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研究历史人物的课题-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所属栏目:张义武

一 :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原文地址: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作者:尚律师的博客第一部分:研究篇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一、关于对联

  1、作为国粹的对联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系因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所有,是中国人民(包括普通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长期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承中创造、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文化样式;它与中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精神品格、民族心理以及民风民俗、文化基因等等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中国这块土地滋养出的、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花朵。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国粹,可以通过不断的熏陶由陌生、隔膜到接受、欣赏,甚至可以通过不断的欣赏和把玩之后模仿和学习。但这种模仿和学习也必须是以纯粹的中国方式来进行,一旦脱离或者抛弃纯粹的中国方式,则无法进入这类文化符号,更惶论运用之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说:任何外国人,无论他对于中国的国粹熟悉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将其移植为他国的文化样式,更不能使之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融为一体。这是因为,如对联、律诗和京剧一类国粹,且不说它们形成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情结,仅仅是它们使用的方块汉字和读音方式,所谓骈联对偶,所谓字正腔圆,即为任何一种中国文化之外的语言和文字无从参照、无从拟仿。

  国粹,按照“五四”时期一些学者的观点,即指其为国家文化之精华。鲁迅先生曾说:“照字面看来,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之物了。换一句话说,便是特别的东西……”但是在当时那个国难深重的年代,鲁迅尤为希望的是国家的变革和振兴,是整个社会的摧枯拉朽,除旧布新,因此对于学者们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整理国故”、“保存国粹”的口号和行为十分不以为然。他讽刺道:“……但特别未必是好,何以应该保存?”在他眼里,诸如蓄辫、缠足、鸦片、麻将在中国都是“特别的”事物,因此,鲁迅先生在其杂文中,将“国粹”作为一个带有辛辣讽刺性的贬义词来使用。如今,如蓄辫、缠足一类封建时代腐朽落后的民族习俗早已经随着那个时代的没落与灭亡成为不再复现的历史遗影,新时代、新世纪的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建设,需要我们对古今中外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学习、借鉴和吸纳,并将其作为符合新的文明和文化建设需要的健康因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作为“国家文化之精华”的国粹,正应视为这类因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曾说,中国有三大国粹,曰中医、国画和京剧,也有人将中国国粹归为四大类,而这四大类在不同的人那里项目又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人在上述三大项中加上烹饪;还有的人则加上武术……除此之外,也有人将春联、诗词、剪纸、谜语、相声、书法、民族服饰等等统统列入国粹的范畴。要是按照前面“独有的”和“精华”这两项定义,以上所列其实均可当之无愧地跻身国粹行列。

  中国的国粹既是我们这块土地上长期的历史文化生态中所孕育和形成的文化样式,要对之继承、发扬和光大之,则必不可少地要对其进行广泛、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包括其萌生、成型和发展的渊源及脉流……对于对联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人们其实探之已久,论之已详,凿凿之据,让人开悟。然笔者从事对联写作和研究若干年,在吮吸方家成果,借镜他人观点的基础上,亦形成有自己的一些浅陋看法,愿不揣冒昧,录之笔下,以切磋、就教于同好。

  2、对联的起源

  关于对联的起源,说法不尽一致。有说起于明代的,有说起于五代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今对联集锦》在探讨对联起源上,有着较为完整的归纳。该书中说,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家门前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与“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然后挂在左右两扇正门上,借以驱邪避鬼,这种习俗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直至五代时期,喜好文学,附庸风雅的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对于每年在宫门上仅仅题写两个大神名字的老一套做法感觉不爽,他想来一点新鲜的创意。于是,“每岁除(每到年底的时候),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这些词是些什么词,史书没有记载,但后人可以猜想出,那该都是些有情趣、有文采的辞藻,而不再仅是干巴巴两个神仙的名字。孟昶亡国的头一年,即公元934年春节之前,他创作了被称做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宋史·蜀世家》:“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与南唐后主李煜一样,都将祖上传下的国家亡于赵匡胤之手,孟昶亡国还早于李煜整整三十四年。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却写下了足以流传千古的流丽词章,孟昶缺少李煜的才气,写不出那种光照千古的东西,他平庸的想像力也只能在雕章琢句上下点功夫,但正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他那两句意思干瘪的联句,竟开创了中国文学中的一种新的文体。赵匡胤亡了孟昶的国家,而孟昶所倡导的贴春联的习惯,却成为宋代以后一项不可缺少的民间传统。有王安石的诗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歌题目叫《元日》,也就是今天所谓大年初一的意思。诗中纪录了当时老百姓过春节,依旧是按照流传了多少年的习惯,在自家门前挂上桃符。不过,依照《古今对联集锦》作者的理解,王安石诗中的桃符,应该已经是新式的春联而非旧式的桃符了。只是在王安石那个时代,春联这个名称还未正式诞生,因此人们仍然按沿袭的习惯将它称为“桃符”罢了。

  春联这一文学形式被官方正式肯定,当在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定都金陵,为了体现普天同庆的意思,除夕前,命公卿士庶人家门前均须加春联一副,且亲自微服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到他这时候,已经不像孟昶那样,只顾着自己“纳余庆”,只在自家门前张挂佳词联句,而要大家跟着他一起来凑热闹了。而且,原先或画或写,用的是桃木板,到了这个时候,也终于改换成为红纸了。自此,对联便正式登堂入室,成为士大夫乃至民间百姓所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流传至今。有关朱元璋和对联的故事,《簪云楼杂说》有这样的记载:

  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方(始)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无之,询知为阉豕苗(即猪崽)者,尚未倩人(请人代写)耳。太祖为大书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张贴,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赍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该书所记,流传日久,真伪难辨。朱元璋当皇帝前,未曾读过几天书,定都南京后,倒是学了些东西。但其有过人智力,偶发灵感,误打误撞写出这么一副差强人意,略胜于顺口溜的对联也未可知。但自此对联成为民间过年的一项重要习俗,却是不容置疑。

  3、对联的前身(之一)

  每一种文学样式,其缘起都不会是凭空产生,一般而言,都须凭借某种“范式”——这里暂且借用一个哲学概念以表述笔者的意思——来作为自己孕生的母体,就像小说孕生于话本,宋词孕生于唐诗,而元朝小令又孕生自宋词……那么孕生对联的母体是什么呢?有人说和宋词一样,它的前身是唐诗,的确有一定道理。

  首先,对联的起源和唐诗繁荣的时代非常接近。前面提到了,第一副春联出自五代后蜀国君孟昶之手,其时离唐朝灭亡不过三、四十年。唐代乃中国诗歌史上一个伟大的高峰,那时的诗人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记;仅留存至今的《全唐诗》收录的诗歌就达48900余首。从初唐、盛唐、中唐一直到晚唐的两百多年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他们像天上的恒星一样一直照耀着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如陈子昂、王勃、张九龄、孟浩然、王维、贾岛、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以及温庭筠等等,有些伟大诗人的诗歌作品甚至到了只要有水井的地方(也就是说,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人传诵朗读的程度,可见唐诗的覆盖面和影响面非同一般。唐朝灭亡之后,国家陷于分裂之中,于是有五代十国的兴起。朝代变了,那一度精力弥满,弘强大气的唐代诗歌精神也走向式微,但是,一种已经定型的文化样式却没有随着社会的改朝换代而发生变化,唐诗依然在原先的中国版图之内,在五代十国这几个走马灯般新起的国家内流传,并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演化。《全唐诗》实际上收录的不仅是唐代的诗歌,五代诗歌也包含在内,正说明了五代文学与唐代文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孟昶那两句于无意之中开创了新的文学样式的对联,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其次,对联的形式受唐诗影响很深。唐朝是中国一个新的诗歌样式——律诗完全成熟的时期。在唐朝之前,中国的诗歌也有着一定的格式,但毕竟不够严密、不够规范,无论是诗的长短、韵律和对仗等方面,都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规矩,诗人在写作时,只是遵照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却没有一个统一不易的尺度。正是从唐诗开始,中国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讲究规则和法度的“格律”时代。唐朝的格律诗,一般而言分为四种: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绝句。这四种形式的诗歌,不仅在字数、句数上有一定之规,还包括严谨的对仗和押韵,而对仗又包括词性的对仗和音韵的平仄对仗。尤其是律诗,总共八句诗中,又分为两两相匹的四个联句,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和颈联的写作要求最为严格,连一句之中哪几个字用平声、哪几个字用仄声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有的句子应“平起仄收”,有的则应“仄起平收”等等。唐诗的这些特征,不仅影响到后世的词、曲、小令的创作(后代诗歌史的研究者就有把词、曲等等也称作格律诗的),当然也影响到对联的创作——对联创作中必须恪守的“对仗”可以说直接来源于唐代的格律诗,如民间在对孩童进行对联写作的启蒙时,就采用这样的“口诀”,所谓“风对雨,夏对秋”等等,这类启蒙,告诉孩子的是,对仗既包括词性和词义上的,同时也包括声韵上的。如“风”和“雨”都是表示自然物像的名词,而声调上,“风”是平声,“雨”是仄声;“夏”和“秋”都是表示季节名称的名词,“夏”是仄声,“秋”则是平声……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诗歌的平仄对仗理论,严格说来源于唐之前的南朝文学家沈约。南朝之时,沈约和谢眺、王融等人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了注重声律,着意雕琢的路子,被时人称为“永明体”。而沈约总结了当时的诗歌创作经验,提出了区别四声,避免八病的观点,第一次从理论上强调了诗歌写作中要重视声韵、讲究平仄协调的问题,对增强诗歌的韵律美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在实践中最后完善沈约这一理论的则是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如杜甫的诗歌,就以格律严谨精慎而著称。这里,我们举一些杜甫的诗句为例。

  无边落木萧萧下,
  〇〇●●〇〇●
  不尽长江滚滚来。
  ●●〇〇●●〇
  ——七律《登高》颔联

  上面两句诗,是典型的律诗句式。“不尽”和“无边”都是副词,而“落木”和“长江”则是名词;“滚滚”和“萧萧”都是状物的形容词,最后的“下”和“来”在诗中都属于方位动词——这是词性上的对仗。至于声韵上的对仗也很严谨。前一句,平起仄收,后一句便仄起平收(为了讲述方便并让读者更易理解,本书以符号〇代表平声,以●代表仄声),以两个字为一个节拍,严谨精到,毫不苟且,可以说,它既代表了唐诗的典范,也体现了杜诗的风格。

  再看一例。

  烽火连三月,
  〇●〇〇●
  家书抵万金。
  〇〇●●〇
  ——五律《春望》颈联

  该联的标准格式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格律诗在实际创作中,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也就是说,对于七律而言,有些地方对于第一、第三、第五个字的平仄可以放松标准,因为这几处不影响诗的韵律美;而五律由于只有五个字,所以第五个字还是要论的,但有时对第一、第三个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放宽松标准。上面所引杜甫《春望》一诗的颈联,除了首句第一个字未能严密对仗外,其余各字都是两两相对的。而对联的平仄基本就是参照律诗的格式,按照两个字一个节拍两个字一个节拍来进行对仗,因此,一些人把唐诗作为对联的源头就不足为奇了。

  4、对联的前身(之二)

  上面说了,一些人已习惯于将唐代的律诗看作是对联的前身,认为对联脱胎于此。此话不能说不对,但笔者认为它并不完全。何以见得?因为这种观点只强调了唐诗在韵律和词义对偶方面对对联的影响,却忽视了对联在句式上与唐诗的不同之处。唐代的格律诗在句式上非常严谨,一般就是五言和七言两种。也就是说,规范的唐代律诗在句式上是排它的,它不像宋代的长短句,每句用字可以一字、两字或者多字,更不像唐以前的古诗,用字多寡不受绝对局限,只要情感表现需要,甚至可以使用长达十余字的句式。虽然一、两个字乃至十几个字的句式在古诗词中属于非常态句式,但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看,诗歌的常态句式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如《诗经》的四字句,汉代古诗的五字句、楚辞中的六字句及至魏晋时期的七字句。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从周朝初期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共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当时各国各地的民间歌谣,相当于现今的民歌;《雅》是“言王政之所由废兴”的作品,一般出自士大夫阶层的手笔;《颂》则是王族祭祀祖先的乐歌和舞曲。由此可见,《诗经》的作者包括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在内。但不管出自哪个阶层的人的作品,《诗经》中的诗作基本上都是以四字句为主要形式的。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当然,《诗经》中也有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甚至八字句的,(《诗经》中著名的篇章《豳风·七月》穿插于四字句中的,就有参差不齐的多种句式,如“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但四字句终究是其最主要的格式。

  汉代诗歌以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这些诗歌间有两、三、四字句或五、六、七字句的,但总体上以五字句为主要形式。最早的七言诗,笔者以为应是汉代张衡的《四愁诗》,该诗共分四段,每段七句,每句均为七个字。虽说有的句子是靠虚词填充的,但多数句子为实实在在的七字诗。七言诗在魏文帝曹丕手上定型,曹丕的《燕歌行》被认为是“现存文人作品中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257页)。七言诗的兴盛是在唐代,并至此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诗歌形式。

  对联的写作,虽然受唐代律诗影响很大,但也不能不看到,它实际上也受到唐以前各种诗歌形式的影响。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它的句式绝对不局限于五言和七言,而是从两言到七言乃至多言的均有。并且,它通过组合诗歌的各种句式,甚至创造出多达百言的长联,而百字长联的迂回曲折,摇曳多姿,竟能容纳一首普通的诗歌所不可能包容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

笔者所见到的最短的对联为两言对联,如明成祖朱棣与翰林学士解缙两人合作的对联:

  色难;
  容易。

  朱棣在读书时,读到书中有“色难”二字,认为这两个字很难找到与其相对的词汇,没想到解缙当即回答说:“容易”。解缙的回答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色难”一词不难对,二是“容易”本身就和“色难”形成工稳的对仗。“色”和“容”都是指人的面貌而言,而“难”和“易”则正好是一对相匹配的形容词。
而最长的对联则已经不好统计。自从清人孙髯翁所做的180余字的《昆明大观楼长联》问世以来,模仿者层出不穷。从清代直至现代,早已经有人创造出200多字甚至上千字的对联。今人华武所写的赞长城联,总计字数达1000字,该联曾获得1985年春节全国征联奖。而与孙髯翁同为清代人士的钟云舫的题四川江津临江楼联更是长达1612字,简直相当于一篇文章了。由于孙髯翁的对联为公认最早的一副长联,现将其录于此处,以供读者欣赏: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朝云暮雨,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从以上两副对联可以看出,对联的句式,其实已经大大超越了唐代律诗的体例,甚至超越了历代诗歌的句型模式。后世的对联,不再仅仅是诗歌的延展,它在句式上还吸收了散文、骈文、宋词、元曲以及民间俗语、口语……的成分,连语气助词和虚词——甚至还有象声词——都可以随需要纳入对联写作之中。因此,孟昶写的第一副对联或许在形式上直接来自于唐诗,但随着对联这门艺术的成熟,它就有了众多的“前身”,兼收并蓄而后自成风貌,不能再将其仅仅看做是唐诗的变种了。这里将收集到的几个例子提供给大家,以佐证笔者所言不虚。

  站住!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城隍庙对联

  所谓城隍,是过去迷信当中主管城池的神,相当于知县或知府老爷在阴间的投影。过去,官府老爷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断案,城隍老爷也是如此。民间百姓又认为,凡是神都有知晓常人所不能知的事情的能力,官府老爷断案,或许因无法知晓人们暗中的行为而断不清楚,但城隍老爷却能够无所不知,哪个要是想瞒着他背地里做坏事是行不通的。该联借用城隍老爷的口吻,警戒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莫要暗存侥幸。须知,要想神不知,除非已莫为。而在语言上,这副对联正是运用了民间口语化的形式,以俏皮、滑稽的特点,展示出对联在语言风格上的不拘一格。

  哼,贱妇愚哉,非吾直上青云,何来彩电!
  呸,莽夫谬矣,是我亲缝绿帽,始有乌纱。

  该联以一对夫妻凭借色相和裙带关系捞官职、贪财贿的丑陋嘴脸刻画出来,有剖皮析骨、入木三分之效。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就是以语气词来开头,以加强表现效果的。

  再看使用语气助词的对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仅仅20几字的对联,竟然共使用了六个语气助词。

  由此可见,对联的前身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唐诗。随着对联这种艺术形式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它早已经有了包容万象的能力,也正因为此,它才能茁壮地成长为一门独立的文学艺术样式。

  5、对联所包含的内容

  对联的内容和对联的表现方式一样,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是随着它的发展成熟,随着它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丰富和提升的。从孟昶那首对联我们可以看出,最早的对联其实就是春联,是为了庆祝元日佳节,增添喜庆气氛的应时之作。朱元璋命令臣下家家户户要张贴春联,其意思也仍在此。但从明朝第二个皇帝明成祖开始,对联的功用和范围开始超出年节之用,而朝着更广泛的层面拓展开去了,明成祖和解缙创造的“色难”和“容易”的对联足以证明这一点。对联创作达到巅峰时期是在清代以降,直至近代。这时候,楹联园地大家辈出,诸多著名人物均愿以对联展示自己的才华,抒发个人的抱负,寄托对时事、对社会以及对生活的各类感情。比如身为朝廷重臣的林则徐、曾国藩;堪为中国书法大师的董其昌、何绍基;号称文坛巨匠的黄遵选、郭沫若;肩负革命重任的孙中山、毛泽东乃至驰骋疆埸,戎马倥偬的武将蔡锷、冯玉祥等等。而这时,对联写作的普及更为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所不及。上至帝王之尊的康熙、乾隆,下至一般文人学子、平民百姓,甚至青楼女子、沙门僧侣都有撰写对联的雅好。大约正因为此,对联的内容和意境便超越任何一种文体而至于包罗万象,无所不涉。曾官至江苏巡抚的清代文学家梁章钜写有《楹联丛话》(对联又因后来人常将其悬挂于大厅的楹柱之上而被称为楹联)一书,将对联按其内容区分为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哀挽、集句、杂缀等十大类,可谓详其大端。但随着对联写作的发展,今天,对联的内容却并不止上述种类,如有用对联来反映行业特征的;有用对联代替谜语使用的;有将其用来题赠明志的;有用来指摘时弊评断世风的;还有用来表现谐趣和巧智的……我们试举例如下。

  如写理发行业的对联:

  虽然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以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铺垫和转折,反衬出理发技艺的高超

再如近似于谜语的对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副对联上下联个七个字,实际上将最重要的意义隐含在联语的后面,让人猜测。上联“七”的后一个字应该是“八”,下联“廉”的后一个字应该是“耻”,整个对联的隐含意义是“忘八”、“无耻”。
题赠明志的对联就很多了,著名的有鲁迅赠瞿秋白的联句: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指摘时弊评断世风的对联也不在少数。如有一副这样的对联:

  精通拍马经,无能无德升腾易;
  不谙关系学,有识有才畅达难。

  对官场弊端的批判可谓入木三分。

  谐趣和巧智联则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机变、聪颖与智慧,让人读后或莞尔,或开怀,或如醍醐灌顶,或似冰雪沁心,总之,览联有得,受益非浅。如这样一副对联:

  醉汉骑驴,点头磕脑算酒账;
  艄公摇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十分生动地刻画出两种人在此情此景中的动作神态。还有上个世纪20年代冯玉祥将军写的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僚习气和腐败作风的对联: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该联口语流畅,谑趣横生,虽是嘲弄的语气,却有一针见血之效。

  再如一副现代的对联: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这是一副学生赠送给老师的对联,联中将老师所教给的数学知识巧妙融织于其中,同时也将对老师感恩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虽然对联的内容无所不包,但综合起来看,从古至今,一直为许多对联创作者所异常重视,每每萦怀于心的一项内容,就是那些名闻史册,彪炳千秋的历史人物。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有明确历史记载的接近三千年。从远古的神话传说,一直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朝历代绵延不绝的浩瀚史记,其中纪录下多少重大的历史事件自不用说,单单是那些浩如烟海,灿如繁星的历史人物的名字,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而这些历史人物所创造的丰功伟绩,所写下的锦绣华章,所传递的伟大精神,竟如一座深厚丰富的宝库,其所藏所蕴,所蓄所积,令后人取之而不尽,用之而不竭。用文字、文学的方式对本民族历史中的杰出人物进行追思与怀念,是人类的一项共同传统,而以对联这种形式对之加以缅怀、歌颂和赞叹,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纵观对联发展史,有关历史人物的对联荦荦大端,数不胜数,它们给人的教育、启迪的功效是不可抹杀的。

  二、关于历史人物的对联

  1、历史人物对联的分类

  前面说了,有关历史人物的对联是对联当中十分重要且数量很多的一类品种。因其重要,所以自有对联以来它的存在就绵绵不绝,且令人心仪;因其量多,所以收集起来几乎不可能将其穷尽。而这类对联,无论从写作上,从风格上看,都存在着许多差别。关于历史人物的对联,在许多种类的对联当中都可能出现,比如梁章钜《对联丛话》中所说的十类对联中的故事类、庙祀类、廨宇类、胜迹类、佳话类以及哀挽类等等。而上述类别中所出现的历史人物的对联,多数属于介绍生平、褒扬事迹、歌颂功德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关历史人物的对联与之有不同之处。比如有些以怀古方式出现的对联,虽常有歌颂、感叹与追怀之意,但主要意图却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身之块垒,也就是说,作者凭借前人(或他人)的故事,写出个人一己的情绪。当然,个人的情愫未必就与时代、与社会无关,在许多对联中,抒发个人感情的对联其实也同样包含了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事,或抱负深重,或志气飞扬等等让人感动的境界。许多自题自勉的对联,常常借历史人物的史实故事来喻志抒怀,多属此类。还有不少人物对联,其中未必含有多少高远的意境,但却通过奇特巧妙的艺术手法,滑稽幽默的表现方式,成为令人喜爱的谐联趣对。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人物对联同样也可以像其它对联一样,采用一种批判性的立场,对那些历史罪人、奸佞之辈进行尖刻、辛辣的讨伐、针砭、讽刺和嘲骂;而对于并非大奸大恶,却有悖常理人伦,有违风俗道德之人,亦可劝谏之、讥笑之、责难之。

  不过,从历史人物对联的分布来讲,人们最常见到的,是保存于众多的名胜古迹当中的那一部分。名胜古迹,多有古人留下的遗踪,这些地方,一方面可以揽胜,另一方面可以怀古。而怀古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自然是对古代名人事迹、情操和精神的追念。名胜古迹当中,大量的是纪念古人的庙、堂、亭、阁、宫、祠、馆、园、楼、台、廊、寺等等,还有墓、坟、碑、碣之类——这也是区别于世界任何国家的中国特色。这些地方所留下的古人遗存,所纪录的后人的怀想几乎无处无之。可以说,中国的古代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靠这些古代遗迹保存下来,而这些地方所张贴、悬挂的对联,也是经历过多少年代才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并起到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文明的介绍、宣传与弘扬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在中国的国粹——对联文化中,有关历史人物的对联是其中最有价值,也最有意义的部分,也是我们研究对联时最不该忽视的部分。

既如前面所言,关于历史人物的对联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各各存在诸多特色,那么我们在研究这部分对联的时候,也肯定有必要先将其分类细划,以便诠识辨悟,以察其究竟焉。

  历史人物的对联,我以为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以介绍事迹,褒扬功德,赞颂精神为主的;二是借古抒怀,以史喻志的;三是借历史人物为名,来表现作者的谐趣、机智和巧慧,颇具文学特色的;还有一类就是批判与嘲讽性质的。为了下面行文的方便,我对这四种内容不同的人物对联分别给予特定的名称,将包含第一种内容的人物对联称为“祭奠型对联”(也可以称之为“纪念型对联”),把第二种称为“喻志型对联”;把第三种称为“巧智型对联”;把第四种称为“嘲讽型对联”。这仅是对历史人物对联的一种分类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对联所反映的对象,将它们做这样两种区分:甲、以先辈(或长辈)为对象的对联;以平辈为对象的对联;以晚辈为对象的对联。乙、以他人为对象的对联;以自己为对象的对联;同时以他人和自己为对象的对联;丙、以单人为对象的对联;以两人为对象的对联;以多人为对象的对联。

  这几种分类,其实是交叠的。在所有的历史人物对联当中,范围最广,数量最大,意义也最为重要的是祭奠型对联(而祭奠型对联又多以先辈、以他人和以单人为对象),所以本书将对这一类对联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

  2、祭奠型人物对联(之一)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华大地上,随便走到哪一个地方,都可以探寻到前人留下的遗迹。他们在多少年、多少代之前,就在这块养育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土地上生息。他们的肉体早已不在,但他们的心灵,他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直存留至今,成为我们承绪、发展和不断进步的依据。他们茹毛饮血的发端,筚路蓝缕的开拓,含辛茹苦的延续,艰苦卓绝的成功与创造,无不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他们其中一些人的名字甚至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图腾与象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们毫无愧怍地成为后人的楷模、典范和榜样。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就是永远不忘民族的根,就是要永远传承那坚忍、刚健、顽强和忠诚的基因,永远光大那浩瀚、博大、正直和弘毅的精神。

  这块土地是这样古老和久远,历史的遗迹又是如此地众多,以至在全国每一个省、每一个市甚至每一个县,我们几乎都能找到祭奠先人的场所。这些场所中,所有那些能够让人们公开祭奠的地方,供奉的都不仅仅是一家一门的祖宗和上辈,而均是在历史上有所创造,有所建树,有恩泽施于地方,有功劳行于民众,足以在青史上留下姓名的人物。人们建立这样的场所,固然是为了让自己的情感有所托付,同时更是为了让一种伟大的精神扎根于土壤而恒久永驻。从陕西的黄帝陵到湖南的炎帝陵,从洞庭湖畔的屈子庙到成都郊区的杜甫草堂,从合肥的包公祠到西湖的岳飞墓,再到现代的中山陵和黄花岗烈士墓……这些胜迹,这些遗址,这些历史人物留下衣冠、留下足迹也留下风骨神韵的地方,都成了吸引游子旅客、凝聚后辈子孙的圣地。人们在这里留连驻足,睹风物而思先人,他们所感受、所吸吮的,又何止是一时一刻的心灵震颤和此情此景的审美愉悦?这类经历,这类体验带给他们中许多人的,将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永恒的启迪、教育和感念。那么,催生这种心灵震颤、审美愉悦和深刻的启示、巨大的教育与永恒的感念的,除了祭奠场所的其它内容外,那些不可或缺的人物对联所起到的作用,当是不应该轻视的。

  青城山,是我国的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西部,以前归灌县管辖,今为都江堰市属地。该山山形如城,北接岷山,连峰回绕,绵延不绝,最高峰为青城峰。山上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风景旖旎,幽雅秀丽,有“青城天下幽”之美称。相传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山修道,后人誉为道家的“第五洞天”。根据当地的传说,青城山还有着更其久远的故事。说是心怀黎民,一心图治的黄帝曾到此山访高士,求贤良,因此,后人于山上立黄帝祠以为纪念。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曾替这里撰写了《青城山古黄帝祠》对联,现抄录于此,与读者共享:

  启草昧而兴,有四百兆儿孙飞腾世界;
  问龙蹻何道,是五千年文化 卫神州。

  对联作者于右任先生是清朝光绪年的举人,也是最早的同盟会成员之一。他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反对帝制,在国民党中威望极高,先后担任过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等职。在这副对联中,于右任先生赞颂了我们中华民族传说中的始祖黄帝开混沌,刈草莽,启蒙昧的不朽功德,且以仅仅五个字便概括之。然后,从五千年文明的生发演化皆肇始于斯的宏观角度,将炎黄子孙对煌煌先祖的敬仰之情和继承之志,以充满自信与豪迈的语调表现出来。

  人们如果到四川旅游,其旅游路线一般是这样的:从成都出来,便可上青城山。然后,往都江堰观看这座修建于2000多年前,属世界水利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工程,同时参谒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上,是为纪念秦国蜀地郡守李冰及其儿子二郎所建的祀庙。该庙原建于南北朝时期,初名崇德祀,宋代以后,封建王朝统治者敕令追封李冰父子为王,遂改称二王庙。岷江一带的川西平原在未修建水利设施以前,一直受到水患危害,灾害频仍,谷物不收。自从李冰设计并带领民众修建了都江堰之后,这里成为不惧水旱、旱涝保收的千里粮仓。四川被后人称为“天府之国”,都江堰的功绩首当其冲。都江堰所处的位置本来是非常难以修建水利设施的,尤其是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和工艺条件下。李冰提出的治理方案是“深掏滩,低作堰”,经采用这一方案修建的都江堰从那时起,毫无损毁地保存和沿用到今天,为世界历代水利工程之仅有。在这座祀庙里,有一副对联:

  一门两禹;
  六字千秋。

  这副对联非常简练,但所表述的情义却非同一般。上联称赞了李冰父子二人治水的功绩,将其与传说中的大禹相提并论,赞誉之高,无以复加。下联则具体评论了李冰的治水经验,认为他提出的“深掏滩,低作堰”的方法已经经过了千年的考验,还将继续流传下去,遗惠于子孙后代。这副对联是以李冰父子两人为对象的对联,这在祭奠型对联中不为多见。有人评价这副对联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易读易记。笔者认为它最主要的特点还是高度概括,评点精当。

  从上面所列举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祭奠型人物对联的确是表达人们对先祖、先辈中不朽人物的景仰心情的一种最佳方式,而且从字里行间渗出的情感,饱含了庄严和庄重,虔敬和尊崇这样几个特点。

3、祭奠型人物对联(之二)

  我们已经将庄严、庄重、虔敬、尊崇归结为祭奠型对联的特点,这是从它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来讲的。倘若仔细分辨这些对联的内容,不难发现,人们在撰写这类对联的时候,是根据人物对象的不同,作者感受的不同,时代环境的不同以及学养身份的不同,而从不同角度破题切入,激扬文字,传情抒臆,评鉴品藻的。正因为写作者主观上的诸多不同,也就造成了这类对联在内容的展现风格、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同是对历史人物的祭奠与怀念,有的采用高屋建瓴式手法,对所撰写的对象进行宏观和抽象的定性;也有的采取浓缩概括生平的方式,具体地宣扬对象的功劳业绩;还有的则认为对象的事迹已为后人耳熟能详,联中便并不涉及具体事迹,只以彰显其个性、宣传其品德、展示其魅力、弘扬其精神为主要目的。因此,我们不妨根据刚才的归纳,将祭奠型对联依其内容再分解为如下几种不同模式:

  a、高屋建瓴,宏观定性类;

  b、引述生平,宣传业绩类;

  c、弘扬品格,彰显精神类。

  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种不同模式的人物对联的特点。

  (1)高屋建瓴,宏观定性

  前面所举的于右任先生撰写的青城山古黄帝祠对联,就是属于这一类别的。撰写这一类别的对联,需要作者对撰主——也即对联的写作对象,这里暂且借用人物传记这一体裁的术语来作为我们研究的工具——的个人事迹有全面的把握,更在此基础上,以全部历史和整个时代为纵横坐标,站在一个足以俯瞰具体历史事件的高度上,反思和透析人物的盖世功绩和卓越意义。下面我们看一首题写于安徽亳县华佗庵的对联:

  汉献之时恨未医国;
  神农而后赖有传人。

  华佗,是东汉献帝时候的名医,他医术精深,不仅在外科方面成为一代医祖,同时还精通内科、妇科、儿科以及针灸等等。他在医学上做出的最著名的贡献是发明了麻沸散,作为麻醉药物,用在外科手术上。麻沸散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物。当时,帝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混战,天下大乱,本身是军阀,同时也是诗人的曹操曾写诗描绘当时的情况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在这样的生活境况下,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饥馑和战乱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当然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佗背着药囊,走便了中原大地的许多地方。他行医各地,医治、救活的人无以计数,人们将他誉为“神医”。华佗虽然“活人无算”,但眼看着社会的腐败与混乱,他却更有志于报效国家,拯救社会,只是他的这一理想无法得到实现。华佗后来被曹操借   口杀害,他的治国抱负终于落空,但作为一代神医,他的名字却同样彪炳于史册。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救死扶伤,替人治疗身体疾病的人称为医生,借此引申,又将那些具有治国安邦之才,能够替陷于内忧外患的国家排忧解难的人称为“医国手”。华佗的更高理想是当一个医国手,所以《后汉书·华佗传》说他“耻以医为业”——这使我们想起了鲁迅。鲁迅当年赴日本留学,正学的是医科。但他在目睹中国因落后而受尽帝国主义侵略的种种事实之后,毅然放弃学医,转而走上以笔为枪的“呐喊”之路,要诊疗中华民族沉疴深重的心灵。

  神农尝百草,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一个动人传说。正是他亲口尝过百草之后,才发明了中医药,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医学遗产。但神农的功劳还不仅于此,他还是农耕文明的创立者,促使人们由采集渔猎步入到农业生产的生活方式。

  正是如此丰富和深刻的背景,烘托了这副对联所要表达的主题。该联尽管文字十分浅显,但它的确传达出一种宏大的意境,让人读后顿生敬仰之意。

  再举一个例子,巩县杜甫墓前的一副对联。

  歌吟总带忧民泪,
  颠沛仍怀爱国心。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诗歌史上最灿烂耀眼的一颗巨星,被后人誉为“诗圣”。前面说过,他的诗歌作品特色鲜明的一点就是恪守严谨的格律。他自己写诗,总是反复推敲,一定要找到最满意的词句带才行,绝不会稍微马虎敷衍。“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著名的话,就是杜甫对自己写作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对自己创作过程的自觉要求。但是,人们之所以推崇他的作品,更主要的一点是,他的作品始终把对时代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关怀放在首位。他生当大唐帝国从开元盛世朝着安史叛乱,天下分崩的局势转化的时代,历经了战乱的颠沛流离,饱尝了人间的各种苦难,看尽了民众所遭受的困顿,因此,他的诗歌,尤其是中、后期的诗歌作品,真实地纪录了当时的所见所闻,将兵燹战火对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自己感同身受的深切忧患情怀尽皆倾注于笔端,而这些感人的笔触深深地打动了同时代乃至后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正因为这一点,杜甫的诗歌被人独一无二地称做“诗史”。“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读到这样的诗句,谁不会热泪盈腔,感慨系之?这副对联的作者并没有将杜甫的生平经历和诗歌成就做丝毫的介绍和夸耀,而是直截了当地对他的诗歌本质做出高度概括,由此凸现出他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民性”诗人的高大形象。

  巩县杜甫墓前还有另外一副对联,在写作手法上与此相同。

  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
  为生民请命,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这副对联立意上与前一副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笔墨更浓烈,感情也更沉郁。联句中化用了杜甫本人的诗句:“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因此更突出了杜甫作为“诗圣”的特点。

2)引述生平,宣传业绩

  这一类人物对联,用现代文艺理论来解释,就是具有“写实”的特点,也就是说,作者会将撰主独特的经历和事迹在对联中具体展现出来。但是,对联毕竟不是报告文学,也不是小说,它是受到严谨的格式限制的“诗歌的变体”,因此在表现撰主的个人经历上必然与散文体的其它艺术形式(包括小说、报告文学和一般散文)有着巨大的区别。由于受到篇幅和格律的限制,它在展示对象的事迹方面,只能以高度概括的方式,拣精撮要,画龙点睛,将人们所熟悉,同时又是撰主生平当中最典型的事件概述之。当然,引述生平,宣传业绩并非就事论事,而是要借此形成对撰主的肯定和推崇的意思,因此,对联写作者有时会在介绍撰主个人业绩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评点议论,籍以提升对联的气势、品格与境界。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一类对联。

  三顾感殊知,西取东和,远谟早定三分鼎;
  两川臻大治,南征北讨,遣表长留两出师。
        ——成都武侯祠对联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人。他聪慧博学,禀赋过人,且胸怀大志,天下大势如在掌握之中。只是,自董卓之乱,汉室倾危,军阀割据,天下纷争,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诸葛亮一面留心世事,一面隐居隆中,等待治平天下的时机。与其相交往的朋友知其有成大器之才,只是机会尚未来临,故称其为“卧龙先生”。刘备起事,亟需人才,听得孔明大名,不惜屈尊,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使其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果然不负盛名,也不负刘备所望,在辅佐刘备成就霸业的过程中,以卓越的才智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时,刘备刚刚战败,脚下无立足之地,在诸葛亮的筹划策算下,向西取得了荆、益两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又采取联吴抗曹的政策,和占据东南部的孙权一起,抵御北军南侵,尤其是赤壁一战,击溃曹操八十万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在治理国家当中,获得极大的成功。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七擒孟获,征服蛮夷,都是他当蜀相时留下的业绩。刘备死后,他忠心不二地辅佐后主刘禅,写下著名的前后《出师表》,展示了一代名臣的报国精神和高风亮节。上述对联,恰恰把诸葛亮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事迹概括其中,使读者如揽诸葛武侯(诸葛亮受刘禅之封为武乡侯,后人简称为武侯)轰轰烈烈,开基拓业的平生,如睹武侯兢兢业业,勤于王命的身影。

  这副对联,纯粹是一副写实的对联,联中仅仅把诸葛亮为人熟知的几项主要功绩开列出来,并未加半点评议。但由于诸葛亮那光照千秋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中国普通百姓的心目当中,所以只要提起他的事迹,就足以在人们脑海中产生一种高大和圣德的联想。
再举一例类似的对联。

  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这是清代著名大臣林则徐替归有光祠所写的对联。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曾长期在嘉定安亭江上讲学,后人在县内替他立有祠堂。归有光出道很晚,六十岁的时候才中进士。但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很大,一度大力提倡唐宋古文,反对当时占据文坛的“后七子”们一味模仿秦汉时期的文法,导致文风僵化的做法。清代著名的“桐城派”散文亦颇受其影响。林则徐认为,归有光的贡献并非仅局限于学术和散文创作方面,他曾写过《三吴水利录》,对治理江浙一带的水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仅此就应当受到人们的祭祀。而他在散文理论上的贡献,就连受到他指斥、声誉很大的“后七子”也不得不心服口服(“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在归有光去世后曾作《归太仆赞并序》,对之大加褒扬)。

  这副对联总体上讲也属于“评功摆好”的“写实”性作品。30几个字的对联,简略如同一首诗,却从总体上将归有光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事迹概括其中。上联末尾的“功在三江宜血食”略带评点的意思,但却并未影响全联的基本风格。

  (3)弘扬品格,彰显精神

  这一类的对联,依笔者自己创作对联的经验,较之宏观定型或宣传业绩两类对联在写作上要更容易一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宏观定性类的对联,需要从整个历史、整个时代以及整个社会的全局去寻找坐标,其包容性和涵盖性非常强,如果写作对象没有这么高的历史地位或者对联作者自身达不到把握历史时空的境界,则无法从适当的高度来看待撰主,当然也就无法写出高屋建瓴的作品。至于宣传业绩性的对联,固然可以平实的方式去切入,但一方面需要作者具有对撰主事迹的高度的概括能力,另外,如果撰主事迹早已为一般人所知悉,则难以达到出新的目的,易给人以陈旧感。而弘扬品格,彰显精神类的对联,立足点可高可低,概括面可宽可窄,切入角可深可浅,或举一反三,或以虚带实,或从小见大,总之,要能反映出对象的精神面貌即可。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例子。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关帝庙联

  所谓“关帝”,就是蜀汉时刘备手下号称“五虎大将”之首的关羽。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从刘备起兵征战天下,和刘备、张飞三人曾有“桃园三结义”的佳话。他不仅武艺超群,能征善战,而且忠义之心尤为突出。公元200年,刘备为曹操所败,关羽负责守护刘备的家眷,却与刘备、张飞等失散。曹操将他俘获后,看重他的勇武和忠心,用尽一切手段,极度优礼于他,为的是让他为己所用。但关羽却始终不为所动,一旦打听到刘备的消息,便撇下曹操给予的一切,寻找刘备而去。在中国民间,关羽成为“忠义”的一个典型,一个永久的道德符号,人们甚至把他称为“武圣”,以与孔子这位“文圣”相对应。这副对联,给予关羽的评价是相当高的。“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语出《易经》,意思是说圣人的道德行为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与日月同光辉。关羽作为“武圣”,他的品德不为虚夸,是达到了圣人的标准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语出《孟子·滕文公下》,用在这里,也是赞扬关羽拒绝曹操的威逼利诱,维持了一种高尚的节操的。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副对联有过誉之嫌,关羽的品德,仅仅体现在他与刘备的哥儿们义气上,绝不是那种大公无私,劬劳大众的品德,但从写作特点上看,对联的确是从彰显关羽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这个角度来着力的,与前面两类对联在写作视角上都有一定的不同

再看一个例子。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这是一首赞颂李白的对联。李白,和杜甫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文学史上,人们将他们二人并称为“李杜”。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李白则同样有着“诗仙”的美名。李白天资聪颖,才华早露,博学广览,且好行侠。他的诗歌雄奇奔放,瑰玮豪迈,充满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色彩,年纪轻轻的时候,诗名就惊动海内。但是,李白生性高傲,蔑视权贵,甚至连皇帝的宠妃与朝廷的重臣也不放在眼里。他的狂放不羁,他的傲岸秉性让一般的世俗之人直至王公大臣们心怀嫉妒,不能容忍。杜甫对他的才华最为崇敬,在自己的诗篇中写下不少同情和赞扬李白的句子。如他的《不见》一诗中写道:“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而他的《饮中八仙歌》则以夸张的笔调传达了李白的个性:“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副对联化用了杜甫的两句诗,偏偏是这两句诗,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李白才高傲世,同时又为世所难容的个性品格。上面那首《关帝庙联》是从高处、大处着眼,颂扬关羽的精神和品德,而这首写李白的对联就仅仅是从主人公的某种个性特点出发,来衬托李白的人格魅力了。

  4、喻志型人物对联

  喻志型人物对联与祭奠型人物对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祭奠型对联的写作意图主要在“对象”上,是通过对联这种方式寄托和表现对对象的纪念、尊崇、仰慕与追怀。而喻志型对联的写作意图主要在己,在通过对对象的凭吊、歌颂和赞美,来抒发写作者自己此时此刻的内心情怀。在古典诗词理论上,这种手法叫做“托物抒怀”或“咏物言志”——当然,联中所咏所托,并非事物,而是人物。至于所抒之怀,所言之志,可以与对象有紧密的关系,也可以游离于对象的真实事迹,不过是古为今用、他为我用罢了。

  来看实际例子。杭州虎跑泉,为西湖名胜之一,泉旁有著名的济公和尚塔院遗址。唐代在这里兴建了虎跑寺,寺中有一副对联,曰:

  愿借吾师手中半叶蕉,煽灭若辈热中热;
  留得此地山上一勺水,渴解众生难上难。

  民间传说中的济公和尚,身着破鞋破帽,一年到头,手持一副破芭蕉扇,整个就像乞丐装扮。他身怀妙手回春之绝技,搬运移挪之法术,常年行走于民间。他怀着一颗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热衷于为百姓排忧解难,所到之处,压制强梁,惩治邪恶,医病施救,扶危济困,深受百姓欢迎,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偶像。作者所写的这副对联,通过对济公和尚的赞扬,寄托了一种伤时忧世,解民倒悬的愿望。对联既是写济公的精神,也是写自己的心情,既是赞扬,也是表白,当然也是希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自身的境界与胸怀。又如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何绍基题于乐山凌云寺东坡读书楼前的一副对联:

  江上此台高,问坡颖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何?
  蜀中游迹遍,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凌云寺东坡读书楼建于乐山大佛的后面,是明代建筑,其原址据说是苏东坡青年时代的读书之处。苏东坡,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四川人,号东坡居士。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自号颖滨遗老)在当时的文坛上均享有盛名,人称“三苏”。尤其是苏东坡,为一代天才。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有宋一代,无人能及。他的诗歌清新豪健,风格独具,词作则开豪放派之先河,成为当仁不让的领袖人物。他同时还能书善画,艺术理论也颇有创见,系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何绍基是清代道光时期文坛的著名人物,诗歌理论和创作上十分推崇苏东坡。他登上东坡读书楼,感慨千载以来,能以苏东坡、苏辙两兄弟比肩者竟无几人,却自负地觉得唯有自己能够步苏氏兄弟之踵迹,成为他们的后继者。当然,在对联中,何绍基并没有把自己的心思明白地讲出来,但字里行间,却隐约透露出他自视高标,睥睨当世的心理潜意识。他实际上是在借古人说事!这副对联主要的纪念对象是苏东坡,里面又兼带了苏辙,联中还提到了“我”,但这个“我”并不是真正的“撰主”,只是一个“后来人”,是前来祭奠和瞻仰“对象”苏东坡和苏辙的,是“托物言志”当中“志”的化身,因此该联仍然应当看做是以两人为对象的对联。

  下面还有一首对联。

  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令读者慷慨悲歌不已;
  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视昔,问谁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这是一副题写在河南开封信陵君祠的对联,作者许振伟系清代同治年间的进士,江西奉新人。
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安厘王之弟,姓魏,名无忌,号信陵君,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他曾在自己的府第之中,豢养食客三千。所养之士,不论贵贱,只要略有才干,均以礼相待。后来,他几次遇到危机,幸而有这些人相助,都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巨著《史记》当中,对之曾有记载,说他“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战国四君子求贤若渴,爱才如已的行为,千古传为佳话。后世学子才人,均仰慕其风,盼望自己能够遇到像他们那样的人。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知识分子遇到的大都是这样一种处境:有才干者因不善投机取巧而被搁置不用,奸佞之辈长于溜须拍马青云直上。这就造成了许多有识之士受到压制,报国无门。许振伟这副对联寓意正在这里。他借信陵君“爱客若君”的往事,含沙射影地指责当时的社会不能真正选用人才,也隐晦地向别人表示,其实自己就是“抑塞磊落”的人才之一。作者的这种心态,我们不能说成是狂妄。所谓“有怀投笔,无路请缨”,希图以一生所学报效国家,致君尧舜但却“不得其门而入”的事实历代都有,他的情绪其实也代表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士人”的共同心声。在这副对联中,“我”也出现了,不过并没有公开跻身到联中,而是以隐蔽的姿态出现罢了——联中所说的“抑塞磊落之才”,就包括了“我”在里面——这是喻志型对联的一个明显标志。

  上面几副对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展示的都是救世、进取、建功、成名等积极的心态,含慷慨之气,作金石之声。尽管如何绍基的那副对联“个人主义”明显,但却不能否认,喻志型对联所揭示的抱负情怀,主要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希图奋发有为的“入世”意义。还有一些喻志型对联,虽说同样是借古言今,寄怀抒情,但其中的格调与趣味,有时却会大相径庭。

  三十六洞别有天,渊明记,辋川行,太白序,昌黎歌,渔耶?樵耶?隐耶?仙耶?都是名山知己。
  五百年间今何世,鹿亡秦,蛇兴汉,鼎争魏,瓜分晋,颂者,讴者,悲者,泣者,未免桃花笑人。

  这是题写湖南桃花源的一副对联。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相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隐居之时,到此游玩,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源记》。陶渊明,江西九江人,名潜,字渊明,曾官任江州司马、镇军参军、彭泽县令。因不满官场黑暗,挂印去职,隐居乡里。其诗歌质朴自然,爽朗平淡,对后世影响极大,陶渊明自己也成为出世隐居的典型代表。有人考证,陶渊明退隐之后,离家从未超过200里,所以不可能去湖南写下《桃花源记》。但人们已然在桃源县设立了陶渊明的遗址,并一直纪念下来,所以前往祭奠与追怀者一直不断。作者在桃花源这个地方,缅怀陶渊明先生,同时兼怀与他有着同样境界的唐诗人王维、李白和韩愈(其实韩愈的主要人生追求是入世的,王维和李白则既有入世愿望,又有出世精神,都不像陶渊明能够毅然舍弃官场),认为自己也和这些千百年前的大诗人的精神格调一样。他将他们引为知己,对朝代更替、官场纷争看得透了,就像桃花源的桃花,自自在在地开放,并不管世事的悲喜歌哭。这一类对联的主题,就消极淡然得多,它披露给人的不是昂扬奋争的主调,而是退隐自守的情志

  5、巧智型人物对联

  巧智型人物对联在有关历史人物的对联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不像一般的人物对联一样,每每寄兴托志,咏事抒怀,总是要表达一点个人的内在情绪。许多这一类对联,往往仅是借助对联这种形式,来表现某种智力上的灵巧和聪慧,所以,它们十分讲究的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比如:句式的奇特、韵律的变化、词义的巧合等等。它们向人们展示一种耳目一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非关情感,非关寓意,仅仅是为了让你享受到一种近似于体操表演高难度动作的魅力。
有一副曾经被广为传播的对联,可以看作这一类对联的典型。

  两船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据说,此联是一名文官和一名武将在一起饮酒时所作。文官武将相互夸耀自己的重要性和功劳,于是引用历史上的人物作为佐证。武将口吟上联,说道:“橹速不及帆快”。从字面的意思上看,这名武将说的意思是划船的时候,用橹不如用帆来得快,因为船帆是可以借助风力的。这里,他使用了语音双关的方法,借谐音来表达他真正的意思。其真正的意思是:作为文臣的鲁肃,作用比不上作为武将的樊哙。鲁肃是三国时吴国的名臣,在曹操率80万大军南下,大臣们纷纷主张投降之时,他与都督周瑜一起,力劝孙权与刘备联合,抵御曹军。结果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大获全胜,为三国鼎力奠定了军事上的基础。其实,鲁肃也曾担任过武将官职,在周瑜死后,他还接任了周瑜的职务。但毕竟他不是习武出身而是读书出身,因此那名武官仍把他看做文臣。至于樊哙,则是秦末刘邦手下的大将。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企图借宴会上的机会除掉刘邦,命项庄以舞剑为名,寻找下手的时机。樊哙看出范增的意图,持剑闯入营帐,救出刘邦。后来,又辅佐刘邦击破臧荼、陈以及韩信的叛乱,功高勋大,一直当到左丞相。丞相一职,其实也是文官,但樊哙一生经历却是典型的武将经历,所以人们一直把他当作武将的典型。鲁肃和樊哙是不同时代的人,将两人功劳和作用相互比较,这有点像候宝林的相声《关公战秦琼》一样,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为了争胜,也就不妨这样一比了。面对武将的自夸自诩,文官当然不服,于是对出下联,以反驳武将的论点。文官说:“笛清难比箫和”,从字面上看是说笛子的声音不如箫的声音好听,但实际上,他也是借用了语音双关的手法,将历史上两个人物生拉硬拽扯到一起来做比较。萧何,是刘邦最重要的谋臣之一,与张良、韩信一齐被誉为“汉初三杰”。楚汉战争期间,他推荐韩信为大将,为刘邦谋取到了最出色的军事人才。作为丞相,他留守关中,为前方战争提供后勤支援,保障了战争的胜利。后来在平定诸异姓王的叛乱中,他出谋划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狄青,是北宋时期的大将,行伍出身,从士兵一直干到大将乃至副宰相。在北宋对西夏的战争中屡建大功。那个文官,也是借用典故,来抬高自己,贬低对方。这副对联从创作动机上和主题上看,都并不怎么“深刻”,但其形式上的巧妙却给人以生动灵活机智幽默的趣味,而且在我们所举例的对联里,是第一个以多人为表现对象的对联。

  阮元何故无双耳;
  伊尹从来只一人。

  这副对联的作者之一据说是清代的乾隆皇帝。乾隆下江南时,路上遇到一个少年,觉得他聪明伶俐,便想考核考核他的智力。他先问少年的姓名,少年回答说叫阮元,乾隆灵机一动,马上想到这句的上联。“阮”和“元”这两个字,从字形上看有相似之处,就是都有一个“元”字。但又有不同之处,就是“阮”字还带有一个耳朵旁,而“元”字则不带偏旁。他出了这句上联,本以为可以难倒少年,因为这样一种以人名为内容的对联,要找到恰当的对应格式的确是不容易的。没想到少年只是略加思索,便应答出了下联。下联中的伊尹,是商朝时期的一个人物。他本来是一个奴隶,为有莘氏之女的陪嫁之臣,名字叫做尹。后被商王发现他过人的才智,便将他擢拔起来,担当“伊”的职位,委以国政。在他的辅佐下,商汤攻灭夏桀,取得了中原地区的统治权。那么,“伊”、“尹”两个字从字形上看,与“阮”、“元”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伊”字带有单人旁而“尹”字不带偏旁。因此,“阮元”与“伊尹”相对,便显得珠联璧合,工稳得当。

  上面两副对联都是古人所写,说明了古人在运用对联的技巧上的娴熟与创造性。当代人写对联,也有不逊于古人者。请看下面的对联。

  太白贪杯李悦酒;
  本初讨逆袁扩城。

  仔细分析这副对联,其中所含的机关其实比上两副对联要多得多。

  李太白,即唐代大诗人李白,上联把他的名字拆开后嵌在了联句当中。袁本初即东汉末年的大军阀袁绍。下联也和上联一样,将其名字分拆后嵌入联中。上、下联在此成为对偶。李白非常好酒,杜甫诗中曾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而李白自己的诗歌更是夸张,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所以对联作者说他“悦酒”是自不待言的。而袁绍曾率先起兵讨伐篡夺汉室政权的董卓,并借机扩充自己的地盘,一度占据了冀、青、幽、并四州。说他“扩城”(扩充城池),也不为过。这副对联的机关还不仅于此,它还以谐音的方式,暗含了今人的姓名在内。李月久,辽宁营口人,中国体操队的体操名将,曾获得过世界冠军。袁阔成,也是辽宁营口人,当地颇有名气的评书演员。该联将古人名字中的姓拆开后置,为的是用其组合成当代人的姓名,构思之巧,让人叹为观止。这也是一副多人联。

  又如:

  赵子龙一身是胆;
  左丘明两眼无珠。

  赵子龙,名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国大将。他曾以数十骑抵御曹操的千军万马,被人誉为“一身是胆”。上联引用他的故事,看似表彰他的事迹,但从下联来看,又可得知,作者意图其实并非在此,纯粹是为了“对对子”而已。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史学家,他著的《左氏春秋》为我国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历史纪年著作。但据说他是个什么也看不见的瞎子。该副对联的佳处在使用了两个历史人名,再用两个切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成语相匹配,字面上的对仗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意义却谈不上,不过文字游戏罢了。

 还有一副很有意思的对联:

  马歇尔歇马;
  华来士来华。

  马歇尔,1945—1947年任美国驻华特使,曾参与调停国共两党谈判。华来士是英国博物学家,他曾到世界各地旅行,进行生物区系的比较研究,并未到过中国。该联采用回文的方式,使上下联中前、后两个字相互对应,而各自又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可谓妙对。

  另外,还有纯以人名作为对联联句,不加以任何它字修饰的。如北宋时期有一副对联:

  崔度崔公度;
  王韶王子韶

  崔度、崔公度、王韶、王子韶都是宋神宗时期的人,且都有才名。把他们的名字放在一起,平仄合韵,且上下只相差一字,有修辞上所谓的“复踏”之效。而再做进一步分析,还可辨别出其间隐含的意思。“公”和“子”,都是古代对人的尊称方式。“崔公”,按古人的称呼习惯,可理解为姓“崔”的大人。而“王子”,更是对帝王子孙的称谓。“崔度崔公度”,就可以解释为“崔度这个人由崔公超度”;“韶”是继承的意思,下联又可解释为“王韶”的事业(或家业)由王子来继承。短短十个字,几处巧合,多亏作者有此才性。

  人名巧对还有很多类型。有人名与人名相对的,如:

  西门豹;
  南宫牛。

  该联方位词对方位词,建筑物与建筑屋的名词相对,动物名词与动物名词相对,相当工稳。又有人名与物名相对的,如:

  张之洞;
  陶然亭。

  张之洞为人名,陶然亭为建筑物的名称。该联从词义上看,也算得上工整。

  吕洞宾馆;
  姜子牙医。

  这副对联尤为巧妙,将吕洞宾和姜子牙两个人的名字各自加上一个字,使得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与新添的那个字组成新的词组:宾馆和牙医,妙绝也。

  6、嘲讽型人物对联

  纵观大多数历史人物对联,我们可以归结出两个为主:一是以正面人物为主,二是以正面意义为主。即使是那些宣泄个人一己之情感或者是纯粹玩弄文字游戏的对联,一般也须要健康有益,无伤大雅,至少也得体现出“益智”和“有趣”的特点来。总之,“正面教育为主”,是对联写作包括历史人物对联写作上约定俗成的一个原则。但是,文字的功用历来并不仅仅在“正面教育”,它往往还带有批评的力量、战斗的力量,倘若考察起来,几乎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没有例外。像《诗经》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就不是拜祭祖宗,歌颂先人的《颂》,而是如《豳风·七月》、《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等。其余如屈原的《楚辞》、汉代的乐府诗、唐代杜甫的作品……也都是因其批判性与艺术性并重而受到重视的。其他文学样式诸如先秦散文如《孟子》、《墨子》、元代小令、明朝以后兴起的小说(四大名著),还有一些戏剧如《窦娥冤》、《牡丹亭》等等,其批判功能也是最主要的价值所在。对联由于其运用范围的特殊性(起初是用来庆贺春节的,后来最主要的悬挂地点是纪念性场所,用以纪念先人),歌颂和赞扬类的自然也就成为其主要部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能够凭借其才智,将这种原本主要用于歌功颂德的东西,转而发挥出批判的、战斗的功效。我们前面所举过的那个例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就是讽刺“窃国大盗”袁世凯的。

  杭州岳飞墓的近旁,有用生铁铸就的宋代奸臣秦桧夫妇等人被五花大绑,跪于地上的塑像,像前有一副对联,是一位姓秦的读书人写的,其联曰:

  人自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在这副对联中,作者将千古罪人秦桧的姓名嵌入句中,以宋代以后,人们取名就很少叫“桧”的事实,表达了老百姓对于卖国奸贼秦桧所犯滔天罪行的憎恶与痛恨。同时又以自己姓秦而有惭愧之心的说法,传递出对民族英雄岳飞所受陷害的深深同情与悲悯。

  明末有两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重要的印记。只不过这两个人一正一反,恰成对比,一个是抗清名将史可法,另一个也是明朝大将,但却屈膝投降了满清的洪承畴。为表示对洪承畴降敌行为的愤恨,洪承畴的一个门生在其60岁生日的宴会上,送了一副对联: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这里用拆字法将史可法和洪承畴两个人的名字拆开后分别嵌入上、下联中。只不过史可法用的是本名,洪承畴的名字部分用的是谐音。史鉴,以史为鉴的意思。它既可作为一个名词来看,同时也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动词。上联的意思是史可法的事迹将流传于青史,供人们效法。洪恩,指的是皇帝的恩典。洪承畴作为一名有才干的将领,深受明朝崇祯皇帝的器重,对他委以重任,他理应感恩才对。但他在松山与清兵作战被俘之后,崇祯皇帝认为他一定会不屈身死,甚至为他准备了盛大的悼念仪式。可没想到传来的消息却是洪承畴投降了清军。自此,他理所当然成为了明朝,也成为了崇祯皇帝的敌人。这副对联的修辞手段也是非常高明的。

  嘲讽型人物对联虽然所见不多(嘲讽型的咏物联倒是不在少数),但一旦流传,在民间还是蛮有影响力的。从文学史的立场来看,批判的力量总是强于歌颂的力量,这似乎是一个定律。

7、其它

  对于人物对联的几种主要形式,我们已经做了分析。前面说过,人物对联除了按照其表现内容分类,还可按照撰写对象去分类。这种分类又有两个角度:按照人物生年辈分区分的,如先辈(长辈)、平辈、后辈;或是他人、自己、他人同自己。我们刚才所做的所有分析,几乎都是针对先辈(或长辈),或者是针对他人的,无论是对正面人物的祭奠也好,对反面人物的批判也好。其中对先辈的祭奠可上溯到最古老的时代——黄帝的时代,那还是一个神话的时代。黄帝这个名称,到底原本属于一个人还是属于一个氏族,至今仍无法判断。但后来的人们已经把他当作一个民族的象征,当作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来看待,于右任先生所表达的,不过是全体民族的共同心声罢了。写给平辈的对联,前面的例句中也有,如“张之洞——陶然亭”。这副对联的作者是张之洞和他的朋友李文田共同创作。一日,张之洞和李文田在陶然亭饮酒赏风景,张之洞一时兴起,口吟“陶然亭”,向李文亭索对,他认为要答出这个对子是很难的。没想李文亭只沉吟片刻,便爽然笑道:此非阁下姓名莫属。张之洞一听,抚掌叫好。原来,该联上、下句的第一个字,均为中国的姓氏;第二个字“然”与“之”,均是虚词;第三个字“亭”与“洞”又均为名词,从词性上看,这副对联对得十分工稳。只是上、下联之间意义上没有任何关联——这样的对联在对联格式上叫做“无情对”。写给晚辈的对联,上面的例句也有,就是分析巧智型对联所举的一个例子:“阮元何故无双耳,伊尹从来只一人”。当时的阮元尚是一名少年,在乾隆皇帝面前当然是晚辈了。不过,这副对联只有半副是给晚辈的,算不得完整的例子。给平辈、晚辈或者给自己或同时给自己及他人写的对联,只有在题赠联和自题联以及自挽联中屡见不鲜,祭奠性质的或喻志性质的对联当中比较少见。

  我们先看题赠联,并举这方面的对联为例。

  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顷开荒成伟绩;
  凤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清·梁章钜《赠林则徐》

  曾从二千石起家,衣钵新传贤子弟;
  难得八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
         ——清·林则徐《赠梁章钜》

  一看即知,以上两副对联,是两人互相赠答的。梁章钜和林则徐同是清代道光年间的朝廷重臣,又同为福建老乡。面对英、美帝国主义者对中国沿海大量倾销鸦片的恶劣行径,林则徐积极主张禁烟,后作为朝廷委派的禁烟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输入,并在虎门销毁鸦片237万斤。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革职,后又被充军到新疆。在新疆,他兴办水利,屯垦土地,办了不少实事。再后来,他被重新起用,任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林则徐重新起用之时,其子林镜帆也被朝廷选拔为翰林院编修。听到这些喜讯,作为朋友的梁章钜便写下上面的对联以表恭贺。而梁章钜初入仕途所任官职是知府,相当于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的地位。他的儿子梁恭辰和父亲当初一样,初任官职是杭州知府,所以叫做继承衣钵。林则徐的对联是回赠给梁章钜的,这里可以看出两个老朋友亲密无间的友谊。这两副对联还是属于题给他人的。再看下面一副。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这是周恩来早年时期为自己写的一副对联,也可以叫做自题联。周恩来青年时代起就胸有大志,所以对自己交友处世定下的标准很严格。所谓“有肝胆人”,是指那些有理想、有抱负,为人忠诚、坚定、无私者,他愿意和这样的人交相往来,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教益和帮助。“无字句处”,是指的书本之外的社会实践知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死读书、读死书造成的危害已经为具有了新思想的人深切地认识到了。要彻底改变这样的现象,使一个有志气的人能够健康成长,就必须提倡从社会实践中学习,经受考验和锻炼。周恩来替自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他毕生也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做的。

  至于既是题写给自己,同时也是题写给他人的对联,我们前面所举的鲁迅先生赠送给瞿秋白的那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便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它是说对联所涉及的双方都具有同样的愿望和感受。这样的例子当然还有。

  20世纪20年代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曾给北大毕业生写过一副对联,是这样的:

  各勉日新志,
  共证岁寒心。

  所谓“日新”一词,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意思是在学习上要不断追求新的境界。“岁寒”一词则出于《论语·子罕》:“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便显露出来了。蔡元培这副对联寓意深刻,既是勉励后生学子毕业后不要松懈,要不断进步,也是表白自己的心迹,与他们共勉。可谓句短情长,词浅意深。

  至于对联中表现对象的多寡,对对联的主题和内容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影响,其样式我们在前面介绍对联类型时也附带说过了,这里不再细说。不过还要赘言一句的是:那些赠平辈、赠后辈的对联以及自题联、自挽联之类,在其创作的时候,联中所题写对象大多还不属于“历史人物”,还只是当代人物,如林则徐和梁章钜之间的题赠联。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是什么人物,到最后都将成为历史,不可能永远“现代”下去。林、梁的对联也好,我们上面所举的其它例子也好,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出于研究的方便,我们将这些对联统一归纳到“历史人物对联”中,当属不为过也。

、历史人物对联的风格研究

  1、中国古典诗学“风格论”之形成

  风格,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对象。西方文艺理论说,“风格即人”,这是从写作主体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的。而中国艺术理论包括诗歌理论在这个方面的态度庶几可以概括为:“风格即诗”,或“风格即画”,这是从艺术本体也即文本的角度来对待这个问题的。风格当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投射,但人的本质力量一旦投射到作品当中后,便自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欣赏作品,就不能不欣赏风格,欣赏风格,当然也就是对作品内蕴的把玩、品鉴与赏析。风格既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投射,那么即使是最早期的艺术(诗歌)作品,也应当是有风格的。但是,对于“风格”本身的发现和认识,却并不与作品的形成同步,同时也不与人们的欣赏同步。这从中国古代艺术和诗歌理论当中可以看出来。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特别是诗歌理论,看重的不是风格,而是所表现的内容。按照中国诗学批评理论的专家陈良运先生的观点,从先秦直到两汉,中国的诗歌批评都处于一种“功利批评”的阶段。在这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诗歌批评主要看重的不是它的气格、气禀和气度,也没有韵味、境界、风骨……的说法,它仅仅看重诗歌所表达的意旨,所传递的“主题”,所寄托的“志”。“诗言志,歌永言”、“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这时候对诗歌的欣赏仅停留在诗歌的“美”、“刺”功能和“讽”、“谏”功能上。所谓“美”、“刺”、“讽”、“谏”的作用,主要是歌颂、批评、讽刺和劝告。曾经亲自进行删诗工作,编辑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孔子,对诗歌的评价是,可以“兴”、“观”、“群”、“怨”,可以“多识鸟木虫鱼之名”,而且,“不学诗,无以言”。总而言之,无论是对诗歌的欣赏还是学习,其作用都是功利性的,并未发掘出其审美价值。

  其实,上古时期的诗歌绝对是有风格的。只要认真阅读《诗经》就可发现,《诗经》中的《颂》的部分,都端庄平正,雍容典雅,凝重庄严,给人以不苟言笑的感觉;而其中《雅》的部分,则含蓄谨严,沉抑郁结但却怨而不伤。《风》的部分则质朴明快,鲜活自然,清新感人。且不同地方的诗其风格也颇为不一样。古人在阅读诗歌的时候肯定也感受到不同诗歌在风格上的区别,比如儒家一些典籍就说过“致中和”的观点,还有所谓“温柔敦厚”说,等等。陈良运引用孔颖达等人解释“温柔敦厚”这几个字是这样说的:“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敦”指的本质朴实,“厚”则指品德淳厚。用现在的观点去理解,“中和”以及“温柔敦厚”都可以看做人的风格,当然也可以看做诗歌的风格。但是先秦没有形成纯粹而自觉的审美意识,所谓“中和”也好,“温柔敦厚”也好,依旧是把它们当作对于诗歌意旨的要求来提出的,是要求诗歌按照这样的标准,成为宣王道,匡世俗,正人伦,美教化的工具。不光诗歌,先秦时代的人对于音乐的审美也停留在差不多的水平上。这从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观风”,欣赏各国音乐时所作的点评就可以看出来。

  古代艺术审美中的“风格”意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正式出现的。按照鲁迅的说法,中国的文学到这个时候才开始了一个“自觉时代”,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古人在文学创作上还是“缘事而发”,非为创作而创作,只是心中有所感慨不得不发,当“文学的自觉时代”来到的时候,理论的自觉也就开始形成了。东汉末年,以曹氏父子为首的邺下文人集团(其中包括著名的建安七子)以文聚友,同气相求,延宾高会,酬酢唱和,第一次将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同类之间有意识、有目的同时又有组织的活动。到了这个时候,文学似乎不再是表情达意的手段,它本身成为了一种目的,一种人生追求的目标。今天所谓“专业作家”的身份,最早可以从那个时候看到端倪。当然,要说明白的是,古代任何时候并没有除了写作可以啥事不干的人。再伟大的作家都不可能以写作为唯一生活方式。但以文学创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的观念,乃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魏文帝曹丕的这句话,正是在文人士大夫当中开始形成的一种理念。文人们既然以文学为第一生命,在从事创作活动的同时,便也开始从理论上对于文学、诗学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探讨,于是,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艺理论和诗学理论的专著和论文便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典论·论文》是为开山之作,其后则有陆机的《文赋》,再后有虞集的《文章流别论》和刘勰的《文心雕龙》,到了梁代,钟嵘的《诗品》也出现了……这些理论的研究范围创作论到审美论都有所涉及,它们的研究目的不再仅仅限于文学(诗歌)的功利价值,更为关心的倒是它们的审美价值。那么,很自然地,风格就成为这些理论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典论·论文》风格的评价既是针对人的,同时也是针对作品的,因为毕竟这时候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对作者和文本进行严格区别的形势还未成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徐干时有齐气……应 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等等,其实就是对每个人的风格进行概括。陆机的《文赋》中有大段是谈风格的,只是他对于风格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在谈论风格的同时也夹带着进行对作家作品体裁、立意以及修辞等内容的阐述。《文心雕龙》倒是分出专章来讨论风格问题,如《风骨》、《体性》等篇。到了钟嵘的《诗品》,便开始集中讨论风格问题。钟嵘写作《诗品》,最主要的有两个目的:“致流别”,“显优劣”,也就是对于汉代以来的一批诗家作品,“辨彰清浊”,“掎摭利病”,分析、探讨其气格品类之高下,风格流派之不同。钟嵘所论共100余名诗人,他将他们分别列为上、中、下三个品第,而他划分等第的标准,不再是“言志”、“美刺”或者“教化”之类,而是其艺术和审美价值,而在判断其价值的时候,又对风格特征尤为重视,他特别喜爱那些“骨气奇高”、“仗气爱奇”的作品。钟嵘品诗开其先,到了唐代,又有司空图继其后。司空图也写了一部《诗品》,这部《诗品》便完全是讨论诗歌风格的了。该书除了风格,别的一概不论。而它对于风格的分类,细致到了将其分为二十四种的地步,比如雄浑、冲淡、纤 、沉着等,所以该书又被叫做《二十四诗品》。

  无论中外的古典诗学批评喜欢用类型化的方式对艺术作品的特征进行归类和定性,在有关风格的研究上也是如此。而类型化的手段之一,就是将一批固定的、具有概括意义的词汇专门运用于对有着相同(或相近)特征的作家或作品进行评判。应当说,类型化对于早期的艺术理论只是抽象谈论作品特点而无法针对具体作品来分析的情况是进了大大的一步。魏晋之前,理论家对诗歌不同特点的划分还只能停留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比如说对“六义”的区别(《毛诗序》),对“诗人之赋”和“词人之赋”的区别。类型化的起步,当然是从曹丕的《典论·论文》发端。曹丕开始运用“气”的概念,对具体作家不同的风格做出了相应的区分。但从《典论·论文》的行文中看得出,曹丕在“类型化”方面的意识并不是自觉的,只不过是为了论述方便,借用上古时期哲学领域里的术语临时“客串”而已。至于钟嵘,虽然开始了自觉的对艺术风格的分类,但由于缺少“工具”——这个所谓“工具”就是专用的词汇——他所进行的分类工作尚未能达到类型化的程度,还只能是“就事论事”,就某人谈某人,就某件作品谈某件作品。但是,正是从这个时代以后,在文艺理论(诗学理论)批评上,一些对同类作家或作品具有概括能力的专门词汇开始形成,而对这一趋向做出特出贡献的当属司空图。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已有将历代诗人按风格分门别类的意思,只是由于分类过细,使得概括性不是很强。到了明代词学家徐师曾手上,始借用前人包括司空图论诗歌风格的概念来论词。在借用的时候,他删繁就简,将词的风格概括为两个大类,曰“豪放”,曰“婉约”。他在《文体明辨序说》中写道:“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司空图《诗品》对“豪放”有专门的论述:“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以得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司空图品诗的风格是“比物取象”,相当于民间所谓的“打比方”、“比喻”,这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大特色。这种以此一物,喻彼一物的方式,其弊端在于缺乏抽象定性,因而太过笼统,让人难以完全领会和把握要旨。正像列宁说的:“任何比喻都是跛足的”,“比物取象”也是如此。但是,这种方式又因为其生动和鲜活的形象化特征,能让人产生具体可感、伸手可触的亲切感和愉悦感来。

按今人的解释,“豪放”即“境象阔大,气势恢宏,感情激越冲宕”的美感风格。而“婉约”一词在陆机《文赋》当中就有:“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繁而去滥”。陆机所说的“婉约”本是简朴的意思,但后人渐渐把它理解为一种“委婉柔丽,和顺含蕴”的审美风格。被归入“豪放”派的词家有:李白、范仲淹、苏轼、辛弃疾等等;归入“婉约”派的词家有:温庭筠、李煜、柳咏、李清照等等。由于徐师曾的这种概括方式简便扼要,以后又被人们反过来运用在诗歌评论上。到了清代的姚鼐那儿,他又发明了两个新的词汇来替代“豪放”与“婉约”,这就是“阳刚”与“阴柔”。姚鼐借用了中国古代哲学“阴”与“阳”的概念,认为阴阳乃万物之本,那么艺术风格总体上也脱离不了这两个范畴。他说:“鼐闻天地之道,阴柔与阳刚而已”,“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姚鼐在阐述“阳刚”与“阴柔”的各自特点的时候,也运用了“比物取象”的方式,但他的比喻相对于司空图又好懂多了。如他讲“阳刚”是这样比喻的:“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而他论“阴柔”的特征则是:“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我们用现在的语言来转述,所谓阳刚,就是具有雄浑、豪放、壮丽、苍劲等这一类特征的风格,所谓阴柔,就是带有修洁、淡雅、柔和、飘逸这一类特征的风格。正是经过徐师曾和姚鼐的努力,使得豪放与婉约或者说是阳刚与阴柔成为可以大体囊括所有艺术风格的相互并峙、相互对立的一组矛盾概念,而在这一对“种概念”下,则可细分出众多相互类似却有着一定区别的“属概念”。自此,中国古典美学始有了近乎于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形成的“崇高”与“优美”这一对“标准化概念”,古典诗学风格类型化的工作才算基本完成。而这也是中国诗学风格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人物对联不同风格之分析

  豪放与婉约、阳刚与阴柔,本来一是论词的,一是论文的(姚鼐是桐城派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但由于其较强的概括性有助于各种艺术体裁的分类研究,故而逐渐朝其它文体甚至其它艺术门类渗透、扩展。由于对联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的巅峰时期已到清代末期,对其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尚来不及展开,历史便进入了现代。这时,随着国门洞开,西风东渐,西方美学思想在国内艺术理论研究中逐渐压倒了东方古典美学,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日渐式微,而对联这种艺术形式又尤不适合西方理论的运用,因此,像过去研究诗、词那样对于对联这种艺术体裁所做的深入研究也就一直未见进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对于对联的研究,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也即对联的具体做法上,比如对偶形式、句式类别以及修辞手段等,至于对其风格、韵味乃至整体的美学精神研究,尚为空白。因此,逐步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弘扬对联这种具有强烈民族性乃至具有“国粹”意义的文学形式,使之更好地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建设提供有效服务,当是必要的。

  由于本书的重点是有关历史人物对联的创作与研究,而本章节论及的又主要是人物对联的艺术风格,所以笔者仅就人物对联的不同风格做一些浅陋的分析。

  既然按照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可以把所有艺术门类的风格区分为两大类型,那么人物对联也同样超不出这一窠臼,也就是说,人物对联的风格分类,从大的方面来讲,无非也就是两个类别:豪放与婉约,或者说是阳刚与阴柔。我们在前面列举各种人物对联的实例的时候,举过一些例子,分析人物对联在内容上的不同类型。这些例子同样可以从风格上来进行分类分析。比如于右任先生所写的青城山古黄帝祠联,境界宏阔,气象博大,情绪飞扬激越,有俯瞰五千年之气势,将其作为豪放派的典型,毫不为过。但是,即使同为阳刚性质的作品,在写作上又绝对不是千人一面,如出一辙的,就像同为中国人,虽然在人种上区别于欧美或非洲国家,但中国人自身的相貌还是各有不同的。即使仅从司空图《诗品》中所列举的风格类型当中寻找例证,我们也可以找到同一种类风格的不同区别。就拿“豪放”来说,可以划如“豪放”这个类型的就有:雄浑、沉著、高古、劲健、豪放、精神、悲慨等等。而同样可以归入“婉约”这一风格类别的,《诗品》中则有:冲淡、纤、洗练、绮丽、含蓄、缜密、疏野、超诣、飘逸、流动等等。

  下面,我们应该像分析人物对联的各种类型那样,举例论证不同风格类型的各自特点。先看豪放(阳刚)类型的风格。

  (1)豪放型人物对联

  雄劲:

  义勇摧金师,曾扫敌氛经百战;
  英风余颍水,犹存孤冢峙千秋。
     ——临颖杨再兴墓

  杨再兴,江西吉水人,民族英雄岳飞的部将。他武艺高超,又具忠心义胆,跟随岳飞进行收复国土的战斗,屡建战功,后牺牲于抗金战场上。该联以雄健刚劲的语言,讲述了他的战斗历程,上联中,一“摧”一“扫”两个动词,将他的“义勇”英姿概括无余,而下联中的“峙”字,使得他的高大形象在读者脑海里一下子凸现出来。

  雄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题联

  《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尚书·君陈》云:“有容德乃大”。上联说一个人要想养育自己的高超德行和情操,必须拥有像大海那样无限宽广的胸襟。《水经注·河水》:“其山惟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所谓无欲,并不是要除掉人的七情六欲,而是指的要放弃一己之私心。唯有放弃了私心的人,才能够像千仞危崖那样,劲直挺立,至刚至强。

  雄奇:

  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
  剩山残水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剑阁姜维祠联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蜀地天水人,原为魏将,后归蜀。诸葛亮对其才干颇为赏识,拔其为军中主将。亮死后,姜维继承丞相遗志,率军九度伐魏,惜未能有成,然蜀军实力亦未大伤。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是:“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三国志·姜维传》)。而姜维最初获见诸葛亮时,其母托人带信,嘱其当归。维复信给老母说:“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据说,姜维死时,被人剖腹,发现他的心脏特别热,且胆大于常人。而远志、当归均为中药名。传说与典故一并入联,双关之义尽显。此联既有雄强气势,又兼叙奇人奇事奇志,读之令人热血激荡。

清峻: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杜甫草堂联

  此联文笔似乎疏朗清淡,但字里行间,却潜藏着千秋悲情,万古忧思。品之既有沉郁之悲怀,又峻峭之气概。

  悲慨: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
    ——秋瑾墓联

  秋瑾,清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她于1904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参加光复会和同盟会。1906年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回山阴,联络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浙皖两省起义。7月起义失败,她被捕不屈,就义于家乡的轩亭口。此联慷慨悲抑,而又哀恸辗转,其情可鉴。

  刚愤:

  老奸终古分尸,鬼斧神斤,劈开桧树;
  快事一时抚掌,风欺雪虐,压倒秦头。
   ——湖北武昌岳庙联

  对于秦桧的卖国行径,历朝历代的人们都愤而切齿。此联给人以金刚怒目之形象,言语峭厉,情怀刚烈,不如此不足以吐胸中之愤懑。

  激荡:

  旷代天才,回荡当齐马赛曲;
  炎黄后胄,激扬永振义勇军。
   ——昆明聂耳纪念亭联

  聂耳,云南玉溪人,出生于昆明市。他自幼酷爱音乐,18岁时到上海,进入明月歌舞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年仅25岁去世。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革命歌曲,许多歌曲在群众中影响极大,尤其是《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斗争,后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者谓其《义勇军进行曲》可与法国大革命时的《马赛曲》相媲美(法国革命后,《马赛曲》也被指定为法国国歌),将永远对炎黄子孙起到激励作用。此联豪情满怀,意气激荡,有慷慨壮阔之气势,虽说“当齐”、“永振”两个词的运用似乎不是最佳,但瑕不掩瑜,其所传达的精神气概让人感动。

  豪壮:

  壮气撼山河,顾是非评论由人,名满天下,谤满天下。
  大星沉歇浦,忆前后江淮战绩,成也英雄,败也英雄。
 ——张心星挽黄兴联

  黄兴,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20世纪初在长沙成立华兴会,后与孙中山共同组建同盟会,曾多次策划并组织反清起义虽屡屡失败,却毫不气馁。辛亥革命,他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1912年成立南京临时政府,他又受命为陆军总长兼参谋长。袁世凯称帝,他在江苏发动讨袁战役,失败后流亡日本。黄兴的一生,充满传奇,充满悲壮,同时也充满误解。但无论如何,他为历史写下的豪放慷慨的命运史诗,已经在时代的画面上定格,谁也无法抹去。

  豪放类的人物对联还可以举出许多的例子。因为以人物为主题的对联尤其是祭奠型的对联,其撰主多是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他们的事迹本身就充满震撼人心的传奇,充满雄浑豪放的基调。以他们个人的力量能够搅动历史,牵引社会进程,非骏桀廉悍之力不足以成其事,非阳刚雄健之质不足以趁其时,非磅礴睥睨之志不足以扬其澜。而阴柔之美,则“表现为纤细、优雅、清幽、娴静、安逸等情状”,这在大的历史背景下较难留下深刻的印记。但毕竟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凭自己温深徐婉之才学,优雅飘逸之气质,空灵清润之禀性,恬淡宁静之品德,创造出有别于阳刚奔放的另一种美学人格。正像世间万物均由阴阳互补,相辅相生才能相得益彰一样,历史也并不是在百分之百的进行曲中和鼓号、呐喊声中完成的。天下之雄才固然能写出大手笔的人生诗篇,而人间之至柔至美的生命佳话和心灵旅程,也给世人留下多少温润的遐想和柔婉的情思。于是,阴柔和婉约类型的人物对联正是人们为此而献上的花环

2)婉约型人物对联

  恬淡:

  看花临水心无事,
  啸志歌怀意自如。
   ——黄慎自题联

  黄慎,清代画家,福建宁化人,“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家贫,却不取功名,一直靠卖画为生。他的画常以狂草笔法为之,形象怪特,甚有奇意,但他的一生却闲散恬淡,意态自适,任性不羁。此副对联应当看做是他自我人格的写照。

  清雅:

  裁诗花作骨,
  揽镜玉为神。
   ——赵叔孺自题联

  赵叔孺,本名赵时纲,初号纫苌,后改为叔孺,浙江人。他五岁起就爱好书画,尤其喜好画马,被乡人目为神童。其书法、篆刻均擅一时之胜。篆刻宗法秦汉,与一代大师吴昌硕齐名;书法出入于赵孟、赵之谦,恬静娟美。一生弟子众多。他的这副自题联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幽远:

  夕阳红到枇杷,阅古今过客词人,苔荒洪度千年井;
  春水绿生杨柳,绾多少离怀别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成都望江楼公园吟诗楼联

  这副对联是缅怀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薛涛,字洪度,陕西长安人。幼时随父入蜀,后为乐妓。工诗,时称“女校书”。薛涛的旧居在成都枇杷门巷,其墓旁有一口井,人称“薛涛井”。吟诗楼为薛涛所建,几经倾圮,今楼为清光绪年间所重建。此联意境空阔渺远,而又分明情含幽怨,无限感慨,不尽韵味,在时光的流动中徘徊。

  悲郁: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安徽灵壁虞姬墓联

  虞姬,楚霸王项羽的宠姬。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被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包围之。夜晚,两人饮于帐中。项羽拔剑而舞,且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亦起舞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自刎而死。虞姬的故事十分悲切,令人同情。对联作者将这一点展示得淋漓尽致,读后让人感喟不已。
当然,也有一些人物对联无法用一般的风格去替它归类,比如纯粹讲究形式,不带有任何内涵的对联。上个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替国文考试出卷,有一个“对对子”的题目,陈教授出的上联是:孙行者。有两个学生分别答以“祖冲之”和“胡适之”,得到满分。类似这样的对联,硬要去分析其风格,那只能吃力不讨好。另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任何概念都不可能将世间一切事物概括穷尽,尤其在百花齐放的艺术领域,总会有独异的作品超逸于研究者的眼光而显出“另类”的特点,我们在进行对联风格研究的时候也应注意到这一点。

  3、对联风格论研究的意义

  人物对联仅仅是对联这种文艺体裁的一个部分,虽然阴阳刚柔两种风格它同样兼具,但由于表现对象有着限定,在同一种大的风格类别的具体衍化上就受到诸多制约,因此,其风格的多样性在整个对联创作中仅能展示其一隅。中国古代艺术尤其是文学和美术,特别重视与自然的交融与和谐,在将大自然作为审美参照的过程中,自然美的多样性显然使艺术家们得到了相当多的灵感,也使得他们的笔下展现出无比丰富,千姿百态和千变万化的风格特征,在对联艺术当中也同样如此。要全面研究对联的创作风格,仅局限于人物对联的范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那些描绘、咏叹自然景物的对联、那些纯粹抒情性对联以及各种杂咏类对联,由于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远较人物对联广泛,因此它们所体现的风格特征也更其多姿多彩,摇曳变幻。但由于本书的研究重点仅在人物对联这一个方面,对对联风格论的整体研究只得有待他日,或企盼他人了。

  从艺术理论的角度看,风格论既是欣赏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创作论的关系十分紧密。我们对任何一件作品的欣赏,离不开对其风格的确认和把握。一件让人感觉不到其风格的作品,那么即使它的主题再深刻,题材再宏大,也很难使接受者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一个作者如果不能在作品中体现出某一种风格,那么,他的人格力量便无法通过作品得以展示,当然也就无法触动读者的灵魂。“风格即人”,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这么说:“风格即作品”。在整个人类艺术史上,还看不到有哪部(篇)作品在缺乏独特风格的前提下得以流传。艺术是给人欣赏的,是必须让人感受到美的魅力的。除了主题、技巧……外,风格是艺术女神不可缺少的盛装。风格是才情、胆识、人品、个性以及禀赋的综合展示,一件风格平平毫无特异之处的作品,其作者必定在上述那几个方面均陷于平庸,均无过人之处。我以为,艺术创作的失败,可能未必失败于技巧上和题材上,其常有可能失败的地方是失败于风格。“文革”时破“四旧”,贴对联的风俗也曾被破了一阵子,但民间风俗终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未等“文革”结束,这一风俗很快就“死灰复燃”。但是,由于受到政治禁锢,加上“文革”式八股诗风的影响,满街上贴的对联全是千人一面,毫无特色,面孔僵硬,质木无文,虽说调子都很高,多数对联的基本规格也严丝合缝,却因不敢展示作者的风格特性,让人读来味同嚼蜡,故此产生不了丝毫的印象。一件缺乏风格的作品,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失败的作品,那么在对联创作当中,一定要尽量展示作者的自身风格,要让作品有嚼头,有韵味,风格是必不可少的“佐料”。中国古典诗学中的“神”、“韵”、“气”、“味”、“意”、“境”、“象”……还有所谓“童心“说、“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等等,都与风格有关。所以说,风格论是中国古典诗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风格论虽然在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中的发展历史相当漫长,但由于理论形成的“滞后性”原理,风格论研究所涉及的对象、重点研究的对象一直囿限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如诗、文(这里主要指散文)、书、画等等。尤其是古典诗词的风格论研究,自魏晋以来,可谓“彬彬之盛,大备于时”,出现了众多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相互争鸣,相互探讨,相互渗透与吸收,最终促成了一个驳杂而宏大的理论构架的形成。从明清时代开始产生的戏剧、小说等文体,起初在士大夫的眼中并非正统,故而对之不甚关注。后来它们得到士大夫们的正式认可后,中国各方面的形势已是江河日下,对其所应进行的理论探讨来不及展开。虽如此,近代尤其是现代以来,这些文体的风格论研究借助于西方的理论方法,也已逐步走向完善。唯独对联这种艺术形式,像一朵迟开而又孤独的鲜花,传统的理论关注既然失落,而又无法用国外引进的理论对其进行裁量,所以它便一直滞留于理论研究的空白地带——这多少让人,尤其是让那些痴迷于对联这种“国粹”艺术的人们感到心存遗憾。

  毫无疑问,对对联的风格论加以研究,是有助于这一文学体裁的创作和欣赏的。孟子曾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如果把一件作品比喻为一条河流的话,那么所谓风格便是这河水里面的波澜,其清泠、其潺、其喧、其滂湃、其飚怒、其泱漭……千姿百态,各逞其形,让人不能尽览。如此,方不违审美之功能,而平添创作之价值。又之:风格是作者人格内涵的自然展现。但倘若我们在创作对联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精神力量贯注于其中,那么,一个真实的“我”,不也能通过区区一件作品而展示于人前么?

  第二部分:创作篇

  历史人物对联

  题许由①

  洗耳②原为厌听,后人竟谓之“恭听③”;
  辞位本是逃名,庄子却讥为盗名④。

  ①许由:一作许繇,相传为尧时代的隐士。

  ②洗耳:传说尧要把君位让给许由,他不受,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说尧的话弄脏了他的耳朵,于是到颖水边洗耳,表示讨厌听到这样的话。

  ③洗耳恭听:成语。元·郑廷玉《楚昭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④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说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有浓厚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他认为许由不接受尧禅让,有故作姿态的嫌疑,是为了盗取清高的名声。

  题周厉王①

  弭谤②有术,欲使国人绝异志,未料民口如川③;
  箝语④无情,谁知青史留骂名,应悟众怒难犯!

  ①周厉王:名姬胡,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后被放逐于彘(zhì滞)。

  ②弭:停止,消除。谤,指责,责备。《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

  ③民口如川:《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④箝,同“钳”,夹住,引申为紧闭,钳制。对压制别人表达意见的做法称为“箝语”或“箝口”。《汉书·异姓诸侯王表》:“箝语烧书”。

  题老子①

  法天法地法自然②,抱元守一;
  说道说气说阴阳③,返朴归真。

  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说创始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②《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道、气、阴阳:皆为道家用来阐述其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

  题孔子①

  万世师表②治平③事,
  千秋昭明日月心。

  ①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

  ②师表,表率;学习的榜样。《史记·太史公自序》:“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2000余年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历代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加封他为“万世师表”。

  ③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大学》,为儒家提出的贤人君子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简称“修齐治平”,有时更简称为“修齐”或“治平”。

  题孟子①

  天将降大任也②,为传圣道悠远,堪与素王③比肩④祀;
  时岂无巨擘⑤哉?乃发仁义精微,每令后学扪膺⑥思!

  ①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的坚定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儒家哲学的贡献仅次于孔子。

  ②“天将降大任”句:《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

  ③素王:古代道家称有王之德,但不必居王之位的高人贤士。后被儒家借用特指孔子。

  ④比肩:并肩。

  ⑤巨擘:大拇指,用来比喻特出的人或物。

  ⑥扪膺:扪,抚摸;膺,胸口。

题庄子

  看破①生死界,识得天地心,梦里迷蝶②知忘我;
  学来养生法,去做逍遥游③,濠上观鱼④能齐物。

  ①“看破”句:庄子的相对主义取消万物差别,认为物我、是非、大小、生死、贵贱没有本质的区别,从“道”的立场来看都是一回事,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②迷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③《庄子》书中有《养生主》、《逍遥游》等篇。

  ④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县附近。濠上观鱼:《庄子·至乐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题颜回①

  谁识陋巷出贤人?
  自古柴门隐圣才②。

  ①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孔子学生,被列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②柴门: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题孙子①

  兵行诡道②,《十三篇》字字写奇谋;
  战为利器③,廿四史页页染血痕。

  ①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春秋时著名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

  ②诡道:《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诡道也”。诡,诡诈、奇诡。

  ③利器:《老子·三十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意谓统治者最重要的治国手段(如战争、武力等)不可以随便拿出来炫耀。

  再题孙子

  兵形似水①,变化总在无穷数,唯有存乎一心;
  人欲如火,争战何止千百年,须当慎其双刃②!

  ①兵形似水:《孙子兵法·虚实篇》:“夫兵形象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②“须当”句:《孙子兵法·作战篇》:“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题蔺相如①

  谋臣事主,岂与同列争庙堂?
  睨柱迫秦,笑从渑池归完壁②。

  ①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被赵惠文王破格任用为相。老将廉颇不服,相如出于团结御敌目的多次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两人终成至交。

  ②“睨柱迫秦”句:睨:斜着眼睛看。秦王听说和氏璧藏于赵王府库,提出以城池相交换。赵王迫于秦王威势,带蔺相如携璧赴渑池与秦王会谈。相如见秦王并无诚意,持璧睨柱,说如秦王无信,他将与璧一同在柱上碰得粉碎。秦王终不敢过于无礼。

  题管仲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②,当其时,谁开霸业雄图?
  百年形势,千秋功绩,微斯人③,“吾其被发左衽④”。

  ①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使齐国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

  ②合:召集、聚合的意思。

  ③匡:扶。匡正、纠正。“九合”句:《史记·管晏列传》:“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④微斯人:微,没有;斯人,这个人。

  ⑤“吾其”句:《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被,披;衽,衣襟,左衽为古代少数民族装束。孔子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也要沦为落后民族了。

  题孙膑、庞涓①

  待看心胸:师门手足竟相残,虽为大将犹不齿。
  请试身手:沙场刀剑几交迸,略施小计竟还牙。

  ①孙膑:孙武的后代,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人,战国时兵家,著有《孙膑兵法》。他与庞涓同从鬼谷子学兵法,后涓为魏惠王将军,忌膑之才,诳其到魏,处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膑后为齐威王军师,先后设计大败魏军,且迫庞涓自杀。

  题盗跖①

  圣、勇、义、智、仁,盗亦有斯道矣②;
  烧、杀、奸、抢、掠,官岂无此虐哉?

  ①盗跖:名跖,春秋战国时人。《庄子·盗跖》说他率“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故称盗跖。

  ②“圣”句:《庄子·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智)也;分均,仁也’”。

题养由基①

  左手托泰山,右手抱婴儿②,百步穿杨,一箭定死生。
  王业凭礼乐,霸业赖征伐③,几番逐鹿,千秋论功过。

  ①养由基:也作养游基,春秋时楚大夫,善射,箭无虚发,能百步穿杨。

  ②“左手”句:古典小说中常用来形容高明射手射箭时的姿势,左手托弓,臂直而挺,如托泰山,右手控弦,臂曲而弯,如抱婴儿。

  ③“王业”句:《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儒家认为,凭礼乐服天下则成王业;凭征伐服天下则叫霸业。

  题季札①

  贤士能让国,皆因有高于国者;
  季子善观《风》,何人得绍②此风乎?

  ①季札:又叫公子札。春秋时吴王诸樊之弟。其父观其贤,死时有意立他为王,但他多次辞让不就君让,后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史记》记载他精通音律,各诸侯国的民间音乐(当时叫“风”),他一听即听得出来,且能从中体察所蕴含的民意民情。

  ②绍:继承

  题申包胥①

  君虽无道,臣有死节,秦庭七日泪化血;
  人固有情,士无虚义,豪杰一誓铁成金!

  ①申包胥:春秋时楚国贵族,又叫王孙包胥。楚王后代,和伍子胥为至交。楚平王无道,杀害伍子胥父、兄,子胥出逃,包胥与之别。子胥誓曰:将率兵攻楚。包胥亦誓曰:尔能覆楚,我能复楚。后子胥领吴师攻占郢都,申包胥赴秦国求救兵,立于秦庭之上泣号七日夜,“秦哀公为之赋《无衣》……秦师乃出(《左传·定公四年》)”。

  题伍子胥①

  报父兄之仇,去父母之邦,纵能鞭尸亦何益?
  知古人之心,论古今之事,如此开卷必有得。

  ①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名员,字子胥。其父伍奢为楚国大夫,楚平王受谗杀奢及子胥兄尚,子胥逃吴。后引兵入楚,攻占郢都,掘平王墓鞭其尸以报父仇。后吴王夫差亦受谗疏远子胥,并赐剑命他自刎而死。

  题范蠡①

  谋国经商其道一也:陶朱公本乃范蠡;
  功成身退斯名垂矣,宫廷外便是江湖。

  ①范蠡: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后为越国大夫。辅越王勾践灭吴,功成身退,游于江湖。又更名陶朱公,经商致巨富。

  题苏秦①

  三寸舌敌百万师,束甲息兵②因合纵;
  一番策换六国印③,前倨后恭为多金④。

  ①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人,纵横家,和张仪亦为鬼谷子学生。他说服燕王,与齐、楚、韩、赵、魏六国合纵抗秦,史书上说秦国因此“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一时各国皆“束甲息兵”。

  ②束:绑。束甲息兵意为收起铁甲兵器,不再作战。

  ③“一番策”:指苏秦提出的“合纵”主张。当时除秦以外各国均任命他为相,推他为“纵约长”。

  ④“前倨”句:倨,傲慢的样子。起初,苏秦到秦国游说,希望见用,奈秦惠王不纳其计。回家后“妻不下织,嫂不为炊”,遭到冷眼。后来他身佩六国相印,驾着华丽的马车衣锦还乡,其嫂“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而金多也”(《史记·苏秦列传》)。

  题张仪①

  辨士舌尚在②,当以此换千金裘③,哪管它暮楚朝秦④;
  客卿计安出⑤?只要能得三分利,尽可去翻云覆雨。

  ①张仪:战国时魏国贵族后代,与苏秦同为当时著名纵横家。秦惠文君十年任秦相,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合纵联盟。其间曾任楚相,后又任魏相,死于魏。

  ②“辩士”句:战国时靠游说诸侯取富贵者称辩士。《史记·张仪列传》:初,张仪游楚,被以盗窃罪名“掠笞数百”,回家遭妻取笑。“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③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

  ④暮楚朝秦:成语有“朝秦暮楚”,指各诸侯国,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反复变化。后喻反覆无常之人。

  ⑤“客卿”句:别国人在本国做官,其位为卿,待以客礼,故称客卿。张仪初见秦王,秦王问计于仪曰:“计将安出?

题屈原①

  伊曾泣血赋《楚骚》,令五千年诗国,壮其源,阔其流;
  我今洒泪祭湘灵,书三万行文字,随之歌,为之哭!

  ①屈原:名平,字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主张革新政治,修明法度,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流浪于沅、湘之间。郢都被秦兵攻破时,自沉汩罗江而死。他的诗歌想像丰富,瑰丽奇特,成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题嬴政①

  身前一把火,焚书坑儒,一统列国情何壮;
  身后一把火,阿房②成灰,二世亡秦事可哀。

  ①嬴政:即秦始皇,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他在位期间,以10年时间灭掉战国七雄中的其它六国,统一中国,并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法律,为维护统治,以残暴手段镇压“异端”思想,焚烧过去各国史书和民间藏书,坑杀儒生、方士460多人。

  ②阿房:阿房宫,秦始皇统治时开始建造的巨大宫殿,“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史记·始皇本纪》:其前殿“上可以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全部工程至秦亡尚未完成,为项羽所焚。其遗址仅存巨大的夯土台基。

  题李斯①

  敢谏《逐客令》,曾将乾坤运于掌;
  惜贪相国位,竟被阉竖②弃之市③。

  ①李斯:秦代政治家,楚国人,后为秦客卿。秦始皇接受秦国贵族建议,恐各国客卿在秦做间谍,下令“逐客”。李斯上《谏逐客令》书,为秦始皇采纳,并任用其为廷尉,后又为相。他对秦国统一六国起了极大推动作用。始皇死后,他追随宦官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谋成后,又被赵高所杀。

  ②阉竖:即宦官。阉,阉割。竖,古以“竖子”为鄙贱的称呼,犹今天“小子”。

  ③弃之市:弃之于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称“弃市”。《礼记·王制》:“刑(依刑法杀死)人于市,与众弃之”。

  题荆轲①

  猛士去②国,为报知己恩,易水③风寒波恸容;
  侠客赴机④,欲抗虎狼秦⑤,关山月冷筑⑥衔悲。

  ①荆轲:战国末年刺客,卫国人。他游历燕国,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且派他去刺杀秦王。功不成,被秦王卫士所杀。

  ②去:离开、离别。

  ③易水:在河北省西部,大清河上源支流,流出易县,属燕国境内。《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荆轲……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④机:事物的枢要、关键。

  ⑤虎狼秦:战国时秦势强大,对各诸侯国不断以武力相侵逼,被称为“虎狼之国”。《史记·苏秦列传》:“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

  ⑥筑:古时一种打击乐器。《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题陈胜①

  鱼腹②藏帛矫天旨,匹夫揭杆竟亡秦;
  狐声惑众驱义师,群雄逐鹿功归汉。

  ①陈胜,字涉,秦末农民领袖,雇农出身。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他被征屯戍渔阳,途遇暴雨失期,按律当斩。他与吴广在蕲县大泽乡发动同行戍卒900人起义,起义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姓、名记载的农民起义。

  ②“鱼腹”句:《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商议准备起义,为发动众人跟他们一起举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题刘邦①

  三尺青锋斩白蛇②,天教炎汉③诛暴秦;
  一介无赖登帝基,谁伴亭长唱《大风》④?

  ①刘邦,字季,沛县人,曾任泗水亭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他起兵响应。秦亡后,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谥“汉高祖”。

  ②“三尺”句:《史记》载,刘邦为亭长时,曾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服劳役,民夫很多在路上逃跑了。刘邦估计到达骊山,民夫会全跑光,于是途中把他们放了,并说“吾亦从此逝矣!”有十多人愿跟他一起走。走到沼泽地,一条大蛇挡住去路,刘邦“拔剑击斩蛇。……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③炎汉:炎,火。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汉德属火,尚红色。《史记·高祖本记》:“……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所以后人又将汉朝称炎汉。

  ④《大风》:刘邦夺得天下,衣锦还乡时写下著名的《大风歌

题项羽①

  纵横数千里,所向披靡。想当年,笑指秦王,曰:彼可代之②!冲天傲气播斗牛。
  大小七十战,每战皆胜。惜此时,羞困垓下,叹:天亡我也!动地歌声是楚音③。

  ①项羽:名籍,字羽,楚国贵族出身。秦二世元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起义。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败于刘邦。最后从垓下突围至乌江边自杀。

  ②彼可代之:《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天亡我也”句:《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题韩信①

  常忆漂母餐②,一饭之恩思反哺;修栈道③、度陈仓,声东击西,为报丞相三荐情。
  能忍胯下辱④,万里雄飞看振翮:灭秦兵、殛楚酋,兔死狗烹⑤,枉殒大将七尺躯。

  ①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人,汉初诸侯王。家贫。刘邦纳丞相萧何言,任其为大将。楚汉战争时,率兵围垓下,为扫灭项羽立下大功。后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侯,继为吕后所杀。

  ②漂母餐:《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③“修栈道”句:元·无名氏《气英布》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

  ④胯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下,蒲伏”。

  ⑤兔死狗烹:《史记·淮阴侯列传》:“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题张良①

  五世相门子,一场功名堪酬圯上履②;
  千斤力士椎,几多风云骤起博浪沙。

  ①张良:字子房,韩国贵族出身,祖与父为五世韩王之相。秦灭韩后,他结交刺客,以一百二十斤重之铁椎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一带)狙击秦始皇,惜中副车。始皇大怒,严令“大索天下”。张良逃至下,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附刘邦,成为刘邦重要谋士。后任丞相,封留侯。

  ②履:鞋。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在圯上曾遇一老人,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取来并帮他穿上。后又屡以邀约试张良,知张良可成大器,为王者师,便出所藏《太公兵法》授之。

  题贾谊①

  虽具王佐才,犹畏讥谗赋鸟②;
  纵有补天术,空怀抑郁泣长沙。

  ①贾谊:西汉洛阳人,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少年才俊,为郡人所称誉,汉文帝任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由于年少得意,为诸大臣所嫉,后贬为长沙王太傅。死时才30多岁。

  ②王佐:帝王之佐。

  ③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楚人命曰。贾生既已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鸟赋》是贾谊著名作品之一。

  题司马迁①

  著史如著诗,千秋浩气铭青简②。笔下锋芒,能夺鬼神志;
  读文胜读人,万丈幽情上碧霄。心中云霞,常慰猛士魂。

  ①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为武帝时太史令,后又任中书令。所著《史记》一书开创纪传体史书形式,为我国最早的通史。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之《离骚》”,对后世史学与文学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②青简:青史。古人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

  题司马相如①

  置杯挑琴瑟,难偿文君当垆恩②;
  登陛赋《上林》,竟佐武帝凌云志③。

  ①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因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所作《子虚赋》为武帝赏识,因得召见,又作《上林赋》,武帝用为郎。

  ②“置杯”句: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临邛人卓王孙为当地巨富,有女名卓文君,新寡,她喜欢音乐。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心挑之”,文君夜间与相如私奔。相如家徒四壁,二人回到临邛,买下一酒店做生意,文君坐在店前卖酒,相如则亲自穿着围裙和佣人们一起干杂活、洗酒器。卓王孙深感耻辱,被迫认亲。垆:酒店安置酒瓮的土墩子,因以为酒店的代称。

  ③相如作赋,本有劝诫讽谏武帝之意,谁知武帝读其赋,竟“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题李广①

  将军纵马,蹄惊大漠风云色,谁令匈奴气沮?
  猛士弯弓,弦动塞外霹雳声②,我叹英雄数奇③。

  ①李广:西汉名将。文帝时,参加反击匈奴攻掠的战争,景帝、武帝时,任陇西、北地等郡太守。后任右北平太守,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前后曾与匈奴作战大小70余次。

  ②“弦动”句:喻弓弦放箭时的振动声有如霹雳般迅疾。辛弃疾词《破阵子》:“弓如霹雳弦惊”。

  ③数奇:《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数,命运的定数。奇(jī),古代占卜,偶为吉,奇为凶。数奇即命运不好的意思。

  题袁绍①

  有勇乏谋,有谋乏断②,枉为三军统帅;
  无欲则刚,无刚则韧,可做一生纲领。

  ①袁绍:东汉末汝南汝阳人。字本初。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官僚家庭,初为司隶校尉。董卓专权,他号召起兵攻卓,后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击败,不久病死。

  ②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备曾问袁绍算否“英雄”。曹操对袁绍的评价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故而“非英雄也”。

  题曹操①

  老骥伏枥,烈士长怀千里志②;
  大盗移国③,强者固为一世雄④。

  ①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有时亦称曹瞒。

  ②“老骥”句:曹操《步出夏门行》之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大盗移国:《庄子·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侯”。后指转移、篡夺国家权柄者为“窃国大盗”。

  ④苏东坡《前赤壁赋》:“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再题曹操

  将军横槊①,额上气概可走马。
  豪杰赋诗,笔底风姿能回湍②。

  ①槊:古代兵器,即长矛。

  ②湍:急流的水。回湍,谓能阻遏急流奔泻的水使之倒流。

  三题曹操

  谁谓能臣①堪治世?
  我叹奸雄竟移国。

  ①能臣:曹操未掌权柄时,就有人评价他,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题刘备①

  三结义、三顾茅庐,三分天下,堪称绝代佳话;
  得关张、得诸葛亮,得天府地,可谓旷世奇缘。

  ①刘备: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字玄德,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东汉远支皇族。东汉末年,群雄混战,他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采用诸葛亮联吴抗曹的主张,大败曹操于赤壁,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题诸葛亮①

  能吟千秋史,卧龙岂唯一村夫?
  堪为帝王师,诸葛原来两世弼②。

  ①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12年,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死后,又辅佐其子刘禅。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②弼:矫正弓弩的器具,引申为纠正、辅佐。也指辅佐的人。

  再题诸葛亮

  前后《出师表》①,千秋绝唱泣鬼神;
  古今谟臣②心,一样精忠昭日月。

  ①“前后”句: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曾两度向刘禅上表以明出师之志,史称前、后《出师表》。

  ②谟臣:谟,计谋,谋略。谟臣指胸怀谋略的大臣。

  三题诸葛亮

  用兵于帷幄,治国于掌心,鞠躬尽瘁①,曾定据蜀三分策;
  隆中之隐士,人间之卧龙,死而后已,每惜伐魏六出功。

  ①鞠躬尽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语出诸葛亮《出师表》

题周瑜①

  赤壁一把火,能敌中原百万兵,谁谓英雄不少年?
  帷幄②几番计,犹输诸葛三分功,空夸公瑾有奇谋。

  ①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20多岁即任前部大都督。33岁时,他率吴军大破曹操于赤壁,迫使曹操退守中原。

  ②帷幄:指军帐。《汉书·张良传》:“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题曹丕①

  寄身翰藻②,笔墨自存经纬心③;
  嘱④意篇籍,文章堪拟帝王业。

  ①曹丕:即魏文帝。曹操次子,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字子桓,谯(今安徽亳县)人。他与父操、弟植均在文学上有显著成就,史称“三曹”。所作《燕歌行》是文人七言诗中最早的优秀之作;所著《典论·论文》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颇有贡献。

  ②翰藻:同翰墨。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③《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④嘱:托。

  题曹植①

  诗蓄梗概气②,悲怆郁气吟《白马》,气吞多少雄杰士;
  文藏儿女情,婉转柔情赋《洛神》,情销无尽幽怨魂。

  ①曹植: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曹操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极富才学,其诗语言精炼、词采华茂,为一代典范。其所作名篇有《白马篇》、《洛神赋》等。

  ②“梗概气”: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事,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刘勰此语成为后人评价建安文学风格特点的一个标准。曹植正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性人物。

  再题曹植

  才高八斗①,还差两斗愧做天子弟;
  诗成七步②,只欠一步险为刀下鬼!

  ①才高八斗:宋代佚名《释帝谈》记南朝谢灵运说,天下共有才一石,曹植独占八斗,他自己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②诗成七步:《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即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指处死);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题华陀①

  虽为神医难医国。华陀何辜?
  纵有九死当死节②。曹瞒真毒!

  ①华佗:汉末医学家。又名,字元化,曹操同乡人,世称神医。曹操患偏头痛,无人能医,有人推荐华佗。华佗提出的医疗方案需开颅。曹操疑华佗欲害己,便将华佗下狱并处死。

  ②“九死”: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死节”:死于节义,为大节而死。此句谓华佗因医疗方案问题为曹操所杀,而非像古来节义之士那样慷慨赴死,可谓冤且恨也。

  题关羽①

  过五关斩六将,义勇冠三军,中原豪杰皆丧胆;
  失荆州走麦城,梁柱折一枝,西蜀君臣同剜心。

  ①关羽:三国蜀汉大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人。东汉末从刘备起兵,屡建大功,义勇双全。但因大意失荆州,为孙权所杀。其事迹为民间广泛流传并神化,被尊为“关公”、“关帝”。

  题姜维①

  其勇可嘉,寸心可鉴,欲报蜀相之知遇;
  大势难图,独木难支,怎挽狂澜于既倒②?

  ①姜维:三国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人,字伯约。本为魏将,后归蜀,得到诸葛亮的信任,用为征西将军。亮死,继领其军,后任大将军。刘禅降魏,他也被迫投降。后魏将钟会叛乱,他伪与联结,拟乘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

  ②“怎挽”句: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狂澜于既倒”。此句意谓已无法挽回危峻的局面。

题二乔①

  曾羡金陵②胭脂井③,
  每恨邺下④铜雀台⑤。

  ①二乔:三国时吴国桥公有两个女儿,一嫁孙策,称大乔;一嫁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②金陵:南京古称,曾为吴国都城。

  ③胭脂井:据称南京有胭脂井,系二乔梳妆时,脂粉尽染其井得名。

  ④邺下:邺,古都邑名,汉后为魏郡治所,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曹丕代汉,定都洛阳,邺仍为五都之一。

  ⑤铜雀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建安十五年,冬,作铜爵台。”爵,亦作雀,因台上楼顶立有一丈五尺高的大铜雀,故名。唐·杜牧《赤壁》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谓假使当年不是东南风给周瑜火烧赤壁提供便利条件,则战争的结局说不定相反。那连二乔都会被俘,成为曹操的玩物锁进铜雀台中。

  题陶渊明①

  平生偏好菊②,甘弃五斗③轻君侯;
  门前唯有柳④,且扫三径⑤待狂生。

  ①陶渊明: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后因厌恶官场污浊,遂退隐农村。其作品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②陶渊明最著名的诗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③“五斗”:古时官员俸禄以米计量,五斗米为下级官员的俸禄。《晋书·陶潜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④“门前”句:陶渊明写有散文名篇《五柳先生传》,人疑为其夫子自况。

  ⑤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题王羲之①

  《黄庭》换白鹅②,千古书坛一佳话;
  兰亭集金觞③,九曲渌④波几知音。

  ①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居山东)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其书法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被尊为“书圣”。

  ②“《黄庭》”句:王羲之喜欢鹅,一僧人便养了一群白鹅,恰让王羲之“遇”上。僧人表示愿意将鹅送与羲之,条件是羲之送一件手书的《黄庭经》给佛门,羲之慨允。此典成为书坛佳话。

  ③“兰亭”句: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置觞(酒杯)于溪中,各人作诗,作不出则饮酒为罚。后将各人所作之诗汇集,羲之为序,称为《兰亭集序》。羲之所亲书《序》稿,被视为书法珍品,唐时为太宗所得,并随之殉葬。

  ④渌:(lù)清澈。

  题刘勰①

  拟佛法之精奥,事异而乃理同;
  探文心之玄微,笔长固因志深②。

  ①刘勰: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早年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精研佛教经论。梁武帝时曾入朝任职,晚年出家为僧,改名慧地。早在南齐末年,写就《文心雕龙》一书,体大思精,是我国第一部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学理论批评巨著。

  ②“笔长”句:参见《题曹植》注②。

  题陶弘景①

  用世之才,避世之德,世称山中宰相;
  文心亦泯,道心亦泯,心是欲界仙都②。

  ①陶宏景:南朝人。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齐时官至奉朝请,后去官,隐居句曲山。梁武帝即位,屡加礼聘,不肯就。帝有大事,则派人前往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②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佛教三界之一,此处用以指人间。仙都,仙人居住的地方。欲界之仙都,犹人间天堂的意思。

  题石崇①

  金谷②酒酣,夜烛犹淌黎民泪。
  绿珠③恨重,春风亦怜坠楼人。

  ①石崇:西晋渤海人,字季伦。永熙元年出为荆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财产无数。与贵戚王恺,羊争为侈靡,其富超过皇室。八王之乱,他与齐王结党,为赵王伦所杀。

  ②金谷:古地名。《水经·水注》:“金谷水出太白原,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石崇筑园于此,称金谷园。他时常在此置酒夜宴,大饮宾客。

  ③绿珠:石崇有爱妾名绿珠,善吹笛。孙秀求之不得,怀恨于心。石崇甥欧阳建与赵王司马伦有隙,孙秀劝伦杀石崇与欧阳建。崇、建知其计,乃与黄门侍郎潘岳劝淮南王允、齐王杀伦、秀等。孙秀发觉,矫诏捕崇及潘岳、欧阳建。崇正宴与楼上,捕者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见《晋书·石崇传》

 题钟嵘

  品诗能鉴千般滋味;
  《诗品》自抒万种风情。

  ①钟嵘: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颖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齐时官至司徒行参军。入梁后历任中军临川王行参军和衡阳王、晋安王记室。其所撰《诗品》选择自汉至梁部分诗人,别其等第,分为上、中、下之品,再论其作品的优劣和前后作家间的继承关系。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诗的著作,对后代诗歌批评有很大影响。

  题魏征①

  披龙鳞②犯天威③无所畏惧。
  抚黎民安社稷有此孤忠④。

  ①魏征: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今属河北)人。少时孤贫落拓,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李密败,降唐。又被窦建德所获,任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入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并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

  ②龙鳞:《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可扰押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撄之,则必杀人”。

  ③天威:古谓上天的威灵。《书·泰誓上》:“肃将天威”。引申为帝王的威严。

  ④孤忠:孤,特也,孤忠谓清峻突出的忠心。

  题秦琼①

  穷窘日曾卖胯下马,有道是虎落平阳,龙困浅水。
  得意时须上凌烟阁②,真好比鲲嬉碧海,鹰击长空。

  ①秦琼:唐初将领,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从李世民击败隋末各家起义军,官至武卫大将军。后被民间奉为门神。

  ②凌烟阁: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于长安建凌烟阁,请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画开国功臣24人像于其上,以为表彰之意。

  题陈子昂①

  一声浩唱掩天地,
  两行清泪流古今。

  ①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赏识。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所诬,入狱而死。其诗歌高昂清峻,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躯。最著名的诗作为《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题王勃①

  登高一赋,瑰奇文章名千古;
  临阁②百感,跌宕③郁气覆九州。

  ①王勃: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文以《滕王阁序》最为有名。

  ②阁:指滕王阁。

  ③跌宕:顿挫。

  题王昭君①

  琵琶声乱,弹尽伤心曲,塞外黄沙掩青丝;
  纨扇②风寒,吟罢断肠诗,宫中玉漏凋朱颜。

  ①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因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终不得帝幸。竟宁元年(公元前23年),匈奴入朝求和亲,她自请嫁匈奴。她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后世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题材,被称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②纨扇:细绢织成的团扇。团扇又称宫扇,为古代宫中常用。汉成帝时班婕妤因遭帝冷落,赋《团扇歌》以感帝心。

  题武则天①

  蛾眉惑主②,星眸偏黯日月光;
  粉面临朝,花容尽吞须眉气。

  ①武则天:唐高宗后,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十四岁选入宫,为唐太宗才人,太宗死后入寺院为尼。高宗永徽六年立为后。中宗即位,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后又废睿宗,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她贬逐元老勋贵,任用武氏族亲,开创殿试制度。在位十五年死。

  ②蛾眉惑主: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题王维①

  亦诗亦佛,佛性为诗,诗入佛境;
  半隐半仕,仕不碍隐,隐在仕林。

  ①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居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其山水诗、田园诗成就卓著,且含有佛教禅理,被称为“诗佛”。

题李白①

  谪仙、诗仙、酒中仙②,太白文笔世罕匹;
  傲气、奇气、豪放气,青莲风韵史无双。

  ①李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自命管仲、谢安之才而不屑通过科举仕进。天宝初曾供奉翰林,但因受权贵谗毁,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而去职。安史之乱中,他怀着大济苍生和平定叛乱的志愿追随永王李起兵。肃宗将作为叛逆讨伐并将其击败,李白受牵连而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后飘泊困顿,卒于当涂。李白诗歌雄奇豪放,瑰玮绚烂,是继屈原以来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②“谪仙”句:谪仙: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新唐书·李白传》:“夜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后人用以专指李白。诗仙:李白诗歌想像奇特,天才赡逸,自由舒卷,浑若天成,无人可比,被人们称作“诗仙”。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题杜甫①

  沉郁②著文章,诗笔自来称高古;
  流离感人生,茅屋从此唱秋风③。

  ①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其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有深刻的政治抱负,但屡举进士不第。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过着流离逃亡生活,后到凤翔,拜谒新即位的肃宗,被任为左拾遗。长安恢复后,随肃宗还京,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他的许多作品显示出唐朝由开元盛世因乱转向襄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②沉郁:杜甫《进雕赋表》:“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及也”。后人因以“沉郁顿挫”为杜甫诗歌的风格特征。

  ③“茅屋”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题张旭①

  借狂草名世世称草圣,
  以醉酒为常常作酒颠。

  ①张旭: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官金吾长史。工书,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与李白诗歌、裴剑舞同称“三绝”。颜真卿曾向他请教笔法,怀素继承、发展了他的草书。他好饮酒,每每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人称“张颠”。有一次醉后甚至挽发濡墨而书,醒后自视,以为神也,不可复得。

  题怀素①

  虽为沙门②子,胸中时作风雨声;
  实乃癫狂僧,笔底竟走龙蛇迹。

  ①怀素:唐代书法家,长沙人。字藏真,本生钱,后出家为僧。精勤学书,以善“狂草”出名。相传他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所居曰“绿天庵”。其写秃的毛笔之多,竟至堆积成冢。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而又有所发展,谓“以狂继颠”,与张旭并称“颠张狂素”。

  ②沙门:佛教音译名词。意谓“息心”或“勤息”。表示勤修善法、息灭恶法之意。后专指依照戒律出家修道之人。

  题公孙大娘①

  人如凤翥②剑如龙;
  色如山崩③气如涌。

  ①公孙大娘:唐玄宗时人,善舞剑器浑脱(一种合剑器物和浑脱舞为一体的舞蹈),冠绝一时。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云:“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大娘可知矣。”

  ②翥:鸟飞举的动作。《楚辞·远游》:“鸾鸟轩翥而翔飞。”

  ③“色如山崩“: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此喻看公孙大娘舞剑器的人神色为之感动而不能自已。

  题吴道子、曹仲达①

  吴带当风,一支画笔得神助。
  曹衣出水,数尺丹青②本天成。

  ①吴道子:唐代画家。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时孤贫。相传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而罢。改习绘画,年未二十,已有成就,尤长壁画。所写衣褶,飘飘欲举,人称“吴带当风”。曹仲达:北朝齐画家。所作人物,衣裳紧窄,人称“曹衣出水”。

  ②丹青:丹砂和青两种矿物均可作绘画的颜料,亦是中国古代绘画常用之色。故以丹青代指绘画。

  题杨玉环①

  绝圣恩,金钗散乱车尘里,一别君王从此去;
  殒花容,玉体横陈马嵬坡,两隔生死竟何知?

  ①杨玉环:唐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小字玉环。初为玄宗子寿王瑁妃。后入宫得玄宗宠爱,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封为贵妃。其堂兄杨国忠亦因之显贵,操纵朝政,至政事败坏。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即以诛杨国忠为名。玄宗弃长安西逃,至马嵬坡(在今陕西兴平西)时,军士哗变,以咎在杨家,杀杨国忠,她也被缢死。民间亦将她列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未完待续)

题白居易①

  每为他人悲,吟断柔肠,千古缠绵唯《长恨》;
  岂抒一己怨,唱罢新词,万里江心闻琵琶。

  ①白居易: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故亦称白香山。其先为太原人,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的别无寄托的写作。其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千古流传的作品。

  题韩愈①

  文从字顺②崛奇③笔,岂止为名山事业④?斯文可以载道⑤。
  气盛言宜⑥磊落怀,实欲济天下浸溺⑦!陈言其唯务去⑧。

  ①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间中进士。屡因直谏贬官,后官至吏部待郎。卒谥文,又叫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②文从字顺:意为文字通顺,词句妥贴。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③崛奇:张戒《岁寒堂诗话》:(韩愈诗)“大抵才气有余,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

  ④名山事业:《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后指著书立说的行为。

  ⑤⑧斯:此,这个。“文以载道”和“陈言务去”都是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提倡的主张。载道:负载儒家之道统。陈言:指陈陈相因之言。

  ⑥气盛言宜:气势雄健,语言精当。是后人用以评价韩愈文风的话。

  ⑦“济天下之溺”:苏轼《韩文公庙碑》:“独韩文公起布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此句意谓独韩愈作为布衣出身,却能以他的文章振作八代以来衰糜的流敝,以儒家之道拯救天下人使不沉溺于异端而受其害。

  题李煜①

  才子治国,造物主②偏有所失;
  帝王赋诗,真情者能逢几何?

  ①李煜:五代时南唐第三代(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押京。三年后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死。能诗文,擅音律,工书画。其词形象鲜明,语言洗炼、生动,意境优美,风天然,为唐、五代其他词人所不及。

  ②造物主:古时以为万物是天造的,故称天为“造物”。《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有些宗教认为所奉之神创造万物,亦称为“造物主”。

  再题李煜

  三代基业一旦亡,肉袒辞庙①,独闻更漏,梦断千里山河②;
  数曲词牌千端愁,雕栏犹在③,谁与登楼④?愁满一江春水⑤。

  ①肉袒辞庙:去衣露体,辞别祖庙。肉袒,古时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或惶恐之意。袒,裸露。史载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宋师陷金陵。李煜欲尽室xx,不果行,遂肉袒出降。李煜《破阵子》:“最后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②“梦断”句:李煜《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③⑤雕栏犹在:李煜《虞美人》:“雕阑(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④李煜《子夜歌》:“高楼谁与上?长记秋睛望”。

  题范仲淹①

  喜忧世间情,应辨孰先孰后②。八百里洞庭③长慕先生风。
  进退寻常事,无论在朝在野。三千尺衡山④每高贤士节。

  ①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大中祥符进士。少家贫,出仕后有敢言之名。曾任参知政事,力主改革政治,推行法制,巩固国防,却因保守派反对,不能实现。后罢政去职。所作诗文风格明健,抱负幽深,颇具匠心。最著名的有《岳阳楼记》。

  ②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

  ③八百里洞庭: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岳阳市西。《清一统志·岳州府》:“每夏秋水涨,周围八百余里”。

  ④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省衡山县西。最高峰海拔1290米,合3800多尺。

  题林逋①

  人影淡如梅影②去,
  诗魂化作月魂来。

  ①林逋:字君,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一生过的是隐逸生活。《宋史·隐逸传》称其“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且终身不娶,以种梅养鹤为乐事,有“梅妻鹤子”之称誉。死后赐谥“和靖先生”。

  ②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题苏东坡①

  豪气、逸气自能养奇句,且看东坡大江词②!骚人留名岂千载?
  壮思、悲思都付掩卷时,谁吟吴中《赤壁赋》③?静心怡寿能百年。

  ①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先后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因“乌台诗案”系狱,罪贬黄州。哲宗时起复,期间曾知杭州,修建苏堤,后又遭贬谪,流放海南。年迈北还、病死常州。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其诗清新劲健,有宋一代难觅相侔者。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蔡襄共称“苏黄米蔡”,绘画亦达到很高造诣。

  ②大江词:《念奴娇[大江东去]》为苏东坡最著名的词作之一。

  ③“吴中”句:《赤壁赋》是苏东坡散文之千古名篇,为东坡谪居黄州时所作,以赤壁之战的故事起兴寄怀。赤壁故地旧属吴国,故曰“吴中”。

题朱熹①

  升高行远②,唯格物方能致知③;
  出凡入圣,先修身然后治世。

  ①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庵,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他发展二程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完成“程朱理学”的建设,使之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影响很深。

  ②升高行远:意谓人生不能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应有登高山而行远途的理想。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序》:“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升高行远之一助云尔”。

  ③“唯格物”句:《中庸·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注云:“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后方能获得丰富的知识。

  题辛弃疾①

  敌营曾缚俘②,管中③豪气鼓荡出;
  殿前数陈策④,匣里龙泉⑤日夜鸣。

  ①辛弃疾: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占领。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等安抚使。他坚持抗金主张,多张上疏,驳斥投降派的谬论,要求恢复失地,均未被采纳,并遭打击而赋闲于江西上饶一带。其词慷慨悲壮,笔力苍劲雄厚,与苏东坡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②“敌营”句:《宋史·辛弃疾传》:金主完颜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弃疾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嘉纳之……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等辛弃疾返回时,耿京手下将领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弃疾)即众中缚之以归……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③管:笔管,指毛笔。

  ④“殿前”句:辛弃疾力主抗金,反对议和,所上著名奏疏有《美芹十论》、《九议》等。

  ⑤龙泉:古代宝剑名,后代指剑。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题岳飞①

  八千里风云②,所向披靡,精忠报国③,挥师破敌胆,直捣黄龙誓如山。
  十二道金牌,天命难违,碧血沉怨,洒泪惊我魂,漫掩青史恨成海。

  ①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年投军。南宋时,多次率军抗击金兵,屡获大胜。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义军纷纷响应。岳飞立誓要“直捣黄龙(即燕京)”,并要“迎回二圣(指被掳的徽宗、钦宗)”,但高宗、秦桧一心求和,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退兵。后以“莫须有”罪名将其下狱并处死。

  ②“八千里”句: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③精忠报国:民间传说岳飞母亲为激励岳飞报国志向,亲手在他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

  题李清照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www.61k.com)惨惨戚戚②,对此柔肠当寸断。黄花怎奈西风③,阵阵紧。
  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缕缕断断续续,念彼伊人独憔悴。梧桐更兼细雨,声声慢④。

  ①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系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金兵入据中原,举家流寓南方。明诚病死,李清照生活颠沛,在孤寂中渡过晚年。其词调优美,善于创意出奇,语言艺术上的独到之处可与李煜相提并论。

  ②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③李清照《醉花荫》:“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题陆游①

  沈园壁上《钗头凤》②,诗人柔肠应九转;
  关河梦里《诉衷情》③,志士热血空百年。

  ①陆游:南宋大词人。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绍兴23年(公元1153年)试礼部,名在前列,因触怒秦桧,被黜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光宗时曾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他一生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打击,但“激发忠愤,横极才力,上法子美,下揽子瞻,裁制既富,变境亦多”(清、姚鼐语)。论者常将他与辛弃疾并称。

  ②沈园:绍兴市有沈氏花园。陆游初娶表妹唐氏,二人感情相得。但唐氏不为陆游母亲所喜,二人被迫离婚,唐氏改嫁。某日春游,陆游与唐氏恰在沈园相遇,唐氏派家人送来酒肴,勾起陆游旧情。游于沈园壁上写下《钗头凤》一词。“未久,唐氏死”。

  ③“关河”句: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题梁山好汉①

  水泊梁山上好汉,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个个如生龙活虎,全凭施公一枝笔。
  一百单八位英雄,义结金兰②,情同手足,人人应天罡地煞,不废民间万口碑。

  ①梁山好汉:梁山,汉时一做良山,在今山东省境内东平湖西,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宋代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聚集于此,称梁山好汉。其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后明末施耐庵据此写出长篇小说《水浒传》。

  ②金兰:金坚兰芳,旧以忠贞不二的朋友称“金兰之交”或“金兰之契”。

题宋江①

  又矮又黑,其貌不扬,号称“及时雨”,真乃“海水不可斗量”。
  非文非武,却为魁首,占据梁山泊,原来造反为了招安。

  ①宋江:梁山起义头领,长篇小说《水浒传》中主要人物之一。原任县衙的押司(管文书的小吏),因乐善好施,散财助人,获得“及时雨”称号。他善于结交、团结不同的人,用人所长,在梁山首领晁盖去世后被拥为寨主,率义军屡破官兵。后极力主张接受朝廷招安,并在招安后受命攻打其它农民起义军。最后被朝廷以鸠酒赐死。

  题林冲①

  单刀入“白虎”②,忠臣反被奸臣陷。
  雪夜上梁山,生路竟从死路开。

  ①林冲:《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忠于职守。后被高俅父子害得家破人亡,无处容身,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手刃仇人陆虞侯,投奔梁山落草,成为由委屈忍让走向拼死反抗的典型人物。

  ②白虎:指白虎堂,为宋代朝廷研究军事大计的地方。高俅为设计陷害林冲,以买他的宝刀为名,派人将他诱骗至此,然后以持刀擅闯军机重地为名将他逮捕下狱。

  题李逵①

  自称“黑爷爷”,双斧专砍不平事。
  只服宋哥哥,一生唯重聚义情。

  ①李逵:《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黑旋风。一生行侠仗义,性格耿直鲁莽,是书中形象最为鲜明的典型之一。

  题武松①

  名撼景阳岗,空手打虎奇男子;
  血溅鸳鸯楼,赤胆杀仇伟丈夫。

  ①武松:《水许传》中的人物,绰号行者。性猛而刚烈。他在景阳岗空手打死老虎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后遭恶人陷害充军入狱。参加梁山义军后,因武艺高强屡建功劳。招安后,征方腊失去一臂,戴发出家。

  题阮氏三雄①

  水泊打鱼人,风波踏遍起豪情;
  梁山剪径盗,官军闻之丧肝胆。

  ①阮氏三雄:《水浒传》中的人物,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渔民出身,参与智取生辰纲,是梁山义军中最早的成员之一。

  题鲁智深①

  拳打镇关西,只此闯上江湖路;
  倒拔垂杨柳,从今结下金兰友。

  ①鲁智深:《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花和尚,原名鲁达。出身下级军官,为提辖。豪爽仗义,曾因救助金老父女,三拳打死地方恶霸镇关西。后与林冲结为至交。林冲落难,他仗义救护,后成为梁山义军重要将领。

  题文天祥①

  吟天地之正气②,甘倾热血书青史;
  感故国之山河,但携忠魂过零丁③。

  ①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进士第一名。元兵南下,他组织义军抗敌,后任右丞相,前往元营中谈判,被扣留。脱险后,至福建坚持抗元斗争。曾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退至广东,被俘。迭经威助利诱,终不屈,被元兵杀害。

  ②文天祥于大都(今北京)狱中作《正气歌》,流传千古。

  ③文天祥有《过零丁洋》一诗,内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

  题成吉思汗①

  手把弯弓,但恨雕翼迟。大汉英风卷狂沙;
  足踏骏马,唯觉穹庐②底。小试身手破强敌。

  ①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古代蒙古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统一蒙古诸部,于1206年被各部落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他同时对欧、亚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使版图横跨欧亚大陆。元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元太祖。

  ②穹庐:天的代称。古代《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题花木兰①

  替父从军,戎马千里播英风。
  为国杀敌,青史百代种芳名。

  ①花木兰: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国家遭遇战争,要从各家各户征兵作战。花木兰父亲年事已高,弟弟幼小,她便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后凯旋而归

题朱元璋①

  帝王宁②有种乎?秃头和尚也能当。
  盛衰岂无凭矣!天时地利助兴亡。

  ①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的建立者。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出身贫苦,少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元亡后,击败各路义军,于1368年建都南京,国号明。

  ②宁:难道。《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召令徒属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题汤显祖①

  本为医国手,金銮殿上,可为君王疗沉疴;
  空赋还乡诗,玉茗堂中,唯将余情寄《牡丹》②。

  ①汤显祖: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市)人。所居名玉茗堂。早年即有文名,万历十一年进士。有深切的政治抱负。但因弹劾大臣、不附权贵,先被降职,后又免官闲居。戏曲创作成就极高,日本学者称其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所作“临川四梦”(或称“玉茗堂四梦”)最为著名。

  ②《牡丹》:即《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临川四梦”之一。

  题唐寅①

  痴心爱桃花,风流才子且自称江南第一;
  妙手善於菟②,落拓文人唯狂名当朝无二。

  ①唐寅:明代画家、文学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今属江苏)人。善画虎,诗、书、画俱佳,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性不羁,有时用印署“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②於菟:虎的别称。《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於菟”。

  题李自成①

  来也倏,去也速,京城览旧事,请读《甲申三百年祭》②。
  恨亦晚,悔亦迟,青史溯遗踪,莫忘大顺四十天亡。

  ①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出身农民家庭,曾为银川驿卒。后因崇祯帝裁撤驿站而下岗。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参加闯王高迎祥起义部队。高迎祥战死后,继为闯王。历十余年,部队发展到百万余众。崇祯17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同年四月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进京仅四十二日,即因将领骄傲腐败,清兵入关迎战失利等因,于六月退出北京。次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

  ②《甲申三百年祭》:这是郭沫若为纪念李自成进京300周年写的学术专著,论及李自成成功及失败原因。

  题吴三桂①

  变易其节,拥重兵做降将,本为红颜冲冠怒②;
  反覆其志,据边庭称逆臣,实抱黄袍窥鼎心。

  ①吴三桂:明清之际高邮人,辽东籍,字长白。武举出身,以父荫袭任军官。明末任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李自成克北京,招他来降。他徘徊观望,且已动心。后听说自己的宠妾陈圆圆为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所掳,大怒降清,并引清兵入关。又为清兵前驱,攻打起义军,直至率兵入云南,杀明永历帝。清廷封为平西王。清廷为防止藩王拥兵割据,实行撤藩。吴三桂果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举兵叛乱,并自称周王。十七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不久病死。

  ②“本为”句:与吴三桂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曾写诗吟咏当时事件,说吴三桂系“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题朱耷①

  哭之笑之,白眼对秋风,世人皆谓我狂;
  悲矣惨矣,墨线舞残荷,国中竟莫谁知②。

  ①朱耷:清初画家。谱名统,南昌(今属江西)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一度为僧,又当道士,在南昌建青云谱道院。有雪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等别号。擅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括,形象夸张;亦写山水,意境冷寂。所画鱼鸟多无眼珠,作“白眼向人”状。署款“八大山人”,联缀似“哭之”、“笑之”字样,以寄寓丧家失国之痛。他的画对后世影响很大,“扬州八怪”均受其画风影响。

  ②“国中”句:屈原《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题曹雪芹①

  闺中清气消块垒,
  梦里绮思荡浊魂。

  ①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即家奴)。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尤受康熙帝信用。雍正初年,在宫廷内部斗争中,曹家被抄,其父免职,家道衰落。雪芹由少时繁华到贫病交困,痛感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分崩离析,写下不朽名著《红楼梦》。

题曾国藩①

  中兴称名相,能扶大厦于将倾;
  汉人做满臣,犹惜正统之失轨。

  ①曾国藩:清末湘军首领。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太平天国起义,腐朽的清军不堪一击,兵败如山。曾国藩以吏部侍郎身份回乡办团练,称湘军,以之和太平军对峙。1864年7月,湘军攻陷天京,曾国藩受清廷之封,为一等公。

  题康有为①

  国之将亡,谁开末世英雄路?唯变法以图强。
  魂兮九返,我有维新壮士情:当济溺而振兴。

  ①康有为:清光绪年间维新派领袖。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光绪进士,授工部主事。甲午战争中方失败,他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1895年第二次上书时,有赴京会试举人1300余人署名,要求拒签与日本和约,史称“公车上书”。1898年,光绪帝任用他及维新人士发动变法,仅百日,受慈禧太后镇压。光绪帝被囚,他逃亡国外。有大量著作留世。

  题谭嗣同①

  横刀报故人②,流血请自今日始③。
  秉笔书遗章,碧草且看明年发。

  ①谭嗣同: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康有为维新派的主要成员,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与林旭等5人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②“横刀”句:嗣同入狱后,曾在狱舍壁上写下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研究者依据诗中“去留肝胆两昆仑”句,认为该诗隐含对某位具体的朋友表达必死心愿的意思。

  ③“流血”句:变法失败,曾有友人劝嗣同出逃,说能给予相助。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题鲁迅①

  千军之阵,万钧之力,怎敌先生一支笔,直探华夏沉疴;
  诛心投枪,剖魂匕首,更胜神医百灵丹,欲疗民族痼疾。

  ①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初学医,认为医术只能救助个体生命,于是改为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造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他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品之一。他的杂文深刻、尖锐,是中国现代杂文的最高典范。

  附录:

  读书联

  书中翰墨香似菊,
  笔底乾坤动如涛。

  过目未敢称不忘,
  骋心已然是有得。

  欲洗铜臭气,唯有书卷气;
  能破功利心,只在平常心。

  天边任云舒卷,
  我自有书开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懦夫亦能成英豪;
  以一贯志,办一件事,险阻且看成坦途。

  读书破万卷,能知古人得失;
  心思接千载,岂为一己进退?

  书剑自古相为侣,为的是: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得失从此尽休提,原不图: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一卷在手,以避喧嚣;
  数行过目,渐入佳境。

  晨起临流水,夕坐伴山风,此为最佳读书境。
  观风察月晕,识雨辨础润,方知诸事须绸缪。

  知古鉴今皆由史,
  观风察俗尽从诗。

  挑灯读史,胸中萦荡天地气;
  濡笔赋诗,毫上洇含日月光。

  读书何必甚解?乐山乐水皆吾志;
  游目原为骋心,品花品月总宜人。

  端书欲同古人谈,
  临砚试与后辈交。

  学而不厌,方能渐入佳境;
  思之甚勤,才可修成正果。

  欲知求学无止境,
  当效耕耘毋懈怠。

  求仁得仁,此亦道出为学佳处;
  闻过改过,当不愧识做人真谛。

  教育联

  传道、授业、解惑,乃为师之本;
  立志、多思、笃行,实做人之基。

  立功、立言不难,为人师表最难;
  为卿、为相皆易,以名传世不易。

  有桃李传其芳,园丁亦何愧耶?
  为文明续其流,人梯实乃幸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治玉之功深矣;
  立身、立功、立言、立德,育才之任重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堪称人生一乐;
  有曾颜弟子在侧,亦足宽慰我怀。

  教学相长,教之途亦即学之途。
  知行合一,知之理当为行之理。

  风物联

  流水鸣禽堪自娱,
  青山皓月足风流。

  兴来秃笔可涂鸦,
  歌罢残醪足润嗓。

  心寄三江外,
  梦在五湖中。

  静心观流水,
  冷眼对世事

欲携云岚跨涧去,
  人间自此莫留踪。

  时乘孤鹤去,
  偶携野云归。

  疏零花蕊香铺地,
  落寞子规泣满山。

  山中处士曾品渔樵乐,
  洞里幽人哪知世事迁?

  江上数峰青,此为风物最佳处;
  梁间三日曲,每恨丝竹总不如。

  平生唯嗜琴、棋、书、画,
  此情独钟竹、菊、梅、兰。

  缺月疏桐,胜过灯红酒绿;
  断简秃笔,妙逾纸醉金迷。

  壮士心未老,
  关山路正长。

  花开花落皆有意,
  云起云飞俱无心。

  画工难图山川意,
  歌吟能动鬼神心。

  又见春草绿,
  怕闻子规啼。

  浴乎沂水者为谁?
  风乎舞雩时忘我。

  魂生玉翼驰远境,
  梦绽幽兰吐冷香。

  凋零镜里镜外颜,
  寂寞身前身后事。

  蜀地多才子,
  川中出奇人。

  壮士谈剑处,
  书生诵诗庐。

  骚人风采犹当忆,
  志士宏图正可期。

  大道每无言;
  厚德能载物。

  养生终有术,
  识道岂无缘?

  胸中甲兵伏,
  笔底大江流。

能通则能达,
  敢屈方敢伸。

  血溅黄沙尝卧胆,
  墨著丹青可警心。

  纵可纳千秋青史,横可容万里江山,英雄巨手开天地。
  刚能赋大江东去,柔能吟小桥流水,丈夫血气贯虹霓。

  胸中行日月,笔端走江河,赋诗能敌楚骚才。
  宇内识经纬,腕底蓄雷霆,扪枰亦是移鼎手。

  山川形势,多少豪杰成追忆;
  梦里乾坤,一腔块垒酹酒杯。

  为天地立心;
  养浩然正气。

  以从容心态,
  做骨鲠文章。

  自古文章称圣手,
  从来豪气可干云。

  谁谓胸中无猛志,
  试看笔底有投枪。

  铁马秋风塞北,
  杏花春雨江南。

  一首还乡诗,吟断多少游子魂。
  几缕思归梦,洒尽无数离人泪。

  三杯通大道,酒中自有真君子;
  一醉解千愁,梦里不知身是客。


  龙吟暖水千江绿,
  虎啸春山万花红。

  甲子新年,历六十载又来。长栏凭眺,听雄鸡唱遍,曙照西来,霞满烟云路。丹青圣手,泼翰墨彩图,写尽一代风流。叹昔日骚人何在?王勃文章应逊色。
  炎黄旧梦,萦五千年不去。危阁登临,看狂潮起处,大江东去,气塞天地间。热血志士,整山河容貌,开出百世基业。喜今朝骅骝并驰,大禹鼎器可勒功!

  题资溪县大觉山清凉山庄

  登大觉山游大觉寺访大觉大悟之人;
  濯清凉水沐清凉风栖清凉清静之阁。

  世象联

  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古人尚惜盘中餐;
  半碗半瓢,应觉弃而有愧,世间莫贵仓里粟。

  人情薄如纸张,可用金钱买人情;
  脸皮厚似城墙,何须费力筑城墙。

  文凭可买,人情可买,就连官帽也可买;
  肉体敢卖,良心敢卖,哪怕祖宗亦敢卖

二 : 苏智先:苏智先-人物履历,苏智先-学术研究

苏智先,1954年12月27日生,四川省苍溪县漓江镇人,中共党员,博士,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组织部直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绵阳师范学院原书记、院长,中国生态学会原副理事长,四川生态学会原理事长。苏智先因犯受贿罪,2014年2月8日被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苏智先_苏智先 -人物履历

1982年7月,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6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年10月至1998年10月,在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9年,任四川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副院长;
2002年,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绵阳师范学院。2003年1月至2006年,苏智先任绵阳师范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2006年至2012年9月,苏智先任绵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2006年,四川省优秀博士后。曾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和德国威斯巴登大学、慕尼黑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

苏智先_苏智先 -学术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克隆植物生态学、数字化与环境信

苏智先:苏智先-人物履历,苏智先-学术研究_苏智先
苏智先理事长做学术报告息技术,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生态环境工程。近年来,他领衔培养的学术技术队伍开展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培养了40多位研究生。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11部,获国家和省部级政府科技成果奖5项,其它荣誉奖20多项。先后主持和主研了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30余项。他主持研究完成的"慈竹克隆种群能量生态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应用于长江防护林生态工程,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四川大头茶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系列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植物生殖生态学和克隆植物能量生态学的奠基人。他创建了我国第1个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该中心已加入世界IUCN网络),撰写了《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Diversity》英文专著,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工作。他领衔的"西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生殖生态学创新研究群体"成为中国生态学2001年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荐的唯一的创新研究群体。他主编的《生态学概论》系由教育部审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为全国90多所大学使用,深得同行专家的好评。

苏智先_苏智先 -主要作品

著作

苏智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11部,获国家和省部级政府科技成果奖5项,其它荣誉奖20多项。先后主持和主研了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30余项。他主持研究完成的"慈竹克隆种群能量生态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应用于长江防护林生态工程,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四川大头茶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系列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植物生殖生态学和克隆植物能量生态学的奠基人。他创建了我国第1个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该中心已加入世界IUCN网络),撰写了《IntroductiontoBiologicalDiversity》英文专著,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工作。他领衔的"西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生殖生态学创新研究群体"成为中国生态学2001年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荐的唯一的创新研究群体。他主编的《生态学概论》系由教育部审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为全国90多所大学使用,深得同行专家的好评。

发表论文

2003年1月张征云,苏智先;中国特有植物珙桐的生物学特性、濒危原因及保护;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2月刘守江,苏智先;陆地植物群落生活型研究进展;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3月吴勇,苏智先;岷江上游干温河谷成因及生态恢复初探;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舒兰,苏智先;四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张征云,苏智先;TheCurrentStatusofWorldProtectionforMangroveForest;ChineseJournalofQceanologyandlimnology。
2003年4月胡近耀,苏智先;珙桐生物学研究进展;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王琼,苏智先等;过路黄生长对光照强度的反应;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
2003年5月杨亚妮,苏智先;适应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政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胡近耀,苏智先;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珙桐幼树氮素状况的边缘效应;植物生态学报。
2003年6月张景霞,苏智先等;试论发展循环型社会;中国环境管理;
廖泳梅,苏智先等;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土壤肥力评价.;物学杂志;
雷泞菲,苏智先等;珍稀濒危植物珙桐果实中的萌发抑制物质;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严贤春,苏智先等;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旅游技术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木老乡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生态学杂志。
2004年1月刘守江,苏智先;四川九顶山西坡红桦林天然种群空间格局及更新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2月胥晓,苏智先,陈瑶;全球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可能蒸散率(PER)的影响模拟;生态学杂志。

出版书籍

《全面育人促成才》:本书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文化艺术体

苏智先:苏智先-人物履历,苏智先-学术研究_苏智先
《全面育人促成才》苏智先育活动、安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科技创新、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阐述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研究与实践。(1)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简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概括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特点、规律、价值、地位,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概括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9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2)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简述了学风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及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症结,论述了我校学风建设主要措施和手段,介绍了我校学风建设的主要成果。(3)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阐述了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的作用,目前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别介绍了我校文化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的建设、开展情况及成效。(4)安全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概述了安全教育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生安全现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5)心理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概述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含义、内容,衡量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标准,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特色。介绍了我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原因。论述了我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与成效。(6)科技创新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概述了科技创新的概念、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宗旨和主要内容,介绍了我校科技创新教育的主要形式、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以及我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7)职业生涯设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概述了人才定义与社会选材标准,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形势,论述了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措施、实际效果。在概述了职业生涯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还介绍了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案、实施步骤等内容。

《大学的诠释者》: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播种地。大学必有大学问,有大学问

苏智先:苏智先-人物履历,苏智先-学术研究_苏智先
《大学的诠释者》苏智先必有大师。大师云集,高素质的人才辈出。大师铸就精英,精英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生产力关系的变革,把人类文明不断推上新的台阶。绵阳师范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大学,虽然她的经验较少,底蕴不厚,但她青春向上,充满朝气;她对新事物敏感,对未来探索兴趣浓厚;她善于吸收新鲜空气,不断进行吐故纳新;她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正在为追赶名牌大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努力探索,奋斗不止。绵阳师范学院由专科升为本科,虽然才短短数载,但已云集八方人才无数。现有教师800余人,满足了上万学生的教学基本要求。其中不少是成就卓越的专家学者。他们学业精深,教学科研成绩斐然。他们刻苦努力,辛勤耕耘,忘我奋斗,无私奉献。他们为人师表,人格高沽,学者风范,堪称楷模。他们铸就绵阳师范学院的师魂,是学院生机勃勃的内在生命活力,是学院的脊梁,是发展的希望。本书推出的64名教师风采录,他们是这个群体的代表。他们各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有不同的人生感悟,有不同的学业专长,有不同的学者风范。其中有一批厚德博学的博士教授。如:一生热爱科学,不断追求真理的博士(后)苏智先教授;在心理学科中成绩卓著的博士吕建国教授;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开拓的博士阮期平教授;书写多彩青春人生的博士王劲教授。他们还有一批执著追求的教授。如,自强不息风范高尚的魏成富教授;严谨治学,成果累累的冯新灵教授;专业学识精湛深厚的李兵教授;潜心研究养成教育的袁应柏教授;不断探索生态保护的付之屏教授;突破重围,成绩优良的张继华教授;平淡做人,认真做事的资建民教授;他们还有一批勤奋耕耘的专家,如徐鹏教授;博学多识的王运浦教授;文学评论成绩优秀的冯学全教授;潜心李白研究的杨栩生教授;甘为孺子牛的罗成书教授;独特人生的黄开国教授;无私奉献的王海滨教授;永葆青春的李学术教授;实力雄厚的郭兴吉教授;用爱心铸就辉煌的杨祖恩教授;在人生研究上独具慧眼的李超教授等等。还有一批博士群体,有立志成为科学家的李明银博士;有为科技奋斗不息的杜世章博士;成长中的陈寒博士;潜心研究虚拟经济的赵春学博士;不向命运低头的年轻学者刘延刚博士等等。...
《构建三座立交桥》:“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是1个资源整合模式,包苏智先:苏智先-人物履历,苏智先-学术研究_苏智先
《构建三座立交桥》苏智先括创新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交流机制,构建国内合作与交流立交桥;创新国际教育合作机制,搭建国外合作与交流立交桥;拓展办学思路,建立学校与地方互动的机制,架设与社会互动的立交桥。“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在于充分利用一切方式方法与学校外部教育环境发生联系,在互利互惠基础上与外部单位进行合作和交流,充分实现校内外人力、智力、财力等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三座立交桥”既是1种办学模式,也是1种办学思想。
“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是绵阳师院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结果。本书将从“为什么要提出该模式”(第一章、第二章),“该模式是什么”(第三章),“该模式怎样实施”(第四章、第五章)3个方面对“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办学模式和发展趋势;第二章主要介绍和分析了“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时代背景、地域依据、历史依据(绵阳师范学院办学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基础(绵阳师范学院的院校研究);第三章从整体上对“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的内涵、本质、特征、价值进行阐释;第四章介绍了“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的校内平台;第五章从实施原因、策略及成效、实施意义、注意事项4个方面分别对“三座立交桥”中每座立交桥的实施进行详细论述。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使该模式在理论体系上得以完善,在实践上更具有可操作性;通过研究使我校全体教职工进1步认识、理解和实施该模式。

苏智先_苏智先 -社会职务

四川省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委员会专家;
四川省高等学校教授评审委员会委员、生物农学学科专家组组长;
四川省专家评审(评议)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2层面)入选者;
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
四川省生态学会理事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
国家一级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和《生态学报》编委会委员;
世界自然资源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

苏智先_苏智先 -被判刑罚

2012年9月20日,苏智先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2013年9月11日,苏智先案在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法庭开庭审理。2014年2月8日,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苏智先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苏智先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据巴中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2004年至2012年期间,苏智先利用担任绵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单独或伙同其妻张素兰,以及通过特定关系人苏锦先多次收受肖平等16人贿赂共计人民币974万元;此外,苏智先身为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07年,苏智先在明知相关机构无融资职能及未对相关机构和公司是否具有融资能力进行考察和风险评估的情况下,先行支付“前期融资调研经费”100万元,最终致该笔款项无法追回,给学校造成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经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除指控苏智先收受王某、衡某给予的现金共计人民币114万元因证据不足,不予认定外,其余被公诉机关指控受贿人民币860万元及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
此外,该案中,扣押在案的受贿所得赃款541.20万元依法上缴国库,并继续追缴剩余赃款318.80万元。

三 : 卢天健:卢天健-人物履历,卢天健-研究领域

卢天健,男,祖籍福建,1964年10月出生于四川,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著名科学家。2005年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2014年8月,卢天健担任IUTAM固体力学奖(The Rodney Hill Prize in Solid Mechanics)评审委员和IUTAM专题研讨会固体组评审委员。 2014年10月15日,离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卢天健教授致力于力学、材料学、传热学、声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基础和应用研究。多次担任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或组委会委员,2000 年在剑桥任首届国际传热材料研讨会组委会主席,2001年在美国纽约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多孔金属材料研讨会组委会主席,2004年在西安任首届超轻多孔金属研讨会组委会主席, 2005 年在西安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2005年国际康复论坛组委会共同主席。

卢天健_卢天健 -人物履历

1984年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

1987年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

1990年香港大学机械工程哲学博士;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理学硕士;

1995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哲学博士学位;

1995.7-1996.7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系博士后;

1997年-2005年在剑桥大学任教;

自1996年起,历任剑桥大学工程系讲师、Reader和终身正教授,以及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院士、学习总监,是剑桥大学800年历史上第一位工程技术领域的华人教授。2000年和2001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教授,2003年分别在德国Max-Planck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芭拉分校做访问科学家。

2003年起任西安交通大学特聘教授,2004年起经过国内外公开选拔担任西安交通大学主管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是新中国高校历史上从海外直接聘请的第一位副校长。

2005年至今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2008年起,又兼任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院长。

2014年10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全校干部大会,离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卢天健_卢天健 -研究领域

生物热力学、疼痛、康复科学与工程; 固体力学;传热学;声学;材料学等。

研究团队有多个课题小组:力学材料组,生物力学组,传热组,声学小组等。

卢天健_卢天健 -主要兼职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英国材料学会会员;英国EPSRC高级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高级评审专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海外学人咨询委员会专家;联合国开发署中国项目顾问;全英专业团体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多次担任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或组委会委员,2000年在剑桥任首届国际传热材料研讨会组委会主席,2001年在美国纽约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多孔金属材料研讨会组委会主席。

IUTAM大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2014年8月,卢天健担任IUTAM固体力学奖(The Rodney Hill Prize in Solid Mechanics)评审委员和IUTAM专题研讨会固体组评审委员。

卢天健_卢天健 -学术及科研成果

卢天健教授致力于力学、材料学、传热学、声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以及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00余篇,被SCI他引1000余次(h因子21),出版中英文专着(含章节)10余部,申报发明专利30余项。

在主要研究领域:超轻型多功能金属材料、智能材料、电子元件热处理、噪声控制、优化设计、结构可靠性分析、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作为主要负责人,在剑桥大学工作期间先后承担美国海军科研总署、英国工程与物理研究总署、欧盟和工业界资助的多项科研项目,回国后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 973 ”项目,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负责纵向项目总经费累计超过8000万元。在剑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先后指导10位博士后,接待半年以上高级访问学者 10 余人(次),培养已毕业或正就读博士15位、硕士24位。获得过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论文嘉赏奖(1996年)和第八届全英热传导会议最佳论文奖(2003年)。多次担任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或组委会委员,2000 年在剑桥任首届国际传热材料研讨会组委会主席,2001年在美国纽约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多孔金属材料研讨会组委会主席,2004年在西安任首届超轻多孔金属研讨会组委会主席, 2005 年在西安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2005年国际康复论坛组委会共同主席。先后40多次在国内外著名大学作学术报告,10余次国际会议主题报告或特邀报告。任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副主任,IJAM共同主编。

卢天健_卢天健 -获得荣誉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1996年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最佳论文奖

2003年 第八届全英热传导会议最佳论文奖

200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

2006.12 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超轻多孔材料制备和性能表征基础研究”

2006.6 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青联

2006.5 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

2006.10 第七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2008 杰出青年基金,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 2008 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事部

2008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08 何梁何利奖评审专家,中国科协

四 : 张颐武:张颐武-人物履历,张颐武-研究领域

张颐武,浙江温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进会员,北京市人大代表。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张颐武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着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2014年12月,挂职担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

张颐武_张颐武 -人物履历

1980—1984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生。

1984—1987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师从谢冕教授,获当代文学硕士学位。

1987年后历任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3年获北京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

2002年获北京大学正大奖教金。

2004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

2005年获北京大学正大奖教金。

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0年受聘任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挂职担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

张颐武_张颐武 -研究领域

包括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

着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等论着多种,曾受北京大学派遣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

一是对于在全球化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国内部的文化分化的研究。

二是对于当下文化中的认同问题的研究。

中西智库的学术派专家,主讲课程为:中国当代文学史 大众文化研究 中国当代小说与电影等

张颐武_张颐武 -主要作品

论文

(2003年以后的部分论文)

《全球化:认同或追问》《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中等收入者与文学想象》《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1期

《〈英雄〉:新世纪的隐喻》《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张颐武:张颐武-人物履历,张颐武-研究领域_张颐武张颐武教授近照

《晚清现代性:欲望的发现》5000字《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论“新世纪文化”的电视文化表征》14000字《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第四代与现代性》10000字《和共和国一起成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5月

《孤独的英雄:十年后再说张艺谋神话》《电影艺术》2003年第4期

《“现代性”文学制度的反思》《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4期

《追寻李长之的文学精神》《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5期

《跨出五四:我们需要超越的精神》《山花》2003年第11期

《全球化时代批评理论的新空间》《外国文学》2003年第6期

《新文学的终结》《山花》2004年第10期

《超越启蒙论和娱乐论》《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张艺谋与全球想象》《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回归想象与下降史观》《上海文化》2005年第1期

《传奇与优雅:跨出新文学之后》《山花》2005年第2期

《第五代与中国文化的转型》《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新世纪文学:跨出新时期的思考》《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中国之眼:改编的跨文化问题》《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

《历史临界点的回溯》《山花》2007年第2期

《抽象观众与具体观众》《电影艺术》2007年第3期

《两对基本概念:抽象观众/具体观众视觉性/文学性》《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

《文艺复兴再思——以李长之的文艺复兴思想为前提》《艺术评论》2007年第7期

《规范的建构和影视研究的发展》《当代电影》2007年第4期

《后原初性:认同的再造和想像的重组》《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80后:寻找超越平庸的空间》《黄河文学》2007年12期

《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

《集结号:对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凭吊》《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新文学的“严肃性”与当下文学的“后严肃性”》《河北学刊》2008年第3期

《本土或全球?本土即全球?》《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后严肃性”与新世纪文学》《花城》2008年第3期 11000字

《新世纪文化:全球本土化时代的展开》《山花》2008年第2期 13000字

"The Magic of two TV Series in the 1990s in China" Cultural Studies in Asia 2004 首尔大学出版社

"Recent Chang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Trends" World Literature Today 2007 7-8

2003 论文《迷乱阅读:对“七十年代作家”的再思考》北京市第二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2003 论文《迷乱阅读:对“七十年代作家”的再思考》中国文联第3届文艺评论奖 三等奖

2004 论文《“论中等收入者”与文学想象》中国文联第4届文艺评论奖 三等奖

2008 论文《消费时代的文学——想象中的全球化》人民文学杂志中国作家网“新时期文学研究”优秀论文奖

论着

张颐武:张颐武-人物履历,张颐武-研究领域_张颐武张颐武

《在边缘处追索》 1992 时代文艺出版社

《大转型》(与谢冕合着)1995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1996 广西教育出版社

《后世纪的文化了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话录》1996 漓江出版社

《世纪末沉醉》1999 百花文艺出版社

《思想的踪迹》2002 北京大学出版社

理论近着

《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新新中国的形象》

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随笔文集

(部分)

《1个人的阅读史》

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8

《在言语的旅途上》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主编丛书

张颐武:张颐武-人物履历,张颐武-研究领域_张颐武合并图册

《符号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英文)

《欲望的舞蹈——新状态小说》(编选)1994 敦煌文艺出版社

《破镜的美丽——后现代主义散文》(编选)1994 敦煌文艺出版社

《现代性中国》(编选)2005 河南大学出版社

《北大年选——2005批评卷》(与贺桂梅合编)2006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颐武_张颐武 -学术讲座

《文学如何书写中国梦》

张颐武_张颐武 -权威点评史记·2014

电影繁荣

《变形金刚4》和《星际穿越》热,说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空前繁荣,喻示了消费拉动增长的巨大的潜力,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文化消费能力的释放,更是将来文化方面发展的内在的支撑和现实的动力。年青一代的影响力已经在大众文化等领域里主导了整个社会的进程,也是引人注目的。郭敬明和韩寒等的粉丝电影的流行也说明青年的消费力和主导议题的能力。

这个是否可以进入史记,我觉得好像很有意义。

张颐武_张颐武 -理论近着

《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电影研究的成果,深入探讨了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以及“第五代”、“第六代”等重要电影现象,对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导演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了精辟的个案研究。本书剖析电影深刻细致,理论分析高屋建瓴,是电影文化研究的重要着作。作者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融入全球化的进程有令人信服的独到阐释,对电影现象进行了具体而全面的分析,全面展现了作者在电影方法的研究成果。

《新新中国的形象》

张颐武:张颐武-人物履历,张颐武-研究领域_张颐武张颐武

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全球化、市场化、后现代性、第三世界文化构成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生活形式。这不是出于知识和理论的考量,而是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为我们提出的基本问题。张颐武先生的思想批评和文化批评正是把握住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作出了自己的阐释。本书是张颐武先生近些年对文学、文化、思想所做思考的论文集,我们的文化体验也逐渐地一再证实他的阐释的有效性。随着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他的批评工作也会随着问题意识的转换而有新的发现。

张颐武_张颐武 -部分文集

《1个人的阅读史》

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8

张颐武:张颐武-人物履历,张颐武-研究领域_张颐武张颐武

书摘:读书从语言开始

对于语文的敏感应该是我们阅读生活的1个关键的方面。

80年代初是1个充满天真热情的时代,我们都曾经天真而热情地相信许多宏大的话语,我们迷醉在许多新鲜的事物中无法自拔。那时的激情几乎是难以抗拒的。当时的名诗人有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当时还是1个中文系的大学生,陶醉在这些新鲜的事物中,每天沉醉在1种狂热中。看当时几乎每个月都在“突破禁区”的小说和报告文学,听几乎每天都有的慷慨激昂的讲演,看引发争论的电影和话剧,感受着1种热烈而自由的空气。那时我们每天在宿舍和课堂中进行着严肃而诚挚的讨论,关于“人的解放”,关于改革,关于感情和人生。

《在言语的旅途上》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张颐武:张颐武-人物履历,张颐武-研究领域_张颐武张颐武

前言摘要:对“新文人”进行整体评述,现在还为时尚早,他们至今还是1个谜。人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开始而很难看到其结束。开始本身有时就是艰难的,尤其在五四传统中断半个多世纪之后,拨开纷乱的现实表象,重新回到五四的基点上,就是项艰巨的事业。况且,五四精神也仅仅能够为他们提供动力,远非他们的精神目标。他们在时间的另一端等待自己。期待最终到来的不仅只回音。也许只有那时,才能说出关于这代人的谜底;也许,谜底像终点一样永不存在。

张颐武_张颐武 -主编丛书

《符号中国》

张颐武:张颐武-人物履历,张颐武-研究领域_张颐武张颐武

(共六册)江苏,译林出版社 2009

这是一套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解读的一套丛书,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呼吁各界重视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全书精选数千张上自远古、下至当下具有公认的中华文化基因意义的“文化符号”的高清图片,从器具到食物、从风俗到礼仪、从人物到景观的方方面面,由专家以及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逐一进行权威解读。该丛书中文版共6卷,主要内容涵盖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历史遗产等诸方面。丛书采用全彩印刷,图文相得益彰,设计精致古雅,将宣纸、木刻等众多浓厚的中国元素贯穿其中,令人叹为观止。该套丛书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由冯骥才主编、张颐武副主编。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

张颐武:张颐武-人物履历,张颐武-研究领域_张颐武张颐武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化发展史》通过大量生动的文化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发展的伟大成就,内容包括大众文化的兴起、从“文化热”的演化到传统文化的复兴、电影从“第三代”导演到“第六代”导演的发展、从潘晓的人生讨论到“80后”的成长等诸多议题。既有历史线索的描述和分析、具体事例的详细介绍和探讨,也有对于宏观“大历史”必然性的深度呈现,力图描绘一幅改革开放时代文化发展的全景图。该书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英文)

张颐武:张颐武-人物履历,张颐武-研究领域_张颐武张颐武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收录翻译了1995年以来重要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近

百篇。通过文学形象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民众的生活与情感,是当今欧美国家读者真正想了解的中国的真实状况。亦是真正的关于当代中国的选题。其中《到城里去》(乡土卷)、《淡绿色的月亮》(情感卷)由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主编。

《欲望的舞蹈——新状态小说》(编选)1994 敦煌文艺出版社

《破镜的美丽——后现代主义散文》(编选)1994 敦煌文艺出版社

《现代性中国》(编选)2005 河南大学出版社

《北大年选——2005批评卷》(与贺桂梅合编)2006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 :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叶企荪 人物传记探究题(二轮课件)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研究历史人物的课题-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030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