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工作总结3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学习总结

一 : 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工作总结3

马村中学英语课题组
我校科研课题――“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的探究”,在完成了课题的立项、课题组的成立和实施方案的制订等工作的基础上,申报 “xx”河北省重点科研课题获得成功!这对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给予很大的鼓舞,课题组老师做了大量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对课题的开展背景和课题的发展趋势有了详细的了解,报着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们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我们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认真教研,踏实工作,大胆实验,不断探索,取得一些成绩。现对中期阶段(XX年5月-XX年6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学习理论,明确研究的方向。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方向与成败。因此,在确立实验课题后,我们多次召开座谈会,明确课题的意义,课题组所有成员都通过网上购买了黎学智教授的《初中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指导用书,并利用下载的资料,深入学习了黎学智教授的英语单词逻辑记忆法理论。此外,还进一步研究了邱大炮的《黑英语》理念,学习了报刊杂志和网上有关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和活动方式的文章,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关注研究的前沿成果,以确保研究的方向性。并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新课标为依据,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对本课题的认识,让课题研究真正能为英语教学服务。

二.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1.课题成员及相关的教师在本校进行实验研究,首先由课题组长王香璞老师分别给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做了“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 的专题讲座,指导学生运用新的方法进行词汇学习,然后相关教师初步开展针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的实验,在班级或学校内组织丰富多彩的单词游戏活动。让学生摆脱传统学习方法的束缚,在全校实验班的学生中初步形成利用新方法进行词汇学习的新局面,开辟一条学习英语词汇的新途径。

2.参加实验的教师大胆地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实验,并通过听课、讲课、评课、座谈等进行研讨交流。定于每周四为教研活动日,组内教师集中备课,互通有无。鼓励教师用多媒体上课,更多地在课件中渗透“爱迪英语词汇学习法”的理念,并及时积累优秀课例和优秀课件,写出阶段总结和阶段性论文,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

3. 分工合作,三线并举。结合课题组老师所担任的不同班级的教学工作,我们就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按年级组做了明确的分工,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针对不同学段的单词学习方法和词汇活动形式进行研究。具体分工为:七年级组由王香璞老师负责,八年级组由顾京颖老师负责,九年级组由伏会先老师负责,各年级组成员的调配和衔接由组长王香璞老师负责。我们按照“三线并进,齐头并举”的原则开展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的工作,以便节省人力,提高效益。

    4.请市教研员进行指导, 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性。我们聘请了市级英语教研员刘金来老师进行了课题研究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以便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三.初见成效,前景广阔。

由于工作得当,我们的课题进展比较顺利,课题研究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班的英语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在“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模式的指导下,实验班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尤其在单词学习方面一改以往的传统模式,以新颖奇特的方式进行词汇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初步在实验班的学生中树立起“爱迪英语”立体学习法的理念,使他们初步摆脱了传统的、机械的词汇学习方式的束缚。许多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单词学习的技巧和策略,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学生的英语活动异彩纷呈。在以往的校级英语活动中,活动只不过是课堂教学和检测的延深,还是做做题、答答卷,学生们无积极性可言,不多的技能比赛也只是少数优等生的才艺展示,根本没有一般学生的舞台。“爱迪英语”词汇立体游戏活动则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为每一个同学提供了平等参与的空间。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活动板块都把学生们带到了单词的乐园。

4. 单词游戏活动幻灯片初现模式。为了配合英语词汇活动,王香璞老师尝试做了系列幻灯片,用多媒体辅助词汇活动。众多的背景图片和动画方式,从不同程度上阐述了板块活动的内涵,为词汇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情境。后来又指导相关教师把这种模式用于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5. 理论成果开始出现。通过这段时期的科研工作,课题组的成员不断总结,在反思和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章或论文。有几篇论文在市、地级初中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

6. 课题组的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并获得奖项:教师曹容芬参加沧州市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荣获一等奖。伏月芳和顾京颖老师参加“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分获国家级三等奖和沧州市一等奖。  

四.任重道远,不负众望。

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怀,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辛勤工作,我们的科研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组长王香璞老师的身先带领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不负众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课题研究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二 : 附件五: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研究小课题阶段总结

附件五:

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研究

小课题阶段总结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一、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运用‘例证教学方法’”——强调该研究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并明确了研究角度;“正确评价”——强调评价方法的客观、公正性;“历史人物”——限定了该研究课题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

二、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运用“例证教学方法”,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2、历史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育应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www.61k.com]法,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教育心理学指出: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尚处于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采取从“个别”到“一般”的例证式教学方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抽象思维能力和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能更好地落实历史教学三维目标。4、初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不胜枚举,面对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如果学生不善于在历史学习中,寻找评价历史人物的规律,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要让初中学生对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逐一得出1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的确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5、教学案例证明: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有历史规律可寻的,运用“例证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性,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对增强学生历史智慧、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和学习负担、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和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经世致用功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

解决问题的研究步骤:

1、前期准备及9月中旬前完成——从“个别”入手,运用例证教学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得出评价结论。采取方法:主要通过师生运用案例教学法来完成——即写出评价“个别”历史人物的小论文。2、10月中旬前完成——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落脚。在“个别”的例证中,寻找并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操作步骤,形成规律认识。采取方法;主要通过师生分析上述案例、对比、归纳,寻找共性,得出一般性规律认识来完成——即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步骤。3、11月中旬前完成——从“一般到个别”,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采取方法:主要是运用研究所得出的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这个一般性的规律,去正确评价“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历史人物,从而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达到研究目的。4、最后,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系统整理“档案袋”材料,进行反思、总结,形成结题报告,完成该课题。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师生所撰写的评价“个别”、“特殊”历史人物的小论文。2、师生通过分析上述案例,对比、归纳、概括,拓展学生思维,寻找共性,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具体操作步骤的文字性材料,如小论文、随笔、课堂生成性问题等,或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等。3、相关教学讲义、教案等。 4、系统总结、反思,呈现论文,形成结题报告,完成该课题。

中期课题研究进展总结

一、中期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该研究课题主要从3个步骤进行。目前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是:按计划和进度已完成了第1步,即从“个别”入手,运用例证教学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得出初步评价结论。该步骤研究主要通过师生运用案例教学法来完成——6月份以来,在课题研究中,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已按研究步骤写出了评价“个别”、“特殊”历史人物的小论文(课题档案袋中,有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写出的数十篇评价历史人物的小论文),研究者已完成了对该课题中期的研究报告文本(见下文)。

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研究(中期报告文本)

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历史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育应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运动总是遵循着“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即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再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分析具体的个别事物,这样1个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尚处于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采用从“个别”到“一般”的例证式教学方法,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而且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在对个别具体事物的对比、分析、归纳、概括中,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不胜枚举。有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也有帝王将相、改革家、革命家,更有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还有形形色色的活动在历史舞台上的其他重要人物。其数量之众多、范围之广泛,可谓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仅就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而言,涉及到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和评价的历史人物就有:秦始皇、汉武帝、孝文帝、唐太宗、华盛顿、拿破仑、林肯、马克思、恩格斯、罗斯福;张骞、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孙中山、黄继光、邱少云;达芬奇、哥伦布、瓦特、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爱迪生、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伏尔泰等几十位。

面对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如果学生不善于在历史学习中,寻找评价历史人物的规律,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要让初中学生对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逐一得出1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的确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那么,评价历史人物,有无历史规律可寻?有无正确的方法可供把握、操作呢?

在教学实践和教研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教学及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

从“个别”入手,运用例证教学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得出评价结论。

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遵循论从史出的评价原则,采取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个别”历史人物入手,运用例证法,对课本中涉及到的具体人物逐一进行讨论:回顾他们的历史地位、历史活动、主要贡献、明显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对具体人物的评价结果。

在评价具体的历史人物时,笔者主要贯穿以下评价人物主线,引导学生从以下4个步骤进行:即要评价的历史人物“他(她)是什么人?”、“做了哪些事?” 、“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有何局限性和不足?”让学生逐一回答,得出评价结论。

例如:评价秦始皇,师生互动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第1步:师生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秦始皇“是1个怎样的人?”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统一中国的一人”“厚今薄古的专家,专制独裁的暴君”,是秦朝的第一位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第二步:师生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秦始皇“一生做了怎样的事?”)他在位时期,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1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第3步:师生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秦始皇“其所为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所为结束了割据,完成了统一,有利于政令通达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秦朝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疆域的基础,其制度和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4步:师生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秦始皇“有何局限性或不足?”)但秦始皇当政时期也推行暴政,加重了人民负担,实行“焚书坑儒”,扼制了思想文化自由、损毁了大量文化典籍,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秦的暴政也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1个重要原因。

又如:评价汉武帝,师生互动(步骤同上)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汉武帝“是1个怎样的人?”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汉武帝“一生做了怎样的事?”)汉武帝当政时期,在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将郡国的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大一统;汉武帝时还命大将卫青、霍去病多次组织军队反击匈奴,取得成功,维护了北部边疆安全;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汉朝的兴盛。

(汉武帝“其所为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上述措施推动了西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西汉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有何局限性或不足?”)汉武帝当政时连年组织征战,且追求豪华宫廷生活,耗费了民力、财力,增加了人民负担,引起了社会动荡,但汉武帝晚年也知悔过并调整了统治政策,使西汉又重新趋于稳定与发展。因此,纵观汉武帝的一生他仍不失为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实际教学研究中,笔者还用如上方法,让学生对唐太宗、孝文帝、华盛顿、拿破仑、林肯等历史人物进行一一评价,从中体会规律性认识。

二、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参考资料如下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 沈阳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3.《普通心理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3版。

三、该课题在研究中存在的困难、解决的思路及专家的指导情况

存在的困难:1.研究者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储备有待更新;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尚缺乏有效把握。2.研究者所带年级是初三毕业年级,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测试多、升学压力大,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程度冲击。3.学生对相关历史人物知识掌握欠缺。4.学生对参与该研究活动态度不一,重视程度参差不齐。

解决思路:1.钻研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并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形成的能力充分运用到人物研究当中去。2.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市教科所历史教研室闫璟老师等专家组成员、学校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历史课代表、班干部等的有力支持,保障了研究时间、研究进度、研究计划的逐步落实。3.研究者提供参考书目及相关人物资料,充实学生对相关历史人物的了解与掌握。4.研究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性,改变学生的态度,积极参与研究。

专家的指导:该课题在申报、论证、立项、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以及初期、中期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闫璟老师等全体专家组成员的悉心指导,使研究者进1步明确了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增强了该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极大地推动了该课题的顺利展开。在此对闫璟老师等全体专家组成员的悉心指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希望得到更深入的指导!

后期研究情况及结题成果总结

一、课题后期研究情况

1、10月中旬前主要完成了在“个别”的例证中,寻找并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形成了规律性认识。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师生分析第一阶段所研究的案例,对比、归纳,寻找共性,训练学生思维,上升到理性层次,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出一般性规律认识来完成这一阶段的研究任务——即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总结,问学生:“通过上述比较、分析与归纳,你现在能用最简单的语言高度概括出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吗?”学生通过上述的思维训练,把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顺理成章地概括为可:“评价历史人物应采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并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史观,应当主要围绕以下4个步骤和主线进行操作,即要评价的历史人物‘他(她)是什么人?’、‘做了哪些事?’、‘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局限性和不足?’”

2、11月中旬前完成了从“一般到个别”,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让学生完成了后期评价历史人物的小论文。采取的方法是:主要运用研究所得出的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这个一般性的规律,去正确评价“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历史人物,从而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写出相关评价历史人物的论文,达到研究目的,系统掌握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操作步骤。

二、结题成果——最后,在系统整理“档案袋”材料,进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结题报告、论文,完成该课题。

形成论文:

遵循学生心理特征 运用例证教学方法

寻找历史学习规律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历史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育应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形成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运动总是遵循着“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即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再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分析具体的个别事物这样1个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尚处于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采用从“个别”到“一般”的例证式教学方法,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而且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在对个别具体事物的对比、分析、归纳、概括中,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不胜枚举。有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也有帝王将相、改革家、革命家,更有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还有形形色色的活动在历史舞台上的其他重要人物。其数量之众、范围之广,可谓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仅就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而言,涉及到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和评价的历史人物就有:秦始皇、汉武帝、孝文帝、唐太宗、华盛顿、拿破仑、林肯、马克思、恩格斯、罗斯福;张骞、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孙中山、黄继光、邱少云;达芬奇、哥伦布、瓦特、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爱迪生、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伏尔泰等几十位。

面对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如果学生不善于在历史学习中,寻找评价历史人物的规律,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要让初中学生对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逐一得出1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的确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那么,评价历史人物,有无历史规律可寻?有无正确的方法可供把握、操作呢?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

一、从“个别”入手,运用例证教学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得出评价结论。

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遵循论从史出的评价原则,采取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个别”历史人物入手,运用例证法,对课本中涉及到的具体人物逐一进行讨论:回顾他们的历史地位、历史活动、主要贡献、明显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对具体人物的评价结果。

在评价具体的历史人物时,我主要贯穿以下主线引导学生从以下4个步骤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即要评价的历史人物“他(她)是什么人?”、“做了哪些事?” 、“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有何局限性和不足?”让学生逐一回答,得出评价结论。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我是进行如下操作的。例如:评价秦始皇,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过程及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第1步:在师生合作交流中,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秦朝历史,问:“谁能说一说秦始皇‘是1个怎样的人?’”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得出这样的结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统一中国的第一人’‘厚今薄古的专家,专制独裁的暴君’‘是秦朝的第一位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第二步:在师生合作交流中,我会进1步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想一想秦始皇‘一生都做了哪些重要的事?’”学生通过思考、归纳会回答说:“他在位时期,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1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等。”

第3步:在师生合作交流中,我会顺势引导学生认识:“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秦始皇一生的所作所为‘是否推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生通过讨论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认为秦始皇一生的所作所为,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几百年之久的长期分裂、割据混战局面,第一次灭掉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使老百姓不用再为战争所烦扰,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也有利于政令通达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会推动秦朝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政策还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疆域的基础,如丞相制度、郡县制度等,这些制度和措施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4步:在师生合作交流中,我最后引导学生,说:“秦朝历二世而亡,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的错误或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请大家结合秦始皇的一生活动,讨论一下秦始皇‘有何局限性或不足?’”因为学生对秦始皇的暴政行为比较熟悉,所以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能比较轻松和较为完整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秦始皇虽然有功于历史,首次使国家获得了统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我认为,秦始皇当政时期也推行暴政,如增加人民的赋税、动用巨资及劳力修建秦始皇陵墓和长城等,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秦始皇还对人民实行十分严酷的刑法,记得老师曾经讲过,秦朝出现过——穿赭色囚服的囚犯很多,以致堵塞了街上的道路,监狱里人满为患,以致于监狱就象热闹的市场一样的现象(学生忘记了原典故“赭衣塞路,囹圄成市”,但基本意思还是记得很清楚的,这也使我从1个侧面检查了学生先前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这实际上扼杀了人们的思想文化自由,同时还损毁了大量文化典籍,象秦以前的很多书籍,有不少我们现在都看不到了,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损失很大。由于秦始皇和他的儿子秦二世都推行残暴的统治,因此,我还认为,秦的暴政也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1个重要原因。”

学生的回答使我暗自欣慰——我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是成功的!但1个例子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接着,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评价他们比较熟悉的汉武帝。

在相对轻松的师生一问一答、一说一议,心智互动、灵感共鸣的课堂教与学的氛围中,学生与我得出的共同结论是(详细过程略,此处只述基本结论):

问:汉武帝“是1个怎样的人?”

答: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西汉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皇帝之一。

问:汉武帝“一生做了怎样的事?”

答:汉武帝当政时期,在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将郡国的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大一统;汉武帝时还命大将卫青、霍去病多次组织军队反击匈奴,取得成功,维护了北部边疆安全;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汉朝的兴盛。

问:汉武帝“其所为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答:上述措施巩固了政权,也使人民过上了较为安定的生活,推动了西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还加强了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使西汉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功不可没。

问:人无完人,白玉有瑕。那么,汉武帝“有何局限性或不足?”

答:汉武帝当政时连年组织征战,且追求奢华的宫廷生活,耗费了民力、财力,增加了人民负担,引起了社会动荡。但汉武帝晚年也知悔过并调整了统治政策,如减轻赋税、减少征战,使西汉又重新趋于稳定与发展。正如老师先前所讲过的那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但无亡秦之过。因此,纵观汉武帝的一生,他仍不失为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实际教学中,我还用如上方法,让学生对唐太宗、孝文帝、华盛顿、拿破仑、林肯等历史人物进行一一评价(当然,对众多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决不可能通过短短的一节历史教学就能完成。我的做法是:凡在讲课中或在做练习、讲习题,凡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时,我就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去回顾、去思考、去尝试、去评价、去自己得出结论,学生讲得对,哪怕只有一处闪光点,就及时进行表扬、充分加以肯定;讲得有不完整或不恰当的地方,我则及时加以纠正,引导学生得出完整、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步骤),从中体会规律性认识。

二、从“一般”落脚,在“个别”的例证中,寻找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规律。

通过对以上几个具体、典型历史人物评价的探究、合作,学生对上述“个别”的具体、典型人物得出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为学生从“个别”的例证中寻找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规律,准备了必要条件。

其次,在上述基础上,我紧接着采用下列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上述具体、典型例证中归纳、概括、寻找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规律。

我问学生:“上面,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实际上,是先后运用了四——个——步——骤(加重语气,并有意作较长时间的停顿,以让学生对评价历史人物的4个步骤进行归纳、回顾),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上述步骤和大家的回答,想一想,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第1个步骤,对所评价的历史人物概括性的叙述,是在讲什么?你能用一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概括,得出第1步叙述主要讲了——“他们各是怎么样人?” (或“秦始皇、汉武帝是怎样的人?”“用一句话概括了他们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用最简短的历史语言概括了他们的历史地位” )

我紧接着问:“那么,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第二个步骤的叙述又在讲什么?”不少学生通过与同桌或前后的同学商量、认证,能通过归纳,用高度概括、简练的语言回答——“他们都做了哪些事?”(或“他们一生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他们一生主要有哪些所作所为” “列举了他们一生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

学生们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热情很高,我趁势抛出了第3个问题:“你能回答出,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第3个步骤叙述了什么核心意思吗?”这个问题对不少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们还是通过短时间的讨论、比较、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历史人物的突出贡献,得出了评价历史人物进步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即主要看该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后学生从具体的典型事例中得出了一般性的抽象认识——“其所为是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或“他们的主要活动是不是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他们的措施是不是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他们当政时期社会是否进步了” )

接着我又问:“那么,现在谁能说一说,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第4个步骤在讲什么?”——这个问题对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很难,因为学生已通过对以上具体、典型人物的评价,初步认识到了评价历史人物应当既讲成绩,又要讲不足,因此,学生能很快从对具体人物的评价中,寻找出每个历史人物的局限性或不足,得出评价历史人物时,第4步在讲所评人物“有何局限性或不足?”(或“所评价的历史人物有什么缺点?” “他们一生的活动中有哪些不足” “有哪些消极因素”)这样的认识,学生们在你争我答、互相讨论,以及师生们的心智交流、灵感互动和心灵碰撞、情感体会中,进1步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应当采取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态度,“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评”。

在这个过程中,我欣喜的看到,学生们通过心灵思考和语言表述,已经充分地运用了论从史出的史评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点,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并且与我恰当的教学点拨配合地相得益彰。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时,我已欣慰的看到,我的学生已经初步找到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共性”认识和“一般”规律,正逐渐成长为掌管评价历史人物方法的“舵手”,自己通过教与学的实践,主动得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性认识,这无形中为最终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从“个别到一般”,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从一般到个别”,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技能。

上述评价历史人物的步骤,寻找历史规律的方法,贯彻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应遵循的一般思维方式,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思维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遵循了学生心理发展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因此,经过上述具体的典型例证和思维的训练,学生普遍能遵循从多个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人物评价中,抽象出普遍的、一般的评价人物的步骤与方法,此时学生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在实践上和思维上已经成熟,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结论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最后,我及时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总结,问学生:“通过上述比较、分析与归纳,你现在能用最简单的语言高度概括出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吗?”学生通过上述的思维训练,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不少学生脱口而出,把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顺理成章地概括为可:“评价历史人物应采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并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史观,应当主要围绕以下4个步骤和主线进行操作,即要评价的历史人物‘他(她)是什么人?’、‘做了哪些事?’、‘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局限性和不足?’”

这样,学生们通过自己主动参与教学和主动思维,得出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步骤。反过来,学生也就很容易运用他自己得出的这个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步骤,去评价某个具体的、个别的、或“特殊”的历史人物了。于是,对学生而言,无论评价怎样众多和复杂的历史人物也都就显得简便易行而便于操作了。因为,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步骤和技能,形成了1种经过心智锤炼、情感碰撞而终生不忘的能力。我以后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运用自己得出的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步骤和形成的能力,评价所学过的任何历史人物,已是运用的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了,教与学取得了双赢。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对遵循学生心理特征,运用例证教学方法,寻找历史学习规律,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教学故事及体会。

通过上述教学,我认为,在运用以上方法评价历史人物时,学生不仅提高了运用分析、判断、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得出结论的能力,形成了学习历史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较轻松、牢固地掌握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次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洗礼”,打开了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大门,提高了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增加了一些学习历史的思辨色彩,起到了“历史教育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作用,深化了历史教学所追求的三维目标,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和学习负担,切实落实了素质教育目标、充分发挥了历史教育的经世致用功能。

参考资料: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

沈阳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3.《普通心理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第3版

三 :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4.1.6李雪梅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2013年9月我们生物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生物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

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中学生物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生物七、八级教材解读培训活动,加

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1、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4、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5、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或方式为主题。

6、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为主题。

7、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初中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更能促进教师落实教学设

想。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评判最有权威性,而灵活的教法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老师在课堂里起着主导的作用,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和学生实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完一节课后,还兴趣盎然,并积极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趣闻轶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穿插介绍一些生物学趣事,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讲解这些趣事,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设想的落实更加有效。

3、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为此,实验学校的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

4、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挖掘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整理;录像课及图片等是个空白。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进行阶段性考评;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内在规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学习能力。还应

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知识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探索有效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一定要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探究,能初步使实验学校里的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认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 :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4.1.6李雪梅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2013年9月我们生物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探索”。[www.61k.com)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生物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

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中学生物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生物七、八级教材解读培训活动,加

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1、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4、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5、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或方式为主题。

6、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为主题。

7、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初中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更能促进教师落实教学设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想。[www.61k.com)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评判最有权威性,而灵活的教法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老师在课堂里起着主导的作用,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和学生实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完一节课后,还兴趣盎然,并积极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趣闻轶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穿插介绍一些生物学趣事,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讲解这些趣事,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设想的落实更加有效。

3、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为此,实验学校的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

4、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挖掘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整理;录像课及图片等是个空白。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进行阶段性考评;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内在规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学习能力。还应

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知识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探索有效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一定要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探究,能初步使实验学校里的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认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 :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李艳桃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年我校数学组成员承担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www.61k.com]主要研究内容有:(1)数学学习能力的开发(2)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3)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各种环节及其方法的指导(4)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在前一阶段,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做了一些实际工作,现在我把我们实施的情况向李主任和各位老师做以汇报:

一、领导重视,建立科研组织

“教育要发展,科研须先行”,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我校领导的管理理念。为确保课题的顺利研究,我们学校建立了教科室,以便系统的进行教研教改。同时,学校对我们教师的实验课进行课堂录像,制作光盘以便于教师个人和集体的交流研讨。我们数学组是一支比较年轻有活力的科研队伍,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我们8名数学教师,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课题的研究。开题后,我们数学组召开了两次会议,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二、学习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搞好科研,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此我们数学组十分重视理论学习,每一位成员都订阅了相应的科研类书籍、报刊。如:《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当代教育科学》。并且定期组织承担课题的教师学习科研理论、新课改理念。

三、听课评课,课题引领课堂

我们数学组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我们特别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化,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性、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终身发展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目标。

四、及时总结,撰写反思及论文

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我们规定课题组的每位成员每学期都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安排好有关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与论文,形成有关研究成果。今年我所撰写的论文《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获省级二等奖。同时,我们初中数学教研组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组。

五、规范管理,增添科研活力

为了防止课题研究的泡沫化现象,我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科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和活力。

(1)积极深化课题的理论研究。一周一次教研活动。

(2)重视研究过程的记录。认真做好课题组的活动记录,记好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讨论的专题、成员的意见等。

我们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如下:

1)对课题研究方案逐项的进行实施并作合理补充。

2)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所任教的年级开展实验研究,确定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3)开展实验调查研究,定期举行教师、学生双向交流座谈会。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4)积极与外校进行课题研究交流。(www.61k.com)

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到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改进与思考。市教科所李主任亲临我校指导课题的实施工作,能够更好地指明我们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定会有更多收益。在今后的课题实施中,我们会充分发挥每位数学教师的潜力,真正让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成长,让教师的成长带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值得推广的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经验!

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工作总结3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446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