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资料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1、对学生、对语文的热烈而执着的爱,从心底里喜欢学生,愿意和学生交流、交心;从灵魂的深处喜欢所从事的语文教学。爱——是追求目标的源动力。
2、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的阅读兴趣。
3、一口流利动听的普通话;一手端庄秀丽的粉笔字;一张慈爱笑意的面容;一身诚信善良的正气。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4、孜孜不倦地阅读,源源不断地积累,厚积而薄发。有丰厚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5、尊重学生,严谨执教,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享受语文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快乐伴着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把学生的兴趣和语文的魅力巧妙地衔接,自己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让学生爱上语文,使语文更具魅力。
6、让课堂鲜活而灵动,成为个性张扬的舞台。潜心研究,精心备课;科学训练,鼓励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是我们的,但更是学生的。但归根结底是学生的不断成长和成熟阵地。
二、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点:教师正确地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个古老而不被重视的话题,但纵观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从听课调研和各种比赛、比武课中,我们深深为课堂教学的“错位”和“越位”而扼腕叹息。《落花生》中关于究竟是做“花生”品格好,还是说桃子、苹果不好的争论;《跳水》一文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是单单定位在“学习船长的沉着冷静、果敢机智”,还是应该考虑文章为什么大篇幅地描写猴子、水手、孩子?因此,这篇课文的理解就要重新定位。船长在危急关头沉着冷静,对小学生而言比较遥远,而如何正确面对和理性地处理偶发事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更具有现实意义;《寒号鸟》一文中,对“寒号鸟”该可怜还是不该可怜的问题上的争论等等,其实,有的并没有什么价值,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让我们看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还不深透。那么,怎样做才能理解好教材呢?大致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针对教师)
(一)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品所要展示的内涵;扣准作者表达的主题,整体把握。如《白杨》的作者是袁鹰,他的作品有儿童文学作品、散文、诗歌等。文章是在大批有志青年志愿到祖国边疆开发和建设祖国、扎根边疆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写的。那么,了解这些大的前提,文章主题就好定位了;《赤壁之战》、《丰碑》、《再见了,亲人》等等。
(二)通读课文,总体把握,重视作品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即“直觉效应”。即这篇课文写的什么事?主要事件、人物、景物是什么?表达一种什么感情?
(三)反复诵读,抓住重点段落。从“语文意识”的角度去理解教材。
“语文意识”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谴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也就是说,要从语文的角度去研究文章有哪些表达方式?哪些写法突出?哪些是学生在习作中应吸收并应用的,要勾、画、圈、点,做好批注,这就是“直面教材”,也是自己对教材的独特感受,不拘泥于教参,不要先看教参,防止先入为主。例: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指导他的学生备课的故事“课文背出来再找我备课”;于永正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一遍一遍读课文的故事,都体现了“多读”对深入理解文章的重要性。
(三)同类文章的比较。
总之,准确理解教材是备好、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也是必需的。
三、关于备课。(重备轻写,精心预设)
语文备课的宗旨要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注重对方法的研究,不要把时间花费在抄写教案上面,“备写”两张皮,提倡“批注式”备课,即备课于书,继续推行小学教研室语文学科备课的七个环节,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备、课时安排、教学思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备课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
1、备教材(前面讲过)2、备学生
3、备资料4、备朗读
5、备方法6、备手段
7、备训练8、备拓展
四、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思路
(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有定则
目前,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提倡的是“主体性”课堂教学,即充分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能了解文章相关资料,自学生字、词,自读课文,自学理解,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充分关注学生,相信学生,精讲巧练。
(二)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谋发展”,要充分体现“真实、扎实、朴实”的原则。语文教学要“简”,体现在:
1、简化教学目标,注重三维整合。一篇课文的教学可以说包罗万象,涉及面非常广泛。常言说,数学教学几条线,语文教学一大片。因此,要定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选准一、二个重点进行。确定教学目标必须考虑两点:一是课标的要求到位而不越位;二是考虑年级特点,传统教学的“一课一得”应值得肯定和借鉴,即每堂课都有明确的目标,并能努力达成。如-----
2、简化教学过程,细化教学环节。阅读教学要有基本模式,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的模式;如: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用“整、分、整”的教学模式。总之,阅读教学要因文而异,因需而异,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明事理——赏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对于说明文或科普类等的文章,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对于古诗类的教学,可以采用“解诗题——读诗意——悟诗情”以诵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对略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通课文,二读知大意,三读明主题”的教学模式。
3、简化教学手段,慎用多媒体的教学。“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声、光、电”齐全的电教手段确实形象、生动、吸引学生,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学生的思路也不易从吸引人的画面中、动人的情节中收回来,可能对进一步的学习不感兴趣,减弱学生对师生交流及文章内容的关注程度。而且,过多的使用这些手段,给学生应接不暇的感觉,让人眼花缭乱。这都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的根本在于“文本”,在于“语”和“文”,要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写法,这是不变的道理。
4、简化自身语言,激活学生思维。课堂是学生的,就让学生唱主角,集思广益,让他们去展示。对于“精讲”教师要正确把握,“精讲”不是不讲,更不能“串讲”,“讲”什么是很关键的问题,这里的“讲”重点在于“导思——导学——导疑——导问”。知识性很强、学生不易查找到的,教师必须传授的,可以讲。如:一些课文的时代背景,作家作品;一些生僻而专业的术语,尤其是一些古诗文中的一些词句,历史典故等。还有一些关键性的,牵动全文的整合性的问题,或涉及到文章的表达方式、方法的。教师的语言要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画龙点睛”、“拨云见雾”。此外,“简化语言”,精炼教师的语言是必须的,但该讲的,该问的还要“讲和问”,要“敢讲”、“妙问”,千万不要提“无价值”的问题,如“~~~~~~~~”
(三)细化学生活动,深化文本内容。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言文字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活动,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或体验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低年级学段,设计一些有效的活动去理解词语、内容,如:《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迎上去”、“追上去”;《荷叶圆圆》一文中“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句中的“躺、眨、立、展开、蹲、放声”等等词语;有的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课本剧的形式演一演,更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内容是内化的过程,而表演是外化的过程,层次更高了。如:《小壁虎借尾巴》、《要下雨了》、《乌鸦喝水》等;中高年级更多的是采用“课本剧”的形式加深理解,体悟人物内心情感,如:《西门豹》、《惊弓之鸟》、《可贵的沉默》、《一面五星红旗》、《田忌赛马》等。但是活动一定要有效,还要注意“动”与“静”的结合、张弛有度,不要为了活动而设计活动。例如:1——2个例
(四)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1、教材 要 用 活
(1)挖 掘 教 材中 的 创 新 因 素 :小 学 阶 段 的 300篇 左 右 的 课 文 , 都 是 创 造 性 的 "文 " , 每 篇 课 文 从 选 材 、 立 意到 布 局 谋 篇 、 遣 词 造 句 , 都 具 有 鲜 明 的 个 性 特 征,都 充 满 了 创 造 的 精 神 。 我们 要 善 于 挖 掘 创 新 的 因 素 , 凭 借 教 材 来 发 展 学 生 的创 新能 力 。 如 教 《 火 烧 云 》 , 有 位 老 师 是这 样 教 的 :
师 : 作 者 说 ,有 些 颜 色 说 也 说 不 出 , 见 也 没 见 过 , 现 在 请 你 们 通 过 想 像 帮他说 出 来 。
生 : 半 紫 半 黄、 半 黄 半 苹 果 绿 。
生 : 橘 子 黄 、水 泥 灰 。
生 : 绿 油 油 、蓝 盈 盈 。
师 : " 绿 油 油 、 蓝 盈 盈 " 的 火 烧 云 也有 吗 ?
生 : 有 !因 为 火 烧 云 红 得 像 着 了 火 。 我 们 平 时 见 到 的 火 焰 有 的 是 绿 油 油 的,有的 是 蓝 盈 盈 的 。 这 样 的 火 , 说 明 很 旺 。
这样 的 思 维 非 常 独 特 。 这 样 的 回 答 非 常 有 个 性 , 而 且 说 得 有 根 有 据 。 这 就是创 新 。
(2)要实 现 课 内 外 的 沟 通
语 文 学 习 的 外 延 和 生 活 的 外 延 是 相 等 的, 语 言 教 学 的 真 谛 就 在 于 引 导 学 生走近 生 活 、 观 察 生 活 、 体 验 生 活 , 使 生 活 成 为 语 文 的 内 容, 使 我 们 的 语 文 教 学课堂 充 满 活 力 。 如 有 位 老 师 教 《 林 海 》 一 课 , 开 课 时 是 这 样 教 的 :
师 : 在 生 活 中, 哪 些 东 西 多 了 也 称 为 海 ?
生 : 天 上 的 云多 了 称 为 云 海 。
生 : 人 多 了 称为 " 人 山 人 海 " 。
师 : 今 天 , 我一 路 过 来 , 两 旁 金 灿 灿 的 油 菜 花 一 望 无 际 。
生 : (异 口 同 声 )花 海 !
师 : 怪 不 得 老舍 爷 爷 把 看 到 的 大 片 山 林 称 作 为 - -
生 : 林 海 !
这 样 , 学 生 不仅 真 切 地 体 会 到 " 林 海 " 的意 思 , 同 时 进行了 词 语 的 创 造 。
(3)要 因 人 而 异 使 用 教 材
同样 的 教 材 , 由 于 学 生 的 个 体 不 同 , 我 们 的 教 学 要 求 也 要 有 所 不 一 样 。
如教 学 《 火 烧 云 》 一 课 , 有 位 老 师 设 计 了 这 样 一 道 填空题 :
这里 火 烧 云 的 颜 色 变 化 极 多 。 一 会 儿 ( ), 一 会 儿 ( ), 一 会 儿 ( ), 一 会 儿( )。 ( ), ( ), ( ), 这 些 颜 色 都 有 。
要 求
1.所填 的 词 语 , 可 以 全 部 选 用 课 文 中 的 ;
2.所填 的 词 语 可 以 一 部 分 是 课 文 中 的 , 一 部 分 是 自 己想出 来 的 ;
3.所填 的 词 语 , 全 是 自 己 想 出 来 的 (创 造 )。
请你 自 己 选 一 种 完 成 填 空 。
这样 的 课 堂 教 学 显 得 十 分 活 泼 , 人 人 得 到 了 最 佳 的 发 挥 , 使 差 生 有 所 得 ,使中 等 生 有 所 提 高 ,使 优 等 生 有 所 创 造 、 有 所 发 展 。
2、方 法 要 灵 活
(1)教与 学 的 互 动 性
教 学 的 活 动 从 本 质 上 讲 , 不 是 教 师 教 ,学 生 学 , 而 是 教 师 正 确 地 、 恰 当 地组织 学 生 的 学 习 活 动 , 以 实 现 教 学 过 程 的 积 极 化 。
如 《 航 天 飞 机 》 一 课 的 教 学 , 有 位 老 师设 计 了 这 样 的一个 环 节 :
第 一 步 : 出 示词 语
高 兴 羡 慕 担 忧惋 惜
庞 然 大 物 一 掠而 过 雄 壮 威 武 专 程 来 往
第 二 步 : 按 要求 自 学
1.读一 读 词 语 , 想 一 想 , 这 几 个 词 语 这 样 排 列 有 何 规 律 ?
2.用两 分 钟 的 时 间 把 这 些 词 语 记 住 , 并 默 写 在 本 子 上 。
3.看着 这 两 排 词 语 提 一 个 与 课 文 有 关 的 问 题 。
第 三 步 : 交 流学 习 结 果
1.同 桌 互 改 默 写的 词 语 。
2.交流 问 题 。
在交 流 时 发 现 , 学 生 默 写 词 语 正 确 率 达 98% ; 在 回 答 " 排 列 规 律 " 时 , 有的学 生 说 :上 一 排 词 语 都 是 写 银 色 飞 机 , 下 一 排 写 航 天 飞 机 。 这 样 归 类 排 列 有规律 性 。 也 有 的 学 生 说 :上 一 排 词 语 表 示 银 色 飞 机 的 心 情 , 下 一 排 词 语 表 示 航天飞 机 的 心 情 ... ... 。 在 " 提 问 题 " 时, 学 生 的 思 维 更 活 跃 。
第 四 步 : 教 师点 拨 、 指 导
" 同 学 们 , 事 物 都 是 有 联 系 的 , 像 这 些 词语 , 我 们 找 出 了 它 们 的 规 律 进 行排列 。 然 后 , 我 们 去 理 解 , 去 分 析 , 去 识 记 , 就 容 易 得 多 了, 而 且 不 容 易 忘 记。事 物 与 事 物 之 间 又 是 有 联 系 的 。 我 们 把 银 色 飞 机 的 心 情 与 航 天 飞 机 的 特点 联系起 来 去 分 析 、 理 解 。 我 们 不 仅 能 读 懂 课 文 , 而 且 我 们 的 思 维 就 有 广 度 , 就 有深度 , 我们 就 会 变 得 更 聪 明 。 "
这样 在 教 师 的 调 控 下 , 使 教 路 与 学 路 得 到 了 有 机 的 统 一 , 形 成 了 师 生 互 动,生 生 互 动 的 交 往 关系 。
(2)答 案 的 求 异 性
" 求 异 " 就 是 坚 持 答 案 结 论 的 多维 性 。 有 位 老 师 在 教 《 乌 鸦 喝 水 》 一 课 时这样 启 发 学 生 :
师 : 乌 鸦 为 什么 喝 不 到 水 ?
生 : 因 为 瓶 口太 小 。
师 : 还 可 以 怎么 说 ?
生 : 因 为 瓶 子里 的 水 太 少 。
师 : 换 一 个 角度 , 还 可 以 怎 么 说 ?
生 : 因 为 乌 鸦的 头 太 大 了 。
师 : 是 呀 , 同一 个 问 题 可 以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去 考 虑 , 会 找 到 不 同 的 答 案的。
这不 仅 教 给 学 生 书 中 已 有 的 答 案 - - 瓶 口 太 小 , 而 且 启 发 学 生 多 角度 去 思 考,激 活 了 学 生 的 思 维 , 创 造 出 了 新 的 答 案 。
(3)练 习 的 开放 性
开 放 式 的 练 习 , 能 给 学 生 一 个 自 由 发 挥的 空 间 , 有 利 于 求 异 思 维 , 有 利 于创新 能 力 的 培 养 。 如 著 名 特 级 教 师 贾 志 明 上 《 程 门 立 雪 》时 , 设 计 了 这 样 一 道开放 题: 杨 时 ( )。师 : 这 里 有 不 少 于 30个 的 说 法 , 谁 来 说 说 ?
生 : 杨 时 爱 学习 。
生 : 杨 时 既 爱学 习 , 又 尊 敬 老 师 。
生 : 杨 时 是 宋朝 人 。
生 : 杨 时 很 有学 问 。
生 : 杨 时 是 宋朝 的 大 学 问 家 。
由于 题 目 具 有 开 放 性 , 学 生 的 思 维 非 常 活 跃 , 从 多 角 度 多 层 面 去 思 考 。 因而, 学 生 的 答 案 五 花八 门 。 这 一 个 个 的 答 案 , 就 是 求 异 思 维 的 结 晶 , 是 创 新 的火花 。
三 .氛 围 要 宽 松
(1)要转 变 教 师 的 角 色
我们 教 师 不 能 " 惟 我 独 尊 " ,要 建 立 起 平 等 的 师 生 关 系 。 学 生 答 对 的 , 我 们要给 予 肯 定 ; 答 得 有 创 见 的 , 我 们 就 要 给 予 鼓励 表 扬 ; 想 得 比 老 师 还 要 高 明 的, 我们 则 虚 心 听 取 。
(2)要呵 护 学 生 的 灵 性
有 人 说 : 创 造 的 灵 性 , 创 造 的 欲 望 , 是人 类 的 宝 贵 财 富 。 不 会 创 造 而 只 会重复 , 那 将 是 人 类 向 动 物 的 回 归 。
可是 在 教 学 实 际 中 , 有 许 多 扼 杀 学 生 灵 性 , 破 坏 " 宝 贵 财 富 " 的 做 法 。 如有位 老 师 问 学 生 : 冰 融 化 了 变 成 什 么 ?有 的 学 生 说 变 成 水 , 有 的 学 生 说 变 成 小河。 只 有 一 个 学 生 回 答 变 成 春天 。 结 果 回 答 成 " 水 " 和 " 小 河 " 的 受 到 表 扬 ,说成 " 春 天 " 的 被 老 师 骂 为 " 胡 说 八 道 " 。 这 个 老 师 的 做 法令 人 悲 哀 - - 惟 一有些 灵 性 的 孩 子 被 他 狠 狠 地 打 击 了 一 番 , 其 结果 , 或 许 这 个 世 界 上 真 的 因 此 少了一 位 诗 人 。
国 外 有 位 美 术教 师 的 做 法 令 人 称 道 。 当 他 讲 评 学 生 "画苹 果 " 作 业 时 , 发 现 有 一 位 学 生 画 成 方 形 的 苹 果 , 于 是 询 问 : " 苹 果 都 是 圆的, 你 为 什 么 画 成 方 形 的 ?" 学 生 说 " 我 在 家 看 见 爸 爸 把 苹 果 放 在 桌 子上 一 不 小心, 苹 果 滚 到 地 上 摔 烂 了 。 我 想 , 如 果 苹 果 是 方 的 , 就 不 会 掉 下 来 了 。 " 老 师听了 鼓 励 说 : " 你 真 会 动脑 筋 , 祝 你 早 日 发 明 出 方 苹 果 。 "
苹 果 本 是 圆 的 , 画 成 了 方 形 的 , 已 经 脱离 了 实 际 。 而 这 位 老 师 却 循 循 善 诱,引 导 学 生 道 出 了 画 方 苹 果 的 原 因 , 并 且 鼓 励 学 生 " 早 日 发 明 出 方 苹 果 " 。 这尊重了 学 生 的 人 格 , 鼓 励 了 学 生 创 新 。
我们 应 该 从 画 方 苹 果 的 故 事 中 得 到 启 发 , 站 在 面 向 世 界 , 面 向 未 来 的 高 度,活 跃 课 堂 , 唤 醒 学生 的 创 新 意 识 ,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精 神 , 训 练 学 生 的 创 新 能力。
五、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六、关于语文课的评价问题
1、课堂评价及时性,要同步。
2、评价的手段多样化、多元化:言语、肢体、实物等。
3、评价是真情的赏识。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去尊重和赏识学生——情真意切。如:~~~~~~
4、评价要注重过程、方法的引领。学生正确的答案不忙于首肯表扬,而是引领回顾思考的过程,让全体学生共同享受过程与方法;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并分析原因,肯定其中有价值的因素、要尊重差异,提倡延时评价,异步达标。
4、课堂评价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要科学准确。如:《三打白骨精》、《狐狸和乌鸦》、《跳水》、《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5、课堂评价不能只取悦于学生。“掌声”、“实物”、“表扬”不能太多,太廉价,不能什么都是“好、棒、真行、真聪明┉”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讲求时效性,要走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之路。要牢牢抓住“读写”两条线、“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让学生在每节语文课上都能学到新知,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七、关于习作教学
1、“读与写”紧密结合。学生不会阅读,不会习作的根源在于“阅读教学课”。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阅读一和词语、一句话、一段文字、一篇文字,关注哪些问题,掌握哪些表达方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等等。这些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不进行,学生怎么会阅读,更谈不上写作。关键在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
2、多读书,勤练笔。
(1)多读书。课内精读、背诵;课外泛读、摘记。读——积淀的过程,写源于读。
(2)勤练笔。不能是只拘限限于16次/学年,要及时练、平时练,如:小练笔,仿写文章的各个部分,仿照文章结构等,要经常进行。再如:日记、读书笔记等。
八、关于语文作业
1、1——6年级都要有写字本。1—2年级铅笔字;3—4年级圆珠笔或钢笔字;5—6年级钢笔字;3—6年级练习毛笔字。各个学段都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和训练。
2、语文作业本:练习题设计的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不能光是生字、组词、造句,提倡“分层作业”,及时评改。
3、习作不少于16次/学年,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并做到全批全改,评改方式多样化。写——是语文教学成果的检验,学生不会习作,语文教学基本失败了。一定要把习作教学提到首位。人教版课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语文园地”的编排顺序调整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展示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提问教师)“说”和“写”非常之重要,而且密不可分。忽视习作,就丢掉了语文的“本”。要按课标,按教材、按学生的交际进行练习。
九、关于语文试题
1、试题制定的标准:课标和教材。不越位,但也不能人为降低标准。
2、试题的制定原则:注重双基,考查能力,关注创新。“能力”是综合性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贴近生活的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是重点。如:猜字谜、写对联、写应用文、写标牌、写碑文等等,如: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泥腿子”科学家成功的秘诀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读了他的事迹,你想到了:
;
《丑小鸭》是安徒生写的童话,我还知道《》《》也是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
9、沐浴春光,享受春天,我喜欢美丽的春天,我要高声的赞美他!
知春—踏春------描写春风的词语有:;描写春雨的词语有:
。惜春--咏春----歌颂春天的诗句有:
我眼中的春天是:
;我积累了许多成语。(1)与景色有关的成语:
(2)与神话故事有关的成语:
;请你用一句名言赞颂“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明白了许多道理。从《鲸》一课我学到了介绍一种事物可以用、等多种说明方法;从《挑山工》中我得到了人生启示:
我还知道与“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有同样豪杰气概的诗句“,。”出自高适的《》;《少年闰土》的作者,他是我国伟大的、
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名言我都很喜欢,例如:。3、读了《草原》你一定被草原的美景所吸引,请你写出文中给你印象较深的句段(最少写3句);
选择题,只填序号。(2分)
(1)文中作者共有()次写到“妈妈爱吃鱼头。”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2)文中的“喜得千金”的“千金”指的是()。
A、1000块钱B、儿子C、女儿D、贵重的东西
(3)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而立”指的是( )
A、30岁B、25岁 C、40岁
这学期对自己学习语文的表现觉得怎样?写一句话评价一下:
给你喜欢的老师送上一句祝福的话:
也给疼爱你的父母写一句感谢的话:
给草坪、图书角写警示语等等。语文试题不能光停留在字、词、句的理解上。语文试题怎么能都写书上的呢?这里不包括生字、词,肯定要变换,平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能教死知识,语文光死记硬背不行。
3、试题的形式灵活多样。一是语文园地上的形式要练会,课后练习中的也要会;二是在学习中教师要多样化训练。如:读读背背中的成语、词语,单单会背不行,还要会分类、理解。从感情色彩分类、仿写词语等等。1、连线题,看谁连得又快又正确。(4分)
《布勒门的音乐家》《惊弓之鸟》《后羿射日》《空城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白雪公主》《三国演义》《夸父逐日》
4、要正确看待分数,正确理解试题难易。现在大部分教师都愿意得高分,得了高分就觉得试题出得好;分得的低,题就出得偏深、偏难。在教学联查中,就这个问题对全市进行普遍调查,结果是:希望得高分,但并不希望试题里死记硬背的内容,还是愿意考查能力的题多。还有的领导或部分教师把语文成绩同其他年级、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来评判教师教的好坏,或以家长的好恶来判断。这样做是不科学的,也要被内行人笑话。
十、怎样写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的意义。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五)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3、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8、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9、总目标中关于写作方面的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10、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1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2、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和谐发展。
13、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14、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15、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6、《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 160)篇(段);课外阅读量达到(145 )字左右。其中第二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50)篇,第三学段要求背诵诗文(60 )篇。
17、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18、 第一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 800——1000 )个左右会写。
1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
20、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 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观察 )、( 思考 )、( 表现 )、(评价 )的能力。
23、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 中进行。
24、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 和实施的能力。
25、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26、第一学段,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 )姿势和良好的( 写字 )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7、第一学段,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 )、(韵母 )、( 声调
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8、第二学段,会使用(字典 )( 词典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9、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 明显错误 )的词句。
30、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又是一个人( 语文素养 )的体现。
31、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五、六年级在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 )字的习作。
32、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 自主 )( 合作 )( 探究 )的学习方法。
33、教学时,新课程要求我们努力体现语文的( 人文 )性和( 工具)性。
34、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5、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6、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 运用 )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 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 )能力、(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37、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 品德修养 )和( 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 )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 )发展。
38、应该重视语文的( 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 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独特体验 )。
39、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40、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41、爱护学生的( 好奇心 )、( 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42、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 审美情趣 )。
43、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 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4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 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45、能主动进行( 探究性 )学习,在( 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4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
4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48、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49、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学段:
50、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 自信心 )。
51、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见闻 )、(感受 和 想像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52、( 愿意 )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3、能用简短的( 书面便条 )进行书面交际。
5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 新鲜感)的词句。
55、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 引 号)。
2009年教师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小学数学教法考试
一、填空 1、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 3、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新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5、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第一学段,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7、第二学段,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8、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9、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0、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 11、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五、六年级在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12、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赠别)和选拔的功能。 二、选择(每小题4分,共20分) 1、词的分类有(B) A、主语、谓语、宾语等 B、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C、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B)的能力。 A、感受、理解、欣赏B、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C、感知、理解、了解、欣赏 3、语文教学应在(C)的过程中进行。 A、以教师为主体B、以学生为主体C、师生平等对话 三、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于1、2年级学生,课标规定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2、《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3、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4、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5、“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6、“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四、把下列名句、谚语等补充完整。(4分) 1、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五、填字成成语 (左)顾(右)盼(南)辕(北)辙(求)同存(异)惊(天)动(地) 自己写出以上形势的成语2个:大惊小怪、眼高手低、 六、简答 1、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 2、新课程标准根据哪三个维度设计的。 答:新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3、简要举例九年义务教育第一、二阶段语文必背诗文作者篇目的具体内容至少两首。 答: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七、论述题。 《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 答:(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论述第一条如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八、作文任选一题。 题目:1、扩写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 要求:①展开想象,符合诗歌内容,健康;②字数在600字左右; 答:自己准备,答案略(对不起了,我的作文不好) 2、写一篇简短关于语文的教育教学论文 答:自己搞。 2009年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小学数学教法考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41分)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变化和发展)。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 )。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 )和培养( 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 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三)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 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思想和方法,逐步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10、7cm=( 70)mm4km=( 4000 )m 8kg =( 8000 )g150m3=(150000000)ml=(150000)L 1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42,那么这个数的最大约数是(42),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42﹦2×3×7)。 12、1.29090……保留三位小数是(1.291)。 13、圆的半径是4cm,圆的周长是(25.12)cm,面积是(50.24)cm2。 14、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会计算他们的(周长)、(面积)和( 体积 )。 二、判断(每题2分) 1、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2、在0.3和0.4之间有无数个两位小数。( × ) 3、量与计量,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 ) 4、一个体积1立方分米的木块,占地面积是1平方分米。( × ) 5、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 × ) 三、选择(每小题4分) 1、随意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 B )。 A、黑球的可能性大 B、红球的可能性大C、一样大 2、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 D )种分法。 A、2种 B、4种C、8种 D、无数 3、联欢会上,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装饰教室,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 B )颜色的吗? A、红 B、黄C、绿 4、在下面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 ) 3、5、7、 、、。 A、11、17、27 B、8、12、14C、16、20、25 四、应用题(每题10分) 1、某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1/5,节约了多少吨? 2、一件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8天,乙的工效是甲的2倍,两人同时合作,几天能完成这件工作? 1÷(1÷8+1÷4) 五、简答(13分)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5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8分) 答:教学目的: |
二 :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语文类:新编小学教师招考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03】责任编辑:傲雪 发表日期:2011-05-25 00:40
-
一、抄写下面一段话,要求规范、端正、整洁。[www.61k.com]
教育是生命中一段宝贵的准备时光,而语文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最好准备。教室,就是我们播种理想、信念和希望的一片麦田。
二、填空。
1、《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 ) 个,其中( )个会写。
2、阅读教学是( )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的综合能力。
3、《七颗钻石》和《穷人》的作者是( ) ,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战争与和平》、( ) 、( ) 是他长篇小说的三个里程碑,对世界文学有很大的影响,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4、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 )近年风靡全球。
5、《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请写出《三字经》中的四句:( )
三、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
鼎:
凹:
四、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
1、课标规定第一学段学生应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
2、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以读为本,读写结合。( )
3、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 )
4、感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
5、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 )
五、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1、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面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www.61k.com]
A. 汉字是我国主要的一种语言文字之一,它在全国各地的使用十分广阔。
B.妈妈说前面的那个人大概一定是邻居张大妈。
C. 我们谈素质,往往偏重智育,其实,德育和美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D.把问题分析得十分深奥,对同学们启发很大。
3、全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霜 明 棵 俊 B、功 贡 衷 月
C、警 材 晨 冻 D、崩 看 上 旦
4、“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
A、李白和杜牧 B、李商隐和杜牧 C、李白和杜甫 D、李商隐和杜甫
5、小语教科书中介绍异国风光的是( )。
A.《观潮》 B.《威尼斯的小艇》 C.《雅鲁藏布大峡谷》
6、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六、连线。
向孩子推荐儿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作家与相应作品之间连线。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草房子》《根鸟》 杨红缨
皮皮鲁系列 蒙格玛丽(加拿大)
《昆虫记》 曹文轩
马小跳系列 郑渊洁
《绿山墙的安妮》 法布尔(法国)
七、成语接龙。(www.61k.com)
扬眉吐( )味相( )机取( )立明( )不暇( )二连( )言两( )重心( )语短叹。
八、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九、简答。
1、古诗教学各年级在理解和感悟的要求上有所不同,请你具体地说说在低、中、高年级有哪些要求?
2、《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
十、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音、形、义三者结合)
十一、阅读理解。
仙人掌之歌
我非常喜欢仙人掌,不仅是喜爱,而且还敬佩。
我有幸去了墨西哥。在那里,由于太阳和土地的爱抚,仙人掌遍(piàn biàn)地都是。世界上的仙人掌约有两千余种,而墨西哥(竞 竟)独占了一半,所以,它享有“仙人掌之国”的美誉。
那里的仙人掌家庭非常(巨大 庞大 高大)。从形状上看,这些“亲属”之间并不十分相似(shì sì),有球形、圆柱形、山形、片状、(辨 辩 瓣)状、穗状等等。有的形状奇妙极了,从主茎上伸出一根根平行向上弯曲的分茎,每根茎的直(经径)都宽达几十厘米。远远看去,它活像是一座小山般大的翡翠烛台。仙人掌家族的基本“肤色”是绿色,花朵却是五颜六色:鹅黄、金粉、猩红、淡蓝??仙人掌浑身带刺,其貌不扬,却能为跋涉在荒漠中的人们(解脱 解决 解除)饥渴。采摘一片嫩茎放在嘴里,细细地咀嚼(jiáo jué),[ ]它没有桃李的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脆生,没有荔枝的滑润,[ ]它那酸涩中带着丝丝甘甜的味道,足以令人神清气爽,忘掉旅途的疲乏。(www.61k.com]
仙人掌大多生长在终年干旱的地区,(严酷 严格 严重)的自然条件淘汰了弱者。仙人掌是强者,你砍掉它的茎,等于帮助它繁殖。[ ]你连根挖掉它,它横卧在地上[ ]会滋生出新体。你要试试用干旱来威胁它吗 一颗重37公斤的仙人球 6年无水仍可维持26公斤的体重 你若用火烧它 它那饱满的汁液会抵消火舌的威力 你若对它置之不理 它照样会倔强(qiánɡ jiànɡ)地活上百年
无论是在孤寂中还是被遗忘,无论在蔑视中还是受到其他不公正的待遇,仙人掌总是保持本色:它会悄悄地在额头上顶出一朵朵花;它会热情地挂满一身酸甜的果;它会吐出片片嫩茎供人们采食;它会用自己的绿来装点穷乡僻壤。这怎么不让我肃然起敬?充满了旺盛生命力的朋友,仙人掌!
1、给文中括号里的音节、字、词选择正确的答案,打上“√”。
2、在文中“[ ]”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3、给第四自然段的空白处标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穷乡僻壤:
肃然起敬:
7、短文第三自然段抓住仙人掌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写出了仙人掌的特点,表达出“我”对仙人掌的喜爱之情。短文第五自然段揭示了仙人掌令我敬佩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略。
二、1、1600 800 2、学生、教师、文本;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3、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4、《哈里波特》 5、略
三、略
四、× √ √ √ √
五、1、B 2、C 3、C 4、C 5、B 6、D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六、《草房子》《根鸟》——曹文轩;皮皮鲁系列——郑渊洁;《昆虫记》——法布尔(法国);马小跳系列——杨红缨;《绿山墙的安妮》——蒙格玛丽(加拿大)
七、略。(www.61k.com]
八、略。
九、1、见教材P106 2、见课标。
十、答题要点:音、形、义三部分综合考虑,左的字难点,左右字形的比较、左右方位的辨析、词语的积累等。
十一、1.遍biàn,竟,庞大,似sì,瓣,径,解除,嚼jué,严酷,强jiàng
2.虽然??但是?? 即使??也??
3.? , 。 , ; , 。
4.第三自然段第4句 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
5.这真让我肃然起敬。
6.偏僻的地方 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7.形状 颜色 味道
旺盛的生命力透出的坚强不屈的品格。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21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知识汇编
一、 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 工具性 与 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实物肢体语言)、电教媒体、实验操作等。
8、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0、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2、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 、社区等教育资源。
1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4、"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融合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1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 相互渗透 , 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 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16、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7、课堂即时评价对 调控教学 、 激励学生 能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又能为 终结评价 积累素材。
18、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
二、基本概念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2、自主学习——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点,具有明确分工和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
4、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取探究乐趣。
5、语文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以分为: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人本语文课程资源、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6、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 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景。简面言之,凡是以活动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简答题
1、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答:在人文学科中,语文和历史等学科有所不同。历史由大量的史实和历史观构成历史知识系统,而语文课程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为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我们是很难从道理上讲得清楚的,而且没有必要从理论上掌握,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积累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语文教育应考虑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再者,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语文课程又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 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答:新课程中教师应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5、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一)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汉字见面。
(二)复现生字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在语境中复现生字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悟;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更多复现机会;
(3)重视课外活动引导,在生活的大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
6、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一)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二)定位
1、它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其他学科性活动
2、它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
3、它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而不是“纯粹”的理性学习
4、它是一种自主的文化生活,而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
5、它是一种过程性的、非线性的语文实践,而不是结论式的、直线式的知识掌握。
8、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
(一)教学目标的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
(二)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 :
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标题。
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出现 “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明显词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都把二维或三维的目标交融在一起。
9、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2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27、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
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7、课程资源
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8、语文课程资源
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
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12、体验学习:
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21_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
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0、什么是课程资源?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1、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依次革命。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
(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
(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
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7、《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8、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与能力”不重要了。请问你是怎么看待的?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9、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10、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16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17、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书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P<p>
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18、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把语文学好,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赞同。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因为这样而显得特别重要。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素质、实现创造性的跨越平台。作为第一线的课堂实施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和所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样,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只要我们是有心人,只要愿意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断收获精彩。
19、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就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
答:《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的要素就包括语文知识。《新课标》中是这样表述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
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一表述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一是仍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受程度,要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随文学习,而不是概念的演绎;二是“不求系统和完整”,也就是不要把大学生中文系要学的汉语的系统知识全都下放到中小学,而是要根据需要适当教学;三是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小学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运用主的,而不是以语言运用规律的研究为主的,因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必须重视语言环境。新课程改革也好,传统教学也好,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淡化语文知识的教学,只不过是从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不再像过去那样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教学是可有可无的。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常用标点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仅供参考)
20、你认为目前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转变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在学习态度、情感与学习兴趣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课程推进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然而目前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为体现“自主”而放任自流,教师对于学生的感知或是听之任之,或是蜻蜓点水,或都予以肯定,缺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和在感情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有时自主学习又华而不实,我们看到的自主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虚假的自主,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没有更多的时间实践,每次只是匆匆而过,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了信息的多向交流,拓展了获取知识、能力、情感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还创设了自由、平等、活动的空间,解放了学生的个性,树立了进取精神。但目前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合作中优生唱独角戏,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合作;合作时间没有保证,学生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就结束了。教师对采用合作学习过于随便;合作学习没有明确分工,不能提高学生合作技能等。
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带领学生走上了新的学习旅程。但许多教师对探究学习是雾里看花,教学中安排的探究环节设计往往脱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离开教材与学生进行空对空的交流。有时的探究活动是教师信手拈来,不能引导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过于随意,或是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在交流中产生各自为阵的局面,这些都不能实现应有的探究效果。
4、体验学习
“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可是在我们看到的体验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因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忽视了文本内容中有价值的东西。(仅供参考)
21、“‘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写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是一种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当然,“自主”并不是指那些无节制地沉湎与学业以外的活动,放任自流的行动方式,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的“天马行空”式的学习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缺乏有效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履行这种方法。所以如果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21_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 11 -
主”,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1)组织: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2)教学: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3)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向更独立、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
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资料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