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阳光正好,我与朋友再次坐上小米轨,去与那抹绿,重逢。
坐在缓慢行驶的车厢里,我还是像上次一样,环顾四周,并时不时地与朋友聊着天。“你说,它还在不在?”我轻轻地问。朋友没有回答。
我记得那也是一个早晨,适合出行,适合拍照,适合我们,意外地相遇——那是一条巷子,它不是雨巷,更不是胡同,大概只是一个被世人遗忘了的角落吧。可是本该荒芜的巷子,却不知所以地充满了生机。一片一片的浓密的爬山虎盖在墙上,微风一吹过来,就像是一双双小手在像你摆动,并发出讯号——我们在这儿!脚下的绿草生长得更为肆意,墙根下,砖缝里,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大概真是年年岁岁的积累与磨砺吧。朋友说,它们大概在等待,等待才是最坚韧而长久的生命力。可是,绿色的巷子,你在等什么?
我理所当然没有得到巷子的回应,却不知不觉地把这抹充满着生命力的绿装进了心中。
这次再乘米轨前去,一路上欣赏着车厢内的老昆明照片,照片上热闹的集市、清澈的河水与淳朴的笑容让我觉得似曾相识,熟悉却又不敢靠近。当我站在一张照片面前,我愣住了:这不就是那条狭窄而幽长的绿色的巷子吗?如今青草丛生的地方当初也是那样热闹:小贩、小孩子、老人与猫猫狗狗,屋檐上的瓦仍是整整齐齐。原来这是它过去的模样,车水马龙,寸草不生。
当我与朋友再次来到巷口,看着这些执着的绿色,这些闯入我心扉的绿色,我才明白,原来老巷是在用它的固执在等待逝去的那些人,那些笑声,那些时光。真正的生机不是绿色,而是绿色背后,当年老昆明的文化与活力。
我在高楼鳞次栉比的都市里,站在一条巷子面前,闭上眼睛,拒绝尘埃。当阳光重新渗过我的心间,我看到了一扇绿色的门,当我把它推开,我就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船运马驮的年代。
这条绿巷的等待,是消逝文化的等待,它们静默着,等待有心人,与它们相遇,把它们拾起。
本文标题:我心中的那抹绿初三学生作文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