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2-25 所属栏目: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一 : 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一、报到、复查考生的报考资格、签“诚信考试承诺书”、体检

1.报到时间:4月2日 上午8:30-11:30 ,下午2:30-5:30

2.报到地点:各招生单位(具体地点见附录)

3.复试考生报到时需要携带的材料:

(1)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套,复印件上须写明考生编号、报考专业)、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证明(证明中必须注明毕业时间和可能取得学士学位的时间)。

(2)非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及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套,复印件上须写明考生编号、报考专业)。

报到时,所有复印件及有关证明交各有关招生单位,以备学校复试期间抽查复检。

4.签“诚信考试承诺书”

5.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各单位报到时,请携带一寸近期免冠照片4张,领取体检表。完成报到后,体检表贴一寸近期免冠照片、照片上加盖所报考学院(实验室、中心)骑缝公章后,自行到指定地点体检,学校不再集体组织。

体 检 费:60元/人

体检时间:4月2日上午8:30至下午5:30。中午不休息,全部体检工作4月2日下午5:30结束。

体检地点: 河南大学校医院(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河南大学校医院(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二、复试的内容、时间与地点

1.外语复查考试

时间:4月2日晚7:00-9:00

地点:金明校区综合楼(具体考场报到时见安排)

除报考外语学院的考生外,其他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要参加外语复查考试。外语复查考试为资格考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外语复查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进行(明伦校区和金明校区之间通33路公交车,乘坐出租车大约10元左右)。

外语复查考试设绝对分数线(最低分数线)与相对分数线(相对线是考生初试外语分数与复查考核分数之差)。

2.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复试

专业复试分为:专业笔试、同等学力加试和专业面试。

(1)专业笔试为3个小时,成绩以百分计。

时间:4月3日 上午8:30-11:30

地点:各招生单位。报到时确定具体考试地点。

(2)同等学力加试为两门,笔试,时间均为3个小时,成绩均以百分计。同等学力加试为资格考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时间:4月3日 下午 2:00-5:00 加试科目一

下午 6:30-9:30 加试科目二

地点:各招生单位。报到时确定具体考试地点。

(3)专业面试,成绩以百分计。

时间:4月4日 全天,上午8:30开始。

地点:各招生单位。报到时确定具体面试地点。

3.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复试

(1)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笔试

时间:4月3日 上午8:30-11:30

地点:报到时确定具体考试地点。

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其他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没有此项考试)

(2)同等学力加试为两门,笔试,时间均为3个小时,成绩均以百分计。同等学力加试为资格考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时间:4月3日 下午 2:00-5:00 加试科目一

下午 6:30-9:30 加试科目二

地点:各招生单位。报到时确定具体考试地点。

(3)专业复试,成绩以百分计

时间:4月4日 全天,上午8:30开始。

地点:各招生单位。报到时确定具体面试地点。

三、复试总成绩排序公示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根据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对参加复试的考生排出复试综合成绩先后顺序,并公示;各单位对拟录取的考生提出拟录取建议,上报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组办公室,经学校研究审核后,再反馈各单位公示拟录取考生名单。

四、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在确定拟录取后,考生到各招生单位领取思想政治考核表。思想政治考核表由考生所在单位组织(或人事)部门填写并加盖公章,随考生档案一并交各有关招生单位。

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领导组

2014年3月26日

附录:各招生单位地址、联系人与联系电话

代码

名称

报到地点

联系人

联系方式

001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金明校区

赵老师

15003781091

zgyyjs2013@163.com

002

经济学院

金明校区

汤老师

0371-23885095

jjyjs@henu.edu.cn

003

环境与规划学院

金明校区

陈老师

0378-3881866

chentzh@126.com

004

法学院

明伦校区

杜老师

0371-22864222

13569513266

duqishun @126.com

005

文学院

明伦校区

李老师

0371-22815689

yjsbgs@126.com

006

教育科学学院

金明校区

王老师

0371-23881808

hdjkyykb@163.com

007

体育学院

明伦校区

曾老师

0371-22866740

13783901601@126.com

008

外语学院

明伦校区

翟老师

0371-22861393

zzy800217@qq.com

009

新闻与传播学院

明伦校区

孙老师

0371-22196556

sunyun4406@163.com

010

艺术学院

明伦校区

张老师

袁老师

0371-22192323

hdysxyyjs@126.com

011

历史文化学院

明伦校区

马老师

2868833-6395

lsykb6395@163.com

012

土木建筑学院

金明校区

余老师

0371-3881662

tjy@henu.edu.cn

013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金明校区

罗老师

15225488982

lq@henu.edu.cn

014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金明校区

郑老师

2868833-3106

47803329@qq.com

015

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

金明校区

刘老师

0371-23888935

junhuiliu@163.com

016

化学化工学院

金明校区

胡老师

15903788671

cccekyb@126.com

017

生命科学学院

金明校区

赵老师

朱老师

13503785418 xzhao@henu.edu.cn

15837858838 zhuxf73@163.com

018

医学院

金明校区

蒋老师

15903780319

ykbhdyxy@126.com

019

药学院

金明校区

宋老师

15837885507

pharmsong@126.com

020

工商管理学院

金明校区

吴老师

0371-3887722

wwuutao@126.com

021

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

金明校区

江老师

0371-22864665

chmjzy@henu.edu.cn

022

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金明校区

邹老师

15003783122

zouxy182838@163.com

023

马克思主义学院

明伦校区

崔老师

陈老师

0371-22866044 czhish@163.com

13643781708 913614919@qq.com

024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明伦校区

李老师

0371-23888926

ytli81@126.com

026

护理学院

金明校区

石老师

0371-23885557

hdhlxyykb@163.com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地址:开封市明伦街85号,从火车站、汽车中心站乘10路公交车到河南大学公交站,或3路公交车到北道门公交站下车。乘坐出租车约10元路费。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地址:开封市金明大道北段,从火车站、汽车中心站可乘公交车,也可乘坐出租车约15元路费。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与金明校区有33路公交车,或乘坐出租车约10元路费。

二 : 大学生信息素养研讨8篇

第一篇

一、调查过程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参考了吴晓伟编制的“面向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量表”,参考其他调查可知,在对该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测试后,结果显示其Cronbaneh系数为0.711,加之该量表总结了较多前人经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为较为全面的反应高校本科生的信息素养现状,我们选择了中南大学、深圳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科大涉外学院5所高校,对于学校和目标人群的选取遵循“分层次、有重点、分年级、有梯度”的原则,保证我们有限材料的覆盖面及数据的充分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3份,其中有效问卷472份。本次问卷调查表由19个问题组成,分别了解“信息素养”在高校本科生中的普及情况,大学生的信息意识状况,本科生的信息获取情况,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利用情况,信息道德情况,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实时信息的态度。第14题与第4题构成逻辑陷阱,检验被评测者参与填写问卷的有效性。最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问卷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汇总,并作统计分析。

二、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现状分析

1.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在我国本科生中的普及程度不高调查数据显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只有30%,这说明这一概念还未引起大学生的普遍关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对信息素养的推广和发展方面仍需要做较大努力。

2.数据库利用率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搜索已经走进广大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单从信息搜索来看,发展速度相当迅猛。综合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的大学生主要通过搜索引擎获得即时学习资料,仅有不到9%的学生在学习时主要通过数据库等查询相关资料文献。目前信息搜索在大学生中已经利用的非常普遍,但是发展并不均衡,大部分人将搜索仅局限于搜索引擎,而忽略了如文献索引类的信息搜索。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化,当前大学生通常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来搜索资源,这种方法通常可以快速找到生活信息。如谷歌地图、百度地图、淘宝等,很方便日常生活所需。然而对于专业文献搜索,这些通用搜索引擎,就不能快速搜索到有价值信息。所以,目前应该加强学生文献搜索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加全面、科学。

3.缺乏对信息真实性的鉴别与信息利用这也说明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对信息的检测变得更加便利,很多大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可以对其进行检测,这就有利于大学生筛选有效的信息,提高对信息的鉴别能力。通过与其他相关调查以及文献进行对比,当代大学生在信息评价能力上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学生了解了大量的信息,这样迫使学生必须对信息有一个较强的筛选和甄别能力才能接受所获取的大量信息。在信息利用方面,虽然目前高校大学生能够获取大量的信息并且能够对其可靠性进行判断,但是仅仅停留在信息获取和识别阶段,对于信息的利用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4.信息道德、信息意识薄弱目前,高校本科生对于文章中引用他人资料的时候,只有21.61%的人选择注明来源,38.86%的学生偶尔注明来源,而41%的学生表示并不注明或者不知道要注明引用文献。由图上数据说明,本科生大部分了解对专业书籍和文献的引用应注意标注,但是表示不注明出去的仍然有30%的比重,表明大学生对信息缺乏尊重,认为没有必要添加标注。从本次调查的数据来看,高校大学生对于信息道德还是有一定的意识,但是仅限于自己的想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人遇到信息道德类的事情时表面上与自己无关,因此并不愿意做出有效的行动,当遇到与自己相关的问题,为了避免繁琐,也不会有太多的实际行动。所以,在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上,不仅要普及信息道德的具体概念,更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较高信息道德的日常习惯,这样大学生的整体信息道德才会有长足的提升。

三、结语

经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不同层次本科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高校需要完善专业课程的开设。随着大学生的信息接收量不断增大,信息利用反而并不高。过多的信息量也导致许多大学生对信息整理不感兴趣,对于已经获取的信息并不能进行有效再利用,同时大学生的信息创新能力也有待加强,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尚需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的参照常模,所以,通过本研究无法判断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所处的阶段,这也从侧面说明,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模型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景琪 代玉龙 刘保平 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二篇

1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图书馆用户教育,指为了启发人的信息意识、提高人的信息能力、提升人的信息道德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教育和培训活动。国内学者皮介郑认为:“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个体的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主动精神、信息心理素质并激发个体信息智慧和信息潜能的活动。”关于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讨论一直在国内外信息界、教育界以及相关学科领域中持续着,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点论”和“四点论”。“三点论”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教育。“四点论”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信息环境中,信息素养教育不再仅仅是培养对知识和信息的检索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能够终生学习的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正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现实需求

2.1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一定的社会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敏感主动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在遵循信息伦理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运用相关信息工具和技术获取信息、组织、利用和创造信息的教学活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和信息觉悟是信息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在对信息价值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信息民主自由的追求。信息知识教育主要是加强信息理论知识教育、信息技术知识教育、信息系统知识教育,尤其要加强信息科学知识教育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是指培养大学生获取、选择、组织加工、传播、利用及创造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教育是指信息伦理和道德准则的教育,包括获取、选择、处理、创造及传播等整个信息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2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迅速膨胀,信息载体也变得更加多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要想获得发展,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2005年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召开的国际高级信息素养和终生学习研讨会明确指出了信息素养教育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的核心。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保障,是提高信息社会人的学习能力、促进终生学习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高校普遍缺乏对信息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相关部门缺乏协作,教师信息观念淡薄、信息素养不高,相关课程和培训实践流于形式等,使得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跟不上学习生活信息化的步伐。基于此,加强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和途径

在信息化时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一种信息化生存,人们的基本认知方式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由此必然导致教育也将发生革命性的裂变,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具有现代化认知特点的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推进,必须从培养对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基本需求出发,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探索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重新认识信息时代教育和学习的本质1.重新把握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信息时代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是终生的,是以启蒙人、解放人为根本目的的。未来的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开放的教育系统,使每个人真正能拥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社会大环境是未来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信息,综合利用信息,进而创造新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资源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学会付诸实践,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学会自我生存和发展。信息时代教育的目标应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提高。2.信息时代重新定位学习本质和目标。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时代,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继续学习的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终生学习正在变成21世纪的基本生存概念。学习已经从学校教育扩展到随时随地学习,从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我们所有人的学习,从阶段性学习扩展到终生学习,从被动学习扩展到主动学习等等,这一些根本性的改变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学习的本质,并把学习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终生行为习惯。

3.2政府积极引导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要加快建立信息素养教育保障机制,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推进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颁布实施。目前我国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也没有统一的国家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健全的信息资源保障机制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后盾,要健全信息资源和科学研究保障体系。同时,我们应根据国家和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和区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3.3高校主动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1.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是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和保障。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教育部制定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要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进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为有效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高校应该在保障学校互联网快速接入的同时,在校园网建设、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建设及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应该是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建设,建设与信息时代同步,适应网络环境的教育信息资源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和培养的必要环节和重要保障。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多部门的协同创新,并全方位地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要不断加强信息素养教育课题的研究,加强校际间合作交流。要结合高校性质、区域和学生特征等的基本实际,制定规范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并逐步地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贯穿到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之中。为了确保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效,应该将信息素养综合能力的测评指标纳入高校大学生能力测评指标中。2.充分发挥图书馆和信息技术等课程的作用。图书馆是高校的知识和信息宝库,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良好的学术环境、高素质的信息人员和信息技术优势,它在保障学校教育科研服务水平的同时也是推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课堂和实践基地。高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先进设备优势,加强信息化教育和信息资源共享。要培养理论和实践丰富的高素质馆员,对大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信息技术等方法类课程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培训要贯穿始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次培养,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和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习惯地去主动挖掘学习生活中的信息资源。

3.4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时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绝对的教与学关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学习认知的主体,要理解并牢固掌握某项知识或技能,根本上只能通过其自身的实践和感知,教师的作用正在逐步转变为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获取信息,让学生融入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作为高校教师,要不断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应该熟悉信息资源组织和信息处理过程,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行为和对策。应该从课堂教学延伸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从课本延伸到网络资源、图书馆,使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载体转为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会学生获取精神营养,塑造自身完整的人格,真正做到“会学知识”而不是“学会知识”[。另外,教师必须做到和学生共同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与信息时代相契合的信息素养能力,达到与素质教育和终生学习的有效整合。

3.5学生主动探索自觉增强信息素养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信息社会中信息的价值,积极树立信息意识。学习环境已经逐步信息化,信息已经成为学习生活的重要资源,因此要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就必须主动吸收信息营养。其次,要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学习和探索。要变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为主动探索发现和管理知识,做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主人。最后,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和信息的认识与掌握。

4总结与分析

在信息社会中,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切需求,也是大学生锤炼自身的利器,更是时代前进的动力。信息素养教育,应该以高校为支撑,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环境等各方面优势,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加强信息素养的宣传、教育和培养工作,通过教学和实践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协同推进。对信息社会中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能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问题,深刻揭示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探索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作者:王九玲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第三篇

一、正式问卷的统计分析

(一)问卷的项目分析研究用各题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和经校正的题总相关(CorrectedItemTotalCorrelation),来删除不合适的项目。发现所有项目的Pearson相关系数在0.4601~0.8037之间,36个项目在0.01水平呈显著相关,可以认为正式《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所有题项设计合理,并且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采用KMO和球行Bartlett检验对采样充足度和因子模型是否适宜因子分析进行考察。[4]p92~93样本研究结果的采样充足度(KMO)等于0.827,Bartlett检验值等于0.000,P<0.001。说明采样充足度较高,变量间的偏相关很小,适宜做因子分析。对正式问卷的36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PrincipalComponents)抽取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共有14个,累计解释方差的为65.394%。根据因素提取的陡阶原则,在用最大变异法(Varimax)进行正交旋转后,提取5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的为54.730%。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选用验证性因素分析估计构想模型对实际测量数据的拟合程度,从而检验构想模型的正确性。拟合指标的理想数值要求如下:一般认为,x2/df接近2,模型拟合较好,样本较大时,5左右也可接受;[5]一般认为,GFI、NFI、CFI、TLI大于0.9,则认为模型拟合较好;如果RMSEA<0.05,表示模型拟合较好,RM-SEA<0.08,表示拟合合理。利用Amos4.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从研究各指标来看,这个模型对数据拟合良好。(四)问卷的信度分析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7]p69本研究选用了同质信度中的Cronbach’sAlpha系数来检测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见表2。

(五)问卷的效度分析本研究各分问卷与总问卷的的相关系数在0.8924~0.9358之间,而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095~0.8832之间,P值小于0.05,这说明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果见表3。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信息意识与信息态度在信息敏感性方面,调查结果显示,18.46%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处信息环境比较了解,5.40%的大学对自己所处信息环境非常了解,71.38%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处信息环境不太了解。在信息的重要性方面,72.40%的大学生比较了解信息在学习、生活、科研各方面产生的重要作用,13.74%的大学生根本不了解信息重要作用。这反映了在信息时代,皖北地区一些大学生信息的敏感性不强,部分大学生还没意识到信息的重要作用。在信息的选择方面,61.72%的大学生能够面对杂乱无章的信息,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做出正确选择,10.58%的大学生完全不能对信息做出正确选择,9.35%的大学生完全能对信息做出正确选择。在信息的关注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7.65%的大学生比较关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新闻事件和相关政策,33.81%的大学生不太关注,9.45%的大学生从不关注。这说明皖北地区大多数大学生能对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也关注与教育相关的信息。

(二)信息需要与信息获取对所在学科领域的信息了解方面,调查结果显示,9.82%的大学生完全熟悉所在学科领域的主要信息,45.89%的大学生基本熟悉在学科领域的信息。在表达信息需求方面,23.51%的大学生能够明确地表达信息需求,分析信息需求,确定所需信息的学科范围、时间跨度等,48.68%的大学生不能够明确地表达信息需求。这说明皖北地区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不熟悉,而且也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在信息获取途径方面,54.21%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15.11%的大学生利用图书获取信息,10.35%的大学生利用报刊获取信息,9.32%的大学生利用杂志来获取信息,10.14%的大学生利用电视获取信息。在信息获取影响因素方面,调查结果显示,83.74%的大学生能比较了解所需信息的可获得性与所需要的费用,8.72%的大学生比较不了解。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87.25%的大学生完全了解搜集所需信息要付出的一定时间和精力,并要掌握一定的技能,5.20%的大学生基本了解。这说明皖北地区大学生在信息获取途径方面呈现多元化趋势,也能了解信息获取的相关影响因素。

(三)信息评价与信息重组在信息评价方面,调查结果显示,11.05%的大学生完全能够分析和比较多个信息源的信息,评价其可信性、有效性、准确性、时效性,42.58%的大学生基本能够分析,2.90%的大学生完全不能够分析。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73.14%的大学生完全能辨认信息中存在的偏见、欺诈与操纵,11.49%的大学生不大能辨认;63.02%的大学生完全了解到信息中会隐含着不同价值观与政治信仰,18.30%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这说明皖北地区大部分大学生能对信息进行正确的评价,也能辨认信息中存在的偏见、欺诈与操纵进行正确的识别,但仍有极少数大学生信息评价水平较低,需要加强教育。在信息重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5.86%的大学生比较能够从所搜集的信息中提取、概括主要观点与思想,32.45%的大学生基本能够分析主要观点,5.95%的大学生完全不能够分析主要观点。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41.25%的大学生完全能够比较同一主题所检索到的不同观点,确定接受与否,26.40%的大学生基本能够分析;21.37%的大学生完全能够应用、借鉴、参考他人的工作成果,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点或方法,7.64%的大学生完全不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这说明皖北地区少数大学生对信息能够进行概括与提炼,而大部分大学生信息重组水平较低。

(四)信息管理与信息应用在信息管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93.87%的大学生能够熟练利用打印、Word存档、发送到个人电子信箱等不同的方法保存信息,0.85%的大学生完全不会用。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95.53%的大学生完全不会应用Refworks管理所需信息,只有1.62%的大学生基本会用。这说明皖北地区大部分大学生掌握了运用简单技术去管理信息,但是在运用复杂技术管理信息方面水平较低,需要加强相关的教育。在信息交流方面,21.33%的大学生基本会用PowerPoint软件创建幻灯片和利用各种网络论坛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产品进行信息交流,35.38%的大学生不太会用,11.63%的大学生完全不会用。在信息应用方面,调查结果显示,18.75%大学生完全不能制定一个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具体任务的计划,32.78%的大学生完全基本能够制定,2%的大学生完全能够制定。这说明皖北地区大部分大学生在信息交流与运用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要加强对大学生信息应用训练。

(五)信息法律与信息道德在信息法律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8.71%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在电子信息环境下存在着隐私与安全问题,15.07%的大学生不太了解,只有14.82%的大学生比较了解。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43.60%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言论自由的限度,24.52%的大学生比较了解,只有12.82%的大学生完全了解;9.85%的大学生比较了解知识产权与版权的基本知识,70.28%的大学生不太了解。这说明皖北地区大学生了解与信息相关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在信息道德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5.18%的大学生在写作业或做毕业论文时能够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从不剽窃,能够正确引用他人的成果,13.05%的大学生总是抄袭,11.35%大学生有时抄袭。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59.26%的大学生从不浏览不良网站,13.04%的大学生有时浏览不良网站;94.12%的大学生从不损坏所借阅的图书,1.07%的大学生总是损坏所借阅的图书。这说明皖北地区大部分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但仍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仍缺乏信息道德,高校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去解决。

(六)人口学变量上大学生信息素养比较从性别、是否学生干部、学科和年级四个人口学变量上对皖北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各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在信息意识与信息态度、信息评价与信息重组上,研究结果显示,男大学生得分高于女大学生,经t统计检验,差异显著(t分别为3.58,1.40,P<0.05),而在信息素养的其他维度上不显著。这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一些男性大学生期望值比女大学生高,他们不满足于当一个普通人,使得这些男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的获取不同知识;二是一些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好动、外向,善于社交,喜欢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他们拥有的知识经验也比较多,对信息评价与信息重组能力也更强。在信息评价与信息重组、信息管理与吸信息应用上,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干部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经t统计检验,差异显著(t分别为2.35,2.94,P<0.05),而在信息素养的其他维度上不显著。这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锻炼的机会多,他们经常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准确的评价与重组后,才有可能完成一定的任务。在信息管理与吸信息应用上,研究结果显示,理科大学生得分高于文科大学生,经t统计检验,差异显著(t分别为2.75,P<0.05),而在信息素养的其他维度上不显著。这可能的原因是在大学学习期间,理科生的学习任务比文科生繁重,特别是化学、物理、医学等理科生要做大量的专业实验和作业,这使得理科生必须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懂得用什么方法去获取信息,然后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实验和作业。在年级上,四年级大学生在信息素养的各个维度上得分高于一、二、三年级大学生,经F统计检验,差异显著(F分别为3.13,1.70,2.12,4.08,1.32,P<0.05)。这主要的原因在于一年级大学生进校后,才开始学习《文献检索》等信息课程,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较低;二、三年级大学生在学习了各种知识后,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信息素养;而到了大学四年级,面临考验、考公务员、撰写毕业论文等众多任务,更加强化了大学生掌握获取知识信息和应用知识信息的技能。

三、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与建议

(一)确定标准化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与评价指标,国内外研究表现在两个方面:(1)欧美发达国家的信息素养内容与评价指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01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在德克萨斯州召开了全美图书协会中东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其包括五大标准: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决定所需要信息的种类和程度;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有效而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目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此外,英国和澳大利业也分别于1999年和2004年制定和发布了本国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这3个国家信息素养教育有比较成熟的指导性文件和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2)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信息素养的内容与评价指标。2005年北京市文献检索研究会研制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索质能力指标体系》,作为北京市高校学生信息索养评价的重要指标,包括七个维度。笔者在综合国内外以及了解所调查学校的实际基础上,把信息素养内容指标确定为5个方面:信息意识与信息态度、信息需要与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与信息重组、信息管理与吸信息应用、信息法律与信息道德。当然确定的这5个指标也只适用于皖北地区研究,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统一标准的确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建立科学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信息素养课程。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文献检索》课程,进行基本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教育,让其系统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本专业的数据库、电子期刊等的使用方法;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多媒体应用基础》,使其掌握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进一步完善其基础信息素养;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使其掌握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思想与方法,并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对大学四年级学生,特别要重视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等,掌握获取知识信息和应用知识信息的技能。(2)要把信息素养知识和专业课程整合起来。通过专业课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很重要。将信息索养融合于学科教学中,是促进师生信息索养形成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将信息索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之中去。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链接适时向学生介绍专业课网站和数抓库,让学生多了解专业的信息源。从网络下载与专业教学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每个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完成之后,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专业资料来完成作业,既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

(三)利用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2002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三条指出,当前高校图书馆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对皖北地区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要做好以下几件事:(1)加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根据大学生的能力、兴趣和专业方向,为其订购内容多样化的书籍、杂志、报刊等资料。并加强数据库、电子文献与多媒体文献的建设,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2)加强图书馆网站建设。图书馆要为大学生提供馆藏数目、提供查询书刊借阅情况的服务、提供图书馆的新书通报服务、提供电了期刊和电了图书等数据库检索系统服务,使其能从高校图书馆网站上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3)开展各种信息讲座和报告会。图书馆邀请信息素养教育专家、学者等给大学生作讲座、报告会,使其有机会了解新信息知识和新信息技术。(4)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要改善服务态度,提供优质服务,使大学生心情舒畅的获取信息资源。

(四)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为了给皖北地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率,提供更加方便、安全的网络服务。学校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计算机使用机会。(2)加强网上资源库的建设。建设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媒体素材的素材库,建设基于素材库的电子教案、授课录像、实验实训、题库、案例库等资源的教学资源库,并能在校园内充分共享。(3)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教学为学生自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应使网络教学平台具有课程公告等多种功能,并保证其形式生动、图文并茂、界面友好,能在互联网上安全稳定地运行。

(五)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师资水平皖北地区高校教师要通过各种学习与培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索养,为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这也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构建专职信息素养教帅队伍。可以引进具有计算机、外语、文献检索等专业人才充实信息素养教师教师队伍。(2)加强在职信息教师的培训。学校要为信息素养教帅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使他们掌握当前最新的信息知识。(3)信息素养教帅应加强自身的信息索养学习。信息素养教帅通过自学和实践要熟练掌握多媒体和作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以便更有效实施信息素养教学工作。(4)借鉴欧美国家信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在欧美国家,由于信息索养教育的系列课程比较多,参与教学的教师也比较多,主要由大学校长、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院系教师组成。这种多元化的教师组介使文检课教学跟专业的结合更加密切,实践性也更强。(六)加强网络信息法律与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皖北地区大学生网络信息法律与网络道德教育,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通过教育大学生不制作与不传播不良信息,教育大学生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教育大学生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犯罪等活动,使大学生形成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意识和行为。(2)社会职能部门大力宣传网络法律与网络道德知识。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和书刊等媒介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网络法律与网络道德舆论,防止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腐蚀,防止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侵犯他人隐私或犯罪。(3)社会职能部门应对高校周围的网吧进行整顿,为大学生的发展创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外部成长环境。针对目前大学生上网频率较高的现状,政府职能部门要对各种网吧营业出台一系列严密规范的法律政策,以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上网成瘾。例如,对网吧的营业时间要进行限制;对利用网络犯罪、实施网络攻击的人予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作者:杨虎民 余武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第四篇

1.培养信息意识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报告会、展览会、社会调查、服务宣传周等方式,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刺激、培养并引导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吉林省高师院校应开设“文献检索”及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能力,并通过检索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全方位、多渠道加大信息教育的宣传力度,与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及教务管理部门等形成综合力量,全方位培养高师院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2.掌握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主要包括信息的历史和基本常识、教育信息传播理论等内容。高师院校大学生必须要掌握信息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信息论、信息污染、知识产权、信息犯罪、信息隐私等课程,充实大学生的信息知识。通过在现代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课件制作、信息检索等课程中对信息知识进行渗透,将信息识与高师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信息知识,切实丰富高师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知识。

3.强化信息能力

高师院校大学生应具备多渠道、多角度、高效率地搜集所需信息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的信息技能,应具备制定高级检索策略的能力,这些能力是衡量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重要标志。非教育技术专业的高师院校大学生,必须通过学习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相关知识来提升自我的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利用的能力。

4.提升信息道德水平

信息道德对于高师院校大学生来讲尤为重要。作为未来社会教师的储备力量,高师院校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社会中小学生的信息道德培养问题。提升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道德水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高师院校中开设信息道德相关课程,系统讲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信息道德。并应具体讲解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信息道德规范,让高师院校大学生明确将来从事教师行业应遵守的基本信息道德内容。第二,大学校园中应营造良好信息道德的氛围。当今社会充斥着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针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高科技犯罪,高师院校应深刻剖析原因,从信息道德建设问题着手,提高大学生本身的修养,对互联网的垃圾信息要做到彻底的、全方位的过滤清除,让健康、积极的信息要道德充满校园。

5.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

(1)学校教育环境第一,课堂教学可以提高高师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信息素养的相关知识,例如关于提升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的知识,信息技能、信息知识和师范生专业知识的整合方面的知识,信息素养的各个要素方面的知识,等等,使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得到逐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高师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工具,大学生利用这些工具,使获得的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整合到一起,从而有效提高高师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二,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高师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师院校图书馆蕴藏丰富的知识,高师学生可以进入图书通过资源检索、文献检索等方式提高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在信息时代,吉林省高师院校都已建立了数字图书馆,高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入数字图书馆,进行图书查找阅读、中外文期刊查找阅读,还包括阅读软件的下载等,在高师院校大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获取丰富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全面提高其信息素养。目前,吉林省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均配备了学科馆员,将图书馆的海量文献资料分配给若干组馆员进行管理,这样高师院校大学生在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查找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时,可以与学科馆员联系,有助于学生资料查找困难的及时解决。(2)社会教育环境第一,提高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社会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社会中,高师院校大学生在资源、软硬件设施上都会有较好的选择,有利于他们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形成。例如,英美国家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具体内容,并为提高各阶段学生的信息素养制订了具体的计划。目前,在我国,针对教育水平和学生实际情况,也确定了培养信息素养的详细内容和构成信息素养的具体能力。然而,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逐步提高。社会中的信息氛围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第二,通过强化信息意识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高师院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可以源自于生活实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问题留作学生解答;高师院校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主动选择信息、利用信息,并能够发掘新信息,通过当前的各种社会性软件发表自己对事件或问题的观点和看法,逐步提高其信息意识。第三,通过建设专业化的网络来培养高师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建设大学生信息素养网、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网、教师信息素养网等专业化的网络。高师院校大学生通过专业化网络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养。目前,专业性的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网站还比较少,内容也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因此,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亟待建立吉林省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完善的专业化网站。

作者:钱研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第五篇

一、大学生应具有的信息素养

大学生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素养的大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大学生,能够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由此可见,大学生信息素养应包括较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用信息的积极态度、较高的信息应用能力及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

二、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是21世纪的栋梁之才。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信息素养的良莠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教育信息化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更为关键的是需要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等。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教学信息要有强烈的需要,能够认识到这些信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能敏锐地发现与取得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信息,并将它有效地整合到教学中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要具有对信息的选择能力、收集能力、判断能力、传播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有较强的信息伦理道德意识,合理、合情、合法地利用信息解决教学的问题,自觉维护社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从而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做有力的保障。

(二)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在当今信息社会,加强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尤为重要。庞大的网络信息覆盖面广、生动直观、传播快捷,为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崭新的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网上交往行为具有隐蔽性、虚拟性,网络信息中存在着大量反动、消极、庸俗等不健康信息,大学生如果对信息不加选择而受其影响,则容易淡漠道德法制观念,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应具有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三)大学生应树立积极的信息使用态度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无时不有,信息无处不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每一天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树立积极的信息使用态度,努力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努力培养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免疫的能力。学会辨别健康信息和有害信息,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不制造有害、虚假的信息,不散布无用的信息,从而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也就是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人类信息社会里的每一个成员赖以生存、寻求发展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信息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直接传授者。因此,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尤其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能力,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去收集、处理并创造信息,开辟知识的新领域。通过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提高信息技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实践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赶超世界信息化的步伐。

(五)将信息教育贯穿于各学科中现代高等教育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良好的信息素养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以及在各科的学习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否则就会变为竹篮打水。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需要现代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结合,现代教育模式固然重要,但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仍然具有“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只有与各个学科的教学进行整合,将信息素养的理念、意愿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才能有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信息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特别是以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www.61k.com)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空前高涨,信息技术必然将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各个学科。同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各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从而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居英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第六篇

一、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和馆际互助

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各项优质的信息服务为大学生信息检索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了保障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图书馆要加强自身的建设。首先高校图书馆应在现有的馆藏基础上,优化文献信息采购,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为读者提供其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将新颖的、优良的、具有切合大学生需求的文化知识信息引进校园,形成丰富、全面、系统的馆藏,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提供最基础的知识保证;另一方面要注重信息与技术的结合,建设特色馆藏数据库,形成符合本校专业设置的馆藏体系。此外,还要重视图书馆环境建设,一个窗明几净的图书馆,一个安静温馨的学习环境,自然会吸引广大读者前来阅读学习。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馆员素质的培养。图书馆应培养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熟练的检索技巧的图书馆员,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扎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当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之间的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图书馆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图书馆各部门相互协作以及与其他图书馆间的相互沟通来共同完成。多年来,图书馆界一直提倡馆际互助和资源共享。在信息素养教育中体现尤为明显,高校图书馆不仅要进行自身建设,更要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沟通,相互学习,共同努力,以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利用多种途径宣传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首先,图书馆应注重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课堂讲授并不能全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应开展各种活动来吸引大学生,这些活动应具有趣味性和竞赛性。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掌握信息知识和检索技术,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例如笔者所在图书馆将每年四月二十三日世界读书日定为本校读书节,宣传图书馆各种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此外,还不定期举办读书征文、朗诵比赛、信息检索大赛等活动,并加之以适当的奖励来激发同学们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此外还成立了“大学生读者委员会”等学生组织,把一些热爱图书、热爱图书馆的大学生聚集起来,树立学习知识的榜样,形成热爱学习知识,提高信息素养的热潮。其次,利用学科馆员进行深入宣传。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一生致力于图书馆事业,她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学科馆员”是指图书馆设专门人员以某一个院系或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形成各院系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相互沟通,有针对性地为该院系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检索服务。学科馆员这一服务形式在国外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该职务一般都由具有扎实的图书情报知识和某一专业学科知识的馆员担任。学科馆员的主要任务包括代查代检、资源服务等。学科馆员可以根据所服务的院系教师的需求,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采购提出合理建议,这将会极大地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第三,利用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广泛宣传。在图书馆网站开辟“信息素养教育”栏目,内容可以包括:最近新闻、馆藏资源、个人入会、科研动态、信息素养教育课件、检索工具使用、FAQ问答等。在建设图书馆现有的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虚拟馆藏”的建设。“虚拟馆藏”是指网络上一些免费的开放的信息资源,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链接,可使大学生根据需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利用相关资料,进一步提高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是信息素养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平台,应该加强网站在内容上和设计上的建设,新颖的、美观的网站可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例如我馆就在图书馆网页内专门开设了“新生教育”专栏,将图书馆有关新生教育的各种讲座、课件、活动等作以介绍。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邮件、论坛和在线QQ等方式与大学生进行交流。

总之,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地,图书馆人应站在信息高地上,拥有并掌握先进的信息资源,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担当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认真履行信息教育的义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积极采取各种途径和措施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巧、具有较强信息能力和良好信息道德规范的新一代大学生。

作者:赵维达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图书馆

第七篇

1教学竞赛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如何将课堂教学和竞赛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如何设计和组织竞赛活动?在教学竞赛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都是实施教学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1课堂教学与竞赛活动的有机融合教学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包括课堂教学和竞赛辅导两个环节,两者之间应该是有机联系,互为补充的整体,课堂教学是竞赛辅导的基础,竞赛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发展和补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注重结合实例介绍信息获取、分析和利用的方法,力求突出实用性,同时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组织集体上机练习以及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活动。在组织竞赛活动尤其是设计试题时,要注意尽可能综合课堂所学的内容,涵盖信息素养的各个方面。老师进行竞赛辅导时不仅要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解答,还要关注学生完成竞赛试题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待竞赛结束后再次回归课堂,带领学生对竞赛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梳理。

1.2竞赛试题的设计竞赛的目的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全面的实践。竞赛试题的设计是竞赛中的关键,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经检索发现,国内有不少高校组织过类似的信息检索大赛,其竞赛试题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客观题为主,这样的竞赛试题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考试,离全面实践课堂所学知识的目标有较远的距离。笔者认为竞赛试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试题应来源于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需求;②试题应可能涵盖信息素养的各方面内容;③试题的答案应体现开放性。我们按照以上原则设计了竞赛试题,表1例举了所设计的竞赛试题及所涵盖的知识点。学生完成竞赛试题的过程,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做好竞赛的辅导和归纳总结,能有效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中。

1.3竞赛的组织与实施竞赛活动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宣传图书馆资源、扩大校内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可以由图书馆信息检索教研室协同校团委和教务处共同组织,其中图书馆信息检索教研室主要负责竞赛试题的设计及辅导,团委和教务处主要负责大赛的组织与宣传,同时聘请学院的教授作为竞赛的评委。竞赛以团队为单位,按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授课老师将在为期一周的竞赛准备中提供竞赛辅导,主要负责解答学生在完成竞赛试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启发学生就试题创设的情境进行思考。我们从竞赛作品的PPT内容、语言表达、评委问答及团队合作4个方面确定了权重,设计了竞赛评分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供评委进行打分。根据分数高低评出团队一、二、三等奖和个人最佳表现奖,竞赛的获奖情况将与最终的考核成绩挂钩。经过竞赛评分实践,证实以上评分指标体系基本能反映竞赛评分的公正,具有可操作性。

1.4考核方法为适应教学竞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我们研究制订了学生成绩由3个部分构成的新型考核方法:学生成绩=随堂活动参与度(30%)+平时上机作业(20%)+笔试(50%)。竞赛成绩与笔试成绩挂钩,对竞赛获得一等奖的团队和最佳个人给予文检课免考,考试成绩按满分计算的奖励;获得二等或三等奖的个人给予最终考试成绩加分的奖励。与传统的考核方法相比,教学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将随堂活动的参与度纳入学生成绩的最终考核,并将竞赛活动的成绩和最终的笔试成绩挂钩,起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互动,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2教学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及意义

2.1有效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信息素养在教学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通过课堂系统学习信息获取与分析的知识,对信息源辨别、信息价值评价等建立概念,再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实践,引导学生将信息检索课中学习到的信息获取与分析的知识运用到他们各门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检索课程作为一门工具课的重要作用。通过完成命题,学生完成了教学内容的综合与分析,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缺乏实战性的缺陷。

2.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促进教学相长实施教学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前,虽然课堂上老师也会布置习题、上机实践操作,但学生往往报以敷衍的态度,基本处于机械操作的状态,只是应付完成上机作业,缺乏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实施教学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其中的竞赛环节能利用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心理,通过精神激励与课程成绩挂钩的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更好地完成竞赛试题得到好名次,他们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和交流,促进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也会从学生的提问和交流中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3极大提升了图书馆在校内外的影响力实施教学竞赛一体化模式之前,学校的大部分老师甚至都不知道图书馆除了借还书、采购全校的数据库资源外,还承担着信息素养的教育职能。自从改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引入竞赛活动之后,图书馆在校内外的影响力得到迅速的提升,也改变广大师生对图书馆员的印象。学校的人事处和学科办等部门找到图书馆希望能够借助馆员在信息获取与分析上的专业优势,帮助他们对学校的教师科研水平和学科发展情况开展多角度的分析评估;一些学院的老师也联系图书馆专门为他们的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开展信息检索技能的培训。可以说,教学竞赛一体化模式的实施有效提升信息素养培养质量的同时,还带动了图书馆其他学科服务的发展。另外,由于我们的竞赛试题基本都是源于社会热点问题,大赛获奖团队的信息搜集分析成果还被江苏省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其中“1万元定制青奥之旅”的信息搜集分析成果还被南京青奥组委会的“青奥专刊”收录,极大地扩大了图书馆在校外的影响力。

作者:冯君 赵乃瑄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第八篇

一、调查问卷设计情况简介

调查问卷参照了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借鉴了王莹以及部分以往信息素养领域专家在开展研究时所使用的问卷,结合了公安工作的相关特点进行设计。“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本科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除第一部分背景资料外,共计35题,分别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安全五个纬度进行调查,以期从不同方面获取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水平,调查问卷的设计注重切合实际,力求客观、明确、易于作答,所涉及的问题均采取单项选择的方法,问卷由大队老师协助发放,学生采用匿名方式作答,绝大部分被调查对象对此调研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对问卷问题认真作答,因此所得数据比较客观、真实、可靠,为合理利用和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二、结果与分析

1.调查者基本情况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6份,其中,有效问卷128份。调查对象为大二和大三年级本科生。其中男生92名,女生36名;大二学生为83名,大三学生为45名;英语水平六级24名,四级86名,四级以下18名;对于信息检索与利用方面的相关课程或讲座,43%的调查者表示学习过,52%的调查者没有学习过,其中5%的调查者表示没有听说过。(备注:样本学院是2010年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据调查,目前学校没有开设全校范围常规的信息素养课程,仅有2门课程涉及文献检索知识,图书馆不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和组织相关活动。)调查显示,学生们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大多数为2~5个小时,占42%;其次为1~2个小时,占34%;1个小时以下占16%;5个小时以上的占7%,几乎不上的占1%

2.信息意识信息意识主要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包括信息认知度、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等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信息,86%的同学表示比较关心;对于作为一名警察是否有必要掌握信息方面的知识技能,所有同学都认为有必要,其中84%的同学认为十分必要,因为对工作和个人学习、生活均有较大的帮助,11%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工作中有时会用到,3%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考试中可能会有相关内容;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同学占83%,超过二个小时的也达到了49%;81%的同学经常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对于需要资料的获取渠道,58%的同学表示比较清楚或十分清楚;56%的同学表示“善于从他人看来毫无价值的信息中发现信息的价值”;但仅有42%的同学表示“能够判断所获得的信息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并调整检索策略”;仅有16%的同学表示“会经常关注自己专业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另有47%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关注。

3.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对信息学的了解和对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知识的掌握,包括信息基础、信息理论、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调查显示只有45%的同学对于信息知识基本概念(如知识产权、隐私权、信息源、信息污染、数据库、TCP/IP协议、计算机病毒、信息犯罪等)比较了解;52%的同学对于使用网络资源(如专业网站、网络图书馆、课程网站、在线知识教育等)进行学习比较熟悉;63%的同学在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片时,能够确定其类型和范围;49%的同学了解计算机病毒及网络安全问题;88%的同学对“百度”、“搜狗””Google”等常用网络搜索引擎比较熟悉;34%的同学能够通过博客或其他多媒体网络将自己的资源在网络上共享;63%的同学表示了解如何使用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查阅所需的文献资料;71%的同学能够独立成功连接、安装和使用常见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4.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决定着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核心,它是指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调查显示,90%的同学能从网络上下载各类文章、图片、音像等资料;65%的同学能够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类型和范围,考虑研究主题,决定是否还需要其他的资料;53%的同学能概括合适的关键词,制定良好的检索策略;42%的同学能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对,综合观点,形成新的解决思路;61%的同学表示可以通过Email、bbs、qq、微信、微博等信息技术工具与其他人进行讨论、学习;38%的同学表示能够判断信息和信息源的可靠性、准确性、权威性和时效性;64%的同学表示能够较为熟练使用图书馆各类数字资源。

5.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导向,关乎到信息素养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在信息活动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遵循信息法规防止违法行为、保证信息活动中的公平和真实可靠等内容。调查显示,81%的同学能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以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78%的同学能够登录一些合法网站或使用合法的搜索引擎进行资料的检索与下载;58%的同学会区分网络上的免费与付费信息,考虑到其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90%的同学表示在网上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要遵循伦理道德规范和相应的礼节;85%的同学表示应该懂得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与劳动成果;72%的同学表示会合法获取、存储、传播文本、数据、图像和声音等信息。调查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同学息道德状况较好,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的抵制能力以及网络知识产权意识较强,能够尊重他人成果与隐私,能够合法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对于网上的非法以及不健康行为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排斥态度,这与公安院校的性质、课程体系和爱国主义教育、忠诚教育等价值取向养成有较大关系。

6.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信息的安全保存、传递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尽管有超过91%的同学认为信息安全事关国家的安全,对公安工作具有决定成败的重要意义,同时89%的同学懂得如何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并能用杀毒软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防范与清除;但仅有56%的同学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和《关于公安机关保密范围和密级的暂行规定》中对于绝密、机密、秘密的基本概念、等级、范围和存在方式;72%的同学表示对于移动介质(如:U盘、移动硬盘、手机、照相机等)管理不善,可能造成泄密比较熟悉;76%的同学表示对于我们使用的公安专业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参考资料以及教学录音、录相带等)涉及许多公安秘密,必须严格保密比较熟虚;58%的同学表示对于信息保护技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安全路由、电子签名、信息隐藏等)比较熟悉。以上数据表明,从总体来讲,公安院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安全保密意识,但对于公安预备役警官来说,信息安全保密知识,尤其是安全保密技能仍较为缺乏。

三、结语

通过调研,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意识较好,能够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并对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对于专业信息的关注尚显不足;由于信息知识储备还较为缺乏,影响和制约了对信息进一步获取、处理和利用;不能熟练使用各种有效检索策略,不能有效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利用解决学习工作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也有待加强,对于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的掌握也存在提升空间。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信息创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基础。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决定着未来警察队伍的信息技能水平,影响着公安队伍的核心战斗力。因此公安院校应重视信息素养教育,转变观念,研究建立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和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合理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优化信息素养教育环境建设和学术资源的投入,努力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作者:顾剑 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三 : 浙江大学2016研究生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浙江大学2016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大考生请注意:浙江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勤思考研辅导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整理2016考研的复习资料及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热烈欢迎报考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

2016年我校计划在359个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5000余名(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www.61k.com)目录所列各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仅供参考,录取时须按国家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再作调整。其中实际录取推荐免试生人数将在10月25日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关闭后才能最终确定,10月27日后考生可在本网站查询各专业实际录取推荐免试生人数。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其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初试成绩合格后,须加试二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具体加试科目将在复试前通知)。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均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须满足以下条件:不得跨专业报考;提供大学教务部门开具的相应专业本科的8门专业课程成绩单;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及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初试成绩合格后,加试二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具体加试科目将在复试前通知。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5、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除满足以上条件外,前置专业应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6、报考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的考生,除满足以上条件外,前置专业应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7、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除满足条件1、2、3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8、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除满足条件1、2、3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及以上,思想政治表现好,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为原工作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人事档案在人才交流中心或与工作单位不一致的,不得报考。一般只招收与浙江大学签有协议的国内大中型企业单位委托培养考生。凡要报考工学、农学、临床医学的考生,只能报考相应的专业学位。

9、报考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需参加全国统考,主要面向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其中汉族考生不超过10%)"招收学生。考生除满足条件1、2、3、4外,须提交各生源所在省教育厅盖章的"少民骨干登记表",详情请查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10、2016年起,国家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详情请查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二、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

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相关说明请见招生专业目录。目录中标有"▲"的表示该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标有"☆"的表示该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标有"※"的表示该专业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标有"★"的表示该专业为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1、 全国统考:四门考试科目详见专业目录(教育学、历史学、医学为三门考试科目),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英一、日、俄)、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化学(农)、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西医综合、中医综合、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等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由水产学科联考工作组命题,其余科目均由我校命题。

2、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联考:考试科目为英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3、 JM(法律硕士)联考: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课,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三、报考方式: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将在复试阶段进行严格核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联考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中报考我校美术学、设计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硕士专业且选考709中国书画篆刻创作或736专业基础的考生,单独考试(包括强军计划)考生必须选择浙江大学报名点(报名点代码3312),在浙江大学参加考试。

1、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2015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2015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即为网报有效信息。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不得更改。

(5)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6)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进行处理。

2、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其中在网报期间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提交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在校研究生报考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1)选择浙江大学考点的考生,将采取网上确认的办法,请于10月下旬关注我校研招网网上通知,届时将公布本考点网上确认的具体安排。

(2)选择其他考点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时间由报名点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安排,请考生自行查阅。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后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四、 初试

1、考生根据教育部安排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3、初试时间: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6小时科目的考试在28日进行)。

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五、资格审查

报考浙江大学硕士生的考生报考资格审查于复试时统一进行,具体安排见网上通知。

六、 复试

1、我校将在复试前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或学籍信息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凡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需登录高等教育学生信息咨询网www.chsi.com.cn,进入"学信档案"在线申请学历(学籍)验证, 打印下载本人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如不成功可根据要求申请书面认证,获得"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复试考生在资格审查时,需携带①本人居民身份证件。②学历(学籍)认证报告。③学历、学位证书(所有材料均需携带原件和提交复印件各1份)。如考生持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证书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④同等学力考生另需携带报考条件所要求的本科课程成绩单等其他材料。具体届时详见我校网上通知。我校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录取。

2、实行差额复试,原则上按照学科门类按1:1.3左右的复试比例划定基本分数线。各学院(系)根据招生计划、考试成绩和差额复试比例,确定学科的复试分数线(不得低于学校公布的基本分数线),并以此确定入围复试的考生名单。复试形式和内容由各学院(系)根据学科要求、相关知识及能力考核标准确定,并在复试前通过各院系网站向考生公布。

3、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

七、体检

考生复试前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须在我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执行。

八、录取与调剂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及其在校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确定拟录取考生的名单。复试、体检及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均不予录取。

报考定向就业的硕士生,在考生正式录取前,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参加单独考试、强军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均录取为定向就业硕士生。

对在报名及考试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进行处理。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

未被我校拟录取的硕士考生,若自愿调剂到浙江大学以外其他研究生招生单位,应达到《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办理调剂。自2013年起,我校已不再向调剂目标单位提供自命题科目试卷等相关材料。

九、学费与奖助

(一)学费: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经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准,我校2016年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如下: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浙江大学2016研究生招生简章

(二)奖助学金:

1.有关浙江大学奖助学金具体规定及注意事项请见研究生院网站(网址:http://grs.zju.edu.cn/)。

2.学校按照国家和学校规定评选国家奖学金及各类专项奖学金。

3.学校设置学业奖学金,硕士生8000元/学年,奖励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研究生,但不包括以下类型的研究生: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税务硕士、社会工作、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软件工程硕士。 "强军计划"、"少民骨干计划"、"对口支援计划" 、"国防生"及国家其它政策扶持的在职研究生,可向学校申请另设的专项学业奖学金。

4.学校设置岗位助学金(含国家助学金等),全日制非在职硕士生学校资助部分为700元/月,导师资助部分按照学校及院系制定的标准发放。每学年发放12个月。

5.学校和导师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根据岗位工作发放津贴。

6.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学校设立了绿色通道,可申请助学贷款等。

7.外国来华留学生学费及资助方式按国家和学校另行制定的规定执行。

详情参见学校文件:《浙江大学研究生学费管理办法(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资助管理办法(试行)》。

十、报考咨询: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杭州浙大路38号, 邮编:310027,电话:0571-87951349。Email:yjsy-zsb@zju.edu.cn,本目录查询:http://grs.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7212

关于您所报考专业的具体问题可向各学院(系)研究生科咨询(区号0571):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浙江大学2016研究生招生简章

十一、报考浙江大学的考生请随时关注浙江大学研招处的网上信息,网址:http://grs.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7212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

2015年9月

本文标题: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335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