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作家再获雨果奖-《三体》之后中国又一人获雨果奖!

发布时间:2017-11-06 所属栏目:游族

一 : 《三体》之后中国又一人获雨果奖!

振奋文学界的一大消息——刘慈欣之后,中国又有一人荣获“雨果奖”!

三体 雨果奖 《三体》之后中国又一人获雨果奖!

新闻媒体都是这样报道的:A young Chinese author just beat Stephen King in the prestigious Hugo Awards for science fiction.

一名年轻的中国作家刚击败了斯蒂芬·金,拿下了科幻小说久负盛名的雨果奖!

今年密苏里州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上,32岁作家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在斯蒂芬·金《Obits》同时提名的情况下,荣获“最佳中篇小说奖”。[www.61k.com)

好了,如果你对这件事有多牛X没有概念的话,芝麻君先来给你科普两件事:

雨果奖很厉害吗?

三体 雨果奖 《三体》之后中国又一人获雨果奖!

雨果奖(Hugo Award)得名于《惊奇故事杂志》(Amazing Stories)的创办人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自1953年起,每年由“世界科幻协会”(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简称WSFS)所颁发,正式名为“科幻成就奖”(The Science Fiction Achievement Award)。

雨果奖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对于全世界的SF小说作家而言,获得雨果奖=获得了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它与星云奖等同为最具权威也是影响世界的两项科幻大奖。

斯蒂芬·金 who?

三体 雨果奖 《三体》之后中国又一人获雨果奖!

拿奖拿到手软、作品多到量产,美国人民心中畅销书战斗机。尤擅长恐怖小说,截止至今已发布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十多部中篇小说、上百部短篇小说、两部散文作品、以及数不清的电影剧本和网络小说……斯蒂芬·金被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

我们来细数一下斯蒂芬·金之最——“世界上读者最多”、“美国小说家中名声最大”、“好莱坞制片商(最)抢手”,32岁时就已经是世界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了……

而与此同时,我们来看看郝景芳是个怎样的姑娘:

三体 雨果奖 《三体》之后中国又一人获雨果奖!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现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读博士生,这名80后的姑娘同时也是一名小说作者、散文作者、《东方文化周刊》专栏撰稿人。07年时曾凭《祖母家的夏天》荣获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说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注:银河奖(原中国科幻银河奖)是中国幻想小说界的最高荣誉奖项。刘慈欣也荣获过该奖。

跟万丈光芒的斯蒂芬大师比,郝景芳简直不过是个“平凡”的小姑娘嘛,那么打败了大师的《北京折叠》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在《北京折叠》中,中国的首都把城市空间分成了三层——精英、中产白领和底层劳工。虽然是科幻小说,但故事让很多北京人都感到熟悉。

在这个反乌托邦的故事中,三个社会阶层是不能逾越的,也互相少有影响。他们进一步被时间分隔开来:48小时周期中,每个阶层在不同时间段醒来,底层劳工的工人们只被允许在晚上醒来8小时。

故事的主人公是垃圾工人老刀,为了给收养的女儿交学费奋斗着、劳作着。另外他还做着一份兼职——这份工作不仅危险而且违法——他为城市第一层和第二层违法越层交往的伴侣传送秘密信件……

是不是听了故事简介已经发出“哇!好厉害的脑洞?!!”的感叹?

三体 雨果奖 《三体》之后中国又一人获雨果奖!

小说才2万多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啦!

二 : 中国作家再获雨果奖!父母的宽松让她野蛮

中作家再获雨果奖 中国作家再获雨果奖!父母的宽松让她野蛮

精彩导读

父母的宽松是我的幸运,安全环境、充足资源、野蛮生长。[www.61k.com]他们给予环境,但从未设定要求。

亚洲首位女性雨果奖得主:郝景芳

8月21日,在女排夺冠的同一天,郝景芳以《北京折叠》获得了美国第74届雨果奖,也成为亚洲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女性。

郝景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经管学院博士,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这位传说中的“女学神”,以业余时间的写作斩获了科幻文学界最高的奖项之一。她从小是怎样走进文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的呢?且看本文来自于郝景芳的分享。

郝景芳:我认可的教养方式,是良好环境+野蛮生长

常有人问我“你喜欢读什么书”,或者“什么书对你有深刻影响”,如果还有人感兴趣的话,今天我回顾一下我的少年阅读史。

回想起来,我是一个幸运的孩子,成长基本上是良好环境+野蛮生长。这是我目前较为认可的教养方式。

就读书而言,我胃口饕餮——

第一个阶段:十岁前,散漫的阅读,内心的需求是想象

阅读的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十岁,源于天生的好奇,想要好玩的世界。

我是一个阅读启蒙非常早的小孩,从一两岁开始,母亲就给我读书,那时候没有绘本,就只听故事。《三百六十五夜故事》几乎读烂了。

听得多了,就想读,于是开始认字。三岁半的时候,每篇能读出第一段。

识字早的好处是,阅读很早就独立,一年级之后,母亲几乎不再干预。不仅是内容选择上基本不插手,而且对于看不看、看几本也不干预。

如果不管,孩子会不会就不看书呢?对我而言,看书不是外界要求,而是能契合那时那刻的内心需要。

二年级有人送我一本《一千零一夜》,三年级迷上《红色童话》及其他童话。童话仍然是最爱,因为爱王子公主,那是一种“未来很美好”的迷离期待。

再后来囫囵吞枣看了各种学科,有其他人送我一套《中国通史》,家里还有《十万个为什么》,没看懂太多,就知道世界很大。

有一些知识让我震惊,比如中子星,那是我对浩瀚宇宙最早的惊鸿一瞥。

整个这个阶段的阅读都是散漫的,也读过很多难看的故事,也不介意。内心的需求是想象:世界很神奇,我是神奇世界的小小公主。

第二个阶段:到十三四岁,眼花缭乱的满足,开始带入自我

十岁之后的阅读进入另一个阶段,开始代入自我角色,开始向往爱。

读红楼梦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四年级得到一本金陵十二钗的画册,临摹画册多了,就想去看看故事。

红楼梦原著四本,完完整整读完。我当时不知道这是一部伟大的书,只是喜欢看美女,喜欢命运的册子。(所以,颜值高real重要。)

代入感最强的是黛玉,觉得她好,又替她着急,为何不懂口头让人,最终记住的是她为“知己”付出生命。

后来就开始迷恋有爱情的故事,开始关心自己是谁,喜欢什么人。

四年级随父母去英国居住近一年,这是我非常幸运遇到的资源。小学放学极早,就去市立图书馆,图书馆的中文图书部比国内都大。

第一本读到的书是缩写版《简.爱》,当时真是震撼:那样的爱的尊严。(当然疯女人的秘密也很吸引人。)

后来继续寻找爱情,读中文缩写版《双城记》、《蝴蝶梦》、《呼啸山庄》。那里面都有阴森森的悬疑和爱的模板,喜欢瑞贝卡;希斯克里夫疯魔又迷人。

因为喜欢阴森悬案,开始读侦探小说。从一本波洛开始,迷上了克里斯蒂。一周借五本,废寝忘食不能自已。

在英国的余下几个月,完全沉浸于此,把图书馆的全部克里斯蒂都借光了,

福尔摩斯也读完了,感觉生无可恋。侦探小说是我第一个入迷的类型文学。

回国之后,仍然喜欢读爱情故事,也是不挑选,从地摊上买很多书看。

十一二岁年纪,喜欢玛丽苏的故事,印象深刻的是一本旧杂志上的小说,讲个土土的姑娘进入远房亲戚豪门,减肥、学会穿搭,变得美丽清纯,豪门阔少不爱其他美女,就爱主人公。那简直是又胖又土的我最爱的故事。

后来偶然间发现街上的租书店,开始看漫画,从漫画中寻找新的世界。

漫画满足了更多对唯美之爱的想象,微笑的男主人公成了我对爱人的期待。看得多了,就喜欢临摹,临摹美女,喜欢齐藤千惠,跟她学习文艺复兴。

漫画五毛钱一本,暑假每天五六本,省吃俭用的钱,全用来租漫画。到最后街上所有租书店都租了一遍,再也找不到什么值得看下去的漫画。

于是开始租武侠、租言情、租商战。看完金庸,看完古龙,看几本其他。看完武侠不再迷恋漫画的柔美,对未来的想象也变成如何行走江湖。

很多年后再回头看,都是心的阶段,对自我、对爱情、对江湖的想象,在十三四岁达到了眼花缭乱的满足,大学阶段读类似的,已经觉得无味。

第三个阶段:初高中,找寻文字的力量,想提高自我

阅读的第三个阶段不再代入角色,开始关心书外的自我:想提高自我。

初中是我第二个幸运的资源环境,遇到一位语文老师,温柔而有才,班里几个朋友形成很好的阅读氛围,也相互写文章,如文人会友传看。

那个时候想看一些更有趣的人,读过三毛,读过沈从文,读过张爱玲。

老师推荐了一位新锐作者叫余杰,《火与冰》很尖锐,谈到政治时事。成年后回顾,能看出其中许多缺陷,但它在少年心里播下对政治的兴趣。

到了高中,渴望更新奇的视野。言情武侠漫画看多了,都已厌倦,纸上的爱情毕竟不如生活中有趣。雅致情调的旧式文人也无法满足,开始寻找更新、更变幻的文字。

最初看了一些流行,《挪威的森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但都觉得不完全触动到我。

直到有一次读到《看不见的城市》,卡尔维诺像是给我打开了一片天。后来再看《百年孤独》简直惊艳,《一九八四》也是那时候进入视野。那时候才知道好文学的样子。

于是重新读一些文学的原著版本。看到小时候看不到的,文字的力量。

总结:父母的宽松是我的幸运

从幼年到中学的阅读大致如此,大学之后开始阅读更多门类,读哲学、科学、历史、更多小说,那是后话,以后有机会再写。

现在想说的是,对我个人而言,从新奇到代入感,再到自我提升,这几个阶段是蹦不过、绕不开的。

最初的十几年对人生角色的好奇,转化为对一切戏剧感的囫囵的爱,直到过了这阶段,才懂文学旁观。

由此,父母的宽松是我的幸运,安全环境、充足资源、野蛮生长。他们给予环境,但从未设定要求。

我从未要求自己脱离幼稚的兴趣,

最终只是内心的需求,推我前行。

对阅读而言,这是我最看重的事。

| 来源:校长派微信公众号

| 搜索请关注:xiaozhangpai

三 : 三体斩获雨果奖 游族接棒引领中国科幻电影

  被誉为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的雨果奖,曾经让《权利的游戏》、《盗梦空间》、《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些经典作品梦寐以求,如今,刘慈欣的《三体》代表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代表着中国科幻小说第一次真正站上世界顶尖的舞台。

  据报道,北京时间8月23日下午1时许,第73届雨果奖在华盛顿州斯波坎会议中心正式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小说第一次真正上升到世界的高度。《三体》小说的获奖让大众的视野再一次聚焦中国科幻作品,同时也聚焦在《三体》电影的出品方游族影业。有媒体曝出刘慈欣曾表示:“《三体》的电影要么是非常成功,要么是被人骂死。”对此,游族影业总裁孔二狗回应称,小说拿奖肯定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要不计后果地把电影做好,既要无上限追加投资整特效,也要尊重原著进行改编。他表示:“我希望这个电影是中国电影攻入好莱坞第一关。”

三体斩获雨果奖 游族接棒引领中国科幻电影

  《三体》小说作者刘慈欣与代表刘慈欣领奖的译者刘宇昆

  “科幻”是游族“不温和地走进电影产业”的切入口,其创立之初就表示要通过《三体》电影,在一片贫瘠的中国科幻市场上打开局面,引领中国科幻电影的浪潮。除了拍摄电影外,游族还宣布免费开放《三体》IP,并拟提供专项资金用来重点扶持科幻文学、电影、动漫等领域的内容创作,继续深挖科幻题材。

  《三体》电影填补中国科幻片空白

  在中国观众眼中,科幻片向来都是好莱坞的专场,每一年引进的科幻大片比如《星际穿越》、《侏罗纪世界》以及漫威英雄系列电影等,都引爆了中国科幻热情。而中国科幻电影数量稀少且粗制滥造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也难怪刘慈欣表示:“我目前对中国科幻电影不抱什么希望,但希望能有一个很好的开端。”

  检验一个国家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最佳载体,就是科幻片。而从客观来讲,中国与欧美科幻电影的差距一方面体现在想象力与创新的软差距,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制作技术上面的硬差距。《三体》小说在内容上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而电影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内容上与小说相匹配,在制作水平上也要达到世界的高度。

三体斩获雨果奖 游族接棒引领中国科幻电影

  刘慈欣监制的《三体》电影概念海报

  网友解读为:撕裂的伞表示了物理学的破灭,物理学这把伞也挡不了人类将面临的危机,两侧的红灯暗示了情况的危急;镜像的表现手法则暗示了在有智子的情况下,从任何角度都无法化解三体危机,人类没有退路,也是对最后黑暗结局的暗示。

  为力保这部硬科幻够“硬”,能够与好莱坞科幻大片抗衡,游族在内容上特邀小说作者刘慈欣担任电影监制深度参与,多次征询意见,力求在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将大刘超凡的想象力用画面精准呈现;在影片制作上则不吝成本与时间,投资两亿元并邀请曾制作过《阿凡达》、《哈利?波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巨作的国际顶级特效团队VHQ,全权负责电影后期制作。剧组为还原小说真实的场景,还精心设计每一个道具,甚至搭建了小说中的“红岸基地”,并深入小兴安岭、北京等多地拍摄。 我们可以看到,游族开拍《三体》电影是充满诚意的,是为了中国科幻电影而努力,希望能改变当前中国科幻电影尴尬的现状。从游族的种种动作看,其也是希望用工业化的要求来完成《三体》,将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提升到足以抗衡好莱坞的国际顶级水准,填补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

  《三体》将带来新一波中国科幻浪潮

  其实,改编被无数科幻迷奉为“科幻圣经”的《三体》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游族自身团队缺少制作科幻片的经验,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成熟的科幻电影市场相匹配,引起争议在所难免。原著作者刘慈欣则对电影表示鼎力支持:“美国科幻电影有今天,也是靠80年代的斯皮尔伯格、卢卡斯们,他们在当时也不是主流或者大牌导演,什么事情都得有个开始。”

  可以说,片方对《三体》电影投入的成本和人力在中国科幻电影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游族就曾发出过复兴上海电影的声音,《三体》电影是他们迈出的第一步,把中国科幻电影做好,不要浪费这么好的内容。

  据了解,影片的实拍部分已经于7月底全部杀青,正式开启最富挑战性的为期一年的后期特效制作,预计明年暑期档与大家见面。届时,《三体》电影将给三体迷带来科幻盛宴,游族也将引领中国科幻电影,带来新一波科幻浪潮。

本文标题:中作家再获雨果奖-《三体》之后中国又一人获雨果奖!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956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