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第二性女人!
张国荣突然自杀在世人心中形成一个谜,人们根据各种蛛丝马迹对他进行议论和分析,但他自杀的真正原因却很难解开。我个人认为张国荣是死于“第四性忧郁症”。这是一种新症,在任何以往的书本中找不到这个词。
通俗说法男人是第一性,女人是第二性,同性恋是第三性,双性恋是第四性。了解张国荣的人都知道他是第四性。人类一直存在着性别歧视,曾经歧视过女性,也歧视过同性恋,当前很多人虽对第四性闻所未闻,可一旦发现肯定会惊诧并排斥。
其实人类的性别取向不由自己,一切是上帝决定,因此人不必为性别自卑,更不存在任何道德问题。人类一直在进化,这个过程必然会出现多性倾向。从人类染色体的变化看,人类没有理由在性别取向上歧视自己。原始时代男性体内平均有1500个代表男性的Y染色体,但到了现在Y染色体却减少到40个左右。按某些科学家预计,若干年后Y染色体将会彻底从人体中消失,到时人类便再也没有男性。第四性的出现也正是人类性别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反映,从人类的整体历史看,他们只是人类进化的尖兵。可悲的是人类在生理进化的同时,文化意识却经常墨守成规。代表传统的主体人群影响着评价生活方式的话语权,这种势力很难公平地去理解和对待不同的性别取向,甚至经常企图对少数性别进行否定。
第四性(双性恋)在很多人看来是大逆不道,因为双性恋的恋爱模式与传统恋爱模式完全不同。他们的恋爱方式由生理进化决定,本身与道德品质毫无关系。可狭隘文化却认为他们不正常,这必然会对当事人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张国荣幸好生活在香港,否则他也许早就自杀。作为一个表演艺术家,他经常将自己内心的体验宣泄在艺术中。这种宣泄形成一般演员无法达到的“张国荣魅力”,这也是他的艺术创作非常独特的原因。香港在东方已算较为开放的地区,然而这个地区对第四性的理解却依然传统。人们虽然能从艺术层面接受张国荣的才华,但对他的性别取向却持保留态度。张国荣死后那么多人为他哭泣,并不是对生命进化代价的理解和落泪,而只是对他艺术魅力的尊敬和惋惜。
遗憾的是张国荣自己对第四性的理解也没悟通。很多年来张国荣那种独特的忧郁说明他一直在忍受。他低调的表情和他的艺术成就极不吻合,那种状态不仅超越性别,还带着一种令人同情的时尚。他没有理直气壮地站起来争取社会对各种性别的平等相待,说明他内心也有否定自己性别倾向的意识。香港文化有很浓的自律传统,张国荣无法逃脱这种文化对他的浸染。尽管他的个人品质非常优秀,但潜意识里却又对自己的性别经常怀疑。他带着负罪感与人相处,每时每刻都希望自己能给他人带来快乐。这种付出对他是残酷的,当一个人完全将自己强迫成圣人时,其实他已经死去。张国荣所接受的文化和他无法选择的生理经常形成冲突,这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煎熬。很难有人站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上去理解他,这就注定了他不解的矛盾和孤独。人们对第四性非常缺乏认识和理解,但是张国荣的自杀却会从客观上引起更多人对性别多样化的思考。文明社会应给予每一种性别相同的权利,不同性别之间也不应有任何歧视。那些具有少数性别特征的人不要自卑,更不要否定自己的性倾向。
当今社会第四性人已越来越多,相信很快社会舆论会更多地涉及和关注到人类的第四性问题。著名歌星麦当娜就是第四性人物,她不仅活得有滋有味,还非常张扬。有人说从张国荣的自杀和麦当娜的潇洒,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确张国荣内心有认为第四性“有罪”的倾向,而麦当娜却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无罪”并非常优秀。不过,区域性文化差异还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性别差异。从全球范围看,女第四性人要比男第四性人生存空间相对宽松很多,这种宽松其实暗合了男权社会心理及生理的需要。不少男人都有多妻情结,这在客观上令女双性恋很容易找到情感配对。很多男人认为与女双性恋交往非常温馨和刺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与女双性恋者相处的男性是第一性或第四性都行,他们都能与第四性女人获得平衡和快感。很多女第四性者的心理承受力比男性强,她们对局外人的胡评乱语非常蔑视。女第四性者在表情上与第二性女人无异,她们通常会在自己的圈子中悄悄享受性别特征的乐趣。
然而男第四性者却远没这么幸运,从交往结构上讲,他必须得和同类与另一个女人相爱才能获得生理和心理满足。这是一种很难实施的恋爱结构,因为目前男第四性者的数量本身不多,即使碰上也很难再有一个女人愿来接受这种关系。有时候第四性男人在找不到理想伴侣时,也会与第三性男人交往。这种交往并不能完全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同时还有可能承受第三性男人在情感上的压力。第四性男人对女性的热爱是第三性男人难以接受的,如果第四性男人与第三性男人情感很深,他就会受到巨大的情感折磨。这种折磨一般人很难理解,那种刻骨铭心的沉默的难受足已将人摧毁。多数人的情感伤痛可以对人倾诉,甚至可以在媒体上大肆宣泄,而第四性人特别是第四性男人却不行。多数第四性男人羞于向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情况下他的命运就很容易形成悲剧。情感是需要平衡的,当情感难以平衡而自己又对一切产生厌倦时,就容易得“第四性忧郁症”。这是一种比癌症更能毁灭人的病症,它会在整体上撕裂人的灵魂。有时表面看人很正常,但实际上他的心早已被扯得粉碎。这也是好端端的张国荣突然跳楼的原因。
有人主张用道德来压制人的生理反应,这种说法不仅横蛮和无知,还存在道德标准的问题。生理反应是一种自然属性,这不是做一做思想工作就可以改变的。况且自然属性并没有错,为什么一定要强行去改变别人?假如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第四性,是不是也应该让他们来制定一种道德标准,并强行用那种标准来规范我们?
实际上多元社会的特征就是共存,人类的道德标准应针对侵犯的领域而非强化对自然属性的扭曲。人类应尊重所有性别者的权利,应严格区分生理和道德的本质。总有一天人类会视一切自然现象为正常,那时我们才能说自己是真正的文明人。
是不是觉得很有道理呢?这是我在网上搜一本叫第二性女人看到的文章
男人是第一性,女人是第二性,同性恋是第三性,双性恋是第四性。了解张国荣的人都知道他是第四性。人类一直存在着性别歧视,曾经歧视过女性,也歧视过同性恋,当前很多人虽对第四性闻所未闻,可一旦发现肯定会惊诧并排斥。
看到这段,是不是会思考一下自己的性取向呢?
蛮欣赏这篇的,申明是转载,作者是谁我也不知道。总之很喜欢作者的分析
等我看好了第二性女人,再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二 : 第二个女人
我第二个女人姓吴,也是二婚,原有一女。我们是一九八一年结婚, 来我家生了两个儿子。
婚姻上受过一次挫折,所以倍加珍惜现在的家。当然有儿子也是重要因素,我太爱两儿子;也赶上包产到户,没时间理会其他种种。
唉••••••这个女人,怎么说呢,我真没水平说清她一二。简而简之吧,修养不沾边,坏习惯全占;头脑简单,心胸还狭窄,又顽梗不化。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能顺心麽?说一句顶三四句,全不沾理,气死你!打架嘛又怕吓着小儿子,真没办法。
她更没有合力同心建家园的慨念。一九八八年老家分支,我从村西迁到村东。内内外外事无巨细,统统我一人,觉是迷糊盹,饭是囫囵咽。她像没事似的,只守厨房,还正好贪嘴呢。不但没半点怜悯之心,还要给点气受。建房负了许多债,我强调三年不准添新衣,她却背地里给自己买新衣。她可不是娇娇妻哟,农村妇女还中等偏下,还是文盲。
现在两儿子也成家了,我也退休了。辛苦、纠结了一辈子,太累了!现在真想舒坦地过过日子,这个要求过分麽(有退休工资,条件很好)?
可是她还照样不着边际的整天在外忙这忙那的,忽悠着日子,逃难式的过。谈不拢,劝无效,我行我素。真受不了,这是折磨我啊!(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首先是一日三餐饭不及时,中餐要拖到下午两点,晚饭要到八九点钟。特别是夏天,晚上休息时间很短。晚饭迟,睡觉时间短,对胃也不好。我说现在的农人都讲究作息时间,注意养生,我们也应注意吧。人老了,把菜园子弄好、把家务搞好就可以了。嘴皮子磨破,她还是丝毫不改。
我发现我不在家时她却很有钟点,饭吃得早。
有几次,我在学校吃完中饭回家看看,发现她也在家弄饭,比我在家早多了。
记得二00七年冬的一天,我去县城购酒菜给儿子办婚宴,有邻居同往(他也是购酒菜办婚宴)。购完货,合租一小车回家。下午一点钟到家。邻居的老婆在村口早早等候其老公归来,她却早早吃饭不见人影。别人全家搬货,我一人空腹搬货。唉,这叫女人麽?
人也需要吃点肉,我不缺钱却没有吃肉的口福。买肉嘛她喜欢,主张多买!但煮时总是那么一丁点。肉片不是炸得焦焦的,就是含油浆掺在白菜里。真不如一盘素菜!本来买肉嘛,是改善生活,全家人高兴。我家一买肉,还总是不痛快,所以干脆不吃肉!
家里来客人了,还是要割肉的。荤菜也弄几个,开饭前,她先给客人一大碗面条,菜上桌时,客人只好望菜却步。吃饭时,我也只是稍稍陪客人吃点,她老是拖到后头吃。也没看见她怎么吃,反正好菜不会留给你吃。
年年宰杀大肥猪,还不许卖一点肉。可是大年三十,桌上不到一斤肉,小孩也吃不上几块好精肉。
她也不是不会炒菜。一次我和侄子去女儿家,天色不好,担心下雨,早早吃了中饭,立即骑摩托赶回。家里丈母娘来了,正在吃饭。一盘精肉炒辣椒,尝了一下,很好吃。我问了一下割多少肉,她说有一两斤,可是晚上就没有肉吃了。好吃的菜,大都是细细品尝,她是八戒吃人参果,吃大口食。
人本应活到老学到老。她却不思上进,不修边幅。且看她:
一、 灶上常用锅,本是光洁铮亮。她却不刷、不铲,污垢堆积,锈迹斑斑,用不到几年烂裂漏水,又得换新锅。
二、 菜刀上的菜屑从不随手清抹,三天两头是锈迹斑斑,令人作呕。
三、 碗厨角落,常有生白毫的残菜剩饭的碗碟,屡教不改。
四、 用一辈子锄头,没磨一回,铁匠修钢就是算磨锄;锄头木柄老是糜烂柄脑而挂不住铁锄,因为总是放在湿地上,没有防潮的意识。
五、 全家的衣服,不分大人小孩,不分棉、夹、单、褂、裤,要不统统堆在一起,要不东一件西一件,来年再用。
这古怪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对她娘家的接触,我才悟出端倪:
据说,丈母娘是依仗娘家势力(相邻望族大户,鼻息相闻),横得很,很爱拉反调,不按常理做事。公婆怕她,丈夫更畏之。家里争吵不断,当然子女心里有障碍,其性格习惯也就与常人大不相同了。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自问有修养有理性。孩子大了,心里很满足,对她要求不高,将就些也就可以了。可她还是不听劝告,整天还是没完没了地在外转悠,我真受不了。
我写这篇文字,一是吐吐胸中怨气,二是给世人一面镜子——人的素质要不断提高,女人尤为重要,是关乎家庭、社会的和谐,子女的优生啊!
可能有人问,‘尽写她的不是,你呢?’
问得好!我——不赌、不嫖、不抽烟、不喝酒、不贪嘴,喜欢创业,正直善良;形象优,退休工资还可以••••••还行麽?
二0一一年夏
三 : 第二性:女人
西方大师的智慧
《第二性女人》
(法)西蒙-德-波伏娃著
《第二性女人》女权主义运动的“圣经”;那个时代大学校园中女生的必读书;无愧于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经典。
序言
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Beauvior,1908-1986),20世纪法国最具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
1908年,西蒙出生在巴黎的一个书香之家,从小过着舒适、安定的优越生活。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在为萨特的终身伴侣。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为波伏娃女权主义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得她的女权理论曾一度对西方的旧思想和旧习俗发起了有力的挑战。
波伏娃的一生是辉煌的,她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也赢得了显赫的声誉;她天资聪颖,意志坚定,在她十九岁的时候,就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作为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她本身的经历成为一种化身,象征着即便是身为女人,同样可以突破所有限制,置社会习俗和偏见于脑后,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度过精彩的一生。
波伏娃的才华不仅令普通百姓为之倾倒,还曾令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赞誉不绝口,称赞她为法国和全世界最杰出的作家。前总统希拉克在其就职时的一次演讲中宣称:“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疑的才华,让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写过多部小说和论文,她的小说《达官贵人》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此外她还写过多部小说如《女宾》,《他人的血》,《人不免一死》,《名士风流》以及论文《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斯内阿斯》等。
《第二性别》是波伏娃众多作品中最耀眼的。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一个最著名、也是最恰当的评语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在这部最全面的展示波伏娃才华的巨著中,她以百科全书式的广博学识、严肃的态度、大胆的笔触,在上卷中俯瞰了从原始社会到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西方妇女处境、地位和权利的演变和有关女性的种种神话,说明了女性并非是天生比男人低劣的第二性,以及女人如何变成了永恒的弱者;下卷中更以敏锐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女性从童年到老年的整个个体发展史的性格差异,现代女性所面临的艰难的人生抉择和复杂的社会问题,指出她们应该具有怎样的道德观、爱情观和家庭观。
《第二性:女人》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古代神话和民俗学等诸多领域,成为一部纵观整个女性的历史和世界的百科全书。1949年在法国出版之后,立即引起轰动,1952年译为英文,在美国也多次再版,成为美国年度畅销书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文版本一出,也成了那个时代大学校园中女生的必读书。与此同时,《第二性:女人》也饱受非议,“色情狂”、“性冷淡”、“淫妇”、“慕男狂病人”、“女同性恋者”的恶毒攻击也不绝于耳,但是,这一切不能阻止她——西蒙-波伏娃将自身作为反传统、追求个体独立的典范,不加粉饰和修改地奉献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性:女人》无愧于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经典。全书规模宏大,内容庞杂,但有的地方过于艰深晦涩,一般的读者很难通读全书。为此,编者将全书的精华之处加以采撷选编,奉献给读者。让读者领略西蒙-波伏娃的卓越的才华和卓立不群的思想观点,以及对女性命运和未来的远见卓识。
编者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现实与神话
第二章 历史
第三章 神话
第四章 女性的形成
第五章 处境
四 : 女人:第二性?
《第二性》至今仍被奉为女权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中写下的这句话,不断促使人们反思女性的“第二性”身份。1949年,此作在法国出版,一时成为西方知识女性的必备读物。60余年,时间并未抚平波伏瓦提出的巨大问号,至今,它仍被奉为女权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尽管上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性》已有译自英文的中文译本,但直至最近,第一本由法文直接翻译的全译本《第二性》方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细腻流畅、条理清楚、组织严密、尤其是章节段落条分缕析”,译者郑克鲁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这是他翻译法文原版时,对波伏瓦语言的最大感受。
“只要还存在男女不平等,《第二性》就不会过时。”国内知名家庭社会学家李银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女人并非为其所是”
“历史上,所有关于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规范都是社会构建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比如19世纪的欧洲,女性必须穿裙子留长发,中国也是如此。但现在,这一系列的规范都产生了很大变化。”李银河如此理解波伏瓦的经典理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一理念,正是贯穿《第二性》上下两卷的核心观点。
第一卷《事实与神话》中,波伏瓦俯瞰从原始社会到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漫长历程中,女性处境、地位和权力演变以及有关女性的种种神话。通过锐利、扼要、逻辑清晰的语句,她展示了女性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沦为男性的附属,成为男权社会的“第二性”的。
波伏瓦以不胜枚举的例子剖析这一构建过程,比如,她写道:在打扮过的女人身上,自然虽然在场,但被意中人的意愿俘虏了,按照男人的欲望被重新塑造了。波伏瓦这样解释女性之所以会处于依附于男人的“第二性”:“男人拥有的经济特权,他们的社会价值、婚姻的威望,得到一个男人支持的益处,这一切鼓励女人热烈地取悦男人。她们整体还处于附庸地位。因此,女人并非为其所是,而是作为男人所确定的那样认识自己和做出选择。”
在波伏瓦看来,女性是作为被男人凝视的对象而存在的。她们因追求更多的社会资源而内化了男人的要求。一旦女人追求自我,她将付出很大代价,因为这种自由受阻于整个社会。
第二卷《实际体验》,则是波伏瓦对女性自身体验秋毫毕现的描述。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笔触描绘了女人在出生、青春期、恋爱、结婚、生育到衰老各个阶段,以及在农妇、女工、妓女、明星与知识分子各个阶层的真实处境。其中,现代女性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艰难选择,虽带着当时社会环境的烙印,却至今依然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情况比那时更糟糕”
波伏瓦希望,“这本书有朝一日会过时”。1967年,她在接受加拿大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我写《第二性》的时候,抱着一个热切的希望,希望女性状况即将产生深刻的变化。这也是我在书中最后所说:希望这本书有朝一日会过时。”她深深明白,只有《第二性》过时,才是《第二性》真正的圆满。
波伏瓦曾为改变女性状况开出处方:第一,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只有经济地位的变化才能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上处境的改善;第二,只有女性的自身意识发生根本改变,才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遗憾的是,1967年的波伏瓦显然没有看到成功的端倪,她说:“不幸的是,这本书根本没有过时。对于今天的女性来说,情况一点都不好,我甚至认为情况比我写《第二性》时还要糟糕。”
“只要还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第二性》就不会过时。”李银河说。她甚至认为,现在因女生求学时的竞争优势,而提出“男成为了第二性”等的说法,“相当矫情”。“主要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源还是掌握在男人手中。这个社会还是一个阳盛阴衰的男权社会。”而这,似乎对应了60多年前波伏瓦的激烈言辞:“历史总是属于男性的:人们为此提出的任何理由,我们都觉得不充分。”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复旦-密歇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所长王政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持有相同看法。在他看来,何时能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状况,“没法预测。要看我们当代人如何努力。历史是当代人各种力量相互较量、磋商、妥协得到的结果。”
全球化与消费的陷阱
“波伏瓦之后,女权主义研究著作浩如烟海。相比之前以西方白人女性为主体的研究力量,70年代以后的研究已拓展到以各个人群为对象,加入种族、国籍、年龄等各个维度。各种族的女权主义研究者也开始关注自己所在的阶层。”王政告诉本报,如印度女权主义者莫汉迪写的《在西方的注视下》(Under The Western Eyes),就从第三世界妇女的角度出发,批判西方以白人行权主义为中心的女权运动。“这篇文章对西方白人女权主义有很大触动。”
王政是国际知名的女权主义学者,也是第一个将“gender/社会性别”理论译介到中国的学者。在她看来,“社会性别”是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现在的女权主义研究的是一种权力关系和等级制度。”她介绍说,“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抽象的男人和女人,他们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网络节点中。”而“社会性别”远超“男女平等”(sex equality)所包含的意蕴,囊括阶级、种族、性倾向、年龄等因素综合作用与性别造成的不平等。
近年来,全球化、资本化浪潮亦成为当代女性研究的重要时代底色。“当全球化带来资本的自由流动,第三世界国家的有色人种妇女就成了被掠夺的对象,她们处于全球等级制度的下端。”
同时,消费主义的盛行也遮蔽了许多两性不平等的现象。王政举例说,现在中国的城市年轻女性,大都是独生女,能够得到父母的全部资源,能够如愿上学、消费、工作。“尤其消费的自由,让女性误以为得到了全部自由。其实,这又恰恰落入了资本化和男权霸权的陷阱,主流社会用‘女人味’牵制女性的身体自由,促使女性打扮,实际上阻碍了她们获得更高的社会位置。”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中展现的有“女人味”的女性,都是城市精英或中产阶层女性,“而处于弱势地位、与男性从事相同体力劳动的女性则‘失踪’了。”
本文标题:第二性女人-第二性女人!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