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何伟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

发布时间:2017-10-25 所属栏目:自我介绍

一 : 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

[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
请看过的童鞋说说自己的看法就好~大家互相探讨一下而已~

下面就看看www.61k.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德川咪咪[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谢邀。

我最喜欢《江城》。

看到许多答案都说《江城》最好,各有理由。对我而言,最打动人的是他文字中的隽永之美——


涪陵有许多搬运工,人们把他们称为“棒棒军”——手持竹棒的劳务大军。通常,在冬天,棒棒军的队伍尤其庞大,因为这是乡下的农闲时节。但像他们这样的人其实哪儿都不缺,不声不响,无处不在,有点诡异。他们三五成群地站在卖彩电的商店门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大墙电视屏幕。若是碰上老外坐在街边小摊吃东西,立马就会有十来个棒棒军围拢过来看个究竟。要是码头上哪儿在吵架,他们也会围过来,穿着蓝布衣服,手里拄着竹棒,听得津津有味……如果没有一群棒棒军围观,那交通事故也就不算真正的交通事故。他们是一群悄无声息的人——有时即使是最惨不忍睹的事故,也唤不起他们开口的欲望——他们不出面干涉。他们只是在看。

(翻译者是李雪顺,他也出现在《江城》中,被描述成一个年轻的、野心勃勃的英语教师。原文很美,李雪顺的翻译也很好。)


看完《江城》,我还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念头——我想要认识何伟。因为这个来自美国的观察者,本身就是江城故事的一部分,他的存在和江城本身一样富有魅力、引人深思。同时,他是一个书写中国的记者,是非虚构写作领域的大师。22岁的我手捧《江城》,一遍又一遍地拆解、默念、朗诵……希望通过这种“逆向工程”,去寻找非虚构写作的秘密。那时我想,如果蒙幸与他相识,得几句点拨,那该多好。


我在网上搜何伟,发现不少照片里,他抿着唇,双眉微蹙,脑袋侧向一边,仿佛在思索,又仿佛在困惑。


这是我拍的哦,他真的大部分时候都是这个表情,实在太好抓拍了。

今年9月,何伟来中国,这个梦想实现了。我(厚着脸皮)跟随他从上海到北京,巡游、讲座、签售、采访。当他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才发现,只要他听别人说中文,都会露出这种表情。何伟27岁来到中国时,只在他所服务的“和平志愿队”的紧急培训下,学过不到二十个汉字。随后,在他的坚持下,涪陵师专派了两名老师教他中文。从1996年起,何伟断断续续在中国待了十多年,一直用中文独立采访,理论上,他对这门语言的使用应该很熟练。

但转念一想,又哑然失笑。何伟在书里说过,和中国人打交道,有的时候需要一点“创造性口吃”。这样,人们对他就会更有耐心、更宽容。装傻不仅能够博取同情,有时还能戏弄别人,他和涪陵师专的一个王老师互相看不顺眼,对方有一次奚落他中文不好,结果被何伟的中文老师厉声喝止说“何伟听得懂你在说什么”。何伟在书里写,“目的已经达到,我快活极了”。

他是这么做自我介绍的:“我身上有三个人,一个是彼得·海斯勒,何伟要笨一点儿,普罗托斯就是……”每说一个名字他就把手压低一点,说“普罗托斯”的时候手已经低到了膝盖以下。普罗托斯是他的英文名Peter在阿拉伯语里的发音。2011年,他跑去了埃及,以42岁的高龄开始学习阿拉伯语。


距离我着魔一般日日夜夜看《江城》,已经过去两年了。如果说这两年里我有什么长进,那就是我意识到自己幻想过的场景——得到名师的几句点拨,顿时大彻大悟突飞猛进——实现的概率几乎为0。因为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希望走捷径的懒汉思维。


但是但是,能够获得这个让他面授机宜的机会,还是让我兴奋不已。所以我还是问了他:“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记者吗?”


何伟的答案挺令人意外的。他说,别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原来Peter Hessler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曾抓狂于自己怎么就写不出好作品来。那时他在61阅读友叶欣桐[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最好看的是《江城》,最有意思的是《甲骨文》,最纪实的是《寻路中国》
之所以三部都非常精彩,需要特别感谢出色的译者。


网友顧小杰[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只看完了寻路中国,完美之作啊,再多的溢美之辞都不为过。


网友蒙面大侠[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三部曲里个人觉得《甲骨文》最好,纵横捭阖,多条线索齐头并进,是非一般人所能驾驭得了的,说实话读的时候都感觉信息量太庞大了,不得不集中注意力才行


网友摩尔日[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其实三本书的副标题已经很有助于辨别从个人,历史,到社会递进描写,随个人喜好挑选。

2001年 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 Perennial. 《消失中的江城: 一位西方作家在长江古城探索中国》:个人觉得江城最为细致入微,96年我还没上幼儿园,但对于他笔下的小县城觉得尤为亲切。生活瞬间刻画十分生动,趣味横生。还有他的学生们各自成长的过程,几乎是80后这一代人的缩影,大概是帮中国人看中国。
2006年 Oracle Bones: A Journey Between China's Past and Present, HarperCollins.《甲骨文:流离时空里的新生中国》:甲骨文涉及了更为深刻的政治和民族问题,最喜欢的是他多线叙事的风格。语言云淡风轻,故事的冲突却十分强烈,过目难忘。但跳转得太快节奏容易乱,所以建议先读其他的,熟悉他的风格。有次我偶然买到一本小书,编者赫然写着陈万家,竟然生出喜逢故知之感。这本大概是帮中国人看过去吧。
2010年 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 HarperCollins.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寻路中国的确是西方重新认识中国的绝佳窗口,最贴近当下现实,从南到北纵观风土,也是在中国生活多年离开前的一次总结吧,属于帮世界看中国。期待他关于埃及的作品。个人推荐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奇石的阅读顺序。如果时间不够,就看看江城吧。


网友匿名用户[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个人认为甲骨文最好。

江城是我高中时躺在床上看完的,私以为这本书比较轻松,不耗脑子。里面也有很多蛮不错的表达的。
寻路中国不喜欢,不讨论。
甲骨文深刻,行文纵横捭阖,因为涉及到一些不该说的东西被ban了。但读这本书时我需要很专注,不然容易抓不住他的点。

感谢Peter Hessler,他的观点往往能够跳出我的思维圈子,给我一种很奇特的体验~


网友faye gao[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消失的江城


网友蒙面大侠[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看peter hessler的书最大的感觉是自己作为中国人, 对身边的种种的不道德与不公习以为常. 从来没想到过这身边的人和事有多滑稽甚至黑色幽默. 看余华的书也经常有这种感觉. 我比较喜欢 寻路中国, 对于京郊一家人和村中故事的描写.

附上一个他在美国做的买书宣传.
https://www.61k.comwatch?v=ZYX-OeR6P-Y


网友密码有误[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甲骨文還沒有中文吧?我覺得江城好看~初到中國那種心態描述的很到位~尋路中國就多了很多調侃


网友匿名用户[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只看过江城,读的时候感觉进入了那个时空,一个小城下的世界。对于那个年代,似乎已经可遇而不可求了。
不知为何,总感觉他笔下的学生有些过于“智慧”,缺乏一种代入感。稍有些怀疑是否经过一些修饰,不过更可能是个人没有类似经历吧。

仅仅是发表下感想 折了吧 (另外ishare可以找到甲骨文的中文翻版)


网友郑运昭[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甲骨文更加零碎些,毕竟是杂感结集,但可读性应该是3本最好,江城次之,寻路中国相对差些,不过也算是难得的提供了新视角。


网友张雪[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甲骨文


网友蒙面大侠[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给出的答复:
我喜歡江城。喜歡作者筆下那些小人物,各自有自己的邏輯和思想。讀罷,有一種想要背著書包沿長江行走的衝動。

二 : 何伟•中国三部曲

何伟(PeterHessler)中国三部曲的写作顺序是《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而我的阅读顺序却是《寻路中国》的前两部分(城墙、村庄)、《甲骨文》、《寻路中国》的第三部分(工厂)、《江城》,这也恰好是我的喜爱程序的排序,或许与阅读顺序有关,也或许是作者在这近十年时间里写作水平的进步。

初读《寻路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很是感谢师兄在微博上的推荐。长城也好、城墙也好,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就像文中所说“沿着这道城墙,穿越整个国家,多么神奇啊”。看作者用平实的语调写沿长城自驾之旅的种种见闻、历史与现状;在北京郊区残长城脚下“依旧在耕田种地”的小村庄里村民的生活以及村庄因汽车、农家乐的发展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第三部分以浙江丽水为观察点,描写了开发区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作为城镇化的一部分,这仍在全国各地从发达地区向小城镇、偏远地区推进。大概因为浙江的发展与河北有很大不同,这一主题我并不十分感兴趣,因此在看完《甲骨文》之后才看,但整个《寻路中国》的风格非常一致,从普通人的视角冷静旁观生活的快速变化,与前两本相比,系统性、可读性都要强很多。作者虽然用旁观者的语气来叙述,但他早已经融入了笔下的生活--不管是京郊的村庄还是丽水的工厂,他都间断性地生活了多年,与许多人成为朋友。文中自然有他的观点,但很谨慎,更多时候只是在描述,而在这场景、人物、对话或偶尔的评论中,常常会让我觉得“这个我也经历过”“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或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自觉会心一笑。当然,有的时候也会觉得“这不是普遍现象”“外国人看待这件事是不一样的”。而我尤其喜欢前两部分的原因大概是我向往那种到处走走看看、远离喧嚣、寻访鲜为人知却自有故事的小地方(这种地方越来越少了,出门的感受只有人、车)的生活,虽然从来不会放在行动上。

《甲骨文》是唯一一本还没有在大陆出版的,我想若不删节的话短时间内也很难,而若删节了,那便不是《甲骨文》了--它几乎涉及了近些年所有会被网站自动变成XX或删除的话题。我看的是译言网上的译文版,水平不错,稍有删节。这本书与主题鲜明的《寻路中国》完全不同,它更像大杂烩,多个毫无关联的人物、故事、过去与现在反复交叉,正如它的副标题“AJourney between China's Past andPresent”。这是最有思想性的一本,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过另外两本,但它仍以陈述为主,文风与视角相差不大。为免本博文被删除,内容不做介绍,事实上,我仍不清楚此书为何这样组织、布局,安阳的考古与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雅宝路上的维族商人在一章中,而每个故事都分散在全书的不同章节中。但毫无疑问,这本书非常值得读。

《江城》写的是作者1996-1998年刚来中国、在涪陵师专当老师的经历。初学中文,在1个偏僻、几乎没有外国人的的小城里被时刻关注、屡屡围观的压力,文化差异,生活、交流中的种种问题,让全篇都呈现阴暗的色彩,正如笔下这座江边小城的天空。即使他后来适应了,交到不少朋友,也能在他对山间美景、乡村田园的喜爱中发觉他的那种矛盾与不确定--那不是对涪陵全心的喜欢。这篇很难引起我的共鸣,它离我的生活太远了,不管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我没有去过重庆,从小生活在华北平原上,周围连个小土堆都没有,对笔下的涪陵难以生出亲近感,而通篇的基调也没有让我对它产生任何向往;96年他教的三年级学生还面临包分配的问题,而不管是学校的政治氛围还是城市里对外国人的过分关注,我都没有亲身体会--这些年的变化真的是太过迅速,十年时间仿佛已是不同时代。这本书在美国出版会曾被赞为“如果只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就选这本吧”,在我看来实在言过其实。作者刚刚到中国,对中国的了解是肤浅的,这本书的描写也停留在表层,几年过后已觉过时,我想涪陵早已不是那个样子了。反倒是后两本对于中国变化令人惊讶的速度以及这一速度带来的问题写得比较到位。这本书看的是网上的1个译文版,翻译的一般,有很多英文语序,不过加了不少译者的注释,挺有意思。

维基百科有何伟及妻子张彤禾(华裔)的介绍,张著有"FactoryGirls",还没看,看介绍也是类似的写作视角,通过对东莞两名女工的三年追踪描写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她可是名人之后,其父张立纲“五院”院士,曾任(www.61k.com)香港科大副校长。他们有2个双胞胎女儿,真幸福。

本文标题:何伟中国三部曲-何伟(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749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