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谈谈阿米巴经营与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借鉴阿米巴模式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良好途径,它有利于细化责任,使企业内部经营的各个产品都向高精尖领域发展。
。www.61k.com)摘要:阿米巴模式来自日本,通俗地讲,就是把一个完整的企业单位划分成几个可以单独进行经济计算的机构。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阿米巴经营模式的产生及其优点,分析了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实施条件,从而探讨了阿米巴经营模式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阿米巴模式;优点;实施条件;管理创新
阿米巴经营模式小集体核算体制,创造于日本稻盛和夫先生。稻盛和夫是当今京瓷公司的缔造者,也是稻盛和夫和他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使该公司自一个默默的无名小卒摇身一变成为囊括通信领域、环保领域和社会娱乐等等领域的大型产业单位。把“阿米巴”比作生物界的一个小物种,那么它便是单细胞生物,凭着自己强大的繁殖和分裂特质,可以相对轻松地应对自然界对它的生存提出的各种挑战,因为它可以随着自然界内复杂多变的环境状况,随意变换自己的形体样式。那么,阿米巴的独特优势具体何在,其经营与企业管理创新有何密切联系,在此进行探讨。
一、阿米巴经营模式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便如一匹飞腾的野马,极速前进,尤其是电子利用成就卓著。京瓷公司就是应运而生并跻身前列的典范。为了细化程序,使每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都能全心地投入某一个专业并具体的领域,实现更大的经济利益。稻盛和夫先生对此加以分析,最终采取了细化公司的尝试方案,他把自己的企业变成了一个个小机构的集合体,使每个小机构都可以单独完成经济计算,这些小机构就是一个阿米巴组织,其组织负责人对其有完整的管理权。
二、阿米巴经营模式的优点
1.应对外界快速反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运行已经置身于一个太过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中。采用阿米巴模式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此之前,整个企业的运转完全依赖最上层的决策机构,难免会出现具体情况不能具体分析的现象。而阿米巴模式使阿米巴组织由一个专业的领导者进行管理经营,再由下层员工实际操作。那么,阿米巴模式对市场的一线接触更为紧密,可以更加快速及时地进行问题解决,也能更灵活地应对外部环境改变、更紧密地贴合市场,更充分而迅速地抓取发展机遇和抢占市场。
2.明确了内部阿米巴组织之间的交易、合作、竞争关系
各个阿米巴组织之间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它们主要通过协商谈判实现对话,其次签订交易协议。这是理清并规范内部阿米巴组织经济关系的有效手段,以法律认可的合同形式交代组织双方的关系,便是进一步明确了客户与供应商的地位呈现。“卖方”和“买方”均是阿米巴组织,但“卖方”如果达不到“买方”的相关要求,“买方”就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寻找阿米巴之外的供应商,完成采购,达到减少自身阿米巴组织的运营成本的目的。因此,所有的阿米巴组织为了凸显自己相对于外部供应商的独特优势,便需要在提升产品质量和完美服务、完善与市场的交流机制、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方面加大力度。此外,自各个阿米巴组织相继形成,相互竞争便随之出现。比如,某零件事业部指导部分为一科和二科,尽管以上二科各自着眼的生产领域有所差异,但在单位时间核算数值方面,都会力争赶超对方,占据优势地位。这样一来,阿米巴经营模式无疑从全局视角上减少了总体时间核算。
3.用“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明确业绩标准
任何工作的质量检测和办事优劣均需要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在阿米巴模式中,稻盛和夫先生就致力于不同产品生产方向和服务领域的阿米巴组织一个统一而科学的标准,这个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个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提高单位时间核算价值,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提高销售额度、降低成本、提升劳动效率三个角度入手。“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把所有组织的工作成果都用统一的金额核算表现,并给予出色者以直接奖励。
4.赋予员工参与经营的能力和条件,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
因为企业被细化成各个独立的组织单位,所以,组织领导责任制的理念和员工的主体意识就凸显了。“单位时间核算制度”的存在,也进一步导致了“每一个员工都懂得经营”的局面形成。为了达到增加业绩,胜出其他组织,员工会十分留意核算数据和指标,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积极投入,形成全员参与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5.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优势
很多大型企业中,其经营者们对财务、会计有很多的盲点,其中有些企业的财务现状甚至用“一塌糊涂”、“一团糟”也不为过。很多项目做完了,都不知道是赚了还是亏了,而老板个人也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把企业当“家”,要花钱时,从来都是让财务把钱直接打到哪个账上,也不说具体做什么,也没有票据。阿米巴模型的本质是对最小团队业绩的考核、测算,以充分发挥小团队的力量,这就要求必须有细致、详尽的财务数据来考核每一个小阿米巴的进步,有利于企业财务水平的提升。
三、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实施条件
1.共享愿景、使命和价值观
有一个统一、明确而坚定的目标是提高全员凝聚力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阿米巴模式的指导下,各个组织有着单独的发展方向和领域,组织内部与员工的参与机会和地位显得越发重要。而在这个全员参与的环境下,有一个全体共同奋斗的目标显得尤为必要。领导者掌握这个愿景、使命、价值观,有利于他更好地决策,一线员工掌握了愿景,有利于更好地接触市场并随着市场进行灵活地反应。
2.实行高度透明的经营
高度透明,可以保证组织的公平公正公开,民主化运营环境也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因为员工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对组织数据的透明度要求更高。所以,各个阿米巴组织的领导者,需要在每一天、每个月的工作结束后,都进行及时有效的单位时间核算总结、完成经验分享和问题分析。稻盛和夫先生将其比喻为“玻璃般透明的经营”,这种经营使组织者参与度得到了保证。
3.充分授权的管理模式,领导者与员工相互信任
阿米巴模式的出色之处就在于组织领导者细化责任,《嫑_犇》这有利于组织涉及的领域可以得到深入和专业的研究经营。可是,深化和提升组织的质量,需要谨慎选择组织的领导者。一个方面,需要考虑其专业的业务能力,只有专业的眼光,才能引领深度、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并在复杂的市场中发现甚至是创造机遇。同时,需要考察其领导能力,因为组织的小型化,内部的各个工作人员和工作岗位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领导者充分调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及时解决和协调内部交流问题。当然,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得到企业的高度信任,充分地下放权力,激发其创造性,给予其不断突破和进步的阶梯和坚强后盾,为阿米巴组织和整个集团企业的发展带来良性的促进作用。
四、阿米巴经营模式与企业管理创新
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社会,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企业的自主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鼓励,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各个行业的企业为了实现更高的利益发展,必然要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借鉴阿米巴模式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良好途径,它有利于细化责任,使企业内部经营的各个产品都向高精尖领域发展。
五、结语
实践证明,阿米巴经营模式自日本稻盛和夫先生研究创造以来,使京瓷公司发展成了企业巨头,值得其他的企业借鉴,以此促进自身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要明确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相关概念,充分了解其优点并加以利用,以此达到应对外界快速反应的目的,这种模式明确了内部阿米巴组织之间的交易、合作、竞争关系,用“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明确业绩标准,赋予员工参与经营的能力和条件,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其次,需要注意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实施条件,共享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实行高度透明的经营,充分授权的管理模式,领导者与员工相互信任。最后,便是要明确阿米巴经营模式与企业管理创新的关系,实现特殊情况特殊分析。
参考文献
[1][日]稻盛和夫.稻盛和夫的实学[M].东方出版社,2011:1-152.
[2]尹晓磊.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融合——阿米巴经营、理念哲学与京瓷企业文化特征[J].外国问题研究,2003,(2):60-64.
谈谈阿米巴经营与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二 :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努力开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新局面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努力开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我局直属企业改革自今年*月*日启动以来,在*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在各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各项工作按既定的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效果明显,成绩显著,取得了实质上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企业改革第一阶段的各项任务。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听取了*家企业的工作汇报,各企业的工作汇报客观全面又实事求是,讲成绩实实在在,查找问题不遮不掩,各企业还交流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经验,很有特色,有借鉴意义,对下一步工作打算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这次会议既是企业改革阶段性的总结会,又是一次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交流会。本次会议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理清思路、增强信心,深化企业改革,闯出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下面,我就企业改革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对企业改革的基本认识
企业改革乃大势所趋、形势所迫。通过改革,各企业人心思变,人心思进,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工作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企业领导抓管理、抓经营,生产节节上升,企业改革后的这些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从局党政领导、机关各处室到企业员工,对改革都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改革后的企业充满活力、面貌一新,概括起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通过改革,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转变了。长期以来,我局下属企业不讲经济效益,领导不敢管,职工不想干,出工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些与市场经济要求格格不入的旧观念,一度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在企业改革中,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与干部职工面对面的交流思想,引导企业广大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广大干部员工都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大家在观念上行动上真正转到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上来,广大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参与生产经营的热情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各企业都焕发出蓬勃生机,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局面。
(二)通过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了。改革前,局属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缺少自主权,缺乏经营决策自主权,大事小事均需向局汇报或请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我们的企业人员多,成本高,债务重,管理乱,效益低,缺乏基本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建立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制度,减少了组织机构、理顺了组织体系、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优化了劳动组织结构,公司在岗人数大幅度降低,而劳动生产率却大大提高了。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分配模式,由一次分配变为实行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相结合的二次分配,员工的收入与公司的效益、个人的业绩挂钩。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为使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除涉及国有资产处置和比较重大的事项需向局请示外,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基本都是由企业自主决定。
(三)通过改革,各企业的家底基本摸清了。改革前,局属企业的许多物业和设备均由局随意调拨,从而造成大量的产权不清、手续不全、账实不符,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比较严重。为此,我们在改革之初便通过企业自我清查,力争把家底摸准、摸实、摸细,并把资产、债务和人员状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认真的核实,做到了改革前心中有数,思路清晰,避免盲目性。我们从产权界定开始,本着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的原则,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着力解决历史遗留的各种问题;还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经过为期一年的工作,对各企业的资产进行了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对有关账务进行了梳理和规范,真正做到了账务明了,产权清晰,责任明确,同时也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四)通过改革,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改革前,我们的企业关系不顺,运作不规范,“等、靠、要”思想严重,企业严重亏损,职工则旱涝保收,即无责任,又不痛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到了相当危险的地步。面对如此被动的局面,我们通过对工资分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改革,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新上任的各企业领导班子,讲团结,讲民主,讲实干,讲效益,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而开展工作,在提高经营收入、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上做文章,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各企业出现了“抓经营、讲效益、抓生产、求发展”的全新局面。实践证明,企业改革是有成效的,如*公司较去年同期相比,物业出租率上升*%,经营收入增长了*%;*公司物业出租率已达*%,7~10月份每月比局下达的经营目标任务减亏*万元;*公司每月比局下达的经营目标任务减亏*万元;*公司7~10月份实现净利润*万元,与去年同期亏损8万元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其他各企业的情况也较改革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志们,我们今天的改革仅仅走出了一小步,仅仅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并不意味着企业改革的任务全部完成,并不意味着企业改革的完全成功。形势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企业改革也面临着新任务,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事要做,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壮大,努力开创我局直属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局面。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一是要深化改革。我们对企业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我们的基础薄弱,企业改革之后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一部分员工中“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旧观念仍然存在;在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问题上仍有模糊认识;在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方面还要进一步破除大锅饭的错误思想。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照搬,只能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探索。我们的企业在过去积存的弊端非一日之寒,自然我们也不能期望一次改革就把所有的问题给予彻底解决。在企业改革中即使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也属正常,在所难免,这些问题和不足也只能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最终实现企业改革的目的。
深化企业改革,各企业要继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前段时间,我局出现了个别企业员工对现状不满,并提出诉讼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不够深入、不够到位也是一个因素,我们各企业负责人一定要进一步引导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使人人都能意识到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与自然界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企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人不适应潮流就会被淘汰。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并不意味着迁就,允许员工有想法,但不允许员工消极怠工,做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要珍惜自己的工作,要爱企业如同爱家一样,不但要出工,还要出力,更要出成效。人在企业,要依照企业的规矩办事。企业要教育员工认清形势,彻底转变观念,顺应企业改革的这一潮流趋势,从而牢固树立起危机意识,提高投身改革的自觉性、积极性。同时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按照局直属改革与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的目标、步骤与要求,积极探索,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企业改革的成绩,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是要加强管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首先各企业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制订出符合本企业实际的规章制度,如财务管理、劳动纪律、岗位职责、效绩考核办法等,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制度是管理的依据,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全面的、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员工有章可循,真正做到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物,这一点刚才在听汇报时,有些企业如*等公司已经开了个好头,并且做得较好,我们应大力推广。当然,光有一个好的规章管理制度还不行,还必须认真按照制度办事,而且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我们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凭经验办事的作风,随意办事的作风,盲目办事的作风,把我们的管理逐步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和要求的是:各企业务必要抓紧制订出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计划;各企业凡有贷款、借款、负债的,要尽快拟订出还贷、还款、偿债计划。管家理财、开源节流,制定目标,谋取发展,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各企业不可忽视。
三是讲求经济效益。当今的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经营的成本,包括管理成本、人工成本、财务成本等,这些元素构成企业经营的总成本。计算成本乃是企业的经营之道,降低成本则是企业确保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我们要有一种“降低成本为基础,创造利润求发展”的经营理念,要牢固树立经济效益的意识。企业改革以来,特别是分配制度的改革,把职工的收入与工作绩效挂起钩来,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无疑起到了很大的催进作用,今后要继续加大力度,不断探索,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首先要算经济帐,不做亏本生意,投入必须有产出,产出必求高效益,使投入与产出保持正比例的增长关系。员工的收入要与其工作绩效挂钩。明年各单位经营目标责任制中的指标必须要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按成本管理模式考核的单位,成本指标必须进一步降低;按利润增长模式考核的盈利单位,目标利润必须有所提高;允许政策性亏损的单位,亏损额必须降低;总之一句话,赢利的企业要多赢利,减亏的企业要多减亏。不然,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企业不创造新的利润,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发展。
四是要增强市场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开展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特别是投资活动,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绝不可盲目投资。要坚决杜绝投资的“三拍”现象,即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现象。现在,局在下放企业经营权方面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局对一般投资的管理实行备案制,对重大投资的管实行审批制。我们的各企业对于一般的投资必须建立起民主和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和投资项目管理制度,要尽量吃透市场,充分占有市场信息,认真做好每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时要充分考虑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和企业是否具有投资的条件,避免因决策失误或投资无效益而造成损失,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
五是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以市场为中心,以自身优势为依托,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经营实体和竞争主体,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我们的企业必须树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从原来的那种“等、靠、要”的旧思想、旧观念中走出来,要学会在商海中游泳,把市场竞争意识贯彻落实到企业的经营决策、管理理念中去。其次,要树立品牌意识。从企业自身发展来讲,品牌是潜在的生产力,反映着一个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好比是企业的身份证,是企业无形资产的载体,也是一个企业信用体现,是市场竞争的入场券。我们企业要谋取长远的发展,要做强做大,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创造自己的品牌。就我们现有的企业来说,物业类的企业创造管理服务品牌,用高质量的服务、高水平的管理拓展企业发展的空间;工程类的企业,要争取多出精品工程,逐步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用优质工程打开市场大门;其他专业的企业也要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创造本专业的品牌。可以这样说,品牌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企业创造品牌并不容易,要有“十年寒窗苦读书”的毅力和恒心,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创造品牌就要讲质量,讲产品质量,讲服务质量,讲工程质量,没有质量,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希望我们这些企业走出一条发展壮大的新路,在强手如林的行业里立于不败之地。
同志们,局直属企业改革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今后的深化改革,为完成经济任务,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各企业一定要按照局直属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和统一要求,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继续保持前一阶段的工作热情和劲头,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努力开创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不断取得改革和发展的新成就,为我市公路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三 : 非公企业党员管理新模式-互动式管理
非公企业党员管理新模式-互动式管理 非公企业党建的核心是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今年,我镇立足于党组织、党员、职工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良性互动、共同提高为内容,探索了“互动式”管理的新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动因: 我镇工业经济发达,现有非公企业156家,企业党员628人,建有企业党委1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27个,组织设置已经达标,党建基础较好。但在实践中我镇非公企业党建也明显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如何提高非公企业党建水平,使之和农村党建齐头并进,从而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二是一些企业中党员素质参差不齐,思想状况复杂,发挥作用不明显,而传统的工作方法:镇党委→企业党组织→党员,这种科层式、自上而下命令式管理在新形势下又显得单一。三是怎样进一步深化示范点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的骨干作用,促进市级非公企业党建示范镇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基于以上原因,今年镇党委根据人本管理和参与式管理的理念,探索了发挥党员和党组织作用的新方法。 做法: ⒈召开党务工作者例会。非公企业党建因基础不同,水平不一,又因企业主的思路不同,而各有特点,但企业相互交流甚少。为使企业能相互借鉴,形成良好氛围,我镇实行党务工作者例会制,规定每一季度企业党务工作者参加例会,交流工作。工作中把握三个结合:一是在主题上做到党建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二是形式上采取讨论会与现场会相结合,三在作用上实现推广典型与解疑释惑相结合。通过例会的媒介,示范企业的典型经验得以推广,一些党务工作者的业务得以提高。如浙江雄峰集团党支部书记何建江一直苦于无适当载体开展活动,通过例会学习,把无名集团的“我为企业献一计”活动和五洋集团的“心态教育法”等运用到自己企业后,得到企业主和职工双方的支持,党组织开展活动更顺了。 ⒉实行党员亮相上岗。让全体党员在员工上岗证中公开亮明党员身份,并相互监督,以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自律意识和示范作用。亮相上岗制同时辅以相关教育和制度约束。教育主要实行心态教育和形象教育,解决有些党员亮相前的心理顾虑。所谓心态教育即针对一些党员存在的“雇工”心态,教育党员充分认识到在企业合法经营前提下,个人目标、企业目标、社会目标的一致性,提高主人翁意识;形象教育则是指教育党员要认识到企业党组织、党员的地位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上级规定的,而取决于党员自身形象,要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在党员亮相后又辅以“12345”的制度约束,即不佩带共产党员上岗证,第一次发现提醒,第二次教育,第三次检讨,第四次记入荣辱档案,第五次民主评议定为不合格。 ⒊开展结对帮扶。在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组织设置规格较高的企业中推行结对帮扶制。企业建立党委或总支后,党组织的结构一般呈“锥形”结构,即党委(总支)→支部→党小组→党员,管理层次较多,易引起信息失真,对党组织充分了解职工情况及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产生障碍。浙江无名集团采用党员联系一线职工制,使“锥形”结构变成“扁平形”,该公司56名党员共联系198名职工,这些职工主要来自业务骨干、入党积极分子和困难职工三个层面,党员送上印有自己姓名、职务、电话的联系卡,进行结对帮扶活动。这种方法推行后起到帮扶、提质、互促作用:帮扶即帮助贫困职工解忧排难,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提高思想认识;提质即提高参谋质量,通过党员接触一线职工获得大量的信息,经党组织汇总分析后,对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互促则是通过联系业务骨干,党员与职工互相促动。如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金仁木联系23岁的女大学生赵海英,赵海英勤奋好学,今年自营出口业务已做到600多万美元。金仁木为联系对象取得骄人成绩而高兴的同时感到很有压力,在民主生活会上坦率说明年一定要加倍努力,作出成绩,否则就愧对“党员”称号了。 ⒋组织交互式学习。与灌输式教育不同的是,交互式学习的特点是双向实时交流,互有反馈,以提高党员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绩效。浙江无名集团党委书记亲自给员工上党课,谈xxxx与企业发展,党员干部每人上台演讲,每次中层干部会议前先讨论党建工作。浙江稽山集团成立了党建工作办公室,利用新建成近XX平方米,设施完备的党员职工之家,举办各类培训班,读书活动,文体活动,该公司党支部书记金光明印象很深的是今年7月的一次党员读书会上,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参加,围绕如何发挥党在非公企业的作用,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使与会者对企业党建有新的认识。交互式学习的推行,提升了党员的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今年浙江稽山集团有25名大中专毕业生郑重地送上入党申请书。 ⒌实施定期评优。把党员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有机结合,通过定期评优,使党员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浙江日月首饰集团现有党员23人,大部分担任生产、销售岗位的部门经理,该公司实行了目标上墙、季度评优制。年初每个党员订下工作目标,并在支部活动室上墙公布,然后每一季度设立生产、销售龙虎榜,依次评出前三名,并记入党员荣辱薄,作为年终评优依据之一。 初步成效: 非公企业互动式管理法的推行,改变了以往单纯靠自上而下命令式管理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⒈有利于党员发挥个体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制度激励,使党组织间、党员间形成平等、自觉、竞争的新格局,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责任心与荣誉感,挖掘了党员潜力。如日月集团金银饰品的销售共分三大区,每个区负责人都是党员,党员销售龙虎榜的实施,使各区相互竞争,1-10月份销售额达8768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300万元。浙江无名集团就企业发展向党员职工征集金点子,共收到合理化建议300余条。浙江稽山集团党员亮相上岗后,个别党员拖拉懒散的坏习气一扫而光,党员面貌焕然一新。 ⒉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五洋集团党支部在党员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开展“知工情、暖工心、解工难”活动,使职工对党组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浙江雄峰集团近年来异军突起,今年1-11月份自营出口居全县第一位,但该公司隐性党员较多,这些原来国有企业的骨干都不愿把组织关系迁过来,今年随着企业党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有5名隐性党员主动要求迁入企业。据统计,今年全镇共有19名隐性党员的组织关系迁入企业,96名职工打报告申请入党,一些私营企业主也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上了入党申请书。 ⒊有利于赢得企业主的支持,达到党建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浙江五洋集团老总本人是民建成员,但他非常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企业这几年实现跳跃式发展,今年自营出口预计达3100万美元,比去年增加65.8%,同时企业党员队伍也在帮助企业发展中逐渐壮大,由99年的5名发展到17名。党员理性看待企业与自己,不断提升自身良好形象,使不少企业主逐渐认识到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政治核心作用,今年又有小轩窗居饰有限公司等3家私营企业申请建立党支部,全镇非公企业党建氛围进一步形成。
四 :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
铁路运输是我公司生产经营运行极为重要的“大动脉”,每年铁路运输的总量占公司进出厂物资总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几年来,公司加大工艺结构调整,加速发展,加快向“国家特大型企业”、“中国南方建材精品基地”两大目标迈进。随着第一轮、第二轮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公司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进出厂物资总量,特别是铁路运输量也急剧增长。在此背景下,运输部作为铁路运输的组织者严阵以待,着眼大局,创新管理,克服运能不足、设备老化、人员精简等困难,在提升运输高效管理,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方面开展了实有成效地工作。而实施以半军事化促进运输整体效益提升为目的的铁路运输高效化管理,是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高效化管理的战略转型,满足公司生产扩张的有益途径。据统计,铁路运输总量由1997年的1184万吨增至~年的2227万吨,铁水运量则由1997年的87万吨增长到~年的360万吨,增幅分别达%和%。同时,生产岗位人员减少四百多人。现有运输设备的潜力。完成的铁路运输总量由1997年的1184万吨增至~年的2227万吨,进厂数量由1997年的日均进厂183辆增至~年的日均进厂393辆。
三、人员的素质再造,为创造运输的高效业绩提供人才高地。
生产结构调整,节奏加快,满足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对运输的人力资源配置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时,铁路运输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为素质建设发挥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微机联锁技术和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广泛应用,对扳道员岗位的整合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随着运输设备技术的信息自动化、微机化、高效化实现过程中,先进的技术装备简化了运输工作繁琐程序,但同时也对设备可持续运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对设备状况分析、判断能力和设备维修水平跟不上,必将给运输保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维护保养好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突出重点要进一步提高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加快科技专业队伍的培训,切实从强化内部技术队伍素质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设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尽快培养出一大批的、能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技术的人才,尤其重点针对机车动力和微机联锁系统等重要岗位,加大技术培训、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力度,以适应运输设备自动化、连续化、高效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培训全员化,以高素质队伍创造高效的运输业绩。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实施全员培训,努力打造运输金牌员工的同时,采取岗薪向一线关键岗位、基脏累险岗位、班组长以及复合型技术人才倾斜的政策,运用政策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一岗成才,一岗多才,切实打造了适合形势发展的复合开展人才队伍,并出现了一线调车员岗位紧缺的现象。另一方面,对调车员等其它关键性岗位,则根据运输部实际情况进行内部调剂,并通过作业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四班二运转方式”改“三班二运转方式”),扭转了过渡阶段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的困难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质要效益,向素质降成本”的管理创新为主线,根据运输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管理和科技人员开辟运输创新管理论坛,使我们的运输管理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内涵,使员工队伍素质实现较大的变化和飞跃的同时,搅动思想,关心员工的热点问题。对于一度以来一钢厂停与开的问题上,我们在做好扎实的思想教育,广泛宣传“只要好好干,岗位一定有”的观念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的教育引导,消除员工心中顾虑,以平稳的心态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时落实厂务公开,宣传岗位变动的做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岗位竞争上岗,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过渡期间的岗位调整措施,从而稳定了员工队伍,确保了企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在确保正常生产方面,根据岗位实际情况,一面对运输部山片人员继续留守在原岗位工作,暂不作调整。8#高炉、炼钢厂的铁水运输,由山下片人员承担新增的工作。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一面在道口员、扳道员等看管性岗位适当使用劳务工性质(通过返聘原运输部责任心强的退休、退养人员),以填补相应在的人员空缺,以超常规的方法思路,高产的组织手段,较好的满足了当时运输保产的需要。
四、创新运输特有文化,为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粘合剂。
在运输部,争当运输人,争当模范党员,创红旗支部,铸铁军队伍是运输部近几年来营造企业文化的一个亮点。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运输部队伍。运输部围绕运输中心,安全生产实际,深入开展“争当运输人,我能做什么?”“压局车,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联保活动”大讨论。并通过演讲形式,交流形式,化坛形式,让员工自觉参与进来,达到共同关注、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的目的,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运输氛围。
1、创建学习型团队,打造成红旗支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运输生产同步提高的原则,着重抓好党员素质教育,党员业务教育,党组织战斗力。以创新特色支部工作为目标,坚持每月党支部例会,每季红旗党支部评比,每年召开思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增强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创新”主题活动。通过支部设岗、党员选岗、共同定责、模范带动,为广大党员搭建一个展现的舞台,成为运输线上一面旗子。
2、党员成为运输安全新屏障。近几年来,公司生产大发展对运输保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运输部在加强对党员的形势教育的同时,把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压力、困难,应对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风险告诉广大党员,让党员主动担担风险,勇挑重担,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铁路线上,到处都有党员的身影,“我是党员,我是运输人”已成为运输部190名党员自觉行动。
3、树立以人为本,共筑安全运输屏障。建立员工档案,家庭通讯地址,关心员工生活,帮助一线员工解决实际问题。运输部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人与安全和谐氛围。近几年来,运输部党政领导坚持逢年过节深入区间铁路沿线看望长年驻守在一线的广大员工,让员工时刻感受到组织上的关心,全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构筑安全运输屏障,运输部在XX年全部范围内开展“亲情互动保安全活动”,内容包括致全部员工家属一封信,安全演讲,安全巡回展,家庭安全漫画,安全书信评比,安全管理论坛。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创新了安全教育活动形式,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铁路运输是我公司生产经营运行极为重要的“大动脉”,每年铁路运输的总量占公司进出厂物资总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几年来,公司加大工艺结构调整,加速发展,加快向“国家特大型企业”、“中国南方建材精品基地”两大目标迈进。随着第一轮、第二轮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公司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进出厂物资总量,特别是铁路运输量也急剧增长。在此背景下,运输部作为铁路运输的组织者严阵以待,着眼大局,创新管理,克服运能不足、设备老化、人员精简等困难,在提升运输高效管理,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方面开展了实有成效地工作。而实施以半军事化促进运输整体效益提升为目的的铁路运输高效化管理,是达到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高效化管理的战略转型,满足公司生产扩张的有益途径。据统计,铁路运输总量由1997年的1184万吨增至~年的2227万吨,铁水运量则由1997年的87万吨增长到~年的360万吨,增幅分别达%和%。同时,生产岗位人员减少四百多人。
一、创新管理思路实现运输跨越式发展遵守基础
我们先来关注一组数据:铁路运输总量97年1180万吨-XX年2227万吨;铁水上山量97年87万吨-XX年360万吨;局车停时97的24小时-XX年14小时;区间运输:97年197万吨-XX年316万吨;进出厂车辆97年183辆-XX年393辆;在岗人员97年2240人-XX年1650人;机关科室98年8个科室――XX年4个科室;管理人员98年114人-XX年86人;机车状态:蒸汽机车12台,内燃机车15台,其中蒸汽机车全部进入淘汰,超龄期限。
运输总量在逐步攀升,岗位人员在逐年减少,机车动力严重不足,运输部在短短几年内靠什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答案只有一个,创新管理机制,在创新中寻求运输突破。一、创新运输模式,发挥运输最大潜力满足公司生产需要。近几年来,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与运能的矛盾进一步恶化,运输部在管理机制上明确规定了相关部门责任与权力,强化了运输生产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建立适应公司发展运输长效机制,对现有的运输组织全部实行动态管理,全程监控。同时,打破传统运输组织模式,采取以变应变,以变制变的运输组织模式,突出重点落实“以装促卸,以卸定装的原则”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其中铁水上山保供方案,8#、7#高炉技改运输方案,压缩局车停时,区间普货运输正点方案等,均在原有的制度上、措施、管理上、考核上进行创新突破。就铁水上山而言,全长24公里铁路线,区间4个庄,弯道多、道口多,确保运输安全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但运输人却做到了。从制定第一套铁水上山运输方案起,到随时做到满足公司铁水上山需要。运输部采取了因岗设人、分段管理、逐步提高的铁水上山高效化管理措施,科学的决策、严谨的管理,确保了公司铁水上山由“量”到“质”的快速转变,为公司加速发展提供坚实的运输后盾。二是优化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准军事化管理。人力资源发挥与运输管理有机的结合,为运输部近几年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矗97年运输部在岗人员为2240人,XX年运输部在岗人员为1650人,大批在岗人员的优化精减给运输管理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难度,为了充分发挥在岗人力资源的有效发挥,XX年7月,运输部率先在全部推行实施在岗人员岗薪工资制。由原来的岗位工资向岗薪制转变,以“工效挂钩原则”,“以岗定薪原则”、“兼顾公平原则”、“按贡献大小原则”四大原则进行劳动人事分配资源改革。岗薪制的实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速了岗位市场化运作,加大了活工资分配比重,促进了员工岗位竞争,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运输部在推进岗薪制过程中,重点向管理人员、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苦、脏、累、险、班组长等关键岗位倾斜。同时对在岗人员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实地一人多岗制,定人定岗多元化管理,推动运输向高效化发展转变。三是加大铁路技改,挖掘运输潜力,实现公司铁路运输自动化。XX年以来,运输部采用铁路技改总包的方式,先后投入2700万资金进行铁路技术发行完成大小技改区计20多项,其中站场布局的改造,铁路微机联锁运用,铁路基础设施项目改造以及无线调车系统的推广为公司发展提供运输保障。同时,先进的工艺和先进的设备为运输后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运输措施链节化,为保障运输可持续发展提供执行平台。
生产翻番,节奏加快,作为公司生产大动脉,铁路运输从局车进厂、编组、上线、分流、排空、检修等一系列过程,其中哪个环节失去控制都将影响到铁路运行的整体高效,对公司高效生产产生影响。因此,要实现运输的高效化,则必须对运输全过程实行节点控制,把半军事化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运输作业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环环扣扣,如工艺链一样协调有序,重点要对运输组织中存在的难点、惯性问题和制约运输高效的关键因素进行系统梳理,运用“布置、检查、落实、反愧考核”的闭环管理原则,制定相应的运输控制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考核标准,形成完善的运输考评体系。通过对与关键点相关因素实施控制,确保高效运输得到全面深化,加速车辆周转,压缩局车停时,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满足公司高效化生产格局的需要。同时针对不同时期,运输任务目标的差距,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完善运输措施,将功夫下在内部。一是不断调整山下站间小运转开行方案,淡化站间区间,站间小运转列车的开行对数在确保一定数量的基础上争取多开,确保车辆的快速上线,压缩局车停留时间,局车停时由1997年的20.1小时降至~年的14小时。二是调整新周线区间运行图,努力挖掘新周线区间的通过能力,增开区间铁水列车和小运转列车。铁水列车由原来的日开行十对增至十三对,小运转列车由原来的日开行3对增至4对。区间运量由1997年的197.4万吨增至XX年的310万吨。三是不断优化渣铁罐的运输组织,根据公司炼铁炼钢的生产需要,不断调整渣铁罐的行车组织方案。铁水运量由1997年的87万吨增至~年的360万吨,铁渣运量也由1997年的95万吨增至~年的164万吨。四是紧跟公司发展的步伐,根据运能整合运量,确保进出厂列车的接发畅通,确保作业车辆的及时取送,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运输设备的潜力。完成的铁路运输总量由1997年的1184万吨增至~年的2227万吨,进厂数量由1997年的日均进厂183辆增至~年的日均进厂393辆。
三、人员的素质再造,为创造运输的高效业绩提供人才高地。
生产结构调整,节奏加快,满足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对运输的人力资源配置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时,铁路运输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为素质建设发挥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微机联锁技术和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广泛应用,对扳道员岗位的整合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随着运输设备技术的信息自动化、微机化、高效化实现过程中,先进的技术装备简化了运输工作繁琐程序,但同时也
对设备可持续运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对设备状况分析、判断能力和设备维修水平跟不上,必将给运输保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维护保养好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突出重点要进一步提高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加快科技专业队伍的培训,切实从强化内部技术队伍素质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设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尽快培养出一大批的、能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技术的人才,尤其重点针对机车动力和微机联锁系统等重要岗位,加大技术培训、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力度,以适应运输设备自动化、连续化、高效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培训全员化,以高素质队伍创造高效的运输业绩。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实施全员培训,努力打造运输金牌员工的同时,采取岗薪向一线关键岗位、基脏累险岗位、班组长以及复合型技术人才倾斜的政策,运用政策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一岗成才,一岗多才,切实打造了适合形势发展的复合开展人才队伍,并出现了一线调车员岗位紧缺的现象。另一方面,对调车员等其它关键性岗位,则根据运输部实际情况进行内部调剂,并通过作业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四班二运转方式”改“三班二运转方式”),扭转了过渡阶段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的困难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质要效益,向素质降成本”的管理创新为主线,根据运输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管理和科技人员开辟运输创新管理论坛,使我们的运输管理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内涵,使员工队伍素质实现较大的变化和飞跃的同时,搅动思想,关心员工的热点问题。对于一度以来一钢厂停与开的问题上,我们在做好扎实的思想教育,广泛宣传“只要好好干,岗位一定有”的观念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的教育引导,消除员工心中顾虑,以平稳的心态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时落实厂务公开,宣传岗位变动的做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岗位竞争上岗,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过渡期间的岗位调整措施,从而稳定了员工队伍,确保了企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在确保正常生产方面,根据岗位实际情况,一面对运输部山片人员继续留守在原岗位工作,暂不作调整。8#高炉、炼钢厂的铁水运输,由山下片人员承担新增的工作。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一面在道口员、扳道员等看管性岗位适当使用劳务工性质(通过返聘原运输部责任心强的退休、退养人员),以填补相应在的人员空缺,以超常规的方法思路,高产的组织手段,较好的满足了当时运输保产的需要。
四、创新运输特有文化,为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粘合剂。
在运输部,争当运输人,争当模范党员,创红旗支部,铸铁军队伍是运输部近几年来营造企业文化的一个亮点。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运输部队伍。运输部围绕运输中心,安全生产实际,深入开展“争当运输人,我能做什么?”“压局车,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联保活动”大讨论。并通过演讲形式,交流形式,化坛形式,让员工自觉参与进来,达到共同关注、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的目的,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运输氛围。
1、创建学习型团队,打造成红旗支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运输生产同步提高的原则,着重抓好党员素质教育,党员业务教育,党组织战斗力。以创新特色支部工作为目标,坚持每月党支部例会,每季红旗党支部评比,每年召开思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增强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创新”主题活动。通过支部设岗、党员选岗、共同定责、模范带动,为广大党员搭建一个展现的舞台,成为运输线上一面旗子。
2、党员成为运输安全新屏障。近几年来,公司生产大发展对运输保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运输部在加强对党员的形势教育的同时,把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压力、困难,应对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风险告诉广大党员,让党员主动担担风险,勇挑重担,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铁路线上,到处都有党员的身影,“我是党员,我是运输人”已成为运输部190名党员自觉行动。
3、树立以人为本,共筑安全运输屏障。建立员工档案,家庭通讯地址,关心员工生活,帮助一线员工解决实际问题。运输部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人与安全和谐氛围。近几年来,运输部党政领导坚持逢年过节深入区间铁路沿线看望长年驻守在一线的广大员工,让员工时刻感受到组织上的关心,全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构筑安全运输屏障,运输部在XX年全部范围内开展“亲情互动保安全活动”,内容包括致全部员工家属一封信,安全演讲,安全巡回展,家庭安全漫画,安全书信评比,安全管理论坛。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创新了安全教育活动形式,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铁路运输是我公司生产经营运行极为重要的“大动脉”,每年铁路运输的总量占公司进出厂物资总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几年来,公司加大工艺结构调整,加速发展,加快向“国家特大型企业”、“中国南方建材精品基地”两大目标迈进。随着第一轮、第二轮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公司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进出厂物资总量,特别是铁路运输量也急剧增长。在此背景下,运输部作为铁路运输的组织者严阵以待,着眼大局,创新管理,克服运能不足、设备老化、人员精简等困难,在提升运输高效管理,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方面开展了实有成效地工作。而实施以半军事化促进运输整体效益提升为目的的铁路运输高效化管理,是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高效化管理的战略转型,满足公司生产扩张的有益途径。据统计,铁路运输总量由1997年的1184万吨增至~年的2227万吨,铁水运量则由1997年的87万吨增长到~年的360万吨,增幅分别达%和%。同时,生产岗位人员减少四百多人。
一、创新管理思路实现运输跨越式发展遵守基础
我们先来关注一组数据:铁路运输总量97年1180万吨-XX年2227万吨;铁水上山量97年87万吨-XX年360万吨;局车停时97的24小时-XX年14小时;区间运输:97年197万吨-XX年316万吨;进出厂车辆97年183辆-XX年393辆;在岗人员97年
2240人-XX年1650人;机关科室98年8个科室――XX年4个科室;管理人员98年114人-XX年86人;机车状态:蒸汽机车12台,内燃机车15台,其中蒸汽机车全部进入淘汰,超龄期限。
运输总量在逐步攀升,岗位人员在逐年减少,机车动力严重不足,运输部在短短几年内靠什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答案只有一个,创新管理机制,在创新中寻求运输突破。一、创新运输模式,发挥运输最大潜力满足公司生产需要。近几年来,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与运能的矛盾进一步恶化,运输部在管理机制上明确规定了相关部门责任与权力,强化了运输生产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建立适应公司发展运输长效机制,对现有的运输组织全部实行动态管理,全程监控。同时,打破传统运输组织模式,采取以变应变,以变制变的运输组织模式,突出重点落实“以装促卸,以卸定装的原则”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其中铁水上山保供方案,8#、7#高炉技改运输方案,压缩局车停时,区间普货运输正点方案等,均在原有的制度上、措施、管理上、考核上进行创新突破。就铁水上山而言,全长24公里铁路线,区间4个庄,弯道多、道口多,确保运输安全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但运输人却做到了。从制定第一套铁水上山运输方案起,到随时做到满足公司铁水上山需要。运输部采取了因岗设人、分段管理、逐步提高的铁水上山高效化管理措施,科学的决策、严谨的管理,确保了公司铁水上山由“量”到“质”的快速转变,为公司加速发展提供坚实的运输后盾。二是优化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准军事化管理。人力资源发挥与运输管理有机的结合,为运输部近几年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矗97年运输部在岗人员为2240人,XX年运输部在岗人员为1650人,大批在岗人员的优化精减给运输管理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难度,为了充分发挥在岗人力资源的有效发挥,XX年7月,运输部率先在全部推行实施在岗人员岗薪工资制。由原来的岗位工资向岗薪制转变,以“工效挂钩原则”,“以岗定薪原则”、“兼顾公平原则”、“按贡献大小原则”四大原则进行劳动人事分配资源改革。岗薪制的实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速了岗位市场化运作,加大了活工资分配比重,促进了员工岗位竞争,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运输部在推进岗薪制过程中,重点向管理人员、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苦、脏、累、险、班组长等关键岗位倾斜。同时对在岗人员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实地一人多岗制,定人定岗多元化管理,推动运输向高效化发展转变。三是加大铁路技改,挖掘运输潜力,实现公司铁路运输自动化。XX年以来,运输部采用铁路技改总包的方式,先后投入2700万资金进行铁路技术发行完成大小技改区计20多项,其中站场布局的改造,铁路微机联锁运用,铁路基础设施项目改造以及无线调车系统的推广为公司发展提供运输保障。同时,先进的工艺和先进的设备为运输后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运输措施链节化,为保障运输可持续发展提供执行平台。
生产翻番,节奏加快,作为公司生产大动脉,铁路运输从局车进厂、编组、上线、分流、排空、检修等一系列过程,其中哪个环节失去控制都将影响到铁路运行的整体高效,对公司高效生产产生影响。因此,要实现运输的高效化,则必须对运输全过程实行节点控制,把半军事化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运输作业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环环扣扣,如工艺链一样协调有序,重点要对运输组织中存在的难点、惯性问题和制约运输高效的关键因素进行系统梳理,运用“布置、检查、落实、反愧考核”的闭环管理原则,制定相应的运输控制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考核标准,形成完善的运输考评体系。通过对与关键点相关因素实施控制,确保高效运输得到全面深化,加速车辆周转,压缩局车停时,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满足公司高效化生产格局的需要。同时针对不同时期,运输任务目标的差距,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完善运输措施,将功夫下在内部。一是不断调整山下站间小运转开行方案,淡化站间区间,站间小运转列车的开行对数在确保一定数量的基础上争取多开,确保车辆的快速上线,压缩局车停留时间,局车停时由1997年的20.1小时降至~年的14小时。二是调整新周线区间运行图,努力挖掘新周线区间的通过能力,增开区间铁水列车和小运转列车。铁水列车由原来的日开行十对增至十三对,小运转列车由原来的日开行3对增至4对。区间运量由1997年的197.4万吨增至XX年的310万吨。三是不断优化渣铁罐的运输组织,根据公司炼铁炼钢的生产需要,不断调整渣铁罐的行车组织方案。铁水运量由1997年的87万吨增至~年的360万吨,铁渣运量也由1997年的95万吨增至~年的164万吨。四是紧跟公司发展的步伐,根据运能整合运量,确保进出厂列车的接发畅通,确保作业车辆的及时取送,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运输设备的潜力。完成的铁路运输总量由1997年的1184万吨增至~年的2227万吨,进厂数量由1997年的日均进厂183辆增至~年的日均进厂393辆。
三、人员的素质再造,为创造运输的高效业绩提供人才高地。
生产结构调整,节奏加快,满足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对运输的人力资源配置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时,铁路运输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为素质建设发挥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微机联锁技术和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广泛应用,对扳道员岗位的整合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随着运输设备技术的信息自动化、微机化、高效化实现过程中,先进的技术装备简化了运输工作繁琐程序,但同时也对设备可持续运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对设备状况分析、判断能力和设备维修水平跟不上,必将给运输保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维护保养好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突出重点要进一步提高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加快科技专业队伍的培训,切实从强化内部技术队伍素质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设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尽快培养出一大批的、能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技术的人才,尤其重点针对机车动力和微机联锁系统等重要岗位,加大技术培训、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力度,以适应运输设备自动化、连续化、高效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培训全员化,以高素质队伍创造高效的运输业绩。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实
施全员培训,努力打造运输金牌员工的同时,采取岗薪向一线关键岗位、基脏累险岗位、班组长以及复合型技术人才倾斜的政策,运用政策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一岗成才,一岗多才,切实打造了适合形势发展的复合开展人才队伍,并出现了一线调车员岗位紧缺的现象。另一方面,对调车员等其它关键性岗位,则根据运输部实际情况进行内部调剂,并通过作业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四班二运转方式”改“三班二运转方式”),扭转了过渡阶段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的困难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质要效益,向素质降成本”的管理创新为主线,根据运输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管理和科技人员开辟运输创新管理论坛,使我们的运输管理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内涵,使员工队伍素质实现较大的变化和飞跃的同时,搅动思想,关心员工的热点问题。对于一度以来一钢厂停与开的问题上,我们在做好扎实的思想教育,广泛宣传“只要好好干,岗位一定有”的观念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的教育引导,消除员工心中顾虑,以平稳的心态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时落实厂务公开,宣传岗位变动的做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岗位竞争上岗,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过渡期间的岗位调整措施,从而稳定了员工队伍,确保了企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在确保正常生产方面,根据岗位实际情况,一面对运输部山片人员继续留守在原岗位工作,暂不作调整。8#高炉、炼钢厂的铁水运输,由山下片人员承担新增的工作。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一面在道口员、扳道员等看管性岗位适当使用劳务工性质(通过返聘原运输部责任心强的退休、退养人员),以填补相应在的人员空缺,以超常规的方法思路,高产的组织手段,较好的满足了当时运输保产的需要。
四、创新运输特有文化,为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粘合剂。
在运输部,争当运输人,争当模范党员,创红旗支部,铸铁军队伍是运输部近几年来营造企业文化的一个亮点。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运输部队伍。运输部围绕运输中心,安全生产实际,深入开展“争当运输人,我能做什么?”“压局车,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联保活动”大讨论。并通过演讲形式,交流形式,化坛形式,让员工自觉参与进来,达到共同关注、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的目的,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运输氛围。
1、创建学习型团队,打造成红旗支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运输生产同步提高的原则,着重抓好党员素质教育,党员业务教育,党组织战斗力。以创新特色支部工作为目标,坚持每月党支部例会,每季红旗党支部评比,每年召开思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增强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创新”主题活动。通过支部设岗、党员选岗、共同定责、模范带动,为广大党员搭建一个展现的舞台,成为运输线上一面旗子。
2、党员成为运输安全新屏障。近几年来,公司生产大发展对运输保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运输部在加强对党员的形势教育的同时,把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压力、困难,应对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风险告诉广大党员,让党员主动担担风险,勇挑重担,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铁路线上,到处都有党员的身影,“我是党员,我是运输人”已成为运输部190名党员自觉行动。
3、树立以人为本,共筑安全运输屏障。建立员工档案,家庭通讯地址,关心员工生活,帮助一线员工解决实际问题。运输部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人与安全和谐氛围。近几年来,运输部党政领导坚持逢年过节深入区间铁路沿线看望长年驻守在一线的广大员工,让员工时刻感受到组织上的关心,全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构筑安全运输屏障,运输部在XX年全部范围内开展“亲情互动保安全活动”,内容包括致全部员工家属一封信,安全演讲,安全巡回展,家庭安全漫画,安全书信评比,安全管理论坛。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创新了安全教育活动形式,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铁路运输是我公司生产经营运行极为重要的“大动脉”,每年铁路运输的总量占公司进出厂物资总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几年来,公司加大工艺结构调整,加速发展,加快向“国家特大型企业”、“中国南方建材精品基地”两大目标迈进。随着第一轮、第二轮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公司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进出厂物资总量,特别是铁路运输量也急剧增长。在此背景下,运输部作为铁路运输的组织者严阵以待,着眼大局,创新管理,克服运能不足、设备老化、人员精简等困难,在提升运输高效管理,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方面开展了实有成效地工作。而实施以半军事化促进运输整体效益提升为目的的铁路运输高效化管理,是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高效化管理的战略转型,满足公司生产扩张的有益途径。据统计,铁路运输总量由1997年的1184万吨增至~年的2227万吨,铁水运量则由1997年的87万吨增长到~年的360万吨,增幅分别达%和%。同时,生产岗位人员减少四百多人。
一、创新管理思路实现运输跨越式发展遵守基础
我们先来关注一组数据:铁路运输总量97年1180万吨-XX年2227万吨;铁水上山量97年87万吨-XX年360万吨;局车停时97的24小时-XX年14小时;区间运输:97年197万吨-XX年316万吨;进出厂车辆97年183辆-XX年393辆;在岗人员97年2240人-XX年1650人;机关科室98年8个科室――XX年4个科室;管理人员98年114人-XX年86人;机车状态:蒸汽机车12台,内燃机车15台,其中蒸汽机车全部进入淘汰,超龄期限。
运输总量在逐步攀升,岗位人员在逐年减少,机车动力严重不足,运输部在短短几年内靠什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答案只有一个,创新管理机制,在创新中寻求运输突破。一、创新运输模式,发挥运输最大潜力满足公司生产需要。近几年来,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与运能的矛盾进一步恶化,运输部在管理机制上明确规定了相关部门责任与权力,强化了运输生产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建立适应公司发展运输长效机制,对现有的运输组织全部
实行动态管理,全程监控。同时,打破传统运输组织模式,采取以变应变,以变制变的运输组织模式,突出重点落实“以装促卸,以卸定装的原则”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其中铁水上山保供方案,8#、7#高炉技改运输方案,压缩局车停时,区间普货运输正点方案等,均在原有的制度上、措施、管理上、考核上进行创新突破。就铁水上山而言,全长24公里铁路线,区间4个庄,弯道多、道口多,确保运输安全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但运输人却做到了。从制定第一套铁水上山运输方案起,到随时做到满足公司铁水上山需要。运输部采取了因岗设人、分段管理、逐步提高的铁水上山高效化管理措施,科学的决策、严谨的管理,确保了公司铁水上山由“量”到“质”的快速转变,为公司加速发展提供坚实的运输后盾。二是优化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准军事化管理。人力资源发挥与运输管理有机的结合,为运输部近几年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矗97年运输部在岗人员为2240人,XX年运输部在岗人员为1650人,大批在岗人员的优化精减给运输管理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难度,为了充分发挥在岗人力资源的有效发挥,XX年7月,运输部率先在全部推行实施在岗人员岗薪工资制。由原来的岗位工资向岗薪制转变,以“工效挂钩原则”,“以岗定薪原则”、“兼顾公平原则”、“按贡献大小原则”四大原则进行劳动人事分配资源改革。岗薪制的实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速了岗位市场化运作,加大了活工资分配比重,促进了员工岗位竞争,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运输部在推进岗薪制过程中,重点向管理人员、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苦、脏、累、险、班组长等关键岗位倾斜。同时对在岗人员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实地一人多岗制,定人定岗多元化管理,推动运输向高效化发展转变。三是加大铁路技改,挖掘运输潜力,实现公司铁路运输自动化。XX年以来,运输部采用铁路技改总包的方式,先后投入2700万资金进行铁路技术发行完成大小技改区计20多项,其中站场布局的改造,铁路微机联锁运用,铁路基础设施项目改造以及无线调车系统的推广为公司发展提供运输保障。同时,先进的工艺和先进的设备为运输后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运输措施链节化,为保障运输可持续发展提供执行平台。
生产翻番,节奏加快,作为公司生产大动脉,铁路运输从局车进厂、编组、上线、分流、排空、检修等一系列过程,其中哪个环节失去控制都将影响到铁路运行的整体高效,对公司高效生产产生影响。因此,要实现运输的高效化,则必须对运输全过程实行节点控制,把半军事化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运输作业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环环扣扣,如工艺链一样协调有序,重点要对运输组织中存在的难点、惯性问题和制约运输高效的关键因素进行系统梳理,运用“布置、检查、落实、反愧考核”的闭环管理原则,制定相应的运输控制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考核标准,形成完善的运输考评体系。通过对与关键点相关因素实施控制,确保高效运输得到全面深化,加速车辆周转,压缩局车停时,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满足公司高效化生产格局的需要。同时针对不同时期,运输任务目标的差距,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完善运输措施,将功夫下在内部。一是不断调整山下站间小运转开行方案,淡化站间区间,站间小运转列车的开行对数在确保一定数量的基础上争取多开,确保车辆的快速上线,压缩局车停留时间,局车停时由1997年的20.1小时降至~年的14小时。二是调整新周线区间运行图,努力挖掘新周线区间的通过能力,增开区间铁水列车和小运转列车。铁水列车由原来的日开行十对增至十三对,小运转列车由原来的日开行3对增至4对。区间运量由1997年的197.4万吨增至XX年的310万吨。三是不断优化渣铁罐的运输组织,根据公司炼铁炼钢的生产需要,不断调整渣铁罐的行车组织方案。铁水运量由1997年的87万吨增至~年的360万吨,铁渣运量也由1997年的95万吨增至~年的164万吨。四是紧跟公司发展的步伐,根据运能整合运量,确保进出厂列车的接发畅通,确保作业车辆的及时取送,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运输设备的潜力。完成的铁路运输总量由1997年的1184万吨增至~年的2227万吨,进厂数量由1997年的日均进厂183辆增至~年的日均进厂393辆。
三、人员的素质再造,为创造运输的高效业绩提供人才高地。
生产结构调整,节奏加快,满足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对运输的人力资源配置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时,铁路运输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为素质建设发挥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微机联锁技术和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广泛应用,对扳道员岗位的整合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随着运输设备技术的信息自动化、微机化、高效化实现过程中,先进的技术装备简化了运输工作繁琐程序,但同时也对设备可持续运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对设备状况分析、判断能力和设备维修水平跟不上,必将给运输保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维护保养好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突出重点要进一步提高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加快科技专业队伍的培训,切实从强化内部技术队伍素质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设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尽快培养出一大批的、能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技术的人才,尤其重点针对机车动力和微机联锁系统等重要岗位,加大技术培训、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力度,以适应运输设备自动化、连续化、高效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培训全员化,以高素质队伍创造高效的运输业绩。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实施全员培训,努力打造运输金牌员工的同时,采取岗薪向一线关键岗位、基脏累险岗位、班组长以及复合型技术人才倾斜的政策,运用政策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一岗成才,一岗多才,切实打造了适合形势发展的复合开展人才队伍,并出现了一线调车员岗位紧缺的现象。另一方面,对调车员等其它关键性岗位,则根据运输部实际情况进行内部调剂,并通过作业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四班二运转方式”改“三班二运转方式”),扭转了过渡阶段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的困难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质要效益,向素质降成本”的管理创新为主线,根据运输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管理和科技人员开辟运输创新管理论坛,使我们的运输管理工作不断注入新
的思想内涵,使员工队伍素质实现较大的变化和飞跃的同时,搅动思想,关心员工的热点问题。对于一度以来一钢厂停与开的问题上,我们在做好扎实的思想教育,广泛宣传“只要好好干,岗位一定有”的观念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的教育引导,消除员工心中顾虑,以平稳的心态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时落实厂务公开,宣传岗位变动的做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岗位竞争上岗,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过渡期间的岗位调整措施,从而稳定了员工队伍,确保了企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在确保正常生产方面,根据岗位实际情况,一面对运输部山片人员继续留守在原岗位工作,暂不作调整。8#高炉、炼钢厂的铁水运输,由山下片人员承担新增的工作。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一面在道口员、扳道员等看管性岗位适当使用劳务工性质(通过返聘原运输部责任心强的退休、退养人员),以填补相应在的人员空缺,以超常规的方法思路,高产的组织手段,较好的满足了当时运输保产的需要。
四、创新运输特有文化,为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粘合剂。
在运输部,争当运输人,争当模范党员,创红旗支部,铸铁军队伍是运输部近几年来营造企业文化的一个亮点。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运输部队伍。运输部围绕运输中心,安全生产实际,深入开展“争当运输人,我能做什么?”“压局车,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联保活动”大讨论。并通过演讲形式,交流形式,化坛形式,让员工自觉参与进来,达到共同关注、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的目的,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运输氛围。
1、创建学习型团队,打造成红旗支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运输生产同步提高的原则,着重抓好党员素质教育,党员业务教育,党组织战斗力。以创新特色支部工作为目标,坚持每月党支部例会,每季红旗党支部评比,每年召开思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增强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创新”主题活动。通过支部设岗、党员选岗、共同定责、模范带动,为广大党员搭建一个展现的舞台,成为运输线上一面旗子。
2、党员成为运输安全新屏障。近几年来,公司生产大发展对运输保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运输部在加强对党员的形势教育的同时,把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压力、困难,应对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风险告诉广大党员,让党员主动担担风险,勇挑重担,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铁路线上,到处都有党员的身影,“我是党员,我是运输人”已成为运输部190名党员自觉行动。
3、树立以人为本,共筑安全运输屏障。建立员工档案,家庭通讯地址,关心员工生活,帮助一线员工解决实际问题。运输部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人与安全和谐氛围。近几年来,运输部党政领导坚持逢年过节深入区间铁路沿线看望长年驻守在一线的广大员工,让员工时刻感受到组织上的关心,全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构筑安全运输屏障,运输部在XX年全部范围内开展“亲情互动保安全活动”,内容包括致全部员工家属一封信,安全演讲,安全巡回展,家庭安全漫画,安全书信评比,安全管理论坛。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创新了安全教育活动形式,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铁路运输是我公司生产经营运行极为重要的“大动脉”,每年铁路运输的总量占公司进出厂物资总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几年来,公司加大工艺结构调整,加速发展,加快向“国家特大型企业”、“中国南方建材精品基地”两大目标迈进。随着第一轮、第二轮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公司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进出厂物资总量,特别是铁路运输量也急剧增长。在此背景下,运输部作为铁路运输的组织者严阵以待,着眼大局,创新管理,克服运能不足、设备老化、人员精简等困难,在提升运输高效管理,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方面开展了实有成效地工作。而实施以半军事化促进运输整体效益提升为目的的铁路运输高效化管理,是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高效化管理的战略转型,满足公司生产扩张的有益途径。据统计,铁路运输总量由1997年的1184万吨增至~年的2227万吨,铁水运量则由1997年的87万吨增长到~年的360万吨,增幅分别达%和%。同时,生产岗位人员减少四百多人。
一、创新管理思路实现运输跨越式发展遵守基础
我们先来关注一组数据:铁路运输总量97年1180万吨-XX年2227万吨;铁水上山量97年87万吨-XX年360万吨;局车停时97的24小时-XX年14小时;区间运输:97年197万吨-XX年316万吨;进出厂车辆97年183辆-XX年393辆;在岗人员97年2240人-XX年1650人;机关科室98年8个科室――XX年4个科室;管理人员98年114人-XX年86人;机车状态:蒸汽机车12台,内燃机车15台,其中蒸汽机车全部进入淘汰,超龄期限。
运输总量在逐步攀升,岗位人员在逐年减少,机车动力严重不足,运输部在短短几年内靠什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答案只有一个,创新管理机制,在创新中寻求运输突破。一、创新运输模式,发挥运输最大潜力满足公司生产需要。近几年来,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与运能的矛盾进一步恶化,运输部在管理机制上明确规定了相关部门责任与权力,强化了运输生产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建立适应公司发展运输长效机制,对现有的运输组织全部实行动态管理,全程监控。同时,打破传统运输组织模式,采取以变应变,以变制变的运输组织模式,突出重点落实“以装促卸,以卸定装的原则”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其中铁水上山保供方案,8#、7#高炉技改运输方案,压缩局车停时,区间普货运输正点方案等,均在原有的制度上、措施、管理上、考核上进行创新突破。就铁水上山而言,全长24公里铁路线,区间4个庄,弯道多、道口多,确保运输安全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但运输人却做到了。从制定第一套铁水上山运输方案起,到随时做到满足公司铁水上山需要。运输部采取了因岗设人、分段管理、逐步提高的铁水上山高效化管理措施,科学的决策、严谨的管理,确保了公司铁水上山由“
量”到“质”的快速转变,为公司加速发展提供坚实的运输后盾。二是优化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准军事化管理。人力资源发挥与运输管理有机的结合,为运输部近几年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矗97年运输部在岗人员为2240人,XX年运输部在岗人员为1650人,大批在岗人员的优化精减给运输管理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难度,为了充分发挥在岗人力资源的有效发挥,XX年7月,运输部率先在全部推行实施在岗人员岗薪工资制。由原来的岗位工资向岗薪制转变,以“工效挂钩原则”,“以岗定薪原则”、“兼顾公平原则”、“按贡献大小原则”四大原则进行劳动人事分配资源改革。岗薪制的实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速了岗位市场化运作,加大了活工资分配比重,促进了员工岗位竞争,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运输部在推进岗薪制过程中,重点向管理人员、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苦、脏、累、险、班组长等关键岗位倾斜。同时对在岗人员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实地一人多岗制,定人定岗多元化管理,推动运输向高效化发展转变。三是加大铁路技改,挖掘运输潜力,实现公司铁路运输自动化。XX年以来,运输部采用铁路技改总包的方式,先后投入2700万资金进行铁路技术发行完成大小技改区计20多项,其中站场布局的改造,铁路微机联锁运用,铁路基础设施项目改造以及无线调车系统的推广为公司发展提供运输保障。同时,先进的工艺和先进的设备为运输后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运输措施链节化,为保障运输可持续发展提供执行平台。
生产翻番,节奏加快,作为公司生产大动脉,铁路运输从局车进厂、编组、上线、分流、排空、检修等一系列过程,其中哪个环节失去控制都将影响到铁路运行的整体高效,对公司高效生产产生影响。因此,要实现运输的高效化,则必须对运输全过程实行节点控制,把半军事化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运输作业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环环扣扣,如工艺链一样协调有序,重点要对运输组织中存在的难点、惯性问题和制约运输高效的关键因素进行系统梳理,运用“布置、检查、落实、反愧考核”的闭环管理原则,制定相应的运输控制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考核标准,形成完善的运输考评体系。通过对与关键点相关因素实施控制,确保高效运输得到全面深化,加速车辆周转,压缩局车停时,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满足公司高效化生产格局的需要。同时针对不同时期,运输任务目标的差距,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完善运输措施,将功夫下在内部。一是不断调整山下站间小运转开行方案,淡化站间区间,站间小运转列车的开行对数在确保一定数量的基础上争取多开,确保车辆的快速上线,压缩局车停留时间,局车停时由1997年的20.1小时降至~年的14小时。二是调整新周线区间运行图,努力挖掘新周线区间的通过能力,增开区间铁水列车和小运转列车。铁水列车由原来的日开行十对增至十三对,小运转列车由原来的日开行3对增至4对。区间运量由1997年的197.4万吨增至XX年的310万吨。三是不断优化渣铁罐的运输组织,根据公司炼铁炼钢的生产需要,不断调整渣铁罐的行车组织方案。铁水运量由1997年的87万吨增至~年的360万吨,铁渣运量也由1997年的95万吨增至~年的164万吨。四是紧跟公司发展的步伐,根据运能整合运量,确保进出厂列车的接发畅通,确保作业车辆的及时取送,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运输设备的潜力。完成的铁路运输总量由1997年的1184万吨增至~年的2227万吨,进厂数量由1997年的日均进厂183辆增至~年的日均进厂393辆。
三、人员的素质再造,为创造运输的高效业绩提供人才高地。
生产结构调整,节奏加快,满足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对运输的人力资源配置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时,铁路运输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为素质建设发挥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微机联锁技术和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广泛应用,对扳道员岗位的整合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随着运输设备技术的信息自动化、微机化、高效化实现过程中,先进的技术装备简化了运输工作繁琐程序,但同时也对设备可持续运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对设备状况分析、判断能力和设备维修水平跟不上,必将给运输保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维护保养好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突出重点要进一步提高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加快科技专业队伍的培训,切实从强化内部技术队伍素质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设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尽快培养出一大批的、能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技术的人才,尤其重点针对机车动力和微机联锁系统等重要岗位,加大技术培训、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力度,以适应运输设备自动化、连续化、高效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培训全员化,以高素质队伍创造高效的运输业绩。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实施全员培训,努力打造运输金牌员工的同时,采取岗薪向一线关键岗位、基脏累险岗位、班组长以及复合型技术人才倾斜的政策,运用政策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一岗成才,一岗多才,切实打造了适合形势发展的复合开展人才队伍,并出现了一线调车员岗位紧缺的现象。另一方面,对调车员等其它关键性岗位,则根据运输部实际情况进行内部调剂,并通过作业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四班二运转方式”改“三班二运转方式”),扭转了过渡阶段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的困难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质要效益,向素质降成本”的管理创新为主线,根据运输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管理和科技人员开辟运输创新管理论坛,使我们的运输管理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内涵,使员工队伍素质实现较大的变化和飞跃的同时,搅动思想,关心员工的热点问题。对于一度以来一钢厂停与开的问题上,我们在做好扎实的思想教育,广泛宣传“只要好好干,岗位一定有”的观念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的教育引导,消除员工心中顾虑,以平稳的心态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时落实厂务公开,宣传岗位变动的做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岗位竞争上岗,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过渡期间的岗位调整措施,从而稳定了员工队伍,确保了企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在确保正常生产方面,根据岗位实际情况,一面对运输部山片人员继续留守在原岗位工作,暂不作调整。8#高炉、炼钢厂的铁水运输,由山下片人员
承担新增的工作。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一面在道口员、扳道员等看管性岗位适当使用劳务工性质(通过返聘原运输部责任心强的退休、退养人员),以填补相应在的人员空缺,以超常规的方法思路,高产的组织手段,较好的满足了当时运输保产的需要。
四、创新运输特有文化,为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粘合剂。
在运输部,争当运输人,争当模范党员,创红旗支部,铸铁军队伍是运输部近几年来营造企业文化的一个亮点。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运输部队伍。运输部围绕运输中心,安全生产实际,深入开展“争当运输人,我能做什么?”“压局车,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联保活动”大讨论。并通过演讲形式,交流形式,化坛形式,让员工自觉参与进来,达到共同关注、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的目的,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运输氛围。
1、创建学习型团队,打造成红旗支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运输生产同步提高的原则,着重抓好党员素质教育,党员业务教育,党组织战斗力。以创新特色支部工作为目标,坚持每月党支部例会,每季红旗党支部评比,每年召开思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增强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创新”主题活动。通过支部设岗、党员选岗、共同定责、模范带动,为广大党员搭建一个展现的舞台,成为运输线上一面旗子。
2、党员成为运输安全新屏障。近几年来,公司生产大发展对运输保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运输部在加强对党员的形势教育的同时,把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压力、困难,应对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风险告诉广大党员,让党员主动担担风险,勇挑重担,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铁路线上,到处都有党员的身影,“我是党员,我是运输人”已成为运输部190名党员自觉行动。
3、树立以人为本,共筑安全运输屏障。建立员工档案,家庭通讯地址,关心员工生活,帮助一线员工解决实际问题。运输部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人与安全和谐氛围。近几年来,运输部党政领导坚持逢年过节深入区间铁路沿线看望长年驻守在一线的广大员工,让员工时刻感受到组织上的关心,全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构筑安全运输屏障,运输部在XX年全部范围内开展“亲情互动保安全活动”,内容包括致全部员工家属一封信,安全演讲,安全巡回展,家庭安全漫画,安全书信评比,安全管理论坛。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创新了安全教育活动形式,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