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小城记忆
大悲阁,在岁月中走失
阁(gao,三声儿化)
镌刻成一方水土独有的乡音
钟鼓楼,玄帝庙,散佚在前人的诗词、笔记里
汤泉的回杯亭,酒尚温
禅林寺钟声袅袅(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千年银杏树垂落下记忆的流年
/
州署,试院,游击署
忽有一日,随夕阳,隐去踪迹
文庙,广慧寺,葺提寺
如今,最老的长者也难以复述曾经的原貌
水泉的清流早已干涸
此处空余十里长巷
西大寺,容身于市井
成了连接百姓千家的农贸市场
/
时薰门、拱极门、镇海门、戴京门
今安在
幞城,戚继光,成了一个时代的浮光掠影
晚风吹过,欲悼吴钩,不知何处凭栏
昔日林立的老店铺,不见
处处霓虹,眼前矗立的小城
莫名的
凄清孤独
题记:为方便大家了解遵化,百度一段文字
遵化城始建于唐朝,在一开始的时候,它只是一座土筑之城。当时,因与北方契丹、突厥等少数民族战争的需要,唐政府在这里设了一处养马监。通过购买和饲养等方法,来满足作战时骑兵对于马匹的需求。历经五代、宋、元等各个朝代,五代后唐时,这里建县,称遵化。但是城池仍为土筑。
明王朝建立后,由于作战的需要,遵化成为对蒙古各部落作战的前线。明朝廷修筑了一条从甘肃到辽东的长城,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军事入侵。由于遵化县的军事地位日趋重要,所以明王朝就对遵化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治。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入侵,指挥史周宝对遵化城加以扩建,将城市向西扩大,并把城墙用砖石进行包砌加固。明中期以后,蒙古鞑靼部势力强大,对明王朝的统治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明世宗嘉靖年间,甚至发生了蒙古鞑靼部劫掠北京城的“庚寅之变”。这次事变,给明朝廷以极大的震动。为了加强遵化城的防御能力,顺天巡抚、都御史孟春重修城池,增建东南城楼。明万历九年,总理蓟镇练兵事务的戚继光,用他从浙江带来的主客兵,将整个遵化城进行拆除并重新设计修建。重建后的遵化城,形状如同古人头上戴的幞头,所以也被称为幞城。
古城结构
按清朝人的记载,城周长1251丈,合计约6华里有余。城基厚度30尺,高3丈6尺,城墙上有垛口1341个。东西南北四面各有城门一座,城门外有护城河,河深2丈,宽3丈。清顺治九年,知县孙锡蕃对城池又进行加固维修。康熙十八年地震导致遵化城几乎全部坍塌,康熙五十年,朝廷派遣各部官员进行实地勘查后,朝廷又拨发白银3.6万两,并派出专门的人员监督进行修缮。到乾隆十六年,连绵大雨,城垣被淋,导致坍塌90余处。知州刘埥请旨重修。清同治年间,知州何崧泰再次重修。以上各次重修,都按照戚继光所创建的样式和规模。按照何崧泰所撰《遵化通志》记载,清光绪年间遵化城以大悲阁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为四街。城正中心位置建有大悲阁一座,阁北中心线上建钟鼓楼一座。城上四角各有角楼一座。北门西侧城上建玄帝庙一座。除四门外,北门西侧和南门西侧各设水门一座,除用于防御之外,还可以保证城内水道的流通。由阁向南至南门即时薰门为南街;阁向北至拱极门即北门为北街;阁向东至镇海门即东门为东街;阁向西至戴京门即西门为西街。
古城建筑
旧时城内的主要建筑物,城内东街之南与西南街之东,即城东南原有观音寺一座。东街之北与北街之东,即城内东北的建筑物较多,主要有遵化州署,州署西旁为试院,再西为关帝庙。州署东为火神庙,稍东南为游击署。北街西侧与西街北侧的主要建筑物,由东向西有:武庙、城隍庙、州判署、关帝庙,城北墙上有玄帝庙,西北角由东向西依次为:子孙庙、文昌庙、药王庙和火神庙。西街南侧与南街西侧之间,俗称为西大寺。这里有观音堂、广慧寺、葺提寺、孔子庙即文庙,也就是学宫,学宫前是南池别馆、灵阳观,观南为关帝庙。
明末清初时期的遵化城
明朝和清初时,县衙东还建有兵备道署一座;州判署为旧时的都察院,其东还有一座都察院。这些建筑物,有的改做他用,如都察院在清朝时改为州判署。有的拆毁无存,如兵备道在明朝时就改为巡抚行署,后改为遵化道员署,遵化道裁撤以后,行署院又被拆除,其材料用于建筑清朝皇帝在汤泉的行宫。
二 : 小城记忆
小时候,我在一个小县城长大,那是上世纪60年代。对小县城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不是那么完整和清晰,但是,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风土人情,经历过了,也就有了抹不掉的烙印。
小县城是一个老城,按当时的行政区划,有城关镇,也就是当时俗称的城里,城里分东关、西关、南关、北关(随着行政区划的沿革现在应该是街道办事处)。当时我父亲在县人民政府工作,母亲在一家被服厂工作。被服厂在东关,东关离城里大约有2里路。为便于母亲工作,我们一家住在离工厂不远的一家民房中。我记得那时候不管是机关还是工厂公家都不提供家庭住房,只有县委书记和县长还有少数领导他们住在机关大院里,因为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孩子我们是同班同学,我到过他们家,他们的家也就是三四间房子的一个大通间,里面几张床,一个炉子,一群孩子,衣服鞋子凌乱的扔在各个角落。我们住的民房是两间南屋,每月的租金只有三元钱,冬天屋子里很冷,生一个渣滓炉子,其实那时候我们的教室里生的也是这种炉子。所谓渣滓炉子,就是烧渣滓(渣滓就是用土和煤加水和在一起的一种泥巴状的燃料)的炉子。
虽然住在东关,但是家里人为了让我上全县最好的学校,送我到南关去上学,南关的学校叫城关小学,相当于机关子弟学校,是全县的宝塔学校,县直机关的孩子一般都在这所小学。上学每天来回要跑十几里路,不管刮风下雨从小学一年级起家长没接送过一次,不止是我,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上学自己去,放学自己回。后来我们同住在东关的同学自发地组织了一个东关队,高年级的照顾低年级的,大家互相帮助。每当学校放假组织活动,老师就让我们以东关队为单位选出队长实行自治。队长很负责任,带领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到各单位给人家扫院子,还带领我们勤工俭学,到处捡玻璃瓶子和碎玻璃片然后卖到收购站,所得钱交给班级统一管理使用。当然我们也调皮捣蛋,记得有一次队长带领我们到一个离县城不远的快要干涸的池塘里挖泥鳅,我们挽起裤腿,卷起袖子,脱下鞋子到泥里用两只手挖起来。泥鳅还没挖到,被蚂蝗叮上了。这种虫子不但咬人而且吸血,它一旦叮上人就会使劲的往皮肤里钻,当我发现自己的腿上叮着一只蚂蝗时,吓得哇哇大叫,还是男孩子有办法,拿起鞋底冲蚂蝗叮咬的周围使劲地拍,几鞋底拍下去,蚂蝗自动脱落了。后来大人们告诉我们抹烟油和清凉油会防止蚂蝗叮咬。以后再挖泥鳅,我们就在腿上抹上清凉油,蚂蝗闻到清凉油的味就不敢靠近了。那年的暑假我们去挖了很多次泥鳅,也挖了很多条泥鳅。
每天上学,我都要路过县城一条街。记得这条街上有一家“国营红旗饭店”,一家“国营百货公司”,一家“国营新华书店”。当时也有个体经营,有镶牙诊所、自行车修理铺、理发店、照相馆。我同学的父母就是开照相馆的,他们家的经济条件比我们好得多,我们穿绒衣绒裤的时候,她穿毛衣毛裤,我们穿一件棉衣,人家棉衣外面加一件棉猴(当时给有帽子的大衣叫棉猴),我们好不羡慕。城里的居民一般家里都有门脸房,门前摆摊,有卖瓜子的、卖麻花的、卖烧饼的、卖西瓜的。那时候卖西瓜的可不像现在一车一车的卖,都是把一个西瓜切成多块,摆在桌子上,5分钱一块,卖主拿着一把芭蕉叶扇子不停地扇着,买主一般一次买一块。城里还有一个露天的剧场,晚上有时候放电影,有时候演戏。电影票5分钱一张,戏票一毛钱一张,只要有5分钱肯定会去看电影,《鸡毛信》这场电影至少看了十遍。有时候5分钱也没有,就等在剧场大门外面,等电影快结尾时大门提前几分钟打开,大门一开我们立刻蜂拥而进,结果是你挤进去了,电影也结束了。每当剧场演戏,一般是我父亲带我去,演什么戏,当时我还看不懂,但知道是京剧。看京剧我最喜欢看花旦,喜欢花旦头上戴满花的样子,每次看完戏,回家我也找一些花啊绸啊什么的戴在自己头上模仿着比划着。我最不爱看花脸,花脸一出场,就吓的捂上眼睛,害怕他从台(www.61k.com)上跳下来。至今我很喜欢京剧,经常到KTV去唱几段,想想可能是受小时候的影响。整个小城就一盏路灯,晚上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只有卖烧鸡的敲打的梆子声和吆喝声把寂静的小城夜晚渲染的既生动又神秘。时光就这样静静地流淌着,小城的人们就这样恬静的生活着。
突然有一天,小城的街上贴满了大字报,到处是游行的队伍,到处是喊口号的人们,大家都戴起了红袖标,袖标上有的写着“红卫兵”,有的写着“先锋队”,有的写着“起宏图”。我们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学校也停课了,高年级的同学开始串联,后来批斗校长,还以班级为单位批斗班主任。我的小学从一年级一直读到8年级。60年代末,我和母还有弟弟们离开了那个小城回了老家,因为我母亲不再在工厂上班了,我们也就不能在城里吃闲饭了。
如今小城早已变了模样,但我心中的小城依然存在。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曾经的小城,曾经的记忆,就让他在月色中随风荡漾吧。
三 : 小城记忆
小城记忆
林海萌动着绿的思念,倾听小城人无悔的执着和长长的期盼。
徜徉小城如蚁的街巷,脑海深处留下了喧哗亮丽的印痕。
任凭日出日落,独特的节奏,有按部就班的风范。
时光荏苒,风采未变。
逝去的傍晚,轻轻的捡起小城的情节,拓展月亮的寂寞,寻找思绪的指南。(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明天,我将沿着小城的结构,去抚平记忆的伤痕,从生活深处把幸福提炼。
一天,我看到一只矫健的海燕,不惧风雨,在空际上飞翔,姿态安然。此后,我从海燕的飞行路线中唤醒沉睡的思想,来接受大海浪涛的考验。
本文标题:记忆之城皎皎小说-小城记忆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