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墨染飘香
沾一点墨迹,
洒一纸墨香。
嗅一季清新,
用一生记载。
二 : 杏香飘溢入长安
阳春三月抹红颜,
梳妆塬谷为哪般?
古村老舍隐羞涩,
迎客冉冉升炊烟。
车水马龙又盛事,
冬去春来换人间。(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满塬春色关不住,
杏香飘溢入长安。
三 : 赵广清:重阳写菊仁者寿,翰墨流金释雅香
~~~~~~~~~~~~~~赵广清菊花玉米叶画(左)、国画(右)欣赏~~~~~~~~~~~~~~~
用菊花喜迎重阳节,可以说是古来画家的一个共同爱好。赵广清先生不仅擅于用传统笔墨在宣纸上表现,而且还喜欢在玉米叶上展现,上面这几幅以菊花为题材的国画和玉米叶画,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使人更深入地品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潜藏的不俗情致。
右边这两幅国画写意菊花小品,笔墨苍润,设色古雅,花瓣采用平顶型的绘制方法,表现菊花层层叠叠的样态。花瓣用两笔完成,运笔如写,恣意奔放,墨勾色填,花心露出较多,丰满肥厚的花瓣给人健硕饱满的质感;花朵大小兼顾,朝向各异;花蕾小巧精到,欲露还藏;用大笔触布叶,与花瓣形成肥瘦对比,美感顿生;枝干穿插有度,灵动活泼,用笔或曲或直,节奏感强烈,或中锋或侧锋,飞白淡出,笔痕墨迹鲜明。综合运用了勾、皴、擦、染、点等手法,用点线面的艺术语言从画面的气势上着手,把握住了整体布局,产生了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笔墨简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画面的构图在平实中运转着变化;笔墨在含蓄中透射着精练;题跋之书法、压角之古印与菊株的呼应佐辅,表现着整体的格调,张扬着金石雅拙,在浓淡、黑白、黄朱的矛盾统一中洋溢着敦实古茂,传播着原野之趣,彰显着君子之风。
《仁者寿》表现了爱老敬老之意。两朵硕大的菊花象征着耄耋老人相亲相爱,五六个小花蕾萦绕周围象征着子孙满堂,和谐兴旺。中华民族有着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为老年节。
过重阳节有个习俗就是“赏菊”,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层含义,一是高尚的气节;二是吉祥长寿。儒家文化讲究的是“比德”,“托物言志”,以自然事物来对应人的品行。菊花则以它凌霜而放,西风不落的傲骨和其“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气度被赋予了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另外,菊花开放在九月,“九”是单位数中最大的数,被称做“至数”、“阳数”,因而菊花与九九双阳相叠的重阳一样,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陶渊明的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是为了食取菊花的保健功效以强身,“悠然见南山”不仅照应了“寿比南山”之意,也抒发了淡泊名利的高士情怀。菊花的傲霜成为了中华民族感物喻志的象征,更是对这种人格高品审美境界的神往。画品如人品,赵老与菊花共同的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于外,野逸市中,不作媚世之态,人格高尚,德泽四方,学识渊博,举止儒雅,有谦谦君子之风,这些在《傲霜》中可见一斑。
菊花被文人雅仕推崇,被付诸绘画、雕刻、陶艺、餐具等等之上,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赵老也对它情有独钟,把它烙刻在玉米叶上,金灿灿的光泽,柔韧细腻的质感令人爱不释手。在左边的《菊鱼》和《霜舞》中,画面以菊花的花瓣为主体刻画对象,较少露出花心或者干脆不露。一个花瓣压着另一个花瓣,在受光处稍微繁密些,在背光部外边的轮廓则表面得很松散,大体构成一个似圆不圆的立体团儿,不刻意表现得很整齐,保持了自然原貌,每一个花瓣都从花蒂处渐渐向外扩展开来,阴阳相背虚实明暗过度自然巧妙。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将花瓣的翻转、舒展、簇聚等等样态,通过玉米叶天然的纹理,在花枝婀娜、俏丽、柔中有刚、凌寒不屈的品格表现中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再加上石的坚硬、鱼的灵动,冷色调的背景做衬托,完美地刻画了菊花特有的魅力。那种既秀且傲、既端且庄的风姿跃然眼前,并在玉米叶金黄耀目的诠释中,更显高贵、典雅、馨香……(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赵老不仅画菊花、烙菊花、也写菊花,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到:
咏菊
奇萼傲苍生,
凝霜独峥嵘;
不与春争色,
邀梅舞秋冬。
秋去冬来,等雪花翩然而至时,再去东北吉林市的博妙斋书画院看赵老用画笔“邀梅舞秋冬”……
守三堂 .重阳日.写于上海黄浦江畔
四 : 隔世之湄,青腕墨香
竟是这般老去的爱情
躺在光阴里安详
青花与秋叶也不过飘渺的一生
烟花碎了,云跌落忘川
风吹来隔世的呢喃
雨细细打磨屋檐的缠绵(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一朵花开了,另一朵沉默
刚送走心事,另一个愁怅
竞然从未走出我的心房
月儿架起琴弦
戏院里山泊和英台
击节千古的不是爱情,是锣鼓喧天
这一刻,回眸我徒留的缺憾
牵魂的霓裳轩前飘散
眉尖上住着山水,住着你的目光
你的城早已草木荒凉
秋风瑟瑟,循着一缕清风的寒
怎汲取我相思的双眸
梦我华裳,袭我以幽伤
搁在心底的念缓缓旋荡
一段光阴,一段岁月
山盟与水长廓然清淡
你还在守着你的美景良辰
我却在我笔下裏住今世的离伤
暮色委婉,只影成双
那一年,悠长的雨巷
潮长潮落的大海边
隔世之湄,青腕墨香
原创左右肩
五 : 翰墨飘香的复真书院
文/鱼石散人
六月的安福南乡,千山含黛,万木争荣。青冈山,像一条蜇伏的巨龙,安卧在田家村头。山下蜿蜒前行的陈山河,像一条金色的丝带,在暖阳下熠熠生辉。在波光潋滟处,复真书院赫然跃入我们的眼帘。
说是书院,其实叫学校更确切些。因为,现在这里已经是洲湖中学了。现代化教学大楼鳞次栉比,操场规整而大气。只有蜷缩在一隅的“萃胜楼”还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安福四大书院之一的“复真书院”的所在地。书院旧时的大门前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那条曾经多少学子走过的石子路,已经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好在门前的千年古樟,苍翠欲滴,绿荫如盖。古樟下的“七步半”台阶,还在讲述学子们科考登第的辉煌。门口那两尊威武的石狮,还在守护着书院的平安。郁郁葱葱的茂林修竹,掩映着书院的楼台。
进入洲湖中学,学校的王老师热情的接待我们。他是地道的南乡人,老家离学校不远。所以,他对复真书院的历史掌故非常熟悉。我们也暗自庆幸遇到了这么一个好向导,看来今天定然是不虚此行了。
我徜徉在校史陈列室里,如饥似渴地探访书院的历史。在这里,我读到了,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邹守益与刘邦采、刘阳、尹一仁、周儒等在北贞观废址上创建了复真书院,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书院 “前后有楼,中堂有庑,栋及四层,层各五间,左右翼以厢房。”刘阳题匾“砥德砺材”,门楼曰萃胜,内藏书籍。楼前有石狮一对,古樟两株,苍翠葱茏。楼左为飞中阁,楼右建刘邦采、王时槐二祠,后有聚奎楼,楼后为堂。
在这里,我读到了,由于张居正、魏忠贤禁毁书院,由于战乱,自明迄清,复真书院几经修葺。明崇祯年间,朱世守、王绩灿重修;清康熙三年(1664)王吉、周焕又修;乾隆八年(1743),朱翰复修;道光八年(1828),复修萃胜楼。(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在这里,我还读到了,由于废除科举,宣统元年(1909)改复真学堂,为当时安福县四大学堂之一。1912年易名复真学校,首任校长为拔贡彭延珍。后来,改为复真小学,现为洲湖中学。
在这里,我重温了书院昔日的辉煌,感受了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翰墨飘香的复真书院,引领我穿越历史的光影,拜谒这里的古代先贤。
探花邹守益来了,这位王阳明的高足弟子与良友,带着他的“致良知”学说,正在敦敦告诫学子们要“惜阴”,要“至诚”。
学士湘〔雪蓬〕来了,这位参与创办并讲学复真书院、著书传世的文人学者,正在书院的讲会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打不死的”邹元标来了,这位刚正不阿的明代谏臣,来复真书院探访雪蓬归隐处,留下了“不见雪蓬久,今见雪蓬屋。图书留四壁,白驹贲空谷。高风人去远,遗响振林木。”的诗句后怅然而去。
翰林公王邦玺来了,这位光绪帝师,多次受到慈禧太后召见,晚年回乡执教于书院。他还带着他的长子伯兰,次子仲兰来了。后来,一个考取了举人,一个考取了贡元;一个研究农林开发,一个任复真学堂校长。
到这里来讲学的,从这里学成后,走上仕途的,还有很多,很多。我轻轻的合上泛黄的《复真书院志》,心里升腾起一种异样的情感,温暖而绵长。
我徘徊在“萃胜楼”下,静静地注视着斑驳的墙壁,触摸着长满苔藓的青砖,仿佛听到了戴儒巾、穿大袖衫的明朝学子们在热烈的讨论争辩,仿佛看到了留着小辫,带着圆顶帽,穿着直宽衣的清代学子们在书院漫步交谈。
据说,从这里学成归去的学生,相当于前清的秀才,毕业回家要坐轿子,写捷报贴入祖祠和自家厅堂。这是何等荣耀,何等自豪。一时间,复真书院,群儒云集,声名远播。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近黄昏。该是我们离开的时候了,尽管心中颇为不舍。回望书院,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洒在书院的马头墙上,泛着金色的光辉。书院是那样安详,那样静谧。书院门前的那棵古樟愈发的青翠了,绿的让人心醉。
本文标题:翰墨飘香丹青溢彩-墨染飘香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