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演义

发布时间:2018-03-27 所属栏目:小学六年级话题作文

一 : 三国志演义

  有人问过我,你爱国吗,我说,我爱国,更爱几百年前的中国。如果抛开那个时代的封建不说,它还是令人十分向往的。我常常沉浸在古书或那时的诗文中,不可自拔。比如说,这本三国志演义。

  ——题记

  翻开这本历史陈旧的古书,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新的世界。

  那是一个战争纷乱的年代,魏、蜀、吴,在各路诸侯中脱颖而出,各霸一方。群英荟萃,曹操,诸葛孔明,关云长,庞统,周瑜,黄盖……每一个人都能使风云逆转,他们或许在人们的眼中不是好人,但一定都是英雄。

  东汉末年,曹操想吞并蜀吴两国,一统天下。蜀吴联姻,合力对抗魏国。诸葛孔明草船借箭,黄盖献出苦肉计,庞统使得连环计。终,东风吹,火起,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这便是了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这一战,魏国损失惨重,被迫撤回。蜀舞胜利。暂时稳定了三国鼎立的趋势。

  到了这里,作者罗贯中似乎就有了一些幸灾乐祸的意味,整部演义,拥刘反曹。似乎,始终,在作者的笔下,刘备是正统,曹操是奸雄。我并不那么认为,历史上没有好坏奸仁之分,人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可能不择手段,但不能因为这样就给一个奸诈的评价。

  如果这样说,那这113年中,多少人都成了奸诈小人不是?就连被人们奉为神明的的诸葛孔明,也有当过小人的嫌疑。

  既然说三国志演义,妙在一个“志”字,关云长重情重义,虽死的不值,但英魂称一义绝,这是为志;曹操心怀天下,曾说过,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为大志;赵子龙忠君爱民,平等正确地对待每一个人,亦是一志;诸葛孔明博学多才,知天下,晓地理,又何不为志……这些人,都曾耍过计谋,难道说,都是奸诈的?他们为的,或许都只是一个“志”字。

  三千红尘为天下,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什么时代,都逃不过这个命运。280年,天下归晋,一个新的时代又开始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六年级:慕容凌蝶

二 : 《反三国志演义》——yy小说的祖师爷


一、作者和作者本意
要说一本书,我认为,先要说作者以及为什么作者会写这本书。
周大荒是民国人,名天球,字大荒。这个人没有参与过什么大的事件,当过几个军阀的幕僚,担任过一些报刊的主笔,《反三国志演义》(下称《反》)也就是在《民德报》上连载的。从《反》的内容中,最直观的是作者非常讨厌叛徒,一干“叛徒”或“国贼”,在他的笔下下场基本都很惨,比如张松和华歆。至于其他网上可以查到的说他反感军阀割据,希望统一什么的,我觉得附会的居多。
至于为什么写这本书,一般的很难了解到第一手信息,但是这部《反》却很容易,因为作者在楔子里面详尽地阐述了成书的经过(这其实也挺奇葩的)。
作者觉得千古传颂的“隆中对”有个致命的问题——气势上不够。直接把吴国和魏国称为不能敌(此诚不可与争锋/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而取刘表和刘璋。之后要待天意再出兵(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说明诸葛亮欺软怕硬不是英雄,而“隆中对”则是季汉偏安一隅和最终覆灭的元凶。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管乐也只是保住齐国和燕国,说明诸葛亮也只有偏安之才,是个普通的英雄。所以作者要改造诸葛亮,而作者还喜欢马超赵云,于是一起改造了,于是乎写了这部翻案小说。
其实说白了,罗贯中塑造人物受历史的局限,他必须写曹魏最强,必须写晋国一统,所以他只能在符合历史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描写;而周大荒在《反》中塑造人物不受历史局限,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只要自己爽就行了,所以他可以不顾实力问题,让刘备和曹魏争锋,还赢得非常轻松。
因此这是本yy小说。

二、人物塑造

既然提到了人物塑造,我们就来说一下人物描写这个小说的灵魂。很遗憾,《反》没有灵魂,这是它最大的弱点,也是大部分yy小说的通病。
一样是拥刘和抑曹,《三国演义》可以做到拥刘但不隐刘之丑,抑曹而能扬曹之美。而《反》则要统统翻掉,刘备集团决不能有任何污点。作者某一回说到了这个中心思想,说关羽怎么怎么,张飞怎么怎么,堂堂蜀汉竟无一人无疵。所以作者要改变这一点,蜀汉必须都是完人。
比如张松既然是个叛徒,那你们决计不能和他扯上关系(事实上张松卖刘璋有着地缘政治的原因,不能完全说是叛徒);比如马超既然是个英雄,就不能先投张鲁再降刘备;庞德更惨,说他“故主可忘,兄可绝,嫂可杀,操不可负;鬼可降,贼可降,汉不可降。”(兄指的是在蜀汉的庞柔,故主和嫂指的应该都是马超夫妇,鬼指的是张鲁,贼是曹操),因为他是马超的人,不能那么差,所以宁可直接把他写死。
换到曹操这边呢,则是相反,不能有任何优点。青梅煮酒不是曹操慧眼识人而是狂妄自大(其实情节上倒是说得通,毕竟刘备当时寄人篱下,曹操讽刺一下也是可以);战场上乐进被秒(说起来乐进这个人物真是悲哀,其实他在非曹氏宗族中,一直是居于高位的,活着之际官比张辽大,但是由于史书记载少,于是在史书、小说以及游戏等衍生作品里面存在感都很低,在《反》里是上来就被甘宁秒杀);历史上以一己之力周旋西北的钟繇,被说的只会写字(钟繇确实是大书法家,但是军事方面也nb得很);夏侯渊气量也狭小,杀马腾有一半是泄私愤;夏侯惇找个由头另外一只眼睛一起报销;连外表描写,都要把曹操写得獐头鼠目,猥琐不堪;甚至于还让曹操称帝自立,用文字逼曹操干他不用干的事情。
上述种种,其实把曹魏写的气量狭小的同时,也显得作者气量狭小。这好比袁腾飞说的以前的抗战片,把日本人演得1个个斗鸡眼,然后你就跟这种货色打了八年还差点被端了?你能耐有多少?刘备被这种人赶到荆襄之地,刘备能耐有多少?贬损敌人其实是最没有自信的表现。
另外,这种写法也不好看。好人坏人统统脸谱化。张飞戏份不多,偶尔冲动一下。关羽的骄而自矜?诸葛的小心谨慎?周瑜的气量狭小?曹操的实用主义?完全看不出来……关赵马黄,除了名字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看这样的小说,就是跟着情节推进而已,没有灵魂。

附:世说新语一则,关于曹操外表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容止》
当然,世说新语里面水分可能很大。

三、战略和战术
接着说情节设置。没有人物,作为大篇写战争的小说,战争情节也够呛。
作者在楔子里面自诩懂军事(但是看他的生平介绍则未必),说演义水浒不懂军事。而全文看下来,懂不懂军事我不敢说(因为我不懂),但是作者不懂小说。
军事要真实,小说要好看。
比如我一贯认为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完全不懂军事,但是他好看,而且田中的问题并不在于他描述的战略太假,而是太单一。杨威利在伊谢尔伦之前只有一招——“我知道战场上最冲动的判断是A,最理性的判断是B,我知道你是名将,所以你会选B,所以你中计了”。
  《反》不是这样,《反》花了大精力和大篇幅,写了兵力分布、调遣、战线等形势,我不懂他写的对不对,不过这确实是真正战争的重点,而不是《三国演义》中的那些小花招。但是小花招好看啊。作者用濡须口之战代替赤壁,以“小周瑜水陆破曹兵”一回妄图取代演义中从舌战群儒到华容道的八回,还说这才是光明正大的战争。首先,战争本就不是光明正大的玩意儿,后面作者自己都有诸葛亮埋地雷炸司马懿,这就光明正大了?光明正大的战争,只能让我想到宋襄公。其次,非常之不好看。这样的水陆破敌,和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草船借箭、苦肉计、连环计、借东风相比,少说被甩出1个太阳系……
  有些可以对演义加以利用的地方,作者也偏不,于是以逸待劳定军山斩夏侯渊,变成了1个诱敌的口袋阵。
  作者写的战术,除了两次埋雷,实在是没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基本上来来回回就两招,设伏诱敌和围点打援,其他都是类似说唐的武将上去单干了。
  战术不怕显得假,鲁迅说诸葛之多智近妖,但是近妖的诸葛照样是智慧的化身。

四、外貌协会资深会员

  这可一点儿不夸张。
  作者加戏最多的是2个角色——马超最多,赵云次之,这俩角色的共同点就是帅。作者不但给他俩加戏,还给了马超原创了个妹妹马云騄(不查还真不知道这个在很多游戏里面出现过的角色,是民国才被原创出来的),然后嫁给赵云,把作者喜欢的2大帅哥联系在了一起。
  赵云其实还好,作者喜欢马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部分战功都是马超立下的(黄忠还行,关张毫无存在感),马超也没投降张鲁,而是直接入蜀;还让马超发掘曹操疑冢泄愤;最后还让马超衣锦还乡。
  如果说马超赵云这个不够的话,我们来看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是王凌、文钦毌丘俭、诸葛诞。诸葛诞和其子诸葛靓戏份尚可,因为是借了诸葛亮的光(最后诸葛瑾自杀,诸葛恪被诸葛亮收了)。王凌和文钦被扯在一块儿投降,之后文钦文鸯有故事,王凌木有了。毌丘俭最惨,没戏份不说,还直接被宰。王凌文钦毌丘俭为毛差异那么大?因为文鸯帅,作者要重用文鸯,就是那么简单。

五、睚眦必报

  举例如下:
1、孙权击破黄祖,必须由甘宁击杀吕公为孙坚报仇;击杀黄祖于祢衡墓前为祢衡报仇。
2、曹冲(书中就叫仓舒)变成不喜读书,舞枪弄棒,然后对阵被马超杀死,报马铁马休被曹操杀死之仇。。。这称象的曹冲给毁的。
3、蔡夫人没献成荆州,最后刘表把荆州让给刘备之后,蔡夫人和徐庶的妈妈住在一起,接受礼仪熏陶。。
4、用张任中计被乱箭射死代替落凤坡。
5、特地把满宠写死(很重的戏份),为啥满宠那么重要呢?因为满宠是害死关羽的最根源的凶手。好像没啥关系吧?你听我说,是满宠当时如果放个水被关羽打下了樊城,关羽就不会从后方调兵,吕蒙未必敢动荆州,关羽就不会死了,这什么混账逻辑。。。。。

六、曲有误、周郎顾

  这段我要单独拉出来写,因为是全书最大的亮点。
  故事出自唐诗三百首,中唐诗人李端一首五言绝句,诗文如下:
听筝
<唐> 李端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以下像极了语文教材,请对此过敏的同志们绕个小道)
  诗歌的前两句是对1个弹筝女子的实写,从写筝到写人。后两句借用“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转到心理描写,对弹筝女子的心理活动展开想象(也或许是作者想被重用自己的心境,但是没查到周边资料),猜测她故意弹奏失误以引起情人的注意。

  作者从这首诗出发,把金粟柱认为是个人名(这里非常简单粗暴,金粟柱其实就是古筝架弦的柱子)。然后幻化出了1个女子爱慕周瑜,故意弹奏失误吸引周瑜的注意,最后成功当上周瑜在九江军事驻地的小三,哦不小妾。最后周瑜因为两地都有妹子,夜夜笙歌,“消耗过度”然后英年早逝……
  我们先不谈精尽人亡的合理性问题,这个果壳性情一直在辟谣。我们说说作者自己对翻案的解释。
  作者觉得周瑜帅,由于外貌协会的本质以及史书对周郎雅量的描述,作者觉得周瑜被气死实在是忒不合适了。既然周瑜风流倜傥,那就给他个风流倜傥的死法吧。
  但是我觉得吧,精尽人亡和气死相比,可谓五10步笑百步。再进1步,谁是那五10步还真不好说。在古代任侠小说里,英雄大多无性,比如水浒好汉基本都是“平素只好舞枪弄棒,在女色上不甚要紧”,这几乎成了英雄的标准之一。所以,好女色几乎即可在那个时代里从英雄名册上删除了,何况又是好女色而死,说为人所不齿都不过分了。
  最后有个小细节,周瑜历史上是36岁死亡的,这里改成了28岁,为何要修改这个细节,我到现在还没琢磨出来。

七、其他的小细节
1、徐母被救回
  全书的起点,丰富了很多细节,包括人证,包括识破,包括水镜和诸葛的帮忙等等。算是最好的改编了,其实这样想想,这就是本虎头蛇尾的小说。

2、父子如兄弟
  为了加快进程,但是三国名将又得悉数登场,作者就顾不得年龄了。马腾被杀一回,姜维邓艾钟会登场。但是马腾死于公元212年,本作行文到此除了刘备没打西川,其他差不多,所以应该还是算作212年,姜维摇身一变变成马超手下,历史姜维生于202年,时年10岁,好个英雄小将。钟、邓还是在曹操手下,邓艾比姜维大5岁,时年15,年少有为还算ok了,钟会比姜邓二人小很多,生于225年,当年-10岁,鬼哭神嚎……
  随后诸葛瞻(生于227年),诸葛靓(生卒年不详,但是肯定比诸葛瞻小),文鸯(生于238年)纷纷登场,煞是好看……

3、如何投降
严颜是直接投降,而不是被擒获后投降。解释为不想让他太无能。但是,同一回,李严被马超擒获后投降。换成历史地位更高的李严无能了这样好么?

4、管宁的真相。
  笔下的管宁倒是说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换了刘备当皇帝,也不会把献帝怎么尊重,所以他投海自尽。这在这篇小说里面相当有深度啊,但是作者也无意扩展了。

5、隐士曹植和蛮王曹彰
  最后给曹家留了2个血脉,曹植做隐士,曹彰在漠北当王。曹彰没啥好说的,说说曹植。
  作者分配隐士这个任务给曹植的原因是,曹丕坑曹植,曹植当然应该出世避祸。7步诗的故事[www.61k.com],出自《世说新语》这本不靠谱的小说,从史书上看,曹丕对兄弟的做法是,收权,然后不管。曹植的《洛神赋》其实是向曹丕要官做,想施展抱负。曹植还真没有出世的念头啊。
  不过没把曹氏写绝种还算是客气的。

6、好多人喜欢的子午谷
  重提子午谷,在刚失汉中魏军慌乱之际,也算合理。而且长安守将是无能的夏侯懋,历史上夏侯懋还真驻守过长安。长安一破,潼关顺势而破。这处设计的还是可以的。

7、季汉实力之谜
  书中从刘备伐汉中开始,基本都是蜀汉一家对付魏吴联盟。刘备的兵力一下子雄厚很多,关中攻克之后可以三路出兵攻打关东,同时荆州也三路出兵,关张北伐,赵云防吴。同时,还有好多兵可以对付孟获啊,士燮啊,虞翻啊的进攻……
  为啥有季汉有那么多兵力呢?书中有一处提到了征兵,马岱在西凉一下子征兵3万。赤壁之战全吴国之力也就3万,这是在逗我呢?

8、好汉
  许褚是第四条好汉,未见其他排名。

9、温柔的马谡翻案
  马谡一直是各路三国小说家喜欢的角色,《反》翻马谡翻的比较温和,没有让他正面遇敌,而仍是攻心,暗合征南时的攻心之策。

10、诸葛的妖术师老婆
  黄月英登场一回,那一回突然变成封神演义的感觉,神魔乱舞,诸葛亮的地遁术也没那么夸张。然后作者不知道为毛(估计不高兴写或者编不好吧)嫌七纵太费事了(作者自己在回末的评论里说太费事),一纵之下,孟获就服了。

三 : 反三国志演义



反三国志演义

作者:周大荒 出版日期:1987 页数:584 关键词:章回小说 中国 现代 周大荒 分类: 文学 >章回小说

在线阅读反三国志演义

显示全部目录 章节目录

楔子 雨夜谈心伤今吊古 晴窗走笔遣将调兵

第一回 省诈书水镜留元直 迎徐母孔明遣赵云

第二回 战江夏孙氏雪前仇 让荆州刘牧惩后患

第三回 借刀杀人周郎设计 因虚作实曹相兴兵

第四回 泄旧忿张绣投孙权 挫先声甘宁射乐进

第五回 小周瑜水陆败曹兵 矮张松东西贩蜀土

第六回 游江上赵子龙得图 取汉中夏侯渊耀武

第七回 数抗命矫诏召马腾 联新婚开阁延吕范

第八回 战合肥太史慈中箭 出潼关马孟起报仇

第九回 曹孟德计阻临潼县 诸葛亮兵进白水关

第十回 马孟起间道入西川 管幼安捐躯蹈东海

第十一回 伏皇后策授传国玺 乔国老痛哭小东床

第十二回 赋归宁孙夫人不归 下密诏汉献帝不密

第十三回 铜雀台大宴论当途 金凤桥爱子陈天命

第十四回 孙夫人雨泣葬江流 刘皇叔雪涕祭武担

第十五回 吴蜀仇雠阿瞒称帝 汉魏禅让子建出亡

第十六回 大复仇刘玄德兴师 小得胜夏侯渊败绩

第十七回 魏文长偷度子午谷 马孟起再入长安城

第十八回 侈亲征魏武帝逞兵 雪积憾马孟起奋武

第十九回 征旧部马岱旋武威 袭故智魏延渡壶口

第二十一回 赵子龙截江败吕蒙 庞士元巡城识向宠

第二十三回 议迁都曹操还许下 领新军马岱出关中

第二十五回 刘玄德正位汉中王 诸葛亮誓师长安道

第二十七回 诸葛瞻越险夺龙门 司马昭藏兵匿少室

第二十九回 刘玄德驻跸荆州城 徐文?失机沔阳县

第三十一回 斗三将许褚丧渑池 陷重围徐晃弃函谷

第三十三回 除虎伥射杀满伯宁 借雉媒招降诸葛诞

第三十五回 犯桂阳虞翻夜撤师 收零陵蒋琬宵临敌

第三十七回 赵子龙麾兵九里关 马孟起烧粮孟津驿

第三十九回 洛阳城汉魏大交锋 孟津县许典双败阵

第四十一回 徐文?尽节死新蔡 曹孟德临命涸漳河

第四十三回 败李典赵云入许都 炙华歆马超掘疑冢

第四十五回 出上党马超袭安阳 渡荥泽张飞战原武

第四十七回 公孙渊献俘幽州城 司马懿坐困延津县

第四十九回 濮阳城三国大交兵 章丘邑二将深入敌

第五十一回 救东阿曹仁双中伏 破馆陶于禁再被擒

第五十三回 黄公覆殉节九江口 张翼德驱兵采石矶

第五十五回 赵子龙按甲定闽瓯 蒋公琰督兵收交广

第五十七回 刘王孙正位继中兴 庞丞相叙官复旧制

第五十九回 马孟起衣锦还西凉 曹子建悲歌行绝塞

四 : 三国志演义

  有人问过我,你爱国吗,我说,我爱国,更爱几百年前的中国。如果抛开那个时代的封建不说,它还是令人十分向往的。我常常沉浸在古书或那时的诗文中,不可自拔。比如说,这本三国志演义。

  ——题记

  翻开这本历史陈旧的古书,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新的世界。

  那是一个战争纷乱的年代,魏、蜀、吴,在各路诸侯中脱颖而出,各霸一方。群英荟萃,曹操,诸葛孔明,关云长,庞统,周瑜,黄盖……每一个人都能使风云逆转,他们或许在人们的眼中不是好人,但一定都是英雄。

  东汉末年,曹操想吞并蜀吴两国,一统天下。蜀吴联姻,合力对抗魏国。诸葛孔明草船借箭,黄盖献出苦肉计,庞统使得连环计。终,东风吹,火起,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这便是了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这一战,魏国损失惨重,被迫撤回。蜀舞胜利。暂时稳定了三国鼎立的趋势。

  到了这里,作者罗贯中似乎就有了一些幸灾乐祸的意味,整部演义,拥刘反曹。似乎,始终,在作者的笔下,刘备是正统,曹操是奸雄。我并不那么认为,历史上没有好坏奸仁之分,人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可能不择手段,但不能因为这样就给一个奸诈的评价。

  如果这样说,那这1XX年中,多少人都成了奸诈小人不是?就连被人们奉为神明的的诸葛孔明,也有当过小人的嫌疑。

  既然说三国志演义,妙在一个“志”字,关云长重情重义,虽死的不值,但英魂称一义绝,这是为志;曹操心怀天下,曾说过,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为大志;赵子龙忠君爱民,平等正确地对待每一个人,亦是一志;诸葛孔明博学多才,知天下,晓地理,又何不为志……这些人,都曾耍过计谋,难道说,都是奸诈的?他们为的,或许都只是一个“志”字。

  三千红尘为天下,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什么时代,都逃不过这个命运。280年,天下归晋,一个新的时代又开始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六年级:慕容凌蝶

本文链接:

本文标题: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演义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855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