的结构与本质★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三、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间】6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认识的结构与本质
一、认识的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一、认识的结构
1、认识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界定了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他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
认识主体的主要特征是:第一,自然性。人是客观实在的自然存在,人的自然机体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自然界为人提供了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人从自然界中不断摄取生活资料,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生命和力量的源泉。第二,社会性。,只有在由人所结成的社会活动及其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有可能作为主体而存在,也只有在社会中,人才可能具有社会性的本质,才能获得主体的地位。第三,意识性。作为认识与活动的主体,人的活动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因而是有目的的。
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领域的对象,也就是进入主体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
认识客体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客观性。它是不依赖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第二,动态性。客体随着主体发展与活动自由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大。第三,多样性。客体可划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以及以物质形式为载体或外壳的精神客体。
认识中介是指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物质条件一般是指认识工具,即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精神条件是指主体认识客体过程中所运用的背景知识和理论因素,一般表现为思维的知识框架和理论范畴或基本概念,在认识过程中一般表现为认识推理的基本前提和理论评价的准则。认识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需要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一方面,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对客体进行改造,使主体实践目的得以客观化实现出来,在客体中打上主体意志的烙印;另一方面,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得到了改造,不断形成新的观念、新的能力。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第二,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只有通过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第三,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效益性,是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和利益的特性。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总是在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中产生。
第四,审美关系,即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关系。
二、认识的本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从实践中取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并不排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的必要性。间接经验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而间接经验只是?流?。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日益完备的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提供了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实践的发展拓宽和深化了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不断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联系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桥梁,实践为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提供了客观上、物质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2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的证明。同时实践本身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就是把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直接对照,检验出认识是否符合实际,符合的程度如何,是否是真理性的认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的认识不仅是为了解释世界,对客观事物作出某种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动地改造世界。另外,一切理论和认识成果,都是为实践服务的,离开了实践这一最终目的,认识的形成和发展都不会成为可能。
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则起到阻碍作用。
2、反映、选择与建构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同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不可分离的。由实践所决定的人的认识活动,是要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这就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能动的抽象活动和创造性思维。人们必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使这种认识符合主体的需要,这也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人的认识既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又是在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在认识的本质中,反映的、摹写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能动性、创造性不能离开对事物的正确的反映,并且必须以后者为基础。同时,反映和摹写只有在能动和创造的思维过程中才能实现。能动性和反映性不是人的认识的两种过程,而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始终伴随着信息的交换过程。反映的发生,就是一个物质系统以某种方式接收和保留另一物质系统信息的过程,反映能力也就是接收和保留信息的能力。两个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必有信息的交换,信息的交换过程也就是反映过程。
主体和客体在认识中的统一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主体认识客体就是主体通过一定手段从客体中获取信息,并经过加工、改造即信息交换,使之在主体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具有同构异质关系的观念系统的过程。认识的主体就是凭借能动的、自觉的活动对观念信息进行逐级深化的思维操作,不断深化着对客体本质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离不开建构。从信息相互作用的角度看,建构确实是体现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认识机制、认识环节。建构一般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既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又要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这些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为观念。没有这一过程,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建构或重构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3、主体素质在认识中的作用
认主体自身的素质也制约着认识。主体素质包括主体的身体素质和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3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神素质,是指主体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事实上,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主体的身体素质是指人的劳动器官、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所具有的条件和功能。
认识还受主体精神素质的制约。主体的精神素质可分为认知结构和非理性因素两大部分。认知结构是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凝结而成的统一体,它们共同制约主体反映客体的全过程。
第一,认知结构制约人们每一具体认识过程的目标选择。
第二,主体要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整理来自客体的信息。
第三,主体按这种认知结构对客体作出解释。
4、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过程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主体的意志、情感等因素影响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主体认识的过程和结果。
其次,主体在许多情况下能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的领悟和认识。
再次,主体在提出假说、猜测以及进行想象时,也伴有意志、情感、灵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主体的精神素质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5、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立,揭示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错误,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实现了认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是对立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主张?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也主张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承认世界是可知的,这是正确的。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它把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看成是如同照相和镜子照东西一样的消极被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根本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观察认识问题,认为人不要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只要靠感觉器官的直观,就能获得知识;二是离开辩证法观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一成不变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强调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把反映论的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不仅指出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且指出了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认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人们的社会认识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4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人们在改造客观事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得人们的认识得以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它把辩证法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从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认识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的前提下,肯定主体在认识中的选择、建构等能动作用。人的认识不仅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动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及现代意义
1、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
在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并进行过长期的争论,先后讨论过知行先后、知行难易、知行分合、知行轻重等问题。?知?与?行?的关系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然而,古代哲学中的所谓?行?与我们今天讲的实践在涵义上却有较大区别。过去哲学中所谓?行?是指日常活动而言,主要是指人的道德行为和修身养性。《周易大传》中主张将?精义?、?利用?、?崇德?结合起来,主张精研事物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地,是为了运用知识提高生活,健身安适,提高道德。道德高尚就能穷究事物之神妙,认识事物的变化。孔子十分重视言行一致,反对言而不行或言过其行。孔子论言行一致,虽带有伦理性质,但论及到了知行的矛盾,强调知对行的指导和把知变为行的重要。在先秦的哲学家中,荀子十分重视行在认识中的作用,论述了知、行关系,认为一种认识或理论必须经得起实际的检验,才可以施行。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他把行看作是认识的最后归宿,行包括认识,高于认识。
知行关系随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对立,也鲜明地表现出来了。这些见解对后来人们正确理解知行关系是很有意义的。宋代时期的朱熹强调知是行的基础,主张知先行后。他所谓的?知?是明心中固有之理;而他的所谓?行?是道德伦理的践履。王阳明认为主观的意念活动就是?行?,抹煞了知行界限,提出了?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主观唯心论的?知行合一?说。另一些哲学家,如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把朴素辩证法思想运用于认识论。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知行统一观。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肯定实践的优先性,他还认为,知和行是有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知与行相互依靠的前提是各有各的功能,正由于此,才?知行相资以为用?。他批评王阳明唯心主义的?知行合一?观实质上是以知为行,?销行以归知?,完全否定了行的必要。他还认为,?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5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行必统知?。?行?可兼?知?,是说?行?可以包括?知?。?知不可兼行?是说?知?了却未必能?行?,?知?未必能得到?行?的效果。王夫之的?行可兼知?,?行必统知?就是肯定在知和行的矛盾统一体中,行是主要方面,是知行统一的基础。王夫之还认为,由行得知,由知知行,行先知后,知行相资相用,先后互相促进,这就是知行并进而有功。所谓?进?是知行不断得到发展的意思,知行是循环往复,无穷发展的过程,这个思想是相当深刻的。
2、?知、行?关系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论
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知行关系的研究对于我们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认识理论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古代先贤在研究知行关系时,有的强调知先行后,认为行就是知,知就是行,展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行的意义,提出了带有唯心论色彩的以知为基础的知行统一论;有的强调?行?对于?知?的重要性,认为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使,行是知之成,提出了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论。这些理论思维的成果对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其次,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关系讨论是以道德理念与修身养性为主旨。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有实质上的不同,但其现实意义在于:把人的道德生活、道德实践理解为?行?的重要内容。从今天的社会现实来看,道德实践与道德建设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关系的理论对我们研究、理解道德实践和道德建设是具有现实的启发与借鉴意义的。
再次,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关系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国化、民族化的一个中介性因素,它提供了很丰富的认识论的概念和范畴,只要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原则去汲取它们的合理成分,一定会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和中国传统认识论精华融通在一起,发展和建立具有现代意义和中国特色的认识论体系。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和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6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它的特点是形象性和具体性。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而又有局限性。
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人们凭着感觉器官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第一,相互依存。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是通过多方面现象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抽象,才能形成理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
第二,相互渗透上: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有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2、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第一,要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
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把二者对立起来。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则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认为认识可以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二者都没有能辩证地把握认识过程。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而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轻视理论,否认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把局部的狭隘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这两种倾向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
二、从理性认识到世界的飞跃
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毛泽东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具有重大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7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
第二,理性认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三,理性认识要为实践主体所掌握。
第四,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物质条件。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为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有一个过程。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
2、再认识过程
人们的认识过程往往是再认识的过程,再认识就是主体对同一客体原有认识成果的重新认识,它不仅包括认识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而且包括鉴别真伪,修正错误,使认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的过程。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毛泽东对人类认识的发展作了如下概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8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认识,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因而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表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其内容是确定的。真理不因人而异,也不因阶级而异。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和影响。
2、真理的客观性与价值性
真理的价值性即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作为反映两种不同关系的范畴,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观察问题的取向。真理的客观性是从真理同客体一致性上所作的考察,揭示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效用上所作的考察,揭示真理在客观上固有的作用和功能。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一般说来是一致的。一方面,真理的客观性是价值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真理的价值性又是真理客观性的重要体现之一。真
3、真理和谬误
首先,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确定的界限: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表明了主观和客观的符合、一致;而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错误的反映,表明了主观和客观的脱离、分裂。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之间有质的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和谬误又相互联系:其一,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显不出真理。其二,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的真理,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反过来也是一样,这种谬误如果回到原来的范围以内,恢复它所必备的条件,它又会转化为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9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0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东西。导致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同样都是错误的。绝对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相对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成是真理发展的?顶峰?,当作教条照抄照搬;相对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有绝对性,否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客观真理性及其指导作用,抹煞了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在相符合。显然,这种检验的标准不能在认识领域内寻找,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标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也不能直接回答认识是否同它本身相符合。所以,真理的本性所决定的检验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个别的、特殊的实践,都包含着一般、普遍的意义,即一次实践能够做到的,在同样条件下的同样实践必然会重复地加以实现,产生出同样的结果。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是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在直接联系起来的桥梁。实践活动同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对象直接联系着,它所产生的结果是客观实在的。
2、实践检验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实践才是鉴别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标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一,凡经实践检验证实的真理,新的实践可以丰富它、完善它、发展它,却不能推翻它;第二,即使一时的实践还不能对某些认识作出检验,但无限发展的实践,终将会对认识是否是真理作出确定的检验。
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又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一,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检验和发展人的认识;第二,即使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它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这具体体现在: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灵魂。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首要方面,就是要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1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根本要求。
第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归纳与演绎★
二、分析与综合★
三、抽象与具体★
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一、归纳与演绎
1、归纳和演绎的涵义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包含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它通常由前提、逻辑规则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2、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归纳和演绎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一方面,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另一方面,没有演绎也没有归纳,演绎给归纳提供指导,对事物进行归纳的指导思想往往是演绎的结果。
归纳和演绎又互相补充,相互渗透。人们的认识运动总是从个别事物开始,从个别概括出一般。因此,人们通常是从归纳开始,归纳出来的结论成为演绎的前提,归纳转化为演绎,演绎使归纳的成果得到扩大和加深。演绎中得出的结论又可以成为归纳的指导,演绎转化为归纳,用事实材料的归纳来验证和丰富演绎的结论。
二、分析与综合
1、分析和综合的涵义
分析就是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的方法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信息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流程分析等。
综合是把对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的认识统一为整体的认识的思维方法,它旨在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综合是按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整个事物在思维中再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2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分析和综合是辩证的统一
分析和综合既互相区别,又互相依存。
一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认识就不能具体深入,不能把握事物的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的具体规定性,当然无从综合;
另一方面,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总是要以某种综合的成果为指导进行的,并且以综合为目的。没有综合,认识是零碎、片断的枝节之见,不能统一为整体,也难以对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有确切的了解。
三、抽象与具体
1、抽象与具体的涵义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思维进程中,要运用由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再由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
具体通常有两种涵义:一是感性具体,即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它是思维过程的起点,但这种感性具体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是对事物整体的混沌的认识。二是理性具体,即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是具体在思维中更深刻的再现。
抽象作为思维方法,通常是指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其他属性、因素的一种逻辑方法。
每个抽象的规定只是反映事物属性、特点和关系的一个方面,但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多方面属性、特点和关系的统一体。因此,要真正达到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就不能停留在抽象规定上,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抽象规定联系起来,在理性思维中把事物的各种属性、特点和关系作为整体完整地、具体地再现出来,即达到理性具体。
2、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
理性具体与感性具体不同,从形式上说,它已经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是用一系列概念和符号表达的,具有抽象性;从内容上说,它已经不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整体反映,而是对事物各种内在属性、特点和关系的整体反映,是研究和理解事物本质与规律的结果。
抽象和具体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抽象规定是理性具体的基础和逻辑出发点,没有对事物各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就没有客体整体在思维中的明晰再现;另一方面,理性具体又是抽象规定的目的和逻辑终点,没有理性具体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感性具体到理性具体,决定性的中间环节是抽象。科学的抽象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去抽取;其次必须把真正本质的东西抽取出来,每一步抽象都应该同事实相对照,不断用实践来检验,否则就会变成空洞的、形式主义的抽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3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4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2.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15 天津理工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哲学教研室
五 : 3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基础选择题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基础选择题
一、选择题Ⅰ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质上是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
A.感觉论B.反映论C.经验论D.实践论
2.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指()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的反映论D.“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3.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是()
A.认识路线上的对立B.认识理论上的对立
C.认识机制上的对立D.认识方式上的对立
4.批驳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是()
A.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武器 B.人类思维方式的深化
C.逻辑工具和方法的进步 D.人类实践的发展
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现实和理论的关系D.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6.“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
A.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B.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D.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7.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来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9.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10.实践是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
1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和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由()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
12.实践标准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实践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
C.实践本身是一种精神活动D.实践是人类的自觉活动
13.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
A.人脑的发育程度B.人的智力状况
C.周围环境D.人的实践活动
14.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论上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16.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17.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因为()
A.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B.它能够指导实践和检验认识
C.它能够扬弃抽象的观念D.它是认识过程的结束
1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对感性认识的综合B.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
C.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D.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19.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D.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20.人的知识可以划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部分,直接经验是()
A.感性认识B.理性认识C.正确的认识D.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
21.所谓客观真理,主要是指()
A.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B.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C.人的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 D.人的正确认识中所含有的客观内容
2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因为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D.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3.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B.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D.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24.“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25.承认“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具有相对性”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怀疑论的观点
26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二、选择题Ⅱ
1.认识过程中的“重构”是指()
A.主体实际地把握客体的过程B.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D.主体加工客体信息,形成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的过程 新增考点: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B.认识起源于经验
C.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人的主观意识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C.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
6.下列属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的是(ABCD)
A.孔子主张“生而知之”B.老子主张“不行而知”
C.柏拉图主张知识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D.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7.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或能力
B.反映是接受、选择、传输信息的过程
C.信息在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现出来
D.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8.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B.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C.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D.否认了人正确反映世界的能力
9.下列思想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是()
A.“生而知之”B.“先行后知”
C.“不虑而知”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0.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具体环节是()
A.选择B.重构 C.虚构D.猜想
新增考点: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1.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A.知行不可分割B.知行合一C.知行相互促进D.行先知
12.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B.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3.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
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D.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14.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
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D.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15.价值的主体性体现在()
A.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B.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D.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
新增考点: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16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表现为()
A.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主题
C.真理和价值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共同的检验标准
新增考点: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1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
A.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B.相对真理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
C.它们是人的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表现D.同一真理的两种性质
1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作为检验真理的实践总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B.实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
C.不同的人、不同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D.有些真理需要通过逻辑证明才能检验
19以下论断正确反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有()
A.只有诗人才需要想像
B.幻想是极可贵的品质
C.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症结
D.在科学道路上,只有不畏劳苦坚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20“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A.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B.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C.由抽象规定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重规定的综合的过程 21“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体现了()
A.逻辑和历史的完全一致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逻辑反映历史的主流的方向D.逻辑不跟随历史的具体环节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和洛克的“白板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这两种观点具有何种哲学倾向?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