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4电大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

发布时间:2017-10-06 所属栏目: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一 : 2014电大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

对不起,暂不支持该格式!

二 : 2014最新法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 名词解释

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5、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6、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7、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8、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二、 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 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法律现象

(2)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 科学性与服务的倾向性是统一的。

2、如何理解法的外部特征?

(1) 法是一种社会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3)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4)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

(5)法是由专门机构和程序实施的规范

3、法的历史类型有哪些?

答: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四种不同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前三种类型的法都建立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基础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的意志。

1

三 : 电大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四 :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病理生理学》作业1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

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www.61k.com]

2、疾病:

是指在一定病凶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

凡是能引起致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的脱水。

5、代谢性碱中毒:

是指以血浆HCO?

3浓度原发性

升高和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二、单选题

1.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D

D.疾病的诱因

2.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D 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16.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 D 3.死亡的概念是指 C D.[HCO-3]/[H2CO3]的比值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E.有机酸含量 的停止 17.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4.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C B C.脑死亡 B.代谢性碱中毒 5.体液是指 B 18.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血钾,其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主要原因是 C 6.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 B C.细胞内H+与细胞外K+交换增加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DH分泌 19.某病人血pH 7.25,PaCO2 7.下列哪一类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易发生休克9.3kPa(70mmHg) ,HCO-3 33mmol/L,A.低渗性脱水 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B 8.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 C B.呼吸性酸中毒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9.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20.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可引起 C 下述哪个系统的功能障碍最明显 A C.水中毒 A.中枢神经系统 10.水肿时造成全身钠、水潴留的基三、简答题: 本机制是 C 1、举例说明因果交替规律在疾病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 B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出现B.代谢性酸中毒 的一系列变化,并不都是原始病冈直1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表现为 A 接作用的结果,而是由于机体的自稳A.T波低平 调节紊乱出现的连锁反应。在原始病13.下列何种情况最易引起高钾血症 D 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些变化,前者D.急性肾衰少尿期 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14.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 D 新的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D.心律失常 此因果不断交替、相互转化,推动疾15.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病的发生与发展。例如,车祸时机械是 A 力造成机体损伤和失血,此时机械力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是原始病冈,创伤和失血是结果。但

病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失血又可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引起心输出量的降低,心输}H量降低又与血压下降、组织灌注量不足等变化互为凶果,不断循环交替,推动疾病不断发展。(www.61k.com)疾病就是遵循着这种因果交替的规律不断发展的。

在因果交替规律的推动下,疾病可有两个发展方向:①良性循环:即通过机体对原始病因及发病学原因的代偿反应和适当治疗,病情不断减轻,趋向好转,最后恢复健康。例如,机体通过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以及血管收缩,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得到维持,加上清创、输血和输液等治疗,使病情稳定,最后恢复健康;②恶性循环:即机体的损伤不断加重,病情进行性恶化。例如,由于失血过多或长时间组织细胞缺氧。可使微循环淤血缺氧,但回心血量进一步降低,动脉血压下降,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2、试分析低渗性脱水早期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的机制?

低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低渗,尿量不减,也不主动饮水,同时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高的细胞内转移。因此,细胞内液并末丢失,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减少明显,易出现外周循环衰竭症状。

3、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血浆H+浓度增高对心脏和血管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在:

(1)心肌收缩力降低:H+浓度升高除使心肌代谢障碍外,还可通过减少心肌Ca2+内流、减少肌浆网Ca2+释放和竞争性抑制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2)心律失常:代谢性酸中毒出现的心律失常与血钾升高密切相关,高钾血症的发生除了细胞内K+外移,还与酸中毒时肾小管细胞泌H+增加而排K+减少有关。重度的高钾血

症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室纤颤,甚全造成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3)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H+增高可抑制心肌和外周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使血管的紧张度有所降低,尤其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最为明显,但单纯性酸中毒不致引起明显的血管容量扩大和血压降低,而主要表现在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减弱。例如,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缩血管药,往往会收到较好的升压效果。

4.运用第二章所学知识分回答问题(临床案例2—1)

一位3l岁的公司职员,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回家后

还要准备第2天要用的文件,感到很疲劳,慢慢地养成了每天抽2—3包烟,睡觉前还要喝2杯白酒的习惯。在公司经营状态不好时,他非常担心自己工作的稳定性,晚上有时失眠。在公司刚刚进行过的体检中,他的各项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都是正常的。

问题:你认为这位职员是健康的吗?

这位职员身体不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该职员时常感到很疲劳,晚上有时失眠,这些都与健康的标准不符合,而是出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指有各种不适的自我感觉,但各种临床检查和化验结果为阴性的状态。如果亚健康状态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任其发展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该职员养成了每天抽2—3包烟,睡觉前还要喝2杯白酒的习惯,这些都是产生疾病的条件,当多个条件共同作用时,他将会出现身体上的疾病。

这仅仅是答案要点,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继续丰富内容。

《病理生理学》作业2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缺氧:

向组织和器官运送氧减少或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和

病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形态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www.61k.com]

2、乏氧性缺氧:

当肺泡氧分压降低,或静脉血短路(又称分流)人动脉,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以致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供应组织的氧不足。由于此型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故又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

3、内生致热原:

是指产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4、应激:

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又称应激反应。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是指在多种原因作用下,以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生成增多为共同发病通路,以凝血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二、单选题

1.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D

D.血氧分压

2.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可造成 B B. 乏氧性缺氧

3.下列何种物质可使2价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 C 4.血液性缺氧时 D

D.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降低 5.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D D.氰化物中毒

6.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 E E.腺苷

7.下述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E E.伤寒

8.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 A.产EP细胞

9.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 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上升 10.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D D.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11.发热时 C

C.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

12.高热病人较易发生 D D.高渗性脱水

13.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作用是 D

D.稳定溶酶体膜 14.热休克蛋白是 A

A.在热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15.关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错误的是: D

D.碱中毒

16.DIC的最主要特征是 D D.凝血功能紊乱

17. 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是通过活化 B B.XII因子

18.大量组织因子入血的后果是 B B.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19. DIC时血液凝固障碍表现为 D D.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20. DIC晚期病人出血的原因是 E E.纤溶系统活性>凝血系统活性

三、简答题:

1、简述血液性缺氧的原因与发病机制。

(1)贫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因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导致缺氧,称为贫血性缺氧。

(2)一氧化碳中毒一氰化碳可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10倍,当吸入气中有0.1%的一氧化碳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可能有50%变为碳氧血红蛋白。此外,一氧化碳还能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其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使血红蛋白分子中已结合的氧释放减少,进一步加重组织缺氧。长

病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期大量吸烟者,碳氧血红蛋白可高达10%,由此引起的缺氧不容忽视。(www.61k.com]

(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中的Fe2+在氧化剂作用下可氧化成Fe,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生理情况下,血液中不断形成极少量的高铁血红蛋白,又不断地被血液中的还原剂如NADH、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将其还原为二价铁的血红蛋白,使正常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仅占血红蛋白总量的1%~2%。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见于苯胺、硝基苯、亚硝酸盐等中毒。腌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大量食用后,在肠道经细菌作用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可使大量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氧不易释出,从而加重组织缺氧。

2、简述引起发热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内生致热原的信息传递:内毒素激活产致热原细胞,使后者产生和释放EP,EP作为信使,经血流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②中枢调节:EP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或通过中枢发热介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③效应部分:调节中枢发出冲动,一方面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而减少散热,另一方面经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度增高,使产热增加,导

致体温上升。

3、简述应激时全身适应综合征的三个分期。

(1)警觉期:警觉期在应激原作用后立即出现,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并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这些变化的生理意义在于快速动员机体防御机制,有利于机体进行抗争或逃避。

(2)抵抗期:如果应激原持续存在,机体依靠自身的防御代偿能力度过警觉期就进入抵抗期。此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取代了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的警告反应。临床上可见血液皮质醇增高、代谢率升高、对损害性刺激的耐受力增强,但免疫系统开始受抑制,淋巴细胞数减少及功能减退。

(3)衰竭期:进入衰竭期后,机体在抵抗期所形成的适应机制开始崩溃,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下调和亲和力下降,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临床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退、难以控制的感染,甚至死亡。

4、运用第八章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临床案例8—1)

患者,女,29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该患者入院时妊娠8个

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体格检查:血压80/50 mmHg,脉搏95次/分、细速;尿少。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减少),红细胞2.7?1012/L(减少),外周血见裂体细胞;血小板85 ?109/L(减少),纤维蛋白原1.78g/L(减少);凝血酶原时间20.9s(延长);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正常为阴性);尿蛋白+++,RBC++。4h后复查血小板75 ?109/L,纤维蛋白原1.6g/L。

问题:该患发是否出现DIC? 根据是什么?

该患者已经出现DIC 依据:

(1)病史:胎盘早期剥易引起大出血,凝血机制被激活。

(2)查体: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这些都是DIC患者出血的症状体征)。血压80/50 mmHg,脉搏95次/分、细速;尿少(因为失血引起休克早期的表现,休克可以进一步促进DIC的形成)。

(3)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减少),红细胞2.7?1012/L(减少),外周血见裂体细胞;血小板85 ?109/L(减少),纤维蛋白原1.78g/L(减少);凝血酶原时间20.9s(延长);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正常为阴性);尿蛋

病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白+++,RBC++。(www.61k.com]4h后复查血小板75 ?109/L,纤维蛋白原1.6g/L。所有的实验室检查都进一步证明DIC已经形成。

《病理生理学》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休克:

是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2、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较缺血时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3、钙超载:

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

4、心功能不全:

是指在各种致病凶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以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5、劳力性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患者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

二、单选题

1.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C C.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2.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A A.儿茶酚胺

3.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A.少灌少流

4.“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 A 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5.“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D D.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6.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A.多灌少流

7.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E E.不灌不流

8.较易发生DIC的休克类型是 D D.感染性休克

9.休克时细胞最早受损的部位是 A A.细胞膜

10.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最易受损害的器官是 E E.肾

11.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D D.低钠灌注液

12.自由基损伤细胞的早期表现是 A A.膜损伤

13.再灌注期细胞内钙超载的主要原因是 A A.钙内流增加

14.钙超载引起再灌注损伤中不包括 E

E.引起血管阻塞

15.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是

A

A.心

16.最常见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是 D D.室性心动过速

17.下列哪种再灌注条件可加重再灌注损伤 A A.高钠

18.关于心脏后负荷,不正确的叙述是 B

B.决定心肌收缩的初长度 19.心力衰竭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 A A.代谢性酸中毒

20.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B

B.心力贮备降低

三、简答题:

1、简述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在休克早期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收缩,总外周阻力升高。其中毛细血管前阻力(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组成)增加显著,使大量毛细血管网关闭,以致微循环灌流量明显减少,微循环处于少灌少流、

病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灌少于流的状态。[www.61k.com)同时,血液流经直捷通路或经开放的动–静脉吻合支迅速流入微静脉,加重组织的缺血缺氧,故该期称缺血性缺氧期

2、简述氧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氧自由基极为活跃,可与膜磷脂、蛋白质、核酸等细胞成分发生反应,造成细胞结构损伤,引起功能和代谢障碍。

(1)破坏膜的正常结构生物膜位于相应组织结构的最外侧,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受到氧自由基等损伤因子的攻击而发生损伤。氧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形成脂质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引起膜流动性降低,通透性增高。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ATP生成减少。溶酶体膜损伤引起溶酶体酶释放,破坏细胞结构。

(2)抑制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肽链中蛋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等残基极易受到氧自由基攻击,引起氨基酸残基的修饰、交联、肽链断裂和蛋白质变性,从而使酶、受体、膜离子通道蛋白等发牛功能障碍。

(3)破坏核酸及染色体氧自由基可使DNA键断裂,并与碱基发生加成反应,从而改变DNA的结构,引起染

色体的结构和功能障碍。这种作用80%为OH·所致,它对碱基、脱氧核糖骨架都能造成损伤,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引起突变、凋亡或坏死等。

3、简述心功能不全时心率加快和心肌肥大的两种代偿方式的意义和缺点。

(1)心率增快可以增加心输出量,还可以提高舒张压,有利于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流,对维持动脉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心动过速也会损害心室的功能。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特别是当成人心率>180次/分时,由于心脏舒张期明显缩短,不但减少冠状动脉的灌流量,加重心肌缺血,而日可因心室充盈的时间缩短,使心输出量降低。

(2)心肌肥大使心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满足组织对心输出量的需求而不致发生心力衰竭。但是,过度肥大心肌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和心肌舒缩能力减弱等,使心功能由代偿转变为失代偿。

4、运用第九章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临床案例9—1)。

患者,女,44岁,因交通事故腹部受伤50分钟后入院就诊,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恍惚,腹腔有移动性浊音,

腹穿为血性液。Bp54/38mmHg,脉搏144次/min。立即快速输血800ml,并进行剖腹探查术。手术中发现脾脏破裂,腹腔内有积血及血凝块共约2800ml,逐进行脾脏切除术,手术过程中血压一度降至零。又快速给以输血、输液2500ml术后给以5% NaHCO3 600ml,并继续静脉给予平衡液。6小时后,血压恢复到90/60mmHg,尿量增多。第二天患者病情稳定,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问题:(1)本病例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休克?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2)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什么?

(1)本病例属于失血性休克。主要是因快速大量失血(手术中发现脾脏破裂,腹腔内有积血及血凝块共约2800ml)而发生心输出量明显下降,血压降低而出现休克,此时可以通过代偿,血压维持在54/38mmHg,手术过程中,由于时间过长,没有补充液体,血压一度降至零。经过快速给以输血、输液后,术后继续静脉给予平衡液补充,血压恢复到90/60mmHg,尿量增多,休克得以纠正。

(2)休克时主要因为缺氧,无氧酵解增加,生成大量的乳酸,肝糖原异生能力降低,不能充分摄取乳酸转变为葡萄糖;而且,由于组织灌流障碍和肾功能障碍,使酸性代谢产物不

病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能及时清除,导致代谢性酸中毒。[www.61k.com]因此治疗中使用适量碳酸氢钠中和酸。

《病理生理学》作业4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呼吸功能不全:

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不能维持正常机体所需要的气体交换,以致PaO2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PaCO2的升高,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理过程。

2、呼吸衰竭:

是指呼吸功能不伞的失代偿阶段。当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静息状态吸人空气时,Paq低于60mmHg(8kPa),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6.6kPa),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为呼吸衰竭。

3、肝肾综合征:

肝功能衰竭时所发生的肾功能衰竭,真性肝肾综合征是指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所发生的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及重症肝炎所伴随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急性肾功能衰竭:

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肾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临床上以少尿、氮质血症以及水盐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5、代谢综合征:

是以腹型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二、单选题

1.阻塞性通气不足可见于 E E.慢性支气管炎

2.胸内中央气道阻塞可发生 A A.呼气性呼吸困难

3.一般情况下,弥散障碍主要导致动脉血中 E

E.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不变 4.ARDS的基本发病环节是 D D.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5.对有通气障碍致使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给氧治疗可 E E.持续给低浓度低流量氧 6.肝功能衰竭出现凝血障碍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D 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减少 7.肝病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 A.肠腔内胆盐量增加

8.肝性脑病时血氨生成过多的最常见来源是 A A.肠道产氨增多

9.假性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是 E E.干扰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

10.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浓

度降低的机制是 E

E.骨骼肌对支链氨基酸的摄取和分解增强

11.下述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 A A.消化道出血

1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发生出血

的主要原因是 C C.血小板数量减少

13.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C C.休克

14.引起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D

D.输尿管结石

15.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水代谢紊乱的主要表现是 E E.水中毒

1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B B.高钾血症

1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 A.代谢性酸中毒

18.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出现多尿的机制 C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19.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早出现的症状是 B B.夜尿

病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 B B.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三、简答题:

1、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www.61k.com]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涉及到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及结构改变。

(1)肾小球因素造成肾缺血主要因素有:肾灌注压下降、肾血管收缩(血液中儿茶酚胺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前列腺素产生减少、肾激肽释放酶一激肽系统的作用、肾血管阻塞)。

(2)肾小管因素:肾小管阻塞,肾小管原尿反流。目前认为肾小管损伤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造成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和少尿的主要机制。

2、简述慢性呼吸衰竭导致右心肥大与功能不全(肺源性心脏病)的机制。

慢性呼吸衰竭常导致右心肥大与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即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衰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发病机制如下:

(1)肺动脉高压形成:增加了右心的后负荷,导致右心肥大与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呼吸功能不全造成肺动脉高压的机制主要有:①肺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血液中H+浓度升高,

引起肺小动脉收缩(但二氧化碳本身对肺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肺动脉压升高,从而增加右心后负荷;②某些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发病也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例如支气管的慢性炎症波及邻近的肺动脉,造成肺小动脉炎,可使其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阻塞性肺气肿时肺泡破裂,肺毛细血管受损数目减少以及肺泡内压力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肺栓塞也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③肺小动脉长期收缩,以及缺氧的直接作用,呵引起无肌型肺微动脉肌化,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肥大和增生,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合成增加,导致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变窄,由此形成持久而稳定的慢性肺动脉高压。

(2)心室舒缩活动受限:呼吸困难时,用力呼气则使胸内压异常增高,心脏受压,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用力吸气则胸内压异常降低,即心脏外面的负压增大,可增加右心收缩的负荷,促使右心衰竭。

(3)心肌受损、心肌负荷加重:除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的后负荷外,在呼吸功能不全时多种因素可以造成心肌本身的损伤。

3、列出胰岛素抵抗的原因。 胰岛素抵抗是指正常剂量的胰岛

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效应的一种状态,指单位浓度的胰岛素引起的细胞效应减弱,即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代偿性引起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从而产生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并非单一因素致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超重要作用。

(1)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存在种族和地区差异,如墨西哥裔美同人、美国黑人、美国印第安人、亚洲印第安人等具有较高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

(2)肥胖

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以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和促进脂肪组织和肌肉葡萄糖摄取的胰岛素功能受损为特点。研究发现,减轻或增加体重可增强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呈因果关系。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主要通过游离脂肪酸和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两个途径来实现。

(3)吸烟

4、运用第十三章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临床案例13—1)

男性患者,58岁,3个月来自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常有鼻出血。近半月来腹胀加

病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剧而入院。[www.61k.com)既往有慢性活动型肝炎史。体检:营养差,面色萎黄,巩膜轻度黄染,面部及上胸部可见蜘蛛痣,腹部胀满,有明显移动性浊音,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HBsAg(+)红细胞3x1012/L(300万/mm3),血红蛋白109 g/L(10g/d1),血小板61x109/L(6.1万/mm3),血清胆红素51μmol/L(3mg/d1),血钾

3.2mmol/L,血浆白蛋白25g/L(2.5g/d1),球蛋白40g/(4.0g/d1)。入院后给予腹腔放液1500ml及大量利尿剂呋塞米等治疗,次日患者陷入昏迷状态,经应用谷氨酸钾治疗,神志一度清醒。以后突然大量呕血,输入库存血200ml,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

问题:

(1)该患者有何种疾病?依据为何?

(2)分析本例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

(3)分析本病例引起昏迷的诱发因素。

(4)治疗中有无失误之处,提出你的正确治疗措施。

参考答案:

(1)该患者有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伴肝功能不全。依据:现病史(3个月来自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常有鼻出血;既往有慢性活动型肝炎史。体检:营养差,面色萎黄,巩膜轻度黄染,面部及上胸部可见蜘蛛痣,腹部胀满,有明显移动性浊音,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HBsAg(+)红细胞3x1012/L(300万/mm3),血红蛋白109 g/L(10g/d1),血小板61x109/L(6.1万/mm3),血清胆红素51μmol/L(3mg/d1),血钾3.2mmol/L,血浆白蛋白25g/L(2.5g/d1),球蛋白40g/(4.0g/d1)。 (2)该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可能有低钠血症。 (3)本病例引起昏迷的诱发因素是给予腹腔放液1500ml及大量利尿剂呋塞米等治疗,没有补充钾而出现低钾性碱中毒,促进氨的吸收诱发肝性脑病;另外可能由于出血产氨增加。 (4)治疗有失误之处。针对目前患者情况,应该输注白蛋白,不应大剂量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可适当用保钾利尿剂;抢救不应仅仅输200ml库存血,应在大量不足液体时,输注血小板,同时采取止血措施。

五 : 302013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

一:综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简述你的理由.

答案: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政治权力强调的是权力的政治特征,是权力现象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根据有关权力的一般理论,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政治权力在政治生活中还更多的表现为国家权力,反映了国家权力机构实现公共利益的行为能力。

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

(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

(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权力的特性就使它在客观上具有了易腐败性。

(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

上述政治权力的权威性、支配性、强制性、扩张性和排他性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规则与法律对权力加以限制和制约,防止权力的行使者滥用权力。如此,才能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使权力真正地用来为人民服务。

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

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

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

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加强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

政治学原理作业2

注意:该题的灵活性和自由发挥性很大,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格式完成自己的作业: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联系实际讨论作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的舆论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要求:提交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个人讨论提纲:

一、社会监督的方式有哪些?

社会监督的方式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舆论监督。其中舆论监督是公众参与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在新闻资讯特别发达的今天,具有极其重要作用。(设计这个提纲的目的是引出舆论监督这个概念,导出下面问题。)

二、什么是舆论监督?

所谓舆论监督是指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利用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作中的偏差行为进行纠正和制约。

三、舆论监督的载体有哪些?

舆论监督的载体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其监督方式有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方式。

四、舆论监督的特性是什么?

舆论监督的优势,也就是特性即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及时性、广泛性和评价性来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它具有较强的引导动员群众的能力,一旦与其他监督机构配合(在我国,主要是监察、纪检机构)能产生很大政治压力和效应。

五、列举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工作中有影响的例子。(引出下面问题)

联系实际的例子:

一、孙志刚案件(2003年4月湖北大学生孙志刚来广州找工作,因未办暂住证在广州被收容致死),《南方都市报》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在全社会关注及中央领导过问下,孙志刚冤情得以昭雪,促进旧的收容办法废除,新的救助条例出台。

二、李昌葵案(李昌葵强奸伤害致死姐弟2人,中院判死刑,云南高院改判死缓)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全国一片哗然,迫于社会压力,云南高院最终重审此案,终判李死刑,正义得到伸张。

三、佛山小悦悦事件。(小悦悦被车碾压后,连续18人经过,无人救助,致使2次碾压终至死)媒体报道后,引起人们对道德下滑,人性冷漠拷问。社会广泛关注及反思。

四、郭美美事件。媒体报道引发对慈善事业财务资金是否规范的质疑。

小组讨论提纲:

一、每位同学谈对舆论监督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通过每位同学结合生活中舆论监督事件的体会,谈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将每位同学的体会进行归纳、提炼、总结。

四、结合实际将舆论监督作用罗列出来

1、预防功能

郭美美事件,通过舆论监督,引发对财务资金管理规范关注,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出台系列规范措施,接受监督,起到预防不作为、乱作为或胡作非为的作用。

2、矫正功能

孙志刚事件,纠正了不符合外来工管理的错误,推动社会进步。(结合舆论监督的矫正功能对孙志刚事件进行展开叙述)

3、惩戒功能

孙志刚及李昌葵案件分析(结合舆论监督的惩戒功能对孙志刚及李昌奎事件进行展开叙述)

4、保健功能

郭美美事件分析(结合舆论监督的保健功能对郭美美事件进行展开叙述)

5、教育功能。

小悦悦事件分析(结合舆论监督的教育功能对小悦悦事件进行展开叙述)

政治学原理作业3

读书笔记:同学们自己可以选择作业上的其他书目,按照我给出范文格式进行写作。

书名:《君主论》

作者: 马基雅维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一、作者简介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历史学家。马

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主要反应在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君主论》中。《君主论》谈的是君主统治之术,他主张政治非道德化,说君主应兼具狮子的凶残和狐狸的狡猾。在书中,他不惜笔墨,从理论到实例,反复告诫君主们要依靠自己,依靠自身的能力,依靠并利用人民来夺取政权,维系统治。 书中,他以相当的篇幅论述君主在应具有高尚的品德、超凡的能力的同时,还强调,作为君主,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也可以行欺诈之术,不顾信义、不避恶行。马基雅维利的这种主张以及他那丝毫不加掩饰的率直态度,是不符合当时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道德规范的。尽管封建统治者们其实时时在这样想,天天在那么做。然而由于马基雅维利在书中讨论的君主统治之术是专门在为建立君主专制,巩固君主专制政权出谋划策,因此,他一概简单地把人性归结为自私、忘恩负义、贪得无厌、损人利己,这又是走了极端,太过片面。他宣扬的君主可以背信弃义、欺骗狡诈、不择手段,在任何时期,从道德政治的角度,都是不能被正统所接受的。这也是马基雅维利及其理论在后世被批判的原因。

二、主要内容

《君主论》这本书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式、来源、管理和如何维持。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十一章),作者论述了君主国的性质、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的、混合的、市民的、教会的这么四种,获取君主国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获得、通过犯罪方式获得。可以说,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的君主国最为牢固,作者对君主国权力的来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教读者如何对当时的形势和权力分布进行分析,并协调这些力量。

第二部分(第十二章至十四章),作者论述了军队的种类和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军队包括:援军、混合军、雇佣军和自己的军队。从政治的角度讲,任何军队都代表了一定的利益集团,军队为自己实质领导服务。所以,要让军队效忠,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军队,其他的军队都是建立在其他利益基础之上,无法反应和执行君主的意志。在军事方面,英明的君主应该:整顿军队训练士卒,思考战略,博览历史,分析成败。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至第二十三章),作者论述了君主如何维持国家,君主的统治和处世之道。在涉及褒贬、慷慨与吝啬、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与使人畏惧、是否守信、遭人鄙视与憎恨等方面,君主应该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立场为重,为维护国家利益,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就国内而言,明智的君主应当急民众之所急,赏罚分明;就君臣而言,亲贤臣,远小人;就国际而言,敌友分明,立场坚定;这样才能够赢得尊重,维持国家运行,甚至繁荣发展。

第四部分(第二十四章至第二十六章),作者从历史的角度,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其过去、现在的国家和政治,并劝告当时君主争取意大利的解放。这部分有关于“命运”的精彩论述,“命运也就是时势,如果一位君主的行为符合时代的特性,他就会昌盛,反之就会败落。”

三、读书感悟——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政治思想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从柏拉图开始,政治家都是在人性善论的基础上阐述他们的政治思想的,认为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同样,马基雅维利继承了西方人本的政治思想,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问题,首要前提便是对人自身的肯定。他强调人的作用,反对宿命论的消极世界观。“许多人认为人类智慧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对此他们没有必要费心劳神地干事业,只能听天由命、随波逐流。但是人类的主观意志并非完全不顶用。其实命运主宰着我们一半的活动,而我们另一半的活动是由我们自己支配的” “命运就像一个女人,想要征服他就应该痛打她,将她击翻在地” (第二十五章)。可见,马基雅维利并不否认命运(规律)的作用,看到了客观规律与外在条件对社会和人生的制约作用,但他更强调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马基雅维利十分清楚机遇与人自身能力的关系,强调两者的结合。这在当时是绝对的人文主义思想,至今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马基雅维利坚持人性本恶的主张,他是在人性恶的基础上阐述他的政治思想的,这与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说法如出一辙,但不同于荀子劝解人们要学习,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他是从不同的角度说了解决方法,他说道:“谁促使他人强大,谁就自取灭亡,因为这种强大是他运用才智或诉诸武力促成的,而强大了的人们都会对这两者心怀猜忌”,而为了凌驾与民众之上而来统治民众,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那么,人性到底善还是恶呢?貌似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古今中外思想家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同的答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思想主张。中国儒家思想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从而把道德教化作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政治也就和伦理不可分了;而西方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有“原罪“,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所以必须建立一系列制度法制来分权制衡。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再善良的人也不可能没有一丝恶念,而再邪恶的人心灵深处也不可能没有一处柔软的地方。也许善恶是统一于人当中的吧,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无法分离。他对与人性的假设,就现在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是符合y理论的。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私的欲望,都是无一例外地受利益的驱使,毫无社会道德而言。人可以忍辱而事杀父之仇人,却不能不切齿于侵夺他财产的人。因此在马氏看来,人都是狡猾虚伪的,人民服从君主是出于万不得已,遇到可能,他们就会掉头去反抗。假如人民可能自择,他们必然随其本性,惟恶是从。因此,君主统治与其用爱不如用威。虽然他说到君主需要像狮子一样迅猛也要想狐狸那样狡猾,两者缺一不可。但是他又说到,不择手段的人是不能被列位伟大人物的行列之中的。君主需要做一个伪君子和大骗子,但要注意的是要在表面上做到一些所应该有的良好品行,在关键的时刻需要他们对道德的牺牲。我想这是符合哲学

辩证的观点的。中国历史上强大的国家和厉害的君主也不乏这样的任务,曹操杀无辜的粮草官、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都是如此。

同样,马基雅维利也同样重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是他的论调。他强调,就君主自身来说,一个被贵族所支持和推选的君主远没有一个受人民支持的君主来的安全可靠;一定不能让人民憎恨,否则再多的堡垒都是没用的。马克思说过,16世纪以来,许多思想家“都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马基雅维利是最早这样做的思想家,他使“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也摆脱了神学”。正因为如此,马基雅维利与古代、中世纪的政治观念划清了界限,成为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

政治学原理作业4 注意:答案若有不一致的大家共同讨论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6分)

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4.经验事实表明,(政治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5.(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6.(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远均不能得分)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C)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5.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D)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6.(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9.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0.( B)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18分)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过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注意阐述一下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括如下内容:

(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念,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 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

(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注意详加总结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公权”与“私权”划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的损害;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本文标题: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4电大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070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