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三走”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有关精神,贯彻落实由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联合发起的《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要求,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从中塑造健康体魄、磨练坚强意志和培养良好品德,现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省各高校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统一主题,把握开展这项活动的群众性、课外性、习惯性的目标定位,通过开展活动、协调资源、出台政策、创新手段等,着重促进以班级、宿舍、社团、协会为单位的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真正让大学生认知运动之利、爱上运动之美、养成运动之好、强健运动之身,努力培养青春健康、朝气蓬勃、体魄强健的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工作路径
一是抓好思想引导与行为动员。各高校团组织要认清当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过分依赖网络、体育活动载体缺乏等原因,导致对于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重视程度不足的现实,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报告会等形式,邀请学生当中坚持体育锻炼的典型榜样及长期坚持运动的教师、校友等,走进学生中间,开展班级、院系主题团日活动,面对面开展交流、分享体会,营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加强对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视,大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要将活动意义宣传到每个团支部、每间学生宿舍,动员到每个学生身上,努力引导和带动更多大学生减少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积极主动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校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等要求,将运动内化为每日学习生活的重要“必修课”。
二是抓好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开展大学生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工作。各高校团组织要着眼于工作的普遍性、覆盖面和持久性,重视联合校体委、教务处、学工部、体育学院、学生社团等力量,协同推进活动的开展;要将活动与学校体育课教学、体育运动会等常规工作有机结合,在活动中注重大学生参与的人数、时间、频率,努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要注重把握大型体育赛会举办、全民健身日等契机,推动活动不断形成热潮,将活动的效果做实、规模做大、受益做广、影响做强。
三是抓好活动设计与重点开展。各高校团组织要科学设计体育活动载体,积极发挥各班级团支部、各宿舍的作用经常性开展体育锻炼与群众性体育运动活动,力求在校园中形成“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竞赛”的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局面,即学生每天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学校平均每周都有体育运动类的活动,平均每月都有一次全校性的群众性体育竞技比赛;鼓励创建兴趣爱好类的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兴趣小组等,把更多学生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来;开展校级“校园十佳运动之星”、学院开展“最爱运动宿舍”等评比,选树校园体育运动锻炼典型;要做好全校性群众性体育主题活动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对于有特色新意、操作性强、参与度广的活动给予择优立项,纳入到全校群众性活动中,并给予重点支持。
四是抓好校院联动与校际互动。各高校团组织要注重把握重在基层、重在学生的原则,积极发挥校院两级团委、各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的作用,重点依托各学院的田径运动会,强化理念引导和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自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发挥学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各学生社团的作用,重点开展校园“校园吉尼斯”,校乒乓球、羽毛球联赛,冬季长跑运动以及“五四青年节环校跑”等活动,举办更多有意思、有意义的体育运动类活动,提供给青年学生选择参与;要鼓励学院与学院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联合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或体育竞技比赛,鼓励各高校在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校际之间的体育交流与竞赛活动。
五是抓好网络宣传与两线联动。各高校团组织要尊重大学生的现实特点和行为习惯,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加强网络宣传和两线联动,号召和组织学生设计开发推动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手机app应用程序等,选优进行推广;要依托微博、微信、人人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我的身体我做主”、“我的运动风采”等照片展示评选活动和“早起运动签到”等互动活动,在校园内营造青春健康的生活风尚;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活动宣传、组织动员、扩大影响上的作用,推动形成活动高潮。
六是抓好制度建立与后勤保障。各高校团组织要立足长远,制定保障制度措施,设计和组织开展好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形成促进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长久性与持续性开展;积极制定相关激励措施来鼓励学院、社团开展相关活动,如给予在活动开展中表现突出的学院与个人给予评优评选中的倾斜,给予在立项申报中的重点项目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给予活动场地与物资等的保障。
三、推进步骤
我省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第一阶段计划于今年2月启动,在春夏学期集中开展,具体时间如下:
2月:举行全省启动仪式,团省委进行活动部署;各高校团组织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特点,酝酿形成本校执行方案,立项本校重点活动项目,并上报团省委学校部。
3月-5月:集中开展主题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形成活动热潮。
5月:做好情况总结汇报,组织对立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考核、验收,依托五四青年节做好总结表彰以及配套激励措施的落实。
四、工作要求
1. 高度重视。各高校团组织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贯彻落实团的xx届二中全会有关部署和秦xx同志在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将此项工作作为本学年重点工作;团省委学校部要加强活动跟踪,并将活动实效落实到高校团委的业绩考核中去。
2.全员参与。各高校团组织要着眼于工作的普遍性、覆盖面和持久性,将活动与体育课教学、大学生体能达标测试、学院运动会、校级体育运动竞赛等有机结合,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参与的人数、时间、频率,努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院院有体育特色”。
3. 注重安全。各高校团组织要在积极动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运动的同时,加强运动健康教育,要提醒大学生注意在运动过程中的身体机能反应,提倡适度运动,注意运动安全;要注重在各类体育运动竞技比赛中的安全防范,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医疗保障,确保运动安全。
4.扩大宣传。要借助电视、报纸、广播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活动的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扩大此项活动在校园中和社会上的影响,努力将我省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做成品牌、做出实效,推动活动不断形成热潮。
二 : 2015年“四群”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及省、市有关的文件精神,大力在我局开展“四群”教育活动,明确职责,强化统筹,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突破口,以开展“四群”教育为抓手,以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监管为着眼点,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2020年》工作中心,深入开展“干部作风转变年”、“安全生产年”系列活动,突出抓好安居温饱、产业培植、基础改善、素质提高、服务提升、整村推进“六大工程”,各级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保障民生理念,拓展干部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干部服务基层部门和群众的内容,畅通扶贫项目点及基层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把帮扶贫困群众、指导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广泛听取贫困地区群众合理诉求,指导贫困地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努力实现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民生得保障、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工作目标。
二、开展“四群”教育的形式和要求
(一)开展“四群”教育的形式
1、学习培训。今冬明春,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学习,引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章》、《论党的群众工作主要论述摘编》和《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重要文献,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和省、市主要领导关于深入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每名干部至少撰写一篇理论文章或心得体会。组织开展一次以“四群”教育为主题的理论中心组学习。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个专题培训,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把“四群”教育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开展以党带团、以党带工、以党带妇等形式多样的党群共建活动,逐步形成“四群”教育长效机制。
2、警示教育。开展一次警示教育,组织观看孟连经验专题片《巨变》,组织干部职工认真查找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整顿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提高工作效率,为深入开展“干部作风转变年”、“安全生产年”活动奠定基础。
3、实践教育。组织干部开展民情恳谈,进行民情体验,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撰写民情报告、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项,组织开展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践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力所能及帮助挂钩联系点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4、召开民主生活会。在集中学习和民情体验基础上,扶贫办领导班子召开一次“四群”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每位班子成员和副处以上领导干部要撰写“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谈认识、找差距、查原因、抓整改。领导班子整改方案、领导干部和各科整改措施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并备案。
(二)开展“四群”教育的要求
1、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加强群众观点教育,认真查找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的差距,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始终牢记权力来自人民、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切实解决好实践问题。加强群众路线教育,积极查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等方面的差距,切实解决好调查研究不深透、工作浮于表面、决策脱离实际等问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发展思路,使制定的各项扶贫开发政策措施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意愿,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3 、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加强群众利益教育,认真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宗旨等方面的差距,切实解决工作开展中政策不落实、执行打折扣、与民争利等现实存在问题,认真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利益,努力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4、加强群众工作教育,切实解决好方式方法问题。加强群众工作教育,认真查找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不会干、不能干、干不好等能力水平问题,改进和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人员范围和联系服务对象
(一)联系人:市扶贫办全体干部。
(二)联系服务对象:按照市委安排要求,市扶贫办机关“挂乡包村”联系,办领导“包村联户”,其余干部“包户联系”。
四、职责任务
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七项任务,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和合理诉求,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确保联系群众无刑事犯罪,不上访,不参与群体性事件,实现民富、村美、人和谐。
(一)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
(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利益,纠正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疏导调解邻里纠纷。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调解邻里纠纷,实现邻里和谐。
(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需、所思、所盼,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办党组在广泛征求挂钩联系点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每年为当地群众办5至10件实事好事。
五、目标任务
通过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确保联系服务的群众无刑事犯罪,不上访,不参与群体性事件,实现知民情、解难题、办实事、保安全、建和谐、促发展目标。
六、联系办法
(一)“包村联户”。主任和副主任每人负责一个村(社区)并联系服务5户群众。
(二)“包户联系”。处级领导干部按扶贫办联系责任区直接联系 5户群众,其余干部直接联系3户群众。
(三)实行“五个一”的服务方式。即:一名民情联络员、一张民情联系卡、一个联系服务意见箱(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一个联系服务电话、一个联系服务邮箱,每名干部一年至少入户联系服务3次以上,认真听取群众对工作的意见建议,建立民情台账,记好民情日记。
(四)驻村“三同”。全体干部职工每年都要抽出一定时间驻村入户(其中,处级领导干部每年住村10天以上,其他干部每年住村5天以上)。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出点子、想办法、为群众寻求脱困和致富之路。
(五)推行“12345”工作法。所有干部职工每年为联系户做1件好事;实行“两必访”,即对所直接联系群众做到春节前必访,遇难受灾必访;“三必帮”:即上学就业遇到困难必帮,遇难受灾必帮,脱贫致富必帮;“四个一”:每户培养一名致富能手,选准一条致富路子,选准一个致富产业,解决一个实际困难;“五必问”:即户情必问、经济状况必问、发展愿望必问、存在困难必问、就医就学必问。
(六)下访恳谈。在驻村期间,要利用夜晚、休息时间到群众家中进行下访恳谈,主动找群众谈心、交流思想,随时掌握群众思想状况、家庭生活情况,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所有干部职工下访恳谈每次走访2至3个村民小组,30户以上群众。
四、职责任务
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七项任务,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和合理诉求,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确保联系群众无刑事犯罪,不上访,不参与群体性事件,实现民富、村美、人和谐。
(一)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
(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利益,纠正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疏导调解邻里纠纷。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调解邻里纠纷,实现邻里和谐。
(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需、所思、所盼,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办党组在广泛征求挂钩联系点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每年为当地群众办5至10件实事好事。
五、目标任务
通过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确保联系服务的群众无刑事犯罪,不上访,不参与群体性事件,实现知民情、解难题、办实事、保安全、建和谐、促发展目标。
六、联系办法
(一)“包村联户”。主任和副主任每人负责一个村(社区)并联系服务5户群众。
(二)“包户联系”。处级领导干部按扶贫办联系责任区直接联系 5户群众,其余干部直接联系3户群众。
(三)实行“五个一”的服务方式。即:一名民情联络员、一张民情联系卡、一个联系服务意见箱(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一个联系服务电话、一个联系服务邮箱,每名干部一年至少入户联系服务3次以上,认真听取群众对工作的意见建议,建立民情台账,记好民情日记。
(四)驻村“三同”。全体干部职工每年都要抽出一定时间驻村入户(其中,处级领导干部每年住村10天以上,其他干部每年住村5天以上)。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出点子、想办法、为群众寻求脱困和致富之路。
(五)推行“12345”工作法。所有干部职工每年为联系户做1件好事;实行“两必访”,即对所直接联系群众做到春节前必访,遇难受灾必访;“三必帮”:即上学就业遇到困难必帮,遇难受灾必帮,脱贫致富必帮;“四个一”:每户培养一名致富能手,选准一条致富路子,选准一个致富产业,解决一个实际困难;“五必问”:即户情必问、经济状况必问、发展愿望必问、存在困难必问、就医就学必问。
(六)下访恳谈。在驻村期间,要利用夜晚、休息时间到群众家中进行下访恳谈,主动找群众谈心、交流思想,随时掌握群众思想状况、家庭生活情况,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所有干部职工下访恳谈每次走访2至3个村民小组,30户以上群众。
(七)调查研究。处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3个月。所有干部职工要把直接联系群众和工作调研结合起来,每人每年要撰写1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同时,到年终要有一篇“四群”工作总结,交领导小组进行总结评比。全体干部职工要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下村入户轻车简从、不打招呼、直接到村,不搞层层陪同,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自律,不奢侈浪费,不收受礼品,住村自付伙食费,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
七、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扶贫办党组成立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两名副主任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领导扶贫办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玲、徐斌负责日常业务工作。在XX年12月31日前确定挂钩联户人员名单,XX年1月全面展开。
(二)明确责任,分类指导。所有联系群众的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联系户特点,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认真开展下访恳谈和帮扶活动。
(三)围绕中心,强化统筹。要把增强群众观点与增进党群干群关系、政企关系相结合,把增强群众路线与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推进民主科学决策相结合,把增强群众利益与知民情办实事相结合,把增强群众工作与改进工作方法相结合,处理好“四群”教育与中心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处理好与开展创先争优、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的关系,相互促进,推动工作,努力实现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安全得保障、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
(四)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严格执行《曲靖市“四群”教育制度(试行)》、《曲靖市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试行)》、《曲靖市部门(单位)挂乡(村)联户制度(试行)》、《曲靖市坚持群众路线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曲靖市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督查办法(试行)》、《曲靖市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曲靖市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纪律暂行规定》等有关制度、规定。全体干部职工要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下村入户轻车简从、不打招呼、直接到村,不搞层层陪同,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自律,不奢侈浪费,不收受礼品,住村自付伙食费,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
八、考核奖惩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督查制度,对干部职工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进行跟踪督查问效和考核。督查考核的结果进行双向反馈:一是对联系对象反馈联系工作、办理各项事务、解决各种问题的情况;二是对联系人反馈督查考核情况和结果。同时,把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内容,建立考评奖惩制度,重点考核深入基层、驻村蹲点、直接联系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考核,考评结果与奖惩、评优挂钩。
三 : “践行教师礼仪,提升师德素养”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园林分局《教师礼仪规范》),全面提高我校教师师德素养,激励教师为人师表,彰显教师学问气质,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为“xx”做贡献。我校将开展“践行教师礼仪,提升师德素养”教师礼仪教育系列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增强教师礼仪意识,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成为习惯,进一步提升教师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让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校园文化更高雅。构建和谐校园、礼仪校园,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二、活动主题:
“践行教师礼仪,提升师德素养”
三、参与对象:
学校全体教师
四、活动时间:
xx年9月-xx年元月
五、组织机构:
组长: 张xx
副组长: 胡xx
组员: 许xx 各年级主任
六、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 宣传启动阶段(9月)
1、制定教师礼仪教育活动计划进行宣传活动
2、教师礼仪宣誓、签名活动
3、“我喜爱的礼仪名言”征集活动
4、制定首届教师礼仪形象使者评比方案
第二阶段: 践行落实阶段(10月)
1、教师礼仪形象使者申报
2、礼仪知识学习
3、礼仪规范展示
第三阶段:创争竞赛阶段(11-12月)
1、“礼仪伴我行”知识竞赛
2、礼仪问题收集整治
第四阶段 总结表彰阶段
1、评选出学校礼仪形象大使”
2、活动总结表彰
xx市xx小学党总支
xx市xx小学工会
xx年x月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