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 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 )兵
②涂( )有饿piǎo( )
③鸡豚( )狗( )之畜( )
④数( )罟( )不入wū( )池
⑤无( )失其时
⑥谨庠( )序之数
⑦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 )之义
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 xù ④cù gǔ 洿 ⑤wú无 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
弃甲曳兵而走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应掌握的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河内凶 弃甲曳兵而走 斧斤以时入山林 然而不王者
(4)词类活用(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指出用法并解释,教师归纳)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5)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6)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重点点拨: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 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 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米”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四、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教案点评: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探究活动
《论语》与《孟子》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1)比较法。
(2)历史法。
(3)文献资料与网上查询法。
(4)调查法(侧重于孔孟故里的学生)。
参读书目:
(1)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孔孟的部分。
(2)周月亮《孔学儒术早期儒学及其演化》,云南人民出版社。
(3)张传开、汪传发《十大哲学家》,南京大学出版社。
(4)《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5)杨树增《先秦诸子散文·诗化的哲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7)刘冬颖《与圣人对话·孔孟精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8)黄卓明《诸子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9)王兴康《论语·仁者的教诲》,上海古籍出版社。
(10)赵昌平《孟子·匡世的真言》,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 :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第一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四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五~七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www.61k.com]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三 : 寡人者,寡也
历史目睹了历史的兴衰荣辱,历史目睹了三足鼎立,历史目睹了自刭乌江,也目睹了改朝换代的缱眷残留。历史无语,但从历史眼角滑落的泪中,映射出历史的“寡“者,那就是历代的君主。自称寡人,寡德之君,实以自谦。然而他们所寡的仅仅是德吗?非然也。
寡人没有朋友。“伴君如伴虎”,是朋友就要以诚相待,无话不谈,但说不好就要人头落地。”草梗横喉“的童趣却引来朱元璋的痛杀。是君主就要心怀天下,维护君权,为此而抛弃朋友。太子丹和赢政的友谊从赵国再到秦国,而当他们站在对立的战壕时,那份童趣的友谊湮灭了,消逝在历史的掩卷中。“桃园三结义”,斩白蛇,抗“黄巾”,过五关斩六将,进出魏军而不顾己。“潸然历史心茫茫,友谊还看关云长”。三足鼎立时的那段友谊另人感动。但是,那时的刘备还不是“寡人”,谁能预知刘备一统天下后的情况呢?说不好三人为争皇位而互相残杀,落个历史笑谈。
寡人没有亲信。曾经的共商国是,曾经的贴心之腹,曾经的深信不疑,几句谗言,几番挑拨,怒而杀人,满门抄斩,岂部哀哉!抗金名将死于精忠报国,长孙无忌的“老臣心”破碎于亲王的道听途说,“两朝开济”的比干竟死于自己的亲侄子手中。读史人的泪如小溪流淌于历史,“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坚信不疑的堡垒经不住流言的轰击,哀如斯,很如斯!
寡人者,寡也。“君权神授”的他们独享那份自创的悲凉和寂寞。他们可以抛弃自己的爱妃置之于荒凉的大漠中,“和亲”带给昭君的是无尽的痛苦和悲怆,却带给她国家暂且的安乐。把“君权”的尊严压在少女羸弱的肩膀。
可怜的君主们,你们是如何熬过孤寡的痛楚,你们就不可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吗?也许只有那“龙居之处”方享人世之百味,体会人间之冷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品一壶清茗,赏一方美景,和自然对弈,和鸿鹄歌唱。“酹酒千撙尚显少”,心中没了打拼杀戮,却多了人生。
听到月亮流泪的声响了吗?那是孤独者的哀泣;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吗?那是寡人寻求不“寡”的希冀。把秦砖汉瓦和孤寂一起埋葬,把功名利禄和猜忌一齐冲走,让历史充满“不寡”的绝响,响穷四方!
四 :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 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 )兵
②涂( )有饿piǎo( )
③鸡豚( )狗( )之畜( )
④数( )罟( )不入wū( )池
⑤无( )失其时
⑥谨庠( )序之数
⑦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 )之义
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 xù ④cù gǔ 洿 ⑤wú无 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
弃甲曳兵而走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应掌握的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河内凶 弃甲曳兵而走 斧斤以时入山林 然而不王者
(4)词类活用(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指出用法并解释,教师归纳)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5)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6)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重点点拨: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 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 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米”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四、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教案点评: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探究活动
《论语》与《孟子》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1)比较法。
(2)历史法。
(3)文献资料与网上查询法。
(4)调查法(侧重于孔孟故里的学生)。
参读书目:
(1)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孔孟的部分。
(2)周月亮《孔学儒术早期儒学及其演化》,云南人民出版社。
(3)张传开、汪传发《十大哲学家》,南京大学出版社。
(4)《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5)杨树增《先秦诸子散文·诗化的哲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7)刘冬颖《与圣人对话·孔孟精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8)黄卓明《诸子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9)王兴康《论语·仁者的教诲》,上海古籍出版社。
(10)赵昌平《孟子·匡世的真言》,上海古籍出版社。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