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蒙克的呐喊-蒙克《呐喊》的形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8 所属栏目:蒙克的呐喊

一 : 蒙克《呐喊》的形式分析

摘 要:《呐喊》,无疑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最负盛名的经典之作。画家通过极富张力的艺术语言,将人物面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作品的思想主题、创作背景等问题已有大量文献诉诸讨论,本文将主要从艺术语言与视觉心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图像学形式分析。

关键词:《呐喊》;形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 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9-0-01
1.题材分析:歇斯底里的“末世情节”
从艺术语言与视觉心理的角度重新审视《呐喊》的表现题材:画面上“呼啸”的色彩与“暴动”的线条“厮打”出这样一个令人躁动不安的场景:黄昏,天空远处的火烧云,如同原始生灵被野蛮屠宰后喷涌而出的澎湃鲜血,漫天袭地,浩荡起伏。这种“血腥感”在视觉与心理上都给予观者一种毛骨悚然却不知所措的巨大恐怖,令人窒息。天空下的群山,被画家涂抹成混杂靛青的黝黑,仿佛是死亡的幽灵由远及近。左下方一座让人看不到尽头、如抽丝般封锁画面的长桥上,是惊恐万分的人形,双手抱头,如鬼影般突兀而荒诞地伫立于画面正前方。严重扭曲的面庞、空洞苍白的双眼、羸弱下坠的身躯,将惶恐、痛苦、呆滞、迷茫、孤独、癫狂……都凝聚于焦灼无奈地歇斯底里,最终冲破画框。然而,更加令人脊背发凉的却是,长桥远方貌似绅士的甲乙路人,面对如此莫名的惊悚漩涡,竟能依旧悠闲踱步,全然无动于衷……这幅“无声”的《呐喊》,咆哮出的,却是一如戏剧高潮般矛盾十足的“末世情节”。
2.视觉形式分析
2.1色彩对比
多数观者在欣赏此画时,都首先聚焦于画面前端的惊悚面孔或上方的火烧云。原因在于,画家有意识地运用色彩之间的冷暖、明暗对比,突出了靛青、黝黑团块包围下的血色猩红。红、蓝、黑三色的强烈对比,迅速让人头晕目眩,也在观者的视觉疲劳中加强了紧张感与违和感。值得强调的是,画家没有拙劣地将每一色块都均匀地单色填满,而是彼此渗透,互为表里,红中有蓝,冷中有暖,有效增强了色彩对比的视觉效果。
2.2线条与形状
由于生命意志的本能爆发,蒙克摒弃了创作早期符合客观景物的自然线条,大胆运用夸张扭曲、随意变形的曲线,来主观表达奥斯陆的峡湾与晚霞。这种“暴动”的曲线,如漩涡般统摄着包括孤独、恐惧、焦虑、癫狂在内的所有情绪,让观者在“有序的凌乱”中体验到由此辐射而来的惶惑与不安。
画家的高明之处在于,并没有让这种酷似漩涡的惊悚曲线充斥整个画面,而是在左下方的较大空间运用了辐射状的斜线来表现长桥的物象。线条如放射的钢丝般锥刺入画面前端,虽然阻绝了来自于“暴动”曲线的那份莫名慌乱,但那种恐怖仿佛来得更加锋利。曲与直的对比,不仅区分了空间深度,更加强了画面的荒诞冲突。
在人物形体的轮廓描摹上,更体现出戏剧化的张力。那张令人惶恐的面庞,在夸张扭曲的线条中如鬼影般突兀地伫立在画面的正前方。扭曲的形体与其身后河水的曲线、衣服的黝黑与河水的色彩都呼应得恰到好处,无论形、色、还是象征意志,前景中的人形,都好似从远方汹涌的河水中涤荡溅起的澎湃浪涛,跨越了笔直的桥梁,冲杀到观者的面前,张开血盆大口,歇斯底里地咆哮着。他是死亡的幽灵?是孤独的使者?还是别的什么……
如前文所述,画面中最令人不安的,其实并非这张“鬼脸”,而是钢丝般线条汇集处悠闲踱步的两位“绅士”。画家用笔直挺拔的体块塑造了他们的形体,依稀轮廓中却鲜明地流露出区别于前端鬼影的高贵形象。这种形体轮廓的对比,似乎凸显出某种文明的力量,那种“力量”,似乎足够强大到可以漠视本该战栗的恐怖场面,最终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无动于衷、隔岸观火……这一切,都无疑给观者附加了一份思考的凝重。
2.3构图特点
正面表现:蒙克将整幅画面的视觉焦点(惊悚呐喊的面孔)有意地安排在画面的正前端,狰狞的面孔直接面向观者,仿佛呼之欲出,以构成最为强烈的心理冲击。这也仿佛是画家本身希望迫使自己去迎接画中形象所带来的正面挑战,不让观者有任何机会逃避这种冲突性极强的视觉体验。
强透视处理:画面中左下方桥面及桥栏杆上如钢丝般收束的透视线条急促地向灭点汇合,形成明显的三角结构。既为画面增加了几何形要素固有的视觉稳定感,又在透视线条的指引下,突出了视觉灭点处悠闲踱步的两位“绅士”形象,深化了画面内涵之中的矛盾与张力。
2.4笔触与肌理
蒙克在作品中以狂放的笔触将对比极强的各色油彩涂抹堆叠在画布之上,“暴动曲线”与“钢丝斜线”的大块面处理,如板刷平涂般流畅不羁,笔触间凝聚着力道、意志与情绪。在肌理的表现上,画家巧妙地运用了划痕,强调了不同色层间的渗透与对比,丰富了线条的质感与轮廓。这种貌似破坏“秩序”的技法呈现,更加有益地增强了纹理轨迹中弥漫出的,空间氛围中的肃杀与冲突。
3.结语
《呐喊》中夸张强烈的色彩对比、曲直明晰的线条造型、强烈冲击的空间构图、狂放独到的笔触肌理,使画面在震动中形成富有节奏的平衡与统一。作为画家,蒙克通过表现主义的艺术语言,深刻地揭露了心灵的悲恸。这种悲恸无疑与他的家庭经历、生活遭遇及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是其心中长期积累的全部情绪的本能宣泄。画家没有以喃喃细语来述说心中的感伤,而是选[www.61k.com)择澎湃激昂的呐喊,试图唤醒被那个时代催眠了的人们。当然,这件足以让爱德华·蒙克留芳艺史的经典之作,也为西方的现代主义绘画,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二 : 赏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

天空在燃烧 河流被炙干

扼住你的喉咙

搁浅你的船

膨胀的思想流着

黑色的血液 漩涡

卷走我的肉体,你用尽最后一丝气息(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无声呐喊。穿越时空的

生命像幽灵的影子。似乎

一次又一次挣断

鲜活的人啊! 鬼魅的身影

从嗜血的口中逃离的

越来越远......

三 : 浅谈爱德华蒙克的呐喊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浅谈爱德华·蒙克的《呐喊》

几乎所有知道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画派的人都会提到一个挪威画家的名字——爱德华·蒙克,而知道爱德华·蒙克的人都会提到他的杰作《呐喊》。(www.61k.com]

一、《呐喊》的创作背景与表现手法

《呐喊》描绘了一个张口瞠目的奇异人形,他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古道上,由于惊吓而张大了嘴巴,在扭曲的景物中如虫般的蜷曲着。在解读这幅画时,首先需要明白这“呐喊”来自何处,是画面中人物的口中还是压抑的环境。有人曾考据说《呐喊》中描绘的地方是在挪威的奥斯陆,那里有专门收留女性精神病患的奥斯陆医院,站在画中人物所处的位置,就能听到精神病人的尖叫,此外附近也有几处屠宰场,蒙克听到的也许是待宰动物的哀嚎声。然而,这种方法显然还不能完全解释作品表现出的巨大的悲哀和恐惧。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这幅画让人惊骇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来自场景中难以言喻的痛苦和无法表达强烈内在感受的无力感。蒙克曾经在自己的日记中描述过这幅画的创作背景,他说“我和两名友人在落日余晖中散步,心中感到一股淡淡的哀愁,突然天空变得一片血红,我停下脚步,疲惫地靠在栏杆上,凝视着像剑尖鲜血般悬挂在阴暗峡湾和城市上空的云彩,我的朋友已经走了,我全身颤抖的站在原处,仿佛听到一声尖锐的呐喊,划破寂静。”虽然画中可以看到船只和行人,但却让人有种末世般的苍凉,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失去再生能力的世界。具体来看《呐喊》的表现手法:

首先,抽象化的人物直接而且震撼地传达内心深切的绝望。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脑袋上毛发全无,脸形像个骷髅,双眼和张着的嘴都大如空洞,身材瘦削嶙峋,衣着不清。他捂着耳朵,似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已被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他就像一个尖叫的鬼魂,让观赏者恐惧,不自觉得也想要尖叫呐喊。他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只是一个被抽象了的代表恐惧的形象。

第 1 页 共 5 页

爱德华·蒙克 浅谈爱德华蒙克的呐喊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其次,压抑与鲜艳的色彩的同时运用表达情绪的恐惧与不安。(www.61k.com)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同时,他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比如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一方面,画中的天空颜色十分刺眼,就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另一方面,全画的色彩又是郁闷的:画面中的色彩混浊压抑,除了天空,其它景物的颜色中都参入了黑色,给人以不祥的预感。海面阴暗处的紫色伸向远处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燃烧的血红色彩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了一种极度恐惧的情感。

最后,画面的构图与绘画技巧滋生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幅画长一米,宽75厘米,构图比较垂直,将焦点集中在画中人身上,为呐喊的声音创作了更多的空间。蒙克充分地使用动荡的、弯曲的、倾斜的线条,将桥梁、天空和大地联系在一起,把那个瘦骨嶙峋、双手捂着耳朵呐喊的人物置于画面的前景,道路直接伸向观众,呐喊直接面向观众,使整个画面产生一种强烈的节律感。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的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这幅画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这种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整个画面充溢着一种躁动,也通过那个极度恐惧的人物使画面充满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它留给人们的不是宁静和美丽,而是扭动和不安。

二、《呐喊》背后爱德华·蒙克的隐痛

蒙克创作《呐喊》时才29岁,一个年轻人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对绝望与恐怖的体验,与他坎坷的身世有很大关系。蒙克年幼丧母,父亲患有精

第 2 页 共 5 页

爱德华·蒙克 浅谈爱德华蒙克的呐喊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一再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www.61k.com]后来,在蒙克的青年时期,他的兄弟、姐姐、父亲相继去世。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体弱多病。眼看着身边的双亲和骨肉兄弟接二连三地不断死去,蒙克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打击,几乎到了深度精神折磨的程度,死亡的残酷烙印永远地刻在了蒙克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蒙克后来说“从我出世以来,疾病、疯狂和死亡就像恶魔般纠缠着我,阴魂不散”。一个接一个的打击为蒙克的艺术创作打下创痛的烙印,悲惨的人生经历使他下定决心,要描绘活生生的人,有呼吸,有感觉,会痛苦,也会爱。他生前就宣称:“我们的追求高于只拍摄自然景观的摄影师。我们不想绘制漂亮的图画挂在墙上装饰房间。我们要创造,至少也要奠基一种有益于人类的艺术。这种艺术引人入胜,它发自内心深处。”又说:“我们不应该再画室内的阅读者和编织女了,而应描绘那些能够生活、呼吸、感觉、受苦和爱恋的人。”他不想拒绝这人生的恐怖,他想让人们理解他描绘的可怕和惨烈,他希望人们会象走进教条那样在它们面前脱帽致礼。蒙克所描绘的世界是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他刻意表现死亡、忧郁和孤独,描写上世纪末的艺术家在充满矛盾与痛苦的现实中,其孤独的心灵对人生产生的怀疑和焦虑。

1890年,蒙克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蒙克并不是为了愉悦观众的视觉去画画的,他的画很难取得观众们的欢欣。最初,人们在看到《呐喊》时,认为蒙克一定已经疯了,这幅画是在他神智不清的时候画下的。在《呐喊》原作的右上角上有一行浅浅的字写着“只能是疯子画的”,虽然现在已经不能考证是这句话是蒙克自己写上去的还是别人的恶作剧,但画中确实表现了一种疯狂的绝望与不安。然而,《呐喊》的完成前后历时三年,有许多的草图,最终的截稿也有四个版本,这说明蒙克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第 3 页 共 5 页

爱德华·蒙克 浅谈爱德华蒙克的呐喊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绝非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以一种专业的心态在创作,他要表现的情感也许不只是自身的苦痛,更是当时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极端的孤独与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www.61k.com)

三、《呐喊》对于后世的意义

《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品,而蒙克被誉为是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派的先驱,所以这幅画之于后世有很大的意义。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在于“借夸张与扭曲的色彩、线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在印象主义中得到充分表现的自然主义被放弃,而取其简化的手法,并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加以发挥”。正是《呐喊》等一系列画作开辟了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

《呐喊》是精神的焦虑以图式显现的最杰出的代表。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而又无法摆脱这一现实的永恒象征。它反映了存在主义者对人类自身孤独和焦虑的呐喊:表现出在工业社会潮流的席卷下,对个人的渺小、心灵的机械化、理性的泛滥和科学主义的霸权等严重的不安和反抗,试图从这种现代性笼罩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表达了他绝望与逃亡的路。这不仅是蒙克自身灵魂的“呐喊”,也是他对工业社会中人的命运的关切。

蒙克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作品反映了欧洲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面貌。在蒙克生活的时代,再没有别的艺术能够像他那样深入到人的灵魂之中,把那心灵的美与丑一并展现给世人。也没有人敢于他那样赤裸裸地描写人类本能的丑恶,使善良与罪恶并存,让美丽与丑陋共生。

如今,《呐喊》中那个捂着脸扭曲着的人物形象被广泛的应用到商业、娱乐业中,人们用它来表达某种讽刺或恐慌的情绪。然而,《呐喊》最大的意义可能是它让人们找到了宣泄焦虑恐惧情感的出口,找到了人与人灵魂的孤独的相互映照。

第 4 页 共 5 页

爱德华·蒙克 浅谈爱德华蒙克的呐喊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爱德华·蒙克》乃佳 吉林美术出版社 《蒙克画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王昌建 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 5 页 共 5 页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听见蒙克的呐喊

听见蒙克的呐喊

原创2015-06-16小编在北欧慕溪北欧旅游慕溪北欧旅游

慕溪北欧旅游

微信号mustardseedtravel

功能介绍慕溪北欧旅游专注提供北欧定制旅行服务。[www.61k.com)我们相信旅行的美在于每一段的旅行都让我们经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得以遇见未知的,尝试未曾尝试的,品尝到新鲜的,居住在梦想中的。

蒙克 呐喊 听见蒙克的呐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夏天旅游旺季,大批游客涌入挪威竞相饱览这个北欧国家的风采,为这个刚刚点燃热情的国度又增加了一燃火热。人们怀有惊叹的心情畅游峡湾,同时又感慨着这个国家的文明与富饶。亦或是有人流连忘返,急不可耐的已经预定了下一次的到访,却又满含顾虑地打听着挪威冬季的萧肃。其实,与既高冷大气又温柔可人的挪威风光不同,这个国家的艺术家为人们献上了另一条风景线。以蒙克为代表,这位时而粗犷霸气时而轻触人心的挪威画家,他的作品总让人久久伫立于前,揣摩,思考,回味。

蒙克 呐喊 听见蒙克的呐喊

位于奥斯陆的蒙克美术馆里收藏着这位杰出艺术家的大多数作品。临近着奥斯陆自然博物馆,花草树木的自然气息浓郁着感染着整个美术馆。于是,削弱了建筑的庄严正经,增加了自然的柔和清新。夏季到访自然是最美丽的时节,门口的樱花树恬静着呼唤人们的到访。哪怕只是在门口逗留片刻,也会被深深的吸引。有趣的是,这座美术馆主要是由日本出光公司赞助的,必然每年也是吸引了很多日本游客的到访。这种对艺术品的关怀,也让细腻与温婉的日本风格从整个美术馆的细节中不经意的流出。

蒙克 呐喊 听见蒙克的呐喊

走进美术馆。不同于死板的生平介绍,蒙克的一生伴随的是一排排的画桌与画笔。随意使用的纸张也让前来参观的大朋友小朋友坐下来,一边听着蒙克的艺术人生一边画着心中的作品。也许对于蒙克来说这是最好的欣慰,看见自己的故事与作品感染着后代的人们,意义悠远而绵长。

蒙克 呐喊 听见蒙克的呐喊

展厅里的作品大多风格迥异,这源于蒙克的经历。蒙克的记忆里满含着对病逝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思考,夸张与严肃可以同时并行于他的画作间。求学的过程又伴随着传奇的自我认知,从拜师于挪威写实画派,到自我意识的突破毅然决然的去了法国,从挣脱了吉普赛流浪生活的颓废,到移居德国开始全新画派。博物馆中的各类作品都能体现出他永无止境的创作天赋与传奇人生。

蒙克 呐喊 听见蒙克的呐喊

蒙克的思考多数停留在生命,爱情与死亡。经历过太多次生离死别的忧愁,蒙克把对死亡的恐惧转变成了一首对生命的赞歌。远处的月影是他独有的特殊象征,人们在明朗的月光下自由的享受生命。从年轻女孩的纯洁圣白,到成熟女人陷入热恋的激情,到老年女人的黯淡拘谨,这一首生命的歌曲唱出了特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唱出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又或是他觉得生命需要珍惜来享受,死神的嘴脸才会这样可恶地出现在他的画笔之下,贪婪地吸取着年轻的生命。

蒙克 呐喊 听见蒙克的呐喊

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蒙克最出名的作品呐喊。这一幅当今最值钱的画作不仅画出了蒙克焦虑与紧张,也以巨大的传神力让所有人都感同身受地紧张。远处血红色的天空,伴随着渐渐走进的黑衣人,这些焦躁的元素都为这幅画增加了无比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山下的精神病医院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绝望,也许是飞速的工业发展让人窒息,他歇斯底里的尖叫中透露出一种压抑的释放,也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将近的恐惧感。蒙克出神入化的表现力让现代人震惊也得到了认同。且不说这幅画有多么价值连城,现代的电影电视艺术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尖叫者的身影。仁者见仁,人们对于看到他是一种惊恐还是一种解脱,还需要自己慢慢领悟。

蒙克 呐喊 听见蒙克的呐喊

带着内心无比的冲击和震撼,走出博物馆在咖啡厅小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夏天阳光充足暖风和煦,走出室内深呼吸,让咖啡的香味与自然的美妙驱散内心的紧张。除了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体验一下咖啡厅的小小特色。蛋糕上的呐喊者以可爱的萌态让人忘记了心中的紧张感,反而却让人喜爱到难以下口。巧克力蛋糕的浓郁,水果蛋糕的清甜,这或许也是现代人对于蒙克艺术的跨界表现,让人更容易消化,让人更容易释怀。

蒙克 呐喊 听见蒙克的呐喊

图文:杨伊然

蒙克 呐喊 听见蒙克的呐喊

by alice socal

慕溪,专注北欧定制旅行

4008-550-767

info@mustardseed.com.cn

广州市体育西路191号中石化大厦B塔2922

www.mustardseed.com.cn

如果挪威的自然风景让你驻足,

走近挪威艺术家蒙克会让你感受内心的另一种震撼。

为何不参观完美术馆在咖啡厅逗留片刻。

画布上的艺术让人思考,

盘中的艺术让人更容易消化。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分享,

那么,请关注我们慕溪北欧旅游。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关于挪威旅行路线。

如想咨询或了解更多北欧定制旅行路线,欢迎致电:4008-550-767

本文标题:蒙克的呐喊-蒙克《呐喊》的形式分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933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