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母亲的文章-母亲的文化

发布时间:2018-04-17 所属栏目:实用工具

一 : 母亲的文化

母亲的文化

建国之初,登记户口时,母亲却连个名字也没有。因为母亲姓杨,我父亲姓闫,登记户口的人说,那就叫闫杨氏吧。那时我哥已上小学,听母亲叫这个名字,觉得很难听,就说:“不行,我给俺妈起个名字”,他歪着头想了想说:“俺大舅叫杨宝珠,俺妈就叫杨宝珍吧。”当时在场的人都为哥哥的聪明赞叹不已,妈妈也高兴地说:“这个名字好听,俺就叫这个名字。”

母亲原来连个名字都没有,更不用说识字了,可是她教会我不少知识。特别是她会很多农谚,一年四季,春种秋收,都有农谚,常常脱口而出。比如小时候,春天遇到大雾天气,她就说:“一雾三场空,不下雨就刮风。”后来的天气变化果如她所言,我就觉她的话很神奇,说的话咋那么灵呢。“夏至耩黄豆,一天一夜扛榔头”,即种子下地,24小时就发芽出土,状如榔头,说明夏至前后是种黄豆的最佳季节;到了秋天,她带着我在地里收割庄稼,天都黑了,她还不肯回家,挪着一双小脚(母亲缠足)忙个不停。我这时又累又饿,就催着她赶快回家,她顺口说:“三春不如一秋忙,收不到屋里不算粮。”冬天,当瑞雪飘飘的时候,她常常自言自语道:“麦盖三床被,头枕馍馍睡。”农历24节气歌,尽管文皱皱的,她都能背得,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她就教会了我。她除了教我农谚,还教我很多为人处事的谚语。我很小的时候,她就教我学会忍让,乐于助人。她说:“在家不打人,出外人不打。”“吃亏常在,破帽子常戴。”

母亲虽然一辈子不识字,却对我们兄弟姐妹妹读书特别看重。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因为贪玩,成绩不好,一次期末考试,几门功课不及格。放学时,不敢回家,躲在村头的麦秸垛里。听到母亲一遍又一遍的呼喊声,我不吭气也不出来。后来听到母亲声嘶力竭带着哭腔呼喊我的乳名,我才顶着一头麦秸扑到她的脚下,哭着说:“妈,你打我吧,你打我吧。”母亲因为找不着我,又急又怕,加上我的学习成绩让她失望,朴腾一声瘫坐在地上,放声哭了起来。母亲的哭声让我刻骨铭心,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贪玩了。后来,顺利考取了初中、高中,及至参军后都一直努力奋斗,从不敢懈怠,为的是不让母亲失望。

哥哥50年代考取阜阳一中,在校读书时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可是每到寒暑假,他常缠着母亲讲“白话”(故事)给他听。母亲说:“我讲的那些白话都老掉牙了,有啥听头?”哥哥说:“老掉牙我也喜欢听。”哥哥还边听边记。哥哥后来回乡务农,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写小说,编剧本,创作曲艺段子,其中有不少作品参加过全省汇演并获得小说创作奖。他回忆起自己学习创作的过程,曾经深情地说:“母亲给我讲了不少故事,还教会了我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语言。她才是我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 在我女儿的著作中,也曾看到母亲语言的痕迹。我走上写作道路后,母亲教给我的那些生动的谚语、歇后语、家乡俚语常常使文章增色不少。

母亲健在时常常感叹,她这一辈子是个“睁眼瞎”,没文化。可我总觉得母亲有文化,她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还有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些文化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她从与上一辈的耳濡目染中,从父母的教诲中,从民间说唱的口头文学中点滴积累,传承而来,加上她的悟性,积淀而成。她虽不能用文字表达,却“讲”给了我们兄弟,她为我和哥哥走上写作道路打下了深厚的语言基础,她教会我们讲故事,教会我们如何作人。她不仅用乳汁哺育了我们,也用她的智慧哺育了我们,为我们一生的成长与幸福铺就了道路。(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二 : 母爱的文章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三 : 母亲的奖章

今天是国际“三八”妇女节,写点什么呢?有的人在祝贺、歌颂着身边的女性。而我要歌颂的这位女性已走向了天堂,她的思想光辉映照着我,她荣获的“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奖章激励着我,她就是我的伟大的母亲。于是,我便想到了《母亲的奖章》这个题目,记得中原著名作家刘庆邦也用过这个题目,还是作家有先见之明,我曾试图改用《母亲的荣誉》《母亲的证章》,但都不足以表达出思想境界,那就不妨傍傍名作家,跟名作家沾个光吧!

起初想用这个题目源于市委宣传部与我熟悉的一位退休干部,前些时日,他借调到我老家所在街道办事处编写地方志。有一天,他有点激动地给我打来电话说:“我最近整理街道办事处地方志人物篇,一查资料,官美华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一打听,原来是你母亲,你有这么一位优秀的母亲真幸福。”接着,他就让我把母亲所获得的奖章、奖状、证书等搜集整理,拍成照片发给他,我欣然答应了他。

不几天,我就赶回了老家,八十多岁老父亲听说后,很在意宣传母亲,就急忙打开了抽屉,帮我翻找着母亲的奖章、证书……从摆放有序的一枚枚奖章、一摞摞证书中我发现,虽然母亲已去世五年多,但老父亲始终像母亲生前一样珍藏着这些荣誉,我想,老父亲珍藏的更重要的是夫妻间那段感情。

这次搜集整理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我发现,母亲竟获得了两次“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在一枚奖章的背面刻印着“全国妇联赠 1979年9月”的字样,在另一枚的正面下方刻印着“1983”的字样,都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颁发。

我只记得1979年9月颁发的那一枚。前些日子又见到了,只是留下了岁月的旧痕,而更感到亲切了,现在回忆起来更清晰了。这枚奖章分两部分,上面是一块横着的长条金属板,金属板上刻印着“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字样,金属板的背面固定着特制的别针,现在别针已不存在了。下面就是整个奖章,上下用金属圈连接着。奖章的形状大致呈圆形,下端好像还有两个腿似的。奖章上刻印有五星红旗、三个劳动妇女形象,还有麦穗、齿轮什么的,形象地诠释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的丰富内涵。

母亲十分珍惜这枚奖章,把它挂在东墙上,意味着时刻在警醒、激励自己。我也很喜欢母亲这枚崭新的奖章,有事没事总爱爬到东间炕上,仔细地端详着这枚奖章,阳光洒在奖章上,发出耀眼的光芒,我感到羡慕极了,我为母亲骄傲和自豪,我从心底里暗暗发誓,我也要像母亲一样,争取获得一枚枚奖章。这个小小的愿望实现了,只不过荣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部颁发的“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奖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三等功”奖章。离母亲获得的奖章差老远了,何况母亲在我当兵之后的1983年,又荣获了一枚“全国三八红旗手”奖章和“山东省三八红旗手”。(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荣誉来之不易。仔细想想,“全国三八红旗手”奖章是全国妇女的最高荣誉,要获得这枚奖章是多么的难啊!全省也为数不多,在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里,就更显得少了,不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也不是“万里挑一”“十万里挑一”,而是更小的几率,记得当时全县每届只有几名。母亲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要获得这样的荣誉可以说难上加难,而在四年之内获得两枚“全国三八红旗手”奖章,更是难于上青天。然而,母亲做到了,成为全县几十万分之一,两枚不一样的奖章,凝聚着母亲更多的奉献精神和人生价值所在,这也是我相识的人群中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唯一遗憾的是,母亲晕车严重,坐十几里的短途车都呕吐不止,何况往返北京这1400多公里的路程,回忆起母亲那晕车难受的模样,家人大都没有劝说母亲进京领奖的了,只有在姊妹中最大的我对母亲说:“到北京去领奖多好,既受到全国妇联领导的接见,又领略了首都风光。”母亲却说:“谁不想去啊!可一想起晕车遭罪的滋味,就哪里也不想去了。”母亲放弃了赴首都北京参加“全国三八红旗手”颁奖仪式,这是母亲的终生遗憾,也使我隐隐感到了奖章的美中不足。因母亲的奖章是由全国妇联发到省、市、县、乡妇联,才层层转到母亲手中,没有那振奋人心的场面,心中感受不到接受全国妇联领导颁奖的那种激动。

奖章凝聚着母亲的辛劳、汗水、奉献、敬业和光荣,从母亲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勤劳、朴实,而母亲就是那个年代的典型代表。母亲的清廉在周遭是出了名的,她担任村副业会计、村会计三十多年,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为集体,从没花村里一分钱,连支钢笔都不舍得买,一直用蘸水笔、用线绳缠着的圆珠笔芯记账。母亲不只是对自己要求严,对村里的账目管理同样要求严,认真地核算着村里每一笔业务,钉是钉,卯是卯,集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出差错。有一次,会计账和现金就差几元钱,始终对不起来,别人就说,别费那个脑筋了,就差几块钱,这么大的一个村子,还差几块钱?。我母亲上来认真劲了,非要把它对出来不可,最后就是一分不差,这就是母亲的风格。还有一次,村里一名和父母关系很好的干部,为自己办事在外面请了客,拿着发票想在公家报帐,母亲当场拒绝,签了字的报销单撤了出来,并对那人说:“个人与集体要分清,个人与个人之间谁吃点亏、沾点便宜都无所谓,但集体的便宜不能沾。”几句话说的这名大队干部心服口服。

母亲的敬业精神也是出了名的,与周遭的算盘高手有得一比。那把算盘子曾伴随着母亲走过县里、大队供销社、副业社、办公室,算盘珠上计算过、记载过供销社的烟酒糖茶、油盐酱醋;计算过副业社里的面粉、玉米、烘炉收入、花生油;还计算过全村的苹果、葡萄、桃子、梨……母亲灵动的指尖不停地拨动着算盘珠子,仿佛从指尖上体现幸福与快乐。可天长日久,那算盘珠上留下了母亲辛勤劳作的指痕,当年算盘珠的“叭叭”声敲响了母亲的算盘人生。

母亲正凭着过硬的算盘技术和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的信任,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支持。《中国日报》(海外版)《大众日报》《农村大众》《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分别以“山村女会计”、“不徇私情的女会计”为题,对她连续报道,1976年的时候,我在不经意间看着学校墙上贴着的一张报纸,突然,我发现上面写着我母亲的名字,开始还有点怀疑,再仔细一看是《大众日报》,写的题目是“不徇私情的女会计—官美华”,我这才相信。放学回家后,我十分高兴地告诉了母亲。母亲淡然地一笑说:“咱没有多少文化,就会打打算盘子、记记账,这也是应该干的工作,其实并没有报纸上说的那么好。”面对这些,母亲总是很谦虚,她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人。

母亲的奖章曾激励着自己,更影响着后人。母亲生前的荣誉并没有带去,而始终在珍藏着。母亲的荣誉是全家的光荣,父亲始终为她珍藏着,并说:“说不定还有用处。”我想,母亲已离开人世,对她已毫无用处可言。我渐渐明白了老父亲的意思,是让我们始终珍藏着母亲的荣誉,记住母亲创造的业绩,向母亲学习,在母亲荣誉光辉的照耀下,不断奋发前行……

每每看到母亲的奖章,我就会想起母亲,缅怀母亲勤劳和光荣的一生,母亲的奖章铭记在我心里。

乔显德

四 : 母亲的文化

母亲的文化

  建国之初,登记户口时,母亲却连个名字也没有。因为母亲姓杨,我父亲姓闫,登记户口的人说,那就叫闫杨氏吧。那时我哥已上小学,听母亲叫这个名字,觉得很难听,就说:“不行,我给俺妈起个名字”,他歪着头想了想说:“俺大舅叫杨宝珠,俺妈就叫杨宝珍吧。”当时在场的人都为哥哥的聪明赞叹不已,妈妈也高兴地说:“这个名字好听,俺就叫这个名字。”

母亲原来连个名字都没有,更不用说识字了,可是她教会我不少知识。特别是她会很多农谚,一年四季,春种秋收,都有农谚,常常脱口而出。比如小时候,春天遇到大雾天气,她就说:“一雾三场空,不下雨就刮风。”后来的天气变化果如她所言,我就觉她的话很神奇,说的话咋那么灵呢。“夏至耩黄豆,一天一夜扛榔头”,即种子下地,24小时就发芽出土,状如榔头,说明夏至前后是种黄豆的最佳季节;到了秋天,她带着我在地里收割庄稼,天都黑了,她还不肯回家,挪着一双小脚(母亲缠足)忙个不停。我这时又累又饿,就催着她赶快回家,她顺口说:“三春不如一秋忙,收不到屋里不算粮。”冬天,当瑞雪飘飘的时候,她常常自言自语道:“麦盖三床被,头枕馍馍睡。”农历24节气歌,尽管文皱皱的,她都能背得,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她就教会了我。她除了教我农谚,还教我很多为人处事的谚语。我很小的时候,她就教我学会忍让,乐于助人。她说:“在家不打人,出外人不打。”“吃亏常在,破帽子常戴。”

母亲虽然一辈子不识字,却对我们兄弟姐妹妹读书特别看重。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因为贪玩,成绩不好,一次期末考试,几门功课不及格。放学时,不敢回家,躲在村头的麦秸垛里。听到母亲一遍又一遍的呼喊声,我不吭气也不出来。后来听到母亲声嘶力竭带着哭腔呼喊我的乳名,我才顶着一头麦秸扑到她的脚下,哭着说:“妈,你打我吧,你打我吧。”母亲因为找不着我,又急又怕,加上我的学习成绩让她失望,朴腾一声瘫坐在地上,放声哭了起来。母亲的哭声让我刻骨铭心,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贪玩了。后来,顺利考取了初中、高中,及至参军后都一直努力奋斗,从不敢懈怠,为的是不让母亲失望。

哥哥50年代考取阜阳一中,在校读书时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可是每到寒暑假,他常缠着母亲讲“白话”(故事)给他听。母亲说:“我讲的那些白话都老掉牙了,有啥听头?”哥哥说:“老掉牙我也喜欢听。”哥哥还边听边记。哥哥后来回乡务农,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写小说,编剧本,创作曲艺段子,其中有不少作品参加过全省汇演并获得小说创作奖。他回忆起自己学习创作的过程,曾经深情地说:“母亲给我讲了不少故事,还教会了我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语言。她才是我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 在我女儿的著作中,也曾看到母亲语言的痕迹。我走上写作道路后,母亲教给我的那些生动的谚语、歇后语、家乡俚语常常使文章增色不少。

母亲健在时常常感叹,她这一辈子是个“睁眼瞎”,没文化。可我总觉得母亲有文化,她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还有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些文化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她从与上一辈的耳濡目染中,从父母的教诲中,从民间说唱的口头文学中点滴积累,传承而来,加上她的悟性,积淀而成。她虽不能用文字表达,却“讲”给了我们兄弟,她为我和哥哥走上写作道路打下了深厚的语言基础,她教会我们讲故事,教会我们如何作人。她不仅用乳汁哺育了我们,也用她的智慧哺育了我们,为我们一生的成长与幸福铺就了道路。(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日报社闫振田)

本文标题:母亲的文章-母亲的文化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934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